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短歌行》说课课件16张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pptx,共(16)页,341.663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e9a4e28616f5294b72602c615ec7ce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短歌行一.说教材一.说教材三.说教学过程三.说教学过程四.说教学反思四.说教学反思说课流程二.说教法学法二.说教法学法一、说教材(一)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三)重点难点(1)、理解曹操
“忧”的内涵,掌握诗歌意象,感受诗歌的情感变化。(2)、理解诗人积极向上,追求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精神风貌。培养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学习曹操积极进取、重视人才的精神风貌。教学重点:理解曹操“忧”的内涵,解读诗歌意象,感受诗歌情感变化。教学难点:通过比较阅读,感受诗人积极向上,追求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
创作风格。《短歌行》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必修第二册第二单元“诗三首”中的一首,本单元要求学生学会欣赏诗歌意象,品味诗歌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课文的基本特征是意象明朗、语言精炼、情感真挚。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教师应以点拨为主,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汉魏诗歌有一
定的难度,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忽视对诗歌大意的疏通以及对重点知识的讲解。[依据]:新课标“诗歌教学应注重意象、意境以及诗歌的语言美。”(只有加深对诗歌意象的解读才能更好的领悟作者的情感,只有加强对诗歌艺术手法的学习才能更好地领会诗歌的语言美。)[依据]:单元要求:品
味诗歌的语言,理解意象的意义,把握诗歌的情感,初步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新课标》要求:在阅读鉴赏古典诗歌中,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及其主要表现手法,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教育者,养成人性之事业也。”——蔡元培二、说教法学法(一)学
情分析(二)教法学法分析1.教法分析2.学法分析自主学习法诵读法: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合作探究法学生虽然对诗歌已有了初步的认知,但在品读书诗歌的底子比较薄弱,对诗歌的感悟能力有待加强。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探讨法:把握重点,抓住关键诗句互动探讨[依据]《新课
标》要求:诗歌教学要以朗读指导为基础,努力提高学生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陶冶性情,提高审美境界。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主导,学生积极参与,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熟读涵咏,乘着歌声的翅膀远觞,超越时空
,于千载之下和诗人达成心灵的默契,方乃培养读诗鉴诗的正确途径。)激趣导入整体感知,领会感情三、说教学过程欣赏意象拓展训练课堂总结课后作业激趣导入三国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有多少风流人物在这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又有多少盖世英雄在这里叱咤风云,曹操就是其中典型的一员。同学们,你们试想一下,在这个风云
变幻,战火纷飞的年代,曹操的应景之作应具有怎样的感情?我们今天就微一起来学习曹操的短歌行。[依据]《新课标》要求:“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还要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兴趣。”“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
——托尔斯泰诵读要求:1.读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参考注释,了解诗歌内容。2.读注意停顿、语调,揣摩诗人的情感抒发。整体感知•几何:•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从中来:•山不厌高:字音:譬为绕哺•多少•逝去的
时光实在太多•当以慷慨•内心•满足pìweìràobǔ检测: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忧这首诗歌中感情色彩最浓的字眼。领会感情小组合作:忧为何而“忧”?如何解“忧”?建议:结合具体诗句进行探讨、分析。忧人生苦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
朝露,去日苦多。求贤不得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功业未就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志一统天下小结再读:思考作者运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诗人的“忧”?酒、朝露、鹿、明月、乌鹊意境:忧愁幽
思欣赏意象比较《短歌行》和《西门行》,说说两者对于生命短暂的忧叹有何不同。西门行文同盛年可爱重,芳辰宜嬉游。金瓮酿醇酒,玉盘炙肥牛。青春九十日,不可一日休。勿自汨浩气,满胸藏百忧。君莫惜黄金,黄金身后雠。自古贪与吝,常为贤者羞。拓展训练[依据]:新课标“语文学习要出于教材,但又不能局限
于教材,应向生活延伸,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引导。”“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课堂总结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当站在历史的关口,每个人都会产生危机感和忧患意识,为自己的前途感到彷徨和苦闷。但我们不能因此沉溺其中,更要因忧愁而迸发出巨大生命能量,在朗朗长空留下我们光辉灿烂痕迹!课后作业•1
.背诵并默写本文。•2.积累以前学过的一些有涉及“酒"这个字的诗词。四、教学反思•这节课下来自我感觉可以说比较成功,但不足也暴露了出来。比如:古文重在累积,而最好的方法便是熟读以及背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而我没有把握好的是自己
唱主角的时间太长,没有给学生留有充分的读书时间。或许,我的分析如果点到为止,那么,学生在这堂课上完全可以完成背诵的任务。在这一点上,有待改进。•还有就是如何敏锐地捕捉教学细节,巧妙地把握教学契机,适度地开拓教学范围,都是我应该继续下大力气钻研的问题。“学生要有一碗水,教师
应先有一桶水。”以此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