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4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下册课后习题 第二单元 4 窦娥冤(节选)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 页
  • 大小 39.047 KB
  • 2024-10-1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3-204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下册课后习题 第二单元 4 窦娥冤(节选)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3-204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下册课后习题 第二单元 4 窦娥冤(节选)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3-204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下册课后习题 第二单元 4 窦娥冤(节选)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5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3-204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下册课后习题 第二单元 4 窦娥冤(节选) Word版含解析.docx,共(8)页,39.047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5bde4c6788a4fb5122ff0475b36d82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4窦娥冤(节选)课后篇一起巩固一、夯实基础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亲眷.(juàn)嗟.怨(jié)当垆.(lú)杳.然(yǎo)B.嘱.咐(zhǔ)应.验(yìng)阡陌.(mò)枷.锁(jiā)C.埋.怨(mái)罪愆

.(qiān)苌.弘(chánɡ)浆.水(jiānɡ)D.亢.旱(kàng)桃杌.(wù)尸骸.(hài)甘霖.(lín)答案B解析A项,“嗟”应读“jiē”;C项,“埋”应读“mán”;D项,“骸”应读“hái”。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

项是()A.十余年如一日的刻苦练习,博采众长,使他的书法创作日渐成熟,他既能写出谦和宁静的《心经》,也能呈上洋洋洒洒....的《洛神赋》。B.我本来要把这本书扔掉的,但小明说他正在找这本书,我便做顺水人情....送给了他。C.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十分沉着,想办法加以克

服,而不会诚惶诚恐....,被困难吓倒。D.困难从来都是欺软怕硬....的,只要我们发扬坚忍不拔的精神,任何困难都会在我们面前“望而却步”。答案C解析A项,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使用正确。B项,顺水人情:不费力的人情

,顺便给人的好处。C项,“诚惶诚恐”形容极端小心以至恐惧不安。错在望文生义。D项,欺软怕硬:欺负软弱的,害怕强硬的。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混淆)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只当是)B.念窦娥葫芦提..

.当罪愆(糊里糊涂)你道是暑气暄.(温暖)C.也不见得湛湛..青天(清明澄澈)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每月十五)D.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操劳家务)不知亢旱..三年的说话准也不准(抵御旱

灾)答案A解析B项,暄:炎热。C项,月一十五:初一和十五。D项,亢旱:大旱。亢,极。4.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这句运用了兴的手法,引出窦

娥对天地的指斥)B.“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这句运用典故,是窦娥借古人的故事表明自己冤情之深)C.“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这句运用了拟人手法,是窦娥感天动地冤情的直接诉说)D.“要甚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这句运用比喻手法,抒发了窦娥的一腔怨气)

答案D解析没有运用比喻的手法。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窦娥冤》是关汉卿大约四十岁左右时的作品,那时元朝社会黑暗,阶级压迫深重,人民苦不堪言。B.让窦娥临终的三桩誓愿都实现,从侧面表现了“神灵”和“天道”还是存在的,世界上还

是有“公理”和“正义”的。C.作者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奇特的构思和想象,让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乃至发生的事在舞台上发生并得以应验。D.窦娥冤案只是一桩冤案,并无曲折离奇的情节,这桩冤案却具有普遍的社

会意义,它是当时社会法制黑暗和官吏昏聩的真实写照。答案D解析A项,语意重复,“大约”和“左右”只能保留一个;B项,成分残缺,删除句首的“让”字;C项,语序不当,“实现”与“发生”位置互换。6.我国的古典戏曲与古典诗歌一样,往往借典故表达思想感情,鉴赏戏曲剧本,就必须注意分析其中的典故。对《窦娥

冤》中的四个典故,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苌弘化碧”“望帝啼鹃”两个典故都与“血”有关,紧承第一桩誓愿而用。苌弘是无罪被冤被杀的人,作者借此表现窦娥至死不屈的坚强性格。B.“六月飞霜”“东海孝妇”两个

