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生物试题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3 页
  • 大小 233.500 KB
  • 2024-09-1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准解析】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生物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生物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生物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0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准解析】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生物试题.doc,共(13)页,233.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ffc9f72460c23f3608eab2c769e10f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年春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高二第一学月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将某小型天然湖泊改造为人工鱼塘,投饵养殖肉食性鱼类。5年后,藻类暴发,引起水草(沉水植物)死亡,之后浮游动物及鱼类等生物死亡,水体发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导致水草死亡

的最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B.更多水生生物死亡又加重了水体的污染,这属于正反馈调节C.投放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鱼类有利于该湖泊的生态恢复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答案】D【解析】【分析】

以水体富营养化为背景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种间关系,以及利用这些知识点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详解】水草(沉水植物)与浮游藻类是竞争关系,与浮游藻类竞争阳光和养料,如果藻类暴发,沉水植物会因缺少阳光而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死亡,A正确。水体污染造成的水质

恶化,进一步导致大量的生物死亡,又加重水体污染,这是一种恶性循环的正反馈调节过程,B正确。可通过投放藻类的捕食者抑制藻类繁殖,有利于生态修复,C正确。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和随着投入饵料而输入的大

量能量,D错误。【点睛】负反馈调节有助于使系统趋于稳态,而正反馈调节往往使系统偏离稳态;考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时要注意人工投入有机物中的能量。2.下面三幅图为生命活动调节常考图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图2、图3依次代表体液调节、神经—体液调节、神经调节B.图1与图3所示调节的作用途径分别是体液和组织液C.图3中X所示的神经受损,刺激a处有感觉D.图3比图1所示调节的作用范围更广泛【答案】A【解析】【分析】图1通过体液运输,属于体液调节;图2是传出神经

作用于内分泌腺,属于神经—体液调节;图3有完整的反射弧,属于神经调节。【详解】图1、图2、图3依次代表体液调节、神经—体液调节、神经调节,A正确;图1所示调节的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图3所示调节的作用途径是反射弧,B错误;图3中X所示的神经受

损,刺激a不能传递到大脑皮层,不会有感觉产生,C错误;图3所示的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图1所示调节的作用范围较广泛,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传入神经受损,刺激无法传递到大脑皮层产生感觉,再根据题意作答。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植物激

素的合成受基因控制B.植物激素极性运输是单侧光照射的结果C.植物激素发挥作用依赖特定的受体分子D.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生长发育【答案】B【解析】【分析】植物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产生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其化学本质有多种。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详解】A、植物激素的合成受酶的控制,而酶的合成受基因的控制,故植物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的控制,A正确;B、植物激素极性运输是指从形态学上端运往形态学下端,不受重力和单侧光的

影响,B错误;C、植物激素是信息分子,发挥作用需要依赖特定的接受信息的受体分子,C正确;D、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D正确。故选B。4.乌鲁木齐天山野生动物园位于天

山博格达峰南麓,占地75平方公里,动植物资源丰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园内黑天鹅的数量从建园初期的十余只增长到上百只,说明动物的丰富度显著增加B.园内随机生长着许多骆驼刺,是种群空间特征的表现C.园内饲养了上千只绵羊,由于食物充足,其种群数量增长符合“J”型曲线D.

动物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不存在群落演替的现象【答案】B【解析】【分析】物种丰富度是指物种数目的多少。种群的空间特征包括随机分布、集群分布和均匀分布;种群的数量增长模型有“J”型和“S”型,在理想条件下呈“J”型增长,在资源条件有限的条件下

呈“S”型增长。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替代的过程。【详解】A、园内黑天鹅的数量从建园初期的十余只增长到上百只,只能说明黑天鹅的数量增长,不能说明物种的种类(即丰富度)显著增加,

A错误;B、园内随机生长着许多骆驼刺,这体现了种群空间特征的随机分布,B正确;C、园内饲养了上千只绵羊,即使食物充足,但空间等资源仍然有限,其种群数量增长符合“S”型曲线D、任何生态系统都存在群落演替,即

使是人工生态系统也存在群落演替的现象,D错误。故选B。5.农民除去农田中的杂草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调整A.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途径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D.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方向【答案】C【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解答时使生态系统的能量更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面来切入。【详解】A、去除杂草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降低,A错误;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途径不会改变,B错误;C、杂草和农作物是竞争的关系,去除杂草主要是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用的地方农作物中,C

