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上海专用,必修上册1_4单元)(全解全析)(上海专用).docx,共(19)页,51.747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918868dbf176dd4895e094c3578295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卷(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测试范围:统编版必修上册第1~4章。4.难度系数:0.7。积累与运用(10分)一、名篇名句默写(共5分)1.(本题5分)按要求填空。(1),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栗深林兮惊层巅。(李白《》)(3)杜甫《登高》中“,”一联由眼前之景联想到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答案】1.(1)怅寥廓(2)熊咆龙吟殷岩泉梦游天姥吟留别(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解析】本题考
查学生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有:寥、廓、殷、姥、作。二、语言文字运用(共5分)2.(本题5分)完成选择。(1)下列各句中,所引诗文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虽年老漂泊
、疾病缠身,但这种生活阅历却使这位老人的人生变得更加厚重。B.初中同学小宁和小安共同考入延安,不禁感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C.体育委员动员班级同学积极参加校运会时说:“莫问收获,但问耕耘。”D.江南的秋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让人徜徉其中,沉浸其中。(2)关于《乡土中国》一书,以下选项中有误的一项是()A.本书收录的14篇论文是作者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授课时边研究边撰写整理而成的。B.作者基于自己田野调查的丰富积累,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进行了充分的思考和分析。C.作者在书
中尝试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一问题。D.该书是以记录一个具体社会为基础,并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一些概念。【答案】2.(1)A(2)D【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B.“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
相识”意思是我们俩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语境中小宁和小安是“初中同学”,彼此早就相熟,而且两人共同考入延安是好事,也不是境遇坎坷,因此引用错误。C.“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意思是强调重视过程和付出,
而不是仅仅关注结果。句中是体育委员动员班级同学积极参加校运会应该是动员同学“重在参与”努力拼搏,取得好名次,不是“重在过程”,也不是“不问结果”,因此引用不合适。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为借景抒情,借凄冷之景,表达愁情,从语境中“
江南的秋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可以看出,沉浸于江南秋雨中是一种享受愉悦的心情,故引用不恰当。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D.“记录一个具体社会为基础,并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一些
概念”错误。作为学术著作,《乡土中国》是深入中国传统社会本质的全面考察,带有“通论”性质。作者在田野调查、个案研究之后,既结合典型现象又兼顾不同类型,进行理论深入与概括提炼,整体思维方法是综合性的。不是记录一个“具体社会”为基础,并从“
具体社会”里提炼出一些概念。故选D。阅读(70分)三、现代文阅读(共32分)(一)(16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①日前,《清华附小6年级学生用大数据分析苏轼写了论文》的报道引发众人关注。可想而知,“清华附小”“小学生”“大数据”等要
素的组合,足以引发人们的好奇和艳羡,获得广泛关注也就不足为奇。师生家长的全情投入,十分令人感佩,毕竟,认认真真地共同做好一件事情,已很不容易。然而,这也促使我们思考两个问题:第一,将诗词作为“数据”进行检索研究,
这一方法导向是否合理?第二,让小学生通过大数据分析进入诗词,这一教育行为是否合适?换言之,小学生应该接受怎样的诗词教育?②先看第一个问题,诗词与大数据能否相得益彰,要从二者各自的特质说起。无论从创作还是从赏析的角度,诗词都是一项主观性很强的艺术,正所谓各言其志,诗词中大多寄托着作者的情
感体悟,而诗作的水准则由诗人的才性神思所决定。诗词中的意象和兴味往往只可意会,需要在读者和作者之间达成某种精神上的默契。③对诗词的欣赏研究,不能一味寻章摘句,因为一首诗词首先是一个有机体,必须营造出自洽而完整的生命意境。然
而,大数据分析是一项纯客观的方法,是对客观数据的碎片化处理。如果对苏轼全部诗词进行分词研究,再从中分析出高频词,此时苏轼的诗词是以“数据”形式呈现的,仅仅是一个个语词的序列,而非气脉浑成、寄托深远的活泼泼的整个生命体——这不啻为对诗词
与苏轼的解构..。这就正如,一个美女唯有从整体来看才是美女;用一把利刃将其切开,取出每个脏器、剔出每块骨头,把肌肉和脂肪分门别类,再把血管和神经拣成两束,还能是美女吗?用大数据来处理诗词,无异于对一个美女进行肢解,与诗词的审美相违。④对诗词的欣赏研究,也不能一味搜罗求全,传统集部之学是一门
