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3 页
  • 大小 88.748 KB
  • 2024-09-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安徽省安庆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安徽省安庆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安徽省安庆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0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安徽省安庆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docx,共(23)页,88.74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20fc37dd76a22245fe0eee35e7b09d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安庆二中6月段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文艺天生具有某种历史气质,从我国早期绘画半坡彩陶的人面鱼纹,到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歌谣“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再到戏曲舞蹈萌芽于远古先民祭祀娱神的典仪活动等,都包

含着诉说、回忆、记录历史的功能,从中国的诗歌总集《诗经》、先秦诸子散文,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它们也是不同时代历史变迁的艺术反映。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一次文代会和第十次作代会开幕式上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要“唱响昂扬的时代主旋律”。这里提出“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

观”,对当前文艺创作有着重大指导意义。所谓“大历史观”,就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辩证、发展的眼光透视广阔而深邃的历史时空,不仅分清历史发展的主流与支流、整体与局部、本质与现象、规律与偶然、成功与失误、经验与教训,而且对某段历史、某个事

件、某位人物,都能在把握历史走势中对其位置、作用、价值等做出准确判断和定位。树立大历史观,就是要站在高处以宏阔的眼光观察对象,获得高瞻远瞩的境界和效果。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活着的历史,对深沉厚重的历史,对鲜活喧嚣的现实,都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样才能不被世事变幻和生活

表象所迷惑,才能在洞穿历史和现实底蕴的基础上,对历史进程和世道人心做出准确有力的刻画和呈现。有没有正确的历史观,对于能否创作出优秀文艺作品影响极大。北宋末年,山东境内水泊梁山曾活跃着一支以宋江为代表的起义队伍,

施耐庵的《水浒传》把他们写成大闹州府、救济百姓的英雄好汉,而俞万春的《荡寇志》则将他们写成对抗朝廷、为非作歹的匪徒贼寇。相应地,胡应麟、沈德符、李卓吾、金圣叹等围绕小说所做的评点也各不相同。同一历史事件和人物,产生两部意义截然相悖

的作品,塑造出面目彼此对立的艺术形象,并引发评论家矛盾对立的观点,这种现象是不同的历史观所致。文艺作品为文艺家所创造,他对表现对象的认识正确与否、深度如何,直接关系到艺术形象是否能够立得住、传得开。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当然包括注重抒写中华民族悠久而辉煌

的大历史,注重描绘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大时代。但这绝不意味着只能表现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只能搞大题材、大主题、大项目、大制作。文艺总以具体形象反映生活,这一特征决定了文艺创作不能像社会调查那样,以扩

大统计的数量与规模来保证归纳定性的可靠性及价值,而只能通过赋予具体形象更加鲜明的特征和更为深厚的意蕴,来增加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和概括力。当然,我们赞赏小切口写出大气象、大境界,绝非是对那些咀嚼一己之欢、有意消解历史严肃性等不良现象

的容忍,它们是文坛所应清除的污垢。一段时间以来,某些文艺作品热衷于“戏说历史”“消费历史”甚至“解构历史”,贬低崇高、讥讽道德、调侃英雄,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主流化等歪风屡禁不止,这种文艺现象应引起我们警醒、

反思和整改。如今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节点,文艺工作者担负“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的庄严使命,尤其需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以源源不断的精品力作,为攀登文艺高峰,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作出贡献。(摘编

自钱念孙《大历史观让文艺创作更加心明眼亮》,光明日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艺具有记录历史的功能,从古到今流传下来的各种文艺作品,是历史变迁的艺术反映,记录着各时代人民生活的诉求和回忆。B.习总书记提出文艺家要树立大历史观,唱响时代主旋律,是在指导文艺工作者以

写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为主,写生活小事件、小人物为辅。C.文艺家的“大历史观”,是要用辩证、发展的眼光对历史事件和人物做出准确判断和定位、使文艺作品获得高瞻远瞩的境界和效果。D.文艺作品由文艺家创造,文艺家有没有正确的历史观,认识表现对象的深浅,直接影响到他创作的文艺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能否

立得住、传得开。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文艺与历史的关系入手,引出下文关于文艺工作者要“树立大历史观”的论述。B.第三段诠释“大历史观”概念的含义,是为了更好地论述大历史观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C.文章以《水浒传》《荡寇志》为例,论证了不同的历史观决定了作家创作出

不同作品。D.文章紧扣优秀作品的创作问题,层层深入地论述了大历史观对于文艺创作的指导意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大历史观”的指示,表明了国家要针对当前文艺领域各种不良现象进行大力整顿,严厉打

击歪风邪气的决心。B.历史和现实不可分割,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活着的历史,必须用今天的眼光和思维去看待历史事件和人物,才能看穿历史。C.文艺的特征决定了它只能通过增强具体形象的典型性和概括力来反映生活,大题材、大主题

、大项目、大制作并不符合文艺创作特点。D.今天的文艺工作者应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在贯穿古今和融通中外的交织考察中擦亮眼睛,洞明世事,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答案】1.B2.C3.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指导文艺工作者

以写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为主,写生活小事件、小人物为辅”错。原文为“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当然包括注重抒写中华民族悠久而辉煌的大历史,注重描绘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大时代。但这绝不意味着只能表现重大事件、重要

人物,只能搞大题材、大主题、大项目、大制作。文艺总以具体形象反映生活”,“具体形象”可大可小,原文没分主辅,选项曲解文意。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论证了不同的历史观决定了作家创作出

不同作品”错。原文为“有没有正确的历史观,对于能否创作出优秀文艺作品影响极大”。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A.“表明了国家要针对当前文艺领域各种不良现象进行大力整顿,严厉打击歪风邪气的决心”错。习总书记关于“树立大历史观”的指示主要是指导当前文艺创作,多出精

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B.“必须用今天的眼光和思维去看待历史事件和人物,才能看穿历史”错。原文有“用辩证、发展的眼光透视……要站在高处以宏阔的眼光观察对象……都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选项于文无据。C.“大题材、大主题、大项目、大制作并不符合文艺创作特点”错。由原文“但这绝不意味着只能表现

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只能搞大题材、大主题、大项目、大制作”“我们赞赏小切口写出大气象、大境界”可知,“通过增强具体形象的典型性和概括力来反映生活”,一样可以表现“大题材、大主题、大项目、大制作”,可以是以小见大,可以具有典型性和概括力的具体形象呈现大题材、大主题等。

故选D。(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22年1月19日,北京冬奥组委面向全社会发布《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报告集(2022)》,包括体育、经济、社会、文化

