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浙江省北斗星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20)页,52.31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416d2f9854e226d2eec4f79c0b5979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3学年第一学期浙江北斗星盟阶段性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学号和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写在指定位置;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
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有食物吃却“不食”,是一种偏离人类食色本能的主动选择,其背后具有社会的、文化的和政治的丰富内涵。②孔子的不食并非穷讲究。《论语·乡党》说: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恶臭,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南宋张栻在《论语解》中认为,“厌”是饱足之意。《乡党》这句话的意思是,面对精细的食物,夫子有所
节制,并不饱足。老子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认为欲望的无节制将导致个人的沉溺放纵,在这一点上儒家与道家并无不同。儒家的教育是要成就君子。孔子将饮食视为个人修养与道德磨砺的途径,蔬食饮水乐在其中,而耻恶食者不足与议。儒家对食物有品
格的要求,这个品格并不是口欲味道,即使是粗茶淡饭,也要按照规矩礼仪一丝不苟。如“不得其酱,不食”,酱并不昂贵,是民间日常佐食之物,“酱之为言将也,食之有酱,如军之须将”(《急就篇》)。不得其酱不食,不是穷讲究,而是做事不苟且不随意
的态度。③遭遇丧葬是节制饮食的重要场合。“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在丧亲哀痛者身边肆意饮食,是没有恻隐之心的表现,也是不合礼仪的。《礼记·间传》对有丧服者的饮食做出详细规定:“斩衰三日不食,齐衰二日不食,大功三不食,小功、缌麻
再不食,士与敛焉则壹不食。”这是以不食的方式表达哀痛,并以不食时间长短的不同确认亲属伦理秩序。葬礼包括既殡、卒哭、小祥、大祥、樟等环节,孝子的食在不同阶段逐渐变化。丧亲之始,孝子悲痛万分而无饮食之意,故三日不食。但哀礼不可过毁,“送死有已,复生有节”,故既殡后食粥,开始进食,但只是吃点清寡之物
。其他丧服者在既殡后,齐衰可疏食水饮,但不食菜果。大功不食醯、酱,小功、缌麻不饮醴酒。随着时间流逝,孝子能吃的东西逐渐增多,三年之丧结束之后饮食恢复正常。④和熹邓太后父亲去世时,“后昼夜号泣,终三年不食盐菜”。申
屠蟠“九岁丧父,哀毁过礼。服除,不进酒肉十馀年。每忌日,辄三日不食”。这些都是过度行礼的表现。这确实是表达哀痛的方式,但也导致沽名钓誉、伪孝成风的现象。魏晋时期出现五日、七日、旬日甚至是二十三日不食的情况,已非一般人情,而只是伪孝邀名之举罢了。丧礼中身患疾病或年过七旬者能够权变饮酒食肉
,对于其他人则是以不食或疏食为主要要求。但随着社会风俗的丕变,西汉社会奢侈浇薄之风逐渐兴起,“今俗因人之丧以求酒肉,歌舞俳优,连笑伎戏”,丧礼上竟饮酒食肉并且歌舞伎乐。宋代流行在居丧期间大摆宴席作乐娱尸,丧礼竟成为亲朋好友聚会性质的
场合了。⑤因观念不同,也会不食。《列子》中齐国人爰旌目,饥饿倒地,狐父之盗曰丘,见而下壶飧以谰之。爰旌目恢复了意识,问曰:“子何为者也?”盗答曰:“我狐父之人丘也。”爰旌目曰:“嘻,汝非盗邪?吾义不食子之食也。”最终不食而死。不食不义之食,体现了自己的
道德纯洁,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孔子说“不食污君之禄”,都是以不食表达对权力的不认同、不合作态度。儒家要求君子远庖厨,“其于禽兽,见其生不食其死,闻其声不食其肉,故远庖厨”(《汉书》)。儒家的着
眼点在于君子的心性,“不忍”之心是仁的基础。佛教传入中国之初并非不食肉,但有一定的条件限制,需要“不见、不闻、不疑为我而杀之肉”。佛家的慈悲之心与儒家君子的不忍之心,颇为接近。⑥也有作为表达武器的“不食”。伍子胥伐楚,攻入郢都,申包胥去秦国求援,“七日不食,日夜哭泣”(《史
记》),以不食作为表达请求救援的哀绝与急迫之情。窦太后小儿子梁王多行违法之事,汉景帝派遣文法吏穷治其事,“太后不食,日夜泣不止”,迫使汉景帝隐没了梁王谋反事。在皇家之外,长辈也经常以“不食”作为向晚辈施压的方式。万石君石奋,“子孙有过失,不谯让,
为便坐,对案不食。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史记》)。晚辈有时也以不食反向规劝。东汉杨厚九岁时,其母与前妻子相处不和睦,杨厚为家庭和睦,“乃托疾不言不食。母知其旨,惧然改意,恩养加笃”。⑦张光直说,到达一个文化核心的
最好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它的肠胃。出于各种情景、观念、关系的“不食”,是观察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颇有意味的视角。(薛小林《人为什么拒绝吃?——秦汉时期的“不食”》,有删改)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第②段“在这一点上儒家与道家并无不同”中的“这一点”,是指对精细的食
物,有所节制,并不饱足。B.孔子将饮食视为个人修养与道德磨砺的途径,在饮食上应追求简单朴素,不可食用精细烹饪的食物。C.和熹邓太后三年不食盐菜,申屠蟠除服之后不食酒肉,在忌日三日不食,都是沽名钓誉的伪孝行为。D.古时,长辈会以不食向晚辈施压,晚辈也会以不食反向规劝,将“不食”作为一
