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精准解析】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共(8)页,75.500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4c43dabaa8f9e4c580de6b3a57d742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试卷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答题栏内。每小题3分,共30分)1.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们负责,受人民监督。”这一规定体现了()A.我国的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B.国家权力机关与人民的关系C.我国的国家机构的运行方式D.我国人民代表大会重要地位【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
民监督”,这规定了国家权力机关与人民的关系,人民是国家主人,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B符合题意;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原则,A不符合题意;题文材料未体现国家机构的运行方式、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用所学,准确作答。2.下图漫画《不能乱跑》寓意政府要()A.放大公章职能B.超越权限行事C.依法行使职权D.强化自己权威【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宪法规范
权力运行。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2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漫画寓意是让权力在制度的轨道上运行,说明了政府要依法行使职权,C
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权力并不能随意扩大;B说法错误,不能超越权限;D说法错误,政府要为人民服务,不是为了强化自己权威。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要弄清漫画寓意,把握好政府依法行使职权的要求,完成解答。3.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
问题。下列属于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①根本制度②根本任务③国家性质④抗疫措施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从制定和修改的
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都是国家生活中根本问题,故①②③符合题意;④不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宪法
是国家的根本法,根据教材知识,依据题意分析,选出正确答案。4.同桌将他的“体检表”放在桌而上,张三很好奇,便偷偷地翻开来看。同桌被张三侵害的是()A.肖像权B.名誉权C.姓名权D.隐私权【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隐私权。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
息保密的权利。公民有权对个人信息保密,如依法不公开自己的身体状况、家庭关系、储蓄密码等,并禁止他人非法搜集、传播和利用自己的私人信息。公民有权对个人信息保密,如依法不公开自己的身体状况、家庭关系、储蓄密码等,并禁止他人非法搜集、传播和利用自己的私人信息。题干中张三的行为侵害了同桌
的隐私权,D正确;ABC3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选:D。【点睛】认真审题,紧扣题意,联系生活,结合教材中关于隐私权的基础知识有助于解答本题。5.假如你发现学校门口的交通经常拥堵,秩序混乱不堪,便准备利用课余时间调查了解乱象产生的根源,并向交通管理部门反映情况,提出
相关合理建议。你行使权利的基本路径是()①撰写报告②提交建议③开展调查④发现问题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④→③→①→②D.①→③→②→④【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了依法行使监督权。行使监督权,就是督
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为人民谋利益。积极行使监督权是主人翁意识及责任感强的表现。公民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渠道有: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反映;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
督。权利的基本路径是发现问题、开展调查、撰写报告、提交建议,④→③→①→②符合题意;ABD错误。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依法行使监督权,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6.汪某因养宠物干扰人们正常生活,违
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被处200元罚款。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行使权利有界限②履行义务要处罚③权利义务相统一④犯罪行为受制裁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密不可分的;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
务是相互结合的,在某些条件下,权利就是义务,义务就是权利;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促进的。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因此,人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
依法履行义务。题文中,汪某受到法律的处罚,说明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行使权利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行使权利不能超越法律的界限,①③正确;②错误,不履行义务要处罚;④错误,汪某的行为4属于行政违法行为,说明了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制裁。故选:A。【点睛】认真审题,把握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依据题文信
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7.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谱写了一曲曲敢于“逆行”的“战疫”之歌。实践充分证明,我国取得抗疫阻击战巨大成果的最大优势是()A.中国共
产党的领导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
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的特征,实践充分证明,我国取得抗疫阻击战巨大成果的最大
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A是正确的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只有理解题意,才能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才能做出正确选择。8.在我国,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工
作的专门机关是()A.国家权力机关B.国家监察机关C.国家行政机关D.国家司法机关【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国家机关的认识。在我国,国家机关包括权力机关、监察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依据教材知识,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监察机关,独立于行
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B符合题意;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人民政府是国家行政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
