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29.882 KB
  • 2024-10-1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1.60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docx,共(5)页,29.882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49547cde34a22c66445de229bf551c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1.(2021·广东高一期中)1931年3月,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发表讲话,鼓吹占领满蒙的意义重大。他认为满蒙的资源很丰富,有着作

为国防资源所必需的所有资源,是日本自给自足所绝对必要的地区。此材料可用于说明(D)A.日本妄图推行“以华制华”政策B.日本国力弱无力发动对外战争C.日本已做好充分的侵华准备D.九一八事变并非偶然的事件解析1931年3月日本就已经开始打中国的主意,觊觎满蒙丰富的资源,说明其发动九一八事

变是早有预谋的,故选D项;材料没有涉及“以华制华”,排除A项;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渐强盛,排除B项;“充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2.(2022·山东菏泽一模)民国某年元旦,一位学者在《东方杂志》上表

述了对于未来中国的梦想:“我梦想着未来的中国,政府不守无抵抗主义,也不向国际联盟求救”。“民国某年”应是(C)A.1929年B.1931年C.1933年D.1937年解析根据材料“某年元旦”“政府不守无抵抗主义,也不向国际联盟求救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和国际联盟的绥靖等引发国人不满,1937年9月国共两党合作抗战,因此材料中的说法出现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1937年之前,故C项正确。3.1931年9月,流亡在北平的东北知名爱国人士成立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随后各地纷纷

成立类似组织。此时,上海、北平三百多个团体四五十万人召开抗日救国大会,提出了“国内各方停止内争,一致对外”的要求。这反映出(B)A.全国抗战局面的出现B.广大民众强烈的爱国精神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D.抗日救亡局限于普通民众解析材料所述是九一八事变发生后

,抗日救亡运动兴起时的部分现象,反映了民众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B项正确。4.(2022·山东济南高一期末)在中国共产党某次会议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

。这次会议是(B)A.瓦窑堡会议B.洛川会议C.中共七大D.七届二中全会5.(2021·安徽芜湖高一期末)张学良自述中说:“共产党之停止内战,共同抗日,高唱入云,实攻我心,不只对良个人,并已动摇大部分东北将士,至少深入少壮者之心。”这表明张学良(B)A.决定改旗易帜B.

决心实行“兵谏”C.与东北抗联合作D.放弃与日本妥协解析材料反映了张学良在发动西安事变之前的处境,故选B项;改旗易帜发生于1928年,此时中国共产党尚未提出“停止内战,共同抗日”,排除A项;东北抗联是留在东北坚持抗日的武装力量,排除C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6.(2022·浙江温州高一期末)抗战

时期《西北文化日报》曾发表一则著名通电:“(一)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二)停止一切内战……(五)开放民众爱国运动……(八)立即召开救国会议。”据此推测,该通电发表于(B)A.1931年B.1936年C.1938年

D.1945年7.(2022·河北保定模拟)1937年12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部连发三份文件,要求在全军范围内整改干部队伍。军长赵尚志提出,要改造抗日阵容,重新树立军人风范;还点名批评了军中放松政治军事工作、随意取用支配战利品、借故支用公款、打骂

群众等违纪现象。东北抗联此举旨在(B)A.推动民众抗日救亡运动兴起B.应对复杂的军事战争环境C.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D.壮大反抗国民政府的力量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东北抗联此举旨在整编军队,严肃军纪,以适应复杂的军事战争环境,B项正确。8.1932年共产国际向中国共产

党明确指示,只有推翻国民党政权,才能真正进行民族战争。但在1935年又要求中国共产党同包括国民党在内的各党派采取联合行动,争取建立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统一战线。这一转变(B)A.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开展土地革

命B.有助于联合抗日局面形成C.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D.壮大反抗国民党的力量解析这一转变有利于联合国内各派势力共同抗日,形成联合抗日局面,故选B项,排除D项。材料与土地革命无关,排除A项;国民革命兴起于1924年,排除C项。9.(2021·广东惠州高一期末)1937年12

月南京陷落后,日本侵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以下可作为佐证“南京大屠杀”的最有力的证据是(D)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B.历史研究者的专著中对该惨案的描述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摄的新闻照

片解析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都是第一手史料,故选D项;受害者的控诉材料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排除A项;历史专著对“南京大屠杀”的描述属于二手史料,排除B项;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并不全面和完整,且有主观因素,排除C项

。10.(2022·四川西昌高一期末)下面是日本侵华期间扶植的主要傀儡政权简表,据此可知日本的殖民统治政策是(C)名称建立时间地点汉奸头目“满洲国”1932年3月长春溥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1940年3月南京汪精卫A.奴化教育B.“蚕食”

“清乡”C.“以华制华”D.“以战养战”解析从材料中的傀儡政权的建立可知,日本推行的政策是“以华制华”,C项正确;奴化教育是外来民族在其他国家(地区)沦陷区对其原住民实施的精神控制法,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蚕食”“清乡”属于军事上的措

施,排除B项;“以战养战”也属于军事上的措施,排除D项。B级能力素养提升练11.(2022·广东高一期末)下表所示是1935年5月、6月发生的部分事件。这反映出(C)(1)5月29日,日本提出平津二十里内及京奉沿线两侧不得驻中国

军队(2)5月30日,日本政府宣称这次华北事件由军部负责解决(3)6月6日,日本军部向驻华日军发出重大的训令,要他们执行断然粉碎之手段(4)6月7日,日本驻华武官向中国政府提出最后通牒,“两三日内,华北形势极堪注意”A.日本对华侵略蓄谋已久B.中日军事对抗加剧C.日

