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DOC
  • 阅读 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3 页
  • 大小 69.019 KB
  • 2024-09-1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安徽省蚌埠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安徽省蚌埠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安徽省蚌埠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0 已有6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安徽省蚌埠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共(23)页,69.019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b5035a50e9a97a7004a50dd0d004a6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蚌埠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2022届高二年级语文试题2021.02【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

乎要求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华民族很早就开始对勇德进行理论上的阐释。孔子提出“见义不为,无勇也”,把勇与仁义、道义联系在一起,使“见

义勇为”成为千古传颂的优良品德;孟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认真讨论了勇的性质、勇的根本及勇的途径,其“浩然之气”学说的提出,为勇气概念奠定了坚实基础;明代王阳明对勇的“敢直其身,敢行其意”力行力倡;等等。中华民族从未停下对勇和勇德追求、探索的步履。那么,对于中国古人来说,

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勇呢?其一,心性之勇。国人论勇,多从心论。“古文勇从心”的“恿”字,就是其明证。尤其要指出的是,这种与勇相连的心,既非西方式的理智之心,又非佛教式的虚灵明觉之心,而是中国式心性论的以“生”训心之心、从心从生之心。由此,才有了孟子“尽心

知性”之说、程子“心譬如谷种”之谈以及周敦颐“动而未形,有无之间者,几也”之论。作为一种生命哲学的概念,它意味着心以其“生生不已”的潜在的可能性为内涵。也正是心的这种可能性,才彰显了心不受制于现实规定性的“形上超越性”,才使心成为中国哲学“形上超越性”的真正体现。肯

定了心的“形上超越性”,实际上也就肯定了真正的勇。正是从勇的“形上超越性”出发,主张“见义勇为”的孔子提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荀子所谓“折而不挠,勇也”,代表了百折不挠、刚毅果决的力

行。其二,气力之勇。中国哲学的身心一体决定了勇并不是“心性之勇”的一意孤行,而是以一种“下学而上达”的方式,具化为一种气力之勇。中国古人在提出“气,体之充也”,强调气与身体不可分的同时,也将勇敢与身体化的“勇

气”相提并论。故《说文解字》曰“勇,气也”,孟子认为勇能否成立取决于能否“善养吾浩然之气”,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则提出“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主张战斗力的提升在于“莫径治气”。“即气而力在”,肯定了勇之气,也意味着肯定了勇之力。“心性之勇

”与“气力之勇”是统一的。这种统一告诉我们,真正的勇既具有一种“形上超越性”,又使这种“形上超越性”离不开形下的现实力量。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勇德也经历过沉浮。随着近现代“救亡图存”思潮的兴起,人们对勇德的崇尚再次被激发出来

。梁启超有感于中华民族“强武之民,反归于劣败淘汰之数”的悲惨命运,为中华民族寻找其武勇的文化基因,写就了《中国之武士道》一书。在梁启超的笔下,大智大勇的孔子,不畏强权的曹沫、毛遂,以死报恩的侯嬴,宁折不屈的项羽……都被视为武勇精神的象征。国学大师章

太炎通过“儒侠说”使尚武精神发扬光大,以“刚毅特立”“坚苦卓绝”“奋厉慷慨”的亦儒亦侠的古“儒侠”为典型,力倡古儒中固有的义薄云天的侠勇精神。今天的人们同样要面对诸如瘟疫、地震、洪水这样的自然灾难,面对艰难、挫

折等人生困境。这意味着,无论何时,每一个人都要在勇敢和怯懦之间做出选择;这也意味着,无论何时,勇德依然是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的必修之课。(摘编自张再林《勇德: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的必修课》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对于中国古人来说,心性之勇具有“形上

超越性”,其价值在气力之勇之上。B.中国自古以来注重勇德理论上的阐释,孟子对勇的思考是孔子思想的深化。C.孔子的智勇可倡不可力行,曹沫的不畏强权、侯赢的以死报恩具有践行价值。D.在崇尚和平发展的今天,传统意义上的勇在现代社会没有提倡的必要性。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前面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勇德是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的必修课,这一论断具有启发性和现实意义。B.文章多处引用儒家理论,在论证观点的同时也有力论证了以儒学为传统的中华民族对勇德的探索和建设是不断发展的。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从中华民族对勇德理论的阐释谈起,接着阐明勇的内涵和发展,

最后提出倡议。D.文章深入探讨了勇德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沉浮,明确指出今天在文化层面倡导勇德精神的意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提出“见义不为,无勇也”,把勇与仁义、道义联系在一起,这意味着勇进入了中国传统道德伦理的领域。B.中国哲学的身心一体决定了“心性之勇”与

“气力之勇”是统一的,真正的勇既不受制于现实的规定性,又具有现实的力量。C.勇德既是个体战胜困难不可或缺的品性,也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所必需的德性,着力培育勇德精神具有深远意义。D.近现代兴起“救亡图存”思潮,梁启超提出了“武勇”精神,章太炎提出了“侠勇”精神,这些都体现出对

传统勇德的反思。(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20年10月14日上午,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在广东省深圳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新形势需要新担当、呼唤新作为,强调从我国进入

新发展阶段的大局出发,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特区工作开创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星心相映”标识醒目,雄壮国歌高亢嘹亮。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明了设立经济特区的重大意义,回顾了“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的改革

历程,发出了“与时俱进全面深化改革”“锐意开拓全面扩大开放”的时代强音。(摘编自雷钟哲《深圳奏响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时代强音》材料二:从1.97亿元到26927.09亿元,GDP增长13000多倍;从最高楼仅有3层,到超过100米的摩天大楼近1000栋;从创

办第一家股份制中外合资企业,到登记商事主体近320万户,稳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从贫穷落后的小渔村到先进制造业占比超过71%……40年间,从中国改革开放的“探路者”,到新时代的“示范区”,深圳书写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罕有的奇迹,在这里改革创新大潮不断喷涌。先进、智能已成为深圳制造的鲜明标签

,在超过1万亿元体量中,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达71.9%和66.6%;在第三产业中,现代服务业占比超过70%。40年间,深圳已崛起为继上海、北京之后经济总量全国第三的现代化大都市。而在40年前,与香港山水相连的深圳还只是个贫穷落后的边陲渔

