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6.常见的透镜(练习)(解析版)-中考科学一轮复习讲练课堂.docx,共(13)页,1.662 M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12e9d8521c0edd422f1aa720b8f5f9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浙教版中考科学一轮复习--常见的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成像特点【同步练习-解析】一.选择题1.一个透明均匀的玻璃球被摔碎成三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都是凸透镜B.①③对光具有会聚作用C.②③对光具有发散作用D.只有①对光具有会聚作用【答案】B【解析】A.由透镜的定义可知,
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叫做凸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凹透镜,故由图中可知,①③的中间比边缘厚,是凸透镜;②的中间比边缘薄,是凹透镜,故A错误;BCD.由A中可知,①③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②是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故可知B正确,CD错误。2.如图所示,属于凹透镜的是()A.①③⑤B.①②③C
.②④⑥D.②④⑤⑥【答案】C【解析】图中的②④⑥,都是中间薄边缘厚,都属于凹透镜;而①③⑤都是中间厚边缘薄,都属于凸透镜,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3.如图所示,《淮南万毕术》关于冰透镜记载:“削冰令圆,举以
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应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应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C.应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D.这种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答案】C【解析】古人将冰磨成一种冰透镜,该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属于凸透镜,能使太阳光会
聚焦点,从而能点燃艾草取火,故C正确,ABD错误。4.如图所示,光线会聚于b点,在虚线区域内放甲透镜后,光线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点;在虚线区域内换放乙透镜后,光线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a点,则()A.甲是凸透镜,乙是凹透镜B.
甲、乙均是凸透镜C.甲是凹透镜,乙是凸透镜D.甲、乙均是凹透镜【答案】C【解析】由图知,光会聚于b点,光经过甲透镜后会聚在右侧的c点,折射光线与原来的入射光线相比,更远离主光轴,说明甲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是凹透镜;经过乙透镜后会聚在左侧的a点,折射光线与
原来的入射光线相比,更靠近主光轴,说明乙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是凸透镜,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5.在天宫课堂中,王亚平向大水球中间注入一个气泡,如图甲所示;通过水球看到两个她的像,一个是正立、缩小的像,另一个是倒立、缩小的
像,如图乙所示,为了解释这两个像的成因,张老师画出如图丙所示的原理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间部分气泡相当于放大镜B.中间部分相当于两个凹透镜C.水球上半部分不能成完整的像D.倒立的像是虚像【答案】B【解析】A.放大镜的成像特点为正立、放大的虚像,
而中间部分成像为正立、缩小的虚像,故A错误;B.气泡把水分成了两部分,中间是空气,周围是水,如图所示,中间薄,边缘厚,成像为正立、缩小的虚像,相当于两个凹透镜,故B正确;CD.王亚平通过大水球看,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时大水球相当于凸透
镜,成像时是完整的,故CD错误。6.横截面为正方形、中空部分为椭圆形的玻璃体如图所示,则这个玻璃体:①可以看作两块凹透镜;②可以看作一块凸透镜;③对图示光束具有发散作用;④对图示光束具有会聚作用。上述说法正确的是()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答案】C【解析】①②.玻璃体被中空(中间是空气)分成了两部分,这两部分都是中间薄、边缘厚,都是凹透镜,故①正确,②错误;③④.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平行光经过玻璃砖后,会变得发散,故③正确,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③正确,故C正确,ABD错误。7.一塑料薄膜组成的顶棚
下堆放着一堆干草,夏天雨后,阳光穿过薄膜上的积水,照射到干草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和塑料薄膜共同起凹透镜作用B.透镜都是固体物质组成的,液体不能起凸透镜作用C.起凸透镜作用的应是塑料薄膜D.薄膜上的积水形成一个大的凸透镜,如果其焦点恰好在干草处,干草有可能燃烧【答案】D【解析】
薄膜上的积水中间厚,边缘薄,恰好形成了一个大的凸透镜,而此时太阳光通过这个凸透镜发生折射,干草又在凸透镜的焦点处,就很容易引起干草的燃烧,故ABC错误,D正确。8.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无论光沿什么方向射向凸透镜,都会通过凸透镜另
一侧的焦点B.凸透镜成像时,若物距大于像距,则所成的像一定是倒立放大的C.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D.只有平行光经过透镜后,才会会聚到一点【答案】C【解析】A.只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射向凸透镜后,
才能会聚在另一侧的焦点上,故A错误;B.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凸透镜成实像时,若物距大于像距,则所成的像一定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C.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可知,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故C正确;D.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经过
