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岭县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

DOC
  • 阅读 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 页
  • 大小 312.871 KB
  • 2024-10-0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吉林省长岭县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吉林省长岭县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吉林省长岭县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5 已有6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吉林省长岭县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docx,共(8)页,312.871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c619612bcef958785127741695af11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模拟试卷】吉林省长岭县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卷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

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Ⅰ卷

(选择题)本卷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贵族更加重视青铜器对维护自身地位的作用,往往在青铜礼器上铭铸长篇文字,颂扬先祖、家族、自己的权位、恩宠和功绩,企求垂之永久。这一现象()A.提高了青

铜铸造技艺B.使金文成为官方文字C.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D.缘于宗法分封制推行2.魏晋玄学家嵇康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也主张“怀忠抱义,而不觉其所以然”,最终认为只要顺应人的无知、无欲、无情感的潜意识便能实现仁义道德。据此可知嵇康思想的本质是()A.反儒崇

道B.外道内儒C.逍遥避世D.三教合一3.宋代广泛流行买扑制,由私人通过类似现代流行的招标竞标方式,向官府交纳一定数额的钱物后,承包或承买官府的酒坊、矿山、田地、商税场、盐井、河渡等在特定时空内的经营权。由此可推断,当时()A.

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B.重农抑商政策趋向瓦解C.官民共利成为社会共识D.政府放松对经济的管制4.明中叶以后,江南市镇及其四乡农家因忙于蚕桑丝织业而无暇顾及农田耕作,不得不雇佣临近的农民来耕种。这一现象表明,该地()A.产生了资

本主义萌芽B.丝织业成为农民主要副业C.传统经济结构受冲击D.粮食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快5.《聊斋志异》中爱花雅士马子才与花贩陶氏姊弟初相识,斥两人“以东篱为市井,有辱黄花矣”,后来却与陶姊结成佳缘,但仍“耻以妻富”。这主要反映出()A.儒家文化与市民文

化冲突交融B.商品经济发展商人地位提高C.逐利观念成为当时主流价值观D.士人阶层摆脱封建礼教束缚6.太平天国运动后,人口大量减少,土地荒芜,“向存鱼鳞册、黄册荡然无存”。江浙皖诸省往往“客民争携耒耜来受塍廛”,而

“土著之流亡者,一旦生还,反致无所归宿。田为人有,屋为人居,力不能夺,讼不能胜”。材料主要说明()A.清朝政府统治瓦解B.农耕经济衰退C.土地关系受到冲击D.阶级矛盾尖锐7.武昌起义后,各地先后出现多种旗帜,最终五族共和的“五色旗”取代武汉军政府象征1

8省汉族铁血团结的“十八星旗”成为中华民国国旗。这反映出()A.近代民族国家观念增强B.辛亥革命实现国家统一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近代国家特征开始显现8.陈旭麓提出,“传统思想,在其开始大都是合理的,一旦成为传统,它的惰

性就越来越多。革命与改革在于对惰性的鞭打,鞭打的过了头,抛弃了其中的合理内容,传统又会振振有词、理直气壮起来”。下列事件最能体现作者观点的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清末新政D.新文化运动9.民主

革命时期,有人宣扬“一次革命论”。有些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企图在国共两党的政治主张之外另有一条道路,想在中国建立欧美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甚至在共产党和革命队伍内部,也有一些人对中国民主革命的性质和前途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基于此,毛泽东写了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论持久战》C.《新民主主义论》D.《论联合政府》10.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组织出版社创作了大量连环画,涵盖了抗美援朝、工人生活、农民翻身、战斗事迹、英雄劳动、思想改造、破除迷信、科学知识、婚姻问题、儿童故事等方面。此

举旨在()A.践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B.适应社会主义改造的要求C.利用连环画通俗性教育民众D.推动扫盲教育的顺利开展11.表1中法律条文摘自《十二铜表法》。这表明《十二铜表法》()第一条如有人缔结抵押自身或转让物件的

契约,而有五个证人及一个司秤人在场,那么当时所作的诺言不得违反。第八条不许取去或要求把被偷窃的并用做建筑或培植葡萄园用的木材或木柱作为自己所有,但同时允许按这些材料的价值之双倍价格对负责有使用之责者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起诉。第九条凡高度达15英尺的树木,为使其不