“别裁伪体亲风雅”的学问,其要义在于“选”。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选”的功夫需要在浸润式地细读品味中获得。不可否认,大数据在检索、统计、定位方面的高效便捷对研究工作确有帮助,但再先进的技术手段也不能代替对作品本身的体
察涵泳,正如捷径无法代替苦功。对苏轼诗词中高频词的搜索定位,只能得出某些外在印象,无法细腻深刻地触及其内涵和义旨。通过对“归来”一词的统计,的确能够指向苏轼被贬这一事实,但却可能因此错过全篇没有“归”字诸如《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中“拣尽寒枝不肯栖”的更为深刻的“无归”
感;同样,通过大数据固然不难得出苏轼的兄弟情深,然而当我们吟咏“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狱中寄子由》)这样的句子时,对苏轼笔下手足之情的感受,难道不会来得更真切、更直观吗?⑤由此也引出第二个问题,小学生使用大数据会不会为时尚早?小学生应该接受怎样的诗词教育
?事实上,我国古代一直有延绵不绝的“诗教”传统,古典诗词的关键功能在于涵养人的性情,使之归于温厚。“诗可以兴”,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儒家将诗教作为成人教育的开端。正如钱穆所说,文学作品中包含了作家的全部人格,它对读者的劝诫安慰如朋友兄弟般亲切。伟大的诗人修辞立其诚,吐
露真性情,读者阅读其诗,非但会为其真情感动,也很容易为其人格及人生境界感动,而心向往之。小学生使用大数据固然有助于培养科学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但这与诗词的教育旨趣相异。拿苏轼诗词来说,让孩子们将其看作有血有肉、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从具体作品
中感受苏轼的悲欢离合、开朗豁达与家国情怀,并进一步培养起对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感知力和理解力,不是比作为大数据视野下的客观对象而得出粗浅认知,要更有意义吗?⑥传统诗教所包含的情感教育,应当在中小学阶段得到提倡。当前的中小学教育对知识理性和思想品德的强调相当充分,而在感性启发方面则似有不足。就笔
者在高校开展诗词教育的经验来看,不少大一新生在古典诗词面前或多或少地丧失了“感动”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急于展开的研究若非难以令人信服,便是冷冰冰地欠缺生命的厚度。语言文字的隔阂固然是导致“感动”能力衰退的一个因素,情
感上的疏离却更为关键。伟大的诗人往往哀乐过于常人,诗词又是对人类个体感思与共通情怀的高度凝练。想要获得对诗词的深层理解,首先应该让自己能够“被感动”,这样才能真正进入古人的情感世界,深切体会诗词的精妙所在与诗人的魅力所在。从古典诗词中获得对人类自身的感性认识,与诗词内外岁岁枯荣的
自然生命发生共鸣,当从娃娃抓起。(节选自《文汇报》,有删改)3.(2分)第③段中加点的词语“解构..”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4.(4分)下列对“诗教”的理解与文意相符的一项是()A.我国一直有延绵不绝的“诗教”传统,它是儒家成人教育的开端。B.为了培养科学精神和逻辑能力而使用大数据
,却与“诗教”旨趣相异。C.“诗教”既培养学生“感动”的能力,又助其对诗词深层地理解。D.让小学生通过大数据分析进入诗词,这种“诗教”为时尚早。5.(4分)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用大数据来检索研究诗词,有一味寻章摘
句之嫌。B.用大数据检索、定位诗词,陷入了搜罗求全的误区。C.第④段引用、举例等手法强调体察涵泳诗词的必要。D.相关媒体的报道值得我们深思,没必要好奇和艳羡。6.(6分)概括作者质疑将诗词作为“数据”进行检索研究的理由。
【答案】3.肢解4.A5.B6.①诗词是一项主观性很强的艺术,意象和兴味需要在读者和作者之间达成某种精神上的默契。②诗词首先是一个有机体,必须营造出自洽而完整的生命意境,不可对其肢解。③诗词的内涵和义旨需要在浸润式
地细读品味中获得。【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由原文“对苏轼全部诗词进行分词研究,再从中分析出高频词,此时苏轼的诗词是以‘数据’形式呈现的,仅仅是一个个语词的序列……”和“这就正如
,一个美女唯有从整体来看才是美女;用一把利刃将其切开,取出每个脏器、剔出每块骨头,把肌肉和脂肪分门别类,再把血管和神经拣成两束,还能是美女吗?用大数据来处理诗词,无异于对一个美女进行肢解,与诗词的审美相违
”可知,此处“解构”的意思是“肢解”。4.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B.“为了培养科学精神和逻辑能力而使用大数据”错误,由原文“小学生使用大数据固然有助于培养科学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但这与诗词
的教育旨趣相异”可知,原文明确了小学生使用大数据有一定的好处,但不是其目的。C.“‘诗教’既培养学生‘感动’的能力,又助其对诗词深层地理解”错误,由原文“想要获得对诗词的深层理解,首先应该让自己能够‘被感动’,这样才能真正进入古人的情感世界,深切体会诗词的精妙所在与诗人的
魅力所在”可知,让自己能够“被感动”是获得对诗词的深层理解的前提和方法,选项把两者的性质和关系表述错误。D.“这种‘诗教’为时尚早”说法绝对化,由原文“小学生使用大数据会不会为时尚早?”“小学生使用大数据固然有助于培养科
学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可知,小学生使用大数据能培养科学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所以不能武断地完全否定。故选A。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概念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陷入了搜罗求全的误区”错误,由原文“大数据在检索、统计、定位方面的高效便捷对研究工
作确有帮助,但再先进的技术手段也不能代替对作品本身的体察涵泳,正如捷径无法代替苦功。对苏轼诗词中高频词的搜索定位,只能得出某些外在印象,无法细腻深刻地触及其内涵和义旨”可知,用大数据检索、定位诗词,陷入只得出某些外在印象,无法细腻深刻地触及其内涵和义旨