种表达的“武器”。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讨论的“不食”现象,不是被迫之举,而是主动选择,并试图分析这种选择背后的多重意义。B.不食时间长短与丧服轻重相关。丧服越重,不食时间越长,这符合费孝通提出的“差序格局”。C.从第④段“丧礼上
竟饮酒食肉并且歌舞伎乐”可知,作者认为汉代丧礼过于奢侈,应当更为简朴。D.本文运用了多种论证方式,例如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行文灵活多变,说服力强。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⑥段观点的一项是()A.东汉时堂邑县防广为父报仇而系狱,“其母病死,广
哭泣不食”。县令动容,特批防广归家殡殓。B.王莽拜龚胜为太子师友祭酒,“胜不应征,不食而死”(《汉书》卷九九),以不食结束生命。C.《礼记》曰:“天不生,地不养”,“鬼神弗飨也”。即不顺应自然时则的菜蔬鬼神是不吃的。D.东汉周党看见闵仲叔食
无菜,赠之生蒜。闵仲叔曰:“我欲省烦耳,今更作烦邪?”故受而不食。4.儒释道三家皆有“不食”行为,且“不食”的原因亦有相似之处。请依据文本,简要分析。5.本文的论证语言颇具特色,请简要分析。【答案】1.D2.C
3.B4.①儒道二家都崇尚饮食节制,因为欲望的无节制将导致个人的沉溺放纵,因而在饮食上也需节制欲望。②儒释二家对动物(牲畜)都崇尚“见其生不食其死”,都是出于对动物生命的“不忍之心”(慈悲之心),尤其不忍食用自
己“目见耳闻”过的动物。5.①文白结合,凝练优雅。论证语言文白结合,以文为主,凝练优雅。②叙析结合,客观冷静。论证语言以客观叙述与引证分析为主,客观冷静。③准确严密,用语辩证。论证时语言准确严密,能辩
证分析问题,不一刀切。④寓情于理,委婉蕴藉。在客观冷静的说理中,寄寓鲜明态度,委婉蕴藉。【解析】【导语】本文通过分析秦汉时期的“不食”现象,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和社会意义。文章从儒、释、道三家立场出发,解释了不同的不食动因,如对
食物要求的高尚品格、葬礼中的礼仪表现、对不义行为的抗议等。文中援引大量历史典籍,通过生动的例证和详细的对比,展现了不食在古代文化中作为道德表达、礼仪规范和抗议武器的多重角色,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文化厚重感。【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本题
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A.“是指对精细的食物,有所节制,并不饱足”错误,根据第2段“老子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认为欲望的无节制将导
致个人的沉溺放纵,在这一点上儒家与道家并无不同”可知,“这一点”指的是“欲望的无节制将导致个人的沉溺放纵”。B.“不可食用精细烹饪的食物”错,孔子的意思是“精细的食物可以吃,只是要有所节制”。同时,君子
追求的是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因此对“耻恶衣恶食”这类只追求生活享受的人嗤之以鼻。C.“都是沽名钓誉的伪孝行为”错误,根据第4段,和熹邓太后父亲去世时,“后昼夜号泣,终三年不食盐菜”;申屠蟠“九岁丧父,哀毁过礼。服除,不进酒肉十馀年。每忌日,辄三日不食”,这些都是过度行礼的表现。这确实
是表达哀痛的方式,但也导致沽名钓誉、伪孝成风的现象。可知,邓太后和申屠蟠的行为仍然是出于“表达哀痛”的目的。但“过度行礼”以表明“更深孝心”的逻辑客观上给后代带来了负面影响,别有用意者为博得虚名而进行时长竞赛。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
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作者认为汉代丧礼过于奢侈,应当更为简朴”错误,作者主要不是对汉宋丧礼的“奢侈”表示不认同,希望更为简朴。而是认为在丧礼期间饮酒食肉、欢聚宴乐违背了“丧礼”以不食的方式表达对逝者哀痛的初衷。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第6段的观点是将不食作为表达的武器。A.是孝子的不食,以不食表达对丧母的哀恸之情。B.龚胜以不食结束生命,表达不与王莽合作,符合第六段观点。C.是不是当季当地出产的不食。D.是因个人观念不同而不食。仲叔生活简省,食无菜是追求简省的生活理念的表现,不是因为缺乏。然仲叔也理解周党是
出于善意赠蒜,但因理念不合,故收下了却并未食用。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①结合“面对精细的食物,夫子有所节制,并不饱足。老子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
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认为欲望的无节制将导致个人的沉溺放纵,在这一点上儒家与道家并无不同”可知,儒道二家都崇尚饮食节制,因为欲望的无节制将导致个人的沉溺放纵,因而在饮食上也需节制欲望。②结合“儒家要求君子远庖厨,‘其于禽兽,见其生不食其死,闻其声不食其肉,故远庖厨’
”“佛教传入中国之初并非不食肉,但有一定的条件限制,需要‘不见、不闻、不疑为我而杀之肉’。佛家的慈悲之心与儒家君子的不忍之心,颇为接近”可知,儒释二家对动物(牲畜)都崇尚“见其生不食其死”,都是出于对动物生命的“不忍之心”(慈悲之心),尤其不忍食用自己“目见耳闻”
过的动物。【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语言特点的能力。①文中“‘厌’是饱足之意”“在丧亲哀痛者身边肆意饮食”“故三日不食”“是观察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颇有意味的视角”等论证语言文白结合,以文为主,凝练优雅。②“和熹邓太后父亲去世时,‘后昼夜号泣,终三年不食盐菜’。申屠蟠‘九岁丧父,哀毁过礼