正确;D、信息传递是双向的,D错误。6.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组成成分的相对稳定B.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内环境不存在酶C.内环境中不仅含有激素,还含有抗体和神经递质D.剧烈运动时会产生乳酸,但因缓冲物质的作用,血浆中的pH保持不变【答案】C【解析

】【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化学成分及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

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A错误;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但可以在细胞内和内环境中发挥作用,B错误;内环境中含有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等物质,C正确;剧

烈运动时会产生乳酸,但因缓冲物质的作用,血浆中的pH保持相对稳定,D错误。二、非选择题7.为保护褐马鸡及其栖息地,国家在我省庞泉沟建立了自然保护区。研究人员对该地区的鸟类进行了调查,获取了某些数据。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调查褐马鸡在该地区

鸟类中是否占优势,属于__________(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水平的研究范畴。(2)鸟类丰富度的调查结果显示,森林的鸟类有96种,灌木的鸟类有57种,草原的鸟类有36种。森林的鸟类种数远多于灌木和草原,原因是__

__________________为鸟类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__。(3)保护区内褐马鸡种群的能量流动关系如下表所示(单位:102j/m2-a)摄食量粪便量呼吸散失流向下个营养级158.649.845.316

.7褐马鸡种群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为___________。这些能量暂时储存在_________中,这些能量一部分是通过直接或间接以褐马鸡为食的消费者的__________释放,另一部分转变为死有机质和土壤有机碳后通过__________的分解作用释放。(4

)该保护区还有大量的党参、甘草、连翘、柴胡等药用植物,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__________价值。【答案】(1).群落(2).森林中植物的垂直结构(3).更加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4).63.5×102J/m2·a(5).褐马鸡体

内的有机物(6).呼吸作用(或细胞呼吸)(7).分解者(8).直接【解析】【分析】1、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物种丰富度、优势种、种间关系、群落演替、空间结构、生态位和群落的范围和边界等。2、群落的空间结构分为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其中垂直结

构有分层现象,而动物的分层现象是由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3、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详解】(1)调查研究群落中的某种群是否为优势种,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范畴。(2)森林的鸟类种数远多于灌木和草原,主要原因是森林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分层现象明显,这为鸟类提供了更加

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3)根据“摄入量等于同化量+粪便量,而同化量=呼吸作用散失热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可知,褐马鸡种群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158.6-49.8-45.3)102j/m2·a=63.5×10

2J/m2·a。这些能量暂时储存在褐马鸡体内的有机物中,一部分是通过直接或间接以褐马鸡为食的消费者的呼吸作用释放,另一部分形成遗体残骸而转变为死有机质和土壤有机碳后通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释放。(4)生物直接作为药用是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的体现。【点睛

】关键:能量被某一营养级摄入后的能量流向分配:摄入能量=同化能量+粪便中能量同化能量=生长、发育和繁殖中能量+呼吸作用散失能量生长、发育和繁殖中能量=下一营养级摄入能量+尸体、残骸中能量其中粪便中的能量

和尸体、残骸中能量都流向分解者,被分解者分解利用。8.珊瑚虫因体内共生藻类而色彩斑斓,在环境胁迫下,珊瑚礁容易出现“白化”现象,生态系统受破坏。(1)共生藻类可为珊瑚虫提供有机物,而从珊瑚虫获得等,珊瑚礁生态系统存在着高效的“植物——动物”营养循环,这体现了原理。(2)高温、强紫

外线辐射等环境胁迫使珊瑚礁出现白化,推测其原因可能是。(3)珊瑚礁白化后易引起其他海藻生长,致使珊瑚礁区生活的鱼类等物种组成发生变化,这种演替类型为。植食性和肉食性鱼类增多,加速了该生态系统的。请用必要的文字和箭头补充该系统的碳循环过程。(4)珊瑚礁白化后破坏原有的

CO2和Ca的收支平衡和旅游资源,降低了生态系统的价值。恢复大范围白化的珊瑚礁往往需要几十年时间,说明珊瑚礁生态系统的较弱。【答案】(1)CO2和无机盐系统整体性(2)光合色素被分解(3)次生演替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见右图(4)间接、直接恢复力稳定性【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题意,共生藻类可为珊瑚虫提供有机物,而从珊瑚虫获得CO2和无机盐等;珊瑚礁生态系统存在着高效的“植物——动物”营养循环,这体现了系统整体性原理。(2)珊瑚虫因体内共生藻类而色彩斑斓,说明珊瑚虫的颜色由藻类的光合色素决定,高温、强

