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1届湘教版地理一轮教师文档:选修四 环境保护 .docx,共(17)页,2.043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040820e3e487bc874378d22af39cc7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考纲展示]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2.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3.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4.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5.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形成的一般过程。6.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7
.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8.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9.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10.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为。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86页考点一环境问题与环境管理图甲为生态系统中的硫循环示意图,图乙为我国三省
原煤生产量、煤炭消费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1)据图分析大气中硫的主要来源和影响图示省区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主要因素。(2)我国北方二氧化硫排放量高于南方,而南方的酸雨却比北方严重,指出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并简述酸雨的危害。规范审答从图像中获取信息(1)由图甲可知,大气中的硫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无机硫和硫化物。(2)由图乙可知,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与煤炭的消费量呈正相关。我的答案:(1)化石燃料、无机硫、硫化物
等。主要因素是煤炭消费量。(2)主要原因是:南方降水多于北方。主要危害是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土壤酸化,影响森林和农作物的生长;危害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2.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全球性的环境污
染(2)大面积的生态破坏和日益突出的资源短缺问题成因分布危害植被破坏过度砍伐、开荒、放牧热带雨林尤为严重生态系统失衡、环境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破坏、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和
外来人类活动区生物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物种入侵水土流失自然暴雨、土质疏松我国黄土高原及南方地区的丘陵、山地使山区出现石漠化,高原表面沟壑纵横,淤积湖泊、河床,加剧洪涝灾害人为滥垦、滥伐荒漠化自然干旱、大风、疏松的沙质沉积物非洲最严重,其次是亚洲。我国西
北、华北(春季)可利用土地面积缩小,土地产出减少,沙尘暴天气增多人为植被破坏资源、能源短缺人类无计划、不合理地大规模开采;资源、能源数量有限;浪费现象严重资源、能源分布比较少或经济发达,资源、能源需求量大的地区突出阻碍经济发展,影响人民生
活质量的提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长久以来人们便有这样的想法,那就是在海洋中投放铁质养料,滋养大量的浮游生物繁殖,这些浮游生物会吸收大气中的CO2并释放氧气,以此来对抗某环境问题。材料二右图是一种设想中的“云彩制造船”,它拥有弹簧般的造型
。这种船依靠风力驱动,会从海里抽取一些海水并以喷雾的形式释放出来,形成海面上的咸水水雾。这些水雾密度比一般水雾要更大,这也是人们试图通过地球工程对抗上述环境问题的一个创意。(1)材料所提到的想法及创意是为了解决哪种环境问题?请解释“云彩制造船”试图解决这一问题的工作原理。(2)
材料一提到的方法,长此以往是否有副作用?请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从材料可以看出,主要是通过增加云量,从而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来解决全球变暖问题。第(2)题,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会造成水体缺氧,也可能导致其他有
害生物的繁殖,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答案:(1)全球变暖。通过增加云量来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能力,从而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气温降低。(2)有。海洋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会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会使其他海洋生物窒息死亡;它们也可能触发其他有害浮游生物的生长,从而对其他物种构成威胁。考点二资源问
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下图为切沟景观。指出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规范审答1.从图文材料中获取信息文字材料中指出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说明切沟会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土
壤减少;图示切沟景观显示了切沟不断分割耕地,因此其不但破坏耕地,而且还会妨碍耕作。2.调动和运用知识切沟的防治要从耕作方式调整、工程措施填埋等方面考虑。切沟一旦形成,如果不采取治理措施会导致切沟不断加宽加深,修建排水沟和拦水坝等能有效防治切沟的形成。我的答案
:危害:切沟分割土地,损坏耕地,妨碍耕作(严重时可阻断交通);加大土壤侵蚀量(切沟形成后,水流集中,冲刷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加剧)。防治措施:调整耕作方式,防止水流集中(如等高耕作、间作、修地埂等);修建引水排水设施(如修建排水沟等);(在水流集中区域)设置障碍(如草地、灌丛等);在切沟中