。服除,不进酒肉十馀年。每忌日,辄三日不食’”为客观叙述;“‘不得其酱,不食’,酱并不昂贵,是民间日常佐食之物,‘酱之为言将也,食之有酱,如军之须将’(《急就篇》)。不得其酱不食,不是穷讲究,而是做事不苟且不随意的态度”,引证后再分析。文中很多地方叙析
结合,客观冷静。③“这确实是表达哀痛的方式,但也导致沽名钓誉、伪孝成风的现象”,既能看到事物的优点,也能析出其中的缺点。用语准确严密,能辩证分析问题,不一刀切。④“丧礼上竟饮酒食肉并且歌舞伎乐。宋代流行在居丧期间大摆宴席作乐娱尸,丧礼竟成为亲朋好友聚会性质的场合了”,没有明确批判其行为,
但字里行间表明反对的态度。寓情于理,在客观冷静的说理中,寄寓鲜明态度,委婉蕴藉。(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河上莫泊桑(1)去年夏天,我在巴黎租了一个濒临塞纳河的小住宅。结识了一个邻居,三四十岁,是我
见过最奇特的人物。他是个划船狂,一年到头都在河边。(2)一天晚上我们在河边散步,我请他讲几段水上生活的轶闻趣事。他顿时神采焕发,变得能说会道,几乎成了诗人。(3)“啊!”他说,“你们这些住在街市里的人,不知道河是什么。
河是神秘、深邃、未知的事物,充满幻象奇境的世界;在那里,夜晚可以看到并不存在的事物,听到从未听过的声响,会像穿过一片墓地一样莫名其妙地战栗。(4)“陆地有边有沿,而在黑暗中,没有月亮的时候,河是无限的。海是无情的、凶恶的,但是它呐喊,它呼啸,它光明
正大;而河却是静悄悄的,十分阴险。它从不隆隆作响,永远无声流淌。河水这一成不变的运动比大西洋上的惊涛骇浪更可怕。(5)“大海里隐藏着蓝色的广袤的世界,淹死的人和大鱼一起在水晶般的洞穴里翻滚;而河底只有漆黑的深渊,它们只能在淤泥里腐
烂。不过当朝阳映照,河水轻拍着芦苇覆盖的河岸时,河是很美的。(6)“谈起大西洋,曾有诗人写道:波涛啊,你们知道的悲惨故事真多!跪着的慈母们畏惧的深深的波涛,涨潮时你们把那些故事互相转告,正因此,傍晚当你们向我们涌
来时,那阵阵涛声就像充满绝望的哀号。(7)“我却认为纤细的芦苇娓娓叙说的故事,要比咆哮的浪涛所讲述的更加凄惨。(8)“我给您说说十年前我的一段奇怪的遭遇吧,那事就发生在这里。(9)“一天晚上,我独自回家,累了,吃力地划着船。划到一个生满芦苇的滩
角附近停下来,想歇一会儿。天气好极了,明月高照,河水粼粼。在这个地方抽一斗烟想必很惬意。于是,我拎起铁锚抛到河里。(10)“船顺流往下漂,直到锚链放完才停住。我在一张羊皮垫子上舒坦地坐下来。没有一点儿声响,只偶尔听到河水拍岸发出的汩汩声。周围异乎寻常的死寂让我感到心慌。突然,在我右边,一只青蛙呱呱
叫起来。我打了个哆嗦,它静下来,又听不到任何声响了。我决定抽口烟分一分心。可我却抽不下去,刚抽第二口就恶心。我在船底板上躺下,仰望天空。过了一会儿,倒也平静无事。可不久,船身轻轻晃动起来,左右偏转,轮番碰撞着河岸。接着,仿佛有一种看
不见的力量把船缓缓向河底拽,又将它举起,让它重新跌落。我像在风暴里一样颠簸,四周声音嘈杂。我猛地站起来,只见河水闪烁,一切静悄悄。(11)“我决定离开,于是拉锚链,锚却不上来。我转动船身,让锚变个位置。没用,锚依旧不上来。我恼火了,疯狂地摇晃锚链,可锚就是纹丝不动。我坐下来,考虑自己的处境
。弄断锚链或者把它和船体分开,想也甭想,因为锚链粗得很,而且固定在船头一个比我胳膊还粗的木桩上。不过,天气非常好,大概不久就会遇到一个渔夫来援助我。遇上这倒霉事我反倒平静了。终于可以抽一斗烟啦。我带着一瓶朗姆酒,两三杯下肚,对自己的处境居然
觉得好笑了。天气很热,大不了在露天过一夜。(12)“这时,河正逐渐被一层浓浓白雾覆盖,我看不到河,也看不到我的船,只能隐约看到芦苇梢,再远嘛,是被月光照得煞白的平原,以及耸入天空的一些巨大黑斑,想必是几簇意大利白杨。我像齐腰陷在一片白得异样的棉毯里,离奇的想
像联翩而至。我仿佛看到浓雾下的河里满是怪物,在我周围游动。我紧张得要命,心跳得让我窒息。我想游水逃命,又想到自己迷失了方向,在水草和苇丛里挣扎,吓得气喘吁吁。(13)“我自觉有无所畏惧的坚强意志,但在我身上还有别的东西。我身上勇敢的‘我’嘲笑怯懦的‘我’,二者轮流占据上风。这无法解释的愚
蠢畏惧有增无减,正在变成恐怖。那时如果一条鱼跳出水面,也会把我吓倒在地上。(14)“不过,经过艰苦的努力,我终于多少恢复了理智。我又拿起朗姆酒,大口喝起来。喝了几口,在船底板上躺下。这样待了也许一小时,也许两小时,全无睡意。我反复对自己说:‘喂,起来
!’却连动一动都害怕。终于,我千小心万小心地抬起身,向船外张望。(15)“我被世上能看到的最美妙最惊人的场面弄得眼花缭乱。那是仙女国的奇异的境界,远方回来的游子讲过而我们听了不相信会有的景象。(16)“两小时以前还漂浮在水面的雾逐渐后退,河面完全露了出来,两岸
各形成一道绵延无尽的丘陵,六七米高,在月光映照下发出白雪般的光彩。其他东西仿佛不见了,只看到这条金光闪亮的河在两排白色山丘之间流淌。又圆又大的月亮在淡蓝和乳白的天空中闪耀。(17)“水中的小动物全醒了:青蛙呱呱叫着,声如铜钟的蟾蜍忽而在我左边,忽而
在我右边,时不时朝着星星发出一个短促又凄惨的低音。我不再害怕,在这匪夷所思的景色里,再离奇古怪的事也不会让我吃惊。(18)“这情景持续了多久,我不知道,因为我睡着了。等我睁开眼,月亮已经落了,满天乌云。河水哗哗流着,风呼呼吹,天很冷,一片漆黑。(
19)“浓厚的夜色渐渐消退。忽然,我感到有个黑影儿移动,我喊一声,有个声音回答,是个渔夫。他靠过来,我告诉他自己的倒霉遭遇。他把他的船和我的并拢,我俩一起拉锚链。锚还是不动。白昼正在到来,阴沉沉,灰蒙蒙,雨绵绵,天寒
地冻。我又眺见另外一只船,向它呼叫。划船的男子赶来和我们一起用力。于是,锚渐渐松动了。它升起来,很慢很慢,好像拖着一个很沉的东西。我们看见一个黑乎乎的物体,便把它拉到我的船上。(20)“原来是一个老妇人的尸体,脖子上还坠着一块大石
头。”(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提起河,这个船夫就“神采焕发,能说会道,几乎成了诗人”,既符合他的身份,也说明他与河深厚的情感。B.第(4)段说“河是无限的”,并不是指河无边无沿,而是指在黑暗中,河流静谧神秘,易引发人“无限”的想象。C
.第(11)段说“遇上这倒霉事我反倒平静了”,是因为这个船夫在多次尝试拉起船锚都失败后,内心感到绝望了。D.在河上的浓雾散去后,这个船夫看到的“仙女国的奇异的境界”,有可能是渔夫在睡梦中的想象,并不存在。7.下列
