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北省沙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1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共(11)页,780.005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f3127e749e958b813e14c14a93dbde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2023级11月月考生物试卷本试题卷共23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
实蒲叶齐。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野池”是由池水等无机环境及菱、蒲、鱼等所有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B.“野池”里所有的鱼、蜻蜓、菱和蒲共同组成了一个生物种群C.“野池”中的蜻蜓与蒲所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完全相
同D.“野池”中不存在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的生命系统2.牙菌斑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性生物膜,主要由多种生活在口腔内的细菌及其分泌物组成,分泌物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牙齿被牙菌斑覆盖后会导致龋齿等疾病发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牙菌斑
中的细菌具有生物膜系统B.由于牙菌斑的存在,附着在牙齿上的细菌难以清除C.分泌物中的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检测时需水浴加热D.细菌能吸水涨破,因此勤漱口可以有效预防龋齿3.下列关于检测组织中化合物的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甘蔗中含有丰富的糖,且本身
颜色浅,可用于还原糖的鉴定B.油脂鉴定过程中,花生子叶染色后需用75%酒精洗去浮色C.蛋白质鉴定过程中,先将双缩脲试剂A、B液混合均匀后再入到样液中D.实验室中可以将斐林试剂乙液适当稀释后用来检测蛋白质4.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是脂质和蛋白质,膜上的蛋白质都是疏水性的B.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与蛋白质密切相关,与磷脂双分子层无关C.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是通过细胞膜来实现的D.细胞的生长、变形虫的变形运动都能体现细胞膜的功能特点5.结构与功能相统一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下列
叙述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B.脂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是细胞膜能完成多种生命活动的直接原因C.低等植物细胞中心体的存在
,利于其有丝分裂的正常进行的D.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为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提供附着位点6.某细菌产生的InIc蛋白可以抑制人类细胞中Tuba蛋白的活性,使细胞膜更易变形,利于细菌在人类细胞间快速转移,使人类患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In
Ic蛋白和Tuba蛋白的区别在于氨基酸的数目不同B.该细菌产生的InIc蛋白使人类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C.InIc蛋白和Tuba蛋白合成后均需要在内质网上加工D.该细菌能在人类细胞间快速转移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有关7.蛋白质分选是依靠蛋白质自身信号序列,从蛋白质合成部位转运到发挥功能部位的过程,
可分为两条途径:一是在游离核糖体上完成肽链合成后转运至叶绿体及细胞核,或成为细胞质基质和细胞骨架的成分,称为翻译后转运;二是在游离核糖体上起始之后由信号肽引导边合成边转入内质网中,再经一系列加工运至溶酶体、细胞膜或分泌到细胞外,称为共翻译转运。下
图为共翻译转运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SRP是能识别新生肽上信号序列的复合体。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胰岛素、抗体等物质的合成属于共翻译转运途径B.用3H标记亮氨酸的羧基可确定某种蛋白质的分选途径C.核糖体与内质网膜的结合依赖于生物膜信息交流的功能D.细胞中转运方向不同的蛋白质,其自身信号
序列中的氨基酸序列不同8.核孔复合物(NPC)结构是细胞核的重要结构,近日施一公团队解析了来自非洲爪蟾NPC的近原子分辨率结构,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电镜观察到NPC“附着”并稳定融合在与细胞核膜高度弯曲的部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附着NPC的核膜为双层膜结构,且可以与高尔基体
膜相联系B.NPC保证了细胞核与细胞质间蛋白质、RNA等大分子自由进出C.非洲爪蟾NPC是双向性核质交换通道,其数目、分布与细胞代谢活性有关D.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的NPC数量较少,因此代谢较弱9.如下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由四层磷脂分子构成,其能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B.②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③是细胞代谢中心C.在细胞分裂中,②可以高度螺旋化D.④是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10.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
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下列有关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模型包括概念模型、物理模型、图画模型B.设计并制作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时,美观与否是第一位C.拍摄洋葱表皮细胞的照片,能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属于