典故都是说人间奇冤感天动地,配合窦娥的第二、三两桩誓愿而用,说明窦娥蒙受了冲天冤情,同时驳斥了监斩官的话。C.前两个典故写人间怨恨,后两个典故写天地震怒;前两个当时应验,后两个后来应验。四个典故,内容层层递进,意义由轻而重。D.四个

典故不仅推动了剧情的发展,而且表现了窦娥的性格,同时紧紧扣住了“感天动地窦娥冤”这个题目。答案C解析“当时应验”与“后来应验”本无“轻”“重”之分,这些典故都和“冤”有关,借此表现人物冤情及性格。7.下列对元杂剧有关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代杂剧是综

合表演、说、唱、音乐、舞蹈的艺术形式,每本通常四折。B.“楔子”穿插在剧本中间,相当于现在的过场戏,有的放在剧首,相当于现在的序幕。C.杂剧的每一折都由同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套曲子,“正宫”“端正好”都

是宫调名。D.元杂剧角色一般分末、旦、净、杂四大类,末多扮演中年男子。答案C解析“端正好”是曲牌名。8.对【端正好】一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

,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A.“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揭露了元代严密的法网和封建吏治的黑暗残酷。B.“叫声屈动地惊天”结构上呼应题目“感天动地窦娥冤”,内容上说明冤屈之大。C.“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

暗示了本折戏中窦娥伏法,显示了窦娥拼死反抗的决心。D.“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在结构上具有引出下文的作用,也反映了窦娥的抗争精神。答案C解析“暗示”不当,此时已在法场;“显示了窦娥拼死反抗的决心”理解不正确,此句体现不出窦娥的反抗精神。二、课外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狱卒提关汉卿![禁子下,不一时,闻铁链镣铐相击声。关汉卿上。禁子跪下![关汉卿昂然不跪,禁子拿棒要敲他的腿。狱吏(制止)别难为他。(向关汉卿)关汉卿,你坐下吧。(向狱卒)给他一条小凳。[狱卒给凳,关汉卿坐下。狱吏怎么样

?这些日子还好吗?关汉卿唔,日月照肝胆,霜雪添须眉,可还死不了。狱吏是啊,真是不愿你死啊,你的文章我不懂,可是你的医道真高明,我娘吃了你的药好多了。她是多年的风湿,真没有想到好得那么快,已经能拄着拐杖自己走

道儿了。关汉卿走走有好处,老年人可也不能太累。狱吏是是,真是谢谢你。可是,关汉卿,你的案情越扯越大了。说老实的,恐怕很难救你,怎么办呢?[狱卒中也有人交头接耳。关汉卿(诧异)“越扯越大”了?狱吏对。大得够瞧的了。你有一位老朋友叫叶和甫的吗?关汉卿唔

,有那么一个人,不是什么老朋友。狱吏他要来跟你谈谈。关汉卿我跟他没有什么可谈的。狱吏谈谈吧,对你许有些好处。(向内)叶先生,请吧![叶和甫从里面走出来,对关汉卿很关切的口气。叶和甫哎呀,老朋友,真想不到在这样的地方跟你见面。当初你不听我的话,我害怕总会有这么一天。所以我说,《窦娥冤》

最好别写,要写必定是祸多福少。现在怎么样?不幸而言中了吧。关汉卿(鄙夷地)你要跟我谈什么,快说吧。叶和甫瞧你,还这么急性子,不是应该熬炼得火气小一点儿吗?关汉卿(不耐)有话快说吧!叶和甫(低声)好,汉卿,先告诉你一个极可怕的消息,你那位朋友王著跟妖僧高

和尚同谋,上个月初十晚上,在上都,把阿合马老大人和郝祯大人都给刺死了!关汉卿唔,真的?叶和甫千真万确的,现在大元朝上上下下都为这事件发抖。你看这是国家多么大的不幸!关汉卿你还想告诉我什么呢?叶和甫我就是想告诉你,你不听我的劝

