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0届高三全国Ⅲ卷冲刺高考六月定心(四)语文试题【精准解析】.doc,共(26)页,274.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0e5f030ff2e46692e48c1037db8695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2020年全国Ⅲ卷冲刺高考六月定心试卷(四)语文试题卷考生注意:1.本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不得在本卷上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一、现代文阅读
(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笔墨的超越①毛笔、墨是中国书法和绘画的主要工具,原本并无奇特之处,不过分别是由兽毛与熏烧的烟灰制作而成的。但是,在中国的书画艺术史上,它们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②汉代蔡邕说:“惟笔软则奇怪生焉。”的确,毛笔是中
国书画成为艺术的关键因素之一。“墨分五色”,足以展现万类的缤纷,更是中国艺术家的常识。毛笔的锥体造型,具有“锋出八面”的能力;墨与水的调和,经过宣纸的涸化,可产生变幻莫测的效果。③笔墨的造型过程一般不可重复,
书法和绘画,虽是静态地呈现在纸上,却可以在人们心中唤起强烈的动感。沈尹默说,在欣赏书法时,“不但可以接触到五光十色的神采,而且还会感到音乐般轻重痰徐的节奏”。原本的“墨色”,居然可使人感受到“五光十色”;原本静止的文字,居然可以使人感受到“音乐的节奏”!中国的书法与绘画艺术,因笔墨的性能,具有了独
特的表现能力与艺术魅力。简单的书写或皴擦、普通的黑白两色,竟然以简驭繁、以静寓动,胜过了许多复杂的艺术。宗白华认为:“中国音乐衰落,而书法却取代了音乐成为一种表达最高意境与情操的民族艺术。”其中或有溢美之词,但也足见中国人对笔墨艺术的特殊感情。④这种特殊感情的形成,不仅由于笔墨造型能力的超妙和奇特
。⑤笔墨与文人长相厮守,须臾不离,年深日久,似乎也具有了特殊的性灵。因此,笔可以“歇”,墨可以“舞”,“妙笔”可以“生花”,笔底可走“龙蛇”,甚至文人也被称为“墨客”——工具与人,达成了性灵的相通。在长迭数千年的历史里,笔墨成为文人精神生活重要
的呈现手段之一。相传锺繇说过:“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笔迹界破空间,成为人们传达美的手段,于是乎有了中国书法和绘画的文人传统。-2-⑥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对调笔用墨,有一系列的规范。《弟子规》说:“墨磨偏,心不端。”执笔要求“腕平掌竖”,因为“心正则笔正”,反之“笔正
”可见“心正”。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中锋”和“藏锋”,因为:中则正”、“君子藏器”。何以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因为其中包含了精神的期待。明代书论家项穆说:“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笔墨本身不是目的,人的心灵才是目的,看起来似乎是技术性的活动,所寄寓的却是非常深刻的人格修炼的目标。⑦于是“技进乎道”,
笔墨的训练转化为道德人格的修炼。黄庭坚认为,苏轼能拔萃于宋代书家,根本原因在于他的道德文章之超卓,“他人终莫能及尔”。而人格的修炼,最终又服从于社会的总体目标,所以项穆又说:“正人心,所以娴圣道也。”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观念,在此被落实到了笔
墨的操守中。这种笔墨活动,已经不再以艺术家的培养为鹄的,而以符合文化精神的社会人的塑造为旨归。⑧有趣的是,与这种道德目标明确的修炼方式并存的,还有一种游戏的取向,所以“游戏笔墨”成为一个成语——虽然,它常常指作文的态度。宋代米芾说:“要之皆一戏,不当问拙工。意足我自足,放笔
一戏空。”在这种游戏中,笔墨的艺术成为精神逍遥、心灵栖居的园地,技术的工巧与否并非关键。庄禅的哲学,由此流动于笔墨之中,与道德人格的修炼一样,浸润着中国文人的情怀。(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A.第⑦段中,苏轼能将他的操守落实到作品中,符合人们的精神需求,因此,黄庭坚认为他是出类拔萃的。B.第②段从笔墨、造型、墨与水的调和、宣纸等方面,阐明毛笔是中国书画成为艺术的关键因素之一。C.第
⑤段阐述笔墨的特殊性灵在于能够显现文人的精神,体现人们的审美追求。D.第③段中,宗白华认为书法之所以能取代音乐,是因为笔墨艺术可以在人们心中唤起强烈的动感。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介绍笔墨的特点为前提,重点论证中国文人对笔墨的超越,是按照内在逻辑逐层推进的。B.第
④段独句成段,承接上文,表达中国人对艺术的赞美之情,表明下文将阐述笔墨对于中国人的意义。-3-C.文章后半部分论证了中国人用笔墨艺术外化精神世界,内化道德人格,浸润着中国文人的情怀。D.文章采用了引证的论证方法,引用古今名人的精辟见解,以突出笔墨
艺术独特的表现力与艺术魅力。3.从全文看,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笔墨的“超越”的具体内容的一项是A.笔墨游戏的价值取向在挥毫泼墨之中让庄禅哲学融入其内,以陶冶情操、释放个性。B.在中国书画的传统中,笔墨已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外化,而不仅限于物质的追求。C
.在中国的书画艺术史上,作为书画主要工具的毛笔、墨,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D.笔墨的训练本身不是目的,调笔用墨不仅是技术性的活动,而且是道德人格的修炼。【答案】1.D2.B3.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
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并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D项,“是因为笔墨艺术可以在人们心中唤起
强烈的动感”错误,原文③段“简单的书写或皴擦、普通的黑白两色,竟然以简驭繁、以静寓动,胜过了许多复杂的艺术。”由此可知,笔墨艺术胜过了许多复杂的艺术,选项认为书法能取代音乐,只是由于笔墨艺术可以在人们心中唤起强烈的动感,理解片面。故选D。【2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等。本题中,B项,“表达中国人对艺术的赞美之情”错误,文章③段
结尾“其中或有溢美之词,但也足见中国人对笔墨艺术的特殊感情。”与④段开头“这种特殊感情的形成”,由此可知,这是一种特殊的感情,不仅只有赞美之词,选项仅说“表达中国人对艺术的赞美之情”是片面的。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文中内容要点的能力
