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云南省楚雄州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统测生物试题【精准解析】.doc,共(32)页,502.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02f2f9d9b3819832ded99914a713f8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楚雄州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测生物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具有核糖体和由膜包被的细胞器B.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C.其拟核区有DNA分子但没有染色体D.其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答案】C【解析】【分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
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的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大多数细菌细胞内不含有叶绿体,只能依靠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营养方式为异养.【详解】A、细菌是原核生物,只有唯一的细胞器核糖体,没有具膜细胞器,A错误;B、蓝藻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不是所有的细菌都能
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C、细菌是原核生物,其拟核区有DNA分子但没有染色体,C正确;D、细菌细胞壁的成分是肽聚糖,D错误。故选C。【点睛】2.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所有生物都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构成B.蓝藻细胞和细菌细胞的边界
是细胞膜C.受精卵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细胞层次D.单细胞生物能独立完成生长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答案】A【解析】【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原核细胞主要包括细菌和蓝藻两大类,与真核细
胞的主要区别是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细胞的边界不是细胞壁而是细胞膜。【详解】A、细胞学说中描述,除病毒外所有生物都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构成,A错误;B、细胞壁没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所以蓝藻细胞和细菌细胞的边界是细胞膜,B正确;C、受精卵是
细胞,故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细胞层次,C正确;D、单细胞生物依赖单个细胞完成生长和繁殖等生命活动,D正确。故选A。3.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和蛋白质都是由大量元素组成的有机物B.动物与植物所含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别很大C.核酸含有C、H、O、N
、P五种元素D.微量元素含量少,因此不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答案】C【解析】【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
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详解】A、水是无机物,A错误;B、动物与植物所含化学元素种类差不多,B错误;C、核酸含有C、H、O、N、P五种元素,C正确;D、微量元素虽然含量少,但是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D错误。故选C。【点睛】4.核酸
是重要的生物大分子物质之一。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组成DNA的核苷酸共有4种B.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有关C.原核细胞只含有DNA或RNAD.某些RNA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答案】C【解析】【分析】核酸是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主要包括脱
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详解】A、组成DNA的核苷酸为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A正确;B、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和某种
RNA的合成有关,B正确;C、原核细胞既含有DNA也含有RNA,其中DNA属于遗传物质,C错误;D、某些RNA具有催化作用,故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正确。故选C。5.为研究不同浓度的Ca2+对油菜种子萌发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在黑暗且适宜的条件下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
是()Ca2+浓度(%)00.10.20.30.40.50.61.0呼吸强度(mgCO2·h–1)0.671.081.361.641.560.930.880.33发芽率(%)5474879388686217A.Ca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大量元素B.用一定浓度的C
a2+处理油菜种子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C.油菜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种类可能增加D.随着Ca2+浓度的增加,种子中呼吸酶的活性逐渐增强【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表格分析,自变量是Ca2+浓度(%),因变量是呼吸强度(CO2mg•h-1)和发
芽率(%),随着Ca2+浓度升高,呼吸强度和发芽率先升高后降低。【详解】A、Ca是大量元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A正确;B、根据表格分析,在一定Ca2+浓度范围内处理油菜种子能提高发芽率,但是浓度也不能太高,B正确;C、在实验过程中,处理的油菜种子
萌发,有机物的种类可能增加,C正确;D、随着Ca2+浓度的增加,种子中呼吸酶的活性先增强后降低,D错误。故选D。6.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能进行旺盛的代谢活动,下列有关其细胞结构及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充盈的液
泡可使该细胞保持坚挺B.中心体可参与该细胞的有丝分裂C.核糖体可参与该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D.细胞膜能控制某些物质进出该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洋葱的根尖分为四个部分,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其中分生区能不断进行分裂,成熟区含有大液泡,不再进行
分裂,成熟区主要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盐和水。【详解】A、根尖成熟区含有大液泡,充盈的液泡可使该细胞保持坚挺,A正确;B、根尖成熟区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进行有丝分裂,B错误;C、根尖成熟区含有核糖体,参与该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C正确
;D、根尖成熟区细胞含有细胞膜,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D正确。故选B。7.下列细胞不具有细胞核的是()A.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B.青蛙成熟的红细胞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D.蠑螈的受精卵细胞【答案】A【解析】【分析】除了高等
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真核细胞绝大多数都具有细胞核。【详解】A、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没有细胞核,A正确;B、青蛙成熟的红细胞具有细胞核,B错误;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具有细胞核,C错误;D、蝾螈的受精卵细胞具