、环境、城市和区域发展等七个单册遗产报告。北京冬奥会带动了北京、延庆、张家口等主办城市和区域的高质量发展,冰雪运动全面普及推广,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升级,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冰雪产业快速发展,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奥林匹克精神落地生根,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增强。伴随着北京冬

奥会的日益临近,冰雪旅游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冰雪旅游和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持续稳步增长,冰雪旅游市场潜能进一步激发,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正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期。2016-2017年雪季冰雪旅游人数1.7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2700亿元;2018-2019雪季,我

国冰雪旅游人均消费1734元,是国内旅游人均消费的1.87倍,冰雪旅游收入3860亿元;2019-2020雪季受疫情影响,冰雪旅游人数仅为0.94亿人次,收入为1460亿元;2020-2021年雪季冰雪旅游人

数2.3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3900亿元。北京市残联积极组织残疾人参与冰雪活动,其中2015-2016年北京市参与各项冰雪活动的残疾人为0.5万人次,到2018-2019年提升至3万人次,2019-2020年,受疫情影响,残疾人冰雪参与人数下降,但仍有上万余人次走出家门参与活动。(摘编自《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报告集(2022)》)材料二:1月20日,首钢园区上演了一场绚烂璀璨的灯光秀,在8分钟的表演中,冬奥冰雪、城市景观、新春佳节等元素一一呈现,流光溢彩。首钢于1919年建厂,以钢铁制造闻名,后因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厂址搬迁。以筹办冬奥会为契机,首钢园区迎来了旧貌换新颜的机会,工业遗存与冬奥文化有机结合,成为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获得了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多次称赞。首钢园区变迁的背后,折射了城市发展与办奥理念的高度契合。2015年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至今,以“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

念为引领,冬奥筹办走出了一条高质量、高标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作为奥林匹克历史上首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举办冬奥会的“双奥之城”,北京市充分利用奥运遗产,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水平;延庆区立足生态涵养区功能定位,向着建设“最美冬

奥城”迈进;张家口市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正逐步建设成为全亚洲冰雪旅游度假目的地和闻名遐迩的“体育之城”。冬奥筹办6年多来,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北京、张家口两地推出滑雪亲子、森林探险、民宿年味、世园灯会等8条精品旅

游线路,涵盖了两地70余种优质冰雪资源;延庆构筑以“春骑行、夏露营、秋路跑、冬冰雪”为特色的四季生态体育旅游线路,形成全季候、全区域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以“体育+”的方式改善区域面貌,让当地居民获得更多就业和发展机会,从冬奥筹办中实实在在受益,提升了群

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摘编自2022年1月31日《人民日报》)材料三: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14年2月7日至23日在俄罗斯南部城市索契举办,俄罗斯花费超1.5万亿卢布(约合500亿美元)。试图打造一场政治、经济效益双丰收的体育盛会,被称为“史上最贵冬奥会”。虽然财务收益覆盖不

了办会成本,但专家认为,对索契冬奥会投资回报的最佳评估不应只是数字,更重要的是其为俄罗斯社会经济长期发展带来的“有形”和“无形”效益。367公里新路桥、22条隧道、201公里铁路、96.7万平方米路面和人行道、550公里高压电线、40家新建酒店……俄罗斯重金打造的基础设施建设让索契这个位于

黑海之滨的度假小城面目一新。在阿德勒尔建造的新火车站成为连接海、陆、空三条线路的大型交通枢纽,于2012年开始投入运营的索契新国际机场则成为俄南部联邦区最大的航空枢纽。另一方面,带动旅游业发展、改变城市和地区定位被视为俄举办冬奥会带来的重要社会经济成果

之一。得益于冬奥会的举办,如今索契已成为一个成熟的全年候度假胜地。官方数据显示,仅2014年就有超过500万人到访这座有着“黑海明珠”美誉的城市。2016年,这一数字大幅提升至650万人次。此外,被视为俄国家项目和经

济潜力发展风向标以及展示俄各联邦主体投资机会重要平台的“俄罗斯投资论坛”每年都在索契举办,2014年后更是迎来参会国家和代表人数高峰。许多俄罗斯专家认为,索契冬奥会不仅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也对俄罗斯经济整体提

升起到了促进作用。办会不仅使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得到提升,同时也增加了俄民众对本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全国范围内创造了“有形”和“无形”的双重效益。(摘编自2022年1月24日《经济参考报》)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家口2

015-2019年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保持住了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B.除2019-2020雪季外,我国近五年各雪季冰雪旅游人数和旅游总收入总体呈上升趋势。C.张家口近五年旅行社、星级宾馆A级风景区等旅游企业数量均逐年持续稳定增长。D

.在残联的积极组织下,虽受疫情影响,但总体上北京市残疾人仍积极参与冰雪运动。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首钢园区工业遗存与冬奥文化有机结合,成为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折射出城市发展与办奥理念的高度契合。

B.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正以“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理念,走出了一条高质量、高标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C.第22届冬奥会在俄罗斯索契举行,俄罗斯不但收回了办会成本,而且还给索契带来了交通、旅游、国际地位的提升。D.索契冬奥会的成功

举办,增加了俄民众对本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世界范围内创造了“有形”和“无形”的双重效益。6.三则材料都是围绕“冬奥会”展开的,但侧重点明显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答案】4.C5.A6.材料一侧重于通过

北京2022年冬奥会遗产报告发布的内容,反映冬奥会带动了冰雪运动和冰雪乐游等产业的发展;材料二侧重于通过报道筹办冬奥会以改善区域面貌的举措,表现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提升;材料三侧重于报道索契冬奥会创造的“有形”相“无

形”效益。【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均逐年持续稳定增长”错,其中A级景区数量在2019年有所下降。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正以……”分析错误,主语不对,原文是“201

5年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至今,以‘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为引领,冬奥筹办走出了一条高质量、高标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可见应该是“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筹办”。C.“俄罗斯不但收回了办会成本”理解错误,原文是“虽然财务收益覆盖不了办会成本”可见“俄罗斯没有收回办会成本”。D.“在世

界范围内创造了……的双重效益”分析错误,原文是“更重要的是其为俄罗斯社会经济长期发展带来的……”,可见“世界范围内”扩大范围。故选A。【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能力。由“北京冬奥会带动了北京、延庆、张家口等主办城市和区域的高质量发展,冰雪运动全面普及推广

,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升级,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冰雪产业快速发展,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奥林匹克精神落地生根,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可以概括出材料一侧重于通过北京2022年冬奥会遗产报告发布的内

容,反映冬奥会带动了冰雪运动和冰雪乐游等产业的发展;由“以筹办冬奥会为契机,首钢园区迎来了旧貌换新颜的机会,工业遗存与冬奥文化有机结合,成为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获得了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多次称赞”“让当地居民获得更多就业和发展机会,从冬奥筹办中实实在在受益,提升了群众

