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含解析.docx,共(14)页,763.475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3819c583e758a88bcb09100102345c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英吉沙县2022—2023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调研考试地理卷面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
方框涂黑。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
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01年7月18日、19日黎明,天空上演了“众星捧月”的天文奇观:肉眼可见的土星、金星
、木星和火星,依次排列在月球周围。由于天文学家对这一奇观作了预测,使许多天文爱好者大饱眼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天文奇观“众星捧月”中的四颗行星中,与地球相邻的是()A.金星和火星B.土星和金星C.木星和土星D.火星和木星2.天文奇观“众星捧月”中的四颗行星中
,属于巨行星的是()A.金星和火星B.土星和金星C.木星和土星D.火星和木星3.下列天体类型与其视觉特征对应不正确的是()A.恒星——星光闪烁B.行星——一闪即逝C.星云——轮廓模糊D.彗星——拖着长尼【答案】1.A2.C3.B【解析】【分析】【1题详解】太阳系所包含的八大行星按距离
太阳从近到远依次为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天文奇观“众星捧月”中的四颗行星中,与地球相邻的是金星和火星,A正确;土星、木星均与地球不相邻,故B错误;C错误;D错误;故选A。【2题详解】天文奇观“众星捧月”中的四颗行星中,属于巨行星
的是木星和土星,C正确;水星、金星、火星属于类地行星,A错误;B错误;D错误;故选C。【3题详解】恒星能自身发光,故看起来星光闪烁,A正确;一闪即逝的是流星,而不是行星,B不正确;星云由弥散的气体和尘埃组成,看起来轮廓
模糊,C正确;彗星拖着长彗尾,D正确;但本题选择对应不正确的选项,故选B。【点睛】天体是宇宙中有独立运转轨道的物质!判断是不是天体,“一看”空间位置:位于大气层之外,独立存在于宇宙空间。例如流星体属于天体。流星雨等不属于天体
。“二看”物质形态:宇宙间的物质,自然现象不属于。风雨雷电不属于天体。“三看”运转轨道:在一定的轨道上独自运转。依附于其他天体上运行的物质不属于。例如陨星(陨石和陨铁)不属于天体。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构成太阳系。
地球是距离太阳比较近的一颗行星。日地平均距离为1.5亿千米。北京时间2016年12月20日18时4分,在新疆巴音郭楞州且末县发生5.8级地震,震源深度约9km,震中距且末县城约110km。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此次新疆地震的地震波传到古登堡界面
时()A.横波速度突然增加B.纵波速度突然增加C.横波突然消失D.纵波突然消失5.此次新疆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壳B.软流层C.上地幔顶部D.下地幔6.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包括地壳和地幔②主要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③位于软流层以上④厚度不一,大陆部分薄,
大洋部分厚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4.C5.A6.B【解析】【分析】【4题详解】地震波传到古登堡界面时,横波突然消失,纵波迅速下降,C正确,ABD错误,故选C。【5题详解】由材料可知,震源深度为9KM,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
KM,故位于地壳,A正确,BCD错误,故选A。【6题详解】.有关岩石圈的叙述,①包括地壳和地幔部分,错误;②主要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正确;③位于软流层以上,正确;④地壳厚度不一,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甚至缺失,错误
。②③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地震波及地球内部圈层,考查知识的识记与应用能力。地质学上的“金钉子”实际上是全球年代地层单位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的俗称。浙江长兴“金钉子”煤山含“牙形石化石”剖面是全球最完整的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下图为牙形石化
石,牙形石可能是一类早在恐龙出现前就已经绝灭的海生动物的骨骼或器官所形成的微小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牙形石化石形成最可能发生于()A.古生代前期B.古生代后期—中生代前期C.中生代后期—新生代前期D
.新生代后期8.古生代出现大量海生无脊椎动物的原因主要是()A.陆地的形成B.环境变迁C.有大气层D.无火山地震9.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推知当时的环境特点为()A.干燥,冷热多变B.炎热,岩浆活跃C.湿润,森林茂
密D.寒冷,冰雪广布【答案】7.B8.B9.C【解析】【分析】【7题详解】浙江长兴“金钉子“煤山含牙形石化石”剖面是全球最完整的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根据地质年代历史,二叠纪为古生代最后一个纪,三叠纪为中生代第一个纪,所以牙形石化石形成最可能发生于古生代后期-中
生代前期,B正确,排除ACD。故选B。【8题详解】古生代出现大量海生无脊椎动物的原因主要是环境变迁,如海水的温度、盐度、成分变化下促进了生物的进化,B正确;陆地的形成、大气层的形成早于生命的形成,AC错误;古生代跨度大,火山地震发生频率较高,古生