到损害近邻地区,其周围须加修剪。表1A.体系完备应用性强B.注意物权保护C.蕴含人人平等原则D.体现贵族意志12.1789年,法国颁布《人权宣言》:“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上述内容主要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主张()A.洛克B.伏尔泰C.卢梭D.康德13.表2是法国、德国、美国、英国、日本五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的比重,其中①是()(以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额为100)年份国家①②③④⑤五国合计191314366161731920144

75927719371142512474194811.253.43.93.6173.1表2A.德国B.英国C.日本D.法国14.表3为苏联1950—1963年的经济数据。由此可知,苏联()表3A.经济改革未取得重大突破B.扩大企业自主权取得明显成效C.彻底打破经济体制的束缚D.人民的生活水平没

有得到改善15.世博会的主题反映一定的时代特征。对表4解读最准确的是()时间主题1933年一个世纪的进步1935年通过竞争获取和平1937年现代世界的艺术和技术1939明日新世界1958年科学、文明和人性1962年太空

时代的人类1964年通过理解走向和平1970年人类的进步与和谐1974年无污染的进步表4A.革命与战争成为时代的焦点B.科技和进步是人类关注重点C.可持续发展理念被普遍接受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第Ⅱ卷(非选择题)本卷共4大题,共55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6.(12分)阅

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自商鞅变法运动开始之后,由于其行动与理论的独特性,引起了学者与政治家的强烈关注。其后随着社会实践与文明程度的发展,学界更是把它作为法家治世的一种典型符号象征,进行了深入而又持续的研究。从变法开始直至今日,对于商鞅变法性质的评判,从价值维月上可粗略地

划分为四类不同的认知:第一类,传统法家学派“富强王治”的评判,积极肯定商鞅变法理论与实践,《商君书》《韩非子》等基本可以划归为这一类;第二类,传统儒家、道家、杂家等“背道刻暴派”的评判,即以道德为依据对商鞅变法持强烈批判态度,如荀子称商鞅为“盗兵”,孟子批评商鞅“强战”,等等

;第三类,近代史学“富国强邦的军国法术派”的评判,如钱穆《国史大纲》、张阴麟《中国史纲》等;第四类,新中国成立后史学界“阶级服务派”的评判,主张商鞅变法顺应了经济变革的要求,为统治阶级的利益而服务,其中以郭沫若先生为代表。——摘编自王云鹤《商鞅变法若干问题研究》根据材料,任选一类关于商鞅变

法性质的评判,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12分)17.(15分)“飞天”是佛教中一种想象的飞神,纵观敦煌壁画中历代飞天形象的演变,可以从一个层面了解古代多元文化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魏时期的飞天,西域风格是主流,但具体形象上已流露出中原之风。

西魏的飞天洞窟,窟顶绘有道教诸神,有羽人、雷公、电母、雨神等诸神,另有伏羲、女娲等均人面蛇身,展示了中国传统的天地宇宙观念。图1北魏《尸毗王本生》图2西魏《弹箜篌飞天》材料二隋代莫高窟《献花伎乐飞天》,

洞窟四壁环窟带状飞天一周,飞天呈辐射形式,或奏乐,或撒花,千姿百态、飘逸秀美,充分显示了古代民间画匠的功力和智慧。唐代飞天变化无穷的飞动之美与大唐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完全吻合,画法较前代有很大的改变:由浪漫夸张步入现实,由天宫仙人转变为宫娥舞伎。图3隋代《献花伎乐飞天》图4唐代《观无量

寿经变反弹琵琶乐舞》——上述材料均摘编自刘蓉《丝路多元音乐文化在敦煌壁画中的呈现》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敦煌壁画飞天的多元特征予以解释,并说明敦煌壁画的史料价值。(15分)18.(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与西方模式相去甚远,它是在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的经济结构中展开的,也是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历史环境中展开的。它既没有形成城市工业化的强劲拉力,也没有形成农业资本主义化的巨大推力。西方是“大机器工业把越来越多的人口从农业吸收到工商业方面来”,

中国则是农村经济的衰败把众多的农业人口排挤到城市中来;西方是城市的拉力强于农村的推力,中国则是农村的推力强于城市的拉力。——摘编自行龙《近代中国的城市化特征》材料二1978~1998年我国城市化发展状况示意图图5——据许成安等《我国城

市化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中的若干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特征,并分析其形成的社会背景。(6分)(2)从材料二中提取1978~1998年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