村,在地图上难觅其踪。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设置经济特区,并通过《广东省经济特区暂行条例》,经济特区在中国正式诞生,人类史册中镌刻下了中国共产党一场历史性的伟大觉醒。这并不是一场注定胜利、志在必得的轻松远征,而是“杀出一条血路”的破釜沉舟,是“

摸着石头过河”的实事求是,是“敢为天下先”的勇敢突围,是一条在无路中走出的新路、好路。深圳走出的道路,成为“中国道路”最为浓墨重彩的一个缩影。(摘编自《从改革开放“探路者”到新时代“示范区”——深圳特区40年巨变折射中国道路优越性》材料三:

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具有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和试验最高水平开放政策的独特优势。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是党中央着眼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深入研究、统筹考虑、科学谋划作出的战略决策。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保护主义

、单边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更大的逆风和回头浪。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是推进高水平开放,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根本要求;是深化市场化改革,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的迫切需要;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选择;是支持经济金球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体的实际行动。(摘编自《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中国改革开放的“探路者”,到新时代的“示范区”,40年间,深圳经济特区经历了“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的改革历程。B.从贫穷落后的小渔村到经

济总量仅次于上海、北京的全国第三大城市,深圳经济特区仅仅用40年的时间就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C.国家支持在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是因为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具有实施这一政策的独特优势,如作为海岛的自然条件。D

.探索、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是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特区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具体体现。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深圳的改革开放之路,既是“中国道路”最为浓墨重彩的一个缩影,又是向

世界发出的“锐意开拓全面扩大开放”的时代信号。B.20世纪80年代,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设置经济特区,深圳等经济特区在中国的正式诞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经历一场历史性的伟大觉醒。C.40岁的深圳经济特区,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的占比,以及现代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占比都超过

六成,先进、智能成为深圳的鲜明标签。D.设置深圳等经济特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等一系列改革开放举错,无不是党和国家立足国内国际大局,科学谋划作出的战略决策。6.请结合深圳经济特区的历史意义和国家的新方案,分析建设海南

自由贸易港的现实意义。(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东篱先生顾晓蕊他双手捧起一满碗花雕酒,仰头,咕嘟嘟地饮下。而后,他飞快地一抹嘴,碗口朝下,说,劳你久侯,这算赔礼。话落,他给我斟酒,端起再敬,谢谢你会见我这个远道而

来的朋友。说罢又一饮而尽。他约四五十岁的样子,身形略瘦,一双幽冷深邃的眸子,仿若冬日的初雪般明净澄澈。这个外表温淳儒雅,透着书卷气的中年男子,带着爱犬小白,从遥远的内蒙古骑行到中原。想想,一位从未谋面的朋友,骑着一辆老旧的摩托

车,穿风渡雨,携一路风尘,只为与你见上一面。这想法初始令人发笑,继而感动。他被我瞧得有些不好意思,摆手说道,坐吧!我收回目光,心犹不甘地追问,你果真是东篱?在下东篱是也!他故意拖长了腔调回道,许是想缓解初见的

尴尬。十余年前,我刚踏上文学之路,没事写些“豆腐块”文章,经常往外投稿。那时,东篱是某家报社的编辑,他从众多来稿中发现了我,接连刊发几篇随笔。我加上他的博客,关注起他,这多少有些私心,想拉近跟编辑的距离。他写在郊外山脚下,置有一处静谧小宅,又称“东

篱书院”。每个周未他会来这里,种花种竹,还打理一大片桃园,看得我羡叹不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多洒脱的田园生活!他还写自己的骑游见闻,绕行大半个中国,从苍茫戈壁到原始森林,从群山之巅到大海之畔,文末附一帧照片,都是在路上的背影。旁边注有老江摄影。老江是他的骑友,

一位诗人。而此时,他就坐在我对面。然而一坐下,仿佛身上的劲儿被卸掉,他微拧眉头,脸色端肃,像是不会笑似的,显得心事重重。我以为他一路劳顿,难免疲乏,关切地问:这一路可够累的,你出来多久了?去了哪些地方?他说,走了一个多月,骑骑停停,边走边看。到中原后,先去了少林寺、仙人

洞、嵩山禅院,这才赶来与你见面……出来这么久,家人会担心吧?我问道。他仿佛被戳到痛处,眉心皱成一团,长长叹口气,我这次留了封信,是悄然离开的。隔着火锅子的腾腾水雾,他的声音变得迷蒙且苍凉,话亦多起来。他说起跟爱人原是

师范同学,毕业后,他去山东一所乡村学校教书,她回内蒙古老家。两年后,在电话那头爱人眼泪浸泡下,他软了心,结束了两地分隔。原想到那边接着教书,没想到爱人动用关系,非得将他调去报社。有过争执,吵闹,最终他无奈妥协。她一昂头,撇出一丝冷笑,一个穷教书匠,能有什么出息,

到报社,还能混出点名堂。到了报社才知,复杂的人事令他疲于应付,为此苦恼不已。尽管他凭借一手锦绣文章,名气渐盛,成了当地的一位名编。可他说,最好的赞扬莫过于教书时,村民们那一声恭敬热忱的称呼东篱先生。他

说,尊一声先生,那是把你高看。教书那几年,吃住在山村,他从不为饭菜发愁,一勺面,一捆菜,几个鸡蛋,一捧花生,悄没声儿地放在门口。可自己呢,还是离开了,一想起这事,心里堵得慌。原来,博客上笔墨酣畅、快意人生的他,生活中并不顺意,好似日子被劈成了两半。他顿了顿,喝了一口

酒,又道,还记得我的诗人骑友吗?他的日子过得孤独而窘迫,患上严重的抑郁症。这提醒了我,要懂得舍下,活出自我,这趟出行是想回山衬,休假一年去支教。听到此,我恍然明白,他跋涉千里而来,是把我当成“树洞”,一个可以倾诉的树洞。而且

,因为相离甚远,少了拘谨。诉说过后,他可以放下一切,轻松上路。那夜,我们围炉夜话,喝到微醺,各自散了去。第二天大早,天边腾起殷红的朝霞时,我赶去送别,他骑车离开了,带着几分悲壮,一人一狗消隐在风中。(有删改)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

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介绍“我”与东篱先生的初次见面,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塑造了一个豪爽真诚的文人形象,也为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B.博客上的东篱先生看似潇洒自得,但他的生活仍有理想与现实

的矛盾,这也是他不远千里来找“我”倾诉的原因之一。C.“她一昂头,撇出一丝冷笑”,写出妻子的市侩与冷漠,而东篱先生的悄然离开,体现了他与妻子毅然分开的决心。D.骑友的不幸使东篱先生幡然醒悟,生命的价值在于活出自我,回归初心,而不是一味地追名逐利,与世浮沉。8.