代有火山地震发生,D错误。故选B。【9题详解】煤炭是地质时期植被所固定下的太阳能,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表明当时森林茂密,推测其气候应湿润,有利于森林的生长,C正确。干燥,岩浆活跃,寒冷等条件均不利于森林的生长。故选C。
【点睛】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中的三条线索:1、地质年代变化: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可用首字“太元古中新”记忆)。2、动物演化: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鱼类时代→两栖动物时代→爬行动物时代→哺乳动物时代→人
类时代。3、植物演化:海生藻类时代→陆上孢子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河流阶地是河流下切侵蚀,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浸滩或河床)超出平均洪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谷坡的地形。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0.下列属于河流阶地的是A.①B.②C.③D.④11.甲、乙、丙为河流沉积层,其沉积物最可能是A.河卵石中粗砂粉细砂B.河卵石粉细砂中粗砂C.粉细砂河卵石中粗砂D.粉细砂中粗砂河卵石12.以下推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丙处位于河流的凸岸B.该处河流剖面最可能
位于河流上游C.该处以河流堆积作用为主D.⑤处沉积物的形成年代比②处晚【答案】10.B11.A12.C【解析】【10题详解】材料表明,河流阶地是河流下切侵蚀,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浸滩或河床)超出平均洪水位。读图可知,①、③、④均在平均洪水位以
下,只有②位于平均洪水位以上,符合河流阶地的概念,B正确,ACD错误。故选B。【11题详解】读图可知,甲位于沉积层最底层,沉积早,颗粒物较大,丙位于沉积层最上层,沉积最晚,颗粒物应当最小,A正确,BCD错误。故选A。【12题详解】读图
可知,丙处河岸较陡,以冲刷作用为主,应位于河流的凹岸,A错误;该处河流剖面河道宽阔,呈“U”形,最可能位于河流中下游,河流上游河谷呈“V”形,B错误;该处河床以沉积岩层为主,所以外力作用以河流堆积作用为主,C正确;⑤处岩层高于②处沉积
物,形成年代比②处早,D错误。故选C。【点睛】河流的水文特征:(1)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2)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3)含沙
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4)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5)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下图为“新疆某区域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山前冲积扇绿洲。完成以下问题。13.关于该山前冲积扇的说法,正确的是()A.主要形成原因是风力堆积B
.主要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C.地势特点南高北低D.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较大14.该山前冲积扇绿洲的分布,体现的是()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现象【答案】13.D14.D【解析】【13题详解
】是.山前冲积扇是流水沉积作用所形成,A错;该地主要生态问题是土地荒漠化,B错;图中北部为天山山地,南部为塔里木盆地,总体地势北高南低,C错;该地深居内陆,气候大陆性强,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D正确。故选D。【14题详解】该地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地带性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荒漠带,在山前有河
流或冰雪融水的地方形成绿洲,体现了非地带性的现象,D正确,ACD错。故选D。【点睛】非地带性现象: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不具备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和山地垂直分异规律,或者使陆地自然带的分异规律表现得不很完整或不很鲜明。非地带性的主要表现可以
归纳总结为“缺失”、“改变”、“约束”、“块状”四方面。(1)缺失:受海陆分布的影响,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如南半球大陆上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2)改变: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某些陆地自然带
的分布发生了变化。例如,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受厄加勒斯暖流和信风的影响,形成了热带雨林带,而西部却是热带草原带。(3)约束:自然带的分布范围受到约束。例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的自然带分布范围很窄,呈条状
,就是由于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作用。(4)块状:位于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中的绿洲是受高山地形和土壤、水分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例如,我国新疆的天山和昆山山麓的绿洲是高山冰雪融水在山麓冲积扇下埋藏或出露地表而形成的
