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安徽省滁州市九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docx,共(13)页,2.646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e74fa520cd9fc0f395f0f511e98ecb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安徽省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地理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
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至第三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金属世界机器人任务”计划于2023年10月5日发射,它将探索的是距离地球3.7亿千米的目前已知最大的金属小行星—普赛克,呈现为一个被压扁
的球形。据估计,该小行星金属含量高达95%,主要为铁和镍。下图分别示意普赛克小行星和太阳系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普赛克小行星在宇宙中的位置位于()A.乙、丙之间B.丙、甲之间C.甲、丁之间D.丁、戊之间2.普赛克小行星表面凹凸不平,最可能是因为()A.
表面缺少大气层的保护B.距离太阳较近C.自东向西围绕太阳运转D.体积质量较大3.该小行星具有较高的探索价值,主要体现在()A.距离太阳远近与地球相似B.成分与地球地核相似C.具有凹凸不平的固体表面D.与地球间的距离较近【答案】1.D2.A3.B【解析】【1题详解】普赛克小行星位于小
行星带内,其在宇宙中的位置位于丁所示的火星和戊所示的木星轨道之间。故选D。【2题详解】普赛克小行星表面凹凸不平,主要是因为其表面缺乏大气层保护,遭受宇宙中陨石砸击较多而成,A正确;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
轨道之间,距离太阳较远,B错误;小行星自西向东围绕太阳运转,C错误;小行星体积质量较小,D错误。故选A。【3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该小行星主要组成成分为铁和镍,与地球地核组成成分高度相似,因此对于人类研究地球具有很高的
参考价值,B正确;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与地球相比,距离太阳较远,A错误;“凹凸不平的固体表面”与“小行星具有较高的探索价值”关系不大,C错误;由材料可知,普赛克距离地球3.7亿千米,与地球间的距离较远,D错误。故选B。【点睛】小行星带是太阳系内介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密集区域,
98.5%的小行星都在此处被发现。2023年9月23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拉开帷幕,作为首届“碳中和”亚运会,采用了100%绿色电能供应。绿电主要来自青海等地的光伏发电,以及浙江省内的分布式光伏发电。下图为青海
省光伏发电场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相较于浙江省,青海省进行光伏发电的突出有利条件是()A.经济发达B.海拔高,气候较为寒冷C.环境优美D.晴天多,太阳辐射量大5.光伏发电作为绿色电能,反映出太阳辐射能特点是()A.获取方式简单B.清洁无污染C.取之不尽,用之不竭D.发电量不稳定【答案】4.D5
.B【解析】【4题详解】青海省地处内陆,浙江省地处沿海地区。青海省晴天较浙江省多,降雨少,太阳总辐射量大,光伏发电量大,D正确;浙江省经济更发达,A错误;气候寒冷并不是光伏发电的有利条件,B错误;环境优美不优美对光伏发电影响较小,C错误。故选D。【5题详解】作为首届
“碳中和”亚运会,采用绿电,有利于减少煤炭等发电方式产生的碳排放而导致的大气污染,可知太阳能发电清洁无污染,B正确;但绿色电能并不能反映出太阳能获取方式简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和发电量的稳定性,ACD错误。故选B。【点睛】利用太阳能发
电的优点:太阳辐射能量巨大,丰富、廉价,开发成本相对较低;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清洁无污染,太阳能可再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缺点:能量集中程度差,密度低,导致利用太阳能发电占地面积大,土地成本高;受纬度、天气、季节、昼夜长短变化等因素影响较大,能量不稳定。2022年春节期间,北京市为了
冬奥会能够顺利举办,明确全面禁止北京地区居民在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图中大气受热环节()A.①辐射属于长波辐射B.②是近地面大气热源C.③表示大气反射作用D.⑤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7.与月球相比,地球上多的辐射环节是()A.地表吸收B.地表反射C.大气辐射D.太阳辐射8.北京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主要影响是()的的A.杂质减少,大气透明度提高B.减弱太阳辐射,减缓温室效应C.云量增加,地表温度降低D.增强地面辐射,减小昼夜温差【答案】6.B7
.C8.A【解析】【6题详解】图中①表示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A错误;②表示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B正确;③表示大气逆辐射,不是大气反射作用,C错误;⑤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对太阳辐射起削弱作用,不能对地面起保温作用,D错误。故选B。【7
