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新高考通用,人教版(2019)第1~3章)02(全解全析)(新高考通用).docx,共(11)页,2.798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b61a490066fd932b930bee1f0ee048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模拟卷02(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
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测试范围:
第一章—第三章第二节(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6.难度系数:0.8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夏季风强度指数是表示夏季风强弱的物理量,数值越大表示夏
季风势力越强。下图为“距今100万年以来黄土高原地区夏季风强度指数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乙时期我国()A.北方降水明显增多B.非季风区范围缩小C.海陆之间温差减小D.梅雨历时显著延长2.与乙时期相比,甲时期黄土高原地区外力作
用主要表现为()A.流水侵蚀B.流水沉积C.风力侵蚀D.风力沉积【答案】1.A2.D【解析】1.夏季风强度指数数值越大表示夏季风势力越强。乙时期夏季风强度指数明显增大,说明夏季风势力增强。夏季风增强,从海洋上
带来的水汽增多,北方降水明显增多,A正确。非季风区是指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某一时期夏季风的增强不会导致非季风区范围的改变,因此,乙时期非季风区范围不会缩小,B错误。夏季风的形成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夏季风势力越强,说明海陆之间温差越大,C错误。梅雨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特有的天气现象,夏季风势力越强,雨带推移速度越快,在江淮地区停留时间短,乙时期梅雨历时显著减少,D错误。故选A。2.甲时期夏季风强度指数较小,夏季风势力较弱,黄土高原地区降水较少,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盛,因此
黄土高原地区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力沉积,形成黄土高原深厚的黄土层,D正确。甲时期降水较少,河流径流量小,流水侵蚀和沉积作用都较弱,AB错误。风力侵蚀主要发生在西北地区,黄土高原地区风力沉积作用更显著,C错误。故选D。下图为某月19日08时(a)和20日05时(
b)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图示气压分布最可能出现在()A.2月B.5月C.9月D.12月4.19日08时至20日05时,图中()A.高压系统减弱B.高压系统迅速东移南下C.低压系统增强D.低压系统向东北方移
动5.与19日08时相比,20日05时渤海海域()A.风力减小B.气压降低C.气温升高D.云量增多【答案】3.C4.D5.A【解析】3.读图可知,图中纬度较高的日本群岛附近的海洋上出现了热带气旋,表明北半球热带海域热带气旋和台风比较活跃,应处于夏秋季节,加上图中
显示,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开始出现高压中心,说明陆地气温降低,不会是夏季,因此,图示气压分布最可能出现在9月,出现在2月、5月、12月的可能性不大,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4.19日08时至20日05时,图中高气压中心气压没有降低,高压系统并未减弱,A错误
;读图可知,图中高气压中心的位置向西变动,B错误;图中显示,低气压中心外围等压线数值由985升高到990,低气压系统有减弱趋势,C错误;读图可知,低气压中心由日本九州岛移动到本州岛北部,低压系统向东北方移动,D正确。故选D。5.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中,等压线疏密表
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决定风力大小。读图可知,与19日08时相比,20日05时渤海海域等压线变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变小,风力减小,A正确;两幅图中,渤海附近的气压一直在1015-1020百帕之间,气压并未降低,B错误;两幅中,渤海均受偏北风影响,气