明。(8分)19.(14分)某同学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作出如下设计。主题史实核心经济体制创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经济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阐释:面对日益严峻的国内经济政治危机,苏俄(联)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

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等经济手段,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成功探索。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罗斯福实施新政,改变自由放任政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推动了经济的恢复发展,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逐

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请参照上述范例,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相关知识,拟定一个主题,完成一份探究设计。(要求: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14分)主题史实核心阐释

:高三历史答案第Ⅰ卷(选择题)1.【答案】D【解析】青铜器用于祭祀及军事等方面,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西周贵族更加重视青铜器对维护自身地位的作用”即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宗法分封制与材料中“颂扬先祖、家族、自己的权位

”相符,故选D项;材料中“重视青铜器对维护自身地位的作用”反映了青铜礼器的作用,而非铸造技艺,排除A项;金文是铸造在殷商与周朝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并非官方文字,排除B项;“颂扬先祖、家族、自己的权位”

体现了是人而非天,排除C项。2.【答案】B【解析】道家主张顺应自然,与材料中“任自然”“顺应人的无知、无欲、无情感的潜意识”相符,“实现仁义道德”“怀忠抱义”是儒家主张,故选B项;反儒,与材料中“实现仁义道德”“怀

忠抱义”不符,排除A项;逍遥避世是道家,但与材料中“实现仁义道德”“怀忠抱义”的儒家主张不符,排除C项;三教合一是儒释道,材料中未涉及释即佛,排除D项。3.【答案】D【解析】材料中“承包或承买官府的酒坊、……等在特定时空内的经营权”表明官营经济有

所放松,故选D项;“田地、商税场”不是手工业,材料中也未涉及哪种手工业占主导,排除A项;宋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但并未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项;“广泛流行买扑制”,买扑者从官府手中买断某个经营权,把原先官府的垄断经营变成私人的垄断经营,政府利用买扑者之间的

竞争加价而获取最大的承包收益,是商品经济下的经营管理的具体应用,但在以农业为主的社会“成为社会共识”的说法明显夸大,排除C项。4.【答案】C【解析】传统经济是男耕女织,受冲击与材料中“因忙于蚕桑丝织业而无暇顾及农田耕作”相符,故选C项;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标志是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产生,与材料中“雇佣临近的农民来耕种”的农家临时帮工不符,排除A项;材料中只提到“蚕桑丝织业”一种,但未涉及是否主要副业,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无暇顾及农田耕作”,是生产过程,并未涉及粮食产品商品化,排除D项

。5.【答案】A【解析】“耻以妻富”不是耻妻,而是耻以贩花致富,文化冲突与材料中“爱花雅士”即代表儒家文化“为市井,有辱”相符,“结成佳缘”反映了交融,故选A项;商人地位提高,与材料中“耻以妻富”不符,排除B项;“爱花雅士”的理学思想是主流价值观,排除C

项;摆脱封建礼教与材料中“但仍耻以妻富”不符,排除D项。6.【答案】C【解析】“向存鱼鳞册、黄册荡然无存”表明战争毁掉了土地所有权的官方证明材料,外来的“客民”占有了土地,原来的土地关系受到冲击与材料中“土著之流亡者……田为人有……力不能夺,讼不能胜”相符,故选C项;辛

亥革命使清朝政府统治瓦解,与材料中“太平天国运动”不符,排除A项;在“人口大量减少,土地荒芜”的情况下,“客民争携耒耜来受塍廛”有利于农耕经济恢复,排除B项;“客民”“土著”都是农民,排除D项。7.【答案】A【解析】材料中“十八星旗”仅仅“象征18省汉族”,而五色旗象征

五族共和,红色代表汉族居住的中华十八省,红色即汉族只是五族之一,从狭隘的汉族立场到民族团结,避免了国家分裂,符合近代民族国家观念,故选A项;辛亥革命后成立中华民国,但未能实现国家统一,如港澳台等,排除B项;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

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但材料中“五族”“汉族”是侧重于从民族角度,排除C项;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近代国家特征开始显现,排除D项。8.【答案】D【解析】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

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但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与材料中“鞭打的过了头,抛弃了其中的合理内容”相符,故选D项;洋务派肯定封建制度,强调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它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目的是挽救江河日下的封

