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模拟化学试题(教师版)

DOC
  • 阅读 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2 页
  • 大小 282.086 KB
  • 2024-09-3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模拟化学试题(教师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模拟化学试题(教师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模拟化学试题(教师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9 已有6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模拟化学试题(教师版).docx,共(12)页,282.086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a95ee9586ee5bb4908c002bf3e3bcb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模拟化学(1)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3分)1.下列我国古代发明中,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A.铜的冶炼B.粮食酿醋C.打磨磁石制指南针D.火药的发

明与使用A.AB.BC.CD.D【答案】C【解析】A.铜的冶炼是化合态铜元素转变为游离态,属于化学变化,A不符合;B.粮食酿醋过程中淀粉水解变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不符合;C.打磨磁石制指南针,是物质形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符合;D.火药成分是木炭、

硫磺和硝石,使用时爆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化钾、氮气和二氧化碳,D不符合。2.下列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Fe+2HCl===H2↑+FeCl2B.2FeCl2+Cl2===2FeCl3C.CaO+H2

O===Ca(OH)2D.2Fe(OH)3ΔFe2O3+3H2O【答案】B【解析】A.该反应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A不符合题意;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化合反应,由于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因此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符合题意;C.

该反应前后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因此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不符合题意;D.该反应基本类型属于分解反应,且反应前后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3.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烧

碱、液态氧、碘酒B.生石灰、白磷、食盐C.干冰、铁、氯化氢D.空气、氮气、胆矾【答案】A【解析】A.烧碱、液态氧、碘酒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A符合题意;B.生石灰、白磷、食盐按混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

排列,B与题意不符;C.干冰、铁、氯化氢按化合物、单质、化合物顺序排列,C与题意不符;D.空气、氮气、胆矾按混合物、单质、化合物顺序排列,D与题意不符。4.下列现象或者性质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A.同一支钢笔使用不同品牌墨水时,容易发生堵塞现象B.江河入海口,容易形成沙洲C

.医学上治疗肾衰竭等疾病时,血液的净化手段利用血液透析D.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答案】D【解析】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氧化铁沉淀,没有形成胶体,与胶体性质无关,故选D。5.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

,硫酸应属于①酸②能导电的纯净物③含氧酸④混合物⑤化合物⑥二元酸⑦强电解质A.①②③④⑦B.①③⑤⑥⑦C.①②③⑤⑥⑦D.②③⑤⑥⑦【答案】B【解析】①硫酸的水溶液中电离生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从性质分类属于酸,①正确;②硫酸

由氢元素、硫元素、氧元素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④错误、⑤正确,且纯净的硫酸中没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②错误;③硫酸由氢元素、硫元素、氧元素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含氧酸,③正确;⑥1mol硫酸可电离出2mol氢离子属于二元酸,⑥正确;⑦硫酸在水溶液

中能够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⑦正确;综上所述可知,①③⑤⑥⑦正确。6.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三项有本质区别的是A.石油的加热炼制B.食物的腐烂C.农家肥的腐熟D.动植物的呼吸【答案】A【解析】A.石油在加热,沸点低的物质会受热气

化、经冷凝后分离出来,继续升温,沸点较高的物质继续受热气化、经冷凝后分离出来。没有新物质生产,属于物理变化;B.食物的腐烂有新物质生产,属于化学变化;C.农家肥的腐熟有新物质生产,属于化学变化;D.动植物的呼吸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产,属

于化学变化。7.下列物质中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一组物质是A.石墨、醋酸溶液、食盐晶体B.熔融KOH、熔融NaCl、熔融Na2OC.稀H2SO4、NaOH溶液、稀HNO3D.食盐水、石灰水、铜【答案】B【

解析】A.醋酸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不符合题意;B.熔融KOH、熔融NaCl、熔融Na2O中都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都能够导电;由于都是化合物,都是纯净物,因此三种物质都属于电解质,B符合题意;C.稀H2S

O4、NaOH溶液、稀HNO3都是混合物,因此都不属于电解质,C不符合题意;D.食盐水、石灰水都是混合物,因此都不是电解质;铜是金属单质,不是化合物,因此不属于电解质,D不符合题意。8.某无色透明溶液,在酸性环境下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Na+、K+、OH-、Cl-B.K+、MnO4-、NO3−、Fe2+C.Mg2+、Cl-、NH4+、SO24−D.Na+、SO24−、HCO-3、C1-【答案】C【解析】A.酸性环境下OH-不能存在,故A错误;B.酸性环境下MnO4-和NO3−都有氧化性,都