的结果和误区。故选B。6.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由原文“无论从创作还是从赏析的角度,诗词都是一项主观性很强的艺术,正所谓各言其志,诗词中大多寄托着作者的情感体悟,而诗作的水准则由诗人的才性神思所决定。诗词中的意象和兴味往往只可意会,需要在读者
和作者之间达成某种精神上的默契”可知,诗词是一项主观性很强的艺术,意象和兴味需要在读者和作者之间达成某种精神上的默契。由原文“对诗词的欣赏研究,不能一味寻章摘句,因为一首诗词首先是一个有机体,必须营造出自洽而完整的生命意境”“对苏
轼全部诗词进行分词研究,再从中分析出高频词,此时苏轼的诗词是以‘数据’形式呈现的,仅仅是一个个语词的序列,而非气脉浑成、寄托深远的活泼泼的整个生命体——这不啻为对诗词与苏轼的解构”可知,诗词首先是一个有机体,必须营造出自洽而完整的生命意境,
不可对其肢解。由原文“对诗词的欣赏研究,也不能一味搜罗求全,传统集部之学是一门‘别裁伪体亲风雅’的学问,其要义在于‘选’。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选’的功夫需要在浸润式地细读品味中获得”“对苏轼诗词中高频词的搜索定位,只能得出某些外在印象,无法细腻深刻地触及其内涵和义旨”
可知,诗词的内涵和义旨需要在浸润式地细读品味中获得。(二)(16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鉴赏家汪曾祺①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陶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②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他专给大宅门送果子。到了什么节令送什么果子都是一定
的。他的果子不用挑,个个都是好的。他的果子都是原装。四乡八镇,哪个园子里,什么人家,有一棵出名的好果树,他都知道,而且和园主打了多年交道,熟得像亲家一样了……立春前后,卖青萝卜。“棒打萝卜”,掉在地下就裂开了。杏子、桃子下来时卖鸡蛋大的香白杏,白得一团雪,只嘴儿以下有
一根红线的“一线红”蜜桃。再下来是樱桃,红的像珊瑚,白的像玛瑙。端午前后,枇杷。夏天卖瓜。七八月卖河鲜:鲜菱、鸡头、莲莲、花下藕。卖马牙枣、卖葡萄。重阳近了,卖梨:河间府的鸭梨、莱阳的半斤酥,还有一种叫做“黄金坠儿”的香气扑人个儿不大的甜梨。菊花开过了,卖金橘,卖蒂部起脐子的福州蜜橘
。入冬以后,卖果子、卖山药(粗如小儿臂)、卖百合(大如拳)、卖碧绿生鲜的檀香橄榄。他还卖佛手、香橼。人家买去,配架装盘,书斋清供,闻香观赏。③不少深居简出的人,是看到叶三送来的果子,才想起现在是什么节令了的。④叶三五十岁整生日,老大老二都提出爹不要走宅门卖果
子了,他们养得起他。⑤叶三有点生气了:⑥“嫌我给你们丢人?我给这些人家送惯了果子。就为了季四太爷一个人,我也得卖果子。”⑦季四太爷即季陶民。他大排行是老四,城里人都称之为四太爷。⑧叶三真是为了季陶民一个人卖果子的。他给别人家送果子是为了挣钱
,他给季陶民送果子是为了爱他的画。⑨季陶民有一个脾气,画一张画要喝二斤花雕,吃斤半水果。⑩叶三搜罗到最好的水果,总是首先给季陶民送去。⑪季陶民每天一起来就走进他的小书房——画室。叶三不须通报,一来就是半天。季陶民画的时候,他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专心致意,连大气都不出
。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陶民的得意之笔。季陶民从不当众作画,他画画有时是把书房门锁起来的。对叶三可例外,他很愿意有这样一个人在旁边看着,他认为叶三真懂,不是假充内行,也不是谀媚。
⑫季陶民最讨厌听人谈画。他很少到亲戚家应酬。实在不得不去的,他也是到一到,喝半盏茶就道别。因为席间必有一些假名士高谈阔论。但是他对叶三另眼相看。⑬叶三只是从心里喜欢画,他从不瞎评论。季陶民画完了画,钉在壁上,自己负手远看。有时会问叶三:“好不好?”⑭叶三大都能一句话说出好在何处。⑮季陶民画了一幅紫
藤,问叶三。叶三说:“紫藤里有风。”⑯“唔!你怎么知道?”⑰“花是乱的。”⑱“对极了!”⑲季陶民提笔题了两句词:“深院悄无人,风拂紫藤花乱。”⑳季陶民最爱画荷花。有一天,叶三送了一大把莲蓬来,季陶民一高兴,画了一幅墨
荷,好些莲蓬。画完了,问叶三:“如何?”㉑叶三说:“四太爷,你这画不对。”㉒“不对?”㉓“‘红花莲子白花藕’。你画的是白荷花,莲蓬却这样大,莲子饱,墨色也深,这是红荷花的莲子。”㉔“是吗?我头一回听见!”㉕季陶
民于是展开一张八尺生宣,画了一张红莲花,题了一首诗:红花莲子白花藕,果贩叶三是我师。惭愧画家少见识,为君破例著胭脂。㉖季陶民送了叶三很多画,都是题了上款的。有时季陶民给叶三画了画,说:“这张不题上款吧,你可以拿去卖钱,—
—有上款不好卖。”叶三说:“题不题上款都行。不过您的画我一张也不卖!”㉗十多年过去了。季陶民死了。叶三已经不卖果子,但是他四季八节,还四处寻觅鲜果,到季陶民坟上供一供。㉘季陶民死后,他的画价大增。大家知道叶三
手里有很多季陶民的画,都是精品。很多人想买叶三的藏画。叶三说:㉙“不卖。”㉚有一天有一个日本人来拜望叶三,因为是远道来的,叶三只得把画拿出来。客人非常虔诚,要了清水洗了手,焚了一炷香,还先对画轴拜了三拜,然后才展开。他一边看,一边不停地赞叹:㉛“喔!喔!真好!真是神品!”㉜客人
要买这些画,要多少钱都行。㉝叶三说:㉞“不卖。”㉟客人只好怅然而去。㊱叶三死了。他的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把季陶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进棺材里,埋了。一九八二年二月二十八日(有删改)7.(4分)有人认为第⑨段画
线句可以删除,你认同吗?请说说你的看法。8.(4分)分析第㉖段画线句“不过您的画我一张也不卖!”和第㉙、㉞段两处“不卖。”语言表达上的异同。9.(4分)结合文意,分析文中叶三这一人物形象。10.(4分)小说结尾写儿子遵照遗嘱,将画装进棺材,有人认为叶三的做法值得称赞,有人认为他的做法欠妥。请联
系文本谈谈你的看法。【答案】7.不能删除。第⑨段看似闲笔,实则表现出了季陶民豪爽放旷的性格;同时也引出下文叶三为其送果赏画,叶季两人的交往随性自然。8.三处“不卖”都表达了叶三对季陶民的尊敬,对其画作的真心喜爱,对自己承诺的信守;三次“不卖”反复,突出刻画了叶三重友情、重知己、轻财利的品性。第