有细胞核,D错误。故选A。【点睛】8.下列关于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脂质和蛋白质是线粒体外膜的主要成分B.线粒体能分解葡萄糖,并产生H2O和ATPC.衰老的线粒体会被高尔基体包裹并分解D.线粒体中的DNA位于其内部的染色体上【答案】A【解析】【分析】1、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
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阶段;线粒体分解的底物是丙酮酸。2、溶酶体能分解细胞内衰老的细胞器。【详解】A、线粒体外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A正确;B、线粒体能进行有氧呼吸的
第二和第三阶段;线粒体分解的底物是丙酮酸,B错误;C、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是细胞的消化车间,衰老的线粒体会被溶酶体包裹并分解,C错误;D、线粒体内没有染色体,D错误。故选A。9.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
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C.细胞膜上的某些蛋白质可以作为载体蛋白D.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答案】D【解析】【分析】1、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其中脂质约占细胞膜总量的50%,蛋白质约占40%,糖类占2%~10%.在组成细胞的脂质中,磷脂最
丰富。2、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有如下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保证了细胞内有稳定的环境(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3、流动镶嵌模型:是膜结构的一种假说模型。脂类物质分子
的双层,形成了膜的基本结构的基本支架,而膜的蛋白质则和脂类层的内外表面结合,或者嵌入脂类层,或者贯穿脂类层而部分地露在膜的内外表面。磷脂和蛋白质都有一定的流动性,使膜结构处于不断变动状态。【详解】A、细胞膜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A
正确;B、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B正确;C、细胞膜上的某些蛋白质可以作为载体蛋白,C正确;D、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大多数是可以运动的,D错误。故选D。10.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某溶液中,其原生质体(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体积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处于a、c两点时的细胞吸水能力最强B.bc段也有水分子从细胞内运输到细胞外C.ab段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D.该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是活细胞【答案】A【
解析】【分析】据图分析:ab段,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不断缩小,说明此时期细胞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bc内过程中,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不断增大,说明此时期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的自动复原。【详解】A、a、c两点的细胞液浓度较小,而b点细胞液浓度最大
,吸水能力最强,A错误;B、水分子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bc段也有水分子从细胞内运输到细胞外,B正确;C、ab段细胞正在失水,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C正确;D、活细胞的细胞膜才能有选择透过性,D正确。故选A。【点睛】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分子由高浓度溶液向低浓度溶液
扩散B.葡萄糖进入各种组织细胞的方式都是协助扩散C.脂质分子容易通过磷脂双分子层D.胞吞、胞吐过程都不需要消耗能量【答案】C【解析】【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其中被动运输包括自有扩散和
协助扩散。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且需要消耗能量。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不消耗能量。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详解】A、渗透作用过程中,水分子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扩散,A错误;B、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是主动运输,B错误;C、脂质小分子通过细胞膜的
方式是自由扩散,更容易通过磷脂双分子层,C正确;D、胞吞、胞吐过程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故选C。12.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供能的B.
在线粒体中合成的ATP不能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C.线粒体是细胞中合成ATP的唯一场所D.人体肌细胞内ATP水解释放的能量能用于肌细胞收缩【答案】D【解析】【分析】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T是三的意思,P代表磷酸基团。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水
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详解】A、ATP是直接能源物质,细胞中绝大多
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由ATP提供,但也有少数由GTP、UTP等提供,A错误;B、线粒体有氧呼吸产生的ATP可以进入细胞核中,被细胞核内的生命活动利用,B错误;C、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C错误;D、肌细胞收缩所需要的
能量来自于肌细胞内ATP水解释放的能量,D正确。故选D。13.图表示ATP的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a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B.图中b、c代表高能磷酸键C.ATP水解时b更容易断裂D.图中A代表腺嘌呤【答案】C【解
析】【分析】ATP是三磷酸腺苷的英文缩写。ATP分子结构可以简写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一种特殊的化学键,高能磷酸键,在有关酶的作用下,ATP中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水解,远离A的那个P就脱离下来
,形成游离的Pi,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ATP就转化成ADP。ADP再脱一个P下来就转化成AMP,AMP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详解】A、a代表AMP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组成单位之一,A正确;B
、图中b、c代表高能磷酸键,B正确;C、在有关酶的作用下,ATP中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水解,即c更容易断裂,C错误;D、AMP由磷酸、核糖和腺嘌呤组成,图中的A代表腺嘌呤,D正确。故选C。【点睛】
本题考查ATP的基本结构及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明确ATP中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更容易断裂是解答的关键。14.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B.催化淀粉酶水解的酶是蛋白酶C.低温会使酶的空间结
构遭到破坏D.动物体内酶的最适pH都在6.5~8.0【答案】B【解析】【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