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等可以概括出材料二侧重于通过报道筹办冬奥会以改善区域面貌的举措,表现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提升;由“虽然财务收益覆盖不了办会成本,但专家认为,对索契冬奥会投资回报的最佳评估不应只是数字,更重要的是其为俄罗斯社会经济长期发展带来的‘有形’和‘无形’效益”可以概括出材料三侧

重于报道索契冬奥会创造的“有形”相“无形”效益。(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理发陈年喜忘了从哪年起,我理发这事儿,都是由爱人来完成的。那些年在矿山,那时候年轻

,头发长得特别快,出门前,第一件事儿就是理发,回到家第一件事儿也是理发。老家没有理发店,去镇上既花钱又费时间,还特别远。有一天,我翻出一把剪刀扔给爱人:“给我把头发剪了。”剪刀是她从娘家带来的嫁妆之一,原是用来裁剪衣服的,也修手脚指甲,七八寸长,好久不用依然锃亮,威猛得很。爱人颤颤巍巍地拿起来,在

我脑袋上试着耕作。在此之前,她连羊毛也没剪过,哪里接过这么重大的任务。十年磨一剑,慢慢地,如今她已练出了手艺。除了给我剪头,也给邻居剪头。有几回要去重要点儿的场合,顶着爱人理出的发型,竟平添了几分底气。我曾观察过全国各地人群

的头形,发现形状各异,各地有各地的形状特点。要说好看,当数东北人,那是真正的砖型;要说难看,就是秦人,连我们自己也谓之红薯头,一颗中间粗两头尖的红薯,不好看,也不好理。人类的科学还远远不足以解释人类自身现象,许多物状的形成,一定有特殊的密码。十四五岁

时,有一回去山上砍柴,一根干树枝从树顶断了,落下来,砸在我头顶上。树对加身的刀斧没有办法,也算找准了复仇的对象。我没有被砸死,却把头顶砸出了一个坑,皮骨分离,从此那鸡蛋大一片,再没长出过好头发,像一片庄稼被谁打

了百草枯,又像遭了火灾的现场。爱人剪刀到了这儿,总要怔一下,我能感觉到剪刀在那儿的犹豫。爱人说,你的头越来越难理了。我知道,那是因为白发和脱发。谁还没有过一头青葱的水草。四十岁前,我好像从来没有过洗头膏的概念,从少年

到中年,一直使用的是洗衣粉。矿山环境里,头发特别容易脏,机器开动起来,粉尘弥漫,工友之间,不敢张口说话,只靠头灯和手势交流。地热凶猛,我们在塑料安全帽周围用铁丝烙出一圈孔,用以散热透气,自然,粉尘们也乘虚而入。一班下来,要洗三盆水,用半包洗衣粉。那会儿

的洗衣粉特别能去污,一把洗衣粉揉在头皮上,像泼上了一摊火,烧得慌,但清过水后,清香弥漫,头发光溜又茁壮,人也因而精神。有一年,在灵宝阳平,我们接了个千米巷道掘进的工程,这也是职业生涯到此接到的最大工程,大家欢天喜地。工程干到一半,老板

没钱了,工人们穷得烟也抽不起,我们开始卖用秃了的废钻头。那时候,矿山到处是收旧物的女人。我们那片儿,被一个女人包了,谁也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身世怎样。她背着两个包,上山时,里面是袜子、香烟和小吃。她从沟口开始,一个工棚一个工棚地过,再下来时,已经满满两包矿山物

件。她还年轻,不卑不亢,俨然一个公主。有一天,我卖给她三颗钻头,给了我十五元。那会儿我刚洗过头,头发湿漉漉的,她看了看我,说:“兄弟,你在矿山,实在是糟蹋了,还是干点儿别的吧!”半个月后,矿山暴雨发大水,大水从山顶漫下来,席卷了整条峪。她永远埋身在了矿渣里。没

有人会记得一个自食自力的女人,也没人记得一个人消散在千米巷道的青春。头发难理,难在扬长避短。既要有模样,又要遮去岁月的痕迹,给生活和生命世界添一丝生气与勇气。这就像一棵树到了冬天,却要开出花叶来。现在爱人给理发时,就特别慢。她站在我的身后,

一站半个小时,我有颈椎病,她也有,我可以在椅背上靠一下,她却不能。我知道,她的犹豫是对自信的犹豫,也是对眼前世界的犹豫。对于强大的生活,对于这个看不见尽头的世界,没有哪个女人真正自信过。在理发时,爱人习惯停下来,一根

一根拔去我头上的白头。这个过程小心而认真。从十年前开始,我一直有熬夜的习惯,经常熬到十二点多,熬夜的结果是两鬓白得非常快,在同龄中我是白发最多的一个。我虽然反对爱人这个习惯,但确实从中获得了某种安宁,一个远行的人返身回家的感觉。这些年,她也有了白发,仿佛它们具

有传染性。今天是腊月十九,农历庚子年只剩下十一天了。中午吃过饭,天暖和得像三月阳春,门前的山茱萸结出了嫩黄的骨朵。爱人说:“给你理理发吧!”她翻出剪刀,罩上门帘,在我头上细细剪下去。农村的说法,正月不理头,理头死娘舅。我早已没了娘舅,主要是,她有了难得的半日闲。她个头低,一米五多,瘦小,

九十多斤。她努力踮起脚,打理我的头顶。剪刀在轻轻游走,我感到铁的凉意,铁的凉意后面是手的温度。这双手,抓住过许多东西,又差不多都放走了,只剩下粗糙的皮质层。收起剪刀,吹去脖子上的发屑,爱人说:“今天又节

省了八元钱,真好!”7.下列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联想丰富,在有限的篇幅中糅合了众多有着广阔时间跨度和空间跨度的生活片段,寄托了细腻而深刻的生命感悟。B.文章文笔朴实而略带夸张,如讲述矿山洗头时的“三盆水”“半包洗衣粉”“清香弥漫”等,

辛酸中充溢着一种自嘲意味。C.文章对过往的艰辛苦难没有极尽渲染,也没有呼天抢地的倾诉,语调始终冷峻克制,体现着一种淡然接纳的生命态度。D.文章在叙事中穿插了一些景物描写,如倒数第三段描写午后景象,用天气之暖、山花之萌,很好地反衬出人内心的苍凉。8.文章围绕“理发

”展开,中间却写到了收旧物女人,这部分内容是否文不对题?请简要说明理由。9.有人评价陈年喜的作品“呈现了中国人悲怆又炽热的生命力”,请根据这篇文章的内容,谈谈中国人生命力的“悲怆”和“炽热”体现在哪里。【答案】7.

