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强化突破卷-【学亦有道】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复习综合测评卷(部编版)(解析版)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3 页
  • 大小 230.016 KB
  • 2025-04-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一单元   强化突破卷-【学亦有道】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复习综合测评卷(部编版)(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一单元   强化突破卷-【学亦有道】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复习综合测评卷(部编版)(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一单元   强化突破卷-【学亦有道】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复习综合测评卷(部编版)(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一单元 强化突破卷-【学亦有道】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复习综合测评卷(部编版)(解析版).docx,共(13)页,230.016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b0de047afbe1a16f9824a00efbe8e7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一单元强化突破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积累·运用(3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和词语的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A.溃.退(kuì)要塞.(sài)磅礴锐不可当.(dàng)B.颁.发(bān)仲裁.(

zāi)吞食由衷.(zhōng)C.凌.空(líng)酷.似(kù)潇飒轻盈.(yíng)D.巍.然(wēi)横亘.(gèn)广袤铿.锵(kēng)【答案】D【解析】A改为:锐不可当(dāng)。B改

为:仲裁(cái)。C改为:潇洒。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督战拨款催枯拉朽震耳欲聋B.仲裁由衷锐不可当眼花缭乱C.潇洒浩翰白手起家无怨无悔D.桅竿默契迎风招展梦想成真【答案】B【解析】考查对字形的识记。A项“催”应为“摧”;B正确;C项“翰”应为“瀚”;D项“竿”应为

“杆”。据此,答案为B。3.选择一组正确的词语填入句中的横线上()。(3分)(1)我军前锋,业已镇江、无锡段铁路线。(2)1896年诺贝尔逝世,这笔巨款用来诺贝尔奖金。(3)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4)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地对阻

拦索做最后一次检查。A.切断设立镇定自如一丝不苟B.隔断建设亭亭玉立兢兢业业C.隔绝建立从容不迫无微不至D.切断设立从容不迫一丝不苟【答案】D【解析】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

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切断”意思是断绝敌人的退路,符合语境;“设立”意思是“成立、建立”,符合语境;“从容不迫”意思是不慌不忙,沉着镇定,符合语境;“一丝不苟”形容做什么事都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符合语境。故选D。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新春佳节,万家团圆,你们却依然坚守在祖国最北端的边防线上,你们的钢铁之躯为万家和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B.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在两小时之内,将半个多世纪的残酷历史出现在我们眼前。C.战争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从远古到现代,人类依然没有走出战争的阴

影。D.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答案】C【解析】A.搭配不当,应该删去“的钢铁之躯”;B.用词不当,应将“出现”改为“呈现”;D.两面对一面,应删去“能否”;故选C。5.下列句子组成

语义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如果你没有过走进别人内心世界的机会,你就永远不会理解历史和个体的复杂性。②只要你进入过一次别人的内心世界,你再看待其他人的时候,你就会去考量:是不是我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了人家身上?③我

们以前老讲“要推己及人,要学会宽恕”,大多数人会认为这是一个态度问题,即要学会去体谅别人。④实际上,态度固然重要,但更核心的是能力问题。⑤因为人都以自我为中心来看世界,所以才看不到别人经历的东西。A.③①②④⑤B.③④⑤②①C.③④①⑤②D.①②⑤③④【答案】C【解析】此题属于排序的形式,观察

五个语句,只有③是表示观点的语句,所以,③应该放在最前面。句“大多数人会认为这是一个态度问题”,④实际上,态度固然重要,所以③④衔接紧密不能分开,因此,排除了A和D。又因为①是结果,⑤是①的原因,所以,①⑤放在一起。因此选C。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消息二则》中,重点刻画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英雄形象,让人从中感到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B.《“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侧重报道了跳水运动员吕伟跳水夺冠的精彩瞬间。C.《一着惊海天》是一篇通讯,报道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

经过。D.新闻特写与通讯都更多地借用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实。【答案】A【解析】A项的表述不准确,《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时间、地点和战况,指出了战局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敌败我胜的原因。表现了我军战士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而《中

原我军解放南阳》报道了人民解放军解放南阳,以及其军事上的重大意义:标志蒋介石军队走上了节节败退的道路,而我军则走上了节节胜利的大好形式,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战斗的斗志。7.根据提示默写。(8分)(1),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2)不