本正在加快侵华步伐D.国民政府积极御侮解析据表格内容可知为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华北事变,说明其加快了侵华步伐,故选C项;蓄谋已久强调长时间的计划,而材料中只有一周左右的时间,排除A项;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日军事对抗加剧,排除B项;当时国民政府

消极抗日,排除D项。12.(2022·广东湛江高一期末)在20世纪初期的书刊中,“中华民族”与“华族”“华夏族”“中国民族”“国族”等称谓互相混用。20世纪30年代,书刊中的“中华民族”得到广泛使用,其他称谓则逐渐稀少。这种变化表明(A)A.民族危机推动

国家认同增强B.国民政府强化对思想的控制C.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日益规范D.社会各界的文化差异性缩小解析20世纪30年代,书刊中的“中华民族”得到广泛使用,其他称谓则逐渐稀少,这种现象与日本侵华导致全民族抗战有关,表明民族危机推动国家认同增强,故选A项;国民

政府强化思想控制是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就开始了,而不是20世纪30年代才开始的,排除B项;“中华民族”之所以得到广泛使用,是因为它更能激发起民众团结一致抗日的热情,而不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日益规范,排除C项;社会各界的文化差异性始终存在,而且会由于时代的变化而增大,

并不是缩小,排除D项。13.(2022·天津高三期末)“日本帝国主义者之所以能占据满洲,完全是国民党军阀投降帝国主义的结果。……只有工农劳苦群众自己的政府是彻底反对帝国主义的政府。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之下,才能将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中国共产党于1931年9月19日发表此宣言

的主要目的是(C)A.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B.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C.表明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战的严正立场D.谴责国民政府的软弱无能解析该宣言发表于九一八事变的后一天,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抗日的决心,故选C项;日本

侵略已成事实,侵略野心已经暴露,排除A项;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是1935年的瓦窑堡会议,排除B项;宣言主要目的是表明抗日的决心,排除D项。14.(2021·浙江台州高一期末)有学者认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关键是如何处置蒋

介石的问题,这不仅关系到蒋介石生死存亡的问题,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问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首倡者无疑应该是发动事变的当事人。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因素有(B)①张学良、杨虎城的立场②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斡旋③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④全国团结抗

战局面形成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④解析扣押蒋介石的目的在于以“兵谏”促其抗日,张学良、杨虎城的态度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至关重要,故①正确;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积极斡旋,使得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故②正确;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而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在19

42年形成的,故③错误;全国团结抗战局面是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形成的,而西安事变发生在局部抗战阶段,故④错误;B项符合题意。15.德国人拉贝在1937年12月14日的日记中写道:“开车经过市区,我们才晓得破坏的巨大程度。车子每经一二百米就会压

过尸首,那些都是平民的尸首。我检查过,子弹是从后面射进去的,看来这些人是在逃跑的途中从后面被打死的。”日记可以直接证实日军(B)A.在重庆大轰炸的暴行B.在南京大屠杀的暴行C.实行疯狂“扫荡”的暴行D.731部队灭绝人性的暴行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拉贝日记可以直接证实日军在

南京大屠杀的暴行,故B项正确。16.(2022·重庆高二质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全中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全国上下应该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我们要求全国人民,用全力援助神圣的抗日自卫战争!我们的口号是:

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中共中

央1937年7月8日通电》材料二1937年8月18日,即“八一三”事变后的第五天,国民党高级将领陈诚在南京研究抗战策略时,提出“我国因军事落后,且未有充分作战准备,不宜实施迅速决战之战略。但我国国土广大、人口众多、经济资源散在各地,具有长期作战之条件。故我国对倭

作战之最高指导方针,不能不根据优劣相反之客观条件,实施持久消耗战略”。——摘编自《民国高级将领列传》(1)根据材料一,分析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卢沟桥事变提出了什么主张。这一主张提出的原因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党的将领提出了怎样的抗战方针。他为什么会提出这些抗战方针?参考答案

(1)主张:全民族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原因: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的危机空前加剧。(2)方针:反对速战速决战略,实施持久消耗战略。原因:中国军事落后且未有充分作战准备;中国国土广大、人口众多、经济资源散在各地,具有持久

作战的条件。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舍会山协议”1937年11月,中共皖赣特委派代表同国民党闽浙皖赣主任公署代表在祁门县舍会山进行谈判,达成合作抗日协议。12月,陈毅专程从南昌到达舍会山,传达中共中央

关于国共合作、一致抗日的指示精神。以下是某纪念馆关于此协议内容的展板:舍会山协议国民党当局停止向游击队进攻,撤退在根据地周围的一切驻军。准许游击队派人联络各地红军人员。红军人员过境应通行无阻。国民党当局解除“移民并村”的封锁

,恢复群众生产自由。释放一切“政治犯”。红军游击队停止打土豪,停止对当局的敌对行动。全部给养可以自由买卖。结合所学,为展板内容撰写一份解说词。(要求:多角度提取信息,分析全面,解释合理。)参考答案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共同抗日

。1937年11月,在中共中央的方针下,江南红军与国民党达成此协议。根据协议,当地国共双方结束对立,停止内战;国民党取消对红军的经济封锁;中国共产党停止在农村的土地革命。此协议的签订落实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的方针,实现了这一地区的国共合作,为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创造了条件。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