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地理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第二章第三节 城市化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 页
  • 大小 1005.951 KB
  • 2024-11-2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1学年地理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第二章第三节 城市化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1学年地理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第二章第三节 城市化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1学年地理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第二章第三节 城市化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1学年地理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第二章第三节 城市化.docx,共(8)页,1005.951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c5e238a8f1d67909a1dcee37fa7878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时作业6城市化【基础演练】读表,据此完成1~2题。国家城市化水平%空气污染指数/(μg/m3)产业结构化石能源消耗比例%日本66.6424.901277281.01德国73.7215.781287179.49甲86.0419.4614652151.301.甲国最有可能是()A.美国B

.中国C.巴西D.英国2.甲国城市化过程中突出的现象是()A.滞后城市化B.虚假城市化C.逆城市化D.城市中心衰落解析:第1题,该国城市化水平高,产业结构农业占比重较大,化石能源消耗比例小。三国中巴西水电比重大,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

占比重较大,C项正确。第2题,巴西等南美洲国家虚假城市化现象严重。B项正确。答案:1.C2.B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某高校学生小明、小亮针对所在城市共享单车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社会实践调查。如图为在调查过程中他们制作的城市一天中共享单车在不同区域的停车数

量统计图。据此完成3~4题。3.图中甲、乙曲线所代表的分布地,分别为城市中的()A.工业区和住宅区B.住宅区和商业区C.商业区和仓储区D.市政区和园林区4.共享单车主要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交通难题,共享单车的推广使用,其产生的影响主要有()①城市交通规划有所调整②城区交通拥堵有所缓解③城市

空气质量有所改善④城市公交客流大大减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第3题,图示甲曲线在夜间的单车数量较多,是由于夜晚人们大多休息,停放在家周围,而白天工作时间内附近的单车数量较少,是人们外出工作或购物需要的单车数量多,应为住宅区;乙曲线中午

时段较多,夜间少,应为商业区。第4题,共享单车的推广使用,使城区交通拥堵有所缓解;骑行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排放,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为适应单车的普及和摆放,城市交通规划应有所调整;共享单车主要是有利于短距离出行,所以不能使城市公交客流大大减少。答案:3.B4.A城市森林花园是清华大学建

筑设计院设计的第四代住房,被誉为“住房4.0”,每家都有单独的庭院,外墙长满绿色植物,还有一处两层楼高的空中室外私人小院及一块几十平方米的土地,可种树、种花、种菜、遛狗、养鸟……在空中占一亩地就会带来数十亩长满花草的院子,一处建筑就相当于一片森林,使住在繁华城市中心的人们实现“回归大自然”的梦想。

读住房3.0(左图)和住房4.0(右图)景观对比图,据此完成5~6题。5.建设“住房4.0”可以()①增加城市绿地②促进城市化深度发展③改善城市居民居住环境④改善市内大气环境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

.①②④6.从大气循环和水循环的角度看,“住房4.0”可以()①减轻城市热岛效应②增大城乡风强度③增加城市地下径流④增加城市空气湿度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第5题,“住房4.0”通过墙体植被,可以增加城市绿地,绿地的调节功能可以改善城市居民居住环境、改善市内大气环境,但由于增加的

土地是在空中的建筑,不占用陆地实体空间,因此不能促进城市化深度发展,选B项。第6题,“住房4.0”增加了绿地,可以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增加城市空气湿度;减小城乡风强度,对城市地下径流起较弱的减轻作用。答案:5.B6.C如图为“北京

城市空间扩张的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7~8题。7.图中反映出北京地区城市化的标志为()A.城市人口数量增加B.城市用地面积增加C.城市人口比重增加D.城市道路密度增加8.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活用水量增加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D.城市热岛效应减弱解析:第7题,图中反映出北京地区城市化的标志为城市用地面积增加,B项正确。第8题,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增大,主要原因是城市地表硬化,降水下渗量减少,C项正确。生活用水量增加不是地表径流增加的原因,A项错误。植被覆盖率增加,下渗增加,地表径流减少,B项错误。城

市热岛效应增强,D项错误。答案:7.B8.C【能力提升】读城市化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据此完成9~10题。9.关于图中各个时段城市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M时段,城市化发展较快B.在P时段,城市