请结合文本与所学知识,简析东篱先生和陶渊明有哪些相似的形象特点。9.小说结尾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蒋允仪,字闻韶,

宜兴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授桐乡知县,移嘉兴。天启二年,擢御史。广宁已失,熊廷弼、王化贞俱论死,而兵部尚书张鹤鸣如故,纠之者反获谴。允仪不平,疏诋其同罪佚罚。因言:“近言官稍进苦口,辄见龃龉,迁谪未已,申之戒谕。使诸臣不遵明谕,而引裾折槛以甘斥逐,天下事犹可为也

;使诸臣果遵明谕,而箝口结舌以保禄位,天下事尚忍言哉!”报闻。鹤鸣既屡被劾,因诋劾者为群奸朋谋,而反与前尚书黄嘉善、崔景荣并以边功晋宫保..。允仪益愤,言:“鹤鸣既以斩级微功邀三次之赏,即当以失地大罪伏不赦之辜。”帝不用。会议红丸事,力诋方从哲,请尽夺官阶、禄荫。其党恶之。寻疏论四川监司周著、林

宰、徐如珂等功,请优叙。而劾总督张我续退缩,请罢斥。不从。逾月,请杜传宣、慎爵赏、免立枷、除苛政。允仪言:“当日方从哲独居政府,亓诗教、赵兴邦等分部要津。凡疆圉重臣,皆贿赂请托而得,如李维翰、杨镐、熊廷弼、李如柏、如桢,何一不出其保举。迨封疆破

坏,囹圄充塞,而此辈宴然无恙。臣所以痛心辽事,追恨前此当轴之人也。”中旨将重谴允仪,以大学士叶向高言,停俸半岁。允仪重冯从吾,薄王绍徽。魏忠贤擢绍徽佐都察院用事。五年,允仪还朝,即出为湖广副使。其冬,又使

给事中...苏兆先劾其为门户渠魁,遂削籍。崇祯元年,荐起御史,言:“奸党王绍徽创《点将录》献之逆奄清流遂芟刈无遗乞加削夺为倾陷忠良之戒。”从之。明年,佐都御史曹于汴大计..京官,贬黜者二百余人,坐不谨者百人,仕路为清。寻

擢太仆少卿。四年六月,以右佥都御史抚治郧阳。诸府标兵止五百,饷六千,不及一大郡监司。且承平久,人不知兵,而属城率庳薄,无守具。六年,流贼将窥湖广。兵部令移镇襄阳,郧阳益虚。其冬,贼大至,陷郧西上津。明年,陷房县、保康

。允仪兵少,不能御,上章乞援,且请罪。会贼入川,郧得少缓。中宫陈大金与左良玉来援,副使徐景麟见其多携妇女,疑为贼,用炮击之,士马多死。大金怒,诉诸朝,命逮景麟,责允仪陈状。已而并逮允仪下狱,戍边,而以卢象昇代。十五年,御史杨尔铭、给事中倪仁祯相继论

荐,未及用而卒。(节选自《明史·蒋允仪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奸党王绍徽创《点将录》献之/逆奄清流/遂芟刈无遗/乞加削夺/为倾陷忠良之戒B.奸党王绍徽创《点将录》/献

之逆奄/清流遂芟刈无遗/乞加削夺为倾陷/忠良之戒C.奸党王绍徽创《点将录》献之/逆奄清流/遂芟刈无遗/乞加削夺为倾陷/忠良之戒D.奸党王绍徽创《点将录》/献之逆奄/清流遂芟刈无遗/乞加削夺/为倾陷忠良之戒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宫保,明清时期太子太保、太子少保的通称,用于给大臣加衔或死后赠官。B.进士,科举考试最高功名,先由礼部主持会试并初拟合格名单,再由皇帝钦定。C.给事中,明朝时负责侍从规谏、稽查六部各司弊误

,官虽小,但职权颇重。D.大计,在文中指由吏部会同都察院对五品以下京官进行的考察,每六年一次。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蒋允仪刚直守则,不平则鸣。他多次上书请求朝廷明察大臣功过并给予奖惩。B.蒋允仪心系边事,直斥当政。他痛斥边臣重职都是通过贿赂而

得的,为辽东事败而痛心。C.将允仪审时度势,求援御寇。但因为属下误击援军而受累下狱,被罚戍边。D.蒋允仪忠于职守,敢于斗争。他的进言使得奸党覆灭,朝廷官风为之改变。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近言官稍进苦口,辄见龃龉,迁谪未已,申之戒谕。(2)

迨封疆破坏,囹圄充塞,而此辈宴然无恙。(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宋·林逋底处凭阑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①。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迟

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注】①葑上田:又称架田,在沼泽中以木作架,铺上泥土及水生植物而浮于水上的农田。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诗围绕“望”字构思,抒写了诗人在孤山寺端上人房中远望的所见所感。B.首联以设问起笔:诗人在何处凭栏远眺?在那孤山塔后

小阁西边幽僻处。C.诗人寓情于景,秋意之下伶仃的飞鸟和萦绕的寒烟使作者愁绪更加深厚。D.诗人久留此地,并期待再来,“吾庐近”也暗含他与端上人情致相投的意味。15.本诗颔联写景造境独具匠心,请简要赏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柳

永《望海潮》中描写杭州民居众多、房屋错落的一句是:____________;描写湖中有湖、山外有山的一句是:____________。(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提及民众对异族统治已麻木的现象,描述该现象的句

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周敦颐《爱莲说》中,借莲的形象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欺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

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所谓“文趣”,就是文人画必须体现文气。文人画是文学与绘画相结合的一门艺术,需要创作者拥有文学与绘画的双重技能。翻阅中国画史,哪个文人画大家不是既能诗又能画?他们穷其一生都在进行功力积累,都在锤炼自己的诗书画文,像沈周、唐伯虎、董其昌等,________。中国文人几乎都遵

循这样一个规律——从娱己到娱人。绝大多数文人画家并不靠卖画为生,工作闲暇之时,铺纸握笔,画上几笔,抒之以情,寄之以理,真是自乐至极。画多了,画精了,再加上文人画本质上是以文学立意画面,含着智慧与诗意,喜欢的人自然越