对小说艺术特色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中多次写到天气状况,既暗示了时间流逝,渲染出神秘恐怖的氛围,也成为行文线索,推动情节发展。B.小说主要用语言描写结构全篇,充分调动多种感官体验,细致地描绘出渔夫的内心感受,使人如临其境。C.第(5)段后插入的这首诗歌,丰富了小说内容,增强了
诗意美感,也为引出下文渔夫对河的独到认识作铺垫。D.小说用“河比海更可怕”巧设悬念,扣人心弦。结尾又具有“欧·亨利式”的美妙,意料之外、情理之中。8.有人认为,小说的开头两段与主体情节无关,可以删去。你赞同吗?请结合文本,简述理由。9.小说原题为“荡舟”,在正式出版时改成了
“在河上”。请结合文本,简述作者这样修改的好处。【答案】6.C7.D8.不赞同:①情节更合理:由开头两段的叙述者的介绍自然引入对船夫故事的书写,显得合情合理不突兀。(或情节更真实:开头两段用第一人称“我”交代叙述者在巴黎居住时从邻居那亲耳听到的故事,凸显真实性)②人物有对照:叙述者“我
”属于“城市里的人”,对“河流”的内涵缺乏深刻的了解,与船夫形成对照,更能凸显出船夫对河流认知的独特性。③结构更立体:保留开头两段,构成“故事中的故事”的嵌套结构,扩充了小说叙述的层次,增强了结构的立体感。赞同:①情节更集中:删去开头两段,使小说直接进入船
夫对河上奇怪经历的回顾,显得紧凑、集中。②故事更真实:删去开头两段,主要由船夫第一人称视角进行叙述,直接与读者交流,增强了真实性。③人物更鲜明:删去开头两段,小说人物更精简,紧紧围绕船夫的经历与感受进行叙述,更能凸显船夫人物形象。9.“在
河上”具有“荡舟”并不具备的表达效果:①“在河上”交代了小说情节发生的地点、环境,突出了“河流”这一场所,而“荡舟”无法体现。②“在河上”的表述适当留白,没有提及小说情节与人物,更能吸引读者阅读,激发读者
想象。③“在河上”更能凸显小说主题。小说借船夫对奇异经历的讲述,向我们揭示了“河流”区别于“大海”的深刻内涵:河流静谧而神秘,易于引发想象;河流美好与恐怖并存;河流既能生养人,又能埋葬人。④题目“在河上”与结尾“在河底”打捞出妇女尸体
形成对照,突破读者阅读预期,增强意外感。【解析】【导语】《在河上》通过船夫夜晚在河上的奇遇,揭示了人对自然的未知与恐惧。河流被描绘为神秘、深邃而静谧的存在,给予人无限遐想和某种压迫感。文章通过细腻的描写与船夫内心的心理活
动,展现了人在神秘境遇中从恐惧到平静的过程。小说通过梦幻般的自然景观与最后的惊悚发现,形成强烈反差,表达了河流的双重特性和对人精神状态的潜在影响。【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C.“内心感到绝望了”错误,“我反倒平静了”并不是因为“内心感到绝望了”,而是在多番尝试束手无策后
,流露出的“随遇而安、乐观超脱”的心境。从后文他喝起酒来,自己也觉得有点好笑可以印证。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分析与鉴赏的能力。D.“用‘河比海更可怕’巧设悬念”不准确。悬念主要从开始讲述十年前的奇异遭遇开
始营造,通过“锚链始终拉不起来”来设置。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的能力。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认为不赞同或赞同都可以,可从小说三要素及主题角度分析。不赞同:①从情节上看,“去年夏天,我在巴黎租了一个濒临塞纳河的小住宅”
“一个邻居,三四十岁,是我见过最奇特的人物”“我请他讲几段水上生活的轶闻趣事”,开头两段叙述者的介绍后,自然引入对船夫故事的书写,显得合情合理不突兀;而且开头两段用第一人称“我”交代叙述者在巴黎居住时从邻居那亲耳听到的故事,有时间有地点,凸显
事件的真实性。情节更合理。②从人物塑造看,叙述者“我”属于“城市里的人”,船夫则是“最奇特的人物。他是个划船狂,一年到头都在河边”,呼应后文创富的话“你们这些住在街市里的人,不知道河是什么”,“我”对“河流”的内涵缺乏深刻的了解,与船夫形成对照,更能凸显出船夫对河流认知的独特性,为后文的情节做
铺垫。人物塑造有对照。③从结构看,保留开头两段,既是船夫给“我”讲故事,也是船夫的故事,构成“故事中的故事”的嵌套结构,扩充了小说叙述的层次,比船夫单纯叙述故事歌更具结构的立体感,拓展了作品的艺术空间。结构更立体。赞同:①从情节上看,删去开头两段后,开篇即为“‘啊!’他说,‘你们这些住在街市里的人
,不知道河是什么。河是神秘……”,开门见山引出河流,使小说直接进入船夫对河上奇怪经历的回顾,情节显得紧凑、集中。②从艺术效果看,删去开头两段,后面内容都是由船夫叙事,以第一人称视角进行叙述,直接把故事讲给读者听,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③从人物塑造看,删去开头两段,小说
只有船夫一个主人公,人物更精简;排除了“我”的存在,更能感受小说是紧紧围绕船夫的经历与感受进行叙述,更能凸显船夫人物形象,人物更鲜明。【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题目意蕴的能力。“在河上”具有“荡舟”
并不具备的表达效果:①“在河上”是介宾短语,“河”是中心词,是“河流”的意思。“在河上”交代了小说情节发生的地点、环境,突出了“河流”这一场所,扣合小说内容,而“荡舟”则无法体现。②“在河上”只交代了小说情节发生的地点、环境,而没有提及小说情节与人物,表述适
当留白,激发读者想象:谁在河上,在河上做什么,后来怎么样了……更能吸引读者阅读。③“在河上”更能凸显小说主题。小说中船夫说“河是神秘、深邃、未知的事物,充满幻象奇境的世界……海是无情的、凶恶的,但是它呐喊,它呼啸,它光明正大;而河却
是静悄悄的,十分阴险。它从不隆隆作响,永远无声流淌。河水这一成不变的运动比大西洋上的惊涛骇浪更可怕”,他对奇异经历的讲述,向我们揭示了“河流”区别于“大海”的深刻内涵:河流静谧而神秘,易于引发想象;河流美好与恐怖并存;河流给人提供资源能生养人,又能埋葬人——死后浸泡在水里或被河
水浸泡而死。④题目“在河上”,结尾有“原来是一个老妇人的尸体,脖子上还坠着一块大石头”,题目与结尾“在河底”打捞出妇女尸体形成对照,情节陡转,突破读者阅读预期,增强意外感,引人深思,增添作品艺术魅力。二、古代诗