。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从全文看,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笔墨的“超越”的具体内容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4-别。本题
中,C项,“作为书画主要工具的毛笔、墨,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是点出笔墨在中国书画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并未涉及“笔墨”超越的具体内容。故选C。(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改善食品的色、香、味,提高营养值,延长保质期,在促进食品功能化、营养化、多元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食品添加剂和配料行业发展蒸蒸日上,是食品工业体系中科技创新亮点频出、法规标准与国际接轨、生产经营
监管较为严格的行业之一。在食品添加剂行业全力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新形势也对食品添加剂行业的环保和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品添加剂和配料生产企业应积极加大环保投入,同时在减少各类排放的关键技术上攻
关突破,切实有效地提高行业各类产品生产环节的环保水平。目前,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等问题仍然是食品安全领域的一大顽疾。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需要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仍要加大食品添加剂的科普宣传力度
,使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理解更加科学和客观。(摘编自陆悦《食品添加剂行业破浪前行》)材料二:食品添加剂支撑了食品工业的发展,而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对食品添加剂标准的制订也提出了诸如国家标准规范、国际标准共识及安全风险评估等方面的更高要求。“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方面,我们坚持‘预防为主、风险管理
’原则,夯实了食品安全标准的科学基础。”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中心已连续9年实施系统性、持续性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构建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验室网络,累计获得1300万个监测数据和130份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此外,该
中心还建立了国家风险监测数据库、毒物数据库,创建了食品与食源性疾病溯源和关联性分析系统,正逐步建立完善风险评估制度体系,系统开展污染物、微生物等风险评估工作,将为科学修订相关标准提供科学分析和技术支持。(摘编自汪斌《食品添加剂标准体系建设稳步向前》)材料三:从“纳米”到“有
机”,从“纯天然”到“转基....食品营销上的搭车销售,向来都是-5-踩着“消费痛点”跳舞的。长期以来,消费市场略有偏好,也不管这种偏好科学不科学,食品企业就秋波频送、媚眼如丝。加黑加粗的“零添加”“不添加”字眼,瞄准的就是一种消费误解:没有添加
剂的食品就是纯天然,纯天然的食品就代表着安全。“零添加”之说不仅悖逆食品科学,更涉嫌虚假宣传。不久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食用植物油标识管理的公告》称,对我国未批准进
口用作加工原料且未批准在国内商业化种植,市场上并不存在该种转基因作物及其加工品的食用植物油,其标签、说明书不得标注“非转基因”字样。煞有介事的“非转基因”标识就要寿终正寝了,对铺天盖地的“零添加”“不添加”标识
做好规范相信也在来的路上。食药安全,人命关天。只要有一查到底的刚性执法在,只要有无缝监管的常态作为在,食品添加剂就不应该为非法添加、滥用滥加“背黑锅”。食品企业自当严控添加、严管质量。至于“零添加”的神话,健康科普和市场执法应该合力而为,让其早点灰飞烟灭!(摘编自邓海建
《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还在》)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色、香、味,提高营养值,延长保质期,在促进食品功能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食用者有益无害。B.我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行
业法规标准与国际接轨,生产经营监管较为严格,在整个食品工业体系中科技创新亮点频出,发展蒸蒸日上。C.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业的组成部分,食品添加剂支撑了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对食品添加剂标准的制订提出了更高要求。D.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已连续9年实施系统性、持续性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并建立了国家风险监测数据库、毒物数据库。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食品添加剂行业的新形势对其环保和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品添加剂和配料生产企业应有效提高
行业各类产品生产环节的环保水平。B.我国坚持“预防为主、风险管理”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原则,夯实了食品安全标准的科学基础,对保证国人的食品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C.食品企业常常为了自身利益针对消费市场的偏好而推出一些营销手段,如为其产品标注加黑加粗的“零添加”“不添加”等
字眼。D.在我国,生产的食用植物油的标签、说明书能否标注“非转基因”字样,要看市场上是否-6-存在这种转基因作物及其加工品。6.我国食品企业在添加剂方面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应如何解决?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案】4.A5.D6.存在的主要问题:①环保投入不足,
产品生产环节环保水平不高。②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③涉嫌虚假宣传。解决方法:①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加大环保投人,提高产品生产环节环保水平,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控添加,严管质量。②相关部门]加大食品添加剂的科普宣传力度,使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理解更加科学客观。③执法部门刚性执法,无缝监管。【解析】【