D8.①文章由理发时发现白发、脱发,反向联想到年轻时洗发的情景,收旧物女人与作者的交谈正是发生在他一次洗发之后,因而与“理发”相关;②收旧物女人不卑不亢、自食其力,与作者艰难生活中倔强的生命状态一致,凸

显了文章主旨。9.(1)悲怆:从作者无钱理发、劳动条件艰苦、头被砸出大坑,以及收旧物女人被埋山峪等,体现出底层老百姓饱受贫穷与苦难,卑微地生存、悄无声息地消失的生活状态。(2)炽热:作者用剪刀理发、用洗衣粉洗头等体现出对苦难强大的忍耐力;作者出门前后总得理发、下班

后将头发洗干净,收旧物女人的自食其力、不卑不亢、“像个公主”等,体现了生命的尊严、积极向上的力量和勇气;妻子为丈夫理发的温馨、收旧物女子的善意,体现了对美好情感的坚守。【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

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及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用天气之暖、山花之萌,很好地反衬出人内心的苍凉”错。没有反衬,作者非常喜欢妻子给他理发时的感觉,表现了夫妻之间的温暖,也有对当下生活的欣慰感。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①依据原文“爱人说

,你的头越来越难理了。我知道,那是因为白发和脱发。谁还没有过一头青葱的水草”可知,由理发时发现白发、脱发,反向联想到年轻时“一班下来,要洗三盆水,用半包洗衣粉。那会儿的洗衣粉特别能去污,一把洗衣粉揉在头皮上,像泼上了一摊火,烧得慌,但清过水后,清香弥漫,头发光溜又茁壮,人

也因而精神”这样的情景;依据原文“那会儿我刚洗过头,头发湿漉漉的,她看了看我,说:‘兄弟,你在矿山,实在是糟蹋了,还是干点儿别的吧!’”可知,收旧物女人与作者的交谈正是发生在他一次洗发之后,因而与“理发”相关。②依据原文“谁也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身世怎样。

她背着两个包,上山时,里面是袜子、香烟和小吃。她从沟口开始,一个工棚一个工棚地过,再下来时,已经满满两包矿山物件。她还年轻,不卑不亢,俨然一个公主”可见,收旧物女人不卑不亢、自食其力,与作者“工程干到一半,老板没钱了,工人们穷得烟也抽不起,我们开始卖用秃了的废钻头”这种艰难生活中倔强的生

命状态一致,凸显了文章主旨。【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①悲怆:由原文“老家没有理发店,去镇上既花钱又费时间,还特别远”“工人们穷得烟也抽不起,我们开始卖用秃了的废钻头”可知,作者无钱理发;“矿山环境里,头发特别容易脏,机器开动起来,粉

尘弥漫,工友之间,不敢张口说话,只靠头灯和手势交流。地热凶猛,我们在塑料安全帽周围用铁丝烙出一圈孔,用以散热透气,自然,粉尘们也乘虚而入”可知,作者劳动条件艰苦;“有一回去山上砍柴,一根干树枝从树顶断了,落下来

,砸在我头顶上。树对加身的刀斧没有办法,也算找准了复仇的对象。我没有被砸死,却把头顶砸出了一个坑,皮骨分离,从此那鸡蛋大一片,再没长出过好头发,像一片庄稼被谁打了百草枯,又像遭了火灾的现场”作者头被砸出大坑;以及由“矿山暴雨发大水,大水从山顶漫下来,席卷了整条峪。她永远埋身在了矿

渣里”可知,收旧物女人被埋山峪等,这些都体现出底层老百姓饱受贫穷与苦难,卑微地生存、悄无声息地消失的生活状态。②炽热:由原文:‘我翻出一把剪刀扔给爱人:“给我把头发剪了’”可知,作者用剪刀理发,以及“

四十岁前,我好像从来没有过洗头膏的概念,从少年到中年,一直使用的是洗衣粉”“一班下来,要洗三盆水,用半包洗衣粉。那会儿的洗衣粉特别能去污,一把洗衣粉揉在头皮上,像泼上了一摊火,烧得慌”可知,作者用洗衣粉

洗头,这些都体现出对苦难强大的忍耐力;由原文“出门前,第一件事儿就是理发,回到家第一件事儿也是理发”“一班下来,要洗三盆水,用半包洗衣粉”可见,作者出门前后总得理发、下班后将头发洗干净,“她背着两个包,上山时,里面

是袜子、香烟和小吃。她从沟口开始,一个工棚一个工棚地过,再下来时,已经满满两包矿山物件。她还年轻,不卑不亢,俨然一个公主。有一天,我卖给她三颗钻头,给了我十五元可见”收旧物女人的自食其力、不卑不亢、“俨然一个公主”等,这些都体现

了生命的尊严、积极向上的力量和勇气;由原文“在理发时,爱人习惯停下来,一根一根拔去我头上的白头……但确实从中获得了某种安宁,一个远行的人返身回家的感觉”可见,妻子为丈夫理发的温馨。由原文“那会儿我刚洗过头,头发湿漉漉的,她看了看我,说:‘兄弟,你在矿山,实

在是糟蹋了,还是干点儿别的吧!’”可见,收旧物女子的善意,这些都体现了对美好情感的坚守。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

人。道光十二年举人,三试礼部不第,遂绝意仕进,究心舆地、兵法。喜为壮语惊众,名在公卿间。尝以诸葛亮自比,人目其狂也。胡林翼称之,谓横览九州,更无才出其右者。咸丰初,广西盗起,张亮基巡抚湖南,礼辟.不就。林翼敦劝之,乃出。

叙守长沙功,由知县擢同知..直隶州。亮基移抚山东,宗棠归隐梓木洞。骆秉章至湖南,复以计劫之出佐军务,倚之如左右手。宗棠用兵善审机,不常其方略。筹西事,尤以节兵裕饷为本谋。始西征,虑各行省协助饷不时至,请一借贷外国。沈葆桢尼其议,诏曰:宗

棠以西事自任,国家何惜千万金。为拨款五百万敕自借外国债五百万出塞凡二十月而新疆南北城尽复者馈运饶给之力也初议西事主兴屯田闻者迂之。及观宗棠奏论关内外旧屯之弊,以谓挂名兵籍,不得更事农,宜画兵农为二,简精壮为兵,散愿弱使屯垦,然后人服其老谋。既入觐.,赐紫禁城骑马,使内侍二人扶掖上殿,授军机大臣