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3)诗歌言志。陆游《游山西村》中触景生情,表达了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终究会出现豁然开朗的境界的人生思考的诗句是:,;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表达诗人辞官以后仍有作为的诗句是:,;杜甫在《望岳》中表达

不畏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答案】(1)烟笼寒水月笼沙(2)自缘身在最高层(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解析】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

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都是表达诗人情感、志趣的句

子。8.综合性学习。(7分)班级正在开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根据要求逐项完成以下任务:(1)活动中,同学们讲述了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血战歼倭”的故事;讲述了清代禁烟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讲述了当代科学家钱学森放弃美国优厚的工作生活条件、毅然回国

献身祖国科学事业的故事……演讲结束后,“如何看待爱国”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请围绕话题,发表议论,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80字以内。(4分)(2)下图与一则少年立志报国的故事有关。请根据提示,简要叙写这个故事。(3分)(60字以内)【答案】(1)示例1:爱国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是中华民族

的光荣传统。深爱报效国家的人,必将流芳于世;不爱国背叛国家的人,必遭世人唾骂。所以,爱国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示例2:爱国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灵魂。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爱国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爱国精神。因此,

爱国事迹和精神永远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强大动力。(2)少年周恩来在校读书时,校长在课堂上问大家为什么要读书,周恩来郑重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读书。”少有大志的他得到了校长的赞扬。【解析】(1)发表评论。首先要围绕“如何看待爱

国”的话题确定文章的主题。要联系戚继光、林则徐、钱学森的爱国实际阐述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主义,在当今社会里,我们应怎样爱国。论据要有典型性,具有说服力。说理要有深度。写评论,要在说理上下功夫。一篇评论,说理有无深度,往往关系

到它的成败。此外,评论写作还要注意写得平易近人,力避老话套话,力求有点文采,使评论写得更好。(2)简要叙写这个故事。首先要仔细观看图片,可从人物穿着、人物形象、图片上的文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推断图片中的人物名字。进而推断所应描绘的人物的事迹内容。如:在沈阳东关模范

学校的课堂上,魏校长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读书呀?有的回答说是为了当官,也有的回答说是为了发财,周恩来却铿锵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欣喜地称赞说:“伟哉,周生!”二、阅读·理解(54分)(一)诗

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0题。(8分)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9.“齐鲁青未了”表现了泰山的,“造化钟神秀”突出了泰山的。(4分)【答案】高大/雄伟阔大

神奇秀丽【解析】“齐鲁青未了”的意思是在齐鲁大地上,那苍翠的美好山色没有尽头。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大。“造化钟神秀”的意思是大自

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象全都汇聚其中。“钟”字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4分)【答案】抒发了诗人不畏艰险、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解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思是一

定要登上那最高峰,俯瞰在泰山面前显得渺小的群山。该联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二)文言文阅

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15分)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

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1.解释下面加点字词的意义。(2分)(1)阅.十岁(2)湮.于沙上(3)山门圮.于河(4)曳.铁耙【答案】(1)经过,经历(2)埋没(3)倒塌(4)拖【解析】理解

句意,推断文言文实词含义。(1)句意:过了十多年。阅:经过,经历;(2)句意:石兽埋没在沙里。湮:埋没;(3)句意: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里;圮:倒塌;(4)句意:拖着铁钯。曳:拖。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1)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答案】(1)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2)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只根据某一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呢?【解析】解

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词:(1)尔:你;究:推究;物理:事物的道理;是:这;木杮:木片;岂:难道,怎么;为:

被;去:离开;(2)然则:既然这样,那么;但:只;臆断:主观地判断;欤:语气词,可译为“呢”。13.文中讲到了哪几种寻找石兽的方法?他们各自的根据是什么?(6分)【答案】三种:一是到河下游找,理由是认为石兽会顺流而下。二是就在原地找,理由是石兽

会渐沉渐深。三是到河的上游去找,理由是由于河水冲激,石兽反而会溯流而上。【解析】从文章叙写的内容看,讲到了三种寻找石兽的方法。第一种是寺僧们的观点,联系第一段“以为顺流下矣(僧人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棹数小舟,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于是

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到石兽的踪迹)”可知:寺僧们认为石兽顺流而下,在下游用工具寻找;第二种是讲学家的观点,根据第二段中“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