院是5国家司法机关,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认真审题,把握国家机关的性质,依据题文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9.2020年1月23日,合肥王某在微信中传播“双凤医院已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3例,到晚上已有8人感染”的谣言,引发公众恐慌,最后被公安机关依法处罚。对此,珍视自由需要()
①追求网络无限制言论自由②珍惜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③依法行使自己的正当权利④树立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法治和自由的关系。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碰法律的
红线,违反法律会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依据教材知识,珍视自由需要我们珍惜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正当权利,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观念,②③④正确;①错误,网络言论自由也受法治的限制,
无法治不自由。故选:D。【点睛】认真审题,把握法治和自由的关系,依据题文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10.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司法改革的核心是()A.科学立法B.严格执法C.全民守法D.公正
司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了实现司法公正,国家积极推进以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革,故D项符合题意,A项在我国立法工作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承担;B项国家政府部门要严格执法;C项每个公民要守法
,与题干无关,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要明确依法治国的含义、意义以及基本要求: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6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基本要求:科学立法、严格
执法、全民守法、公正司法,在此基础上分析做出选择。二、非选择题(共20分。其中第11题2分,第12题8分,第13题10分)11.我们依法享有权利,也应依法履行义务,我们要增强义务意识,认真履行法定义务。请你在下列横线
中列举两条我们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履行受教育义务(2).依法服兵役义务【解析
】【分析】【详解】该题考查公民的义务的内容。公民要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做到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该题考查我们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履行受教育和劳动的义务,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义务,赡养
扶助父母的义务,履行受教育义务;依法服兵役义务;遵守交通规则;保护野生动物;遵守公共秩序等等。故答案为:履行受教育义务;依法服兵役义务。【点睛】解答该题需要用全面的观点,善于从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12.材料一:2020年5月下的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京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齐聚一堂、建言献策、共商国是。2020年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材料二:2020年春,一场突如
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某地蔬菜采摘、运输非常困难,蔬菜价格飞涨。当地政府立即采取“给菜农提供补贴,鼓励釆摘蔬菜;疏通交通道路,保障蔬菜运输;到外地调运蔬苿,保证市场供应”等一系列应对措施,使当地蔬菜价格很快回落,人民群众所需要的蔬菜得到了正常供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请从两个不同角度说说材料一体现了《道德与法治》(八下)课本中的观点。(2)材料二中该地蔬菜价格由飞涨到回落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怎样的优势?【答案】(1)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
高国家权力机关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拥有最高立法权。(2)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②充分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③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行科学宏观调控;④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为人民对美7好生活的需求提供保障。【解析】【分析】【详解】(1)本题考
查了材料一体现了《道德与法治》(八下)课本中的观点。材料体现了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召开,并高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表明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行使了立法权。(2)本题考查材料二中该地蔬菜价格由飞涨到
回落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材料中蔬菜价格受市场资源的影响飞涨,政府通过各种措施保证市场蔬菜供应,价格回落,说明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政府则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据此作答。【点睛】该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体制,解答该题需要用全面的观点解答。13.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创造了历史上最好的减贫成绩: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累计减贫9348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也从2012年末的10
.2%下降到2019年末的0.6%。到2020年2月底,全国832个贫困县中已有601个宣布脱贫摘帽,179个正在进行退出检查,未脱贫摘帽县还有52个,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对此,关于“脱贫攻坚所取得的成绩”这个话题引发了社会广泛热议。然而,有少数人评论:“脱贫攻坚是社会稳定
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个人生存与发展没有什么价值。”(1)我国脱贫攻坚所取得的成绩体现了我国宪法的哪些原则?(2)请从“公平”的角度,对少数人的评论加以评析。【答案】(1)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
则。(2)少数人的评论是片面的。(一)脱贫攻坚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基础。①脱贫攻坚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②公平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二)脱贫攻坚也是个人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①脱贫
攻坚不仅能保证个人应得的利益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②而且能让人感受到尊严,从而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效率。【解析】【分析】8【详解】(1)本题考查对我国宪法原则的认识。材料中我国脱贫攻坚所取得的成绩,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基本原则与
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据此作答。(2)本题考查观点分析。首先明确对少数人的评论是片面的,理由结合教材知识,从脱贫攻坚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发展、有利于让个人获得生存发展的条件,激发个人潜能等方
面考虑作答。【点睛】解答本题要认真分析材料问题,把握好尊重和保障人权、维护社会公平等知识点,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