来越多。对于智者和有志者来说,娱己的过程其实是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自己的学识素养、不断寻求突破创新。决定艺术者,首先是才情与性情,以后天的性情挥洒先天的才情,技术远在其次。多少人_______于技术的磨炼,追求工匠技艺的精微,却无神性的灵光,难称大家。水墨对宣纸的细微_____

__,不正是文人画家心绪一点一滴的渗透吗?这就像写一篇散文,或填一阕诗词,需要创作者________的知识积累,所谓“功夫在诗外”就是这个意思吧。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举不胜举孜孜矻矻浸染长年累月

B.比比皆是孜孜矻矻沾染长年累月C.举不胜举精益求精浸染年深日久D.比比皆是精益求精沾染年深日久1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卖布——卖布嘞,卖布——卖布嘞!”我记得这开头的一句他唱得很有声势。

B.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但有良心的人全听得见……C.只有两条板凳——其实,即使有更多的板凳,这屋子里面也没有同时容纳三十个人吃粥的地方。D.我们现在终于到达了北上抗日的根据地——陕北的吴起镇,

怎能不兴奋、不激动呢?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对于智者和有志者来说,娱己的过程其实是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自己的学识素养、不断寻求突破创新的过程。B.对于智者和有志者来说,娱己的过程其实

是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素养、不断寻求突破创新。C.对于智者和有志者来说,娱己的过程其实是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素养、不断寻求突破创新的过程。D.智者和有志者娱己的过程,其实是不断丰

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素养、不断寻求突破创新。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张爱玲曾言:有的小人物也不是坏,只是没出息,不干净,不愉快。我书里多的是这等人,因为他们最能够代表社会的空气,同时_______

__。从前人们说“__________”,似乎倒是恶魔妖精之类的奇迹比较普通人容易表现,但那是写实功夫深浅的问题。写实功夫进步到托尔斯泰那样的程度,他的小说里却是一班小人物写得最成功,________,隐隐地有不足的感觉

。21.请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出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五个特点。要求:表达准确,不得出现具体数据,每个特点不超过12个字。2020年11月10日落幕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经济新气象。为期6天的时间里,

来自全球150多个国家的3600多家企业亮相,经贸合作累计意向成交额达726.2亿美元,平均每天的意向成交额就超过100亿美元。与前两届相比,本届进博会的展馆面积比第二届增加了6万平方米,增幅达20%。同时,本届进博会专业化办展方向更加明确,关注全球热点和行业发展趋势,

新设了公共卫生防疫、智慧出行、节能环保和体育用品及赛事等四大专区。本届进博会展现出的中国的疫情防控能力也令人称道,在无感测温摄像头的加持下,通道顶部的摄像头能对每小时8000人次的进馆人员完成两次测温。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一位大学毕业后就到贵州

贫困县工作的扶贫干部在《在触摸乡村中收获一份家国情怀》的文章中这样写道:这几年,从机关到农村,与村民做朋友、打交道,为村里大事小事出谋划策,我也明显感觉身上慢慢多出一些“泥土味道”:自觉从村民立场思考问题;用老百姓的思维方式,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困难面前,学会忍耐坚持,我

多了些从容淡定。在触摸乡村中,我收获了一份家国情怀。目前,农村的水、电、路、信等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但在决战脱贫攻坚和奔小康路上,诸如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问题也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我也在思考,如何让更多年轻人

留在家乡,创业致富,而我们又能为他们提供怎样的组织关怀、政策支持。从长远看,这样才能真正化解老人、儿童面临的生活问题,也能让乡村持续葆有生机和活力。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①在高三(1)班“触摸乡村与青年担当”主题班会上的一篇演

讲稿。②给成功应聘大学生村干部的学长姚自强的一封信。③参与“触摸乡村与家国情怀”主题写作笔会的一篇随笔。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蚌埠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

量检测2022届高二年级语文试题(答案版)2021.02【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

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

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华民族很早就开始对勇德进行理论上的阐释。孔子提出“见义不为,无勇也”,把勇与仁义、道义联系在一起,使“见义勇为”成为千古传颂的优良品德;孟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

次认真讨论了勇的性质、勇的根本及勇的途径,其“浩然之气”学说的提出,为勇气概念奠定了坚实基础;明代王阳明对勇的“敢直其身,敢行其意”力行力倡;等等。中华民族从未停下对勇和勇德追求、探索的步履。那么,对于中国古人来说,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勇呢?其一,

心性之勇。国人论勇,多从心论。“古文勇从心”的“恿”字,就是其明证。尤其要指出的是,这种与勇相连的心,既非西方式的理智之心,又非佛教式的虚灵明觉之心,而是中国式心性论的以“生”训心之心、从心从生之心。由此,才有了孟子“尽心知性”之说、程子“心譬如谷种”之谈以及周敦颐“

动而未形,有无之间者,几也”之论。作为一种生命哲学的概念,它意味着心以其“生生不已”的潜在的可能性为内涵。也正是心的这种可能性,才彰显了心不受制于现实规定性的“形上超越性”,才使心成为中国哲学“形上超越性”的真正体现。肯定了心的“形上超越性”,实际上也

就肯定了真正的勇。正是从勇的“形上超越性”出发,主张“见义勇为”的孔子提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荀子所谓“折而不挠,勇也”,代表了百折不挠、刚毅

果决的力行。其二,气力之勇。中国哲学的身心一体决定了勇并不是“心性之勇”的一意孤行,而是以一种“下学而上达”的方式,具化为一种气力之勇。中国古人在提出“气,体之充也”,强调气与身体不可分的同时,也将勇敢与身体化的“勇气”相提并论。故《说文解字》曰“勇,气也”

,孟子认为勇能否成立取决于能否“善养吾浩然之气”,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则提出“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主张战斗力的提升在于“莫径治气”。“即气而力在”,肯定了勇之气,也意味着肯定了勇之力。“心性之勇”与“气力之勇”是统一的。这种统一告诉我们,真正的勇既具有

一种“形上超越性”,又使这种“形上超越性”离不开形下的现实力量。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勇德也经历过沉浮。随着近现代“救亡图存”思潮的兴起,人们对勇德的崇尚再次被激发出来。梁启超有感于中华民族“强武之民,反归于劣败淘汰之数”的悲惨命运,为中华民族寻找其武勇的文化