涨的洪水带走呢?石头的特点坚硬沉重,泥沙的特点松软浮动,石兽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可知:讲学家认为因为石兽沉重沙子轻浮的原因,石兽慢慢向深处沉去,认为应该在原地去找;第三种是老河兵的观点,根据第三段中的“如是

再啮,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像这样再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像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可知:老河兵认为石兽应向上流寻找,其原因是因为石兽体积大,水的反激之力让石兽向上游滚动。14.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3分)【答案】许多自然现象的发

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据常情作出主观的判断。(意思对即可)【解析】本文通过三类人对石兽位置的判断,得出“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

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这句话是对文章内容的总结和概括,说明天下所有的事物之间,都有自身的规律和道理,仅仅靠自己浅薄的认识,就做出主观臆测往往是错误的,告诉人物认识事物需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不可主观臆断这一道理。【参考译文】沧州

的南面有一座靠近河岸的寺庙,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里,门前的两只石兽也一起沉没在此河中。过了十多年,僧人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只石兽,到底还是没找到,僧人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

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到石兽的踪迹。一位讲学家在寺庙中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洪水带走呢?石头的特点坚硬沉重,泥沙的特点松软浮动,石兽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

兽,不是颠倒了吗?”大家信服,认为是正确的言论。一位老河兵听说了讲学家的观点,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河的上游寻找它。正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轻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水流反冲的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子形成坑洞,越激越深,当坑洞延

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中。像这样再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像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显得很荒唐;在石兽沉没的地方寻找它们,不是显得更荒唐了吗?”。结果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

几里外寻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2分)(材料一)2021年1月22日,有“冰丝带”之称的北京2022冬奥会国家速滑

馆完成速滑滑冰赛道的首次制冰工作,标志着国家速滑馆正式具备了迎接测试赛的条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国家速滑馆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是全球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蒸发制冷的冬奥速滑场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是当前冬季运动

场馆最先进、最环保、最高效的制冰技术之一。它的应用,不仅能够为冬奥会比赛提供温度、厚度均衡的冰面,同时它还可以使国家速滑馆碳排放量接近于零。采用二氧化碳制冷剂,其ODP(破坏臭氧层潜能值)为0,GWP(全

球变暖潜能值)为1,并且无异味,不可燃,不助燃,是可持续性最好的冷媒之一。与传统制冷系统相比,能够提升能效20%以上。经理论分析,采用二氧化碳制冷,有把握实现冰表面温差不超过0.5℃,有利于运动员创造好的成绩。(材料二)当

前,中国社会对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充满热情。截至2020年底,北京冬奥组委已成功签约38家赞助企业。同时,各赛区从今年2月开始展开一系列测试活动,并为加强各类赛事辅助人员的滑雪、外语等专业技能制订了相关计划。在14亿中国人的共同努

力下,北京冬奥会的筹备工作顺利推进,这被巴赫形容为“几乎是一个奇迹”。疫情之下,中国如期举办北京冬奥会,不仅将带动3亿中国人参与冰雪运动,也将为世界发展贡献力量。一方面,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风险,中方提出“简

约、安全、精彩”的办赛理念,这为后疫情时代开展体育赛事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合理方案。另一方面,疫情之下,世界更加需要坚定的信心和团结的力量。北京冬奥会必将成为一个纽带,让全球人民感受团结一致对抗危机的重要性,更深刻地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义。可以预见,2022

年,世界将见证中国的一诺千金,共享一场精彩的体育盛宴。(材料三)不利天气条件可能对滑雪赛事的影响冬奥气象服务面临的挑战面临挑战如何应对山区缺乏观测资料?缺少冬季山地预报经验没有成熟山区预报模式不同赛事有不同的气象要求15.下列对二氧化碳制冷的解说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4分)A.二氧化碳

无异味,不可燃,不助燃,不破坏臭氧层,不导致全球变暖,是最好的冷媒。B.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是当前冬季运动场馆最先进、最环保、最高效的制冰技术。C.国家速滑馆由于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使得碳排放量为零。D.采用二氧化碳制冷,理论上

可以实现冰表面温差不超过0.5℃。【答案】D【解析】A.“是最好的冷媒”错误,材料一第四段“是可持续性最好的冷媒之一”;B.“是当前冬季运动场馆最先进、最环保、最高效的制冰技术”错误,材料一第三段“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是当前

