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地理含答案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 页
  • 大小 1.779 MB
  • 2024-09-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广东省惠州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地理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广东省惠州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地理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广东省惠州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地理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5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广东省惠州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地理含答案.docx,共(8)页,1.779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5758003ff16f9936675179f0098375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惠州市202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地理本试卷6页,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2022年末我国人口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是近61年来首次人口负增长。

图1示意我国1990年后0-14岁、15-59岁、60岁以上及总人口的数量变动情况(含预测)。据此完成1~2题。1.我国各年龄段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的次序为()A.少儿人口、劳动年龄人口、老年人口B.老年人口、劳

动年龄人口、少儿人口C.劳动年龄人口、少儿人口、老年人口D.少儿人口、老年人口、劳动年龄人口2.与目前我国人口负增长原因关联紧密的是()A.人均寿命延长B.平均婚育年龄上升C.人口迁出率上升D.近年生育政策调整伊势湾北部的日本

名古屋港区按致灾危险性由高到低,共分一至四级防灾分区。区内布局有小型、大型避难场地和竖向避难所。避难场地指公园广场等具有开敞空间属性的避难场所,竖向避难所一般为多层、大体量的钢筋混凝土建筑。该地一级防灾分区避难场所数量少,仅在必要地区配置少量竖向避难所。图2为名古屋港区四级防灾分区分布示意图。据

此完成3~5题。3.避难场所的选址应临近()A.交通线B.海岸C.市中心D.郊区4.该地一级防灾分区中的竖向避难所主要用于紧急躲避()A.地震B.滑坡C.暴雨D.潮灾5.一级防灾分区设置的避难场所数量少,原因可能是()A.高危险区人口稀少B.限制高危险

区开发建设C.高危险区土地稀少D.减少高危险区人员滞留城镇化是区域城镇和乡村人口变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有研究从城乡人口变动的视角划分城镇化地域类型(划分方法如图3所示),并发现中国的城镇化实现路径存在较强的时空动态性。据此完成6~8题。6.若处于图中

阴影区间,反映区域()A.城镇化速度提升B.城镇化速度降低C.城镇化水平提升D.城镇化水平降低7.我国各地最主要的城镇化地域类型为()A.城乡扩张型城镇化B.城镇吸引型城镇化C.乡村流失型城镇化D.城乡收缩型城镇化8.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政策可能使西南

地区城镇化()A.从乡村流失型转为城镇吸引型B.从乡村流失型转为城乡扩张型C.从城镇吸引型转为乡村流失型D.从城镇吸引型转为城乡收缩型受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共同驱动,中国近20年来地表温度总体上升。升温区占国土面积的78%,而降温区较为集中于3条轴线,整体呈“Y”型交

汇于汉中盆地西部(图4所示)。据此完成9~10题。9.“Y”型降温区多为()A.平原B.盆地C.山区D.河谷10.我国各地地温变化按成因可分为“自然主导区”和“人为主导区”,其界线最可能接近()A.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B.“胡焕庸线”C.二、三级阶梯分界线D.南北方分界线北京时间2017年9月6日,中国第八次北极科考队搭乘“雪龙”号科考船,历时8天,成功穿越北极西北航道。该试航的成功为未来中国船只穿行西北航道积累了重要的航行经验。图5示意北极西北及东北航道分布。据此完成11~13题。11.“西北航

道”和“东北航道”的命名是视()A.欧洲为航道起点B.北极中心为航道起点C.亚洲为航道起点D.白令海峡为航道起点12.西北航道的最佳通航窗口期为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主要因为此期间()A.风浪较小B.海冰较少C.

白昼较长D.晴天较多13.在西北航道各线路中,“雪龙”号试航路线的优势在于()A.航道宽阔B.航线顺直C.通航期长D.航程较短向外长波辐射是指大气层向外的长波辐射,该辐射量一般与云顶高度成负相关。卷云属于高云族,薄而透光,一般位于对流层顶下部。图6示意某高原82°

E-92°E范围内水汽含量、垂直风速大小及2007-2010年夏季卷云发生总次数的纬向分布。据此完成14~16题。14.卷云一般由()A.稀疏的小水滴组成B.密集的小水滴组成C.稀疏的小冰晶组成D.密集的小冰晶组成15.通常区

域对流作用强()A.利于卷云产生,向外长波辐射强B.利于卷云产生,向外长波辐射弱C.抑制卷云产生,向外长波辐射强D.抑制卷云产生,向外长波辐射弱16.图示高原南部水汽及垂直风速的变化源于该地()A.信风下沉B.东北季风下沉C.西风抬升D.西南季风抬升二、非选择题:共三小题