修建拦水坝(谷坊);切沟填埋。1.淡水资源短缺问题及解决对策(1)短缺原因自然原因①水资源总量丰富,可利用有限;②水资源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人为原因①工农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用水量不断增加;②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③水污染严重导致水质型缺水(2
)解决措施开源①跨流域调水;②修水库蓄水;③人工降雨;④淡化海水;⑤合理利用地下水节流①改进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②净化污水,开展水资源循环利用;③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节水意识2.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1)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及解决措施现状耕地不足,中国
依靠8.6%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人口增加,加剧耕地资源的短缺非农业用地增加,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耕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耕地面积减少或耕地质量下降耕地质量低,中、低产田比重大措施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依《土地管理法》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提高土地利用非农业建设
必须节约用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率禁止闲置,荒芜耕地鼓励合理开发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提高耕地质量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改良土壤,提高肥力,防治土地污染,防治土地退化(2)土地资源退化的
表现、原因及防治措施土地退化的概念土地资源质量的降低,在农耕地上通常表现为农作物产量的下降或农产品品质的降低表现土壤侵蚀(是一种分布较广、危害严重的土地退化现象)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壤盐渍化和涝渍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主要原因人
类经济活动对土地施加的压力过大,使自然状态下较脆弱的环境被破坏防治措施生物措施因地制宜,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恢复生态林,营造经济林,加强对植树种草的科学管理工程措施修建水库、灌渠等;修梯田、淤地坝等农牧业措施在突出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采用各种保护耕地、提高肥力的措施
;发展舍饲养畜、把牧草栽培纳入农田耕作范围3.化石燃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煤炭、石油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在其开采、运输、加工、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以及环保措施见下表所示:过程环境问题成因环境保护措施开采地表土层和植被的破坏以及大量占用土地露天开采直接破坏土地,
产生的废弃物需要堆积场地实行矿区土地的复垦,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特色产业运输污染大气、水运输过程中发生自燃或扬尘,或受到水的浸泡流失而污染水系,原油的泄露及油船外排的洗舱水污染海洋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建立循环经济模式加工废水、废气、废渣在加工中会产
生灰尘、氮氧化物等,热电厂排出洗煤水、废渣利用热污染、空气污染造成全球变暖、酸雨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燃烧释放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空气污染物1.2017年4月1日,中央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将位于白洋淀周边的雄县、容城、安新3县,建设成
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白洋淀被称为“北国江南”,近10年来,白洋淀天然入淀水量几乎为0,水域面积急剧缩减。下图为白洋淀流域图。为了实现把雄安新区建设成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
态城市目标,针对白洋淀需要采取哪些措施?解析:保护措施可以从合理调配水资源、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污水达标排放、植树造林、提高水质等方面回答。答案:流域内合理调配水资源;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用水效率;跨
流域调水,通过南水北调补给白洋淀;保护白洋淀的生态环境,提高其自净能力,提高白洋淀的水质。2.(高考经典题)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在南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
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维持土壤的生产功能。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解析:为保护土壤,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
的措施要从两个角度分析;保护土壤的理由要结合当地喀斯特地貌的特点分析。答案:措施:之前,将土壤移走,集中堆放并作保护措施(四周围挡,表面覆盖)。之后,将土壤再覆盖在石料开挖场或弃料堆放场的表面,并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施
。理由:喀斯特地区土层薄,易被移走;南方地区雨水多,土壤易流失,需保护。3.稀土有“工业维生素”的美称,广泛应用于军事、冶金、石化等领域。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然而,近些年来的滥采滥用现象使得我国的稀土储量迅速下降。按现有生产速度,
我国的中、重类稀土储备仅能维持15~20年,在2040~2050年前后必须从国外进口才能满足国内需求。简述我国大规模开采稀土资源可能带来的问题;为保护我国稀土资源,请提出一些可行性措施。解析:大规模的资源
开采带来的问题有资源枯竭、生态恶化、环境污染等。措施主要从控制开采总量、打击非法开采、提高稀土选矿回收率等角度分析。答案:问题:过度开采,导致稀土资源面临枯竭;过度开采会破坏植被,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稀土开采过程中会带来严重的土壤污染和水污染问题,直接影响人