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革命军》序章炳麟蜀邹容为《革命军》方二万言,示余曰:“欲以立懦夫,定民志,故辞多恣肆,无所回避,然得无恶其不文耶?”余曰:凡事之败,在有其唱
者而莫与为和,其攻击者且千百辈,故仇敌之空言,足以堕吾实事。夫中国吞噬于逆胡二百六十年矣,宰割之酷,人人所身受。然自乾隆以往,尚有吕留良、曾静、齐周华等,持正议以振聋俗,自尔遂寂泊无所闻。吾观洪氏之举义师,起
而与为敌者,曾、李则柔煦小人,左宗棠喜功名乐战事徒欲为人策使顾勿问其韪非枉直,斯固无足论者。乃如罗、彭、邵、刘之伦①,皆笃行有道士也,其所操持,不洛、闽而金溪、余姚②,衡阳之《黄书》日在几阁③。孝弟之行,仇国之痛,作乱犯上之戒,宜一切习闻之;卒其行
事,乃相紾戾如彼。材者张其角牙以覆宗国..,其次即以身家殉满州,乐文采者则相与鼓吹之。无他,悖德逆伦,并为一谈,故虽有衡阳之书,而视之若无见也。今者风俗臭味..少变更矣,然其痛心疾首、恳恳必以逐满为职志者,虑不数人。数人者,文墨议论,又往往务
为蕴藉,不欲以跳踉搏跃言之。虽余亦不免是也。嗟夫!世皆嚚昧而不知话言,不震以雷霆之声,其能化者几何!异时义师再举,其必堕于众口之不俚,既可知矣。今容为是书,一以叫啕恣言,发其惭恚,虽嚚昧若罗、彭诸子,诵之犹当流汗祗悔;以是为义师先声,庶几民无异志,而材士亦知所返乎!若夫屠沽负贩之徒,利其径直
易知,而能恢发智识,则其所化远矣。藉.非不文,何以致是也!抑吾闻之,改制同族,谓之革命;驱除异族,谓之光复。今中国既灭亡于逆胡,所当谋者,光复也,非革命云尔。容之署斯名何哉?谅以其所规画,不仅驱除异族而已,虽政教、学术、礼俗材性,
犹有当革者焉。共和..二千七百四十四年四月,余杭章炳麟序。(选自《章太炎政论文选集》,有删改)【注】①罗、彭、邵、刘:指罗泽南、彭玉麟、邵懿辰、刘蓉,都曾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②不洛、闽而金溪、余姚:不是程、朱理学,就
是陆、王心学。③衡阳:指王夫之。湖南衡阳人,明末清初思想家,主张反清复明。《黄书》主要是总结汉族统治者在历代民族斗争中失败的经验教训。10.文章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
标号涂黑。左宗棠喜A功名B乐战事C徒欲为人D策使E顾勿问F其韪非G枉直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宗国,古代称同姓的诸侯国家。因与天子同宗,为其支庶,故称。在本文中则是指太平天国。B.臭味,本义指气味,文中所用的
是引申义,与成语“臭味相投”中的“臭味”意思并不相同。C.藉,意为“含蓄委婉”,与本文第3段中“藉非不文”的“藉”的读音和含义是相同的。D.共和,这里是中国古代纪年,共和二千七百四十四年即公元1903年。作者刻意不用清朝纪
元。1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之前革命失败,在于有倡导者却无响应者,不切实际的反革命言论过多,足以毁灭革命事业。B.在乾隆皇帝的时代,有吕留良、曾静、齐周华等人宣扬公正唤醒百姓,从那以后就不曾听闻了。C.罗、彭、邵、刘这类人,本都品行纯厚又有学
问,但他们的行为却与所学相违背,言行不一。D.作者认为,大部分革命宣传文字过于含蓄委婉,不够慷慨有力,无法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13.把下列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欲以立懦夫,定民志,故辞多恣肆,无所回避,然得无
恶其不文耶?(2)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14.根据文意,概括作者认为邹容《革命军》一书文风“不文”的现实意义。。【答案】10.BCE11.C12.B13.(1)我想(借此书)振奋懦夫,坚定民志,因此语言直接慷慨,无所回
避,但是恐怕会有人嫌弃它缺乏文采吧?(2)自我显露的不能显明,自以为是的不能彰显,自我夸耀的不能建功,自我夸耀的不能长久。14.①文辞慷慨有力,才能发聋振聩,宣扬正确的革命舆论,为革命起辅助作用;②只有用“雷霆之声”,才可能使有才之士受到震慑而悔过自己
以往的作为;③文辞通俗,便于缺乏文化的普通百姓理解,起到启悟百姓的效果。【解析】【导语】这篇文章是章炳麟为邹容的《革命军》所作的序言,赞扬邹容书中文风的恣肆与直接。章炳麟指出,正因过去的革命主张往往过于含蓄,未能引起广泛共鸣,才
导致事业失败。文章强调中国被满清统治已久,希望通过直接有力的文字唤醒民众的革命决心,驱除异族,实现光复,自身在文风上亦有所欠缺,故称赞《革命军》为可贵的宣传典范,以此希望推动社会的真正变革。【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左宗棠好功名,喜战事,白白被清政府驱策,却不在乎是非曲直
。“喜功名”与“乐战事”句式相同,句意相关,中间及后句末BC处断开;“徒欲人策使”,被动句,“为”表被动,单独成句,E处断开。故选BCE。【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正确。
B.正确。“臭味相投”中的“臭味”是本义,指气味。句意:当下,不良的社会风气稍微有些变化。/气味相同。形容人的思想兴趣相同,彼此很投合。C.错误。文中“藉”是“假如”的意思。句意:假如不写得直白通俗。D.正确。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在乾隆皇帝的时代”错误,原文
为“然自乾隆以往,尚有吕留良……”,不是在乾隆皇帝的时代,而是在乾隆皇帝以前。为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立”,使动,使……站立(可以直接译成动词);“定”,使动,使……坚定(可以直接译成动词);“恣肆”,直接慷慨;“得无
……耶”,恐怕(难道)……吧;“恶”,嫌恶(2)见:显露。自是:自以为是;伐、矜:夸耀。【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①结合“不震以雷霆之声,其能化者几何!异时义师再举,其必堕于众口之不俚,既可知矣”可知,文辞慷慨有力,