温降低的可能性大,C错误;两幅图中,渤海均处于高压脊控制,天气晴朗,云量少,D错误。故选A。读我国某河流附近地质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据图判断,图中谷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河流侵蚀和冲积形成B.受挤压向下拗
陷形成C.断裂下陷形成D.风力侵蚀和沉积形成7.目前图中各地沉积作用最明显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答案】6.C7.D【解析】6.读图可知,图中谷地两侧有断层分布,谷地所在岩块断裂下陷形成谷地,B错误,C正确
;河流侵蚀和冲积促进了谷地的形成,但不是主要原因,A错误;图中谷地形成与风力侵蚀和沉积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7.地势低平的地方有利于沉积作用。读图可知,甲、乙、丙均位于基岩山地或黄土台地,地势较高,容易被侵蚀,ABC错误;丁位于谷地内部,地势较为低平,沉积作用最明显,D正确。故选D。汉水,也
称为汉江,起源于秦岭山脉的南部,并在武汉市汇入长江。在明代之前,汉水在流经大别山时,在山的南北两侧都有分支流入长江。其中,汉水的南支曾是汉水下游的主要河道。后来,从排沙口到郭师口之间的一段河道发生了自然的裁弯取直现象,
如图所示,这导致了汉水南支的水流和泥沙输送受到影响,并最终消亡,形成了现在所见的河道布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排沙口到郭师口河段裁弯取直后对其下游河段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A.水污染减轻B.防洪压力增加C.流量减少D.含沙量减少9.下列关于汉水南支消亡的主要原因推断正确的是()A.长
江输入大量泥沙淤积B.汉水北支溯源侵蚀加强C.长江的顶托作用加强D.汉水北支河槽加深【答案】8.B9.D【解析】8.排沙口到郭师口河段裁弯取直后,流速加快,河流对污染物的沉降和沿岸植被吸附作用减弱,下游河段的水污染
加重,A错误;汉阳位于河流裁弯取直后的下游,河流流速加快会增加丰水期水流冲出河道的风险,因此,汉阳的防洪压力增大,B正确;汉江的径流量来自大气降水,气候未发生变化,该区域内径流量不变,C错误;水流速度都加快,携沙
能力增强,含沙量增加,D错误。故选B。9.材料可知,汉水南支是在裁弯取直后消亡,推测其原因与汉水有关。且汉水是长江的支流,长江泥沙对汉江影响小,排除A;若是因为长江的泥沙堆积和长江的顶托作用,汉水南支因流速变缓泥沙增多会形成沙洲,但河道水量不会减少甚至消亡,C
错误;图中所示区域为汉水中下游河段,地形平坦,流速较慢,溯源侵蚀较弱,B错误;汉水北支是现有河道,受上游河道裁弯取直影响,下游河流的汉水北支流速加快,下切侵蚀加剧导致河槽加深,可容纳更多的河水,致使河流流向汉水南支水量减少直至消亡,D正确。故选D
。读“我国某史前文明遗址的原始村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以下各题。10.图中居民点分布在()A.河流三角洲平原B.山地半山C.河谷阶地D.河流冲积平原11.先民选择居住地时,充分考虑的影响聚落布局最主要的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水文D.生物【答案】10.C11.A【解析】10.从图中居民
点所在位置可以判断出图中居民点分布在河谷阶地,C正确;河流三角洲平原位于河流入海口,河流冲积平原位于河流下游地区,均地势低平,AD错误;图中居民点位置并不在山地半山,B错误。故选C。11.在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地形因素的作用尤为突出,从图中居民点位于河谷阶地
上,可以判断出先民选择居住地时考虑最主要的因素是地形,A正确;气候、水文、生物均不是主要考虑因素,BCD错误。故选A。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到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进行野外地质考察,图a为某学生绘制的该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图b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2.该地区经
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A.岩浆侵入--岩层弯曲--岩层断裂B.岩浆侵入--岩层断裂--岩层弯曲C.岩层弯曲-岩浆侵入--岩层断裂D.岩层断裂--岩层弯曲—岩浆侵入13.关于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处的地质构造为背斜B.乙处适合修建大型水
坝C.丙处易发现地下水资源D.丁处河流凹岸侵蚀明显14.关于图a中岩层,说法正确的是()A.①处可能找到化石B.②处为陆相沉积物堆积C.③岩层比②岩层老D.④处所属岩石对应图b中的戊【答案】12.C13.D14.D【解析