....,兼值译署。国家承平久,武备弛不振,而海外诸国争言富强,虽中国屡平大难,彼犹私议以为脆弱也。及宗棠平帕夏,外国乃稍稍传说之。宗棠为人多智略,内行甚笃,刚峻自天性。穆宗尝戒其褊衷。始未出,与国藩、林

翼交,气陵二人出其上。中兴诸将帅,大率国籓所荐起,虽贵,皆尊事国籓。宗棠独与抗行,不少屈,趣舍时合时不合。国藩以学问自敛抑,议外交常持和节;宗棠锋颖凛凛向敌矣,士论以此益附之。然好自矜伐,故出其门者,成德达材不及国籓之盛。论

曰:“宗棠事功著矣,其志行忠介,亦有过人。廉不言贫,勤不言劳。待将士以诚信相感。善于治民,每克一地,招徕抚绥,众至如归。”论者谓宗棠有霸才,而治民则以王道行之,信哉。(选自《清史稿列传一百九十九》,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

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拨款五百万敕/自借外国债五百万/出塞凡二十月/而新疆南北城尽复者/馈运饶给之力也/初议西事/主兴屯田/闻者迂之/B.为拨款五百万/敕自借外国债五百万/出塞凡二十月/而新疆南

北城尽复者/馈运饶给之力也/初议西事/主兴屯田/闻者迂之/C.为拨款五百万/敕自借外国债五百万/出塞凡二十月/而新疆南北城/尽复者馈运饶给之力也/初议西事主/兴屯田/闻者迂之/D.为拨款五百万敕/自借外国债五百万/出塞凡二十月/而新疆南北

城/尽复者馈运饶给之力也/初议西事主/兴屯田/闻者迂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主要包括征聘和辟除两种方式,公府、州郡官府征召称“征”,皇帝征召称“辟”。B.同知,明清时期的官名。

同知为知府的副职,正五品,因事而设,每府设一二人,无定员,负责分掌地方盐、粮等事务。为C.觐,古代宾礼之一,最早为周代诸侯朝见天子的礼制。春见曰朝,秋见曰觐,春秋两季朝见天子,合称为朝觐。D.军机大臣,雍正朝始设,其具体

职责为每日晋见皇帝,协助处理折奏,参议大政并承皇帝旨意撰拟谕旨等。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宗棠才华横溢,声名卓著。他早年虽失意科举,但仍决心入仕,后幸得到张亮基、骆秉章等朝廷官员的赏

识和礼遇。B.左宗棠运筹帷幄,深谋远虑。西征伊始,他担心协助军饷不能按时抵达,遂请求向外国寻求借贷,此建议遭沈葆桢反对,后幸得皇帝下诏许可。C.左宗棠抵御外侮,尽忠报国。他率部出塞一年有余,全线收复新疆南北各城,有力地维护了领土的完整和祖国的尊严。D.左宗棠诚信

待兵,爱民如子。他每攻占一处,都会招安抚慰当地百姓,令其不至有流离失所之感。有论者褒扬左宗棠既有霸才,又深谙仁道。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胡林翼称之,谓横览九州,更无才出其右者。(2)宗棠独与抗行,不少屈,趣舍时合时不合。14.有一次曾国藩曾作一语

调侃左宗棠:“季子敢言高,与吾意见大相左。”左宗棠因而对下联道:“藩臣徒误国,问伊经济有何曾?”结合第3段对左、曾二人的描叙,说说这副对联妙在哪里。【答案】10.B11.A12.A13.(1)胡林翼却非常称道(欣赏)他,认为看遍全国,没有

一个人才能超过左宗棠的。(2)唯独左宗棠敢与曾国藩相抗衡,连稍微的屈服都没有,在(意见)取舍上有时和曾国藩相合,有时不相合。14.性格上的巨大差异,使得左、曾两人表面和善但私下充满了矛盾的暗礁。曾国藩讲究个人修养,是个理学家,平时不用说,处处显得很“面”。而左宗棠个性刚

直果断,慷慨激昂,是非分明,嫉恶如仇。左喜欢快刀斩乱麻,曾喜欢慢工出细活,因此两人经常锣不对鼓,板不合腔。上联将左宗棠的姓(左)和字(季高)都嵌入进去,寓庄于谐,既切事,又达意,略无雕琢,浑然天成。下联也将曾国藩的姓(曾)和名(国藩)嵌入首尾。二语合璧,恰成一副绝对。【解析】【

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给拨款银两五百万,再准允他向外国借贷五百万。”左宗棠部队出塞共二十个月,新疆南北各城能全部收复,(实在是)军饷供给充足的功劳。当初议论西部边防事务时,左宗棠主张发展屯田,听到的人都认为左宗棠迂腐。“五百万”为补语,之后断开,“敕”是“皇帝下

令”之意,是下一句的谓语,“自借外国债五百万”是“敕”的内容,故“敕”的后面不能断开放,可排除AD;“新疆南北城尽复者”和“馈运饶给之力也”构成“……者,……也”的判断句,所以“者”后断开,排除C。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公府、州郡官府征召称‘征’,皇帝征召称‘辟’”错。皇帝征召称“征”,公府、州郡官府征召称“辟”。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决心入仕”错。文中“绝意仕进”意为不再追求仕途。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

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称”,称道;“九州”,全国;“右”,古代崇右,故以右为上,为贵,为高。(2)“抗行”,并行,抗衡;“少”,稍微;“趣”,通“取”,获取,取得。【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

探究及赏析对联的能力。由原文“宗棠为人多智略,内行甚笃,刚峻自天性”“宗棠独与抗行,不少屈,趣舍时合时不合”“国藩以学问自敛抑,议外交常持和节;宗棠锋颖凛凛向敌矣,士论以此益附之。然好自矜伐,故出其门者,成德达材不及国籓之盛”可知,左、曾两人性格上的巨大差异,使得他们表面和善但私下充满了矛盾的暗

礁。曾国藩讲究个人修养,是个理学家,平时不用说,处处显得很“面”。而左宗棠个性刚直果断,慷慨激昂,是非分明,嫉恶如仇。左喜欢快刀斩乱麻,曾喜欢慢工出细活,因此两人经常锣不对鼓,板不合腔。上联“季子敢言高,与吾意

见大相左”,左宗棠字季高,上联将左宗棠的姓(左)和字(季高)都嵌入进去,指名道姓地对他进行指责、攻击,气焰逼人。此联寓庄于谐,既切事,又达意,略无雕琢,浑然天成。下联“藩臣徒误国,问伊经济有何曾”,“经济”一词是指经