能与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酸性环境下Mg2+、Cl-、NH4+、SO24−都不能反应,可以存在,故C正确;D.酸性环境下HCO-3能反应放出二氧化碳,不能存在,故D错误。9.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卤水点豆腐”“黄河入海口处三角洲的形成”都与胶体的聚沉有关

②提纯Fe(OH)3胶体,可以采用的方法是过滤③明矾能作净水剂是因为铝离子与水作用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悬浮杂质的作用④在制备Fe(OH)3胶体实验中,可以长时间加热⑤向Fe(OH)3胶体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先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然后沉淀溶解形成棕黄

色溶液A.2个B.3个C.4个D.5个【答案】B【解析】①“卤水点豆腐”是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而发生聚沉,“黄河入海口处三角洲的形成”是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粒子的胶体发生聚成,因此①正确;②提纯Fe(OH)3胶体,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渗析,因此②错误;③明矾能作净水剂是因为铝离子与水作用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悬浮杂质的作用,因此③正确;④在制备Fe(OH)3胶体实验中,如果长时间加热,则胶体会发生聚沉,因此④错误;⑤向Fe(OH)3胶体中加入过量稀硫酸,胶体发生聚沉,先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再由于酸碱发生中和反应,后来沉淀溶解形成棕黄色溶液,因此⑤正确;即有3个正确。10.如图所示,将淀粉胶体和食盐溶液的混合物放入半透膜的袋子中,放入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Na+和Cl-通过半透膜进入蒸馏水中,重复几次,可以得到纯净的淀粉胶体,该方法称为渗析。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A.粒子直径小于1nm(10-9m)的分子和离子能通过半透膜B.淀粉分子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C.渗析法可以用来提纯胶体D.用滤纸可以分离胶体和溶液【答案】D【解析】由题目所给的信息可知,Na+和Cl-能通过半透膜,淀粉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因此直径小于1nm的分子或离子

能通过半透膜,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粒子(即胶体粒子)不能通过半透膜。A.溶液中粒子能透过半透膜,粒子直径小于1nm(10-9m)的分子和离子能通过半透膜,故A正确;B.淀粉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因此直

径在1nm~100nm之间,故B正确;C.根据题目信息可知用半透膜能将小分子或离子与胶体分离,可以用渗析法来提纯胶体,故C正确;D.滤纸的空隙较大,当粒子直径大于100nm时,不能通过滤纸,胶体和溶液的粒子都能通过滤纸,故D错误。11.下列关

于离子或物质的鉴别,判断正确的是A.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后沉淀不溶解,可确定有SO24−存在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后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C.加入稀盐酸,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能有CO23−存在D.

在某固体试样加水后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没有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该固体试样中不含NH4+【答案】C【解析】A.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后沉淀不溶解时,可确定有SO24−,也可能含有Ag+,A错误;B.还可以是强碱弱酸盐,溶液就显示碱性,比如碳酸钠

等,B错误;C.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为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溶液可能含有CO23−、HCO3−、SO23−、HSO3−等,C正确;D.氨气易溶于水,如生成氨气,一般用浓溶液且进行加热,则不能证明该固体试样中不含NH4+,D错误。12.下

表中对离子方程式的评价不合理的是选项化学反应及其离子方程式评价AH2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2H++SO2-4+Ba2++2OH-===BaSO4↓+H2O正确B向碳酸镁浊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CO23−+2H+===CO2↑+H2O错误,碳酸镁不应写成离子形式C向沸水中滴加饱和的氯

化铁溶液至液体变为红褐色:Fe3++3H2O===Fe(OH)3↓+3H+正确D向NaOH溶液中加入CuCl2溶液:2OH−+Cu2+===Cu(OH)2↓正确A.AB.BC.CD.D【答案】C【解析】A.H2SO4溶液与Ba(

OH)2溶液反应:2H++SO2-4+Ba2++2OH-===BaSO4↓+2H2O,故A正确;B.向碳酸镁浊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MgCO3+2H+===CO2↑+H2O+Mg2+,故B正确;C.是制备Fe(OH)3胶体,不能有“↓”符号,故C错误;D.向NaOH溶液中加入CuCl

2溶液:2OH−+Cu2+===Cu(OH)2↓,故D正确。13.在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中发生如下反应:2NO2+4CO=====催化剂N2+4CO2。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CO发生还原反应B.每生成

1molN2转移8mol电子C.NO2被氧化D.CO作氧化剂【答案】B【解析】A.CO中C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4价,发生氧化反应,故A错误;B.NO2生成N2,由+4价降低到0价,每生成1molN2转移8mol电子,故B正确;C.NO2生成N2,由+4价降低到0