4题详解】此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在文中找到对应的句段,仔细辨别原文内容与选项内容的细微之处。尤其要注意一些表示时间、频率、范围的副词,以及某些代词的指代对象。理清选项中的内容在原文中的逻辑关系,审查是否有增删词语的现象。A项,“对
食用者有益无害”说法错误。并非所有食品添加剂都对食用者有益无害。故选A。【5题详解】此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在文中找到对应的句段,仔细辨别原文内容与选项内容的细微之处。尤其要注意一些表示时间、频率、范围的副词,以及某些代词的指代对象。理清选项中的内容在原文中
的逻辑关系,审查是否有增删词语的现象。D项,“要看市场上是否存在这种转基因作物及其加工品”说法错误。原文是“对我国未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且未批准在国内商业化种植,市场上并不存在该种转基因作物及加工品的食用植物油……”故选D。【6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
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
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题时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本题有两问,第一问是“我国食品企业在添加剂方面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结合“食品添加剂和配料生产企业应积极加大环保投入,同时在减少各类排放的关键-7-技术上攻关突破,切实有效地提高行业各类产品生产环节的环保水平”可知,我国食品企业在添加剂方面存在环保投入不足,产品生产环节环保水平不高的问题;结合“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等问题
仍然是食品安全领域的一大顽疾”,可知,我国食品企业在添加剂方面存在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问题;结合“‘零添加’之说不仅悖逆食品科学,更涉嫌虚假宣传”可知,我国食品企业在添加剂方面存在涉嫌虚假宣传的问题。第二问“应如何解决”,结合“食品添加剂和配料生产企业应积极加大环保投入,同时在减
少各类排放的关键技术上攻关突破,切实有效地提高行业各类产品生产环节的环保水平”,可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加大环保投人,提高产品生产环节环保水平,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控添加,严管质量。结合“相关部门仍要加大食品添加剂的科普宣传力度,使公众
对食品添加剂的理解更加科学和客观”,可知,相关部门应加大食品添加剂的科普宣传力度,使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理解更加科学客观。结合“只要有一查到底的刚性执法在,只要有无缝监管的常态作为在,食品添加剂就不应该为非法添加、滥用滥加‘背黑锅’”,可知,③执法部门刚性执法,无缝监管。【点睛】解
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
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
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
角度是否-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飘忽雨季符浩勇夏日的午后,天空说变就变,刚才西边只是起了一层云,渐渐地丝丝缕缕,后来又连成了片,风一吹,很快就罩满了天空,四英岭下人家的黄昏很快就要降临了。用了一个下晌,菊英嫂才从圩场挑着碾米回到村外的田野上,当她听到“雨来啦——
”-8-的喊声时,就看到许多人往村庄跑,她不由得也加快了脚步。快要进门时,她换转了一下肩膀,抬手拢了一下散乱的刘海,额头汗津津的像被水打湿了一样。她匆匆进门,放下米担,从门后扯下一件半旧的雨衣,披在身上,又跑出门去。屋内甩出一个声音:“小心累坏了身子,你又往哪去?”声音很
枯瘦,没一丁点儿精神。“这阵雨不知要下多久,我得赶紧给瓜地挖沟排水。”她头也不回,转身上了村道。她觉得天空压得很低,村边那条蜿蜒的溪面,仿佛浮起一团雾气,雨点很快就洒下来了。那片西瓜地是她新开垦的园地,品种是新引进的无籽瓜……今春以来,雨水多,蹲点扶贫的早就提醒,雨天要多给地头开沟放水,否则会影
响瓜的品质,弄不好,可能是光长叶不结瓜。想治好丈夫的腿病,还要指望卖瓜的钱呢。医生说,再也不能拖了,再拖就残废了。她紧跑慢跑,雨幕就拉扯着罩过来,先是四野白茫茫一片,接着雨珠滴滴答答地就打在雨衣上,路,上的尘土来不及喘气就被雨水压下去了。潇潇夏雨从远天翩
翩飞来,织成一张厚厚的雨帘,笼罩着远远近近的村庄和庄稼。她裹着雨衣,脚步在路上交替地向前冲。她又想起丈夫的腿。那是去年冬天,他跑到外乡去拉石料盖房,不慎被塌方压伤,感染糜烂,医治无效。开始还可以勉强走动,就不怎么在乎,后来就开始疼,接着就需要拄拐,再后来就躺在床上起不
来了,这一躺就是三个月。家里的活计就她一个人揽,田里锄草耕地就她一个人弄,她发誓要把丈夫的腿治好,尽管她不满意这门婚事。为了父母传宗接代的苦心,为了换得弟弟成家,娘订了这门亲,接了人家五千元彩礼。她咬咬牙,嫁
了过来。山里的女人就这命,她认了。然而,她心里知道还有一双像星月般的眼睛始终注视着她,想躲,躲不掉,避,也避不开。那也是在一场夏季的黄昏雨中,她放牛的时候,到椰花溪边去割猪草。四周很静,只有雨点落在溪面上溅起水花的声音
,她只顾冲着溪边的绿草伸手……发觉落入水中时,才失魂地喊:“救命——”后来,她睁开眼时,发现自己已经靠在一扇宽厚的胸脯上。她连忙站起来,只记得那个人有一双清亮的眼睛,就慌慌地离开了。这后来就变成了留在她心头的一桩憾事,她常常自己一个人到她曾经扯猪草的溪边去,可是却再也没见到他的身影,那
绵绵如丝的黄昏雨就成了她至今犹存的记忆。五千元彩礼就这样决定了她一辈子的路。娘给她提亲的时候,她想起那一双清亮的眼睛,尽管她早打听到他家里穷,但还是托人去找他,但他却没给她一丁点回音。她记得,成亲那天,他来了,夹在闹房的人群中,两眼湿湿
的,不敢和她对视。后来他就出远门打工去了,让人带话给她,说他知道她喜欢他,但他家穷,拿不出彩礼,现在允许农民进城打工了,他-9-要出去挣钱,挣一大笔彩礼钱,想办法把她娶到自己身边。尽管她结婚了,但他知道她跟丈夫没感情,他有把握把她夺回来。她多了一副牵挂的心。想到
这里,她的脚步乱了,心也晃荡起来。远远的,她看见自己的瓜园里有个披着雨衣的身影,他挥动锄头,正在给瓜园挖沟排水,她陡然感到一阵温暖。她的心定了定,奔上去,仰头看着他:“你……”雨水洒在她的脸上,她心里一阵透凉,“你怎么来了?”接过他的锄头,等待他的话。“我出门打工,挣了钱,把
彩礼钱还给他,你就是我的人了。”她几乎怔住了,眼里晃动着丈夫枯瘦的脸孔和病痛的腿,她知道他爱她,但丈夫离不开她。她说:“他的腿……”后面的话被雨声淹没了。“等给他治好了腿,我就找他去说。”男的拦住她挥动的手。