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详解】A、酶的大多数
是蛋白质,少数是RNA,蛋白质的合成在核糖体,RNA的合成在细胞核,A错误;B、酶具有专一性,淀粉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能催化淀粉酶水解的酶是蛋白酶,B正确;C、低温抑制酶的活性,不会改变酶的空间结构,C错误;D、不同酶的最
适pH是不同的,像胰蛋白酶的最适pH偏碱性,胃蛋白酶的最适pH偏酸性,D错误。故选B。15.下列有关酶的探究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A.酶的活性增强,产物的生成总量增加B.较低的pH环境中,胃蛋白酶仍能保持
活性C.将温度由低温调至最适温度,酶的活性上升D.探究蛋白酶的专一性,不能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答案】A【解析】【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
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
的失活)。【详解】A、酶的活性增强只是反应速率加快,但酶不会改变反应的平衡点,产物的量不会增加,A错误;B、胃蛋白酶的最适pH是2左右,较低的pH环境中,胃蛋白酶仍能保持活性,B正确;C、低温抑制酶的活性,将温度由低温调至最适温度,
酶的活性上升,C正确;D、探究蛋白酶的专一性,不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因为蛋白酶的本质是蛋白质,也会与双缩脲试剂反应,D正确。故选A。16.图为细胞中ATP与ADP相互转化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酶1只存在于叶绿体中B.ATP和
ADP在细胞内快速转化C.酶2可促进高能磷酸键的形成D.绿色植物体内合成ATP时所需能量来自细胞呼吸【答案】B【解析】【分析】ATP是生物体内的直接能源物质,属于高能磷酸化合物。ATP在生物体内的含量较低,但机体对AT
P的需求量较大,所以ATP在细胞内能和ADP发生快速的转化。动物体内合成ATP的能量主要来自呼吸作用,植物体内合成ATP的能量主要来自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详解】A、合成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A错误;B、ATP和ADP在细胞内的含量较低,但A
TP和ADP在细胞内能快速转化,B正确;C、酶2催化ATP的水解,故能促进高能磷酸键的断裂,C错误;D、绿色植物体内合成ATP时所需能量可以来自于细胞呼吸、还可以来自于光合作用,D错误。故选B。17.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无氧呼吸只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B.呼吸产物CO2中的氧
全部来源于葡萄糖C.有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进行D.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消耗水,第三阶段则产生水【答案】B【解析】【分析】1、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
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的过程。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释放少量能
量;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2、无氧呼吸是指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细胞把糖类等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
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和[H]反应生成酒精和CO2或乳酸。【详解】A、无氧呼吸只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A正确;B、人体细胞只有有氧呼吸可产生CO2,呼吸产物CO2中的氧来源于葡萄糖和水,B错误;C、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进行,第二、
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进行,C正确;D、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与水反应,第三阶段还原氢和氧气结合生成水,所以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消耗水,第三阶段则产生水,D正确。故选B。18.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下列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A
.实验过程中氧气的有无是引起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不同的外界因素B.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过高会影响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C.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都可通过细胞呼吸释放热量D.酵母菌细胞内的丙酮酸转化为酒精的过程中伴随有ATP的合成【答案】D【解析】【分析】1、实验原理:(1)酵母菌是
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2)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CO2的产生情况。(3)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
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在酸性条件下,变成灰绿色。2、实验装置图【详解】A、实验过程中氧气的有无是引起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不同的外界因素,A正确;B、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过高会导致酵母菌细
胞失水,进而影响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B正确;C、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都可通过细胞呼吸释放热量,C正确;D、酵母菌细胞内的丙酮酸转化为酒精的过程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该阶段没有能量产生,因此要不会合成ATP,D错误。故选D。19.细胞呼吸的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
泛的应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中耕松土有利于植物的有氧呼吸B.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C.在大棚中栽培蔬菜,遇到阴雨天气时,可适当降低大棚中的温度D.晾晒后的种子在储存时会进行细胞呼吸【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
,释放出能量并生存ATP的过程。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有氧气浓度、温度、水分等。【详解】A、中耕松土能增加土壤中氧气的含量,故有利于植物进行有氧呼吸,A正确;B、低氧条件呼吸作用速率最慢,零下低温会冻坏水果,
故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不利于水果的保鲜,B错误;C、在大棚中栽培蔬菜,遇到阴雨天气时,可适当降低大棚中的温度,从而降低呼吸作用的速率,C正确;D、晾晒后的种子损失的是自由水,种子并没有死亡,故储存时会进行细胞呼吸,D正确。故选B。20.如图为细胞呼
吸过程的示意图,其中a、b表示物质,①~④表示主要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③过程包括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B.①过程中有[H]产生C.a为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才能产生D.b为乳酸,在人体细胞中可以产生
【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文描述与题图:①为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或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②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③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④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a表示丙酮酸,b为乳酸,?表示少量的[H]。【详解】A、③过程包括有氧呼吸的第
