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1.2《齐桓晋文之事》课件34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共(34)页,124.33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5d74dcbaad93cc435b2a5f52e2e786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诸侯国国君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了“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过着苦难的生活。而齐国
在诸侯国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扩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公、晋文公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了,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成为孔子之后最有权威的儒家大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在哲学上提出以
“民贵君轻”为中心的“仁政”主张,哲学上提出“性善论”。⚫《孟子》是记载孟子的思想言论,政治活动的书,相传为孟子及其弟子所著,到南宋时朱熹将之与《大学》《中庸》《论语》合为四书。《孟子》富于雄辩,善用比喻
和寓言,文学价值很高。◼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礼:礼节(即今德育)。乐:音乐。射:射箭技术(锻炼体格,品格修养)。御:
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书法(即今文学)。数:算法(即今数学)。孟子名言①尽信书,不如无书。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③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④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⑤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⑧老吾
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齐桓晋文之事《孟子》①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②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③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⑤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⑥曰:“可。”◼春秋五霸,是指春秋时期五个诸侯之长。霸,谐音“伯”,又称州伯、方伯,即诸侯之长。春秋时期,天子衰,诸侯兴。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天下,开启了激烈的争霸战争,相互之间合纵连横、东征西讨,前后
共有数位诸侯依次成为霸。◼孔子删定的《春秋》认为: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墨子》《荀子》认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西汉时期的《四子讲德论》认为: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越王勾践。◼东汉《白虎通·号》记异:“或曰五
霸谓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也。”◼唐代颜师古的《汉书注·诸侯王表》认为: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吴王夫差。◼清代《鲒jié崎qí亭集外编》认为:齐桓公、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
、晋悼公。◼民国1934年出版的《辞通》认为: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郑庄公。⑦曰:“何由知吾可也?”⑧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⑨曰:“有之。”⑩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⑪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
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húsù,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⑫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⑬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⑭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
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⑮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cǔnduó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⑯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
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⑰曰:“否!”⑱“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⑲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⑳曰:
“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
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
甚。王请度之!21“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22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23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24王笑而不言。25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piánbì不足
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26曰:“否,吾不为是也。”27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28王曰:“若是其甚与?”29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
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30曰:“可得闻与?”31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32曰:“楚人胜。”33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
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34王曰:“吾惛hūn,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汉族先民自古就将汉族原居地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根据
《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顺序分别是:冀州、兖yǎn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35)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
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35)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
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本文记录的是齐桓公与孟子的一次谈话,他们的谈话是围绕什么话题展开的
?话题——如何做到“保民而王”?思考——怎样才能做到“保民而王”呢?措施——行王道“王道”和“霸道”⚫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所处的
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
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孟子却称述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德政,因此不符合他所周游的那些国家的需要)。”【思考】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孟子要说服齐宣王“行王道”,“保民而王”,是很困难的,那么,孟子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说服齐宣王“保民而王”的呢?结构层次第一部分(1
-20),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第二部分(21-33),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第三部分(34-35),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思考】1.孟子并非真的不
知道“桓文之事”,在《论语》和《孟子》的其他篇章中对此事都有所评价,那么他为什么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臣未之闻也”呢?圣人也会说谎么?齐桓公和晋文公都是“春秋五霸”之一,齐宣王问“桓文之事”的目的在于和孟子探讨称霸天下的办法,而孟子如果直接回答了,就必然会使话题与
自己“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背道而驰,说服齐王的意图便绝难实现了。所以,他巧妙地回避了这个问题,用“臣未之闻也”这样的话推掉了。这不是有意说谎,而是采用了避实就虚的战术,他在设法给自己将要讲的内容铺设道路——后文便用“
无以,则王乎”的问题,抓住齐宣王的关注点,化被动为主动,引导着齐宣王一步步走向自己的理想王国。2、什么是“君子远庖厨”?你对此有何评价?“君子远庖厨”是指有道德的人拥有不忍之心,按照孟子的引申,也就是有仁爱之心。3.《诗》云:“他人有心,余忖度之。”齐宣王说这是“夫子之谓也”
,“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看来齐宣王对孟子比较信服了,那么,孟子是怎么达到这种效果的?孟子知道,齐宣王看似饶有兴趣地问自己:“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但是他的真正目的是想“王”天下,而且根本没
有“保民”的行动甚至想法。但是,孟子为了能使谈话进行下去,达到自己的游说目的,便利用齐宣王“以羊易牛”这件小事中其“吾不忍其觳觫húsù”的说法来大做文章,说这种“不忍之心”也就是仁爱的表现,这无疑是给齐宣王歌功颂德,于是轻易地博得了对方的
欢心,大大缩短了彼此的思想距离。齐宣王本来因为事情并不光彩还在自嘲,经孟子这样一解释,当然不由得连连对他称赞,把孟子看成知心人了。4、“不能”和“不为”有什么区别?“不能”:没有做的实力。“不为”:有实力却不做。5、孟子用“缘木求鱼”的比喻说明了什么?说明齐宣王想要
通过实行霸道来统治天下是不可能有结果的,甚至是相当危险的。6.孟子政治理论里面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你认为这种理想在当时能实现吗?为什么?◼孟子描绘了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道德高尚,既恬静又和谐,带有浪漫色彩的小
农经济社会。◼首先这个社会的核心人物——国君有仁爱之心,且能“推恩”于百姓;◼其次,国家有凝聚力,有吸引力,仕者、耕者欲至,商者、行者欲来,天下“疾其君者”欲归附于之;◼再次,国家人民生活富足,百姓有恒产,足温
饱,知孝悌,懂礼节,不仅自己的家中安乐和睦,而且所有的人充满爱心,整个社会不再有受难之人。◼总之,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他的理想社会,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样,只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在古代,尤其是在那样一个“霸道”之风盛行的社会,是
没有实现的可能的。中心思路论证保民而王不忍之心不能与不为蓝图措施以羊易牛挟太山与折枝缘木求鱼制民之产霸道危害心存霸欲辟土地朝秦楚未之闻也转移话题【总结】本文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比较系统地阐
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中心思想)。文章一开始,孟子就巧妙的绕开统一天下的话题,将题引到仁政上来;再根据以羊易牛的小事肯定齐宣传王的仁爱之心,指出齐宣王施行仁政(王道)是具备思想基础的,非不能而实为不为,取得齐王的认同感。然后从反面阐述实行霸道的危害,正反结合,逻辑严密,有力的证
明了实行仁政才是真正的王道。最后,他充满激情的勾勒了一幅沐浴着仁政的美好的政治蓝图,指出实行仁政的具体措施,文章在一种美好的憧憬中结束。本文是孟子的代表作品之一,颇能反映孟子散文结构严谨、中心突出、论点明确、说理充分、感情激越、气势磅礴的基本
特色。【作业】翻译下列短文,体会孟子论辩艺术【原文】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及反也,则冻馁(něi)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狱官)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译文】孟子对齐宣王
说:“您的臣子中,有个把妻子儿女托给朋友照看而自己到楚国游历的人,等到他回来时,他的妻子儿女却受冻挨饿,该怎么办呢?”齐宣王说:“和他断绝交情。”孟子又问:“监狱官不能管理他的下属,该怎么办呢?”齐宣王说:“罢免他。”孟子又问:“国家没有治理好,那又该怎么办呢?”齐宣王看着左右扯别的问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