她推开了,低下头,不再看他灼亮的眼睛,说:“你,你还是走吧,我……有他。”语气坚定得没有一点回旋的余地。说罢,又奔到瓜地另一头,挥动锄头……飘忽的雨幕,更浓了;暮色,一片苍茫。(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
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运用插叙手法,通过菊英嫂的回忆,交代了她丈夫受伤及其婚事梗概、情感遭遇等状况,使故事情节完整充实,也避免了平铺直叙。B.小说中多次写到“他”的眼睛,如“星月般的眼睛”“清亮的
眼睛”“两眼湿湿的”“灼亮的眼睛”等,突出“他”对菊英嫂真挚的爱。C.“小心累坏了身子,你又往哪去?”这句语言描写表现了丈夫对她的体贴、关爱,“声音很枯瘦,没一丁点儿精神”这一细节设置了悬念。D.小说叙述菊英嫂一段难忘的爱情经历与无奈且不幸的婚姻际遇,表达了反对家长专制、
买办婚姻,追求婚姻自主、爱情幸福这一主旨。8.菊英嫂是一个具有怎样性格特点的形象?请简要分析。9.小说中多次写到雨景,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答案】7.D8.①隐忍负重、敢于牺牲。为遂父母传宗接代的苦心,为换得弟弟成家,她甘愿认命,牺牲自己的婚姻自由,咬牙嫁给她现在的丈夫。②深明大义、勇
于负责。丈夫意外受伤,她不离不弃,想治好丈夫的腿病。③吃苦耐劳。丈夫卧床不起,她独揽家里的活计,-10-田里锄草耕地也一个人弄。④善解人意,憧憬真爱。她理解“他”对她的爱,感激“他”的关心、帮助。9.①赶去瓜地挖沟排水路上的雨景描写,“雨点”“
雨幕”“雨珠”“雨帘”等描写,渲染了紧张的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突出菊英嫂急着去排水,渴盼治好丈夫的病腿而忧心忡忡的心绪。②菊英嫂的回忆里,在一个夏季的黄昏,绵绵如丝的黄昏雨,渲染一种美好、朦胧的氛围,突出了菊英嫂微妙、复杂的感情。③瓜园里,菊英嫂
看到“他”帮忙挖沟排水时,通过写“雨水洒在她的脸上”,表现她内心的慌乱不安;通过写雨声淹没了她后面的话,表明她的重义与负责。④结尾的雨景描写,呼应标题,营造一种朦胧、凝重的意境,给读者以回味的空间。【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
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型,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和全文的倾向性进行体会,然后选出答案。D项是对小说主要人物与情节主干的概括,对小说主旨
的理解;但“表达了反对家长专制、买办婚姻,追求婚姻自主、爱情幸福这一主旨”这一分析不够准确。通读小说全文,从作者对菊英嫂这一人物形象的悲剧命运的揭示,从她的理想与现实、爱情与道德的矛盾冲突及其最终毅然决然的抉择来看,这篇小说的主旨并不在于控诉家长专制、买办婚姻的反人性行为,而是对菊
英嫂置身于理想与现实、爱情与道德的矛盾纠葛中而能理性抉择、勇于担当、不离不弃的坚强伟大精神的讴歌。这篇小说主旨并不在于揭露与控诉,而在于发现与赞美。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欣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要根据小
说展开过程迅速圈点相关内容,理清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细节等描写,然后做出准确的概括与归纳,最后简洁有序地进行表述。本题中,从菊英嫂对自已婚姻际遇与爱情经历的追忆这一部分的故事背景与场景来看,她为了顺
遂父母传宗接代的苦心,为了让弟弟成家,而甘愿牺牲自己的婚姻自由,咬牙嫁给现在的丈夫,由此可见她有隐忍负重、自我牺牲的性格;她曾经得到“他”的救助,娘给她提亲的时候,她还惦念着“他”,托人去找“他”,她对“他”帮助自己挖沟排水满含感激……-11-这些叙述描写,都可看
出她对“他”的爱,她善解人意,憧憬真爱。丈夫外出务工意外受伤,医治无效,卧病在床,她忧心如焚,想治好丈夫的腿病;而且面对“他”说的退还彩礼、离婚再嫁的要求时,她毅然拒绝。这些情节都可看出菊英嫂的深明大义、勇于负责、不离不弃的美德。此外,丈夫卧床不起,家里大小活计她一人独揽,可见
她的勤劳能干、能吃苦、坚强。可据上述分析作答。【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多次写到雨景,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首先要考虑需要看“雨”与小说情节、形象、
小说主旨之间的关系。另外这是以物象为题,可考虑是否为文章的线索;同时雨是文章里的景物描写,要考虑景物描写的作用。首先,是菊英嫂赶去瓜地挖沟排水路上的雨景描写,作者具体地写了雨的变化:“雨点”“雨幕”“雨珠”“雨帘”。这些雨景描写渲染了紧张的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突出菊英嫂急于到瓜地排水,渴望保住好收
成以及为丈夫治疗病腿的着急、迫切的心理。其次,瓜园里排水作业时,写“雨水洒在她的脸上”,写雨声淹没她后面的话语,这里雨景的点染,分别表现了她内心的慌乱不安,她在理智抉择后所体现的重义、仁爱、厚道、负责的精神。再者,小说中间插入菊英嫂的回忆,叙述了一个黄昏雨季的故事,通过绵绵如丝的
黄昏雨,突出她内心美好的记忆和复杂微妙的感情。最后,文末收尾的一句雨景描写,从结构上看,它呼应了标题;从读者阅读审美效应看,它起到营造一种朦胧、凝重的意境的作用,给读者设置了回味的空间。可据上述分析作答。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吴祐字季英,陈留长垣人也。父恢,为南海太守。祐年十二,随从到官。恢欲杀青..简以写经书,祐谏曰:今大人逾越五岭,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昔马援以慈
苡兴谤,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恢乃止。及年二十,丧父,居无檐石,而不受略遗。常牧豕于长垣泽中,行吟经书。遇父故人,谓曰:“脚二千石子而自业贱事,纵子无耻,奈先君何?”祐辞谢而已,守志如初。后举孝廉..,将行,郡中为祖.道,祐共小吏雍丘黄真欢
语移时,与结友而别。功曹以祐倨,请融之。太守日:“吴季英有知人之明,抑且勿言,”真后亦拳孝廉,除新蔡长。-12-迁胶东侯相。祐政唯仁简,以身率物。民有争诉者,辄闭门自责,然后断其讼,以道譬之。或身到间
里,重相和解。啬夫③孙性私赋民钱,市衣以进其父,父得而怒曰:“有君如是,何忍欺之!”促归伏罪。性惭惧,诣阁持衣自首。祐屏左右问其故,性具谈父言。祐使归谢其父.还以衣遗之。祐在胶东九年,迁齐相,大将军梁冀表为长史。及冀诬奏太肘李固,祐闻而请见,与冀争之,不听,冀怒而起入室,祐亦径去。冀逆出
祐为河间相,因自免归家,不复仕,躬灌园蔬,以经书教授。年九十八卒。(选自《后汉书·吴祐传》,有删节)初,援在交趾,常饵薏苡实,用能轻身省欲,以胜瘴气。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时人以为南土珍怪,权贵皆望之。援时方有宠,故莫以闻。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
犀。马武与于陵候侯昱等皆以章言其状,帝益怒。援妻挚煌娱不敢以丧还旧莹裁买城西数地槁葬而忌寒客故人莫敢吊会严与援妻子草索相连诣阙请罪。帝乃出松书以示之,方知所坐。上书诉冤,前后六上,辞甚哀切,然后得葬。(选自《后汉书》....