基因,写就了《中国之武士道》一书。在梁启超的笔下,大智大勇的孔子,不畏强权的曹沫、毛遂,以死报恩的侯嬴,宁折不屈的项羽……都被视为武勇精神的象征。国学大师章太炎通过“儒侠说”使尚武精神发扬光大,以“刚毅特立”“坚苦卓绝”“奋厉慷

慨”的亦儒亦侠的古“儒侠”为典型,力倡古儒中固有的义薄云天的侠勇精神。今天的人们同样要面对诸如瘟疫、地震、洪水这样的自然灾难,面对艰难、挫折等人生困境。这意味着,无论何时,每一个人都要在勇敢和怯懦之间做出选择;这也意味着,无论何时,勇德依然是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的必修之

课。(摘编自张再林《勇德: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的必修课》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对于中国古人来说,心性之勇具有“形上超越性”,其价值在气力之勇之上。B.中国自古以来注重勇德理论上的阐释,孟子对勇

的思考是孔子思想的深化。C.孔子的智勇可倡不可力行,曹沫的不畏强权、侯赢的以死报恩具有践行价值。D.在崇尚和平发展的今天,传统意义上的勇在现代社会没有提倡的必要性。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在前面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勇德是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的

必修课,这一论断具有启发性和现实意义。B.文章多处引用儒家理论,在论证观点的同时也有力论证了以儒学为传统的中华民族对勇德的探索和建设是不断发展的。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从中华民族对勇德理论的阐释谈起,接着阐明勇的内涵和发展,最后提出倡议。D.文章深入探讨了勇德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沉浮,明确指

出今天在文化层面倡导勇德精神的意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提出“见义不为,无勇也”,把勇与仁义、道义联系在一起,这意味着勇进入了中国传统道德伦理的领域。B.中国哲学的身心一体决定了“心性之

勇”与“气力之勇”是统一的,真正的勇既不受制于现实的规定性,又具有现实的力量。C.勇德既是个体战胜困难不可或缺的品性,也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所必需的德性,着力培育勇德精神具有深远意义。D.近现代兴起“救亡图存”思潮,梁启超提出了

“武勇”精神,章太炎提出了“侠勇”精神,这些都体现出对传统勇德的反思。【答案】1.B2.D3.D(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20年10月14日上午,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

0周年庆祝大会在广东省深圳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新形势需要新担当、呼唤新作为,强调从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大局出发,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特区工作开创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星心相映”标识醒目,雄壮国歌高

亢嘹亮。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明了设立经济特区的重大意义,回顾了“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的改革历程,发出了“与时俱进全面深化改革”“锐意开拓全面扩大开放”的时代强音。(摘编自雷钟哲《深圳奏响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时代强音》材料二:从1.97亿元

到26927.09亿元,GDP增长13000多倍;从最高楼仅有3层,到超过100米的摩天大楼近1000栋;从创办第一家股份制中外合资企业,到登记商事主体近320万户,稳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从贫穷落后的小渔村到

先进制造业占比超过71%……40年间,从中国改革开放的“探路者”,到新时代的“示范区”,深圳书写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罕有的奇迹,在这里改革创新大潮不断喷涌。先进、智能已成为深圳制造的鲜明标签,在超过1万亿元体量中,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达71.9%和66.

6%;在第三产业中,现代服务业占比超过70%。40年间,深圳已崛起为继上海、北京之后经济总量全国第三的现代化大都市。而在40年前,与香港山水相连的深圳还只是个贫穷落后的边陲渔村,在地图上难觅其踪。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设置经济特区,并通过《广东省经济特区暂行条例》,经济特区在中国正式诞生,人类史册中镌刻下了中国共产党一场历史性的伟大觉醒。这并不是一场注定胜利、志在必得的轻松远征,而是“杀出一条血路”的

破釜沉舟,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实事求是,是“敢为天下先”的勇敢突围,是一条在无路中走出的新路、好路。深圳走出的道路,成为“中国道路”最为浓墨重彩的一个缩影。(摘编自《从改革开放“探路者”到新时代“示范区”——深圳特区40年巨变折射中国道路优越性》材料三: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

济特区,具有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和试验最高水平开放政策的独特优势。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是党中央着眼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深入研究、统筹考虑、科学谋划作出的战略决策。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

整,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更大的逆风和回头浪。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是推进高水平开放,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根本要求;是深化市场化改革,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的迫切需要;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

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选择;是支持经济金球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际行动。(摘编自《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中国改革开放的“探路者”,到新时代

的“示范区”,40年间,深圳经济特区经历了“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的改革历程。B.从贫穷落后的小渔村到经济总量仅次于上海、北京的全国第三大城市,深圳经济特区仅仅用40年的时间就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C.国家支持在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是因为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具有实施这一政策的独特优势,如作为海岛的自然条件。D.探索、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是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特区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具体体现。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深圳的改革开放之路,既是“中国道路”最

为浓墨重彩的一个缩影,又是向世界发出的“锐意开拓全面扩大开放”的时代信号。B.20世纪80年代,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设置经济特区,深圳等经济特区在中国的正式诞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经历一场历史性的伟大觉醒。C.40岁的深圳经济特区,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的占比,以及现代

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占比都超过六成,先进、智能成为深圳的鲜明标签。D.设置深圳等经济特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等一系列改革开放举错,无不是党和国家立足国内国际大局,科学谋划作出的战略决策。6.请结合深圳经济特区的历史意义和国家的新方案,分析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

现实意义。【答案】4.C5.A6.①国内新发展的需要。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是从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大局出发,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②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遭遇一些问题之时,建设海南自由贸

易港是推动高水平开放,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支持经济全球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③推进市场化改革的需要。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是深化市场化改革,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的需要。(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东篱先生顾晓蕊他双手捧起一满碗花雕酒,仰头,咕嘟嘟地饮下。而后,他飞快地一抹嘴,碗口朝下,说,劳你久侯,这算赔礼。话落,他给我斟酒,端起再敬,谢谢你会见我这个远道而来

的朋友。说罢又一饮而尽。他约四五十岁的样子,身形略瘦,一双幽冷深邃的眸子,仿若冬日的初雪般明净澄澈。这个外表温淳儒雅,透着书卷气的中年男子,带着爱犬小白,从遥远的内蒙古骑行到中原。想想,一位从未谋面的朋友,骑着一辆老旧的摩托车,穿风渡雨,携一路