题详解】月球表面缺少大气层,故缺少大气辐射这一环节,C正确;月球存在固态表面,存在地表吸收、地表反射等环节,太阳系内的天体均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ABD错误。故选C。8题详解】北京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有利于减少大气中有害气体
以及杂质的含量,提高大气透明度,优化大气质量,A正确;爆竹产生大量烟尘,包括二氧化碳,加剧温室效应,B错误;云量主要是对流活动或水汽输送到当地高空凝结形成的,产生烟尘不一定会增加云量,C错误;烟尘白天对太阳辐射起到
削弱作用,使地面辐射减弱,D错误。故选A。【点睛】在大气受热过程中,首先大气直接吸收部分太阳辐射受热升温;剩余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使地面温度升高,地面又会向外辐射能量,大气吸收大部分地面长波辐射从而受热升温。下图
为两幅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示意图(比例尺相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①~④地中,风力由大到小的排序是()A.①>③>④>②B.①>②>③>④C.③>④>①>②D.④>②>③>①10.若图示均为南半球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则③地的风向是()A.偏北风B.偏南风C.偏西
风D.偏东风【答案】9.B10.D【解析】【【分析】【9题详解】同一个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比例尺相同的不同等压线图,等压距越大,风力越强。因此①②大于③④,且①大于②,③大于④,故①>②>③>④,本题选B。【10题详解】右图中间是高压,先过③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由中
心指向四周,并且垂直于等压线。然后画出地转偏向力,向左边偏,因此是偏东风。故本题选D。【点睛】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是有前提条件的,得是在等压距相同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往右偏转,南半球往
左偏转。生态环境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公布2022年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晋城市、运城市等首批19个城市列入试点,其中有14个属于北方城市。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是在重点排污口下游、河流
入湖口、支流入干流处等关键节点,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对已经处理达标后的水进一步净化改善后,在一定区域统筹用于生产、生态、生活的污水资源化利用模式。下图示意水循环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
区域再生水的循环利用主要改变的水循环环节有()A.F、D、C环节B.D、C环节C.E、H、G环节D.A、B环节12.首批试点城市多为北方城市的直接原因是()A.人口的密度较南方大B.植被覆盖率普遍较低C.工程建设技术水平
高D.区域水资源短缺明显13.区域再生水的循环利用对晋城市的意义主要体现在()A.降低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B.增加了城市生活用水C.从根本上解决了缺水问题D.美化了人文居住环境【答案】11.C12.D13.B【解析】【11题详解】区域再生水的循环利用主要是将污水资源化,减少了水资源的白白流淌
,并将处理后的污水调用在生产、生活等方面,主要改变了水循环环节中的下渗(H)、地表径流(E)和地下径流(G),对A(蒸发)BD(降水)C(水汽输送)F(蒸腾)没有改变,C对,A、B、D错。故选C。【12题
详解】北方城市降水普遍较少,且水资源污染及浪费严重,水资源短缺明显,再生水的循环利用需求较大,D对;南方人口密度更大,技术水平没有差异,A、C错;植被覆盖率和再生水的循环利用无关,B错。故选D。【13题详解】晋城市再生水可循环利用于生产、生态和生活,污水资源化利
用,增加了晋城市的城市生活用水,B对;在重点排污口下游、河流入湖口、支流入干流处取水不能降低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A错;可以缓解,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了缺水问题,C错;美化人文居住环境不是区域再生水的循环利用主要意义,增加可利用水资源才是,D错。故选B。【点睛】区域再生水的循环利用,一方面能
够减少缺水地区的水资源消耗量,转变区域内城市和工业企业的高耗水发展方式,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同时也能够显著减少区域内污染排放量,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贡献;另一方面,再生水调蓄库塘、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的建设能够改
善区域内的生态环境,提高水环境容量,增加湿地面积,对于保障生态安全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做好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工作,还可以在缺水地区形成一个个大水面,通过沿河环湖生态修复,有效提高周边人气,甚至带动低价值空间形成新的经济隆起带,显著提升周边