才能发聋振聩,宣扬正确的革命舆论,为革命起辅助作用;②结合“今容为是书,一以叫啕恣言,发其惭恚,虽嚚昧若罗、彭诸子,诵之犹当流汗祗悔”可知,只有用“雷霆之声”,才可能使有才之士受到震慑而悔过自己以往的作为;③结合“若夫屠沽负贩之徒,利其径直易知,而能恢发智识,则其所化远
矣”可知,文辞通俗,便于缺乏文化的普通百姓理解,起到启悟百姓的效果。参考译文:四川邹容写了二万余字的《革命军》一书,给我看说:“我想(借此书)振奋懦夫,坚定民志,因此语言直接慷慨,无所回避,但是恐怕会有人嫌弃它缺乏文采吧?”我说:做一
件事之所以失败,在于有倡导者却无响应者,破坏这件事的人(比支持的人)多千百倍,因此敌人不切实际(这里指反革命的)的言论,足以毁灭我们的切实的革命事业。中国被清政府统治已二百六十年了,清政府统治压迫剥削之酷烈,人人都能感受到。然而,在乾隆皇帝以前,尚有
吕留良、曾静、齐周华等人,宣扬公正的道理(指民族思想)来唤醒蒙昧麻木的百姓,从那以后这样的事就无声无息,再也没听过。我看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起义,与他为敌的人中,曾国藩、李鸿章是卑顺的小人(听命于清政府),左宗棠好功名,喜战事,白白被清政府驱策,却不在乎是非曲直,这些都是不值得谈论的人。
至于罗泽南、彭玉麟、邵懿辰、刘蓉这类人,都是品行纯厚,又有学问的人,他们信奉的,不是程、朱理学,就是陆、王心学。王夫之《黄书》,天天放在桌子上阅读。孝悌的行为,丧国之痛,作乱犯上的教训,应该都是了然于胸的;结果他
们的所作所为,竟那样违背他们所学。(他们之中)有才能的人就张牙舞爪地镇压太平天国革命(指彭、刘),才能稍差的人就以自己和家庭甘心为清朝殉葬(指罗、邵),那些喜欢舞文弄墨的人则拼命帮他们鼓吹。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将太平天国起义)与封
建观念中的违逆犯上,混为一谈,因此即使看到了王夫之的《黄书》,也当作没有看到。当下,不良的社会风气稍微有些变化,但是能对清政府感到深恶痛绝、诚心恳切地以推翻清政府统治。为人生志向的人,估计没有几个。这几个人,在写文章发表看法时,又往
往含蓄委婉,文字不够慷慨激昂、直白有力。即使是我,也不能例外。哎,世人大都愚昧无知看不懂寓意深刻的语言,如果不用响亮激烈的声音去震撼世人,能被感化的人又有几个!将来革命再度兴起,一定会由于宣传得不够通俗而失败,这是可以预料的了。现在邹容写了这本书,是为了用大声疾呼,畅所欲言的方式,让世人感到惭愧
愤恨,即使是像罗泽南、彭玉麟这样愚昧的人,读到也会因惭愧而流汗懊悔;借此为革命先行发声(制造舆论),也许可以使老百姓同心同德,有才之士也会后悔改过。那杀猪卖酒的、挑担零卖的小贩,也能从直截了当、通俗易懂的书中获利,就能扩大见识,启发觉悟,那
么启悟世人的目标就不远了。假如不写得直白通俗,怎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呢!我听说,同族更替,叫作革命;驱除异族,叫作光复。现在中国既然被清政府统治,我们应当谋划的,是光复,并非革命。邹容为何要为书取名《革命军》
呢?我思量,是因为他所谋划的,不仅仅是驱除异族,即使在社会的政教、学术、礼俗、人性方面,也有应当改革之处。公元1903年,余杭章炳麟作序。(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赤津岭①贝青乔②日落无人境,停鞭借一椽。滩明流月碎,
峰黑裹松圆。凄绝猿声里,凉生虎气边。残黎家荡尽,何处哭苍烟!【注】①赤津岭:位于浙江遂昌县北,其地山势险峻,本诗为诗人途经赤津岭所作。②贝青乔:晚清爱国诗人,道光二十一年(1841),随扬威将军奕经参加收复被英国侵
占的宁波、镇海、定海的东征,最终失败。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首联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叙写了诗人在日落时分途经赤津岭时向山民借宿一事。B.明月、流水、黑峰、苍松、猿声、虎气等一系列意象构成了一幅荒凉的山间夜景图。C.诗歌以反问语气作结,更增强了诗人对背井离乡、流离失所
的山民的深切同情。D.诗歌采用了摹色、白描、视听触觉结合等诸多手法写景,炼字炼意,极见功力。16.知名学者严迪昌称贝青乔为鸦片战争时期的“诗史型诗人”。请结合本诗内容及主题,谈谈你对这个评价的理解。【答案】15.A16.①诗
史是指诗歌记录了诗人所生活时代的社会重大事件,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如同一部历史一样;②本诗所写的赤津岭荒凉凋敝、家破屋空的景象,正是记录了晚清鸦片战争时期政局动荡、战乱频仍导致百姓流离失所的社会景象,是一个广阔时代的
缩影;③诗人参加抗英的行为,以及本诗所流露出的对百姓的同情、心忧苍生的襟怀,正是继承了杜甫“诗史”的现实主义精神。【解析】【导语】贝青乔的《赤津岭》通过描绘日落时的山间景象,展现了荒凉的自然环境与历史动荡下的悲凉人情。诗中采用了白描手
法,简练而生动地刻画了流水、明月、猿声等意象,反问结尾刻画出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表现出强烈的现实关怀。【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A.“向山民借宿”错误,由前句“日落无人境”得知此地居民已经逃离一空,这里表达
向破屋借宿。故选A。【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艺术特点及作者情感的能力。①首先需要解读出诗史的含义。史诗是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是一种庄严的文学体裁,内容为民间传说或歌颂英雄功绩的长篇叙事诗,它涉及的主题可以包括历史事件、民族、宗教传说
等。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如同一部历史一样。②本诗所写的是,清朝末年,经常动乱不止,百姓们流离失所,此处却人烟断绝。诗人途经赤津岭,投宿无所,就连可以为之恸哭的苍烟也无处寻觅。在荒凉凄绝的景物描写中,寄托了诗人对山民们背井离乡的同情,反映了晚清鸦片战争时期时局动荡、战乱频仍的现实,是一个广