一处“一张也不卖!”是面对季陶民,“一张”及感叹号强调叶三态度坚决,毫不犹豫,仿佛是对知己的宣誓;后两次“不卖”,是面对“很多人”“多少钱都行”,表现出叶三的平静从容,句号收尾,语气温和有礼,显示出叶三待人的友善。9.叶三是大鉴赏家:他的果子个个都好,
应时新鲜,色泽鲜艳,形状好看,说明他观察生活,对美有直觉的敏感,他热爱生活,为人热情,诚实守信;他赏画有见识和鉴赏力,能一语中的,直率地指出错误,对画有真心的喜爱;他和季陶民相互懂得相互尊重,是知己。他能鉴赏美,鉴赏自然,鉴赏生活,鉴赏艺术,亦懂得鉴赏人,是一个真正的大鉴赏
家。这一人物形象启示我们从生活出发,用本真的心灵去鉴赏并热爱艺术和生活,就能焕发一个普通的小人物的美和诗意。10.示例一:他的做法值得称赞。①这是他重友谊、重知己的表现,是他们懂得对方、珍惜对方的表现,同时也是全文情感的升华。②正如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这种精神是和先人一脉相承的,体现的是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示例二:他的做法欠妥。①这是叶三自私的做法,会让季陶民的作品永远不见天日,不再有被欣赏、被认可的机会。②这不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痼疾之一,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就是这样,将《兰亭序》带进坟墓,却让
作品永远不见天日。【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季陶民有一个脾气,画一张画要喝二斤花雕,吃斤半水果”,内容上表现出了季陶民豪爽放旷的性格;结构上,正因为季陶民画画要吃斤半水果,后文才有“叶三搜罗到最好的水果,总是首先给季陶民
送去”“叶三不须通报,一来就是半天。季陶民画的时候,他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专心致意,连大气都不出。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陶民的得意之笔”,引出下文叶三为其送果赏画,叶季两人的交往随性
自然。8.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同:季陶民没死之前,他就说“不卖”,季陶民死之后,他的画价大增,但无论别人出多少钱,叶三都“不卖”,表达了叶三对季陶民的尊敬,对其画作的真心喜爱,对自己承诺的信守;反复说“不卖”,即使
“要多少钱都行”,仍然不卖,突出刻画了叶三重友情、重知己、轻财利的品性。异:第一处“不过您的画我一张也不卖!”是面对季陶民说的,“一张也不卖!”强调叶三不卖画的态度坚决,毫不犹豫。第二处“不卖。”是在“很多人想买叶三的藏画”时叶三说的,第三处“不卖。”是在“客人
要买这些画,要多少钱都行”时叶三说的,都是用句号收尾,表现出叶三的平静从容,语气温和有礼,显示出叶三待人的友善。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叶三到什么节令卖什么果子,“立春前后,卖青萝卜……端午前后,枇杷。夏天卖瓜。七八月卖河鲜……入冬以后,卖果子、卖山药(粗如小儿臂)
、卖百合(大如拳)、卖碧绿生鲜的檀香橄榄。他还卖佛手、香橼。人家买去,配架装盘,书斋清供,闻香观赏”“四乡八镇,哪个园子里,什么人家,有一棵出名的好果树,他都知道,而且和园主打了多年交道,熟得像亲家一
样了”,说明他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为人热情,诚实守信,能用本真的眼睛和心灵去体验和感悟生活中的美;“季陶民一高兴,画了一幅墨荷,好些莲蓬。画完了,问叶三:‘如何?’叶三说:‘四太爷,你这画不对’”“你画的是白荷花,莲蓬却这样大,莲子饱,墨色也深,
这是红荷花的莲子”,他赏画有见识和鉴赏力,能一语中的,直率地指出错误,对画有真心的喜爱;“季陶民画的时候,他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专心致意,连大气都不出。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陶民的得意之笔”“叶三大都能一句话说出好在何处”
“他认为叶三真懂,不是假充内行,也不是谀媚”,他和季陶民相互懂得,相互尊重,是知己。他只是一个卖果子的,但他能鉴赏美,鉴赏生活,鉴赏艺术,亦懂得鉴赏人,是一个真正的大鉴赏家。这启示我们用本真的心灵去鉴赏并热爱艺术和生活,就能焕发
一个普通的小人物的美和诗意。10.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是一道答案并不唯一的探究题,答案可以根据自己的看法提出观点,进行组织。但观点一定要鲜明,要联系文本分析,最好还能举出恰当事例加以拓展。若认为叶三把画带进棺材的做法值得称赞,可从对全文主旨的升
华、对人物形象的塑造等方面分析。若认为叶三的做法欠妥,可从这有损叶三形象、不利于突出人物的角度分析。具体而言。第一种看法,称赞叶三把画带进棺材。可从文中找到相关情节。如他两次拒绝了商人的高价买画,可见他看淡金钱,坚守朋友信义。又比如“他的儿子遵照
父亲的遗嘱,把季陶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在棺材里,埋了”,可见他不羡慕金钱,到死都不卖画,他重视友情、知己之情,这与爱慕金钱的人完全不一样。再引申一下,深入一下,联系到轻财重义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神,而叶三就是传统文化
精神体现者。这是值得肯定的。第二种看法,批评他把画带到棺材是对文化的戕害。可以从他的行为在客观上造成的损失谈。虽然季陶民把画送给了叶三,成为叶三的私人藏品,但是艺术作品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是珍贵的艺术品,不能埋掉,这是戕害文化。联系到历史上戕害文化的例子,如“
焚书坑儒”,这是不可取的,是自私的表现。因而把画埋掉的做法是欠妥当的。总之,言之成理即可。四、古代诗歌阅读(共8分)(本题8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_______·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苏轼多情多
感仍多病,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11.(1分)本词的词牌名是()A.采桑子B.念奴娇C.沁园春D.声声慢12.(3分)下列关于这首词的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首句叠用四个“多”字,