.卷二十四·马援列传)[注]①薏苡:一种草本植物。②檐石:指一担粮食,言粮少。③啬夫:农夫。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援妻孥惶惧/不敢以丧/还旧莹裁买城西数亩地槁葬而已/宾客故人莫敢吊会/严与援妻子草索相连/诣阙请
罪B.援妻孥惶惧不敢/以丧还旧莹/裁买城西数亩地槁葬而已/宾客故人莫敢吊会/严与援妻子草索相连/诣阙请罪C.援妻孥惶惧/不敢以丧还旧莹/裁买城西数亩地槁葬而已/宾客故人莫敢吊会/严与援妻子草索相连/诣阙请罪D.援妻孥惶惧/不敢以丧还/
旧莹裁买城西数亩地槁葬而已/宾客故人莫敢吊/会严与援妻子草索相连/诣阙请罪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杀青,古人在竹简上写字,用火烤去竹简的水分,以便书写和防虫蛀,这道工序称为杀青。后来泛指写作。B
.祖,出行时祭路神,引申为饯行。文中指吴季英后来被举为孝廉,将前去应召,郡里在路边给他设宴饯行。C.孝廉,孝顺亲长,廉能正直。是汉代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13-D.《后汉书》,前四史之一。前四史分
别指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和陈寿的《三国志》。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吴祐沉稳而有远见。跟随父亲到任所生活时,曾以马援因带回一车交趾的薏米而被人告发的史实,劝谏父亲停止写经书。B.吴祐清贫自立,富有节操。父亲去世后.他拒绝了别人接
济,边放猪边吟诵经书;面对别人的质问,他坚守志节并不改变。C.吴祐为政仁慈清简,率先垂范。任胶东侯相时,遇到百姓打官司,他总是先闭门自责,然后再审断诉讼,用道理开导他们。D.吴祐性格刚直,不顾私情。大将军梁冀曾上表推荐他任长史,但当梁冀诬奏太尉李固时.吴佑甘冒风险前去与之争辩。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啬夫孙性私赋民钱,市衣以进其父,父得而怒曰:“有君如是何忍欺之!”(2)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答案】10.C11.A12.A13.(1)农夫孙性私下征收百
姓的钱物·买了衣服送给父亲。父亲得到衣服,非常生气地说:“我们有这样的官员,你怎么忍心欺骗他!(2)等到马援死后,有人上书诬告他,认为他以前从南方运回来的.都是明珠彩犀一类珍宝。【解析】【10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找出句
中名词代词“援”“妻孥”“丧(指马援灵柩)”“旧莹”“城西数亩地”“宾客故人”“严”“援妻子”“草索”“阙”,虚词“以”“而已”“与”,标志性词“而已”,“旧莹”意思是“旧坟地”,作“还”的宾语,意思是“运回旧坟地”,为动宾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丧”指“马援灵柩”,
“以丧还旧莹”意思是“把马援灵柩运回旧坟地安葬”,作“不敢”的宾语,承前省略主语“马援妻和儿子们”,意思是“(马援妻和儿子们)不敢把马援灵柩运回旧坟地安葬”,意思独立,结构完整,前后断开,排除AB两项;再
结合本句意思:马援妻和儿子们惶恐畏惧,不敢把马援灵柩运回旧坟地安葬,只买了城西的几亩地草草埋葬了事。宾-14-客们也不敢去吊唁。马严与马援妻子草索相连,到朝廷请罪。句子可以断开为:援妻孥惶惧/不敢以丧还旧莹/裁买城西数亩地槁葬而已/宾客故人莫敢吊会/严与援妻子草索相连/诣阙请罪。故选C。【1
1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
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A项,“后来泛指写作”说法错误,应为“后来泛指书籍定稿”。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
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项,“曾以马援因带回一车交趾的薏米而被人告发的史实”说法错误,“告发”应改为“诬陷”,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一段,原文为“昔马援以慈苡兴谤”。故选A。【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啬夫”,农夫;“私”,私下;“赋”
,征收;“民”,指老百姓;“市”,动词,买;“以”,连词,表目的;“其”,代词,他的,代指孙性的;“君”,指官员;“是”,这样;“有君如是”,我们有这样的官员;“之”,代词,他,代指官员;“何忍欺之”,怎么忍心欺骗他;“有君如是何忍欺之”,我们有这样的官员,你怎么忍心欺骗他。(2)中的“及”,等到
;“卒”,死;“及卒后”,等到马援死后;“谮”,诬陷;“之”,代词,他,代指马援;“以为”,认为;“所载还”,“所”字结构,运回来的;“以为前所载还”,认为他以前从南方运回来的;“皆明珠文犀”,判断句,都是明珠彩犀一类珍宝。【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
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
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15-“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吴祐字季英,是陈留长垣人,父亲吴恢,任南海太守。吴祐十二岁时,跟随父亲到任所生活,父亲想烤竹简来刻经书,芙祐劝道:“现在父亲越过五岭,远在海边
,这里风俗确实粗俗,但旧时有许多珠宝珍奇,上被国家猜疑,下被权贵怨恨,如采把书写成,恐怕要用两辆车来载运,从前马谜固为运回薏苡招致毁诱,客易产生嫩疑的事情,确实是先贤十分慎重对待的.”吴恢于是就停止做这件事。吴祐二十岁时,父亲去世,生活十分贫围,却不接受别人的接
济,他常在家乡长垣水边放猪,同时漫步吟调经书。遇到父亲生前的老朋友,对他说:“你是两千石官员的儿子却做这样低戰的事,即使你不觉得羞耻,又怎么对得起你去世的父亲呢?”吴祐只是表示谢意,坚守志节升不改变。后来被拳为孝廉,将前去应召,郡里在路边给他设宴饯行。吴祐跟小变雍丘人黄
真畅谈多时,与他结友而别,功曹认为他太傲慢了,请求罢免他。太守说:“芙季英有知人之明,你暂且不要多言.“黄真后来也被卒荐为孝廉,拜新蔡县令。吴祐后来升为胶东的侯相。他为致力求仁港清简,以身作则,遇到有到官府打官
司的百姓,他总是先闭门自责•然后再帘断诉讼,用道理开导他们。有时亲自到乡里调解,使双方和解.农夫孙性私下征收百姓的我物,买了衣服送给父亲,父亲得到衣服,非常生气地说:“我们有这样的官员,你怎公忍心散骗他!”催着儿子回去认罪,孙性又惭愧又害怕,拿着衣
服到官符自首。吴祐斥退左右,询问由,孙性详细地把父亲的话说了.吴祐让他回去感谢父亲,并把自己的衣服送给孙性的父亲,吴祐在胶东九年升为齐相,大将军梁冀上表推荐他任长史,到了梁冀诬奏太引李固时,吴祐听知后请见染冀,与他争册,梁冀没有采纳吴祐意见,升愤怒地起身入室,吴祐也径自离去。梁冀于是把吴祐调
任河河相,吴祐于是就辞官回家,不再做官,亲自灌田种菜,讲授经书,九十八岁去世。(选自《后汉书•吴祐传》,有删节)起初,马接在交趾,常吃薏米,固薏米久服能轻身省微,除獐气,南方耄米果实大,马瑟想作为种子,回军时,载了一车。当时人们以为
这是南方土产的奇珍异物,权贵们都观望着。马接当时受皇上完信,所以没人敢报告朝廷,等到马援死后,有人上书诬告他,认为他以前从南方运回来的,都是明珠彩犀一类珍宝,马武与于陵侯侯显等都上奏报告当时的情况,-16-皇上更加恼怒。马援妻子儿女们恤愿畏惧,不敢把马撥吴
柜运回旧玟地安葬,只买了城西的几亩地草草埋葬了事.宾客朋友也不敢去吊唁。马严与马援妻儿用草绳绑在一起,到朝廷请罪,皇帝拿出梁松的诬告书相示,才知马握获罪的原固。就上书诉冤,前后六次,辞意哀切,然后马罐灵祁才得以运回祖坟安葬。(选自《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山中酬杨补阙见过钱起①日暖风恬种药时,红泉翠壁薛萝垂。幽溪鹿过苔还静,深树云来鸟不知。青琐②同心多逸兴,春山载酒远相随。却惭身外牵缨冕③,未胜杯前倒接篱④。[注]①此诗作于钱起在大历年间为朝官时,此时诗人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②青琐:指宫廷。
