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必修3课后作业:第二单元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含解析.docx,共(6)页,431.859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bdc823e24273c845d9ac67dfb9b8b1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智者运动是古希腊史上颇具影响的一股思潮,马克斯·韦伯认为智者运动是“哲学的突破”。这里的“哲学的突破”表现在()A.对物质世界的探索B.对道德观念的重视C.对人类自身的探索D.对人权应用的创新解析:据所学知识
可知,智者学派的研究对象从自然转向社会和人类自身,说明哲学上有重大突破,故选C项;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苏格拉底重视道德观念,B项错误;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答案:C2.有人指出,他们(智者)并不构成一个
固定的学派,其政治主张不尽相同,也没有统一的学说,但是在思想倾向上有共同之处。这里的“共同之处”是指()A.探索自然奥秘B.强调人的价值C.注重人性研究D.关注道德、知识解析:据题干及所学可知,智者学派把讨论的重点从认
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上来,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主张人是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树立了人的尊严,故选B项;A项说法明显错误;C项并非智者学派的主张,排除;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D项错误。答案:B3.有学者认为,没有智者学派,就很难设想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反映出
()A.四者的人文思想一脉相承B.苏格拉底等师从智者C.古希腊哲学思想影响深远D.智者思想具有启蒙性解析:题干材料说明智者学派对后来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有重要的影响,反映了智者思想具有启蒙性,故选D项;由材料不能看出四者人文思想一脉相承,A项错误;苏格拉底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并没有师从智者学派,B项错误;材料不是突出古希腊哲学思想的深远影响,C项错误。答案:D4.智者运动是西方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智者学派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自然环境对雅典的影响B.知识与美
德的关系C.雅典工商业的发展方向D.人在社会中的作用解析:伴随着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渐突出。智者学派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故选D项。答案:D5.在古代雅典,不少人对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核心的智者学派持反对态度,他
们最担心智者学派的活动会()A.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B.引发外族的入侵和奴役C.导致雅典人口的流失D.危及社会的秩序和道德解析: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认为没有是非之别,这样的思维方式给主观随意
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从而会危及社会的秩序和道德,这是最使人担心的,故选D项。答案:D6.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对“人”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主要体现在,苏格拉底认为()A.人是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B.人对客观世界的认
识来自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知C.美德即知识,道德和知识合而为一D.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标准判断是非解析:苏格拉底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美德,美德来源于知识,最高的知识就是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美德就是关于善的知识,于是他提出“美德即
知识”的思想,故选C项。答案:C7.“他设计的理想国是后来一系列理想国中的第一个,这种政治学说中理想国与现实国家的对立,开创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中乌托邦主义的传统。”这个人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普罗泰格拉解析
: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理想国”,由此可知这是柏拉图的著作,答案为A项。答案:A8.亚里士多德说:“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与其他古希腊先哲的关系是()A.亚里士多德师承泰勒斯B.亚里士多德师承普罗泰格
拉C.亚里士多德师承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师承柏拉图解析: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因此A、B、C三项的表述错误。答案:D9.苏格拉底主张建立智慧与团结的和谐城邦,柏拉图主张在正义原则指导下,建立以个人灵魂和谐为基础的和
谐城邦。下列思想家的主张与材料观点切合的是()解析:材料表明柏拉图主张和谐理念。老子主张无为思想,与材料主张不符,故A项错误;孔子主张仁爱,强调和谐人际关系,与材料主张相符,故B项正确;荀子主张“礼法并施”,与材料主张不符,故C项错误;韩
