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卷02-备战2021届山东新高考历史之高分必刷卷(原卷版).doc,共(7)页,721.500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1b4e1bf781b6ca77bfa12b476bc09a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山东新高考高分必刷卷02一、单选题(每题3分,15题,共计45分)1.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推行郡县制,郡县官更是新型官僚,由国君任命,领俸禄而没有世袭领土,其主要任务是执行国君的命令和国家的政策。执行得不好可以随时撒换。这说明当时A.官僚政治已
经代替贵族政治B.垂直统治逐渐代替封国统治C.郡县制造成政治的不稳定性D.统治权与土地分封紧密联系2.从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到魏晋南北朝的融合变迁,经过不断选择、探索与试错,隋唐时期建立并完善与彼时社会经济客观需求相契
合的三省六部制。六部的组织架构与职能一直沿用至明清而未发生实质性变化。这主要说明了A.三公九卿制的先进性B.三省六部制的优越性C.国家机构组织建制的假化D.国家机构组织建制的延续3.唐代晚期盐铁使刘晏推行“榷盐
法”,即在产盐区设置盐官,督促生产、采购食盐,随后将盐税加在盐价中就地转卖给盐商,由盐商自由运销。“榷盐法”的推行A.废止了食盐专卖制度B.减少了民众消费支出C.抑制了民营商业发展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4.元朝廷对各行省通过授受牌符,禁止擅调军队,限制惩办军将
之权,直接布置调换戍兵和整点军队。除云南行省外,各省提调军马的只限于两名长官,其余官员不得参与。这一举措A.意在扩大元朝的统治疆域B.使行省实际上成为一方割据势力C.迎合了大一统的统治需求D.开始形成中央对地
方的垂直管理5.明朝万历年间,石门镇(浙江嘉兴府)有油坊二十家,“坊须数十人,间日而作。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二十家合之,八百余人。一夕作,佣直二铢而赢”据此可推知,当时榨油业A.由官商共同经营B.成为当地支柱产业C.新生产方式产生D.受官府严格控制规模6.阅读表,这说明20世纪
初,清朝政府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年份制度变化1901年清朝颁布《学堂选举鼓励章程》规定,凡由学堂考试合格毕业生,均给予贡2生、举人、进士出身;殿试后“酌加擢用,优予官阶”1903年张之洞草拟《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对留学日本的归国毕业生,承认
他们在日本政府合法注册的学校取得的文凭,并给予科举出身,优予官阶1904年清政府奏定《考验出洋毕业生章程》,并于1906年、1909年两次修订A.建立了考试选用官吏制度B.建立了公务员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度C.仿效西方建立起文官制度D.建立学堂选官和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7.下为1912年1月2
日北洋将领联名电请内阁代奏的电文。北洋将领的真正意图在于()我北方将士十余万人均主君宪。现奉懿旨,将君主民主付诸公决。然革党强横,断不容有正式选举,则必循少数人私见,偏主共和。我将士往返电征意见,均主死战……A.督促清政府加快立宪步伐B.向清政府表示效忠决心C.向南方革
命政权施加压力D.使袁世凯获取清政府实权8.1948年9月,全国范围的大决战已经开始,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多年局部执政的经验,第一次比较清晰地阐述了新中国的国体、政体、国号,明确了新中国的制度选择和发展方向。据此可知A
.解放战争由此进入反攻阶段B.中共提前酝酿建国事宜C.毛泽东思想正开始走向成熟D.党的工作重心实现转移9.地区发展与国势走向休戚相关。下图按时序列举的国家与地区发展的重大事件,较好地反映了上海地区发展与近现代中国国势走向的密切关联。下列选项对图中数字对应事件表述最
为恰当的是A.①国民革命运动兴起B.②“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发动C.③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D.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0.著名古希腊研究专家邦纳说:“全部希腊文明的出发点和对象是人,它从人的需要出发,它注意的是人的利益和进步,它同时既探索世界也探索人,通过一方探索另一方。”下列思
想可以反映这一观点的是A.认识你自己B.人是万物的尺度3C.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D.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11.相对于农业来说,早期罗马社会的工商业还比较落后,人们对交易安全的关注甚于交易的便捷,所以象征的行为和庄严的语言,冗长的和繁复的仪式是为了使有关各方都
能注意到交易的重要性,并使证人可以因此而获得深刻的印象。以上材料说明罗马法的形式主义特征A.象征作用大于实际作用B.因商品经济发展而衰落C.不能满足人们生活需要D.具有一定的实质性意义12.1602年,荷兰的大商人集股组成海外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公司从政府那
里得到了从好望角到麦哲伦海峡之间广阔区域的贸易垄断权。公司有权代表国会对外宣战、签订条约、招募军队、在殖民地发行货币和任命官员等。这个公司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得了非洲的好望角,南亚的锡兰和马拉巴海岸,以及东南亚的爪哇和