③仕宦的代称。④接篱:古代的一种头巾。《晋书·山简传》:“简每出嬉游,多之池上,置酒辄醉,时有童儿歌曰:‘山公出何许?往至高阳池,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时时能骑马,倒著白接篱。’”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诗题中的“酬杨补阙见过”,意为诗
人感谢杨补阙拜访自己而作诗相答。B.首联上句点明春日时分,下句泛写山景;营造出清幽、温馨、恬淡的意境。C.颔联与杜甫的诗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D.本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怀;全诗语言清新浑朴,平易
浅直,有王维之风。15.颈联、尾联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案】14.C15.①颈联写诗人当年与杨补阙同在宫中为官时志同道合,飘逸脱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②尾联表达了诗人被官宦公务牵累而未能与好友尽兴酣饮的惭愧,也包含有对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生活的羡慕之意。【解析】【14题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17-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
的内容进行分析。本提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颔联与杜甫的诗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解读有误,结合诗歌本诗的颔联主要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没有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査学生对诗歌
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这类题目,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考查对诗句内容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涉及对诗歌思想感情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目的具体要求,然后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并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最后有条理的按照题目
要求整理出答案即可。题目要求简要分析颈联、尾联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颈联“青琐同心多逸兴,春山载酒远相随”,“同心”写出了当年与杨补阙同在宫中为官时同心同德,“春山载酒”照应“逸兴”,说他们春日登山饮酒飘逸洒脱,这一联写出了诗人与杨
补阙深厚的友谊;尾联是“却惭身外牵缨冕,未胜杯前倒接篱”,意思是说自己很惭愧被官府事物牵绊而不能和好朋友一醉方休,这里一方面表现自己对朋友的愧疚之情,另一方面说官府事物繁琐,也潜藏着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的向
往和羡慕之情。(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庄子在《逍遥游》中引用《齐谐》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极力渲染大鹏
飞往南海时雄奇阔大的气势。(2)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将士们分食牛肉、高奏军乐的雄壮军容。(3)屈原《离骚》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了只要自身高洁并不在意是否被人知晓的心志。【答案】(1).水击三千里(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3).八百里分麾下炙(4).五十弦翻塞外声(5).不吾知其亦已兮(6).苟余情其信芳【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
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18-
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
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此题难写的字词有:“抟”、“麾下”、“炙”、“已”等,容易漏掉的字是“其”。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近日,《咬文嚼字》杂志公布了“201
9年十大流行语”,“文明互鉴”“区块链”等热词榜上有名。“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间在语言上不断留下“辙痕”。新表达、新句式、新修辞为开放的语言系统注入生命力,有的甚至沉淀为常用语。但另一方面,有的内涵有限,在网络空间、娱乐文化中热
闹一时后,无法逃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命运。沉淀与流失,是语言流变的自然过程。流行语是一个语言现象,更是一个社会现象,正如“文明互鉴”向世界交流对话的中国主张,流行语的变化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步伐相伴随。年度流行语是以年为
跨度的一个社会观察哨。人们换上历史的广角镜头,流行语的变迁展现出时代的变与不变。以科学技术领域为例,从几年前的“互联网+”“引力波”,到时下的“5G”“区块链”,日新月异的革新不断拓展着生产生活的。流行语持续更新,是因为时代在变化、国家在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铁人精神”还是“蛮拼的
”态度,无论是“个体户”首吃螃蟹还是“创客”掀起创业热潮,拼搏奋斗的精神始终不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始终不变,这些都将起推动中国向好发展的磅礴力量。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宣示领土归根结底会聚B.宣传疆域总而言之汇聚C.宣示疆
域归根结底汇聚D.宣传领土总而言之会聚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咬文嚼字》杂志公布了“2019年十大流行语”。B.无法逃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命运。C.时间在语言上不断留下“辙痕”。
D.无论是“个体户”首吃螃蟹还是“创客”掀起创业热潮。-19-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年度流行语是以年为跨度的一个社会观察哨。换上历史的广角镜头,流行语的变迁展现出时代的变与不变。B.年度流行语是以年为跨度的一个社会观察哨。人们换上历史的广
角镜头,流行语的变迁展现出时代的变与不变。C.年度流行语是一个以年为跨度的社会观察哨。人们换上历史的广角镜头,流行语的变迁展现出时代的变与不变。D.年度流行语是一个以年为跨度的社会观察哨。换上历史的广角镜头,流行语的变迁展现出时代的变与不变。【答案】17.C18
.B19.D【解析】【17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第一空,宣示:公开表示;宣布。宣传:对群众说明讲解,使群众相信并跟着行动。根据语境“流行语是一个语言现象,更是一个社会现象”分析,此处说的
是流行语公开向世界表示交流对话,所以应填写“宣示”。第二空,疆域:国家领土(着重面积大小)。领土:领土是国家构成要素之一,国家必须具备一定的领土,不问其大小。此处强调的是面积范围,所以填写“疆域”。第三空,归根结底:归结到根本上。总而言之:总括起来说;总之。此处强调的是
原因,所以填写“归根结底”。第四空,汇聚:指会在一处,没有分开的意思。会聚:有会合后还会分开的意思。语境说的是“铁人精神”和“蛮拼的”态度,“个体户”首吃螃蟹和“创客”掀起创业热潮会在一起,不会分开,共同形成一种拼搏奋斗的精神,此处应选“汇聚”