冬季运动场馆最先进、最环保、最高效的制冰技术之一”;C.“使得碳排放量为零”错误,材料一第三段说的是“接近于零”;故选D。16.关于2022年中国如期举办北京冬奥会的意义,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可得到多家企业的赞助

,获得丰厚的报酬。B.可带动3亿中国人参与冰雪运动,增进国民健康。C.可为后疫情时代开展体育赛事贡献中国智慧,提供合理方案。D.可让全球人民深刻地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义,团结一致。【答案】A【解析】A.“可得到多家企业的赞助,获得丰厚的报酬”并非其意义,材料二第一段“当前,中国社

会对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充满热情。截至2020年底,北京冬奥组委已成功签约38家赞助企业”可知,这些只证明中国社会对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充满热情。故选A。17.综合以上材料,请你给中国气象部门提一条建议。(4分)【答案】在赛区铺设有针对性的气

象站;成立冬奥气象中心,调集各方优势资源;向国际同行学习,参加相关培训;加强英语培训,服务赛事;到赛区驻训,体验赛区天气变化。【解析】由材料三诸多“不利天气条件可能对滑雪赛事的影响”可知,建议在赛区铺设有针对性的气象站。由材料三“冬

奥气象服务面临的挑战”中“山区缺乏观测资料”可知,建议成立冬奥气象中心,调集各方优势资源。由材料二第一段“各赛区从今年2月开始展开一系列测试活动,并为加强各类赛事辅助人员的滑雪、外语等专业技能制订了相关计划”和材料三“冬奥气

象服务面临的挑战”中“缺少冬季山地预报经验”和“没有成熟山区预报模式”可知,建议向国际同行学习,参加相关培训;加强英语培训,服务赛事。由材料三“冬奥气象服务面临的挑战”中“不同赛事有不同的气象要求”可知,建议到赛区驻训,体验赛区天气变化。(四)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

8-21题。(19分)“飞花令”:酒文化绽放的奇葩①近年来,央视的传统文化综艺节目做得风生水起。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的“中国诗词大会”,不仅让人们重温了名垂千古的经典诗词,还火

了紧张刺激的小游戏“飞花令”。这个游戏,关注“中国诗词大会”的观众肯定都很清楚。那么,这个游戏的起源到底从何而来?就不能不谈一谈中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了。②饮酒古已有之,共饮则需助兴。“飞花令”里有个“令”字,就和命令有关。酒

令的历史由来已久,春秋战国时期的饮酒风俗,就有所谓的“当筵歌诗”“即席作歌”。后世的“飞花令”就是一种喝酒时用来罚酒助兴的酒令,不过这“飞花令”没有诗词基础的人根本玩不转,所以这种酒令也就成了文人墨客的最爱,就连名字也源于诗词之中:“飞花”一词就出自唐代诗

人韩翃《寒食》中“春城无处不飞花”一句。③行“飞花令”时选用诗和词,也可用曲,但选择的句子一般不超过七个字。古代的“飞花令”要求极高,对令人所对出的诗句要和行令人吟出的诗句格律一致,而且规定好的字出现位置同样有着严格的要求。这些诗可背诵前人诗句,也可临场现作。行令人一个接一个,当作不出诗、背不出

诗或作错、背错时,由酒令官命令其喝酒受罚。“中国诗词大会”中的“飞花令”,其要求已经比古人的规则简单了许多,只要出现约定的字且不重复即可。④由此观之,“飞花令”这样的酒令实在是我国酒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劝酒行为的文明化和艺术化,堪称酒席间的现场“笔会”。《红楼梦》第四十回《金

鸳鸯三宣牙牌令》中,就描写了当时上层社会喝酒行雅令的生活场景。行雅令时必须引经据典,当场构思即席应对,这就要求行令者既要有文采和才华,又要敏捷和机智,是最能展示饮者才思的项目。⑤若要论正宗的玩法,最基本的“飞花令”诗句中是必须含有“花”字的,而且对“

花”字出现的位置同样有着严格的要求。比如,酒宴上,甲说一句第一字带有“花”的诗词,如“花近高楼伤客心”;乙要接续第二字带“花”的诗句,如“落花时节又逢君”;丙可接“春江花朝秋月夜”,“花”在第三字位置上;:丁则接“人面桃花相映红”,“花”在第四字位