。2014年是太阳第24活动周的高峰年,北京时间12月17日12时50分,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DO捕捉到一个M8.7级的太阳耀斑。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5.耀斑爆发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地球自转角速度增大B.扰乱软流层,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干扰C.全球各地大幅度升温D.使
地球磁场紊乱,导致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16.当耀斑爆发时,以下地区能较易观察到绚丽极光的是A.北冰洋地区B.南极地区C.赤道地区D.北回归线地区17.我国某地有一口井,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可直射井底,该地位于A.赤道上B
.北回归线上C.北极圈上D.南回归线【答案】15.D16.A17.B【解析】【15题详解】耀斑爆发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使地球磁场紊乱,导致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D对。不影响地球自转角速度,A错。扰乱电离层,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干扰,B错。不
能使全球各地大幅度升温,C错。故选D。的【16题详解】当耀斑爆发时,时间是12月份,北半球是冬季,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较易观察到绚丽极光的是北冰洋地区,A对。南极地区是极昼现象,看不到极光,B错。赤道地区、北回归线地区看不到极光现象,C、D错。故选A。【17题详解】回归
线上的点,一年有一次阳光直射。该地位于我国,且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可直射井底,说明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上,B对。赤道上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A错。北极圈上无太阳直射,C错。南回归线不经过我国,D错。故选B。许多自然灾害具有关联性,一种自然灾害可能引发多种灾
害。读我国某地区灾害链图及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18.图中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①②③④依次代表的是()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C.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D.地震、崩塌、泥石流、滑坡19.该地如果发生泥石流,受灾最严重的村落可能
是()A.甲村B.乙村C.丙村D.丁村【答案】18.C19.B【解析】【18题详解】从图示灾害链分析,地震能弓|起其它自然灾害,而其它自然灾害不能引起地震,所以①为地震;崩塌、滑坡能引发泥石流,但泥石流不能引发滑坡和崩塌,所以②③表示滑坡、崩塌,④表示泥石流。故选C。【19题详解
】泥石流汇集于河谷,于河谷地区运动,甲、丙、丁三村离河谷有一定距离,而乙村位于河谷,易受到泥石流侵害。故选B。【点睛】形成泥石流的条件有:山高沟深,地形陡峻,沟床纵度降大,便于水流汇集;很多在松散的固体物质在上游堆积;短期内有
大量降水。20.下列地形中,其成因与图中数码相符的是()A.①阿尔卑斯山B.②渭河平原C.①喜马拉雅山D.②成都平原【答案】B【解析】【详解】由图可知,此处的地形是断层地质结构,①是地垒,②是地堑。阿尔卑斯
山和喜马拉雅山都是板块挤压碰撞形成的褶皱山脉,AC错误;渭河平原是岩层断裂下陷后加外力沉积形成的,B正确;内蒙古高原也是板块挤压运动形成的后长期遭受外力侵蚀变得较为平坦,所以也不属于断层结构,D错误。读“地球各圈层划分示意图”(左图),完成下面小题。21.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错
误的是()A.硅铝层在海洋可能出现缺失B.水圈是连续不规则的圈层C.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圈层D.岩石圈属于外部圈层22.结合图上图右中(A表示横波、B表示纵波)判断,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震波通过①界面时,纵波速度增加、横波速度降
低B.在D、E两圈层,既能检测到横波,又能检测到纵波C.地震波通过①②界面时,波速都有明显的变化D.地球的内部、外部圈层之间没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答案】21.D22.C【解析】【分析】试题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21题详解】岩石圈属于地球内部圈层,D错误。硅铝层在海洋可能出现缺
失,A正确;水圈是连续不规则的圈层,B正确;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圈层,C正确。本题要求选择叙述错误的选项,故选D。【22题详解】从图中看,地震波通过①界面时,纵波和横波速度都增加,A错。横波不能通过古登堡界面,在E圈层内检测不到,B错。地震波通过①②界面时
,波速都有明显的变化,C正确。地球的内部、外部圈层之间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D错。故选C。【点睛】地球的圈层结构: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为岩石圈。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大气圈包围着地球,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
氮和氧;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它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某河流上、中、下游同时修建了三座设计使用年限相同的公路大桥,如图为三座大桥所在河