价,NO2被还原,故C错误;D.CO中C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4价,CO作还原剂,故D错误。14.用草酸的稀溶液或草酸钠的酸性溶液可以洗涤粘在皮肤上的高锰酸钾,其离子方程式为(未配平)MnO4−+C2O2-4+H+→CO2↑+Mn2++□。关于此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右边方框内的

产物是OH-B.配平该反应后,H+的化学计量数是8C.该反应中氧化产物是CO2D.配平该反应后,该反应电子转移总数是5e-【答案】C【解析】A.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OH-,该反应中含有H元素,该反应右边方框内的产物是H2O,A错误;B.反应中4MnO−→Mn2+

,锰元素化合价由+7价降低为+2价,共降低5价,H2C2O4→CO2,碳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4价,共升高2价,化合价升降最小公倍数为10,结合电荷守恒、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为:24MnO−+5H2C2O4+6H+==

=10CO2↑+2Mn2++8H2O,故H+的计量数是6,B错误;C.反应中H2C2O4→CO2,碳元素化台价由+3价升高为+4价,H2C2O4是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O2,CO2是氧化产物,C正确;D.由B可知配平方程式为:24MnO−+5H2C2O4

+6H+===10CO2↑+2Mn2++8H2O,转移电子数为10,D错误。15.周杰伦在歌曲《青花瓷》中唱到“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其中“铜绿”的化学成分是碱式碳酸铜。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的化学反应为:2Cu+O2+CO2+

H2O===Cu2(OH)2CO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化合价变化的有二种元素B.O2得电子,发生的是还原反应C.由此反应可知,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6.4gCu参与反应消耗1.6gO2.【答案】C【解析】2Cu+O2+CO2+H2O=

==Cu2(OH)2CO3中,Cu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氧气中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A.反应中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其中Cu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氧气中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变价的只有Cu、O两种元素,故A错误;B.该反应中铜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O2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B正确

;C.化合反应不一定是还原反应,例如氧化钠与水生成氢氧化钠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0.2molCu发生反应时,转移0.4mol电子,消耗0.1mol氧气,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L,故D正确。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题包

括4小题,共55分)16.“生活无处不化学”,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厨房中的调味品有:①盐(主要成分氯化钠)、②碱面(主要成分碳酸钠)、③白醋(主要成分乙酸)。将上述物质分别溶于水,其水溶液具有碱性的是______(填序号,

下同),主要成分中属于盐类的是________,相互间能发生反应的是______。(2)生活中遇到下列问题,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①用四氯化碳可擦去圆珠笔油②自来水厂用液氯消毒③可用食醋洗掉水垢(3

)当前,环境治理已成为重要的民生工程。①我国城市发布的“空气质量日报”中,下列物质不列入首要污染物的是_____(填字母代号)。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二氧化氮D.可吸入颗粒物②煤炭直接燃烧会引起多种环境问题。燃煤产生的SO2是导致______(填名称)污染现象形成的原因;处理含C

O、SO2烟道气污染的一种方法是将其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单质S,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4)向浑浊的水中加入明矾KAl(SO4)2.12H2O后,水可得到净化。写出明矾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___,往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

液直至Al3+恰好沉淀完全,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答案】②①②②③①B酸雨2CO+SO2=====催化剂2CO2+SKAl(SO4)2===K++Al3++2SO42-或者KAl(SO4)2·12H2O===K++A

l3++2SO42-+12H2O2Al3++3Ba2++6OH-+3SO42-===2Al(OH)3↓+3BaSO4↓【解析】(1)厨房中的调味品,①盐(主要成分氯化钠),②碱面(主要成分碳酸钠)、③白醋(主要成分乙酸),将上述物质分别溶于水,其水溶液具有碱性的是②碱面(主要成分

碳酸钠),主要成分中属于盐类的是①盐(主要成分氯化钠),②碱面(主要成分碳酸钠),相互反应的物质是碳酸钠和乙酸反应生成醋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故答案为:②;①②;②③;(2)①用四氯化碳可擦去圆珠笔油,利用相似相溶原理,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②自来水厂用液氯消毒,利用氯气与水

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次氯酸,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不选;③可用食醋洗掉水垢,醋酸与碳酸钙,氢氧化镁反应生成可溶性醋酸盐,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不选;故选:①;(3)①空气质量日报”涉及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等

,二氧化碳为空气组成成分,不属于污染物,故选B;②燃煤产生的SO2增加了硫酸性酸雨的形成;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硫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单质硫和二氧化碳,方程式:2CO+SO2=====催化剂2CO2+S;(4)明矾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Al3+和SO42-,电离方程式为K

