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每日一练(十六)(含文言文答案).docx,共(9)页,58.670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ddcfb10b395d9d4944bb4027f55108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每日一练(十六)班级姓名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B.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C.这篇回忆自己母亲的文章,
句句都是肺腑之言....,情真意切。D.母亲不仅吃苦耐劳,又是一个安居乐业....的妇女,她鼓励孩子去开创新的生活。2.“一条围巾的价钱由六元降为两元”,如改为下列表达,正确的一项是()A.原来一条围巾卖六元,现在价
钱降低了两倍。B.原来一条围巾卖六元,现在价钱降低了三分之二。C.原来一条围巾卖六元,现在价钱降低到原来的三分之二。D.原来一条围巾卖六元,现在价钱降低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倍。3.结合语境,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
,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模胡:即“模糊”,马虎、不讲究)B.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C.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客死:死在他乡异国)D.问问精通时事..的
人…(时事:这是讽刺的说法,“时事”其实是一些无聊的事)4.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朱舜.水(shùn)可鉴.(jiàn)烂熳.(màn)驿.站(yì)B.胶.菜(jiāo)芦荟.(huì)颇.受(pō)芋.梗(yù)C.诘.责(jié)杳.无(yǎo)扒.手(pá)瞥
.见(piē)D.挟.着(jiā)顿挫.(cuò)畸.形(qī)匿.名(nì)二、填空1.《黄鹤楼》基础演练(1)本诗选自《》,崔颢(hào)(约公元704-754年),代诗人,他才思敏捷,善于写诗,以《黄鹤楼》诗,颇令李白折服。其作品、。(2)《黄鹤楼》作
者通过抒写登上黄鹤楼是的,抒发了诗人,,以及对之情。(3)请有感情地背诵《黄鹤楼》,并把这首诗写在下面。黄鹤楼,。,。,。,。(4)解释下列词语。①悠悠:②晴川:③历历:④萋萋:⑤乡关:⑥烟波:三、语言运用解释下列句子中加
点的词语。(1)那个炉子即使把它烧到炽热..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炽热:(2)每逢骤雨猝.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猝:(3)这种极特殊的治疗结核症的方法,玛丽多半没有对佛提埃大夫吹嘘..过!吹嘘:(4)有时候我整天用和我差不多一般高的铁条,搅
动一大堆沸腾着的东西。到了晚上,简直是筋疲力尽....。筋疲力尽:四、综合性学习水是生命之本,也是文化之源。学校开展“饮水思源,拯救生命”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探源溯流①汉字意趣盎然,“水”,写,小篆写.《
词源》注:“殳:手持具以取物。”你认为《庄子•列御寇》中“其子没于渊,得千金之珠”中“没”的意思是:。词语中,有源而常流不断的水称“活水”;成语中,比喻条件成熟,情自然会成功称“”;古诗中,描写自然山水
风景的诗歌被称作“”。望穿“清”水材料一据监测,七大水系中,松花江和淮河,黄河和辽河,海河,分别为轻度、中度、重度污染,多数河流70%的河段受到污染。我国浅层地下水Ⅳ-Ⅴ类水质占80.1%.污染因素主要有工业排放,城乡污水排放与垃圾腐化,化
肥农药及水土流失造成的氮、磷等污染。材料二医学研究确定,80%的疾病如各种癌症、内脏炎症、结石、心脑血管疾病都是由饮用水被污染造成的。近十年淮河流域内的河南、江苏、安徽等地出现多个“癌症村”。材料三②研读以上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五、古诗词鉴赏课内阅读(背
诵古诗)(1)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写诗人行径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B.三四两句从莺、燕的动态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C.五六两句写骑马游春的人们,包括诗人自己。以人们的感受写西湖的春景。D.结尾两句详写湖东的
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2)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
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
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3)下面是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B、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
描绘和渲染。D、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诗的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B.三四两句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秋冬
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C.五六句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深,绿色醉人的景象。D.在西湖,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首诗紧紧扣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
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六、文言文阅读【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