告,闯出了多么大的乱子!逆臣王著就因为看过你的戏才起意要杀阿合马老大人的。关汉卿(怒)怎见得呢?叶和甫许多人听见他在玉仙楼看《窦娥冤》的时候,喊过“为万民除害”,后来他在上都伏法的时候又喊“我王著为万民除害”,而且你的戏里居然还有“把滥官污吏都杀坏”的词儿——关汉卿(

按捺住怒火)你觉得“滥官污吏”应不应该杀呢?我们写戏的离不开褒贬两个字。拿前朝的人说,我们褒岳飞,贬秦桧。看戏的人万一在什么时候激于义愤杀了像秦桧那样的人,能说是写戏的人教唆的吗?叶和甫汉卿,你这话何尝没有一些道理,可是

于今正在风头上,皇上和大臣们怎么会听你的?再说,我今晚来看你,倒也不是为了跟你争辩《窦娥冤》的后果如何,(又低声)我是奉了忽辛大人的面谕来跟你商量一件大事的。你的案情虽说是十分严重,可是只要你答应这件事,还是可以减等甚至释放你的。关汉卿我跟忽辛没有什么好商量的!叶和甫别这么火气大,

老朋友,这事你也吃不了什么亏。反正王著已经死了,没有对证,只要你在大臣问你的时候,供出王著刺杀阿合马大人是想除掉捍卫大元朝的忠臣,联合各地金汉愚民图谋不轨。只要你肯这样招供,不只你的案子可以减轻,忽辛大人为了酬劳你,还预备送

你中统钞一百万。这不少哇,老朋友。关汉卿(怒火难遏)你还有什么说的?叶和甫你答应了吗?(过去)关汉卿我答应了。(他重重的一记耳光,竟把叶和甫打倒在地下)叶和甫汉卿,我好好跟你商量,你怎么动起粗来了?关汉卿狗东

西,你是有眼无珠,认错了人了。我关汉卿是有名的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一粒的铜豌豆,你想替忽辛那贼官来收买我?我们中间竟然出了你这样无耻的禽兽,我恨不能吃你的肉!叶和甫(狰狞无耻的面目毕露)你不答应,好,那你等着死吧。关汉卿死也不跟这无耻的禽兽说话了!狱官,让我回号子去。(

选自田汉《关汉卿》,有删改)9.下列对节选部分戏剧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节选部分看,狱吏因为关汉卿曾经救治过他的母亲,对关汉卿比较礼貌客气,禁子却凶狠残暴。B.关汉卿“你要跟我谈什么,快说吧”“你还想告诉我什么呢”等几

个简短的句子,都印证了“我跟他没有什么可谈的”。C.戏剧善于通过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按捺住怒火”“怒火难遏”等都属于动作描写。D.叶和甫与关汉卿的这段对话,采用了先恐吓后利诱的方式,叶

和甫先讲了一个“极可怕的消息”,再告诉他忽辛大人的想法。答案C解析“按捺住怒火”“怒火难遏”应是神态描写。10.“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节选部分中有哪些矛盾冲突?参考答案关汉卿与叶和甫的正面矛盾冲突,王

著等人和阿合马的矛盾冲突,还有主人公面对名利诱惑及生死抉择的内在矛盾。解析冲突是戏剧中方方面面的矛盾,有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有个人心理的矛盾,根据文本依次进行概括即可。11.“我关汉卿是有名的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

、响珰珰一粒的铜豌豆。”选段中哪些地方反映出关汉卿具有“铜豌豆”的性格?请简析。参考答案①关汉卿宁折不弯,坚持写出《窦娥冤》,坚持演出,振奋了民心,震慑了坏人;②关汉卿不受名利诱惑,不受威逼胁迫,具有浩然正气;③关汉卿疾恶如仇,他把劝说

