【文档说明】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原卷版).pdf,共(8)页,1.225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c93919e711dc2cc62255973c602238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和田地区民丰县期中教学情况调研高三化学本次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值为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制造水泥和玻璃都需用到的原料是A.
粘土B.石英C.石灰石D.纯碱2.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红酒中的二氧化硫,主要作用是增加酸性B.游泳池中定期加入的漂白粉,主要作用是漂白C.月饼包装中的铁粉,主要作用是除氧,防止月饼变
质D.用饱和硅酸钠溶液浸泡木材,主要作用是杀虫3.下列关于氯化氢和盐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它们都用HCl表示,两者没有区别B.氯化氢和稀盐酸在潮湿的空气中都形成酸雾C.氯化氢和盐酸都能导电D.氯化氢是无色气体,盐酸是无色溶液,它们都有刺激性气味4.“一带一路”倡议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
时代内涵。古代丝绸染整时先将丝绸精炼(即先将蚌壳灼烧成蚌壳灰,然后将其加入草木灰汁中,再将丝绸浸泡其中),以除去蚕丝表层的丝胶,再进行染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古代丝绸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B.古代丝绸的精炼剂实际是KOH溶
液C.古代丝绸耐酸碱侵蚀,可长久保存D.古代丝绸精炼涉及的反应均为放热反应5.4℃时,若20滴水恰好为1mL,那么1滴水中所含的水分子数约为(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20NAB.NA/360C.9NA/10D.360/NA6.下列指定反应的
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Fe与稀硫酸反应:2Fe+6H+=Fe3++3H2↑B.Cu与AgNO3溶液反应:Cu+2Ag+=Cu2++2AgC.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Ba2++OH-+H++SO42-=BaSO4↓+H2OD.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
:Ca2++HCO3-+OH-=CaCO3↓+H2O7.已知:在一定条件下,mg钠与0.98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氧气完全反应后得到固体X,固体X恰好能与0.2L0.5mol·L-1稀盐酸完全反应。则固体X的组成为A.Na、Na2OB.Na
2O2、Na2OC.Na2O2D.Na2O2、Na8.某无色透明的溶液能与铝作用放出氢气,此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H、2Mg、Cl、2BaB.24SO、Na、3HCO、KC.3NO、OH、Cl、3FeD.2Cu、OH、24SO、2
Fe9.一定量的CuS和2CuS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3HNO中,收集到气体V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2Cu和24SO)加入足量NaOH,产生蓝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CuO12g,若上述气体为NO和2NO的混合物,且
体积比为11∶,则V可能为A.12.2LB.14.5LC.15.8LD.16.4L10.验证次氯酸光照分解的产物可设计成数字化实验,其数据经计算机处理得如下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0s到150s,溶液pH降低的原因是HClO
电离产生了HB.从0s到150s,溶液的导电能力逐渐增强C.光照时间越长,氯水溶液中-cCl越大D.可以通过测定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变化来验证次氯酸分解有2O生成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iO2能
和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硅酸B.SiO2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任何酸C.SiO2又叫水晶,能溶于NaOH溶液中D.SiO2的俗名叫水玻璃,不溶于水12.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
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氧化还原的本质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C.失电子的反应物在反应中作氧化剂,反应中被还原D.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一定作还原剂13.下列关于反应热的描述正确的是(已知Ba2+与SO2-4结合生
成BaSO4时放热)()A.已知C(s)+12O2(g)=CO(g)ΔH=-110.5kJ/mol,则碳的燃烧热为110.5kJ/molB.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57.3kJ·mol-1,则
含1molH2SO4和1molBa(OH)2稀溶液反应的反应热ΔH=2×(-57.3)kJ·mol-1C.同温同压下,已知两个放热反应:2A(g)+B(g)=2C(l)ΔH1;2A(l)+B(l)=2C(g)ΔH2,则ΔH1<ΔH2D.1mol甲烷燃烧
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14.一定条件下,硫的某种含氧酸H2SOx(x≤4)与H2S可发生如下反应:H2S+H2SOx→S+(x-3)SO2+H2O(未配平),则下列有关的推断合理的是A.该反应中,一定有SO2生成B.当x=4时,若改变条件(例如加热),