物理模型D.画概念图是构建概念模型的一种方法,可以梳理所学知识,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11.图甲表示渗透作用装置,一段时间后液面上升高度为h。图乙是另一种渗透装置。这两个装置所用的半透膜都不能让蔗糖分子通过,但可以让葡萄
糖分子和水分子通过。图丙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一时刻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如果A、a均为蔗糖溶液,则开始时浓度大小关系为aAMM,达到平衡后AaMMB.图甲中,若每次平衡后都将产生的水柱h移走,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h将会越来越小C.图乙中,若A为0
.3g/mL葡萄糖溶液,B为清水,葡萄糖分子能透过半透膜,则平衡后A侧液面比B侧高D.若图丙是某同学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拍下的显微照片,此时细胞液浓度大于或等于外的界溶液浓度12.将同一部位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分别浸在甲、乙、丙3种溶液中,测得原生质层的
外界面与细胞壁间的距离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开始前,溶液甲的浓度>溶液乙的浓度>溶液丙的浓度B.溶液乙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t2时的细胞液浓度小于t0时的细胞液浓度C.实验过程中水分子可以从
溶液甲中扩散到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内D.实验结束后,可能只有溶液乙、丙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依然具有活性13.下表为甲同学用某浓度KNO3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所测得的数据,图为乙同学用另一浓度的KNO3溶液进行
质壁分离实验时所绘制的曲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时间(min)246810原生质体相对大小90%60%30%30%30%A.乙同学的实验进行到T2时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现象,此时细胞液浓度一定等于外界溶液浓
度B.甲同学所用溶液浓度要小于乙同学C.甲同学实验进行到8min时质壁分离达到平衡,滴加清水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乙同学在实验进行到T1时可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此时细胞液浓度一定大于外界溶液浓度14.将某活组织放入适宜的完全营养液中,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培养液中甲、乙两种
离子的浓度保持相等且恒定,定期测定细胞中两种离子的含量,得到如图所示曲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组织细胞运输离子甲的载体数量比运输离子乙的载体蛋白数量多B.该组织的细胞吸收甲、乙两种离子的方式分别是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C.两种离子均只能从低浓度的一侧运输到高浓度的一侧D.曲线出现
mn段和ab段的原因是细胞外浓度限制了细胞的吸收15.3NO−和+4NH是植物利用的主要无机氮源,+4NH的吸收由根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驱动,3NO−的吸收由H+浓度梯度驱动,相关转运机制如图。铵肥施用过多时,细胞内+4NH的浓度增加和细胞外酸化等因素引起植物生长受到严重抑制的现象称为铵
毒。铵毒发生后,适当增加硝酸盐会缓解铵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NH通过AMTs进入细胞消耗的能量直接来自ATPB.3NO−通过SLAH3转运到细胞外的方式属于被动运输C.铵毒发生后,增加细胞外的3NO−会使细胞外酸化增强而缓解该毒D.
载体蛋白NRT1.1转运3NO−和H+的速度与二者在膜外的浓度呈正相关16.细胞代谢实则为细胞内所发生的用于维持生命的一系列有序的化学反应的总称,它们离不开酶的催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在细胞内发挥作用的一类有机物B.
酶在细胞代谢中有多种功能,在新陈代谢和生殖发育中起调控作用C.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高效性,原因是酶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又可以作为反应底物17.如图表示反应物(初态)在不同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后成为产物(终态)的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曲线:分析1、2、3曲线和a、b、c、d、e5个点的自由能值,不正确的有()A.d分别与a、b、c的差值是3种不同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发应所需要的不同的活化能B.最可能是酶促反应的曲线是1号,因为酶能够加强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db差值大于dc差值,说明前者反应过程需要的能量较
后者多D.de差值是反应物生成产物过程中释放的能量18.下图1为酶的作用机理及两种抑制剂影响酶活性的机理示意图,多酚氧化酶(PPO)催化酚形成黑色素是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引起果蔬褐变的主要原因。为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两种PPO活性的大小,某同学设计了实验并对各组酚的
剩余量进行检测,各组加入的初始PPO的量相同,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图1模型推测,不能通过增加底物浓度来降低竞争性抑制剂对酶活性的抑制B.非竞争性抑制剂降低酶活性与高温抑制酶活性均与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有关C.图2实验的自变
量是温度和两种不同类型的PPO,而PPO用量、pH等属于无关变量D.由图2可知,在相同温度条件下酶B的活性高于酶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4分。19.如图1为典型的真核生物的细胞核结构模式图,图2为探究细胞核功能的相关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在[]填标号,在________填名称):(1)
细胞核的功能是________;细胞核中合成的大分子物质如RNA通过[]________进入细胞质。(2)图1中的结构[①]是染色质,其与染色体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3)图1中的结构[②]是