他的叶和甫打倒在地。这些都体现了关汉卿面对诱惑、迫害和阻挠不妥协、不退让的“铜豌豆”的性格特质。解析首先要理解“铜豌豆”具有一种“硬”的特质,然后根据文本概括能够体现关汉卿“铜豌豆”性格的事件。(二)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2~14题。元杂剧《窦娥冤》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戏曲家关汉卿的代表作,位列我国十大悲剧之首。之前我们解读《窦娥冤》悲剧的原因主要是制度的黑暗、官吏的贪赃枉法、地痞流氓的猖狂和封建礼教的束缚等。近年来,人们讨论《窦娥冤》冤情的证据和法理问题,并引发了一些争论。大家普遍认为,由于当

时的审讯方式的主观随意性和没有强有力的自然科学技术、实证科学研究传统与职业传统的支持,悲剧是必然的;也有人认为,对于借助鬼神来作为裁判的依据,丧失了法律的独立性。但是,无论是法学家还是文学史家,在研究《窦娥冤》时,都忽略了一个重要人物蔡婆,只把她作为弱者看待而深深地同情她。实际上,蔡婆才是这个悲

剧的起因。我们知道《窦娥冤》的第一个也是很关键的焦点是高利贷。楔子里说,窦天章因为不愿错过三年一次的科举,不得已借蔡婆的高利贷;又因为还不上蔡婆的高利贷,才忍痛将女儿卖给蔡婆八岁的儿子作童养媳,所以才有后来的悲剧发生。显然剧作家也是将蔡婆放高利贷作为故事的

起因。元代放高利贷是合法的,但元代高利贷的利息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元英宗时代修订的《大元通制》上明确指出:“诸称贷钱谷,年月虽多,不过一本一息……违例取息者,禁之。”一本一息就是按借款金额的10%支付利息。但是我们

看蔡婆的利息,是百分之二百,借二十两,要还四十两,这样的放贷明显违法。而且看上窦天章的女儿,提出作为交换要窦娥作童养媳,属于夺人女儿。按照法律规定,罪上加罪,应该严惩。不仅如此,蔡婆在道德上也有明显问题:当窦娥心疼她违心承认下毒以后,她采取默认态度,一言不发,和窦娥“

休打我婆婆,情愿我招了罢”形成鲜明对比。轻易代窦娥答应张驴儿父子的婚事,说什么喜事冲冲的,而和张驴儿父亲厮混在一起。所以蔡婆在法律上有罪,道德上有明显过错。桃杌太守贪污受贿、严刑逼供,是案件的裁定者,也是悲剧的直接制造者。张驴儿父子为

非作歹、抢劫投毒,也是悲剧的参与者和制造者。桃杌太守接受张驴儿的贿赂,贪赃枉法,内外勾结,固然在程序上、法理上有值得指责的地方,在证据上的处理也明显违法。《元史·刑法志》说:“诸有毒之药,非医人辄相卖买,致伤人命者,买者卖者皆处死。”毒死张驴儿父亲的毒药是哪里来的?

按照元代的法律,需要搞清楚,致死人命,应该买者卖者皆处死,但是桃杌太守完全不问毒药的来源,直接判处窦娥死刑,明显渎职枉法。窦娥临死前发了三桩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楚旱三年。结果显示,窦娥的这三桩誓愿都应验了。这三桩誓愿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也是古代人们表达冤枉时习见的方式。利用不可能出现的现象

虚构,一方面是中国古代承认鬼神的存在,另一方面是古代天罚神断传统的延续,所以在当时没有什么瑕疵。戏剧的题目叫作《感天动地窦娥冤》,中国人信奉天人感应,认为人世间的事都会在天象上表示出来。感天动地实际上是对桃杌太守和整个楚州的惩罚。中国的诗歌、戏剧、小说的悲剧在末了往往出人意料地

体现出美好的结局,譬如《孔雀东南飞》之化鸟,《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化蝶等,成为中国文学的特色。(摘编自孙娟《<窦娥冤>里的蔡婆》,《光明日报》2020年3月16日)1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窦娥的悲剧是因为当时没有强有力