写出诗人满怀愁绪,身体堪忧,使得音韵和谐,节奏鲜明。B.“樽酒相逢”,点明这首诗是苏轼与孙巨源、王正仲等于多景楼歌席酬谢的急就章。C.“乐事回头一笑空”,与首句“多情多感仍多病”的语意相连,感慨乐事不能长久。D.“停杯且听琵琶语”的“且”是将要的意思,表现苏轼被音乐吸引,聚
精会神的状态。13.(4分)有人评论说《采桑子》“斜照江天一抹红”句与《琵琶行》中“唯见江心秋月白”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你简要分析。【答案】11.A12.D13.“斜照江天一抹红”写演奏结束,四下安静下来,只
看见夕阳斜照在江面,水天映着残阳的一道红光。“唯见江心秋月白”写演奏结束后,四周静悄悄的,只看见江心倒映着一轮皎洁的秋月。两句都运用了以景结情(情景交融)的手法;表现演奏结束后,演奏者和听众还沉浸在音乐的回味中,出现了刹那的宁静;从侧面表现
出来琵琶声的绝妙入神;曲有尽而意无穷,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了涵咏回味的广阔空间。【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词牌名的能力。A.采桑子,常见的词格为44字,上下片各四句。本词共44字,上下片各四句,符合采桑子词格要求。B.念奴娇,常为双调一百字,包括前后两个
部分。C.沁园春,通常是双调一百十四字。D.声声慢,格律有双调九十九字。故选A。1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D.“是将要的意思,表现苏轼被音乐吸引,聚精会神的状态”错误,“且”是姑且的意思,用以表现他当时无聊
赖、不经意的心态。故选D。1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具体的手法,然后诗歌的内容解释,然后分析艺术效果。先分析手法,这两句诗都运用了以景结情,情景交融的手法。然后解释,“斜照江天一抹红”写演奏结束,四下安静下来,只看见夕阳斜照在江面,水天映着残阳的
一道红光。这是词的结句,正是景语,可视为当时“残霞晚照”的写实,也可视为是借以形容胡琴姑娘之“醉脸”的,而它的妙处则在于“以迷离称隽”,令人难以捉摸,耐人反复寻味。从侧面写出了琵琶演奏技艺的高超。“唯见江心秋月白”,意思是只看见江中心映着的秋月泛着白光。
从侧面烘托出了琵琶女的演奏效果,演奏已经结束,而听者尚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周围鸦雀无声,只有水中倒映着一轮明月。这是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高超技艺的句子,通过侧面烘托,让读者感受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再分析艺术效果:这两句都写了演奏结束后,演奏者和听众还沉浸在音乐的回味中,此刻出现了刹
那的宁静,从侧面表现出琵琶声的妙绝入神,曲有尽而韵无穷,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了涵咏回味的广阔空间。五、文言文阅读(共30分)(一)(19分)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小题。①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
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是称誉光赫。贺又见其《乌栖曲》,叹赏苦吟曰:“此诗可以泣鬼神矣。”故杜子美赠诗【1】及焉。②白才逸气高,与陈拾遗【2】齐名,先后合德。其论诗云:“梁陈以来,艳薄斯极,沈休文【3
】又尚以声律。将复古道,非我而谁与?”故陈、李二集,律诗殊少。尝言:“兴寄深微,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靡也,况使束于声调俳优哉!”故戏杜曰:“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何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盖讥其拘束也。③玄宗闻之,召入翰林。以其才藻绝人,器识兼茂,便以上位处.之,故未命以官。尝因宫人行乐,谓高力士曰:“对此良辰美景,岂可独以声伎为娱?倘时得逸才词人吟咏之,可以夸耀于后。”遂命召白。时宁王遨白饮酒,已醉。既至,拜舞颓然上知其薄声律谓非所长命为《宫中行乐》五言律诗十首。白顿首曰
:“宁王赐臣酒,今已醉。倘陛下赐臣无畏,始可尽臣薄技。”上曰:“可。”即遣二内臣腋扶之,命研墨濡笔以授之,又令二人张朱丝栏于其前。白取笔抒思,略不停缀.,十篇立就,更无加点.。笔迹遒.利,凤踌龙孥,律度对属,无不精绝。常出入宫中,恩礼殊厚,竟以疏纵乞归。上亦以非廊庙器,优诏罢遣之。④后以
不羁,流落江外,又以永王招礼,累谪于夜郎。及放还,卒于宣城。杜所赠二十韵,备叙其事。读其文,尽得其故迹。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选自孟启《本事诗》【4】,有删节)注释:【1】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昔年有狂客,号尔谪
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2】陈拾遗:陈子昂。【3】沈休文:沈约,南朝梁文学家。【4】孟启:晚唐文学家。《本事诗》:孟启所著记录唐代诗人逸事与诗作的笔记小说。14.(2分)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含义(1)略不停缀.()(2)笔迹遒.利()15.(2
分)结合文意,为下列加点字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1)便以上位处.之()A.留下B.对待C.任命D.止歇(2)更无加点.()A.标点B.停顿C.补充D.删改16.(5分)将第②段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兴寄深微