凸透镜的折射光线不一定是平行光线,故D错误。9.如图,F是透镜的焦点,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A.B.C.D.【答案】C【解析】A.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故A不符合题意;B.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故
B不符合题意;C.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故C符合题意;D.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而图中的凹透镜对光线起了会聚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10.关于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主光轴
就是通过透镜中心的直线B.光心就是透镜的几何中心,它位于主光轴上C.凸透镜有主光轴,凹透镜没有主光轴D.凸透镜有光心,凹透镜没有光心【答案】B【解析】A.主光轴是垂直通过透镜中心的直线,故A错误;B.光心在主光轴上,通过该点的光传播方向不变,透镜的光心就是透
镜的中心,故B正确;C.凸透镜、凹透镜都有主光轴,故C错误;D.凸透镜、凹透镜都有光心,故D错误。11.让甲、乙两个透镜正对平行光,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个透镜对光线都是会聚的B.甲透镜对光线是会聚的,乙透镜对光线发散C.甲是凹透镜,乙是凸透镜D.甲是凸透镜,
乙是凹透镜【答案】C【解析】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图甲光斑的中间比较暗,图乙中间出现亮斑,所以甲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是凹透镜,乙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是凸透镜,故ABD错误,C正确。12.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焦点F以内的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焦点F是凸透镜起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的分界点C.该光路可以表示照相机成像时的情况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因此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线起会聚作用【答案】D【解析】AD.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
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因为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如图所示:故A错误,D正确;B.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会聚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焦点,焦点F不是凸透镜起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的分界点,故B错误;C.该
光路不可以表示照相机成像时的情况,因为照相机成像时,u>2f,而图中u<f,故C错误。13.如图所示是透镜对光的作用,其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B【解析】A.对于凹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
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故A错误;B.对于凸透镜,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故B正确;C.对于凸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故C错误;D.对于凸透镜,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故D错误。14.如图是摄影爱好者
阿雅记录的唯美瞬间,她手中握的玻璃球相当于()A.凸透镜B.凹透镜C.凸面镜D.凹面镜【答案】A【解析】如图她手中握的玻璃球中间厚边缘薄,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一个凸透镜。15.如图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在图中虚框内且未画出)前后的情形,是凸透镜发挥了作用的是()A.B.C.D.
【答案】C【解析】从四个光线通过透镜的情形可知,ABD的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是发散的,所以都是凹透镜;只有C的入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变得会聚了,所以是凸透镜,它对光线起会聚作用,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16.如图所示的光学作图中正确的是()A.光通过凸透镜B.平面镜成像C.光的折
射D.光的反射【答案】B【解析】A.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而图中的折射光线会聚主光轴了,故A错误;B.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故B正确;C.当线从空气斜射入水
中时,折射角应小于入射角,而图中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C错误;D.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50°,则入射角为90504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等于40°,而图中反射角等于50°,故D错误。17.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甲、乙两图虚线框内的透镜类型分别是()A.凹透镜、凹透镜B.凹透镜
、凸透镜C.凸透镜、凹透镜D.凸透镜、凸透镜【答案】A【解析】甲图中,平行光经透镜以后发散,说明是凹透镜;乙图中,会聚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光线发散,说明是凹透镜,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18.凸透镜的入射光线P,来自发光体,对应这条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可能是()A.aB.bC.cD