化水平较高C.在N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D.在N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10.孟加拉国、中国和英国处于图中的时段依次是()A.M、P、NB.M、N、PC.P、M、ND.N、M、P解析:第9题,从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可知,城市化的速度是由慢→快→慢,故M为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低、速度慢;

P为加速阶段,城市化速度快;N为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速度慢。第10题,孟加拉国处于M阶段,中国处于P阶段,英国处于N阶段。答案:9.C10.A城市渠化是指将城市内河河道取直,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天然河道变成人工明渠。据此完成11~12题。11.我国各地

在城市化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城市渠化现象,其主要作用是()A.改善城市供水条件B.增加休憩娱乐场所C.提升内河航运能力D.增强排污排涝能力12.城市渠化对地理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是()A.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淤积加重B.底栖生物生存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C

.阻断与地下径流的联系,地下水位上升D.河道取直,水质恶化解析:第11题,城市的发展使得城市建筑地面越来越多、绿地越来越少,降水多时会造成城市地表积水多,若排水不畅,会造成城市内涝。城市渠化通过裁弯取直和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

把原来蜿蜒多变、流动缓慢的天然河道改造成为外形归顺、水流顺畅的人工明渠,以达到稳定河势,加大过流能力,尽快排泄洪水的目的,能及时排除地表积水到水渠中,增强排污排涝能力。第12题,城市渠化使河流流速加快,减少泥沙淤积;河道

硬化破坏了河底生物的生存环境,一些生物难以生存;阻断与地下径流的联系,阻断了地下水位的补充来源,地下水位下降;河道取直、水流加快,水质在一定程度上净化加快。答案:11.D12.B下面图甲示意我国大部分城市道路两

侧绿化种植池现状,针对当前的城市问题有环保学者提出设计建议(图乙所示)。读图,据此完成13~14题。13.图甲中路缘石与种植池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最可能为()A.阻挡雨水杂物B.美化城市环境C.防止人为践踏D.减少建设成本14.环保学者提出的设计建议主要解决的

是城市()A.热岛问题B.内涝问题C.拥堵问题D.大气污染问题解析:第13题,据图可知,路缘石狭窄且明显高于路面,这样设计的原因是防止人为践踏,故C项正确。第14题,据图可知,种植池低于路面,有利于路面排水和雨水下渗,以减少内涝情况的发生,故选B项。答案:13.C14.B15.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

经之路,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我国1949年~2008年城市数量变化图。(1)材料信息显示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市化的表现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2)60年间我国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数目增长比例最高的是________,增长比例最低的是________。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中的“城市数”柱状图归纳城市数目和城市化发展速度方面的特点。第(2)题,根据材料计算出不同级别城市在60年间的城市数目增长比例:200万以上

人口城市、100万~200万人口城市、50万~100万人口城市、20万~50万人口城市、20万人口以下城市分别约为1267%、1057%、1867%、371.9%、214.3%,由此看出城市数目增长比例最高的是50万~100万人口的城市,最低的是20万

人口以下的城市。答案:(1)城市数目不断增多;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规模扩大(或城市化进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50万~100万人口的城市2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16.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

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如图为我国城市化“纳瑟姆”曲线图。材料

二下表为某城市市中心与郊区16时的气温差表。时间1月2月7月10月全年平均气温差/℃5.26.05.46.05.5(1)1990~2030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处在哪一阶段?该阶段有何特点?(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实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地理意义。(3)据材料二表中数据,分

析该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方向与原因,并提出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阶段处于加速发展阶段。第(2)题,城乡一体化的地理意义需要从对城市和农村的影响方面回答,

其最终目的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第(3)题,城市中心区与郊区存在着热力环流,所以要合理规划城市,避免城市中心区与郊区的环境受到热力环流的影响。答案:(1)加速发展阶段。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镇聚集,城市化水平加速提高

,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大幅度增加,出现城市密集地区和城市群。(2)有利于缓解城市压力,壮大城市经济实力;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或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3)方向:高空污染物由城市向郊区扩散,近地面污染物由郊区流向城市

。原因:城郊气温差产生了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或城市热岛效应)。措施:在郊区布局有大气污染的工业时,应该选择在热力环流下沉气流之外的区域;提高郊区绿化率。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

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885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