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黄海和渤海之间存在一条自然分界线,由于渤海较低的盐度及两海域潮汐和地球引力等共同作用,两片海域的海水互不相融。因海水性质的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船舶经过分界线时,吃水深度(船舶浸在水里的深度)有明显变化。下图为黄海和渤海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渤海盐
度低于黄海,主要是因为渤海()①海域较封闭②泥沙含量大③纬度位置偏北④沿岸淡水汇入量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5.下列海域中,船舶吃水深度最小的是()A.日本海B.地中海C.红海D.波罗的海【答案】14D15.C【解析】【14题详解】读图可
知,渤海三面被陆地包围,海域较为封闭,与外海水体交换少,①正确;盐度的高低与泥沙含量大无关,②错误;图中渤海和黄海纬度差异不大,③错误;渤海入海径流多,沿岸淡水汇入量大,稀释了海水盐度,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15题详解】密度越大,船舶吃水深度越小。而海水密度与
海水盐度呈正相关,图中四个海区中,红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海水密度大,船舶吃水深度最小,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海水盐度的主要影响因素:降水量,蒸发量,入海径流,海域的封闭程度,洋流等。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麦夸里
岛是澳大利亚的一个岛,位于太平洋西南边陲,是一处岩石从地幔下(海洋下6千米深处)活跃升出海平面后形成的岛屿,是地球上唯一一个地幔岩石暴露在海平面以上的地方。北京时间2023年6月11日21时8分在麦夸里岛地区发生5.6级
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下图为麦夸里岛地理位置分布示意图。(1)海洋平均地壳厚度范围是____,麦夸里岛地壳厚度约为____。.(2)麦夸里岛相较于地球其他地区,缺少____界面,且____圈残缺(3)麦夸里岛地震发生后,相较于其他地
区,地震震感一般会更____,试说明原因____。【答案】(1)①.5~10千米②.0千米(2)①.莫霍②.岩石(3)①.明显②.缺少地壳,相同地震发生后,麦夸里岛地震波波速更大,震感更明显。【解析】【分析】本题以麦夸里岛图文资料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地球内部圈层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
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陆地平均地壳厚度为33千米,海洋平均地壳厚度范围是5~10千米;地壳位于地幔之上,根据材料可知,麦夸里岛是地球上唯一一个地幔岩石暴露在海平面以
上的地方,说明该地没有地壳,地壳厚度为0千米。【小问2详解】根据上题可知,麦夸里岛缺失地壳。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为莫霍界面,因此相较于地球其他地区,麦夸里岛缺少莫霍界面。上地幔顶部和地壳合称岩石圈,因此麦夸里岛岩石圈圈残缺。【小问3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莫霍界面以下纵波和横波速度都明显加快,说明地震波在地幔的传播速度比地壳快,因此麦夸里岛地震发生后,相较于其他地区,地震震感一般会更明显。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北京时间2023年2月23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中星26号卫星顺利
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1)指出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自发射行至80km高空时,途径大气层的温度变化情况。(2)夜晚看到的流星现象多发生在____(填大气层名称),描述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行至该处时周围大气。的特征____。(3)大气与地表生物生存息息相关,例举说明
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答案】(1)先不断降低,后不断升高,随后又不断降低。(2)①.高层大气②.大气密度较小;气压较小;大气的温度总体随高度增加逐渐升高等。(3)汽车尾气排放,增加大气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含量;大量使用氯氟烃、甲烷等物质,臭氧含量降低,破坏臭氧层;工程建筑施工等活动
,增加了大气中杂质含量;植树造林,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含量,空气中污染物减少等。【解析】【分析】本题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相关材料为背景设置题目,涉及大气垂直分层,大气对人类的影响等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考查学生人地协调观和综合思维。
【小问1详解】根据大气垂直分层图,由图可见,在0至20千米左右,大气温度不断降低,20千米之后温度不断升高,到50千米左右后,温度又开始降低,一直持续到80千米左右。故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自发射行至80km高空时,途径大气层