的自然科学技术、实证科学研究传统等的支持。B.实际上,蔡婆才是这个悲剧的主因,在研究《窦娥冤》时,许多人都忽略了这一点。C.违法放贷,夺人儿女,承认下毒,代答婚事,蔡婆在法律上有罪,道德上也有过错。D.桃杌太守在证据处理上明显违法,在程序、法理上值得指责,是悲剧的直

接制造者。答案D解析A项,错误有二:一是以偏概全,“没有强有力的自然科学技术、实证科学研究传统等的支持”只是造成窦娥悲剧的原因之一,还有“审讯方式”等;二是忽略了前提“大家普遍认为”。B项,“蔡婆才是这个悲剧的主因”错。

原文第一段“但是,无论是法学家还是文学史家……实际上,蔡婆才是这个悲剧的起因”,选项混淆了“主因”和“起因”两个概念。C项,“承认下毒”的不是蔡婆。原文是“当窦娥心疼她违心承认下毒以后……”,可见被迫承认下毒的是窦娥而不是蔡婆,此项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13.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之前人们解读《窦娥冤》悲剧的原因和近年来讨论《窦娥冤》冤情的证据和法理问题并引发的一些争论,提出了个人观点。B.文章在论证上,分别从法理和道德层面条分缕析,探讨窦娥悲剧产生的原因,真实而深刻地

反映了当时社会之混乱、黑暗与残暴。C.文章引用《大元通制》《元史·刑法志》的内容,是基于法理的考量,这就从不同于以往的研究视角让人们思考窦娥悲剧产生的根源。D.文章采用因果论证,多角度探讨窦娥悲剧产生的原因,从

蔡婆放高利贷到窦天章以女当债,从张驴儿父子逼婚到桃杌太守逼供,形成因果链。答案B解析B项,“分别从法理和道德层面条分缕析,探讨窦娥悲剧产生的原因”错。结合原文“但是我们看蔡婆的利息,是百分之二百,借二十两,要还四十两,这样的放贷明显违法”“不仅如此,

蔡婆在道德上也有明显问题”,可见对蔡婆的分析是法理和道德两个层面。1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按元律,非医人买卖毒药致死人命者,应该买者卖者皆处死,但桃杌太守完全不问毒药的来源,直接判处窦娥死刑,明显渎职枉法、草菅人命

。B.三桩暂愿是古代表达冤枉时习见的方式,利用不可能出现的现象虚构来体现天罚神断传统,窦天章断案苦于没有证据时鬼魂登场也是这个意图。C.戏剧的全名叫作《感天动地窦娥冤》,窦娥冤感天六月里飞雪,动地楚州三年不下

雨,既应了中国人信奉天人感应的思想,又正好和题目切合。D.窦娥的冤案最终得以昭雪,中国的诗歌、戏剧、小说的悲剧都会在末了出人意料地体现出这样美好的结局,这也成为中国文学的一大特色。答案D解析D项,“都会”

的表述绝对化。原文的表达是“中国的诗歌、戏剧、小说的悲剧在末了往往出人意料地体现出美好的结局”,注意是“往往”。三、语言运用(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圆”在中国哲学中意味着道境和禅境,儒、道、佛、易地将“圆”作为最高的精神境界,其中具有深刻的美学内涵。儒家的的中庸

,道家的有无相生的哲学思想,佛家的因果报应的轮回观,《周易》用以解读宇宙、人生奥秘的太极思维模式,以及人们“大团圆”的审美心理,似乎都存在于同一个“圆”的图式之中。“圆”既是华夏民族对社会、人生,以及

自身理想的一种构想、理解和追求,也是完满的表现,是循环往复的象征。这种观念体现在中国古代的戏曲小说中,则一切都应该圆满无缺,缺则有憾。中国古代悲剧最悲的要算是关汉卿的《窦娥冤》了,剧中不但有血溅白练,而且还有六月飞雪,可谓惊天地泣鬼神,()。但作者笔锋一转,却来个“窦天章为女申冤”,