风尘,只为与你见上一面。这想法初始令人发笑,继而感动。他被我瞧得有些不好意思,摆手说道,坐吧!我收回目光,心犹不甘地追问,你果真是东篱?在下东篱是也!他故意拖长了腔调回道,许是想缓解初见的尴尬。十余年前,我刚踏上文学之路,没事写些“豆腐块”文章,经常往外投稿。那时,东篱是某家报社

的编辑,他从众多来稿中发现了我,接连刊发几篇随笔。我加上他的博客,关注起他,这多少有些私心,想拉近跟编辑的距离。他写在郊外山脚下,置有一处静谧小宅,又称“东篱书院”。每个周未他会来这里,种花种竹,还打理一大片桃园,看得我羡叹不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多洒脱的田园生活!他还写自己的骑游见闻

,绕行大半个中国,从苍茫戈壁到原始森林,从群山之巅到大海之畔,文末附一帧照片,都是在路上的背影。旁边注有老江摄影。老江是他的骑友,一位诗人。而此时,他就坐在我对面。然而一坐下,仿佛身上的劲儿被卸掉,他微拧眉头,脸色端肃,像是不会笑似的,显得心事重重。我以为他一路劳顿

,难免疲乏,关切地问:这一路可够累的,你出来多久了?去了哪些地方?他说,走了一个多月,骑骑停停,边走边看。到中原后,先去了少林寺、仙人洞、嵩山禅院,这才赶来与你见面……出来这么久,家人会担心吧?我问道。他仿佛被

戳到痛处,眉心皱成一团,长长叹口气,我这次留了封信,是悄然离开的。隔着火锅子的腾腾水雾,他的声音变得迷蒙且苍凉,话亦多起来。他说起跟爱人原是师范同学,毕业后,他去山东一所乡村学校教书,她回内蒙古老家。两年后,在电话那头爱人眼泪浸泡下,他软了心,结束了两地分隔。原想到那边接着教书,没想到爱

人动用关系,非得将他调去报社。有过争执,吵闹,最终他无奈妥协。她一昂头,撇出一丝冷笑,一个穷教书匠,能有什么出息,到报社,还能混出点名堂。到了报社才知,复杂的人事令他疲于应付,为此苦恼不已。尽管他凭借一

手锦绣文章,名气渐盛,成了当地的一位名编。可他说,最好的赞扬莫过于教书时,村民们那一声恭敬热忱的称呼东篱先生。他说,尊一声先生,那是把你高看。教书那几年,吃住在山村,他从不为饭菜发愁,一勺面,一捆菜,几个鸡蛋,一捧花生,悄没声儿地放在

门口。可自己呢,还是离开了,一想起这事,心里堵得慌。原来,博客上笔墨酣畅、快意人生的他,生活中并不顺意,好似日子被劈成了两半。他顿了顿,喝了一口酒,又道,还记得我的诗人骑友吗?他的日子过得孤独而窘迫,

患上严重的抑郁症。这提醒了我,要懂得舍下,活出自我,这趟出行是想回山衬,休假一年去支教。听到此,我恍然明白,他跋涉千里而来,是把我当成“树洞”,一个可以倾诉的树洞。而且,因为相离甚远,少了拘谨。诉说过后,他可以放下一切,轻松上路。那

夜,我们围炉夜话,喝到微醺,各自散了去。第二天大早,天边腾起殷红的朝霞时,我赶去送别,他骑车离开了,带着几分悲壮,一人一狗消隐在风中。(有删改)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介绍“我”与东篱

先生的初次见面,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塑造了一个豪爽真诚的文人形象,也为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B.博客上的东篱先生看似潇洒自得,但他的生活仍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这也是他不远千里来找“我”倾诉的原因之一。C.“她一昂头,撇出一丝冷笑”,写出妻子的市侩与冷漠,而东篱先生的悄然离开,体现

了他与妻子毅然分开的决心。D.骑友的不幸使东篱先生幡然醒悟,生命的价值在于活出自我,回归初心,而不是一味地追名逐利,与世浮沉。8.请结合文本与所学知识,简析东篱先生和陶渊明有哪些相似的形象特点。9.小说结

尾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案】7.C8.①爱好喝酒,文采斐然:陶渊明“性嗜酒,常著文章以自娱”;东篱豪饮,写得锦绣文章。②悠然自得,生活洒脱:陶渊明结庐人境,采菊篱下,“悠然见南山”;东篱种花修篱,骑行四方,千里见文友。③不慕名利,活出自我: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

田;东篱厌弃人事纷扰,请假去乡村支教。9.①用诗意化的场景收束全篇,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立体,增添了一种悲壮决绝的色彩。②前后呼应,从一人一狗骑行而来,到结尾的绝尘而去,使小说结构更加清晰完整。③以一人一狗消隐在风中,营造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给

读者留下了想象和回味的空间。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蒋允仪,字闻韶,宜兴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授桐乡知县,移嘉兴。天启二年,擢御史。广宁已失,熊廷弼、王化贞俱论死,而兵部尚书张鹤鸣如故,纠之者反获谴。允仪不平,疏诋其

同罪佚罚。因言:“近言官稍进苦口,辄见龃龉,迁谪未已,申之戒谕。使诸臣不遵明谕,而引裾折槛以甘斥逐,天下事犹可为也;使诸臣果遵明谕,而箝口结舌以保禄位,天下事尚忍言哉!”报闻。鹤鸣既屡被劾,因诋劾者为群奸

朋谋,而反与前尚书黄嘉善、崔景荣并以边功晋宫保..。允仪益愤,言:“鹤鸣既以斩级微功邀三次之赏,即当以失地大罪伏不赦之辜。”帝不用。会议红丸事,力诋方从哲,请尽夺官阶、禄荫。其党恶之。寻疏论四川监司周著、林宰、徐如珂等功,

请优叙。而劾总督张我续退缩,请罢斥。不从。逾月,请杜传宣、慎爵赏、免立枷、除苛政。允仪言:“当日方从哲独居政府,亓诗教、赵兴邦等分部要津。凡疆圉重臣,皆贿赂请托而得,如李维翰、杨镐、熊廷弼、李如柏、如桢,何一不出其保举。迨封疆破坏,囹圄充塞,而此辈宴然无恙。臣所以痛心

