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课件21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共(21)页,5.068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858733eb4d8fdc084615c52afbf859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晚年退居金陵(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王安石是具有多方面成就的杰出文学家。散文方面,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还是北宋四大诗人之一;他的词作不
多,《全宋词》仅存词二十九首,但能“一洗五代旧习”。《桂枝香·金陵怀古》即为其中一首有代表性的词作,《古今词话》:“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据传,苏轼见到这首词,也说
:“此老乃野狐精也”。作者简介题解词牌名题目金陵:点明地点。亦称建康,今江苏省会南京,为“三国的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六朝古都。怀古:点明题材。怀念古代遗迹、感慨兴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
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
《蜀相》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山坡怀古诗词特点总结怀古实为伤今,多将当时的国事身世写入上半部分多为写景,下半部分多
为抒情议论多用典,借历史人物、事件讽喻现实,古今对比风格多为雄浑豪放悲壮结构上:临古地—思古人—忆古事—抒情志标题中一般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公元170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王安石罢相,后退居金陵
,出任江宁知府,这首词是他在金陵的登高怀古之作。当时,宋王朝表面上太平盛世、歌舞升平,其实在繁华的背后却隐藏着种种危机。正是在这种情形下,作者登金陵有感而作,通过对金陵景物的赞美和对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自己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创作
背景桂枝香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chéng)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zhào)/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lù)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jiē)/荣辱。六朝
/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上片:写景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登高远眺时令:地点:人物:方式:晚秋故国高处自己登临译:我登高临水,极目远望,金陵古都正值晚秋时节,气
候开始萧条冷落起来了。首句告诉我们怎样的信息?登临送目:登山临水,举目望远。地点:故国(朝代更替);时令:晚秋;天气:初肃。把全词置于一个凭栏远眺的角度,一片秋色肃杀的气氛之中,气势已是不凡。“一切景语皆情语”,肃杀的气氛为全诗打下
了凄凉的基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奔腾千里的长江澄澈得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对山水的静态描绘:澄澈、峭拔手法1.比喻:贴切形象、逼真明丽。练:白色绸缎,写出江水之纯净。簇:箭头,写山峰之陡峭。2.化用诗句:澄江静如练—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近观动景“帆”与“棹”:借代手法,指船。自然景物→人的活动远眺动景色彩对比鲜明、动静结合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阳”、“西风”营造出悲秋的氛围,为下片抒情做铺旷远、清新、雄健、壮阔的金陵风景图景物描
写的角度、方法①时空——远近、俯仰、早晚、四季等②感官——嗅觉、触觉、听觉、味觉、视觉③动静——动态、静态、动静结合、以动衬静④虚实——虚写、实写、虚实相生、化虚为实⑤色彩——色彩鲜艳、明丽、斑斓、色彩暗淡⑥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偶
、用典等品景上阙总结:作者运用()手法,写了()意象,描绘了一幅()图景,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运用比喻、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色彩对比等手法,写了长江等景物,描绘了金陵一带江山壮美,人商鼎盛,勾勒了一幅壮丽而略带萧瑟的金陵晚秋图,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江山的无限
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为下片抒情做“念往昔”:起过渡作用,由上阕的写景转为下阕的抒情,由所见转为所想。“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门外楼头:用典“门外韩擒虎,楼头
张丽华。”(杜牧《台城曲》)借古讽今,体现了词人对国家的担忧,希望当权者引以为戒。直接抒情、表达不满:批判千古以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只知慨叹朝代的兴亡,未从六朝的相继覆灭中汲取历史的教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作者对凭高者态度如何?暗示着对朝廷的态度如何?“漫嗟”
批判自古以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只知慨叹朝代的兴亡,却未能跳出荣辱之局限,站不到应有的高度,就很难从六朝的相继覆灭中汲取历史的教训。此一句与杜牧《阿房宫赋》中“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有异曲同工之情。结合
背景及全词来看,凭高者只知感慨却无甚作为,是作者怀古所叹的主要商女:用典。“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后庭:用典。指《玉树后庭花》,被看作亡国之音,是荒淫误国的代名词。借景抒
情,悲叹王朝更迭的悲剧。希望统治者吸取历史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至今、时时:这种情况仍然存在,不是商女忘记了亡国之恨,而是统治者醉生梦死,腐朽保守,不思进取。玉树后庭花南北朝陈叔宝(陈后主)丽宇芳林对高阁
新装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下片最典型的修辞:用典门外楼头至今商女语出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语出杜牧《台
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繁华竞逐、悲恨相续作者对历代王朝兴衰交替的感慨与悲叹下片总结:运用典故,借古讽今。所念者,是揭露以金陵建都的六朝统治者,利用江南秀丽山川,豪华竞逐,荒淫误国;所叹者,是鄙夷他们到头来演出了一幕又一幕“门外
楼头”式的悲剧,实在是既可悲又可恨。登临送目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漫嗟荣辱门外楼头(古)(今)悲恨相继旧事流水(古)(今)商女唱曲征帆酒旗彩舟白鹭动动主旨:借六朝事,讽当朝人虚实结合远近交错动静结合静澄江翠峰小结这是一首登临怀古之作。作者托古喻今,隐曲地指出北宋王朝潜伏
着的现实危机。然而,面对这一现实,统治集团却仍在寻欢逐乐,置国家民族命运于不顾,词人为此深深地忧虑。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关怀,以及作为一个进步的政治家所应保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