纶济世,即治理国家的才能。此联也将曾国藩的姓(曾)和名(国藩)嵌入首尾,讥讽他身为重臣,却没有政治远见,只知屈膝媚外,徒误国【误民矣。二语合璧,恰成一副绝对。参考译文: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宗棠是道光十二年的举人,三次参加礼部的考试都没

有考取,于是他断绝了在仕途上的打算,而专心研究舆地、兵法。他平时喜欢说让人吃惊的豪言壮语,在公卿士大夫中间颇有名声。曾经自比为诸葛亮,大家都觉得他狂妄。胡林翼却非常欣赏他,认为看遍全国,没有一个人才能超过左宗棠的。咸丰

初年,广西盗贼蜂起,张亮基任湖南巡抚,征召左宗棠为官,左不赴任。胡林翼多次相劝,左才出任。后评议守长沙的功劳等第,从知县提拔为直隶州的长官。张亮基转赴山东任职,左宗棠就归隐于梓木洞。骆秉章到湖南,又想办法

请左宗棠出来辅佐军务,依赖他如同自己的左右手。左宗棠用兵善于审时度势把握时机,不只用一种计谋策略。筹措西线战事,尤其注重以节制兵丁人数保证粮饷充足为根本。刚开始西征,左宗棠担心各行省协助的军饷不能按时到

达,请求向外国作些借贷。沈葆祯反对他的建议,皇帝下诏说:“左宗棠以西线战事为己任,国家又何惜千万金?给拨款银两五百万,再准允他向外国借贷五百万。”左宗棠部队出塞共二十个月,新疆南北各城能全部收复,(实在是)军饷供给充足的功劳。当初议论西部边防事务时,左宗

棠主张发展屯田,听到的人都认为左宗棠迂腐。等看到左宗棠上奏论述关内外过去屯兵的弊病,以及说挂名兵籍,就不能改为从事农业生产,应该将兵农划开为二,挑选精壮的人为兵丁,让老弱的人去屯田垦地,大家这才佩服左宗棠

老谋深算。入朝觐见后,皇上赏赐左宗棠可以在紫禁城内骑马,可由内侍二人搀扶上金銮殿,授予军机大臣之职,兼负责译署。国家太平久了,军事废弛不振作了,而海外各国争相声言富强,虽然中国屡次平息大难,他们还是私下议论认为中国非常脆弱。等到左宗棠平息帕夏,外国人才渐渐传

说他的战功。左宗棠为人极富智慧策略,自身修养也很诚笃,天性刚毅严厉。光绪帝曾经劝诫左宗棠不要心胸狭隘。当初,左宗棠还未出来做官的时候,就与曾国藩、胡林翼相结交,但气势却凌驾于曾胡二人之上。中兴各将帅,大多都是曾国藩举荐,尽管显贵,但都尊敬地对待曾国藩。唯独左宗棠敢与曾国藩相

抗衡,稍微的屈服都没有,(在主意)取舍时,有时和曾国藩相同,有时不相同。曾国藩以学识深厚而约束自己,讨论外交时常主张和局;而左宗棠对敌人常锋芒毕露,非常厉害,士人因此而更加附合他。但左宗棠好骄傲自夸,所以出自他门下(的人),有德性成大器的没有曾国藩门下的多。评论说:“左宗棠功勋卓著,品行忠

贞方面,也有超出常人的地方。廉洁不说自己贫穷,勤劳不说自己劳累。以诚信对待将士。善于治理百姓事务,每攻克一处地方,都招安当地人民,让大家感觉到好像到了自己的家。”评论者说左宗棠有霸才,但治理百姓却以仁义安

抚方法来实行,确实这样。(选自《清史稿列传一百九十九》,有删改)(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十七夜对月杜甫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卷帘还照客,倚杖更随人。光射潜虬动,明翻宿鸟频。茅斋依橘柚,清切露华新。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A.首联自然点题,月圆之夜本是团圆之时,诗人却独自对月,凄然之感不免油然而生。B.颔联“还”呼应首联“仍”字,人老须倚杖,月影独相随,江边独步,可谓形影相吊。C.“明翻宿鸟频”与王维“月出惊山鸟”异曲同工,都以清幽之境衬出诗人内心的宁静

。D.本诗将写人、写景与写月有机统一,人浴月之辉,景沐月之光,意境和谐,笔力不凡。16.《红楼梦》中香菱学诗咏月道:“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梦

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香菱以为自己所作诗歌绝妙,宝钗却以为“不像吟月”“句句倒是月色”。相较之下,显然杜甫诗格更为高妙。请你结合两首诗,简要说明。【答案】15.C16.①香菱写月,内容相对单一,着重描写月色,突出月色的皎洁明亮;杜甫写月,内容更为丰富,不拘泥于月,还写月下之人、物

、景,相互交融,成为一体;②香菱所写景物多为静景,主要从视觉来写;杜甫则动静结合,感觉体验更为丰富、真切;③香菱诗感情相对淡薄模糊,而杜诗突出了身在江村为异客的孤单寂寞与思乡之情,情感上更易打动人。④香菱诗中月的形

象比较死板,杜诗之月则似乎颇通人情,提高了诗歌的审美趣味。【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C.“都以清幽之境衬出诗人内心的宁静”分析错误,本诗表现的是内心的孤独、寂寥与思乡之情。颈联“光射潜虬动,

明翻宿鸟频”一句,描写在月光下的游鱼与飞鸟的躁动,代表了作者内心的不平静,再结合首联中“江村独老身”一句,突出的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寥与思乡之情。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的分析能力。

与香菱的诗歌相比,杜甫写月诗要丰富生动得多。首先,在香菱写月诗中,着重描写月色,其中“非银非水映窗寒”“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等句都是写月光的明亮,无怪宝钗说她“不像吟

月”“句句倒是月色”。而杜甫写月,内容更为丰富,“卷帘还照客,倚杖更随人”是写月本身,而“光射潜虬动,明翻宿鸟频”则写了水中的游鱼和空中的鸟儿,所以杜诗不拘泥于月,还写月下之人、物、景,相互交融,成为

一体。其次,香菱所写景物多为静景,主要从视觉来写,无论是“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还是“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都体现了这一点。而杜诗则要生动得多,不但有静景,还有动景,“卷帘还照客,倚杖更随人”是静景,而“光射潜虬动,明翻宿鸟频”则是描写动景,这种动静结合的处理

方式,让读者的感觉体验更为丰富、真切。其三,香菱诗感情相对淡薄模糊,并不能从中体会出作者有何强烈地情感,而杜诗中“江村独老身”句则突出了身在江村为异客的孤单寂寞与思乡之情,情感上更易打动人。最后,香菱诗中月的形象比较死板,“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这是干巴巴的描写梅花和柳树,并