二、三阶段,A正确;B、①过程为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或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其过程是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产生少量的[H],并释放少量的能量,可见,①过程除产生能量外,还有[H]产生,B正确;C、a为丙酮酸,在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下都能产生,C错误;D、b为乳酸,在人
体细胞中,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乳酸,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以“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为载体,综合考查学生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理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准确定位a、b所示物质和①~④所示的生理过程,结合题意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21.如图
为植物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生理过程是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完成的B.CO2可直接被[H]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C.低温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从而导致暗反应速率变慢D.若光照强度变弱,则短时间内C5含量会减少
【答案】D【解析】【分析】图示表示暗反应过程,物质变化有二氧化碳的固定,C3的还原,ATP的水解等;能量的变化:ATP中活跃的化学能会转变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详解】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错误;二氧化碳的固定产物C3可以被[H]还原成糖类等有机物,B错误;低
温抑制酶的活性,不破坏酶的空间结构,C错误;若光照变弱,短时间内C3的还原会减慢,二氧化碳的固定几乎不变,故C5会减少,D正确。故选D。22.下图表示某一植物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净光合速率,下列假设条件中能使图中结果成立的是()A.若横坐标是CO2浓度,则
甲一定表示最适温度,乙一定表示较低温度B.横坐标是温度,甲表示较高CO2浓度,乙表示较低CO2浓度C.若横坐标是光照强度,则甲可表示较高CO2浓度,乙可表示较低CO2浓度D.横坐标是光波长,甲表示较高温度,乙表示较低温度【答案】C【解析】
【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1)光照强度:曲线分析a、A点光照强度为零,只进行细胞呼吸,A点即表示植物呼吸速率。b、AB段表明随光照强度加强,光合作用逐渐加强,CO2的释放量逐渐减少,有一部分用于光合作用;到B点时,细胞呼吸释放的CO2全部用
于光合作用,即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B点称为光补偿点,阴生植物光补偿点左移(如虚线所示)。c、BC段表明随光照强度不断加强,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加强,到C点以上不再加强了。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称为光合作用的饱和点,C点对应的CO2吸收值表示净光合速率。d、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2)二氧化碳浓度:该因素通过影响暗反应阶段中二氧化碳的固定进而影响光合速率;(3)温度:该因素通过影响酶活性进而影响光合速率。【详解】A、植物光合作用具有最适温度,在最适温度条件下净光合速率最高,高于或低于该温度净光合速率均有所下降,因此不能确定甲乙两条曲线温度的高低,A
错误;B、温度会影响酶活性,温度过高酶活性反而下降,净光合速率会降低,因此横轴不能表示温度,B错误;C、横轴可以表示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甲可以表示较高CO2浓度,乙可以表示较低CO2浓度,C正确;D、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即净光合速率与光波长
没有正相关的关系,并且不能确定两条曲线的温度大小,D错误。故选C。23.在光合作用中,RuBP羧化酶能催化CO2+C5(即RuBP)→2C3。为测定RuBP羧化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该酶,用其催化C5与14CO2的
反应,并检测产物14C3的放射性强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菠菜叶肉细胞内BuBP羧化酶催化上述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B.RuBP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C.测定RuBP羧化酶活性的过
程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D.单位时间内14C3生成量越多说明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答案】B【解析】【详解】由题意可知,该酶催化的过程为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的CO2的固定,反应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正确;暗反应指反应过程不依赖光照条件,有没有光,反应都可进行,B
错误;对14CO2中的C元素进行同位素标记,检测14C3的放射性强度,可以用来测定RuBP羧化酶的活性,C正确;单位时间内14C3的生成量的多少表示固定反应的快慢,可以说明该酶活性的高低,D正确。24.硝化细菌和绿藻都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成有机物的场所
相同B.合成有机物所需的原料完全不同C.合成有机物所需的条件相同D.合成有机物所需能量的来源不同【答案】D【解析】【分析】硝化细菌能将土壤中的氨氧化成亚硝酸,进而将亚硝酸氧化成硝酸.硝化细菌能够利用这两个化学反应中释放的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糖类,供硝化细菌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这种合成作用属
于化能合成作用。绿藻利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来合成有机物。【详解】A、硝化细菌化能合成作用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绿藻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A错误;B、合成有机物的原料都有二氧化碳和水,B错误;C、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条件不同,C错误;D、光合作用能量来自光能,化能合成作
用能量来自无机物氧化释放的化学能,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解答关键在于区分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之间的异同。25.图表示“叶绿体中色素分离”实验的结果,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需用层析液来分离色素B.分
离色素时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C.出现图示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研磨时没加碳酸钙D.图中b代表叶绿素b【答案】D【解析】【分析】分离色素时,用层析液,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越大,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越快,距
点样处越远。距点样处的距离由近到远的色素依次是: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和胡萝卜素。【详解】A、该实验需用层析液来分离色素,A正确;B、分离色素时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否则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不能实现色素的分离,B正确;C、图示中靠近滤液细线的两条色素带较窄