辽事,追恨前此当轴之人也。”中旨将重谴允仪,以大学士叶向高言,停俸半岁。允仪重冯从吾,薄王绍徽。魏忠贤擢绍徽佐都察院用事。五年,允仪还朝,即出为湖广副使。其冬,又使给事中...苏兆先劾其为门户渠魁,遂削籍。崇祯元年,荐起御史,言:“奸党王绍徽

创《点将录》献之逆奄清流遂芟刈无遗乞加削夺为倾陷忠良之戒。”从之。明年,佐都御史曹于汴大计..京官,贬黜者二百余人,坐不谨者百人,仕路为清。寻擢太仆少卿。四年六月,以右佥都御史抚治郧阳。诸府标兵止五百,饷六千,不及一大郡监司。且承平久,人不

知兵,而属城率庳薄,无守具。六年,流贼将窥湖广。兵部令移镇襄阳,郧阳益虚。其冬,贼大至,陷郧西上津。明年,陷房县、保康。允仪兵少,不能御,上章乞援,且请罪。会贼入川,郧得少缓。中宫陈大金与左良玉来援,副使徐景麟见其多携妇女,疑为贼,用炮击之,士马多

死。大金怒,诉诸朝,命逮景麟,责允仪陈状。已而并逮允仪下狱,戍边,而以卢象昇代。十五年,御史杨尔铭、给事中倪仁祯相继论荐,未及用而卒。(节选自《明史·蒋允仪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奸党王绍徽创《点将录》献之/逆奄清流

/遂芟刈无遗/乞加削夺/为倾陷忠良之戒B.奸党王绍徽创《点将录》/献之逆奄/清流遂芟刈无遗/乞加削夺为倾陷/忠良之戒C.奸党王绍徽创《点将录》献之/逆奄清流/遂芟刈无遗/乞加削夺为倾陷/忠良之戒D.奸党王绍徽创

《点将录》/献之逆奄/清流遂芟刈无遗/乞加削夺/为倾陷忠良之戒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宫保,明清时期太子太保、太子少保的通称,用于给大臣加衔或死后赠官。B.进士,科举考试最高功名,先由礼部主

持会试并初拟合格名单,再由皇帝钦定。C.给事中,明朝时负责侍从规谏、稽查六部各司弊误,官虽小,但职权颇重。D.大计,在文中指由吏部会同都察院对五品以下京官进行的考察,每六年一次。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蒋允仪刚直守则,不

平则鸣。他多次上书请求朝廷明察大臣功过并给予奖惩。B.蒋允仪心系边事,直斥当政。他痛斥边臣重职都是通过贿赂而得的,为辽东事败而痛心。C.将允仪审时度势,求援御寇。但因为属下误击援军而受累下狱,被罚戍边。D.蒋允仪忠于职守,敢于斗争。他的进言使得奸党覆灭

,朝廷官风为之改变。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近言官稍进苦口,辄见龃龉,迁谪未已,申之戒谕。(2)迨封疆破坏,囹圄充塞,而此辈宴然无恙。【答案】10.D11.B12.D13.(1)近来谏官稍微进谏忠言,就被抵触,不断被降职流放,反复遭到告诫训谕。(2)等

到疆界被毁坏,监狱被充满,而这些人却能安然无恙。(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宋·林逋底处凭阑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①。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

起寒烟。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注】①葑上田:又称架田,在沼泽中以木作架,铺上泥土及水生植物而浮于水上的农田。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诗围绕“望”字构思,抒写了诗人在孤山寺端上人房中远望

的所见所感。B.首联以设问起笔:诗人在何处凭栏远眺?在那孤山塔后小阁西边幽僻处。C.诗人寓情于景,秋意之下伶仃的飞鸟和萦绕的寒烟使作者愁绪更加深厚。D.诗人久留此地,并期待再来,“吾庐近”也暗含他与端上人情致相投的意味。15.本诗

颔联写景造境独具匠心,请简要赏析。【答案】14.C15.①比喻写景,新奇贴切。林间佛寺如同退了颜色的画;水面上飘荡着一块块的架田,犹如棋盘。②远近结合,营造氛围。颔联先写近处的佛寺处于阴沉的天色中,再写远处的架田稀稀落落。③颔联整体营造出幽深静谧的意境,映衬出诗人的恬淡心

境和闲情逸致。(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柳永《望海潮》中描写杭州民居众多、房屋错落的一句是:____________;描写湖中有湖、山外有山的一句是:____________。(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提及民众对异族统治已

麻木的现象,描述该现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周敦颐《爱莲说》中,借莲的形象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欺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参差十万人家(2).重湖叠𪩘清嘉(3).佛狸祠下(4)

.一片神鸦社鼓(5).亭亭净植(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所谓“文趣”,就是文人画必须体现文气。文人画是文学与绘画相结合的一门艺术,需要创作者拥有文学与绘画的双重技能。翻阅中国画史,哪个文人画大家不是既能诗

又能画?他们穷其一生都在进行功力积累,都在锤炼自己的诗书画文,像沈周、唐伯虎、董其昌等,________。中国文人几乎都遵循这样一个规律——从娱己到娱人。绝大多数文人画家并不靠卖画为生,工作闲暇之时,铺纸握笔,画上几笔,抒之以情,寄之以理

,真是自乐至极。画多了,画精了,再加上文人画本质上是以文学立意画面,含着智慧与诗意,喜欢的人自然越来越多。对于智者和有志者来说,娱己的过程其实是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自己的学识素养、不断寻求突破创新。决定艺术者,首先是

才情与性情,以后天的性情挥洒先天的才情,技术远在其次。多少人_______于技术的磨炼,追求工匠技艺的精微,却无神性的灵光,难称大家。水墨对宣纸的细微_______,不正是文人画家心绪一点一滴的渗透吗?这就像写一篇散文,或填一阕诗词,需要创作者________的知识积累,所谓“功夫在诗外”就是

这个意思吧。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举不胜举孜孜矻矻浸染长年累月B.比比皆是孜孜矻矻沾染长年累月C.举不胜举精益求精浸染年深日久D.比比皆是精益求精沾染年深日久1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卖

布——卖布嘞,卖布——卖布嘞!”我记得这开头的一句他唱得很有声势。B.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但有良心的人全听得见……C.只有两条板凳——其实,即使有更多的板凳,这屋子里面也没有同时容纳三十个人吃粥的地方。D.我们现在终于到达了北上抗日的

根据地——陕北的吴起镇,怎能不兴奋、不激动呢?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对于智者和有志者来说,娱己的过程其实是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自己的学识素养、不断寻求突