紫外线辐射等环境胁迫使珊瑚礁出现白化,其原因可能是光合色素被分解。(3)珊瑚礁白化后易引起其他海藻生长,致使珊瑚礁区生活的鱼类等物种组成发生变化,这种演替发生在原有生物的基础上,其类型应为次生演替。植食性和肉食性鱼类等消费者增多,加速了该生态系统的物质

循环、能量流动。图中缺乏生产者的光合作用;由于增加了肉食性鱼类,所以还应有植食性鱼类流向肉食性鱼类、肉食性鱼类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及肉食性鱼类流向分解者的过程。(4)珊瑚礁白化后破坏原有的CO2和Ca的收支平衡和旅游资源,降低了生态系统的间接、直接价值。恢复大范围白化

的珊瑚礁往往需要几十年时间,说明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较弱。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9.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数字代表能量数值,单位是J/(cm2·y),请回答下列

问题:(1)如图所示为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的是。(用字母回答),图中过程直接揭示了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2)如果对该区域田鼠种群数量进行调查,通常采用的方法,其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3)若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1000J/(cm2·y),则B捕食A的过程中能量传递效率为;B固定的能量中

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是J/(cm2·y)。(4)农田属于湿地,在维持小气候以及水源净化、空气净化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田间管理除草、除虫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提高产量的原因是。向该农田中投放少量落叶等废弃物对生态系统不产生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该生

态系统具有。【答案】(11分)(1)E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2分)(2)标志重捕法种群密度(3)20﹪88(4)间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2分)自我调节能力(稳定性或抵抗力稳定性)【解析】试题分析:(1)分析

图示可知,A是生产者,B为初级消费者,C是次级消费者,D为分解者,E是无机环境,其中A、B、C、D参与生物群落的构成,E不属于生物群落。图示过程直接揭示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要功能。(2)田鼠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调查其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3)B捕食A的过程中能量传递效率=B同化的能量÷A同化的能量×100%=200÷l000×100%=20%。B固定

的能量中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B同化的能量-B呼吸消耗的能量=200-112=88J/(cm2·y)。(4)农田在维持小气候以及水源净化、空气净化中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田间管理除草、除虫可以提高农作物的

产量,是因为人们合理地调整了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生态系统具有保持和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的能力,即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其机制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所以向该农田中投放少量落叶等废弃物对生态系统不产生明显的影响。考点:本题考

查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

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10.乙酰胆碱是形成记忆所必需的神经递质和长期记忆的生理基础。“胆碱能神经元”是一种能合成并能在兴奋时从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的传出神经元。目前认为,老年性痴呆与中枢“胆碱能神经元”的

大量死亡和丢失有关。某研究小组为研究老年性痴呆的机制,定位损伤大鼠的脑,利用水迷宫测试观察其行为学的改变。其中利用水迷宫进行学习以及记忆巩固能力的测验实验处理和结果如下表,分析并回答问题:组别实验处理实验结果错误次数完成学习所需时间(秒)A不做任何

处理8.76112.39B向大鼠脑的一定区域缓慢注射0.5M缓冲液溶解的鹅膏蕈氨酸lμL15.72149.73(1)神经元受到刺激后产生兴奋,兴奋在同一个神经元内部以______形式传导,在不同的神经元之间兴奋通过_____以神经递质的方式传递。(2)胆碱能神经元活动与受

体有关,毒蕈碱受体是乙酰胆碱的一种受体,B组实验处理的目的是让鹅膏蕈氨酸与______上的毒蕈碱受体结合,使乙酰胆碱______与受体结合,进而产生与____________相似的效果,达到研究老年性痴呆机制的目的。(3)表中数据表明,B组大鼠的___

________能力较差,从而为老年性痴呆与“胆碱能神经元”有关的猜测提供了实验证据。(4)B组的实验处理需要进行相应的手术,才能将药物注射到大鼠脑的一定区域,如果仅有A组实验作对照,该实验在设计上不够严密,需增加一组________的实验,当新增一组实验所得的数据与__组相近

时,可进一步支持上述猜测。【答案】(1).电信号(神经冲动)(2).突触(3).突触后膜(4).不能(5).胆碱能神经元死亡和丢失(6).学习和记忆巩固(7).做与B组相同手术,注射不含鹅膏蕈氨酸的缓冲液(8).A【解析】【分析】1.