。故选C。【18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例句“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的引号表示引用。A项,“2019年十大流行语”,引号表示专门的称谓。B项,“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引号表示引用。C项,“辙痕”的引号表特殊含义。-20-D项,“个体户”“创客”的引号表示特定
的称谓。故选B。【19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子中,“年度流行语是以年为跨度的一个社会观察哨。人们换上历史的广角镜头,流行语的变迁展现出时代变与不变”,根据话题一致性的原则,后面的话题仍然应该是陈述“流行语”的,而B、C两项陈述的是“人们”,故排除B、C
项。A项语序不当,定语“一个”语序不当,应把“一个”放在“以年为跨度的”的前面,这样就排除A项。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重要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坚信一个原则: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1、语境分析法:找到所考词语的具体语境,仔细
分析前后词句的内容,明确其大概意思。2、结构分析法:对词语所在的句子进行语感分析,判断其词性、功能。3、明晰指代法:利用代数代换的方法找到具有指代义的词语的具体内容。4、本体具体化:具有比喻义的词语,往往是喻
体,只有找到本体才能更好的理解其意义。解题思路:1、明确词语的具体位置2、辨别所考词语的类型。3、根据语境,结合方法,具体辨析。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大数据是当今最热门的词汇,__①。在不同场合出现时会有不同
含义,澄清基本概念的含义及其含义变化的规律对于深入探讨大数据是非常必要的。②,如IT技术部门理解的大数据是现有数据处理技术所处理不了的数据规模是大数据,这种视角有利于宣传技术优势;政府部门的大数据概念更多强调政府数据的综合应用,因为这是政府部门数据
应用最迫切的课题;在工业领域中,大数据与智能化紧密联系在一起,智能设备直接依据数据操作。__③,这不仅有利于与不同的用户准确对话,也有利于发现不同场景下的大数据创新应用机会。【答案】①也是概念最混乱的词汇②不同的人对大数据的理解不同③准确理解大数据含义非常
重要【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本题第一空根据后句意可以看出,,“大数据的慨念模糊”;第二空根据后文列举的“IT技术部门
”“政府部门”“在工业领域”等部门对大数据的不同理解,可知-21-此空应该填“不同人对大数据的理解不同”;三空根据前后文是一句总结性的话,再依据后文的内容,可知此处应该是填“明确大数据的含义或概念的重要”。【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技巧点拨】本题与排序题有点小小的区别,那就是要用文字将上下文串联起来,故难度要大一些。考生在解答此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话题要统一:首尾谈的是同一话题,中间也不应
有所偏离,没有岔开或暗换话题之处。②注意照应、过渡:首尾要照应,过渡应有过渡性语句作为桥梁。③顺序要合理:句间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在安排上是合理的。逻辑顺序还体现在关联词语的合理使用上。解答这类题目的
关键在于,要反复研读横线前后的句子,辨明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系,借助这种关系以及前后句的内容和形式来确定横线句子的内容和形式。比如本题的本题第一空根据后句意可以看出,,“大数据的慨念模糊”;第二空根据后文列举的“IT技术部门”“政府部门”“在工业领域”等部门对大数据的不同
理解,可知此空应该填“不同人对大数据的理解不同”。21.为更好地治疗新冠肺炎,以中国速度建设完成的雷神山医院和火神山医院让人赞叹不已,很多网友也纷纷给这两座医院设计了很多标志,下面是其中的两个标志,请你任选其一,写出标志中图形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
形的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200字。【答案】雷神山医院:①雷神山医院由盾牌,“雷”的汉字变形和莲花组成。②整体盾牌形状,象征抵御病毒的侵袭;中心的盾牌是“雷”的变形,代表雷神山医院,又象征抵御冠状病毒的侵袭,“雷”上部分两道闪电,象征与病邪作斗争,下部分的“十”是医院
的象征;下面的莲花,寓意慈悲,吉样。这个标志寓意着此医院的使用,将致力于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火神山医院:①火神山医院由八卦图,葫芦,火焰或“火”的汉字变形组成。②整体图案为圆形,内部以八卦图的形式作出。图中三乾
卦代表圆形,五行属金,金在人体内脏代表肺部;图中葫芦两侧两团火焰,而葫芦内也有“火”字,取意火克金,克制肺病。整个图案寓意希望医院能为国家和人民祛除瘟疫,战胜病魔。【解析】-22-【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解答本题,需要深入分析图像、形状、颜色等各种元素及其组合后的内涵。因为在
考题中颜色要素一般不作为重要元素来考虑,所以应重点分析徽标的构成元素分别承载的含意,各元素及其组合后所反映的主题。本题考查的是武汉雷神山医院和火神山医院的标识的主体图案。武汉雷神山医院徽标的图形主体由盾牌、“雷”的汉字变形和莲花组成。要分析出每部分的寓意:整体盾牌形状,象征着希望全国人民能够抵御
冠状病毒的侵袭;中心的盾牌是雷神山医院第一个汉字“雷”的变形,代表雷神山医院,又象征抵御冠状病毒的侵袭,“雷”上部分两道闪电形状,象征与病邪作斗争,下部分的“十”是医院的象征;下面的莲花,寓意慈悲,吉样。这个标志寓
意着此医院的使用,将致力于抵御病邪,保护人民身体健康,还世界平安祥和。火神山医院微标:图案设计是圆形。火神山医院标志中的图形主体由八卦图,葫芦,火焰或“火”的汉字变形组成。整个图案使用砖红色,代表火。整体图案有外圆
和内圆组成,环环紧扣。内圆是由八卦图象围成的。整体图案为圆形,内部以八卦图的形式作出,八卦是道家镇邪的至宝。图中三乾卦代表圆形,五行属金,金在人体内脏代表肺部;图中葫芦两侧两团火焰,而葫芦内也有“火”字,取意火克金,克制肺病。葫芦又代表治病,收瘟摄毒
。同时炼出来的治病金丹也是装在葫芦里,道家有悬葫济世一说,寓意吉祥安康。圆内是一个“宝葫芦”。构成宝葫芦的是上下两滴液体。这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道家传统文化,希望此吉祥的寓意能为国家和人民祛除瘟疫,战胜病魔。【点睛】徽标,即徽记、标志,它言简意赅
,高度凝练,意蕴丰富。一般是为某一组织、行业、机构、活动而专门设计,通过图像、形状颜色等多种元素的组合,表现该组织、行业、机构、活动的纲领、宗旨、理念、目标等,甚至带有宣传和鼓动性质。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我们总是喜欢用“顺其自然”来敷衍人生道
路上的荆棘坎坷,却很少承认,真正的顺其自然,其实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材料二: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常常与心理状态有关,如果一个人对生活的预设就是苦,对事情的预期都是坏,他就会沉浸在愁苦里,反之,他就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快乐。你
对上面的材料有何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感触与思考。-23-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尽人意以听天命蜷缩在自己的舒适圈中而不自知,美其名曰“佛系”,实则伪之。饱食
终日,不愿作为,更无所作为,不如意事十八九,便一再推脱,顺心而为终于成了随波逐流。在最需跌宕的峥嵘岁月里,不合时宜的吟啸徐行就是错的。更有甚者,把原本最潇洒的人生态度,变为了心灵上的桎梏,待到所沉沦的逸