游》)【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①翠之工,山岚设色②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③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节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晚游六
桥待月记》)【注释】①染:染成。②设色:涂色,这里可译为“笼上暮色”。③夕舂(chōng):夕阳。(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A.解衣欲.睡B.相与步于中庭..C.止.午、未、申三时D.安.可为俗士道哉(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
代汉语。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3)请品析【甲】文“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的妙处。(4)同是借月抒情,苏轼和袁宏道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他们积极的人生态度,对
你今后的生活有什么启发?七、现代文阅读最美人瑞①这样走来①早在做同事之前,在东四头条的社科院宿舍大院,我和杨绛先生就做过邻居,按“翰林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不成文的规矩,作为小字辈的我,要按其本名,尊称她“季康先生”。②初见时,季康先生年过半百。精瘦娇小,举止文静轻柔,但整个人
极有精神,特别是两道遒劲高挑而又急骤下折的弯眉,显示出一种坚毅刚强的性格。她的衣着从来都整齐利索,即使在家不意碰见来访者敲门的时候。她始终保持着西洋妇女那种特定的“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的习惯。③在公共场合,季康先生从来都是低姿态的,她脸上总是挂着一丝谦逊的微笑,她总是把自己的语言压
缩到最少。④在我见到的大家名流中,钱、杨二位先生要算是最为平实,甚至最为谦逊的两位,季康先生虽然有时穿得雍容华贵,神情态度却平和得像邻里阿姨。⑤但这个看似低调谦恭的阿姨,也有吃了熊心豹子胆的时候,且这个时候出现得无比不合时宜。“文革”之初,他们被造反派揪出来,挂了牌
子押上批斗会。可杨季康对“天兵天将”的推推搡搡公然进行了反抗,而且怒目而视。要知道,不少老战士都没有一个敢于如此维护自己被践踏了的尊严的。⑥“文革”后期,钱、杨二位先生尚未获得平反,有家回不了,四处流转。但对于这群甚至
未能为他们说句公道话的晚辈,他们以极高的涵养、含蓄内敛且从不显于言辞的方式予以理解、宽容和无私帮助。⑦有一次,我家因额外开支经济上一时告急,杨先生得知后主动支援了我们几百元钱。以后每月都资助我二十元人民币。后来我还获知,研究所里每月不落地从先生那
里得到接济的竟有十多个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且持续了好几年。经历了人生的磨难,却能如此悲悯,如此退让,如此宽厚慈祥,如此菩萨心肠,这是我在“翰林院”所见到的唯一一例。⑧先生施恩于后辈,大部分无法用金钱计算。20世纪80年代
初,我访法归来写的两本书准备出版,因考虑到之前有前辈权威的横眉冷对,我特地在前言中恭敬写明“抛砖引玉”。当然,敬赠给钱、杨二位先生,抱的心态自然不同。很快,杨先生回信了,还是一贯的低调谦恭与幽默:“假如你抛出一块
小砖,肯定会引来大堆的砖头瓦片,但是珠玉在前,砖就不敢出来了……天气酷热,多多保重……杨绛八月十三日钟书同候。”⑨先生过百岁大寿时,深知先生君子之道的我,自然不敢上门叨扰。当电话里听到老太太爽朗清晰的声音时,我仿佛又回到了三十年前的那个夏天,依然如喝了冰水那
样舒心畅快--只是多少也有几分伤感,因为不可能有“钟书同候”了。【注释】①人瑞,常指百岁以上德高望重的人。(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⑤段的主要内容。(2)茨威格对列夫•托尔斯泰的外貌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本文对杨绛先
生的外貌也进行了精彩的描绘,请找出来并做简要的赏析。(3)从第⑧段杨先生的回信中,可以看出她对后辈抱有什么感情?联系全文,说说“我”对杨先生怀有什么感情?(4)下列这段文字是从“百度”中下载的。这段文字不宜添加到《最美人瑞这样走来》一文中。请从思想内容
或表达方式中的一个方面说明理由。杨绛,钱钟书的夫人,本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7月17日,祖籍江苏无锡,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杨绛女士是著
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另有《堂吉诃德》等译著。(5)假如杨绛被评为中国“最美女性”,请根据本文内容以及你对她的了解,为她设计一段颁奖词。(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第六题文言文答案】译文:【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
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
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乙】然而杭州人游览西湖,却仅在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五时之间;其实湖光翠绿之美,山岚颜色之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阳未下时才
最浓艳。月景之美,更是难以形容。那花的姿态,柳的柔情,山的颜色,水的意味,更是别有情趣韵味。这种乐趣,只能留给山中的和尚与识趣的游客享用,那能和俗人说呢!答案:(1)A.想要B.院子C.通只D.哪能(2)其实湖水被染成绿色之美,山岚被笼上暮色之妙,
都出现在朝日初升,夕阳还未落山之际。(3)用比喻的修辞,把“月光”比喻成“积水”,把“竹柏的影子”比喻成“藻、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4)①苏轼借月抒发了自己仕途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旷达(或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袁宏道借
月表达了独到的审美情趣,从而表达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以自然山水为乐的情感。②示例:生活中遇到困难、失意时要做一个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