不灵动。而杜诗之月则似乎颇通人情,“卷帘还照客,倚杖更随人”一句,似乎月对人是有感情的,处处随人。这样就提高了诗歌的审美趣味。(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君子与常人没有差异

,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2)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达了“我欲乘风归去”的出世情怀,同样是借助于“风”,《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对这一情怀做了更具体的表述。(3)《阿房宫赋》中通过秦

朝统治者搜刮天下百姓财富和挥霍财富截然不同的两种情形,来批判秦朝统治者奢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君子生非异也②.善假于物也③.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④.而不知其所止⑤.奈何取之尽锱铢⑥.用之如泥沙【解析】【详解】本题

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生”“冯”“锱”“铢”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语言不够“纯净”,据说是新诗的通病。然而将不同的因素冶

于一炉,而使之产生浑然一体的美感效果,是诗歌艺术的可贵之处。我们并不认为诗和说话可以____________。诗是经验的艺术化的表现,不是日常会话的达意。其次,文言在日常生活上虽已僵硬难用,但在艺术品中,经诗人的巧妙安排,

却能“__________”,加强美感。反之,如果欠缺艺术的生命,则尽管一首新诗通篇不用一典,不掉一文,那种“纯净”也只是“________”的代名词罢了。说坦白些,在文学的国度中,新诗人们是带点贵族气质的。我们宁愿自己的作品成为滞销的奢侈品,也不愿它成为畅销的牙膏,人人皆

可入口,而转瞬又必吐出的牙膏。一旦超越了起码的“纯净”之后,我们不难发现,文言宜于表现庄重、优雅、含蓄而曲折的情操,而白话则明快、直率、富现实感。许多意境,白话表现起来总嫌太直接、太噜苏,改用文言则可保持________的距离。艺术当然也追求和谐,

但那应该是成品的,不是原料的和谐。愈能使不同的因素化合成和谐的整体,愈能由不类为类,愈能显示精湛的作者艺术。愿“纯净主义”的信徒们多想一想。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等量齐观起死回生一贫如洗恰到好处B.一视同仁妙手回春一贫如洗绰绰有余C.一视同仁起死回生

一文不名恰到好处D.等量齐观妙手回春一文不名绰绰有余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愈能把不类为类,也能显示作者艺术的精湛。B.愈能显示精湛的作者艺术,愈能把不类为类。C.愈能以不类为类,愈能显示作者艺术的精湛。D.愈

能由不类为类,愈能显示作者艺术的精湛。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成:“我们宁愿自己的作品不为大众欣赏,也不愿它成为流行的东西。”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答案】18A19.C20.比较改句,原句表达效果更好。因为①(从修辞手法看

)原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滞销的奢侈品”“畅销的牙膏”作为喻体,直接代入语句;更突出表明“新诗人们带有贵族气质”的艺术追求。②(从语言表达看)原句表意更准确。改句会让人误解为新诗人们为了追求“贵族气质”而有意“曲高和寡”。原句是想表达为了实现艺术追求,为了作品

能够经得起欣赏,不会如牙膏般转瞬必吐,新诗人们宁可自己的作品一时不为大众接受。③(从句式看)原句用词更加生动、形象,表达更富形象性与感染力。细致具体地展开描写牙膏是“人人皆可入口,而转瞬又必吐出”,更能强调新诗人们对艺术的理解与追求,也形象地说明了他们极力避免

的“畅销的牙膏”般的作品是不具欣赏价值的。【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亲疏厚薄。二者都指同样看待,但“等量齐观”多用于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一视同仁”则多

用于人。根据语境中的修饰对象“艺术品”可知,应选用“等量齐观”。第二空:“起死回生”,使死人复活,多形容医术或技术高明,也比喻把处于毁灭境地的事物挽救过来。“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语境强调诗人将文言的作用又发挥出来,应选用“起死回生”。第三空:

“一贫如洗”,形容穷得一无所有,就像被水冲洗过一样。“一文不名”,一个钱也没有。与上文的“纯净”相对应,应选用“一贫如洗”。第四空:“恰到好处”,(说话、办事等)正好达到适当的地步。“绰绰有余”,形容很宽裕,用不完。语境强调距离的适当,应选用“恰到好处”。故选A。【1

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由不类为类”搭配不当,可以改为“以不类为类”。二是语序不当,“精湛的作者艺术”应改为“作者艺术的精湛”。选项AB“把……为……”句式杂糅,应改为“把……作为……”或“以……为…

…”。全部修改正确的只有C项。故选C。【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语句的能力。原句表达效果更好。从修辞角度看:原文“我们宁愿自己的作品成为滞销的奢侈品,也不愿它成为畅销的牙膏”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用喻体“滞销的奢侈品”代替“不为大众欣赏”的作品,用喻体“畅销的牙膏”代替“流

行的作品”,结合“说坦白些,在文学的国度中,新诗人们是带点贵族气质的”可知更突出表明“新诗人们带有贵族气质”的艺术追求,运用借喻,能产生更加深厚、含蓄的表达效果。从语言表达看:原句表意更准确。改句“我们宁愿自己的

作品不为大众欣赏,也不愿它成为流行的东西”虽然简洁,但是会让人误解为新诗人们为了追求“贵族气质”而有意“曲高和寡”。原句“人人皆可入口,而转瞬又必吐出的牙膏”是想表达为了实现艺术追求,为了作品能够经得起欣赏,不会如牙膏般转瞬必吐,新诗人们宁可自己的作品一时不

为大众接受。从句式看:原句用词更加生动、形象,表达更富形象性与感染力。“滞销的奢侈品”,突出作品虽一时不被接受,但品质高。“畅销的牙膏”,特点是流行但价值相对低。“人人皆可入口,而转瞬又必吐出”形象生动地描述了那些虽流行但是不具备

欣赏价值的作品,这是新诗人们极力避免的,他们不会为了作品的畅销而降低作品的品质,相反,即使一时不被大众接受,他们也会追求作品的品质,突出了新诗人们对艺术的理解与追求。(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

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判断羽绒服是否保暖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充绒量。一般来说,充绒量达到95%左右的属于优质羽绒服。①______,羽绒服是否保暖还要看羽绒的蓬松度。蓬松度是衡量羽绒制品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标。如果说羽绒服的充绒量代表了羽绒

的“量”,那么,②________。羽绒服的蓬松度越高,其中存储的空气就越多,这样就越能有效阻止羽绒服内外的空气流通。在充绒量相当的情况下,蓬松度越高,③________。【答案】①.①除了看充绒量之外;②.②蓬松度则决定了羽绒的“质”③.③羽绒服的保暖