,52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武昌自古为军事重镇,先人择址蛇山等高地筑城。明代以前,汉水下游为网状水系,并以汉水南支为入江主水道。鹦鹉洲曾是长江武汉段的沙洲,其在干支流

汇合处形成,历经数次变迁,对古商业中心——武昌南市的兴衰有重要影响。南宋诗人范成大对此地曾描述“泊鹦鹉洲前南市堤下,廛闬(市肆商店)其盛,列肆如栉…盖川广荆襄淮浙贸迁之会,货物之至者无不售…”。图7示意198年—1732年长江武汉段水系及沙洲

状况。(1)推测武昌古城选址高地修筑的原因。(4分)(2)分析武昌南市商业一度兴盛的原因。(6分)(3)描述图示阶段汉水入江河道及鹦鹉洲的变化,并说明两者的关联性。(8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波浪能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可应用于发电、海水淡化、供热等。通常认为波浪能流密度大于2kW/m时为可用,但波高大于4m、风力大于7级时对波浪能装置的安全性易造成影响。目前,小型波浪发电技术日趋成熟,但资源转

换效率仍较低。我国海域广阔,波浪能资源的应用利于开发走向深远海。图8为我国周边海域波浪能流密度(kW/m)分布图。(1)说出我国海域波浪能总体分布特点。(4分)(2)波浪能的开发利用有利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请说明

理由。(6分)(3)你认为目前我国波浪能是否具备商业性开发条件,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6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崇明东滩南部(图9所示)是径流中所携带泥沙在岛堤之外沉积形成的潮滩,受径流量影响,滩地土壤盐度东北高、西

南低。潮滩高程和盐度的梯度变化,共同限制着盐沼植物在空间上的分布。该地有莎草科及禾本科两类植被分布,植被分布区潮滩高程与群落演替发育的时间存在密切联系。(1)分析该滩地土壤盐度东北高、西南低的原因。(6分)(2)说出潮滩植被对潮滩环境的改造作用。(4分)(3

)推断该地莎草科和禾本科两类植被的演替顺序,并说明理由。(8分)惠州市2023届高三模拟考试试题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部分(4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BBDACDA

CCDABCACB二、非选择题(52分)17.(18分)(1)该地地势低平、河网广布,高地可防洪涝灾害;武昌为军事要地,高地城池利于军事防守。(4分)(2)地处长江中部,联通东西,且处江河交汇地,地理位置优越;与鹦鹉洲隔江相望,

(夹江)江内风浪小,港湾优良,成为水运枢纽。(6分)(3)汉水:入江河道减少,入江主河道改变(由汉水南支转为汉水北支);鹦鹉洲:面积逐渐变小并最终消亡。(4分)两者相关性:鹦鹉洲地处汉水南支与长江交汇处,由南支所携带泥沙淤积形成;南支变窄、

淤塞,使入江泥沙减少,流水侵蚀加剧,沙洲逐渐变小直至消亡。(4分)18.(16分)(1)我国海域波浪能分布不均,近海密度较小,远海密度较大;南海北部密度最大,渤海密度最小,总体从南海北部向南北两侧减小。(4分)(2)波浪能的开发,可以为远离大陆的岛礁提供清洁能源,实现淡水

自给,利于岛礁的开发与国防建设;为海上石油平台、海水养殖场、海上灯塔、海上气象浮标等稳定供能,保障远洋资源开发、航行与海洋科研等。(6分)(3)具备条件;理由:我国海域波浪能资源可开发范围广;东部地区能源市场需求大;远海开发项目中应用价值高,应用场景丰富;

波浪能发电技术日趋成熟。不具备条件;理由:波浪能的规模化应用,设计施工复杂,投资造价高;波浪能资源不稳定,资源的转换效率较低;受海洋灾害(大风巨浪)、海水腐蚀等影响,设备维护困难。(6分)19.(18分)(1)崇明岛南侧入海河道较宽,入海径流量大,滩地南部海域海水盐度较北部低,

受海水倒灌及潮汐影响,滩地土壤盐度东北高、西南低。(6分)(2)促淤,加速潮滩抬高;改良潮滩土壤,提高潮滩生物多样性。(4分)(3)莎草科向禾本科植物演替〔先出现莎草科,后被禾本科植物取代);理由:潮滩越高,植物群落演替发育时间越长;莎草科植物主要分布在近海的低

潮滩,禾本科主要分布在内带的高潮滩;随着潮滩沉积,高程增加,(生长环境改变使)莎草科植被逐步向禾本科植物演替。(8分)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974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