体健康。措施:加强管理,严格控制稀土开采总量;推进稀土产业整合,依法打击非法开采和超控制指标开采;重视稀土资源的综合利用,积极研发绿色、高效的开采技术,提高稀土选矿回收率。考点三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高考经典题)我国部分沿海地区人们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在陆上修建高位养
虾池(下图)。高位虾池底部铺设隔水层,引海水养虾。养虾过程中要投饵料、换海水,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引水、蓄水、排水过程都有渗漏。分析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规范审答从图像中获取信息由图中信息可知,虾池在陆地上,附近有农田和村庄,引海水养虾,海水渗漏会导致附近的土
壤和地下水含盐量增加,废水经地表排放还会造成附近海域污染。我的答案:养殖过程中海水渗漏,导致地下淡水咸化、附近表土盐碱化,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废水造成附近海域污染、海水富营养化。1.森林的生态功能及毁林的危害特别提示不同区域森林的生态功能森林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但不同
区域其生态功能的表现不同,森林破坏引起的危害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我国西北地区森林的主要功能是防风固沙,森林破坏易造成土地荒漠化、沙尘暴等环境问题;长江中上游森林的主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径流,森林破坏会导致水土流失
、调节径流的作用减弱,河流径流量变化大,易加剧中下游的洪涝灾害等。2.草地退化及其防治(1)草地退化的原因①自然原因:气候变暖、降水减少和干旱频繁发生等。②人为原因:是最主要原因,包括超载放牧、盲目开垦、规划利用管理不当、滥采滥挖等。在我国,鼠害和虫害
也是重要原因。(2)危害:载畜量下降,草地生态环境恶化,使当地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3)保护草地①主要措施:控制人口增长、改善经济结构、加强经济发展。②我国保护牧场的措施如下:3.湿地干涸及其恢复(1)湿地的功能: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释放
氧气、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2)湿地减少的原因湿地的减少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是主要原因,具体如图所示:(3)保护湿地:签署《湿地公约》,恢复和重建湿地生态系统。4.物种灭绝及保护(1)灭绝的原因①自然原因:物种有发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②人为原因:狩猎
、采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的灭绝。(2)保护措施①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②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适当环境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③建立濒危物种种子库、动物精子库等,以保护遗传资源。④
国家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1.(2017·高考全国卷Ⅰ)干旱区的柽柳为耐旱灌木,侧向枝条多,种子多,不易发生病虫害,移栽易成活。近年来,某东北林区的公路绿化中引种了柽柳,生长良好。然而不久,在公路两侧的天然林中,发现了柽柳幼苗。分析该
林区潜在的柽柳入侵天然林的危害。解析:柽柳耐旱,不易发生病虫害,说明其生存适应能力强。种子多、易成活,说明其繁殖力旺盛,能够迅速生长、扩展生存领地。柽柳侧向枝条多,会影响其他乔木树苗对光热资源的获取。久而久之,柽柳不断挤压当地
天然植被的生长,导致自然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环境恶化。答案:柽柳种子多,繁殖快(易扩散),侵占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侧向枝条多,妨碍其他乔木幼苗的生长,导致森林结构变化(乔木林向灌木林演化)。破坏食物链,减少植食动物数量。2.(2017·高考全国卷Ⅱ)我国南
方红壤丘陵地区因受人为干扰,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土壤侵蚀严重,出现“红色荒漠”(如图)。为治理这一环境问题,20世纪80年代,当地采用人工种植松树和自然恢复等方式造林育林,形成了不同的植被景观。分析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止
水土流失效果更好的原因。解析:首先明确植被对水土保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因减缓雨水对地表的冲刷、延缓地表径流速度及增加下渗而具有的涵养水源的作用以及根系的固土作用等方面;其次要比较自然恢复的次生林与人工松林的植被差异,次生林一般树种多样,植被结构复杂,从而地表植被覆盖
度要大于人工松林,地下根系发育程度要高于人工松林。答案:植被结构更复杂,截留降水效果更好;地表植被更丰富,延缓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地表水下渗作用更强,涵养水源效果更好;地下根系更发达,固土能力更强;植被多样性更好,水土保持
更稳定。3.(2018·高考全国卷Ⅱ)素有“华北之肾”之称的白洋淀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价值。白洋淀分布广泛的芦苇,曾是当地居民收入的重要支撑。但前些年由于其经济价值减弱,居民管护芦苇的积极性下降,大量芦苇弃收,出现了芦苇倒伏水中的现象。雄安新区
设立后,管委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的指示精神,高度重视白洋淀的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行芦苇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大大提高了当地居民管护、收割芦苇的积极性。(1)指出芦苇对白洋淀生态功能的作用。(2)说明
当地居民积极管护、收割芦苇对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解析:本题考查植物对湿地生态功能的作用。第(1)题,芦苇在生长过程中会吸收水体与淤泥中的营养物质,减缓富营养化过程;同时还吸收有害物质,净化水体,提高水环境质量。芦
苇长成后高出水面,能为鸟类等多种动物提供栖息地。第(2)题,注意材料中“管护芦苇的积极性下降,大量芦苇弃收,出现了芦苇倒伏水中的现象”,由此说明芦苇出现倒伏、腐烂现象,从而影响水质,降低湿地生态功能。管护、收割芦苇的意义,可从减少负面影响,提高水质角度分析。答案:(1)吸收水体和淤