置上;依此,接着可以是“不知近水花先发”“出门俱是看花人”“霜叶红于二月花”等。到花在第七个字的位置上,则一轮完成,可继续循环下去,答不上或答错的,罚酒。⑥当然,在酒宴上行令方式还可以有一些变化,如直接说一句带“花”字的诗,“花”字在诗中的位置对应到某客

人,此客人再接,如果正好对应到自身,则罚酒。如行令人说“牧童遥指杏花村”,“花”在第六字位置上,从行令人开始数到第六人接令,如果第六人刚好是行令人自己,则行令人喝酒。此外还有另外一种行令方法:行“飞花令”时,诗句中第几个字为“花”,即按一定顺序由第几个人喝酒。如巴金的小说《家》中有这样一

段描写:“淑英说一句‘落花时节又逢君’,又该下边的淑华吃酒。”⑦看过“中国诗词大会”的观众都能感觉到,“飞花令”确实是高手之间的对抗,挑战者在极短时间内完整说出一联诗句,这不仅考察选手的诗词储备,更是临场反应和心理素质的较量,因而“

飞花令”的竞赛感很强。在各种“脑残”网络用语泛滥的当下,这种观赏性和文化内涵兼备的节目俨然成为一道文化奇观。18.本文以“飞花令’:酒文化绽放的奇葩”为题,有什么作用?。(6分)【答案】①概括全文内容;②点明说明对象,指出说明话题;③选用热点话题“飞花令”,

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上下文的说明内容,进而把握文章的说明中心,这样才能确保答案的准确无误。说明文标题的作用一般有:能点明说明对象、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概括说明内容、如问句则是引起读者注意与思考。标题“‘飞花令’:酒文化绽放的奇葩”点明说明对

象,概括全文内容。标题使用“飞花令”词语,别致新颖,引人关注,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19.阅读③一⑥段,说一说“飞花令”有哪些行令要求与具体做法?(4分)【答案】①选用诗、词、曲,一般不超过七个字;②所选诗句中必

须含有“花”字,而且对“花”字出现的位置有着严格的要求。如第一人行令时,“花”字在第一字,第二人接令时,“花”字须在第二字,以此类推,答错或答不上者,罚酒;③“花”字在诗中的位置对应到某客人,此客人接令,如所说诗句中的“花”字正好对应到自身,则罚酒;④行令人所说诗句中第几字为“花”,即

按照一定顺序由第几个人喝酒。【解析】根据第③段“行‘飞花令’时选用诗和词,也可用曲,但选择的句子一般不超过七个字”可提取“选用诗、词、曲,一般不超过七个字”;根据第⑤段“若要论正宗的玩法,最基本的‘飞花令’诗句中是必须含有‘

花’字的,而且对‘花’字出现的位置同样有着严格的要求”可提取“所选诗句中必须含有‘花’字,而且对‘花’字出现的位置有着严格的要求”;根据第⑥段“当然,在酒宴上行令方式还可以有一些变化,如直接说一句带‘花’字的诗,‘花’字在诗中的位置对应到某客人,此

客人再接,如果正好对应到自身,则罚酒”可提取“‘花’字在诗中的位置对应到某客人,此客人接令,如所说诗句中的‘花’字正好对应到自身,则罚酒”;根据第⑥段“此外还有另外一种行令方法:行‘飞花令’时,诗句中第几个字为‘花’,即按一定顺序由第几个人喝酒

”可提取“行令人所说诗句中第几字为‘花’,即按照一定顺序由第几个人喝酒”。据以上分析整理作答即可。20.第⑤段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具体说说它的作用。(5分)【答案】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通过列举“花近高楼伤客心”、“落花时节又逢君”等

诗句,真实具体地说明了最正宗的“飞花令”的玩法,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解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熟悉说明文有哪些主要说明方法,主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下定义等。然后根据所考内容判断属于哪种说明方法,并结合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根据第⑤段中的“比如”“如”

等标志性语言以及“花近高楼伤客心”“落花时节又逢君”等诗句,可以明确本段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通过列举酒宴上说的“花近高楼伤客心”“落花时节又逢君”等诗句进行“飞花令”,具体有力地说明了正宗的“飞花令”的玩法,是必须含有“花”字的,而且对“花”字出现的位置同样有着严格的