段的地质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问题。23.甲、乙、丙三河段河流侧蚀作用由强到弱依次是A.甲、乙、丙B.甲、丙、乙C.乙、丙、甲D.乙、甲、丙24.假如只考虑地质、河流条件的影响,三座桥梁的造价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序是A.甲、乙、丙B.甲、丙、乙C.乙、丙、甲D.乙、甲、丙【答案】23.C24.A【解
析】【分析】考查流水侵蚀地貌。【23题详解】流水侧蚀作用使河床侵蚀拓宽,根据图中三河段河流河床宽度由宽到窄的是乙、丙、甲。故三河段河流侧蚀作用由强到弱依次是乙、丙、甲。故选C。【24题详解】假如只考虑地质、河流条件的影响,
甲处有断层,地质不稳定,桥梁造价最高;乙比丙河道宽阔,造价较丙高,故三座桥梁的造价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序是甲、乙、丙。故选A。二、综合题、共52分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吉兰泰盐湖地处中国最大的沙尘暴源
地——阿拉善高原东南部,为贺兰山一巴音乌拉山山间盆地的最低处,盆地西南边缘为腾格里沙漠,东北部毗邻乌兰布和沙漠,西北部与亚玛雷克沙漠隔山相望,为三大沙漠的交界地,盛行西北风。为防止风沙侵袭,保证盐湖正常生产,于1983年构建综合防护林体系。该体系整体垂直于西北风向,自西北向东
南依次分布着草方格(固定沙丘)、白刺灌丛、乔灌草防护林带、盐碱滩地(盐湖周边生长植被地区)、盐湖湖心(盐湖边缘无植被地带)。下图为吉兰泰盐湖防护林体系不同部位多年平均风速变化图。(1)描述西北风掠过防护林
体系时,不同部位近地面风速的变化过程。(2)简述综合防护林体系垂直方向上风速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原因。(3)指出风沙天气过后,综合防护林体系各部位风沙的侵蚀、堆积状态差异。【答案】(1)大致先减小,后增大;流动沙垄风速最大,
经白刺灌丛至防护林带减小至零风速;经盐碱滩地至盐湖湖心风速逐渐增大至恢复。(2)变化特点:防护林带基本无变化(维持在零风速左右);其他部位自地面垂直向上风速逐渐增大。原因:防护林由乔灌草构成,植被高大,挡风效果最好;其他部位自地面向上随摩擦力逐渐减小,风速逐渐增大。(3)流动沙垄表现为风沙侵蚀;
其他部位表现为风沙堆积;白刺灌丛近地面风速衰减率最大,风沙堆积最厚;从白刺灌丛向东南方向风沙堆积量逐渐减少。【解析】【分析】本题结合图文材料,设置三个小题,涉及防护林体系的作用、外力作用、风力侵蚀和风力堆积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及描述
和阐释地理基本问题和基本原理的能力。【小问1详解】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显示西北风掠过综合防护林体系时风速先减小后增大,在流动沙陇时风速最大,经过白刺灌丛至防护林带,由于植被逐渐增高,植被逐渐增多,阻力增加,风速不断减小至零;
最后经过盐碱滩地至盐湖湖心时由于地面阻力减小,风速逐渐增大至初始风速。【小问2详解】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综合防护林体系由乔灌草构成,植被高大,阻力较大,对挡风效果明显,因此在防护林带基本无变化,维持在零风速左右;但垂直方向上由于来自地面向上逐渐增高,摩擦力逐渐减弱,阻挡风的效果也
随之减弱,风速逐渐增大,故变化特点为其他部位自地面垂直向上风速逐渐增大。【小问3详解】根据题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流动沙垄地表无植被保护,风速最大,表现为风沙侵蚀;其他部位,由于地表有植被阻挡,表现为风沙堆积作用;在白刺灌丛近地面阻力较大,因此风速衰
减率最大,因此风沙堆积最厚,但由于白刺灌丛堆积较多,从白刺灌丛向东南方向,由于风力逐渐减弱,风沙堆积也逐渐减少。26.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世界上有许多谷地。从形态上看,有“U”形谷,如挪
威峡湾;有“V”形谷,如雅鲁藏布江谷地;有“凵”形谷,如东非大裂谷。谷地对气候、生物、水文等影响很大,河谷往往也是人类活动集中的地区。材料二下面左图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某河谷剖面,该谷地沿线无断层;右图为美国西北部奎茨河及等高线分布图,该河谷植被茂密,被称为温带“雨林”,是美国大陆
“最潮湿”的地方。河谷地区往往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从资源、环境的角度,分析河谷地带对古人类活动的有利影响。【答案】谷地海拔低,热量充足;谷坡有森林和草地,提供木材、牧场和狩猎;谷底中河流,提供饮用、灌溉水源;河流还利于捕鱼和运输;
河流带来泥沙堆积谷底,提供肥沃的土壤,有利于种植业,提供粮食。【解析】【分析】试题考查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详解】从图中看河谷地区海拔低,热量充足;河谷有河流经过,水源充足;还可发展渔业和运输业;河谷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发展种植业;谷坡有森林和草地
,可发展牧业和林业。2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在我国某沿海地区滨海旅游区(下图所示),计划在图示的①②③三地分别开发与建设不同的项目。其项目主要包括滨海浴场、滨海地质公园(滨海地质公园是利用海岸带的地质地貌景观建设
的集观光和科普为一体的主题公园)和游客服务中心(保障游客安全和方便监测及中转休息于一体)。说明在①②③三处合理开发建设的项目及理由。【答案】①处适合建设海滨浴场,等值线稀疏,地形平坦且海水较浅;②处便于监测与游客中转,介于①②中间,有利
兼顾两处游客。③处适合建设地质公园,等值线密集,水深岸陡,海蚀地貌发育。【解析】【分析】本题以沿海地区滨海旅游区为材料,设置了1个小题,涉及到旅游开发规划等知识,考查了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详解】海滨浴场要求地形平坦开阔、海水较浅的地方,图中①位于等值线稀疏的地方,地形相对平坦,的根绝等深线分布特点,该处海水较浅,所以①处适合建设海滨浴场。滨海地质公园需要建在有特殊海岸地质地貌的地方,③处等高线
等深线密集,可能发育海岸地质地貌,所以③处适合建设滨海地质公园。游客服务中心应便于服务更多的游客,所以②处位于①③之间,便于游客休息和中转。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