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1上海生命科学一模综合题汇编生命活动的调节 .docx,共(5)页,915.561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2ba6cf724c9fc7f24ff0167403e3ab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二2021奉贤一模)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学习(11分)通过电刺激实验,发现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H区)密切相关。如果在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强刺激,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强刺激处理
时高2-3倍,研究者认为是强刺激使H区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图8为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请据图回答。27.(2分)在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单次强刺激,传入纤维末梢释放的__________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关受体
,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变为__________。28.(2分)Ca2+进入海马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进入胞内与_________共同作用,使C酶被激活,磷酸化的A受体更易与神经递质结合。29.(2分)下列过程需要消耗能
量的是______________。(填对应的序号)①突触小泡内物质的释放②Na+进入海马细胞③A受体的磷酸化30.(2分)关于刺激强度与兴奋强度的关系曾有两种假设,如图9所示。①科学家进行了实验:将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
1~S8),测得一个神经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规律(如图10)。结合实验结果证明假设________是正确的。31.(3分)脑组织细胞缺氧会影响学习记忆功能,结合图8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2分)神经递质外负内正28.(2分)协助扩散钙调蛋白29.(2分)①③30.(2分)231.(3分)脑组织细胞缺氧会使其能量供应不足(1分),使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减少,A受体与神经递质结合受阻(1分),影响了神经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过
程(1分)。图8图9图102(二2021金山一模)生命活动的调节(14分)为了研究兴奋在神经纤维的传导和神经―肌肉突触的传递(神经―肌肉突触工作机制类似于神经细胞间突触),研究者将蛙的脑和脊髓损毁,随后剥制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图13中的甲图)。实验过程中需要经常在
标本上滴加任氏液来维持酸碱平衡,以保持标本活性。图13中的乙图示甲图中的B处放大。1.(2分)图13甲图所示标本中,仍能发挥功能的反射弧组成部分有。(多选)A.感受器B.传入神经C.传出神经D.神经中
枢E.效应器2.(2分)图13乙图中表示神经―肌肉突触结构的是。A.①B.②C.③D.④3.(2分)图13甲图中,兴奋在A处和B处传导的共同点是。(多选)A.都有离子通道通透性的变化B.传导形式相同C.都发生膜电位改变D.传导方向相同4.(3分)若在图13甲图A处给予电刺
激,请描述这段时间中乙图①③的膜电位变化情况。甲亢是由甲状腺分泌过多甲状腺素而引起。医学上除了血液检测甲状腺素浓度,还常用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兴奋试验检测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浓度进行辅助诊断,图14是TRH兴奋试验检测结果。5.(3分)人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内分泌腺
是___________,该内分泌腺还可分泌的激素有________(多选)。A.抗利尿激素B.催乳激素C.生长激素D.肾上腺素(2分)TRH兴奋试验中甲亢患者无TSH升高反应,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
。6.(2分)CE7.(2分)D8.(2分)AC图13图1439.(3分)①处为从外正内负到内正外负,之后当③处兴奋时也从外正内负变为到内正外负,同时①处恢复静息电位,之后③处也恢复到静息电位。10.(3分)垂体BC11
.(2分)甲亢患者血液中高浓度的甲状腺素通过负反馈调节对垂体产生抑制作用。(一2021徐汇一模)细胞与免疫(9分)干扰素(IFN)是哺乳动物细胞受病毒或其它病原体刺激后产生的一类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具有抗病毒、免疫调节等功能。图7模拟了人体产生的干扰素作用于邻近细胞,并
刺激其产生AVP分子和MHC分子,进而发挥抗病毒作用的过程。(甲为一种细胞器,a、b表示物质)21.据图7所示,若该病毒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其侵入细胞的方式说明了生物膜具有的特点。22.新型冠状病毒(S
ARS-CoV-2)侵入细胞后,会在细胞器甲的作用下释放出短肽碎片和RNA,推测该细胞器甲应为。在一个细胞中,连接沟通细胞膜、高尔基体膜、核膜,使三者相互联系、构成有机整体的结构是()A.中心体B.内
质网C.线粒体D.核糖体23.由图7可知,MHC分子可将病毒的短肽碎片呈递到细胞膜表面,并可被T淋巴细胞表面的物质a识别,在免疫系统中物质a被称为。A.抗原B.抗体C.抗原受体D.淋巴因子24.分析图7提供的信息,可知干扰素
抗病毒的机理是。(多选)A.直接灭活病毒B.抑制病毒蛋白的合成C.促进细胞降解病毒RNAD.抑制病毒成熟释放E.加快免疫细胞对受感染细胞的识别F.阻止病毒与细胞表面受体特异性结合25.感染新冠病毒后经治疗
痊愈的病人,其机体内最可能长期存在的是。A.新冠病毒B.识别新冠病毒的记忆细胞C.抗新冠病毒抗体D.产抗新冠病毒抗体的浆细胞26.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了人体正常细胞后,机体免疫系统中的NK细胞会被动员起来并清除病毒
。图8为NK细胞抗病毒机理。据图分析,下列细胞与NK细胞作用机理最相似的是()。A.浆细胞B.巨噬细胞C.致敏T细胞D.B淋巴细胞图7图8421.半流动性22.溶酶体B23.C24.BCE25.B26.C(三(2021崇明一模))回答下列有关动物
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12分)免疫系统与神经、内分泌系统联系紧密。图11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对免疫活动的调节示意图。31.(3分)图中11虚线所示过程是一种负反馈调节,即当糖皮质激素的量达到一定浓度时,通过负反馈调节,使得。(多选)A.对免疫
活动的抑制作用减弱B.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量减少C.糖皮质激素的分泌量增加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量减少在HPA途径之外还存在另一种免疫活动调节机制——“脑—脾神经轴”,如图12所示。32.(2分)图12所示的免疫活动所属的免疫方式为(细胞免疫/体液免疫)。33
.(2分)研究人员刺激脑特定区域的CRH神经元后几秒钟之内,就会记录到脾神经的电信号明显加强,测得的膜电位表现为。A.B.C.D.34.(2分)据图12分析,乙酰胆碱在该免疫活动调节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A.作为神经递质传递信号B.刺激B淋巴细胞
增殖分化C.进入B淋巴细胞参与代谢D.作为激素调节B淋巴细胞生命活动35.(3分)研究人员发现,去除脾神经的小鼠在疫苗接种后,浆细胞的数量急剧减少。据图11下丘脑CRH神经元信号传递脾神经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
素的受体抗原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浆细胞抗体乙酰胆碱乙酰胆碱受体图12++++++++++----------++++++++++++++++++++++++++++++------------------------------下丘脑CR
H神经元垂体肾上腺皮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抑制免疫活动5图12分析,可能的原因是。31.ABD(3分,漏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32.体液免疫(2分)33.C(2分)34.B(2分)35.(满分3分)去
除脾神经后,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不受下丘脑CRH神经元的控制(1分),从而导致T淋巴细胞接受不到“去甲肾上腺素”的信息(1分),使得T淋巴细胞释放乙酰胆碱减少,减弱了对B淋巴细胞的刺激(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