,说明叶绿素含量较少,可能是研磨时没加碳酸钙,叶绿素被破坏了,C正确;D、图中b扩散的最远,说明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可代表胡萝卜素,D错误。故选D。26.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制作临时装片的流程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B.可
选择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C.制片时,盖上盖玻片后还要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压片D.观察时,找到前期细胞后可观察其继续分裂的过程【答案】C【解析】【分析】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其实验原理是:①植物的分生
组织细胞有丝分裂较为旺盛;②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行为变化不同,根据各个时期内染色体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③细胞核内的染色体(质)易被碱性染料着色。实验的操作流程是:根尖培养→制作临时装片(解离→漂洗→
染色→制片)→观察(先低倍镜观察:找到分生区细胞,后高倍镜观察:找出各时期细胞)→记录各时期的细胞数目并绘图。【详解】A、制作临时装片的流程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A错误;B、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没有分裂能力,不能选择该细胞作为实验材料,B错误;C
、制片时,盖上盖玻片后还要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压片,以便使细胞分散开来,C正确;D、在制作临时装片的解离环节,细胞已经死亡,因此观察时,找到前期细胞后,不能观察到其继续分裂的过程,D错误。故选C。27.下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相对数量的关系,该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的A
.间期和后期B.中期和后期C.后期和末期D.前期和中期【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B、据图分析,图中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1:2:2,后期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AB错误;C、末期细胞中也没有染色单体,C错误;D、前期和中期的细胞中有染色单体,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
=1:2:2,D正确。故选D。28.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间期结束时,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都加倍B.前期时,两组中心粒和姐妹染色单体都发生分离C.末期时,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D.中期时,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在一个平面上【答案
】D【解析】【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
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间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间期结束时核DNA分子数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不变,A错误;B、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随着丝点的分裂而分离,B错误;C、末期时染色体逐渐变成细长而盘
曲的染色质丝,C错误;D、中期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整齐的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该平面称为赤道板,D正确。故选D。【点睛】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标志性物质变化规律是解题关键。29.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既能使细胞数目增加,也能使细胞
种类增加B.细胞分化不受遗传物质的控制C.细胞分化后细胞表面结构以及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可能会改变D.细胞分化使细胞趋向全能化,有利于提高细胞代谢的效率【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
择表达,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细胞分化的结果是产生不同的组织、器官。【详解】A、细胞分化能使细胞种类增加,但不能使细胞数目增加,A错误;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仍受遗传物质的控制,B错误;C、细胞分化的结果是产生不同功能的组织、器官,故细胞分化后细胞表面结构以及细胞
器的种类和数量可能会改变,C正确;D、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生理功能的效率,D错误。故选C。【点睛】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
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30.下列实例可以说明细胞具有全能性的是()A.胡萝卜组织块经离体培养可形
成完整植株B.蜥蜴受攻击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C.皮肤被划破后,伤口重新愈合D.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各种血细胞【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细胞全能性大小的比较:受精卵
>卵细胞(生殖细胞)>体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详解】A、胡萝卜组织块经离体培养可形成完整植株,可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A正确;BC、蜥蜴受攻击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和皮肤被划破后,伤口重新愈合,均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没有形成新个体,不能说明细胞的全能性,B、C错误;D、造血干细胞增殖
分化产生各种血细胞,没有形成完整个体,不能说明细胞具有全能性,D错误。故选A。【点睛】细胞全能性的体现是以产生个体为标志,若无个体产生,则不能体现全能性。31.下列关于细胞凋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胚胎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B.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C.细胞坏死是有害基
因选择性表达造成的D.细胞凋亡的过程中有新蛋白质的合成【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细胞凋亡有利于生物个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
而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或死亡,是一种病理性过程。【详解】A、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存在于所有细胞中,A正确;B、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B正确;C、细胞坏死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
属于不正常的细胞死亡,对生物体有害。而不是基因选择性表达造成的,C错误;D、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凋亡的过程中有新蛋白质的合成,D正确。故选C。32.下列关于人体癌细胞
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糖蛋白的数量减少B.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缺失是细胞癌变的主要原因C.在适宜条件下,人体癌细胞可以无限增殖D.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都可能造成细胞癌变【答案】B【解析】【分析】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发生