核仁,其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图2所示为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用头发横缢成两部分后,其中________部分是对照组,______部分是实验组。20.低密度脂蛋白(LDL)过多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
疾病的一种重要危险因素。LDL是血浆中的胆固醇与磷脂、蛋白质结合形成的复合物,结构如图1所示。LDL运送至人体各处的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内发生一系列代谢活动,过程如图2所示。(1)细胞合成胆固醇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在人体内胆固醇的作用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2)与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相比,LDL膜结构的主要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LDL通过血液能将包裹的胆固醇准确转运至靶细胞,与其结构中的载脂蛋白B与靶细胞膜上的_________结合直接相关。(3)据图2分析,LDL与胞内体融合后,由于胞内体的内部酸
性较强,LDL与受体分离,形成含有LDL的胞内体和含有受体的小囊泡。请推测含有受体小囊泡的去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4)血浆中胆固醇含量过高,易引发高胆固醇血症(FH)。科研人员研制了一种治疗FH的药物X,为评估其药效,选取FH患者若干,
随机均分为5组,分别注射不同剂量的药物X,一段时间后,检测每组患者体内的相关指标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见下表。注射物质(1次/周)药物X(mg/周)030100200300胆固醇含量相对值(注射后/注射前)100%94.5%91.2%768%50.6
%转氨酶活性++++++++(注:转氨酶活性是肝功能检测的一项重要指标,一定程度上其活性大小与肝细胞受损程度呈正相关)根据表中数据判断,给FH患者注射药物X的最佳剂量是___________mg/周。21.为开展大蒜治理水体富营养
化的研究。科研人员配制了浓度为0.01、0.025、0.1、0.25、0.5、0.75、1.00mmol/L等9种不同浓度KH2PO4溶液,将大蒜的根系分别全部浸入上述9种溶液里,其他培养条件均适宜且相同。4h后取出植株,测定得到下图所示的大蒜根系吸收磷的速率
与溶液浓度关系曲线。(1)大蒜根细胞吸收磷酸盐可用于合成__________________(写两个)等重要有机物。(2)在图中,磷酸盐浓度超过0.8mmol/L以后,大蒜根系对磷酸盐的吸收速率不再随磷酸盐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______限制了吸收速率。由此可判断大蒜根系细胞吸收磷酸盐的运输方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大蒜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___________相当于一层半透膜,该结构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用2mol·L-1的蔗糖溶液浸泡紫
皮大蒜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可观察质壁分离现象,质壁分离中的质是指______________,在某相同浓度蔗糖溶液的处理下,不同的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程度不同,推测出现这一现象最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22.镉
(Cd)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重金属元素,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伤害。现以洋葱为材料探究外源钙(Ca)能否缓解Cd的毒害。.(1)实验步骤:①在室温(25℃)条件下,用自来水培养洋葱鳞茎,待刚长出叶片后选取80棵生长状况一致的洋葱幼苗平均分成__
_____组,依次编号。②每组镉处理和钙处理的浓度组合如表,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组别镉处理(umolL)010100300钙处理(mmol/L)0A1B1C1D101A2B2C2D21A3B3C3D310A4B4C4D4③两周后,分别________________。绘制实
验结果柱形图如图所示。(2)实验分析与讨论:①A1、B1、C1、D1四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②A、B组实验结果说明:在低镉浓度条件下,外源Ca对洋葱的生长无明显的影响;而C、D组实验结果则说明:在
中、高镉浓度条件下,_____________。③进一步研究发现,Ca2+与Cd2+竞争细胞表面有限的离子通道,当溶液中Ca2+和Cd2+同时存在时,Ca2+可显著地_________________,从而减轻Cd的毒害。(3)若土壤中过量的镉被洋葱等植物吸收积累,会通过食物链传递进入
人体,使人体骨骼中的钙大量流失,临床上常补充_________来辅助治疗,以促进人体肠道对钙的吸收。临床上补充的此物质能以__________方式进入细胞。23.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过氧化氢,它对细胞有毒害作用,但细胞内有过氧化氢酶能将过氧化氢分解.
成无毒物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过氧化氢酶促进过氧化氢分解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2)“生物体内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某同学为验证过氧化氢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而不是RNA,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以下材料进行实验,
请帮他补充完整:实验材料和试剂: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酶溶液,蛋白酶,RNA水解酶。试管,量筒,滴管,试管架,试管夹等。实验步骤:①取适量过氧化氢酶溶液均分为两份,一份用适量蛋白酶处理,另一份用___________处理,备用;②取三支试管
,分别编号为A、B、C,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③向A试管中滴加两滴过氧化氢酶溶液,B试管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C试管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④观察三支试管中气泡产生的速率。预期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