】12.从图中可以看到,该地地下有泥岩、页岩、砂岩等岩层,且呈层状分布,同时两侧沉积岩错位,说明断层在沉积岩之后形成,岩浆入侵至沉积岩下端,且岩浆岩也断成两段,说明断层最后形成,沉积岩最先形成后发生褶皱弯曲,再出现岩浆侵入,最后是岩层断裂,C
正确,排除ABD;故选C。13.结合图中信息可知,甲处岩层向下弯曲,其地质构造为向斜,A错误;乙处为断层,不适合修建大型工程,B错误;丙处岩层向上弯曲,其地质构造为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C错误;丁处河流为凹岸,凹
岸为侵蚀岸,D正确。故选D。14.①岩层为花岗岩,属于岩浆岩类,没有化石分布,A错误;②岩层为石灰岩,为海相沉积物,B错误;②③岩层均为沉积岩,位于下方的②岩层先形成,②岩层更老,C错误;据所学知识分析,右图中风化物指向戊
,戊为沉积岩,丁为变质岩,丙为岩浆,甲为侵入岩,乙为喷出岩;④为泥岩,按成因属于沉积岩,D正确。故选D。重庆某中学于北京时间10月22日16:00—18:00在学校操场举行校园足球比赛,足球场四周跑道设置了甲、乙、丙、丁四个观赛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当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时,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A.柬埔寨金边(12°N,105°E)华灯初放B.勘察加半岛(57°N,160°E)棕熊外出捕鱼C.美国纽约(40°N,74°W)夜幕笼罩D.英国伦敦(51°N,0°)某场英超比赛结束16.足球比赛过程中,四个观
赛区现场观赛效果最差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15.C16.D【解析】15.当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时为北京时间(东八区)16:00。柬埔寨金边(12°N,105°E)位于东七区,为15:00,还没有出现华灯初放,A错误;勘察加半岛(57°N,160°E)位于东11区,为19:00,处于
傍晚,棕熊归巢休息,B错误;美国纽约(40°N,74°W)位于西五区,为3:00,正值夜间,夜幕笼罩,C正确;英国伦敦(51°N,0°)位于0时区,为8:00,某场英超比赛还没结束,D错误。故选C。16.足球比赛过程中,正值下午,太阳位于西南方向,丁处观赛对着太阳,比
较刺眼,是四个观赛区现场观赛效果最差的位置,D正确,排除ABC,故选D。第Ⅱ卷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新疆温宿县位于河流冲积平原,当地土壤以黏粒含量较高的粉土为主,受水浸湿后,
土体结构易被破坏,从而引起土质崩塌。库马拉河和科克亚尔河交汇处长达十余千米的高陡边坡,易发生土质崩塌,对当地的生产与生活造成重大危害。图1为该地年内降雨量与土质崩塌发生频次统计图,图2为该地土质崩塌灾害演化示意图。(1)指出该地土质崩塌多发的季节,并解释原因。(
6分)(2)从地质作用角度,描述该地土质崩塌的形成过程。(6分)(3)从气温角度,分析3—4月该地土质崩塌多发的原因。(4分)【答案】(1)季节:夏季。原因:夏季降雨较多,雨水侵蚀作用强;该地土层受雨水浸泡,土体结构易遭破
坏,引起土质崩塌。(6分)(2)受流水侵蚀和风化作用影响,高陡边坡坡顶处出现垂直裂隙,裂隙不断扩大并向土层深处延伸;受侵蚀、风化作用影响,坡脚处形成凹腔,且不断扩大;当坡顶的土体失去支撑后,在重力作用
下发生崩塌。(6分)(3)3—4月气温回升,土体解冻(季节性积雪融水较多,水体下渗,土体裂隙加大加深);昼夜温差较大,冻融风化能力强,土层稳定性变差。(4分)【详解】(1)6、7、8月是北半球的夏季,据图示信息可知夏季新
疆当地的降雨量和降雨强度都较大,流水侵蚀能力较强,再加上受雨水浸泡,土层结构被破坏,易引发土质崩塌。故土质崩塌灾害主要发生在降雨量较大的夏季。(2)土质崩塌是在重力作用下土体失去支撑形成的。坡顶的土层在流水侵蚀和风化作用的持续作用下,高陡边坡坡顶处出现垂直裂隙,并且裂隙不断扩大并向土层深处延伸;
坡脚的凹腔也在风化、流水侵蚀作用下不断扩大,当裂隙与坡脚凹腔相连后,坡顶土层失去支撑,最终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土质崩塌。(3)3—4月,我国新疆地区气温回升快,土体解冻,土质变松软,且季节性积雪融水下渗较多,水体下渗,土体裂隙加大加
深;另外此时段昼夜温差大,冻融风化作用强,使裂隙不断扩大,土层结构被破坏、稳定性变差,最终容易发生土质崩塌。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天气或气象预报预测是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未来某一地点地球大气层的状态进行预测,往往是使用收
集的大量数据(气温、湿度、风向风速和气压等),结合目前对大气过程的认识(气象学)来确定未来天气变化。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2021年1月某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指出贝加尔湖西南侧乙高压区气流运动状况(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4分)