趣已成缘木求鱼,幡然悔悟,只成了留下千古恨的那句“秋霜降者草木花落,水摇动者万物作。”纵使郭橐驼的种树之理是在于顺心致性,却绝不是置于一旁任由其放纵生长。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寒窗幽寒坐呜呃。一声是无涯之戚,一声是天理循环。放下束缚,走出舒适圈
,放手一搏,至于结果,雨中听琴,雪中听静,只问本心,不问东西。真正的顺其自然,是四时错行,日月代明,寒来暑往,我仍是我。不因身处丰沛的泉眼而滞留终生,不因路过安逸的山村而将梦想埋葬。道有夷险,物有甘苦,但知“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纵使雄关漫道真如铁,我有明灯,
独照独明,行我之意事成可仰天大笑,不成也可悟得休恋逝水,苦海回身。心始终如莲,安静绽放,落得一生清明。如苏辙答友人的那句“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往适而非快?”再看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是真自我。尽人事以听天命罢了。历事点染皆浅却早已梦死,没了雄鸡一唱天下白
的勇气,只剩人生迟暮,就算口中声声吟咏着“人生如逆旅”“古往今来只如此”“事间何事更关身”,却都是别人的人生,未经历过切磨,哪来真正的豁然开朗?正如桥段子的词中曾赞先秦诸子“无论是自在超然,还是想扬名立万,都不曾将梦想信念寄托彼岸。”入世也好,避世隐逸也罢
,每个人都在历史长河中闪烁过,老庄的清静无为、顺应天道,读来不是无用,要看读者居心了。尼采曾言“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放手一搏吧,着眼当下,你看到的是姹紫嫣红,还是断井颓垣,皆取决于你自己。【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材料作文,第一步要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根据
材料立意即可。本题要求考生在几则材料中选择两则为基础来确定立意,注意彼此逻辑,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作答时要认真审读材料,明确文体。-24-【审题】第一则材料是说人们虽明知真正的顺其自然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但还喜欢用“
顺其自然”来面对困难挫折,以之为借口逃避自己的责任。结合现实中的人容易随波逐流、随遇而安的心态,可分析“什么是真正的顺其自然”,不要拿“顺其自然”当不作为的借口等。第二则材料谈到面对人生时乐观与悲观的态度会决定生活与人生的质量,乐观的心态会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生命的快乐,可
见决定一个人生活得是否快乐美好并不完全由环境决定,而是由心境决定,关键在于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两则材料尽管都展现出面对生活的不同态度,但从乐观积极健康的角度出发,第一则材料要提倡“竭尽所能”地面对困难,“顺其自然”是心态而不是行为
;第二则材料则要注重多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与快乐,同样也是要调整心态,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立意】1.面对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困难,要自省不足避免不作为。2.要有正确的顺其自然的心态。3.竭尽所能对待困难挫折。4.困难面前不退缩、永远进取。5.保持乐观的心态。6.苦乐由心。7.多感受生活的美好和生
命的快乐。【素材】1.我们看到古人顺其自然,自然而然的潇洒,片面之间追寻所谓的潇洒快意人生。只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洒脱,却不见“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五柳先生;只看到“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
入名山游”的不羁,却不见“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的李太白。2.真正的顺其自然是一种可贵的人生哲学,是一种生命的平衡,是一种洒脱豁达的心态,是一种对生活的智慧感悟,是一种超然的境界,是战胜患得患失的良药,是竭尽全力的洒脱,唯独不是懈怠惰懒的借口。3.神遇见了两个旅行的
人,一个叫悲观者,一个叫乐观者。同样的旅途,同样的经历,悲观者一路下来,一直都在痛苦中,而乐观者,一路都觉得新鲜好奇。神很疑惑,于是问他们:“你们觉得希望是什么?”悲观者回答说:“是地平线,看得见,却永远走不到。”乐观者却说:“是最亮的北极星,指引我
们往前走。”神又问他们:“你们觉得风是什么?”悲观者一脸沧桑地回答:“是海上咆哮的怪兽,把人埋葬在深海里。”乐观者却说:“是帮助人们扬帆远航的好伙伴,能把我们送到胜利的海滩。”神若有所思,问了最后一个问题:“生命是不是花?”悲观者很颓废:“是花,娇弱,又凋-25-谢得快
。”乐观者则开心地说:“是花,像花一样绚烂。”4.做一个乐观的人吧,因为幸福就在门口,而人们的态度就是门槛。乐观的人门槛低,幸福自然能跨进来。悲观的人门槛高,以至于连幸福的影子都看不见。悲观者看起来是在保护自己,但同时,他也画了一个圈,把自己和世界隔
开。不去体会这个世界,又怎么知道,自己不喜欢这个世界?5.世界上很少有事情,能十分绝对,非黑即是白。同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就能得到不同的感受。然而,人们面对事情的时候,总是习惯往坏处想,使得自己难以开心起来。其
实,乐观一点,事情大多数时候,不会像你想的那么糟。即使真的变得那么糟,紧张、焦躁的负面情绪,对解决事情也没有好处。因此,不如换个角度去看事情,最少,能收获一个好心情。【结构】本文先提出如今大热的“舒适圈”“佛系”等概念,通
过批驳这些“随波逐流”的态度,引出自己关于“顺其自然”的观点,即勇于放手拼搏,敢于历经磨难,而仍旧保持坦然自在心境。文章最大的特点是多处引用古典诗文,以历史上乐观、豁达的典型人物来论证观点,既有文化底蕴
,又深具说服力。最后一段更发出呼吁,感染性更强。【点睛】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多样:一、提炼中心法。这是最常见且最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二、抓关键句法关键句。有些材料作文
材料中的关键句可以作为立意的突破口。它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三、由果溯因法。事物有时是以因果关系互相联系的。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它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四、由物及人法写。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由材料
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五、分析关系法。六、明确褒贬法。材料中的语句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确立最佳的立意。七、多向辐射法。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
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可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比如,既可着眼于甲事物或乙事物立意,还可以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系立意;既可联系事物的正面立意,还可以联系其侧面和反面立意。八、舍次求主法。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人和事。因此,审题时要明确材料的主要人物(事件)或次要人物或
(事件),并舍次立主。九、求异同法。十、寻互补法。-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