H2S可能被氧化为SO2C.若x=3,则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粒子个数之比为1:1D.若x=4,则每生成1molS原子,此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15.某学习小组向50mLBa(NO3)2和Al(NO3)3的混合溶液M中逐滴加入K2SO4和KOH的混合溶液N,产
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随加入溶液N的体积(V)变化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溶液N中K2SO4和KOH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mol•L-1B.X点沉淀的组成为0.09molBaSO4和0.03molAl(OH)3C.溶液M中含有
0.11molBa(NO3)2和0.03molAl(NO3)3D.Y点到Z点之间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KOH=KAlO2+2H2O16.向FeI2、FeBr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的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
中正确的是A.离子的还原性顺序为:Fe2+>Br->I-B.原混合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为4molC.原溶液中:n(Fe2+)∶n(I-)∶n(Br-)=2∶1∶3D.当通入2molCl2时,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可
表示为:2Fe2++2Br-+2Cl2=2Fe3++Br2+4Cl-二、填空题:共计52分。17.红色固体X由两种元素组成,为探究其组成和性质,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回答:(1)气体Y的一种同素异形体的分子式是____
__,红褐色沉淀的化学式______。(2)X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受高温分解为Y和Z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3)取黄色溶液W滴加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试纸变蓝的原因____________。18.磷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1)
写出磷酸主要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碱性条件下,次磷酸盐可用于化学镀银,完成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22HPO+___Ag++_______
___=__3-4PO+__Ag+__________(3)由工业白磷(含少量砷、铁、镁等)制备高纯白磷(熔点44℃,沸点280℃),主要生产流程如下:①除砷过程在75℃时进行,其合理的原因是________(填字母)。a.
使白磷熔化,提高反应活性b.降低白磷的毒性c.温度不宜过高,防止硝酸分解d.适当提高温度,增大反应速率②生产过程在高纯氮气保护下进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硝酸氧化除砷时被还原为NO
,写出砷转化为砷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氧化相同质量的砷,当转化为亚砷酸的量越多时,消耗硝酸的量越________(填“多”或“少”)。④某条件下,用一定量的硝酸处理一定量的工业白磷,砷的脱除率及磷的产率随硝酸质量分数的变化如图所示,砷的脱除率从a点到b点降
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从铜电解液中分离得到的粗硫酸镍晶体中含有大量的杂质元素(Cu、Fe、As、Ca、Zn等),我国科学家对粗硫酸镍(4NiSO)进行
精制提纯,其工艺流程如下。已知:i.含镍溶液中的杂质微粒有:2+Cu、2+Fe、34HAsO、2+Ca和2+Zn等ii.饱和2HS溶液中,2HS0.1mol/Lcⅲ.部分物质的电离常数和溶度积常数如下表物质电离
常数物质溶度积常数物质溶度积常数2HS7a1K=1.11013a2K1.310CuS366.310FeS186.310NiS193.2102NiOH165.5102CaF11410
3FeOH392.810(1)2HS是弱电解质,a1a2KK_______[用2HSc、Hc和2Sc表示]201.4310。(2)滤渣1中含有23AsS和S,写出生成23AsS和S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_。(3)解释“氧化除杂”中析出3FeOH的原因_______。(4)“氟化除杂”中试剂a为_______。(5)“P204萃取”水溶液的pH约为3.3,结合下图解释原因_______。(6)理论上“硫化除杂”之后,溶液中2Cuc_______mol/L[计算
时2HSc取0.1mol/L,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0.有下列装置图Ⅰ.探究氯气与氨气的反应(1)为制取干燥氨气,可将装置C与____________(填装置编号)连接;装置C中的烧瓶内固体宜选用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a.碱石灰b.氯化钙c.五氧化二磷d.浓硫酸(2)装置A、E、E连接可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A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则两个E装置内的药品依次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Ⅱ.探究某些物质的性质(3)利用装置A、E,可设计实验比较Cl-和Br-的还原性强弱,能证明结论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4)若利用装置A、E进行乙烯与溴水反应的实验,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______。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