破创新的过程。B.对于智者和有志者来说,娱己的过程其实是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素养、不断寻求突破创新。C.对于智者和有志者来说,娱己的过程其实是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素养、不断寻求突破创新的过程。D.智者和有志者娱己的过程,其实是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素养、不断寻求突破创新。【答案】17.A18.D19.C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张爱玲曾言:有的小人物也不是坏,只是没出息,不干净,不愉快。我书里多的是这等人

,因为他们最能够代表社会的空气,同时_________。从前人们说“__________”,似乎倒是恶魔妖精之类的奇迹比较普通人容易表现,但那是写实功夫深浅的问题。写实功夫进步到托尔斯泰那样的程度,他的小说里却是一班小人物写得最成功

,________,隐隐地有不足的感觉。【答案】(1).也比较容易写。(2).画鬼怪易,画人物难/写鬼容易写人难。(3).伟大的中心人物总来得模糊。21.请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出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五个特点。要求:表达准确,不得出现具体数据,每个特点不超过12个字。20

20年11月10日落幕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经济新气象。为期6天的时间里,来自全球150多个国家的3600多家企业亮相,经贸合作累计意向成交额达726.2亿美元,平均每天的意向成交额就超过100亿美元。与前两届相比,本

届进博会的展馆面积比第二届增加了6万平方米,增幅达20%。同时,本届进博会专业化办展方向更加明确,关注全球热点和行业发展趋势,新设了公共卫生防疫、智慧出行、节能环保和体育用品及赛事等四大专区。本届进博会展现出的中国的疫情防控能力也令人称道,在无

感测温摄像头的加持下,通道顶部的摄像头能对每小时8000人次的进馆人员完成两次测温。【答案】①参展国家与企业众多;②意向成交额大;③展馆面积增加;④专业化办展方向更明确;⑤疫情防控能力强。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一位大学毕业后就到贵州贫困县工作的扶贫干部在《在触

摸乡村中收获一份家国情怀》的文章中这样写道:这几年,从机关到农村,与村民做朋友、打交道,为村里大事小事出谋划策,我也明显感觉身上慢慢多出一些“泥土味道”:自觉从村民立场思考问题;用老百姓的思维方式,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困难面前,学会忍耐坚持,我多了些从容淡定

。在触摸乡村中,我收获了一份家国情怀。目前,农村的水、电、路、信等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但在决战脱贫攻坚和奔小康路上,诸如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问题也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我也在思考,如何让更多年轻人留在家乡,创业致富,而我们又能为他们提供怎样的组织关怀、

政策支持。从长远看,这样才能真正化解老人、儿童面临的生活问题,也能让乡村持续葆有生机和活力。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①在高三(1)班“触摸乡村与青年担当”主题班会上的一篇演讲稿。②给成功应聘大学生村干部的

学长姚自强的一封信。③参与“触摸乡村与家国情怀”主题写作笔会的一篇随笔。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乡愁——“触摸乡村与家国情

怀”随笔余光中是一个传奇,他被文坛大师梁实秋赞誉为“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而他最为人熟悉的作品还是《乡愁》。诗人定义了中国人的一种情感模式。这是关于母亲、妻子、家园和祖国的纠缠性情感,也是许多历经苦难的民族在历史与

现时的演进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第一次读到《乡愁》,是在小学语文课本里。一种对家国的念念在怀的情感,便根植在我的精神世界里。乡愁,无关乎荣华富贵、钟鸣鼎食、肥马轻裘,它其实是一种关于家的故土难离的观念,而这种观念在我心中与日生长,攀援成满园绿荫。儿时,父母为了我,不曾像邻家青壮

年外出创业,忙完农活,就在本地务工。我是被父母呵护的花骨朵,他们不让我感受生活的艰难,我只是一味快活地生长。父母到底因我长大,学业的需要,点着油灯,相商了整整一个夜晚,做出抉择,领我离开那山清水秀的家乡,来到这人儿扎堆的城市。异地求

学离父母也远了,从一己的情感来说,乡愁里最多的是对父母亲的一种念想。城市的霓虹固然漂亮,随处摊点各种小吃,尽可以满足我这个小吃货。出行也格外方便,但我还是不习惯,且不说太多汽车排放的尾气污染着生存的空间,单是

那路边蒙着尘土的花朵,也让我看着难受。梦里依稀,还在家乡吧,每天清晨都有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在我的床头,每天清早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都让人神清气爽,一天的美好从清晨开始。我仿佛看到家园老屋上的炊烟,土灶间母亲拉着风箱,头上的白发,随着一两声咳嗽颤动。屋前一围篱落一脉溪水,缓缓淌过,流水

幽幽,我心忧忧……一杯浊酒家万里,两行清泪述乡愁。余光中写《乡愁》,40多年弹指一挥间,这首诗不再属于某个特定的人,它早已引发了全球华人的共鸣。无论你身处世界的哪个国度,在回望家园的那一刻,乡愁都会化为两行清泪,打湿衣襟。有这么一个说法——凡

是有华人脚印的地方,就会响起《乡愁》的吟诵声。从国家与社会的层面看,《乡愁》是中华儿女盼望国家统一的一种呼喊。《乡愁》传诵的时候,也是中国社会出现历史上最大规模人口迁徙的阶段。当下中国,城镇化脚步轰隆作响,无数人

离开家园去城市创业。随着城市版图的扩张,乡村景象日渐凋敝,传统文化也正被人遗忘,许多人的故乡已然变成了自己不认识的模样,现代人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家园。乡愁成为一个极易引人伤感、唏嘘的字眼。居住大城市日久的人们,这时候又不免勾起对昔日时光的追忆。《乡愁》始终以其

巨大的感染力,穿越地域的阻隔,勾起全球华人的文化记忆和命运共感。在我看来,乡愁,不光是一个空间的地理概念,还是一个时间的生活概念,贯穿了时代的风风雨雨。余光中写《乡愁》这首诗,堪称民族美学的一个代表性作品。乡愁是具象的,也是抽象的。乡愁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

,正是如此,乡愁带给我的情感体验,挥之不去,抵达了我的心魂深处。留得住绿水青山,系得住乡愁。从开始接触《乡愁》这首诗到现在,在我心中就一直存在这一个希望——期盼祖国早日统一,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我相信这是两岸人民共同

的心愿。岁月流逝,乡愁永续。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85618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