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2、细胞癌变的原因:(1)外因:主要是三类致癌因子,即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2)内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详解】A、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糖蛋白的数量减少
,使癌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A正确;B、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可形成癌细胞,B错误;C、在适宜条件下,人体癌细胞可以无限增殖,C正确;D、根据分析可知,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都可能造成细胞癌变,D正确。故选B。33.下列
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只发生在胚胎时期B.细胞衰老时各种酶的活性都下降C.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D.癌变后的细胞形态和结构不发生变化【答案】C【解析】【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
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
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3、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失去接触抑制,能无限增殖;(2)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
质减少,导致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详解】A、细胞分化发生在整个生命进程,A错误;B、细胞衰老时多种酶的活性下降,B错误;C、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C正确;D、癌变后的细胞形态和结构发生变化,D错误
。故选C。34.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获得成功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B.从多对到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C.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D.设计测交实验对假说进行验证【答案】B【解析】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选材: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为纯种;品系丰富,具多个可区分的性状,且杂交后代可育,易追踪后代的分离情况,总结遗传规律。(2)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科学思路(即先研究1对相对性状,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3)利用统计学方法。(4)科学的
实验程序和方法,设计测交实验对假说进行验证。因此B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解释、方法,能总结孟德尔遗传实验能获得成功的原因,再准确判断各选项选出正确的答案。35
.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A.表现为显性性状的个体可能是杂合子B.隐性性状是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C.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D.测交可用来检测杂种个体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的种类及比例【答案】B【解析】表现显性
性状的个体可能是杂合子,也可能是纯合子,其中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A正确;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是隐性性状,因此隐性性状是指在子一代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B错误;基因分离定
律的实质就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C正确;测交是指杂交产生的F1与隐性个体交配的方式,其后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与F1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相同,因此测交可用来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D正确。【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遗传学中核心概念的
理解和掌握,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36.YyRr的黄色圆粒豌豆植株与植株X杂交,所得F1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3:3:1:1,则植株X的基因型为A.YyRrB.YyrrC.yyrrD.yyR
r【答案】B【解析】利用逐对分析法可知,F1中豌豆的黄色:绿色=(3+3):(1+1)=3:1,则双亲的基因型均为Yy;F1中豌豆的圆粒:皱粒=(3+1):(3+1)=1:1,则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Rr、rr,又已知黄色圆粒豌豆植株的
基因型为YyRr,故植株X的基因型为Yyrr。故选B。37.下图是果蝇细胞增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两个细胞分别来自不同的个体B.图甲细胞内有两条性染色体C.图乙细胞分裂后能形成一个配子D.图乙细胞可发生交叉互换
【答案】D【解析】图甲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且细胞质均等分裂,为初级精母细胞;图乙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为次级卵母细胞。因此图中两个细胞分别来自不同的个体,A正确;图甲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内含有2条性染色体,B正确;图
乙细胞分裂后可形成一个配子(卵细胞)和一个极体,C正确;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图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不能发生交叉互换,D错误。【点睛】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细胞中含有
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乙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38.眼白化病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小亮及其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表现正常,只有其弟弟是眼白化病患者,则该眼白化病基因在小亮的家族中遗传的途径是A.祖父→父亲→弟
弟B.祖母→父亲→弟弟C.外祖母→母亲→弟弟D.外祖父→母亲→弟弟【答案】C【解析】由父母正常,而生出眼白化病儿子,可推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根据题意,眼白化病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可推出眼白化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则小亮弟弟的基因型是XbY,
其致病基因Xb一定来自于他的母亲(而与父亲无关,父亲提供的是Y)。由于母亲正常,所以母亲的基因型是XBXb。由题干已知外祖父母色觉都正常,外祖父给母亲的一定是XB,则母亲的色盲基因肯定来自于外祖母(XBXb)。因此,
眼白化病基因传递的途径是外祖母→母亲→弟弟。故选C。39.半乳糖血症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夫妇表现正常,生育了两个男孩,一个患病另一个表现正常,则在表现正常男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半乳糖血症基因的数量和位置情况分别可能是A.4个,位于四分体的
姐妹染色单体上B.2个,分别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C.2个,分别位于两条染色体上D.1个,位于一条染色单体上【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病的孩子,所以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夫妇都是杂合子,他们的表现正常的男孩是显性纯合子或者是杂合子
