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 .docx,共(9)页,2.375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2320d75e2efadec132e42433e1cd9d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年2月海南省高三年级春季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地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念项写在答题卡和试卷程度位置。2.团署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案。结识改动,用橡胶涂干净压,再选择涂其他答案
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的,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根据住房产权是否清晰,可以分为正规居住空间
和非正规居住空间(如“城中村”)。深圳作为沿海经济活跃的一线城市,正规与非正规二元居住空间开存,不同居住空间之间的迁移频繁。下表示意深圳四种人口空间迁居模式样本均值比较(注:平均租金变化=迁移后租金-迁移前租金;交通可达性变化为正表示迁移后交通便利程度提高,为负则表示下降,数值大小表征交通使利
的变化程度:教育可达性变化是衡量上下学通勤便利程度的指标;综合区位变化表示迁移的空间方向,正则说明向市中心方向迁移,负则说明向市中心反方向迁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迁居模式平均租金变化/(元·m²)交通可达性变化/m教育可达
性变化/m综合区位变化/m平均年龄/岁①类迁移-1.2881456035.1②类迁移-38.1319-81232833.3③类迁移-0.3154562032.8④类迁移363-85103-117033.71.深圳优化住房政策,增加④类迁移的原因
是()A.缓解交通压力B.推动城市化发展C.减小人口密度D.稳定流动人口2.推测④类迁移主要是为了()A.节省开支B.孩子上学C.方便上下班D.改善居住环境云和云影严重影响遥感图像的有效性,云影识别一直是遥感应用研究的重点。在云影识别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太阳高度角和太阳方位角,太阳高度角表
征云和云影的水平距离,太阳方位角表征云和云影的相对方向。太阳方位角指以目标物正北方向为起始方向(0°),以太阳光射入光线在水平面的投影方向为终止方向,按顺时针方向所测量的角度。下图为我国北温带某地的云影识别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若此时北京时间为1
2:00,该地的位置可能是()A.上海B.重庆C.海口D.拉萨4.当该地正午时云和云影的水平距离短且逐渐缩小,可能出现()A.该地日出时间越来越晚B.北印度洋环流为顺时针C.是测量此地合理楼距的最佳日期D.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城市和乡村是不可分割的有机融合体,“城市病”与
“乡村病”互为叠加形成“城乡病”。小城镇是推动城乡融合的最佳切入点。位于辽宁西南部绥中县北部的西平坡满族乡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主要以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是典型的农贸型小城镇。近几年在“互跃同+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下,当地农贸市场从单一的农副产品交易功能向复合多功能转变,读城乡分割带来的
“城乡病”分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5.小城镇是推动城乡融合的最佳切入点的原因在于()A.“城乡病”严重B.具有城乡双重属性C.政策倾斜D.公路交通发达6.从传统农业到“互联网+农业”,西平坡满族乡经历的变化是()A.工业发展停滞B.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增加C.农贸市场转为街边经营D.青壮年劳动力回
流7.西平坡满族乡的发展对周边城市的影响体现在()A.缓解交通拥堵B.促进基础设施建设C.扩大城乡差距D.增加就业难度心滩是河流搬运的泥沙在河床堆积形成的凸起的堆积体,其形成与演变受流水冲淤变化的影响。某科研团队以黄河下游花园口呈双开河段为研究区域,探究心滩
形态特征与黄河水沙过程之间的关系。下因为2016年花园口至双开河段心滩演变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心滩变化()A.与黄河汛期成反比B.与黄河径流量成正比C.无明显规律D.不受小浪底水电站的影响9.5月心滩面积
比3月时增加的原因是()A.华北正值春旱B.黄河正值春汛C.河床坡度变缓D.上游侵蚀加剧云贵准静止锋又称滇黔准静止锋,位置来回摆动、强度不断变化,是影响我国西南地区最主要的天气系统之一。根据冷暖空气位置和强度的对峙情况往往造成不同的准静止锋锋向分布,根据上述定义将锋向分为
三类,即南北型、西北一东南型和东西型。云贵准静止锋生成时,在云贵高原东部上空出现明显的逆温层。下图示意三类锋向的空间位置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当锋后冷气团越强,锋面位置()A.保持不变B.越偏北C.越偏东D.越偏西11.云贵准静止锋生成时,出现逆
温层的原因是()A.冬季地面气温低B.地形导致冷空气堆积C.寒潮势力强D.大气层结稳定的2023年12月12日,由海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三亚市人民政府主办,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海南国际碳排收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海礁中心”)承办的“助力国际碳市场建设研