阔时代的缩影。③诗人参加抗英的行为,失败后途经此处。诗人跋涉于险峻的山岭,夜晚时希望寻找一处客栈,却只能听到猿啼和虎啸,由此而引发他的焦虑和思考。作者用凝重的笔墨,传达出对百姓们艰难处境的同情,更委婉地
表达出无尽的担忧。诗中所流露出的对百姓的同情、心忧苍生的襟怀,正是继承了杜甫“诗史”的现实主义精神。(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孔子认为《诗经》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例如
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即“____________”和增长自然知识即“____________”。(2)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人评“孤篇盖全唐”,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赤壁赋》中“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意思相似。(3)悼亡诗词是古
典诗歌中非常重要且感人至深的一个类别,诗人因思念亡故之人,故常会想起或梦到亡人生前情景,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可以群②.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③.人生代代无穷已④.江
月年年望相似⑤.小轩窗⑥.正梳妆(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群、已、轩、梳妆、曾、鸿。三、语言文字运用(
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10月22日晚,第四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在浙江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隆重举行。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式上这些充满东方美学的、传递诗情画意的“中国式浪漫”的艺术构
思,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文化守正创新的盛大气象。历史长河,奔流浩荡;文脉传承,弦歌不辍。经历中华文明大约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因此,我们要深切地认识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坚定文化自信,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守正不是守旧,更不是固步自封,而是需要与创新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静水深流与波澜壮阔交织。”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奋斗,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同时又随着历史和时
代前进而不断前进。18.下列句子的冒号和文中“深刻指出”后面的冒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他们一生中最崇敬的只有两种人:一是国家高层领导人,一是当地的秦腔名角儿。B.想不通,九条牛也拉不回;想通了,不要人
说就直往前冲:他就是这样一个直性子。C.大部分人认为:昆虫度过了严寒的冬季,到了春天,天气转暖,它就会苏醒过来活动。D.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废墟上,雏菊花正在怒放。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四个较短的
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请写出正确的句子。【答案】18.C19.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式的艺术构思充满东方美学,传递着诗情画意的“中国式浪漫”,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展现了中华文化守正创新的盛大气象。20.中华文明经历5000多年
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丰厚滋养。【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原文冒号用“指出”后面,表示提示下文。在A.表示分项说明。B.表示总结上文。C.表示提示下文。D.引
出解释说明的内容。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改写句子的能力。原句主语核心词是“艺术构思”;每个短句必须有谓语成分,按照逻辑关系,三个谓语动词的顺序应该是“充满——传递——展现”,其中“展现”包含两个层面,应先说“传统
”,后说“创新”。故答案为: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式的艺术构思充满东方美学,传递着诗情画意的“中国式浪漫”,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展现了中华文化守正创新的盛大气象。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①成分赘余。“经历中华文明大约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成分赘余,去掉“大约”或“多”;②成分残缺。“经历中华文明……的历史变迁”缺少主语,应将“中华文明”提前;③成分残缺。“为中华民族……丰厚滋养”缺少谓语,应在“丰厚滋养”加上“提供”。(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