。所以表现正常男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半乳糖血症基因的数量可能是0个;也可能2个,分别位于一个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40.果蝇的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
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雄果蝇与一只红眼长翅雌果蝇交配,F1中有白眼残翅果蝇出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雄蝇的基因型是BbXRYB.F1中白眼残翅果蝇所占的比例为1/8C.亲本雌蝇能产生4种基因型的配子D.F1中出
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8【答案】B【解析】一只红眼长翅雄果蝇(B_XRY)与一只红眼长翅雌果蝇(B_XRX-)交配,F1中有白眼残翅果蝇(bbXrY)出现,因此雌雄果蝇分别为BbXRXr、BbXRY,A正确;由A的分析可知,亲本果蝇基因型分别为BbXRXr、BbX
RY,因此F1中白眼残翅果蝇所占的比例为1/4×1/4=1/16,B错误;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可以产生BXR、BXr、bXR、bXr四种基因型的配子,C正确;亲本果蝇基因型分别为BbXRXr、BbXRY,F1中出现长翅
雄蝇的概率为3/4×1/2=3/8,D正确。二、非选择题41.图是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和物质A、B、C跨膜运输的过程图解。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动物细胞中,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更易获得纯净的细胞膜,原因是______________。(2)图中结构1表示__
____________,它构成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3)物质B和物质C进入该成熟的红细胞的共同特点是都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气进入该成熟的红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
4)如果将该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放置在无氧环境中时,其他条件不变且适宜,物质B和物质C的跨膜运输___________(填“都会”“都不会”或“有一个会”)受到影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
细胞器(2).磷脂双分子层(3).基本支架(4).载体蛋白(5).自由扩散(6).都不会(7).物质B进入该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物质C进入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无论在有氧还是无氧条件下,其所需的能量都由哺乳动物成熟的
红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提供【解析】【分析】题图分析:1表示磷脂双分子层,2表示糖蛋白,3表示载体蛋白;物质B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物质C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转运,需要载体,也消耗ATP
,属于主动运输。【详解】(1)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是制备细胞膜的良好材料。(2)结构1是磷脂双分子层,它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3)由题图可知,物质B和物质C进入该成熟的红细胞的共同
特点是都需要载体蛋白协助。氧气进入该成熟的红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4)物质B进入该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物质C进入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如果将该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放置在无氧环境中,其他条件不变且适宜,由于哺乳动物
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因此物质B和物质C的跨膜运输都不会受到影响。【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和物质跨膜运输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42.细胞色素氧化酶(CCO)位于线粒体内膜上,是有氧呼吸的关键酶;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与机体的无氧呼吸能力呈正相关。为研究硫化物对小鼠细胞呼吸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1和表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表1021224480.02.872.772.722.812.710.
62.742.662.602.532.452.02.662.612.461.110.94表2021224480.03.403.333.413.403.380.63.453.925.395.884.212.03.505.335.715.933.83(1)为检测小鼠细胞呼吸是否产
生了CO2,除了可用澄清的石灰水外,还可用__________________水溶液检测,CO2可使该溶液发生的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2)当硫化物浓度为2mg·L–1时,小鼠进行的细胞呼吸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用O
2的消耗速率作为测定CCO活性的指标,CCO催化的具体反应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叙述)。(3)该实验结果表明,硫化物胁迫能导致小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以适应外界不良环境。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溴麝香草酚蓝(2).由蓝变绿再变黄(3).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4).[H]与O2结合生成H2O(或有氧呼吸第三阶段)(5).有氧呼吸减弱,无氧呼吸增强(6).硫化物浓度和硫化
物处理时间【解析】【分析】1.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称丙酮酸和还原氢,在细胞质基质进行;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还原氢,在线粒体基质进行;第三阶段是前两阶段的还原氢和氧气反应
,生成水,在线粒体内膜进行,三个阶段都释放了能量,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最多。2.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也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颜色变化是由蓝变绿再变黄。【详解】(1)为检测小鼠细胞呼吸是否产生了CO2,除了可用澄清的石灰水外,还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颜色变化是由蓝变绿
再变黄。(2)当硫化物浓度为2mg·L–1时,细胞色素氧化酶(CCO)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都比较高,小鼠进行的细胞呼吸的方式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CO位于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在此进行,因此细胞色素氧化酶(C
CO)催化的具体反应过程是[H]与O2结合生成H2O(或有氧呼吸第三阶段)。(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硫化物浓度越高,处理时间越长,细胞色素氧化酶(CCO)活性越低,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越高,因此可知,硫化物胁迫能导致小鼠有氧呼吸减弱,
无氧呼吸增强。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硫化物浓度和硫化物处理时间。【点睛】本题结合了实验,考查了考生的识图能力,对有氧呼吸三个阶段发生场所及CO2检测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分析解答题目的能力。43.下图是温室栽培的某
植物O2释放速率日变化的曲线示意图(在C点打开通风口,1小时后关闭),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该植物产生O2的场所是____________,若B点时该植物呼吸作用消耗O2的速率为6µmol·m–2·