Al(SO4)2===K++Al3++2SO42-,假设KAl(SO4)2为2mol,溶液中含有2molAl3+,4molSO42-,当Al3+恰好全部沉淀时,需要3molBa(OH)2,即加入3molBa2+,6mol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Al3++3SO42-+3Ba2++6OH-===3BaSO4↓+2Al(OH)3↓。17.下表是某地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加碘盐”包装上的部分文字说明。配料表精制海盐、碘酸钾(KIO3)含碘量20~40mg·kg-1储藏方法密封、避光、防潮食用方法烹调时待食品熟后加入碘盐回答下列问

题:(1)结合物质分类中的树状分类法的有关知识,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在下列五种____(填“混合物”“化合物”“盐”或“氧化物”)中与碘酸钾(KIO3)属于同类物质的是____(填序号)。①HIO3②

NaIO3③KOH④I2O5⑤NaCl(2)推测碘酸钾(KIO3)的物理性质:碘酸钾(KIO3)____(填“能”或“不能”)溶于水;化学性质:碘酸钾(KIO3)在受热时____(填“易分解”或“不易分解

”)。(3)碘酸钾是一种电解质,写出其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答案】化合物②⑤能易分解KIO3===K++IO3-【解析】(1)HIO3、NaIO3、KOH、I2O5、NaCl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属于化合物,其中的NaIO3、NaCl、碘酸钾(KIO3)均属于盐类,HIO3属于酸;I2O5属于氧化物,故答案为:化合物;②⑤;(2)碘酸钾(KIO3)储存时要防潮,说明碘酸钾易溶于水;由食用方法:烹调时待食品熟后加入碘盐,说明碘酸钾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碘化钾和氧气,故答案为:能;

易分解;(3)碘酸钾是盐,属于电解质,电离产生K+、IO3-,故其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KIO3===K++IO3-。18.A、B、C、D四种可溶性盐,它们的阳离子分别可能是Ba2+、Ag+、Na+、Cu2+中的某一种,阴离子分别可能是NO3-、

SO42-、Cl-、CO32-中的某一种。(1)若把四种盐分别溶解于盛有蒸馏水的四支试管中,只有C盐的溶液呈蓝色。(2)若向(1)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盐酸,B盐溶液有沉淀产生,D盐溶液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根据(1)(2)实验事实可推断它们的化学式为:A._________;B.__

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__。【答案】BaCl2AgNO3CuSO4Na2CO3【解析】因A、B、C、D都是可溶性盐,故Ba2+不能与SO42-、CO32-组合;

Ag+只能与NO3-组合;Cu2+不能与CO32-组合。由(1)可知,C为铜盐,由(2)可知,B盐为AgNO3;D盐含CO32-,而CO32-与Ba2+、Ag+、Cu2+均不能共存,故D只可能为Na2CO3,余下的阳离子为Ba2+,故A含之;余下的阴离子为SO42-、Cl-,而Ba2+与SO42-

不能共存,所以A只可能为BaCl2,而C为CuSO4。19.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KClO3+NH4NO2→KCl+NH4NO3①以上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②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上述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2)

有些发达城市用ClO2代替氯气给自来水消毒,已知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KClO3+H2C2O4+H2SO4Δ2ClO2↑+K2SO4+2CO2↑+2H2O

。①请用双线桥法标出上述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及数目___________。②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答案】(1)KClO3N

KClO3+3NH4NO2===KCl+3NH4NO3(2)KClO3H2C2O4CO2ClO2【解析】(1)①反应KClO3+NH4NO2→KCl+NH4NO3中Cl元素由+5价降为-1价,故KClO3是氧化剂

;N元素由+3价升高为+5价,被氧化;②Cl的化合价降低6,每个Cl得6个电子,N的化合价升高2,每个N失2个电子,根据转移电子数守恒,可配平方程式:KClO3+3NH4NO2===KCl+3NH4NO3;(2

)①KClO3中Cl由+5价降为+4价,每个Cl得1个电子,H2C2O4中C由+3价升高为+4价,每个C失1个电子,根据转移电子数守恒,可得双线桥:②反应2KClO3+H2C2O4+H2SO4Δ2ClO2↑+K2SO4+2CO2↑+2H2O中,Cl的化合价降低,KClO3是氧化剂

,氧化剂被还原得到还原产物,故ClO2是还原产物;C的化合价升高,H2C2O4是还原剂,还原剂被氧化得到氧化产物,故CO2是氧化产物。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