建统治,与材料中“鞭打的过了头”不符,排除A项;百日新政措施的推行,遭到守旧势力强烈抵制和反对,戊戌变法很快就失败了。但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与材料中“过了头,抛弃了其中的合理内容

”不符,排除B项;迫于形势,清政府打出“新政”的幌子,进行一些改革,与材料中“鞭打的过了头”不符,排除C项。9.【答案】C【解析】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集中全党智慧,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在分析中国国情基础上,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作了详尽完整的论述。他指出,中国当时的社会性质

,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及前景,与材料中毛泽东基于“民主革命时期,有人宣扬一次革命论”“想在中国建立欧美式的资产阶级共和

国”而写相符,故选C项;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强调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把立足点从城市转入农村,发动和依靠农民群众,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开展以农民为主体的土地革命战争,

发展和壮大革命力量,最后占领城市,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与材料中“企图在国共两党的政治主张之外另有一条道路”不符,排除A项;《论持久战》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实行持久战以获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战略,与材料中“对中国民主革命的性质和前途存在一些模糊认识”不符,排除B项

;《论联合政府》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与材料中毛泽东基于“民主革命时期,有人宣扬一次革命论”“想在中国建立欧美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而写不符,排除D项。10.【答案】C【解析】新中国建立人民教育事业,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

服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教育民众,与材料中“政府组织出版社创作”涉及政治、经济、思想、生活等方方面面相符,故选C项;1956年春,毛泽东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与材料中“新中国成立后”不符,排除A项

;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于1953年,与材料中“新中国成立后”不符,排除B项;1952年中国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的扫盲运动,与材料中“新中国成立后”不符,且扫盲教育重在识字,与材料中“大量连环画”不符,排除D项。11.【答案】B【解析】物权保护,与材料中“抵押自身或转让物件的契约”“不到损害近邻地

区”相符,“不许取去或要求把被偷窃的并用做建筑……的木材……允许按这些材料的价值之双倍价格”表明既保护偷窃者的“建筑”物权,也保护被偷窃者的“木材或木柱”的物权,故选B项;《十二铜表法》标志罗马成文法诞生,这部法律内容相当广泛,条文比较明晰。从此,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

限制,平民利益得到保护,它也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不能说体系完备。《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排除A项;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但罗马法也保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不是人人平等,排除C项;《十二铜表法》使审判、量刑皆有法可

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排除D项。12.【答案】C【解析】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阐述了“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思想,“人民主权”与材料中“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相符,“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体现了天赋人权

,故选C项;洛克认为君主和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建立政府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民的自然权利。在政府与人民的争执中,人民是最高的裁判官,但与材料中“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不符,排除A项;伏尔泰提倡“天赋人权”,又赞成实行“开明专制”,与材料中“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

民”即“人民主权”不符,排除B项;康德认为公民应当服从现存的国家权力,履行他们作为国家公民的义务。他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与材料中“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不符,排除D项。13.【答案】B【解析】美国和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两

个发源地和中心,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的比重分别为第一、第二位,超过英法,与材料中“1913”①为第三位相符,故选B项;德国“1913”年是第二位,与材料中“④”相符,排除A项;“1913”年日本在五国中最

低,排除C项;法国“1913”年是第四位,排除D项。14.【答案】A【解析】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改革至1964年,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与材料中该时期“增长率”下降相

符,故选A项;赫鲁晓夫改革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企业部分权利,但明显成效与材料中“增长率”下降不符,排除B项;赫鲁晓夫改革无法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排除C项;赫鲁晓夫改革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图中“国民收入增长率”

一段时间高于总产值,不能说没有改善,排除D项。15.【答案】B【解析】人类关注重点,与材料中“科技”“进步”各出现3次以上相符,故选B项;材料中有“和平”,但未出现革命与战争,排除A项;“无污染的进步”

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但70年代以前的“世博会的主题”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90年代初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但材料中都是70年代以前,排除D项。第Ⅱ卷(非选择题)16.(12分)【答案】示例一:第一

类,传统法家学派“富强王治”的评判。阐释:法家学派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立场上,主张社会变革、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实行法治。(4分)商鞅直面社会现实,强力推行改革,通过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等措施,打破了旧的奴隶体制,确立了新的封建生产关系,实现了富国强兵,顺

应了时代潮流。(4分)商鞅变法成功践行了法家学派主张,满足了新兴地主阶级要求,赢得了传统法家学派的肯定。(4分)示例二:第三类,近代史学“富国强邦的军国法术派”的评判。解释:工业革命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清