,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靡也,况使束于声调俳优哉!17.(3分)第③段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拜舞颓然上知其薄声律谓非所长命为《宫中行乐》五言律诗十首18.(6分)本文为李白的传记,却多次提及杜甫,请谈谈这样写的作用。【答案】14
.停止、禁止。刚劲,有力。15.(1)C(2)D16.要把诗作到极致,五言不如七言,七言又显华丽,况且过于受声调俳优的束缚。17.拜舞颓然/上知其薄声律/谓非所长/命为《宫中行乐》五言律诗十首18.①用杜甫的例子证明“此诗可以泣鬼神矣”是真实的。通过描写其
他人或事物,可以增强传记的真实感,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②用李白对杜甫的评价,反衬出李白诗歌不拘格律,潇洒飘逸的风格特点。③用杜甫“诗史”的名号说明杜甫所做《二十韵》对李白的记叙完整准确。④李白传记中提及杜甫也可以平衡作品的结构,使
作品更加完整、丰富和有趣。【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1)缀:停止、停顿。句意:一点也不停顿。(2)遒:刚劲、有力。句意:字迹遒劲锋利。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1)处:任命。句意:想用显达的官位安排(任命)他。故选C。
(2)点:删改。句意:而且一点不用删改。故选D。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兴寄”,寄托在作品中的思想感情;“靡”,华丽;“况”,况且;“束于”,被……束缚。17.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李
白)飘飘摇摇地拜见玄宗。玄宗知道李白不在意声律,认为他不擅长,命他就宫中行乐的情景写十首五言律诗。“拜舞颓然”的主语是“李白”,其后断开;“知其薄声律”“谓非所长”“命为……”都是以“玄宗”为主语,各句句意完整,其间应该断开。故选“然”“律
”“长”后断开。1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由原文“贺又见其《乌栖曲》,叹赏苦吟曰:‘此诗可以泣鬼神矣。’故杜子美赠诗及焉”可知,用杜甫的例子证明“此诗可以泣鬼神矣”是真实的。通过描写其他人或事物,可以增强传记的真实感,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由原文“故戏杜曰
:‘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何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盖讥其拘束也”可知,用李白对杜甫的评价,反衬出李白诗歌不拘格律,潇洒飘逸的风格特点。由原文“杜所赠二十韵,备叙其事”“杜逢禄山之难,
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可知,用杜甫“诗史”的名号说明杜甫所做《二十韵》对李白的记叙完整准确。李白传记中提及杜甫也可以平衡作品的结构,使作品更加完整、丰富和有趣。参考译文:李白初次自巴蜀到京都长安,住在旅店里,贺知章听到他的名声,首先拜访
了他.认为李白相貌不凡,并请求李白(拿出)所写的诗文.李白取出《蜀道难》给贺知章。贺还没有读完,就赞叹了四次,送李白一个雅号为“谪仙人”,贺知章解下身边所系的金龟作抵押换酒与李白对饮,两人常常喝得一同醉倒,几乎没有间断过,由
此,他的声誉日益烜赫。贺知章又拜读了李白的《乌栖曲》,一边仔细吟咏品味一边赞赏地说:“这首《乌栖曲》可以让鬼神哭泣啊!”所以杜甫在送给李白的诗中也提到了这句话。李白是文学上的天才,他气质高雅,与陈拾遗在作诗问题上的观点相同,所以人们议论时常将他们放在一起。陈子昂曾
说:“梁陈以来,诗风浮靡到了极点。沈休文虽提倡声律,但如果要恢复古诗的风格,除我以外,没有别人。”因此在陈子昂和李白诗集中,律诗较少。对此李白曾解释说:“要把诗作到极致,五言不如七言,七言又显华丽,况且过于受声调俳优的束缚。”所以,李白曾开玩笑地对杜甫说:“至今记得,在饭颗
山上遇到老朋友杜甫,头上戴着竹笠日头刚好是中午。请问老兄自从分别以后为何如此消瘦?恐怕都因为这一段岁月里作诗太费辛苦。”这诗就是挖苦杜甫作诗太拘谨了。唐玄宗听说李白的诗名,下诏书召他入翰林院。玄宗因为李白才学文章超过一般人,气量和见识都很优秀,想用显达的官位安排他,
所以没用具体的官职来任命他。曾经宫人要演奏乐曲,玄宗对高力士说:“面对这样的良辰美景,怎么可以只用乐伎奏乐为娱乐呢?倘若能有天才的词人当场吟诗填词,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向后世夸耀。”于是命宫人召见李白入宫。这时宁王正邀请李白饮酒,李白已喝
得酩酊大醉,来到宫中,飘飘摇摇地拜见玄宗。玄宗知道李白不在意声律,认为他不擅长,命他就宫中行乐的情景写十首五言律诗。李白叩拜后说:“宁王赏赐臣酒喝,现在已经喝醉了。倘若陛下赐臣喝醉了也无所畏惧,臣才能够全部的展现我的薄技。”玄宗说:“可以。”立刻命两位内臣搀扶着李白,命人为李白研墨,将笔醮好墨交
给他。又命两个内臣张开朱色丝绢摆在李白面前。李白握笔疾书,一点也不停顿,十篇五言律诗立刻就写好了,而且一点不用改动。字迹遒劲锋利,书法气势雄壮,音律的法度对仗,没有不精绝的。李白常常出入宫廷中,玄宗给
李白以极厚重的礼遇,最终李白因为放达的性格请求回归故里。玄宗也认为李白不是长守朝政的栋梁之材,因此下诏书罢免他的官职并赐以重金允许他归山。后来李白因为自己狂放不羁是流浪在外,又因为李璘起兵招为幕僚,受牵连
被流放到夜郎。等到李白在去往夜郎途中得到玄宗的敕书返还,最终死在宣城。这段事情在李白同时代的大诗人杜甫所作的诗《赠李白诗二十韵》,作了详尽的记述。读这个诗文,李白的过去经历都展现了出来。杜甫正赶上“安史之乱”,在蜀地流离失所,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写
得极为详尽,几乎没有疏漏的地方,因此后人又称杜甫诗为“诗史”。(二)(11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喜雨亭记苏轼①亭以雨名,志喜□。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②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
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③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