的温度先不断降低,后不断升高,随后又不断降低。【小问2详解】流星,是指运行在星际空间的流星体在接近地球时由于受到地球引力而被地球吸引,从而进入地球大气层,并与大气摩擦燃烧所产生的光迹。流星体的质量一般很小,进入地球后相对速度足够快,就足以
与大气分子、原子碰撞、使得大气发生电离,在电离复合的过程发光,形成流星而为我们看到。流星一般发生在距地面高为80~120千米的高空中。由图可见属于高层大气;此处的高层大气空气密度很小,气压很低,由图可见80千米-120千米
的大气温度随海拔增加而逐渐升高。【小问3详解】大气成分包括干洁空气、固体杂质、水汽。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各种气体和一部分杂质会排在对流层大气中,例如汽车尾气排放,增加大气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含量;大量使用氯氟烃、甲烷等物质,臭氧含量降低,破坏臭氧层;工程建筑施工等活动,增
加了大气中杂质含量;另一方面,人类植树造林等行为,可以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植物还有净化空气,吸附颗粒物的作用,能减少空气污染。18.下图为某城市多年平均气温增幅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该城市多年平均气温变化受城市扩张方向影响大。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指出该城市发展速度最快的
方向,并说明原因。(2)若只考虑气压对风速的影响,比较图中N、M、P、O四点风速大小,并分析原因。(3)分析该城市多年平均气温不断升高的主要原因及应对措施。【答案】(1)方向:东北方向。原因:图中气温增幅最大区域位于市中
心的东北方向,说明城市中心东北方向人口集中,城市建筑集中,排放热量多,城市发展速度最快。(2)风速大小:N>O>M>P;原因:N、O、M、P四点所在位置等温线越来越稀疏,风速越来越小。(3)主要原因:城区面积增加,城市中的建筑、广场和道路等大量增加,改变了城市下垫面状况;工厂生产、交通运输以
及居民生活排放大量热量;城市中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域面积减少,缓解热岛效应的能力被削弱等。措施:合理规划城市布局,避免盲目扩大城区面积;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生产生活中的热量排放;提高城市绿化面积,建造人工湖等。【解析】【分析】本题以城市多年平均
气温增幅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考查了城市化对城市温度和风速的影响,以及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对策等内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难度一般。【小问1详解】结合材料可知,该城市多年平均气温变化受城市扩张方向影响大,故读图可知,图中城市
的气温增幅等值线向东北方向突出,说明增幅最大区域位于市中心的东北方向,则意味着城市中心东北方向人口集中、城市建筑集中,生产生活排放的热量多,城市发展速度最快。【小问2详解】结合题干“若只考虑气压对风速
的影响”并结合所学可知,温度差异与气压差异呈正相关,温度差异越小,气压差异越小,风速也会越小。读图可知,N、O、M、P四点所在位置等温线越来越稀疏,说明温度差异越来越小,风速越来越小,故风速:N>O>M>P。【小问3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城区面积增加,城市中的建筑、广场和道路等大量增加,改变了城市下
垫面状况,升温速度和幅度更大;城市是主要的生产生活中心,工厂生产、交通运输以及居民生活排放大量热量;随着城市化不断发展,城市中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域面积减少,被建设用地占用,缓解热岛效应的能力被削弱。措施:措施应针对上述出现问题的原因提出,故应合理规划城市布局,避免盲目扩大城区
面积,避免过快城市化;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生产生活中的热量排放;植树造林,提高城市绿化面积,建造人工湖,利用湿地和林地的调节气候的作用。19.读北大西洋中高纬度大洋表面年平均水温分布图(图中箭头表示洋流),完成下列问题。(1)描述图
示海水温度的分布特点。(2)比较纬度相当的甲、乙两处海域海水温度的高低,并说明成因。(3)分析①②③三处海域海水温度垂直变化幅度的特点,并说明原因。【答案】19.海水温度总体自东南向西北递减;西部海洋年平均水温温差大,东部温差小。
20.甲海域海水温度低于乙海域。成因:甲处受寒流影响,降温作用明显;乙处受暖流影响,增温作用明显。21.由①海域至③海域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幅度逐渐变小。原因:不同纬度深层海水水温均较低;表层海水温度的主要热量来源于太阳辐射,①海域至③海域的海水温度呈递减趋势,导致①海域至③海域海水表层至
深层的温度变化幅度变小。【解析】【分析】本题以北大西洋中高纬度大洋表面年平均水温分布图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海水温度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图中等温线的分布特征可知,等温线数值总体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因此海水温度总体自东南向西北递减;西部等温线密集,东部等温线稀疏,因此西部海洋年平均水温南北温差大,东部南北温差小。【小问2详解】读图可知,甲处洋流由高纬流向低纬,为寒流。受寒流影响,降温作用明显
,水温较低;乙处洋流由低纬流向高纬,为暖流。受暖流影响,增温作用明显,水温较高。因此甲海域海水温度低于乙海域。【小问3详解】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