苏门答腊等地。依据以上材料,关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介绍,正确的是A.荷兰建立东印度公司旨在与英国争夺殖民地B.东印度公司有权在控制区域内制定合理的法律C.东印度公司推动了控制区域的工业化发展D.东印度公司利用国家给予的特权垄断对外贸易13.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
源是南北双方对于奴隶制度的废除持相反的意见,最终林肯总统颁布了《废除黑人奴隶宣言》,但100年之后的1963年,马丁路德·金仍然在《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中希望美国通过新的民权法,给黑人以平等的政治身份与社会认同。美国黑人政治身份
认同问题的历史根源是A.近代殖民主义背景下的种族优越论B.美国1787宪法对有色人种的歧视C.《圣经》中歧视黑人的思想根源D.黑人在美国建设中发挥着破坏性作用14.《一个参谋的日记》中写到:“德军坦克已经抵达亚眠,这就像一场荒唐的噩梦。英国远征军被切断了,我
们的通信已经中断,教科书上找不到对付这种灵活战术的方法,负责制定盟军作战计划的法国将军们一筹莫展。”由此可见,当时A.武器装备决定了战争结局B.英国海军已经完全丧失了制海权C.网络技术影响了战场态势D.德军
闪电战颠覆了传统战术规则15.据统计,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出口价格1970年比1950年下降了4%,而发达国家出口的工业制成品在同时期上涨了44%。1960年到1972年,发展中国家由于这种不等价交换而蒙受的损失总额达1034亿美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此现象与殖民主义历史影响有关4②表明不合理的国
际经济秩序存在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④表明发展中国家经济严重恶化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二、材料分析题(4题共计55分)16.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西周初年、战国末期、明代初期)的军事作战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5——摘编自武国卿《中国战争史》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军事作战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17.近代中国社会急剧变迁,新陈代谢中充满新与旧的碰撞、调适。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毗邻上海的川沙县部分名人的简历表材料二为了在王权承认的“
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尽管康有为之变法理论似乎处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无敢逾越古典圣
贤所订准绳,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色彩。——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材料三《茶馆》是现代文学家老舍于1956年创作的话剧,1957年7月初载于巴金任编辑的《收获》杂志创刊号。展示了19C末至新中国成立前夕近
半个世纪的社会风云变化。通过一个叫裕泰的茶馆揭示了近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黑暗腐败、光怪陆离,以及社会中的芸芸众生。剧本中出场的人物近50人,除茶馆老板之外,有吃皇粮的旗人、办实业的资本家、清宫里的太监、信奉洋教的教士、穷困潦倒的农民,以及特务、打手、警察、流氓、相士等,人物众多但性格鲜明,能够“闻其
声知其人”,“三言两语就勾出一个人物形象的轮廓来”。——童一秋语文大辞海文学常识卷6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剧烈变动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并分析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动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
)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的“叛逆色彩”在其思想主张上的体现。并分析康有为思想的主要意图。(3)据材料三中的茶馆为情境,编写一幕发生在19世纪末中国茶馆里的人物对话。(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清朝当时政治或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
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个人生命口述史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经验,更在于每一个社会化的生命个体都是历史与社会、时间与空间的结点。以下是陕西佳县泥河沟村村民口述史的节选——摘编自孙庆忠《村史留痕:陕西佳县泥河
沟村口述史》(1)从上述材料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信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口述史的史料价值。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7——资料来源:丹尼尔赫德里《技术变化》、基于保罗拜洛赫《1705—1980年国际工业化水平》注:这些数据包括手工
业和工业制造。提取材料中有关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论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论述须有史实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