,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
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④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
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19.(1分)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一项是()A.乎B.也C.矣D.焉20.(2分)下列能体现苏轼关心百姓、与民共忧同乐思想的一组是()①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②而凿
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③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④商贸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⑤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⑥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A.①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②④⑤⑥D.③④⑤⑥21.(3分
)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苏轼不厌其烦地描写下雨的经过,雨量由小而大,人们的心情由“未足”到大喜。B.为表现百姓之喜,文章运用排比修辞,凸显官吏、商贾、农夫的欣喜若狂。C.苏轼把下雨归功大自然的造化,表现他对造物主的崇拜和迷信。D.文本
一反亭台游记的通常写法,融记叙、议论、抒情于一炉,运笔生辉,出手不凡。22.(5分)本文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请试作分析。【答案】19.B20.D21.C22.亭子不过是一个供休息的场所而已,建成是一件小事,可苏轼却把它与人民“喜雨”这件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大事联系起来,流露出作者与民同
乐的思想感情。【解析】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亭以雨名,志喜□”是一个判断句,句意是“这座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纪念喜庆之事”。A.“乎”,用于句末,一般表示疑问、反
问、揣度、感叹、祈使等语气。B.“也”,用于句末,表示判断、陈述、肯定、感叹、疑问、祈使等语气。C.“矣”,用于句末,一般表示疑问、感叹、祈使或陈述语气。D.“焉”,用于句末,一般表示疑问、反问、感叹、假设等语气。故选B。20.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
息的能力。①不能体现。句意:古时候有了喜事,就用它来命名事物,表示不忘的意思。是解释自古以来就有用喜事命名事物的传统。②不能体现。句意: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做休
息的场所。是介绍亭子的基本情况。③能体现。句意:然而此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才因此忧虑起来。④能体现。句意: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野地里一起欢笑。⑤能体现。句意:没有麦没有稻,年成自然荒歉了,诉讼案件多了,而盗贼也猖獗起来。⑥能体现。句意
:受寒的人不能把它当做短袄;假如上天下白玉,挨饿的人不能把它当做粮食。综上,体现苏轼关心百姓、与民共忧同乐思想的是③④⑤⑥。故选D。2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表现他对造物主的崇拜和迷信”错,根据“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
。吾以名吾亭”等内容,可知苏轼更多的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感慨,而非迷信。故选C。2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艺术手法的能力。“小”指的是作者新建的亭子和一场及时的降雨;而“大”则是指这场雨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尤其是对农业生产和百姓生活的影响。苏轼通过细致描绘亭子的建成和亭子周围的环境,把读者
的视线聚焦到这个小小的亭子上。然而他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而是由此引发出对一场雨的期盼和庆祝,如“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这场雨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自然现象。以新建的亭子和一场及时雨为切入点,巧妙地表达了他对民生的关心和对自然的敬畏,如“造物不自以为功
,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不仅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也使得文章的主题更加深远,引人深思。参考译文:喜雨亭记苏轼①这座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纪念喜庆之事。古时候有了喜事,就用
它来命名事物,表示不忘的意思。周公得到天子赏赐的稻禾,便用“嘉禾”作为他文章的篇名;汉武帝得了宝鼎,便用“元鼎”称其年号;叔孙得臣打败敌人侨如,便用侨如作为儿子的名字。他们的喜事大小不一样,但表示不忘的意思却是一样的。②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造官邸,在堂屋