泥中的营养物质,减缓水体富营养化进程;吸收污染物(重金属等),起到净化水体,稳定水体自净能力的作用,提高水环境质量;为鸟类等多种动物提供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2)管护好芦苇,可维持芦苇对白洋淀水体的净化功能,
利于改良水质,提高白洋淀生态环境质量;收割芦苇,能减少芦苇倒伏、腐烂数量。考点四环境污染及其防治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某企业在甲地(下图)开采锰矿并建有电解锰厂,生产过程中需用硫酸和铅;在附近山坡上建有尾矿矿渣库。分析该尾矿矿渣库对环境的潜在危
害,并说明为防止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规范审答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甲地尾矿矿渣库含有硫酸和铅等污染物,且建在山坡上。2.从图像中获取信息3.调动和运用知识尾矿矿渣库对环境潜在危害,可从污染物如何被冲入江中,造成水污染来分析。应对措施可从加固尾矿矿渣库,防止被污染水源下泄角度分
析。我的答案:危害:该尾矿矿渣库位于江河上游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易发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若将山坡上的尾矿矿渣冲入江中,(其中的硫酸、铅等)会对江水造成污染,危及沿岸用水安全。措施:加固尾矿矿渣库;兴建必要的行洪通道,防止洪水等将矿渣冲入江中。1.水
污染及其防治(1)概念:水污染是指因某些物质的介入,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导致水体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征的改变,造成水质恶化,从而影响它的利用价值,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2)水污染的危害及防治类型生物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污染源工业废水、农业污水、生活污水危害危害人体健
康:可引起人体中毒、致癌等危害农作物生长:使农作物物种发生变异,甚至大面积死亡危害水生生物生长:使水生生态系统变得简单、脆弱,水生生物大量死亡防治预防:通过有效控制,使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减少到最小量,方法是推行清洁生产治理:通过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等,确保污水达标排放管理:对污染源、水体及
处理设施的管理,以管促治2.大气污染及防治(1)大气污染的主要类型、成因及其危害类型成因危害酸雨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等酸性气体河湖水酸化,鱼类死亡;土壤酸化,危害农作物、森林;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害人体健康光化学烟雾排入大气的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等,受太
阳紫外线作用,产生刺激性的浅蓝色烟雾烟雾积聚不散,造成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温室效应燃烧化石燃料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了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改变和自然灾害加剧等可吸入颗粒物降水量较少
,植被覆盖率低,土地荒漠化加剧;燃煤烟尘、建筑工地多、汽车尾气排放量大且缺乏标准或不达标吸入过多或颗粒物中含有毒有害成分时,就可能出现免疫功能障碍,危害健康。如传染病、“尘肺病”、恶性病变等(2)大气污染的
防治措施[拓展延伸](1)我国重酸雨区主要分布在南方的原因我国酸雨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其中pH值小于4.5的重酸雨区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主要原因是:①南方土壤呈酸性,大气中的灰尘颗粒均呈酸性,对大气和雨水中的酸缺少足够的中和,而北方与之相反。②南方降水多
,空气湿润,有利于酸雨的形成。③南方多丘陵地形,且风速小,酸性气体不易扩散,而北方地形平坦开阔,风力较强,易于气体的扩散。(2)欧洲、北美的主要能源为石油,酸雨类型为硝酸型;而我国以燃煤为主,多为硫酸型酸雨。3.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防治(1)固体废弃物的来
源及其污染危害(2)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应坚持“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原则,其主要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常见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方法。方法优势分类收集,密封运输有利于废品回收与资源利用,可大幅度减少垃圾处理量破碎、压缩、焚烧体积缩小,消除某些有
害物质卫生填埋占地面积小,土地利用率高;土地可重新利用;不会对水体和大气造成污染资源化可从固体废弃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资和能源,促进物质循环,创造经济价值②常见资源化模式。1.近30年来,我国地下水的开采量以每年25亿立方米的速度递增,地下水的供给量已经占到
了全国总供水量的20%。根据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的划分,我国东部主要平原地区地下水可以直接饮用的仅占18.4%,经适当处理后可供饮用的占29.5%,需经专门处理后才可饮用的占52.1%。下图是地下水与河流、湖泊、海洋的关系
示意图。结合材料,指出我国东部平原地区地下水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并说明防治地下水污染的重要性。解析:地下水来自地表水,则地表水污染是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防治地下水污染的重要性,可从地下水的地位、治理难度大、影响其他水源等角度分析;要注意结合材料,提
取相关信息。答案:主要来源:地下水污染物主要来自工业“三废”、农业污染(过量使用的化肥和农药)及生活污水。重要性:地下水是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水源;地下水被污染后,通过水循环会影响到河流、湖泊及海洋的水质;地下水更新慢,自净能力弱
,治理难度大。2.下图为我国沿海三个地区的城市空气质量指数(AQCI)统计图,AQCI数值越大,空气质量越差。指出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的时空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解析:“时空分布”指的是时间和空间分布,图示月份是时间、三个地区反映了