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之所以喜欢回到故乡,就是因为在这里,我的眼睛、心灵与双足都有理想的漫步之处。我通常选择黄昏的时候去散步。去的时候是由北向南,或走堤坝,或沿着河岸行走。①,就会遇见赶着羊群归家的老汉,那些羊在堤坝的慢坡上边走边啃噬青草,仍是不忍归栏的样子,我
还常看见一个放鸭归来的老婆婆,她那一群黑鸭子,是由两只大白鹅高昂着脖子,很骄傲地走在最前面,而那众多的黑鸭子,则低眉顺眼地跟在后面。比之堤坝,②,我喜欢河水中那漫卷的夕照。当然,水中还有山峦和河柳的投影。让人觉得水面就是一幅画,点染着画面的,有夕阳、树木、云朵和微风。微风是通过
水波来渲染画面的,微风吹皱了河水,那些涌起的水波就顺势将河面的夕阳、云朵和树木的投影给揉碎了,使水面的色彩在瞬间剥离,有了立体感,看上去像是一幅现代派的名画。我爱看这样的画面,所以如果没有微风相助,水面波澜不兴的话,我会弯腰
捡起几颗鹅卵石,投向河面,③,我会坐在河滩上,安安静静地看上一刻。21.文中使用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比拟、比喻、夸张B.借代、比拟、对比C.借代、比喻、夸张D.比拟、比喻、对比【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
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答案】21.D22.①如果在堤坝上行走②我更喜欢沿着河岸漫步③这时水中的画就会骤然发生改变【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
的修辞手法的能力。“很骄傲地走在最前面”的“骄傲”,“低眉顺眼地跟在后面”中的“低眉顺眼”是形容人的,文中形容大白鹅和黑鸭子,运用了比拟。“看上去像是一幅现代派的名画”将水面比作名画,运用了比喻。“比之堤坝”是将“沿着河岸散步”和“走堤坝”作对比,运用了对比。故
选D。【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①处,根据前文“去的时候是由北向南,或走堤坝,或沿着河岸行走”可知,此处是行走的方式,再根据下文“那些羊在堤坝的慢坡上边走边啃噬青草”,可知此处应填写“如果在堤坝上
行走”。第②处,根据前面的“比之堤坝”可知,此处将沿着河岸行走与走堤坝进行对比,在根据下文“我喜欢河水中那漫卷的夕照”可知,此处是表达对沿着河岸行走的喜爱,应填写“我更喜欢沿着河岸漫步”。第③处,根据前文“我爱看这样的画面,所以如果没有微风相助,水面波澜不兴的话”可知,此处要将水波涌起,形
成最爱的画面,再根据“我会弯腰捡起几颗鹅卵石,投向河面”可知,此处是鹅卵石投向河面后的结果,应填写“这时水中的画就会骤然发生改变”。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如果有一天,别人不需要以欺骗来安慰他,获
得他的信任,他就成熟了。——印度心灵导师安东尼·德·梅鞍一个成熟的人往往发觉可以责怪的人越来越少,人人都有他的难处。——中国作家亦舒成熟的人不问过去。——来自网络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
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中的三句话都与“成熟”有关。第一句话点明,能正视现实,敢于接受现实,不为虚假的认同或安慰蒙蔽
,或明知不实而甘愿沉溺在虚假的表象里,是成熟的重要标志;第二句指出,我们应懂得体谅他人,懂得换位思考;第三句则告诉我们,要面向未来,而非沉浸于过往。三句话各有各的道理,将它们归纳总结,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一个成熟的人,应当勇于面对现实,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把目光放远,积极向前看。这些道理
本身浅显,但就材料而言,每句话也都有值得我们在践行这些结论时,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前两句不可过度解读。人们逃避现实,往往由于现实并不如意,因此需要寻求心灵的避难所。靠谎言和欺骗度日固然不可,但人也需
要慰藉,并非“一味面对现实”才是好的;人人确实都有自己的难处,但这句话对自己也同样成立——若是因为总是指责别人不对,便回头常常指责自己、挑自己的问题,那就是错上加错了。理解这两句话时,都要注意把握尺度,避免过于极端的思想出现。其次,“成熟的人不问过去”一句,本身作为
指导性思想尚可,但不能直接付诸实践。人要从过往的失败经历中总结教训、快乐回忆中品味美好,等等;能合理对待过去的事情,才是真正成熟的标志。一股脑地把“不问过去”当成“成熟”之准则,反显得不够成熟。在以这些话为出发点去思考问题时,应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合理、全面的眼光看待它们,才能真正理解其精髓
之所在,不入歧途。在写作时,本文可写成并列式议论文。考生可先简要引用材料并做分析,提出中心论点,再从“我们应勇于面对现实”“我们应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我们应向前看,不沉溺过往”三点来分别进行论述,最后总结全文。如前所言,本文在立意上应追求启发性、
辩证性,既要谈“我们要这么做”,更要谈“我们该怎样地这么做”,把空中楼阁式的指导性语言变成真正可以付诸行动的、有实际意义的话,才能让文章被人读懂,不至于假、大、空。另外,本文谈论的主体是“成熟的人”,建议考生围绕自身出发,多谈个人的成长,不要一味地拔高文章层次,动辄国家、国际社会
如何,以免离题,导致话题与“成熟”无关。立意:1.直面现实,勇敢走向成熟。2.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是为成熟之道。3.成熟者,能把握过去,面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