讨会——海南自贸港的机遇和挑战”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会上发布了《海南国际碳排政权交易中心战略规划(2023-2030年)》。海碳中心是我国首个国际定位的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为我国参与和建设国际政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作为我国首个国际定位的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海碳中心设立在海南的主要原因是()A.破排放量大B.国际交往中心C.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D.碳交易制度完善13.从生态文明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看,海碳中心建立的意义是()A.提升我国在气候
变化全球治理话语权B.带动海南的经济发展C.改善海南的产业结构D.扭转全球气候变暖土壤水分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壤一植被一大气连续体(SPAC)中的关键因子。目前关于土壤水分的研究多集中于气象、植被、地貌因素等,土壤厚度这一影响土壤水分的重要指标鲜少涉及,科研人员选择取山西省米脂县银州镇
远志山试验基地进行实验,当地土壤为粉质沙壤土,探究土壤水分与不同土壤厚度、山地枣树根系生长之间的关系。因1为实验组布设示意图,图2为枣树生长期内各深度上壤水分垂直分布,下表表示意枣树生长期内不同厚度土壤水分耗水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表枣树生长期内不同厚度
土壤水分耗水量土层厚度/m23456土壤耗水量/mm532.5521.4489.6492.3545.9的14.根据“枣树生长期内各深度土壤水分垂直分布”,土壤水分()A.随土壤厚度增加B.消耗和补给主要发生在浅层C.7月补给量最大D.最大值出现在5m处15.根据材料,山
地枣树的根系()A浅层发达,提高根系吸收水分能力B.深层发达,根系生长期久C.中层发达,因为土壤水资源丰富D.中层不发达,团块状土壤阻碍根系生长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环境生物技术是通过生物学的原理和技术手段,利
用微生物、植物、动物等生物体对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生物降解,吸附、特化等作用来治理环境污染的一种技术,具有针对性。在水污染治理中,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往往需要建设大型的污水处理厂,尚用的设备和试剂不等,而生物法
应用更广泛,对水环境的改善效果更明显。水污染治理中常使用的环境生物技术有减生物路和传统的水污染治理方法相比,说明环境生物技术应用更广泛的原因。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软质海蚀崖是由松散沉积物构成、并经过海蚀作用形成的海岸陡崖,福建海坛岛北部海岸带发育的镜沙软
质海蚀崖是典型分布区之一。海坛岛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25°23'-25°40'N,119°41'-119°52'E),第四纪以来经历了末次间冰期干热气候-末次盛冰期干冷气候向冰后期的气候转型阶段-冰后期海平面波动上升。气候是影响外力作用的显著因素之一。下图1为福建海坛岛与
软质海蚀崖地理位置,图2为镜沙海蚀崖岩性柱示意图(前人研究表明,华南沿海老红砂层源于晚第四纪的海岸风成沉积,是在总体上处于干热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图3示意镜沙软质海蚀崖地貌演化过程。.结合图文材料,运用内外力综合作用原理解释福建镜沙软质海蚀崖的形成过程。18.阅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印度尼西亚的能源结构以石油为主,汽油(47%)和柴油(36%)的占比较大,目前该2025年将生物燃料在能源中的比重提高至5%。材料二:生物乙酯是一种生物燃料,与汽油阶理性质相适,可与汽油混合使用,目前印度是西亚政府制定的生物乙醇的市场价格与汽油相比决之竞争力,
生物燃料的推行在印度尼西及受到了很大阻力。下表为生物乙醇原料的生产成本,下图为生物乙醇生产流程。各数**……甘蔗448003-49-12.种植研究水量2000-4000360003000生物乙醇产品等*/043160-50001
150-11253216单位账件“”220……m关心++7531115892(1)分析阻碍印度尼西亚推行生物燃料原因。(2)简述印度尼西亚推行生物燃料的意义。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冰崩是一种冰体(或
冰一岩体)快速崩塌的自然过程,由于冰崩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其对下游地区造成的影响一般可以延伸到几十千米的范围。近年来青藏高原地区冰崩灾害事件频发,冰崩成园机理问题备受关注,研究表明青藏高原的冰崩灾害往往为长链灾害,最终在雅鲁藏布江形成堰塞湖,一旦溃堤,会
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害。地处藏东南林芝地区米林县的色东普沟,在地壳板块冲撞、挤压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质构造与高山峡谷地貌,近年来气候变暖造成该地区冰川表面差异化变薄(即冰川下部冰
面显著减薄,而上部无明显变化)。的(1)从地形影响大气的角度,分析“大拐弯”构造对冰崩形成的影响。(2)说明青藏地区冰崩对形成长链地质灾害的影响。(3)判断全球气候变暖与冰崩灾害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