性能就越好。【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语句的衔接、连贯的能力。答题时要阅读所给材料,找出语段陈述的话题,注意保持话题的前后一致,然后根据上下文之间的衔接关系选出答案,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推测空白处应填写的内容,最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解答。第①

句由上文“一般来说,充绒量达到95%左右的属于优质羽绒服”,下文“羽绒服是否保暖还要看...羽绒的蓬松度”可知,横线处应填入类似于“除了看充绒量之外”的句子。第②由上文“如果说羽绒服的充绒量代表了羽绒的‘量’,那么”,下文“羽绒服的蓬松度越高,

其中存储的空气就越多,这样就越能有效阻止羽绒服内外的空气流通”可知,横线处应填入类似于“蓬松度则决定了羽绒的‘质’”的句子。第③由上文“在充绒量相当的情况下,蓬松度越高”可知,横线处应填入类似于“羽绒服的保暖性能就越好”的句子。2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2022年2月4日,举世瞩目的北

京冬奥会正式开幕。时值春节假期,中国楹联学会组织广大楹联专家为冬奥会、冬残奥会场馆创作了一批春联,希望用对联这种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学形式,为冬奥场馆建设融入中国元素、烘托文化氛围、弘扬奥运精神。张家口崇礼太子

城冬奥村运动员楼选用了几副对联:“友谊花开冬奥梦和平春暖地球村。”“跃入江山千里画;拓开冰雪九重天。”这些对联言简意赅,富有文采。高中生小张是对联爱好者,他读了这些对联,赞叹不已,也为中国冬奥会运动员撰写了两副对联,分别是冰雪争锋凭实力,_______

_;犁开雪海三分浪,________。请为小张同学对联补写下联。【答案】鲲鹏振翼上青天;滑出冰山一道虹【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对联的能力。写对联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上下句字数要相等,内容要相关;其次,上下句相同位置的词,词性要一致;再次,上下句相

同位置句子结构也要一致;最后,上下句平仄关系要相协。例如“冰雪争锋凭实力,鲲鹏振翼上青天”一联中,“冰雪”“鲲鹏”都是名词;“争锋”“振翼”都是动词短语;“凭实力”“上青天”都是动宾短语,对仗工整,语意和谐,不失为佳对。再如“犁开雪

海三分浪,滑出冰山一道虹”一联中,“滑出”对“犁开”具有运动元素,富有动感和美感;“冰山”对“雪海”体现了冬奥元素;“一道虹”对“三分浪”具有运动的美感。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毛泽东说过:“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梦,就要弘扬“中国精神”。回望历史,“中国精神”蕴藏在历代圣哲先贤、仁人志士的精神气节中:孔子、庄子、陶渊明、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苏轼、陆游、岳飞……放眼现在,铁人精神、雷锋精神、女排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焦裕禄精

神……构成了伟大中国行稳致远的“精神谱系”,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现今的体现。作为当代青年,应该怎样弘扬“中国精神”?请结合材料中,写一篇演讲稿,准备在学校的升旗仪式上演讲。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

袭,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弘扬中国精神,实现民族复兴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中国精神,实现民族复兴》。同学们,众所周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老而文明的中国走过泥泞,踏过风雨,带着复

兴上路,形成了一道自己独有的靓丽风景——“中国精神”。“中国精神”也成为了我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长久生存的灵魂。弘扬“中国精神”,要保持艰苦奋斗本色。艰苦奋斗精神是实现伟大复兴的基因。的同学们,生活水平虽然已经提高,但我们不能忘

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一精神在每一代人的心中扎根发芽,无论是大庆精神,还是右玉精神,抑或是雷锋精神。不同时代将中国精神中的艰苦奋斗诠释出不同的意义。大庆精神的精髓是艰苦奋斗。原石油部部长余秋里说,对一个国家来讲,就要有民气;对一个队伍来讲,就要有士气;对一个人来讲,就要有志气。这

三股气结合起来,就会产生强大的力量,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油建有一个小分队,在荒原深处施工,被暴风雨隔绝,失去联系,困在野外。他们吃野菜充饥,喝雨水解渴,坚持施工,度过了艰难的7天7夜。大庆冬天最冷时可

达零下40度。石油工人在野外作业,泥浆水浇在身上,冻得就像穿了冰盔甲,走路前要先用木棍在身上敲一遍才行。工人们说:任凭零下四十度,石油工人无冬天!正是有了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才有了大庆油田的春天!弘扬“中国精神”,要践行创新。敢于创新,是实现伟大复兴的途径。同学们,习总书记说:“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

全局的核心位置。”唯有不断创新才能避免再一次落后挨打。创新精神也成为了中国精神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科技领域,我们需要创新精神,延续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嫦弘扬中国精神实现民族复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老而文明的中国走过泥泞,踏过风雨,带着复兴上路,形成了一道自己独有的靓丽风景“中国精神”。“中国精

神”也成为了我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长久生存的灵魂。而当下艰苦奋斗与敢于创新更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行,挑起时代大梁的宝贵财富。同学们,“两个一百年”,时光太久;从落后挨打到民族复兴,前路太难。唯有不忘艰苦奋斗,才能让我

们恪守发展底线、坚定价值信仰、坚守赤诚之魂;唯有敢于创新,才能让我们走出安逸,知晓忧患;让复兴的每一步都走得稳健,在时代变幻的五彩斑斓中演绎不凡的精彩中国,秀出自信的华夏风采。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题目共两部

分,第一部分是材料,材料的核心是“中国精神”。材料首先以毛主席的话指出“精神”对于个人和国家的重要性。第二段则从中国精神的悠久历史和根源,指出了中国精神在历史发展历程中的巨大价值。接着阐释中国精神在当今的体现,如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

……,由此联想到抗洪精神、特区精神、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疫精神……可见,中国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其不同的内涵,这些精神同属于中国精神,共同阐释了中国精神的内涵。因此,学生在构思行文时,只要围绕“中国精神”,以中国精神为核心,论述应该怎样弘扬“中国精神”,继承中国精神以实现民族复兴即可。写

作时,可以先谈谈中国精神的来源及表现,谈中国精神的力量价值,将中国精神与其他国家的民族精神进行比较,深入思考其内涵和价值。更重要的是结合当下,谈中国精神对兴国强国、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于个人则突出知行合一、行胜于言。行文最后,可呼吁

大家做面向世界的豪迈中国人,成为中国精神的承载者和践行者。写作时除了要注意演讲稿的格式外,还要注意内容符合演讲稿的要求。立意:1.以奋斗之意志,弘扬中国精神,实现民族复兴。2.以无我之奉献,弘扬中国精神,擘画中华蓝图。3.以团结与协作,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伟大中国梦。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

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