.d【答案】C【解析】A.折射光线a与入射光线P比较,经透镜后变得远离透镜的主光轴,变得发散,应该变得会聚,故A不符合题意;B.折射光线b经透镜后平行于透镜主光轴射出,其入射光线应该过凸透镜的焦点,故B不符合题意;C.折射
光线c与入射光线P比较,经透镜后变得靠拢透镜的主光轴,变得会聚,偏折程度还没有到焦点,故C符合题意;D.折射光线d经透镜后平行于过凸透镜的焦点,其入射光线应该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9.下面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D【解析】A.反射光线的箭头方向画反
了,故A错误;B.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而图中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同侧了,故B错误;CD.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折射光线应该变得发散,故C错误,D正确。20.如图所示,位于主光轴P点的物体A经过凸透镜L成像B于Q点。若在透
镜和Q之间放一个凹透镜,那么所成的像将位于()A.Q点的右侧B.仍然在Q点C.Q点的左侧D.以上答案都有可能【答案】A【解析】因为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原本成像位置在Q处的像将向Q点右侧移动,故A符合题意。21.小明把彩色珠子放入碗中,用保鲜膜封住碗口,用手轻轻把碗口上的保鲜膜向下按
一些,使保鲜膜成倒锥形。将水倒在保鲜膜上,通过保鲜膜上的水珠看碗中的物体(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保鲜膜上的水珠形似凹透镜B.通过水珠看到碗里珠子的像一定变小C.保鲜膜上的水珠对光有会聚作用D.通过水珠看到的像一定是放大的实像
【答案】C【解析】由题意知保鲜膜成倒锥形后将水倒在保鲜膜上,这时就构成了一个类似于凸透镜的装置。凸透镜有会聚作用,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体经凸透镜成像有可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也有可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BD错误,C正确。22.一束光通过
透镜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B【解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可以把两条入射光线延长,然后与实际折射后的光线进行比较,如图所示:A.图A通过凸透镜的折射光线发散,故A错误;B.图B通过凸透镜的折射光线会聚,故
B正确;C.图C通过凹透镜的折射光线会聚,故C错误;D.图D通过凹透镜的折射光线会聚,故D错误。23.酒精是香水的主要成分之一。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它们的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其中在阳光下最容易发生“爆炸”的是()A.B.C.D.【答案】C【解析】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
盖形状各异,BD瓶盖相当于凹透镜,A瓶盖相当于玻璃砖,只有C瓶的玻璃瓶盖相当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24.以下镜片属于凹透镜的是()A.B.C.D
.【答案】D【详解】如图,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是ABC,即为凸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是D,即为凹透镜,故ABC不符合题意,故D符合题意。25.单反相机镜头由多种光学器件组成,其中较为重要的是透镜组,如图所示透境组
中属于凹透镜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B【详解】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图中②是凹透镜,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26.如图所示是光线经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则虚线处的透镜()A.一定是凸透
镜B.可能是凸透镜也可能是凹透镜C.一定是凹透镜D.不可能是凸透镜或凹透镜【答案】C【解析】光线被折射后远离主光轴,所以该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是凹透镜,故C符合题意。27.如图甲所示,某透镜正对太阳光,在一侧与透镜平行放置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看到的现象如图乙
,为了判断出该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小明将透镜逐渐远离白纸,观察白纸上的现象进行判断。对此操作以下看法正确的是()A.可以判断B.无法判断C.无需操作,就能判断该透镜是凸透镜D.无需操作,就能判断该透镜是凹透镜【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实验中将透镜逐渐远离白纸,根据图像乙可知,
光线是发散的,所以该透镜为凹透镜,故ABC错误,D正确。28.如图所示,属于凹透镜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④⑤C.①③⑤D.②④⑥【答案】D【解析】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为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为凹透镜,图中②④⑥为凹透镜,①③⑤为凸透镜,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29.游客随手丢弃
的矿泉水瓶是森林火灾频发的“罪魁祸首”之一。这些装有水的瓶子在阳光照射下能引燃茅草等物体,此时,装有水的瓶子相当于()A.凸透镜B.凹透镜C.三棱镜D.平面镜【答案】A【解析】根据盛水透明塑料瓶的形状可知,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可以将射来的太阳光会聚于一点,会聚点的温度比较高,
可能会引起火灾,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30.如图四块透镜中,对光有发散作用的是()A.B.C.D.【答案】B【解析】ACD.由图可知,ACD三块透镜的中间厚、边缘薄,则是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故ACD不符合题意;B.透镜的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故B符
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