s–1,则实际光合作用产生O2的速率为_________µmol·m–2·s–1。(2)BC段O2释放速率下降主要是因为光合作用所需要的____________减少;C点打开通风口后,此时C3含量________
____(填“上升”“不变”或“下降”)。(3)DE段O2释放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2).20(3).CO2(4).上升(5).DE段所对应的时间内,气温上升,蒸腾作用增强,叶片气孔逐渐
关闭,进入叶片内的CO2减少,净光合速率减慢【解析】【分析】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二氧化碳中的C的转移途径为CO2→C3→(CH2O).光合作用过程中,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均可影响光合速率,只是光照是通过光反应进而影响暗反应的,二氧化碳是通
过暗反应进而影响光反应的。【详解】(1)该植物产生O2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总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若B点时该植物呼吸作用消耗O2的速率为6µmol·m–2·s–1,则实际光合作用产生O2的速率(即总光合速率)为14+6=20µmol·
m–2·s–1。(2)BC段O2释放速率下降主要是因为光照增强,光反应加快,但是光合作用所需要的二氧化碳减少;C点打开通风口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二氧化碳的固定增加,此时C3含量上升。(3)DE段O2释放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DE段所对应的时间
内,气温上升,蒸腾作用增强,叶片气孔逐渐关闭,进入叶片内的CO2减少,净光合速率减慢。【点睛】本题结合图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44.某种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植物的花色性状(白色、紫色、红
色、粉色)由位于染色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花色合成的相关途径如下图所示。将某一紫花植株与某一白花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所得F1全部开粉花,F1自交后,所得F2中红花植株:粉花植株:紫
花植株:白花植株=3:6:3:4。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请简要写出上述亲本植株的杂交操作过程: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表达)。(2)该种植物的白花植株共有_______________种基因型,上述亲本中的紫花
植株与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让F2中的红花植株与粉花植株杂交,则其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答案】(1).去雄→套袋→授粉→套袋(2).3(3).AAbbaaBB(4).红花:粉花
:白花=4:4:1【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花色合成的相关途径推导出各种花色的基因型,并学会通过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关系推测亲本基因型及遵循的遗传规律,应用遗传规律进行概率计算。据图分析可知,白色植株基因型为aa__,紫色植株
基因型为A_bb,红色植株基因型为A_BB,粉红色植株基因型为A_Bb。据此答题。(1)人工异花授粉过程:去雄→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2)根据试题分析可知,白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三种。F2植株中
红花植株:粉花植株:紫花植株:白花植株=3:6:3:4,3:6:3:4是9:3:3:1的变式,说明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推知F1粉红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双杂合子),亲本紫花植株(A_bb)与某一白花植株(aaBB或aaBb或aabb)杂交可得F1(AaBb)可知,亲本的基因型
为AAbb、aaBB。(3)F1自交后,所得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_BB(红色):A_Bb(粉红色):A_bb(紫色):{aaB_(白色)+aabb(白色)}=3:6:3:4。因此红花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AABB、2/3AaBB,粉红花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AABb、
2/3AaBb。其中红花植株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2/3AB、1/3aB,粉红花植株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6aB、1/6ab、1/3AB、1/3Ab,雌雄配子结合产生的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粉花:白花=4:4:1
。45.下图是果蝇中控制各种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萨顿通过研究蝗虫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学说,其运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
材料,第一次证明了决定果蝇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运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2)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果蝇只有8条染色体,却有1万~1.5万个基因,说明基因
与染色体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据上图分析,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控制棒眼和截翅的两个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类比推理法(2).假说—演绎法(3).DNA和蛋白质(4).一条染色体上可能有许多个基因(5).不遵循,因为这两个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解析】【分析】萨顿用类比推理法推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也就
是说,基因就在染色体上,因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一个,同样,也
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第一次证明了决定果蝇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发明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
上的相对位置的方法,并绘出了第1个果蝇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图,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详解】⑴萨顿通过研究蝗虫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学说,其运用的方法是类比推理法。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第一次证明了决定果蝇红眼和白眼的
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运用的科学方法是假说—演绎法。⑵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果蝇只有8条染色体,却有1万~1.5万个基因,说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是一条染色体上可能有许多个基因⑶控制棒眼和截翅的两个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因为只有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才遵
循自由组合定律,而这两个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发现过程相关知识,掌握类比推理法和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等内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