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DOC
  • 阅读 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9 页
  • 大小 1.621 MB
  • 2024-10-1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6 已有7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重庆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docx,共(9)页,1.621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dc7e80203920eb9c6c51ac2ab73c57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重庆十一中高2025届高一下半期考试物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在物理学发展历史中,许多物理学家做出了卓越贡献。以下关于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牛顿建立了

相对论B.伽利略提出了“日心说”C.哥白尼测定了引力常量D.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2.甲、乙两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的不同位置,甲比乙高h,如图所示,将甲、乙两球分别以v1、v2的速度沿同一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

下列条件中有可能使乙球击中甲球的是()A.同时抛出,且v1<v2B.甲比乙后抛出,且v1>v2C.甲比乙早抛出,且v1>v2D.甲比乙早抛出,且v1<v23.以下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A.雨滴落地前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B.“嫦娥一

号”搭乘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C.物体沿固定的光滑斜面自由下滑的过程D.汽车刹车后在水平路面上滑行过程4.从地面上方同一点向东与问西分别平抛出两个等质量的小物体,抛出速度大小分别为v和2v,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正确的是()A.从抛出到落地动能的增量不同

B.落地时的动能相同C.从抛出到落地重力的平均功率不同D.落地时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相同.的5.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在第1s内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W,则()A.从第1s末到第2s末,合外力做功为2WB.从第3s末到第5s

末,合外力做功为W−C.从第5s末到第7s末,合外力做功为2WD.从第3s末到第7s末,合外力做功为W6.某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假如该卫星变轨后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动能减小为原来的14,不考虑卫星质量的变化,则变轨前后卫星的()A.轨道半径之比为1:2B.角速度大小之比为2:1C.

周期之比为1:8D.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17.如图所示,在轻弹簧的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A,若将小球A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A能够下降的最大高度为h.若将小球A换为质量为2m的小球B,仍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则小球B下降h时的速度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且不计空气阻力

)()A.2ghB.ghC.2ghD.08.如图所示,长为2L的轻杆OB,O端装有光滑转轴,B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B,OB中点A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A,若OB杆从水平位置静止开始释放转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则A、B球摆到最低点的速度ABvv、的大小分别是()A.A1.2vgl=

,B4.8vgl=B.A3vgl=,B3vgl=C.A2vgl=,B2vgl=D.A2vgl=,B22vgl=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小船在静水中

的速度为4m/s,河岸笔直,河宽50m,适当调整船的行驶方向,使船运动到河对岸。设航程最短为L,航行最短时间为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水流速度为2m/s时,60mL=B.当水流速度为3m/s时,12.5sT=C

.当水流速度为6m/s时,75mL=D.当水流速度为6m/s时,5sT=10.在我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的交会对接中,控制飞船的速度是关键。如图所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以速度1v在圆轨道Ⅰ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其运动

到P点时进行点火加速,使自身速度在较短时间内增加到2v,飞船实现变换轨道,在椭圆轨道Ⅱ上运行,到达Q点的速度大小为3v。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飞船的速度大小关系为231vvvB.飞船沿轨道Ⅱ从P点运动到Q点的过程中,飞船与地球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C.飞船在轨道Ⅱ

上的运行周期小于在轨道I上的运行周期D.飞船在轨道Ⅱ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等于在轨道Ⅰ经过P点的加速度11.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以某一速度从A点冲上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其运动的加速度为g,这物体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则在这个过程中物体

的()A.整个过程中物体机械能守恒B重力势能增加了12mghC.动能损失了2mghD机械能损失了mgh12.如图所示,一物体以初速度0v冲向光滑斜面AB,并恰好能沿斜面升高h,保持初速度0v不变的条件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把斜面

AB变成光滑曲面AEB,物体沿此曲面上升仍能达到h高度B.若把斜面弯成直径为h的圆弧形D,物体仍可能达到h高度C.若把斜面从C点锯断,物体不能升到h高处D.若把斜面从C点锯断,物体仍可能升到h高处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13.某

同学采用重物自由下落的方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如图(甲)所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29.80m/s。..(1)下面是他实验时操作步骤: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端上;C.用天平测量

出重锤的质量;D.先释放纸带,然后再接通电源;E.测量打出的纸带上某些点之间的距离;F.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和增加的动能;G.改换纸带,重做几次。其中不必要以及不恰当的步骤有______;(2

)若已知重物的质量为1.00kg,按实验要求正确地选出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连续三点A、B、C到第一个点O的距离如图(乙)所示,那么:从打下O点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pE=_____J(保留3位有效数字);而动

能的增加量KE=______J(保留3位有效数字)。实验发现二者并不完全相等,请指出一个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3)处理数据过程中,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发现了一种计算B点对应时刻物体速度Bv的新思路:甲同学发现,图中的B是除起始点外打点计

时器打下的第n个点。因此可以用从O点到B点的时间nT(T是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计算,即BvgnT=,再依此计算动能的增量。乙同学认为,可以利用从O点到B点的距离Bh计算,即2BBvgh=,再依此计算动

能的增量。的你认为,他们的新思路中()A.只有甲同学的思路符合实验要求B.只有乙同学的思路符合实验要求C.两位同学的思路都符合实验要求D.两位同学的思路都不符合实验要求(4)重锤在下落的过程中,如果所受阻力均忽略不计,h代表下落的距离

,v代表物体速率,kE代表动能,pE代表势能,E代表机械能,以水平桌面为参考面,下列图像可能正确的是_______A.B.C.D.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8+8+10+14=40分)14.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行,跳台滑雪是其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

一。如图所示为简化的跳台滑雪的雪道示意图,AO为助滑道,OB为着陆坡。运动员从助滑道上的A点由静止滑下,然后从O点沿水平方向飞出,最后在着陆坡上着陆。已知着陆坡OB的倾角为37°,O点与着陆点间的距离为75m,重力加速度g取210m/s,sin370.6=

,cos370.8=。将运动员和滑雪板整体看作质点,不计一切摩擦和空气阻力,求:(1)运动员从O点飞出到着陆的时间t;(2)运动员经过O点时的速度v的大小15.设想我国宇航员未来登上月球后在月球表面做如下力学实验:用长为L的细线一端拴一小球,细线另一端固定,在小球位于最低点时,给它一个

初速度0v,小球恰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已知月球半径为R,求:(1)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多大?(2)在月球表面发射月球卫星需要的最小发射速度多大?16.如图甲所示,在水平路段AB上有一质量为2×103k

g的汽车,正以10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汽车前方的水平路段BC较粗糙,汽车通过整个ABC路段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在t=15s处水平虚线与曲线相切),运动过程中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保持20kW不变,假设汽车在

两个路段上受到的阻力(含地面摩擦力和空气阻力等)各自有恒定的大小。求:(1)汽车在AB路段上运动时所受的阻力Ff1;(2)汽车刚好到达B点时的加速度a;(3)BC路段的长度。17.如图,倾角30=的粗糙斜面上放一轻质盒子,盒子通过细线跨过光滑滑轮与B相连,B通过

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与物体A相连,与盒相连的细线与斜面平行,A、B的质量均为m,整个装置保持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盒子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4=。若在盒子内放一质量为M的重物,结果当B上升到最高点时,A恰要离开地面。试求:(1)当A恰要离开地面时B上

升的高度。(2)M与m的比值。(3)初始状态下,若在盒子内改放质量为2M的重物,当A恰要离开地面时,B的速度多大?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