由悲转喜、由缺为圆。对“圆”的崇尚似乎已成了一种性的文化——审美理想的规范。“大团圆”既是审美主体对规范的崇尚与屈从,也是审美主体对传统规范的迎合与妥协。它虽然推进了中国文学艺术对中和之美的追求,以及向圆熟精致的技能方面的发展,

却也遏制了中国艺术的感染力,特别是悲剧中美的、崇高的、善良的事物或人物被毁灭而带来的令人的震撼。1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不约而同不偏不倚弥散触目惊心B.不期而然不偏不倚弥漫触目惊心C.不约而同一视同仁弥散惊心动魄D.不期而然一视同仁弥漫惊心

动魄答案A解析第一组,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不期而然:即不期然而然,没有料想到如此而竟然如此。此处是说儒、道、佛、易几家没有事先商量就都把“圆”作为最高的精神境界,强调意见的一致性,故“不约而同”较符合语境。第二组,不

偏不倚:指不偏袒任何一方,保持公正或中立。也形容不偏不歪,正中目标。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亲疏厚薄。“不偏不倚”强调的是折中,而“一视同仁”强调的是平等对待。根据语境应选“不偏不倚”。第三组,弥散:(光线、气体、声音

等)向四外扩散。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此处修饰文化,应该是强调扩散,传播。故用“弥散”较符合语境。第四组,触目惊心: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此处是说悲剧中美的

人或事物被毁灭带来的震撼,“毁灭”强调情况的严重性,故用“触目惊心”较合语境。16.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使窦娥冤屈之大、痛苦之深充分显示B.充分表现了我国古典文学的浪漫主义特色C.使我国古典文学的浪漫主义特

色充分表现出来D.充分显示了窦娥冤屈之大、痛苦之深答案D解析从上文看,此处是在举例说明“中国古代悲剧最悲的”地方,可见括号处强调《窦娥冤》的“悲剧性”,与浪漫主义无关,故排除B、C两项;从句式上看,A项强调的是“充分显示”,D项强调

的是“冤屈之大、痛苦之深”,故排除A项。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圆”既是完满的表现,是循环往复的象征,也是华夏民族对社会、人生,以及自身理想的一种构想、理解和追求。B.“圆”既是完满的象征,是循环往复的表现,也是华夏民族对社会、人生,以及自

身理想的一种构想、理解和追求。C.“圆”既是华夏民族对社会、人生,以及自身理想的一种构想、理解和追求,也是完满的象征,是循环往复的表现。D.“圆”既是华夏民族对社会、人生,以及自身理想的一种理解、构想和追求,也是完

满的表现,是循环往复的象征。答案B解析文中画线句子有两处错误,一是搭配问题,应该是“完满的象征”和“循环往复的表现”,可以排除A、D两项;二是语序问题,按照逻辑顺序应该是先说圆的基本特征,后说其深层意义,可以排除C项。D项还有语序不当的错误,应是先“构想”再“理解”,然后“追求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2020年12月19日,话剧《断金》的西安站巡演在陕西大剧院落下帷幕。这部经典话剧首次来到古城西安,对古城观众来说,是一次在“黑天鹅之年”与“难得好作品”的美好相遇。话剧《断金》以北京东

安市场为舞台背景,展现了从清末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段特殊时期的社会风貌,讲述了富小莲、魏青山、贵宝虽素昧平生却在落魄境遇中结为拜把子兄弟的故事,演绎了人间百态。多位演员带着沉淀了大半生的纯熟演技与人生智慧来到舞台,将对戏剧的一腔热血化作一幕幕教科书级的表演,充分调动了观众的情绪,

经典桥段不时引得观众拍手叫绝,掌声与欢呼声不绝于耳,盛况空前。18.请简要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5个字。参考答案话剧《断金》西安站巡演圆满落幕,演员表演精彩生动,盛况空前。19.同学们观看话剧《断金》后,对戏剧产生浓厚兴趣,纷纷邀请学校的梨园社团组织一次《窦娥冤》的戏剧片段演出活动,请

你为本活动的海报创作一个宣传文案。要求:剧情介绍全面清晰,语言表达有文采,不超过100个字。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