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进行传递。2.“胆碱能神经元”是一种能合成乙酰胆碱,并在兴奋时能从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的传出神经元。目前认为,老年性痴呆与中枢“胆碱能神经元”的大量死亡和丢失有关。3.对照实验需要遵

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其他无关变量都要相同。【详解】(1)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突触以神经递质的方式传递的,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进行传递。(2)受体存在于

突触后膜上,与神经递质发生特异性结合,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B组实验向大鼠脑的一定区域缓慢注射0.5M缓冲液溶解的鹅膏蕈氨酸lμL,使得鹅膏蕈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毒蕈碱受体结合,使乙酰胆碱不能与受体结

合,产生了胆碱能神经元死亡和丢失相似的效果。(3)表中的完成学习所需时间(秒)实验数据表明了B组大鼠的学习能力,错误次数实验数据表明了B组大鼠的记忆巩固能力。根据表格数据可知,B组大鼠的学习和记忆巩固能力

较差,从而为老年性痴呆与“胆碱能神经元”有关的猜测提供了实验证据。(4)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故需增加一组做与B组相同的手术,注射不含鹅膏蕈氨酸的缓冲液的实验,当新增一组实验所得的数据与A组相近时,说明手术对实验

鼠的影响,可进一步支持老年性痴呆与中枢“胆碱能神经元”的大量死亡和丢失有关。【点睛】本题考查了神经冲动和实验设计的相关内容。注意兴奋传导的形式和特点,另外对于实验设计,学生要注意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回答下列细胞分裂与生长及植物激素调节作用的相

关问题。如图1为洋葱根尖分生组织中每个细胞核DNA的含量,每个点代表记录到的一个细胞。植物激素在细胞分裂和生长中起着重要作用,如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均对腋芽(侧芽)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图2为完整植株和去顶植株中顶端优势的模型,实线的宽度代表高水平的量,虚线代表低水平的量,箭头表示运输方向。11.

在“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不选用伸长区或成熟区细胞的原因是多数细胞已高度分化。这种状态的细胞称为___________。12.下列对图1的描述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A.细胞核体积增大

到最大体积一半时,DNA含量才急剧增加B.图中核DNA数量减半的原因是核膜重新形成C.图中核DNA数量减半的原因是因为着丝粒分裂D.分裂间期的细胞数量较多的原因是间期占细胞周期的时间较长13.研究者在小桐子植株腋芽处施加细胞分裂素后,可测得控制DNA复制

相关酶合成的基因表达量增加。由此推测细胞分裂素可以促使腋芽细胞周期进程中的_____________。A.G2→M期B.S→G2期C.G1→S期D.M→G1期14.生长素可以促使多糖分子之间的组织结构改变,使细胞壁可塑性增加,进而促进细胞伸长。该多糖

是______________。15.结合已有知识和图2分析,顶芽存在时腋芽的生长受到抑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答案】11.不增殖细胞12.ABD13.C14.纤维素15.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侧芽生长素浓度高,抑制侧芽生长;顶芽存在时糖的

供应不足【解析】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点,解题关键是识记相关知识,并能结合图形分析解决实际问题。【11题详解】伸长区或成熟区的细胞已经高度分化,失去分裂能力,这种状态的细胞称为不增殖细

胞。【12题详解】据图1分析可知,细胞核最大体积是1000/um3,当细胞核体积增大到500/um3时,DNA含量急剧增加,A项正确;有丝分裂末期,核膜重现,一个细胞中出现两个核,每个核中的DNA都与体细胞中核DNA相同,B项正确;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加倍,但细胞中DNA

数目与中期相同,仍为体细胞中核DNA的2倍,C项错误;一个细胞周期中间期时间较长,故大多数细胞处于间期,D项正确;故选ABD。【13题详解】DNA复制发生在S期,施加细胞分裂素后,控制DNA复制相关酶合

成的基因表达量增加,由此推测细胞分裂素可以促使腋芽细胞从G1进入S期。答案选C。【14题详解】由题干分析可知,该多糖为构成植物细胞壁的成分,该多糖是纤维素。【15题详解】由图2分析可知,有顶芽时侧芽的生长素浓度较高,是因为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而有顶

芽时侧芽的含糖量少,说明可能是糖供应不足,导致侧芽生长受抑制。[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对图形的分析:对坐标图的分析,首先要看横、纵坐标,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其次是看曲线的变化趋势,注意曲线的关键点(原点、拐点、终点),分析它们的

含义;对图2的分析中,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根据题干的提示,分析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并用规范的语言答题。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562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