政府统治腐朽,社会发展落后于西方;列强侵华,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救亡图存成为社会潮流,(4分)商鞅变法通过改革打破了旧的奴隶体制,确立了新的封建生产关系,实现了富国强兵,顺应了时代潮流。(4分)近代史学家面对时代潮流,从现

实出发,对商鞅变法作出“富国强邦的军国法术派”的评判,体现了近代史学家直面社会危机,积极探索的责任担当精神。(4分)【解析】示例一:据材料“传统法家季(应为学)派富强王治的评判”得出第一类,传统法家学派“富强王治”的评判。阐释:据材料“法家治世”结合所学百家争鸣

,得出法家学派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立场上,主张社会变革、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实行法治;据材料“其行动与理论的独特性”“积极肯定商鞅变法理论与实践”结合所学商鞅变法得出,商鞅直面社会现实,强力推行改革,通过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废除

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等措施,打破了旧的奴隶体制,确立了新的封建生产关系,实现了富国强兵,顺应了时代潮流;据材料“传统法家季(应为学)派”“积极肯定商鞅变法理论与实践”结合所学商鞅变法得出商鞅变法成功践行了法家学派主张,满足了新兴地主阶级要求,赢得了

传统法家学派的肯定。注意紧扣“法家”“富强”进行阐释。示例二:据材料“近代史学富国强邦的军国法术派的评判”得出第三类,近代史学“富国强邦的军国法术派”的评判。阐释:据材料“近代史”结合所学得出工业革命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清政府统治腐朽,社会发展落后于西方;列强侵华,中华民族

危机日益严重,救亡图存成为社会潮流;据材料“其行动与理论的独特性”“富国强邦”结合所学得出,商鞅变法通过改革打破了旧的奴隶体制,确立了新的封建生产关系,实现了富国强兵,顺应了时代潮流;据材料“近代史”“富国强邦”结合所学得出,近代史学家面对时代潮流,从现实出发,对商鞅变法作出“富国强邦的军国法术

派”的评判,体现了近代史学家直面社会危机,积极探索的责任担当精神。注意紧扣“法家”“富强”进行阐释。17.(15分)【答案】解释:敦煌壁画飞天的多元特征表现在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相融,佛、道、儒家文化相融,宗教文化与世俗生活相融。(3分)多元特征的出现,是丝绸之路畅通、佛教文化传入,民

族交流的结果;是古代艺术家们智慧和想象力的结晶,更是劳动人民追求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具体呈现。(4分)史料价值:敦煌壁画中飞天形象的演变、多样乐器的使用等,强调了音乐性和舞蹈性,营造出姿态优雅、满壁风动的艺术特点,为我们研究古代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提供了不可多

得的第一手资料。(4分)敦煌不同时代的壁画,对于研究古代民族交融、中外文化交流、社会发展状况及时代变迁具有重要史料价值。(4分)【解析】第一小问解释,据材料一“西域风格是主流,但具体形象上已流露出中原之风”结合所学得出西域文化与

中原文化相融;据材料一“飞天洞窟,窟顶绘有道教诸神”结合所学得出佛、道、儒家文化相融;据材料二“由天宫仙人转变为宫娥舞伎”结合所学得出宗教文化与世俗生活相融;据材料一“西域风格是主流,但具体形象上已流露

出中原之风”、材料二“琵琶”“丝路”结合所学得出多元特征的出现,是丝绸之路畅通、佛教文化传入,民族交流的结果;据材料二“充分显示了古代民间画匠的功力和智慧”“与大唐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完全吻合”结合所学得出是古代艺术家

们智慧和想象力的结晶,更是劳动人民追求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具体呈现。第二小问史料价值,据材料一“弹箜篌”、材料二“反弹琵琶乐舞”“多元音乐文化在敦煌壁画中”结合所学得出,敦煌壁画中飞天形象的演变、多样乐器的使用等,强调了音乐性和舞蹈性,营造出姿态优

雅、满壁风动的艺术特点,为我们研究古代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据材料导语“历代飞天形象的演变,可以从一个层面了解古代多元文化的变迁”结合所学得出敦煌不同时代的壁画,对于研究古代民族交融、