的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做休息的场所。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占卜此事,认为今年有个好年成。然而此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才因此忧虑起来。到了三月的乙卯日,天才下雨,甲子日又下雨,百姓们认为下得还不够;丁卯日又下了大雨,一连三天才停止。官吏们
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野地里一起欢笑,忧愁的人因此而高兴,生病的人因此而痊愈,而我的亭子也恰好造成了。③于是我在亭子里开酒宴,向客人劝酒而告诉了这件事,问他们道:“五天不下雨可以吗?”他们回答说:‘五天不下雨
,就长不成麦子了。”又问“十天不下雨可以吗?”他们回答说:“十天不下雨就养不活稻子了。”“没有麦没有稻,年成自然荒歉了,诉讼案件多了,而盗贼也猖獗起来。那么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亭子上游玩享乐,难道可能做得到吗?现在上天不遗弃这里的百姓,刚有旱象便降下雨来,使我与你们能够一起在这亭子里游玩赏
乐的,都靠这雨的恩赐啊!这难道又能忘记的吗?”④既用它来命名亭子以后,又接着来歌唱此事。歌词说的是:“假使上天下珍珠,受寒的人不能把它当做短袄;假如上天下白玉,挨饿的人不能把它当做粮食。一场雨下了三天,
这是谁的力量?百姓说是太守,太守说没有这力量。归功于天子,天子也否认。归之于造物主,造物主也不把它当作自己的功劳,归之于太空。而太空冥然飘渺,不能够命名它,于是我用它来为我的亭子命名。作文(70分)23.写作:希腊古迹德尔斐神庙上刻着三句箴
言,其中最著名的一句就是“认识你自己”。请以“认识自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例文】认识自己被赋予生命来到纷纷扰扰的尘世,终其一生,每个人都面临着三个问题的困扰:我是谁,我该做什么,我该怎么做。这三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对每一个答题者来说,要得出较为准确且满意的答案,不仅仅需要眼界,更要
有情怀与智慧。其实,对个体生命而言,这三个问题关涉的就是“认识自己”的问题。每个人只有理性地认识自己,并摆正自己的位置,经营生活、摆渡人生时,才不会变成无头苍蝇。认识自己,在快节奏发展的时代车轮碾压下才不会东碰西撞。自己就是一个
独立的存在,就像鲁迅先生的小说《伤逝》中的子君所言的“我是我自己的,谁也干涉不了”。对自己有了这样的定位,就不会因为外物的变迁而改变自己;有了这样的定位,面对光怪陆离的世界就不会因为眼花缭乱而迷乱心智;有了这样的定位,就会表现出“任你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
的定力。认识自己,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大染缸中就多了一件护身服。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数字人生成为人们趋之若鹜追逐的目标。诚然,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成为佼佼者,都渴望成功。但是,古语有云:“名利,乃天下之公器
也,不可胜取之。”人生短短几十年,纵使有金山银山,但是终其一生,自己真正享受的又有多少。对自己而言,如果能够认识到这些,也就不会“随波逐流”,就会表现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清醒。认识自己,就知道自己该怎样在自己的人生画卷上挥毫泼墨,绘就自己精彩的人生蓝图。作为
社会大网中的一份子,我们不能脱离这张大网,过着“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的与世隔绝的生活。既然是社会的一份子,那么就要融入社会中,为社会的风清月明出一份力量、尽一份责任。诚然,因为都是极为普通的生命存在,我们可能做不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但是守住自己的人生舞台,以“应尽便须尽
,无复独多虑”的思想为身体力行的指针,“尽吾力而无悔”足矣。身处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我们应守住本心,认清自己,明确行走的方向,这样就多了几分淡定从容。“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认识自己就是站在自己人生的“最高层
”,何惧风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全命题作文题。分析情境材料可知,尽管只有一句话,但却包含着丰富的哲理。“认识你自己”,简单五个字蕴涵着深刻的道理。对每一个生命体而言,要“认识你自己”,关涉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个方面。首先,搞清楚自己在生活和社
会中扮演的角色、应承担的责任;其次,对自己拥有的资源、具备的条件、拥有的能力等要有清楚的认知;最后,认识了自己还要立足自身实际,做自己应做的事情。面对现实,在处理自己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相处的关系时,能够真正摆正自己的位置,协调好关系的为数不多。作为社会中的人,要做到内在的自我与外
在的自我真正实现重合很难。索与得、名与利、贫与富、荣与辱……面对这些,自己能不能很好地处理,确实需要大学问。基于此,本材料引发思考的角度有:认识自己有什么意义;怎样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标准与条件是什么。因为是
全命题作文,而且明确限定了文体,这样文章写作时,首先立足材料,依据标题提出文章的中心观点——认识自己,生活不枯燥、人生不失色,才能行稳致远;继之,结合材料,从理论的角度分析认清自己在经营生活、摆渡人生中的意义;然后,联系现实,精选材料,从不同的角度摆事实,
讲道理阐述认识自己的重要性;最后,关联现实,生活在当下的我们应该要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这样才不至于迷失自我。立意:1.认清自己,人生不蹉跎。2.认识自己,明确人生方向。3.欲行稳致远,当认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