非子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与材料和谐主张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10.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A.重视道德的意义B.肯定人的价值C.强调知识的作用D.推崇君主权威解析:孔
子是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主张德治,苏格拉底主张知德合一,A项是两者的共同点,不符合题意;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苏格拉底的思想是人文精神的体现,B项是共同点,不符合题意;孔子与苏格拉底都重视教育与知识,C项也是两者的共同点,
不符合题意;苏格拉底生活在雅典民主政治环境下,故推崇君主的权威不符合苏格拉底,D项是不同点,符合题意。答案:D二、非选择题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战争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特别是战国时期,天下大乱,不但上无天子,下无方伯,所有一切旧的“纳民于轨物”的
东西都失去了约束力……在参加争鸣的诸子百家中,没有谁不提出一套社会改革方案的。经过百家争鸣,宗教、哲学、政治、伦理学说真正达到了结构化、体系化。几乎所有的哲学家,同时又是杰出的社会政治理论家,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无法逃避他们的时代使命……百家争鸣,代表着成熟形态的中国文化的源头,是中国传统文
化的创世纪!——《中国传统文化的创世纪——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材料二对古代希腊人来说,人是城邦的动物。城邦个体公民的福祉取决于城邦的兴衰,城邦的兴衰取决于道德的兴衰,道德的兴衰取决于城邦公民灵魂之善恶。因此,希腊人文主义者全部激情的焦点在于对灵魂的塑
造、对心灵的关切以及培养人的理性的高贵,以实现理性基础上的个人与自身、个人与城邦、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状态。古典人文主义的初衷是解决雅典城邦危机,但在这一过程中,在对人性的深刻认识基础上,它确立了人之为人的普遍性原则,创立了一种理性
精神的美。这种普遍性原则使希腊人文精神不仅属于希腊民族,而且成为世界性的文化遗产,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而持续。——黄伊梅《希腊古典人文主义的内涵与特质》(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及作用。(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
识,分别指出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出现不同特点的原因。答案:(1)特点:中国百家争鸣围绕社会变革展开;关注社会现实;注重整体利益。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着重塑造人的理性精神;关注个性的自由与发展。作用: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传统文化的基础
,是传统文化的源头。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确立了个人发展的普遍性原则;持续影响西方文化的发展。(2)原因: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深刻的社会变革;诸侯争霸,战争频繁;社会秩序失控;小农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古希腊商品经济发达;实行城邦公民政治;城邦兴衰与
公民素质密切相关。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的人本思想是以“仁”为核心的。“仁”的提出,是对“人”的发现。仁的基本内涵可以归纳为三点:克己、爱人、复礼。克己复礼是为了更好地去爱人,爱人是为了更
好地完善自己的人格从而达到“仁”的完美境界,这两方面互为表里,精神层面与行为礼数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一种强烈的人本主义精神。材料二苏格拉底的人本思想的核心在于“善”。苏格拉底认为人应该做的,不是去找出事物的本质,而是要发现那个把世界万物安排得
如此合理,如此井然有序的力量。这个力量就是“善”。苏格拉底认为这个“善”就在人的心灵中。所以人最重要的是“认识你自己”,考虑生活和道德、善和恶的问题。——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孔子和苏格拉底人本思想之比较研究》(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孔子和苏格拉底研究的焦点及
二人追求的共同精神,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人精神追求的共同意义。(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和苏格拉底认为怎样才能达到“仁”和“善”,其共性是什么?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仁’的提出,是对‘人
’的发现”和材料二中“‘善’就在人的心灵中”回答出焦点;根据材料一中的“无不体现着一种强烈的人本主义精神”和材料二中的“苏格拉底的人本思想”回答出共同精神;“意义”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一“克己、爱人、复礼”及材料二“善”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出途径;“共性
”从主观修养角度回答即可。答案:(1)焦点:人性或人本身。精神:人本主义。意义:使中西方人们从对自然的关注转移到对人自身的关注上来;成为中西方人本思想的源头。(2)途径:孔子认为克己、爱人、复礼是实现“仁”的手段和途径;苏格拉底认为
“美德即知识”,要达到“善”就要获取广博的知识。共性:都强调主观意识的修养,都认为只有提高主观修养才能真正达到“仁”和“善”。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