空间位置。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主要有排放到大气的污染物数量、天气因素、大气运动状态等。结合我国气候特征及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回答即可。答案:变化特点:冬高夏低(春降秋升),北高南低。原因:冬季大气相对稳定,污染物不易扩散,夏季降水多,利于改善空气质量;北方冬季燃煤取暖,大气中的污
染物增加,导致空气质量差;北方地区重工业集中,矿物能源消耗大。3.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快递业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2015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206亿件,同比增长48%,快递业务收入完成2760亿元。与此同时,由快递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
益突出。说明废弃的快递外包装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解析:快递外包装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不仅要说明外包装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污染,还要说明不可降解的包装塑料袋和胶带会造成环境污染。解决此类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措施应联系清洁生
产的原理,从材料的选取,加工以及废弃物处理的整个过程中都注意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答案:环境污染问题:快递外包装会产生大量的包装盒(袋)、胶带等固体废弃物;不可降解的包装塑料袋和胶带等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解决措施:推广使用环保的
外包装材料,实行绿色包装;在确保货物不受损坏的情况下,实行适度包装;对外包装中的纸张(纸盒)等可利用废品,实行分类回收。规范答题模板系列15|解答有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路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93页环境问题是社会热点问题,不但关系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因此每年高考试题中多选择社会所关注的环境问题,从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等角度对考生进行考查。析高考真题——知答题思路[模板构建]1.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为原因引起的,而自然原因也是环境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分析自然原因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地形条件
:封闭低洼的地形,使污染物不容易向外扩散,容易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2)逆温天气:空气的垂直运动受阻,使污染物停留在地面附近,加剧了大气污染。(3)水域条件:相对封闭的水域,流速缓慢,使水体更新速度减慢,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容易引起水体污染。2.环
境问题的防治对策应针对具体的环境问题分析,问题不同,解决措施不同:(1)环境污染问题: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2)生态破坏
问题:根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3)资源短缺问题:要从“开源”(替代资源的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
利用等)两方面入手。[典例](高考经典题)阅读材料,完成下题。锯泥是石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石粉与水的混合物。我国北方某石材生产基地每年产生大量锯泥,其堆放占用了大片土地。石粉质地细、难处置,大风时易漫天飞扬,雨天则随雨水流入河道。近年来,某企业在该基
地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加气砖质量轻,保温效果好,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下图为锯泥产生过程及利用示意图。从资源、环境的角度分析该企业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的积极意义。[审读题干]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大风时易漫天飞扬,雨天则随雨水流入河道”说明锯泥堆放对环境产生污染;“
加气砖质量轻,保温效果好,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说明此生产模式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堆放时对土地的占用。2.从图像中获取信息3.调动和运用知识该企业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实现废弃物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减少占用土地,节约土地资源。加气砖保温效果好,有利于节省能源。另外可以减轻空气污染和
水污染。[尝试解答]实现废弃物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占用土地,节约土地资源;加气砖保温效果好,节省能源;减轻空气污染;减轻水污染。练经典试题——知命题特点如图示意流经某城市小河水污染程度与流量、降
水的关系。读图,回答问题。(1)说出小河水污染的变化特点,简析该次水污染形成的原因。(2)简述防治该河水污染可采取的主要措施。解析:第(1)题,小河水污染的变化特点,可读图分析得出;形成该次污染的原因,结合河流流经城市、降水的影响、河流自净能力等方面来分析。第(2)题,防治该河水污染的
措施有政策引导,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污水处理设施,严禁污水直接排放,改善生态,提高河水自净能力等。答案:(1)污染总体呈“W”形变化(先减轻后加重,3日污染最严重,随后减轻恢复常态)。城市地表污染物较多;降雨后污染
物被径流带入河流;河流流量小,河水自净能力差。(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水环境的保护意识;禁止各种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建设完善的城市截污管网和净化设施;引水冲污,增强河水自净能力。(答三点即可)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