要求。21.假如你正参加“飞花令”游戏,此次行令要求诗句中含有“春”字,你是行令人,结合第⑥段相关的行令规则,为了让第四个人接令,你会说哪句诗以达到目的?(4分)【答案】示例:“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草树知春不久归”。【解析】首先要读懂原文,运用原文所讲的“飞花令

”的相关知识,特别要看懂第⑥段的行令规则来解决问题。结合题干,你是行令人,为了让第四个人接令,那就要选诗句中第四个字是“春”的句子。如“江水流春去欲尽”“把酒送春春不语”“报得三春晖”等。三、表达·交流(63分,含书写3分)22.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

文章。5月30日5时0,在成功发射约8小时后,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完成了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在太空再次上演“浪漫之吻”。空间交会对接是载人航天活动的三大基本技术之一,是实现空间站和空间运输系统的装配、回收、补给、维修、航天员交换及营救等在轨服务的先决条件,复杂度高、精准度

高、自主性要求高、安全性要求高。为掌握这项技术,中国航天人前赴后继奋斗了近30年。作文要求: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实情感。②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③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的姓名、校

名。【答案】范文坚定信念,让梦想开花蝶在沉默了一冬之后,积蓄了全身的力量,终于把飞的梦想变成现实;依米花在沉默了五年之后,爆发了自己毕生的心血,终于把花的芬芳吐露给大家。坚定信念,放飞梦想,你就主宰了自己的世界。“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孙膑在忍受了挖去膝骨的酷刑之后,忍耐着、坚持着,执著地用心完成一部流传千古的兵书《孙膑兵法》。孙膑,有多少人为你的学富五车所折服,有多少人被你的智谋所吸引。你在沉默中靠着坚定的信念,把自己的梦想放飞到蓝天中。放飞梦想,别忘了你

的坚定信念!“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曾鼓舞着多少仁人志士,又曾让多少失路之人重获新生。盲人作曲家阿炳,你在“几家欢乐几家愁”的奔波流浪中,感到灵魂被深深地震撼了,于是一曲《二泉映月》便在你的二胡中诞生了。那柔和的乐音,那真挚的情感,使每

一个人为之感动。当小征泽尔指挥完之后,他激动地跪了下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你的眼睛虽然失明了,但有一盏信念之灯在你的心中为你指航。在心灯的指引下,你把梦想放飞到音乐殿堂,开创出民族音乐的新天地。怎

么能忘记,诸葛亮在南阳躬耕的身影。你的才华使刘备三顾茅庐而不悔,你的潇洒使群儒百口莫辩,而你游刃有余。这是你勤奋的结晶。“酒香不怕巷子深”,“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你明白你的苦心终究会得到回报,你只是在等待,等待你的梦想成为现实的那一天。三气周瑜,你潇洒自如;七擒孟获,你镇定沉着。在信念的

支撑下,你创造了经天纬地的大业。坚定信念,放飞梦想,你将能随它一起到达美丽的地方。坚定信念,放飞梦想,你将会拥有一个更加灿烂的明天。让梦想飞翔,让信念开花。当我站在临行的家门,蜗牛告诉我,背起行囊出发吧,梦想就是最好的理由;蜘蛛告诉我,

如果没有梦想,连翅膀也会成为累赘;叶子告诉我,永远不要哀叹,用一生绿着,然后成熟一个金色的梦。我告诉自己,坚定信念,有梦想就要去追。【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作文。这是一篇材料作文。通读材料,根据词句“为掌握这项技术,中国航天人前赴后继奋斗了近30年”,可知正是中国航天人的笃定和坚守,才让中国探

月在百舸争流之中,最终跻身向前。我们可以提炼出如下主题:要想获得成功必须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有不服输的意志、坚定的信念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我们可以从中选择一个主题进行选材构思。可以写成议论文,就航天精神的某一个方面立论,摆事实、讲道理,阐明精神的可贵性,

可传承性,表述自己的鲜明立场。以“坚持,让梦想开花”为例,可以从生活中选材,以生活中的人物或者历史上的名人轶事来论述主题。首段可以用一组排比句来引出主题,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彰显自己的写作功底。然后引出文章的论

点。然后用古今励志的人物进行举例来证明只有坚定信念,才能实现梦想。最后深化论点,总结全文。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85618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