中外文化交流、社会发展状况及时代变迁具有重要史料价值。18.(14分)【答案】(1)特征:半殖民化;工业基础薄弱,城市化发展艰难;受小农经济破产影响推动,畸形发展。(3分)社会背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列强侵华:近代工商业发展艰难;自然经济逐步解

体。(3分)(2)信息:城市化发展迅速;小城镇增加幅度大,成为城市化重要推动力量。(4分)说明: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乡镇企业异军突起。(4分)【解析】(1)第一小问特征

,据材料一“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历史环境中展开”得出半殖民化;据材料一“既没有形成城市工业化的强劲拉力,也没有形成农业资本主义化的巨大推力”得出工业基础薄弱,城市化发展艰难;据材料一“农村经济的衰败把众多的农业人口排挤到城市中来”得出受小农经济破产影响推动,畸形发展。第

二小问背景;据材料一“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历史环境中展开”结合所学得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列强侵华;据材料一“没有形成城市工业化的强劲拉力”结合所学得出近代工商业发展艰难;据材料一“在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结构中”“农村经济的衰败”得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2)第一小问信

息,据材料二“城市数量”“671”得出城市化发展迅速;据材料二“小城镇数量”“18925”得出小城镇增加幅度大,成为城市化重要推动力量。第二小问说明,据材料二“1978”结合所学改革开放得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据材料二“1978~1998年”结合所学1992年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得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19.(14分)【答案】示例一:主题史实核心国际关系格局变动的主要因素是国家间实力的变化(2分)一战后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1

分)欧洲主导(1分)二战后的两极格局(1分)美苏主导(1分)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分)多个力量中心(1分)阐释:“一战”后,虽然美国实力上升,但英法综合国力仍占优势,在战后确立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中,以英法为中心的欧洲仍占据主导地位。(2分)“二战”重创欧洲,美苏成为两个超级大国

,形成了以美苏为主导的两极格局。(2分)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美苏实力的相对下降,西欧、日本、中国、第三世界等多个力量中心的出现,多极化趋势出现并逐步加强。(2分)示例二:主题史实核心西方人文主义是资本主义

发展的思想渊源(2分)文艺复兴(1分)肯定人,注重人性(1分)宗教改革(1分)个人信仰自主(1分)启蒙运动(1分)理性主义(1分)阐释:14到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兴起,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个性自由,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2

分)16世纪,宗教改革否定教权,确立了个人信仰的自主权,肯定了世俗生活,为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提供源泉。(2分)17、18世纪以来,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义大旗,批判教权、王权,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等原则,提出三权分立、人民主权等政

治学说,勾画出未来理性社会蓝图,为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奠定了基础。(2分)其他示例:革命或立法推动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科技革命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世界经济发展);经济政策(思想)的

变化推动经济的发展;文学流派演变反映时代变迁等。【解析】示例一:根据所学“国际关系格局”专题史得出史实线索,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根据所学分别概括国际关系格局的核心即主导力量,在此基础上归纳主题得出,国际关系格局变动的主要因素

是国家间实力的变化。阐释:紧扣“国际关系格局”专题史的主题“国际关系格局变动的主要因素是国家间实力的变化”,结合所学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史实得出,“一战”后,虽然美国实力上升,但英法综合国力仍占优势,在战后确立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一

华盛顿体系中,以英法为中心的欧洲仍占据主导地位。结合所学两极格局的史实得出,“二战”重创欧洲,美苏成为两个超级大国,形成了以美苏为主导的两极格局。结合所学多极化趋势的史实得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美苏实力的相对下降,西欧、日

本、中国、第三世界等多个力量中心的出现,多极化趋势出现并逐步加强。示例二:根据所学“西方人文主义”专题史得出史实线索,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根据所学分别概括人文主义的核心即人性、信仰、理性,在此基

础上归纳主题得出,西方人文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思想渊源。阐释:紧扣“西方人文主义”专题史的主题“西方人文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思想渊源”,结合所学文艺复兴的史实和影响得出,14到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兴起,肯定

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个性自由,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结合所学宗教改革的史实和影响得出,16世纪,宗教改革否定教权,确立了个人信仰的自主权,肯定了世俗生活,为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提供源泉。结合所学启蒙运动的史实和影响得出,17、18世纪以来,启蒙运动

高举理性主义大旗,批判教权、王权,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等原则,提出三权分立、人民主权等政治学说,勾画出未来理性社会蓝图,为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奠定了基础。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786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