(2)预报日本北海道西部(A处附近)未来几天可能发生的天气变化。(8分)(3)我国北方即将可能遭受什么气象灾害?说明此季节北方此灾害多发的原因。(6分)【答案】(1)水平方向:近地面气流顺时针辐散:垂直方向:中心气流下沉。(4分)(2)冷锋过境时,气
温下降,气压升高,可能出现大风、暴雪天气;冷锋过境后,冷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气温下降,气压升高。(8分)(3)寒潮。多发原因:冬季南北温差大,水平气压地梯度大,风力大;我国北方距亚洲高压源地(蒙古西伯利亚)近,受冷空气影响大。(6分)【详解】(1)水平方
向上,高气压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由中心指向四周,气流呈辐散状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当地位于北半球,顺着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偏,形成顺时针旋转辐散的气流。垂直方向上,由于近地面气流由中心向四周辐散,高空向地面下沉补充(或空气冷却下沉)。(2)据图可知:日本北海道西部位于低压槽附近,与甲低压中心
构成锋面气旋,结合锋面气旋的判读,A处附近锋面应为冷锋,且逆时针方向运动,所以A处附近即将经历一次冷锋天气过程,冷锋过境时,该地受锋面系统影响,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可能出现大风、暴雪天气。冷锋过境后,该地被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朗。(3)图中显示,贝加尔湖
西南侧形成了强大的亚洲高压,强大的气压将会迫使寒冷气团由西北向东南移动,我国北方即将遭受大风、降温的寒潮天气。1月为冬季,亚洲高压强,而我国北方离亚洲高压近,受寒冷气流影响大;由于太阳辐射的南北差异大,导致冬季南北温差大,气压差大,水平气压梯度
力大,冬季风强劲,导致我国很容易受到寒潮影响。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8分)新西兰由南北二岛组成,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库克海峡两岸陡峻,位于南岛和北岛之间,常年多风,但有一个季节风力特别强劲,称为海峡的风季。新西兰南岛地形以山地为主,面积占该岛70%,其中南
阿尔卑斯山纵贯南岛中西部,这对南岛东、西岸的年降水量产生影响。南岛最高峰库克山海拔3764米,山地冰川面积较大,侵蚀地貌发育。左图为新西兰示意图,右图为新西兰南岛库克山的冰川地貌图。(1)说明库克海峡风季的季节,并解释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6分)(2)推测
新西兰南岛年降水的空间差异,说明南岛冰川面积较大的原因。(6分)(3)指出南岛库克山冰川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分析该岛西南沿海海岸线十分曲折的原因。(6分)【答案】(1)冬季;位于西风带;喇叭口状海峡,两岸陡峻,易产生狭管效应,增大风力;冬季南北温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更
强。(6分)(2)南岛年降水量西岸大于东岸。南岛纬度较高,山地为主的地形,海拔高,常年气温偏低;受来自海洋上湿润的西风影响,年降水量大,积雪深厚,冰川面积大。(6分)(3)冰川侵蚀。西南海岸线十分曲折的原因:该岛西南沿海
位于板块消亡边界,板块碰撞、挤压导致沿海地形破碎;地质史上,冰川发育,海岸线地带受冰川刨蚀作用形成峡湾;沿海风浪大,海水侵蚀加剧海岸线的曲折。(6分)【详解】(1)新西兰地处中纬,位于中纬西风带;由图可知库克海峡形状为喇叭口状海峡,加之两岸地形陡峻,易产生狭管效应,增大风力
;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北正午太阳高度角差异大,南北温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加大了风力,所以风力大。(2)南岛年降水量西岸大于东岸。南岛纬度较高,常年受中纬西风影响,以山地地形为主,南岛最高峰库克山海拔3764米,海拔高,常年气温偏低;受来自海洋上湿润的西风
影响,西侧地处中纬西风带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年降水量大,积雪深厚,冰川面积大。(3)库克山冰川广布,起伏大,主要以冰川侵蚀地貌为主。西南海岸线十分曲折的原因:该岛西南沿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碰撞
、挤压导致沿海地形破碎,海岸线曲折;地质史上,该地区冰川广泛发育,海岸线地带受冰川刨蚀作用形成众多U形谷,海平面上升,海水入侵,形成峡湾地貌,海岸线曲折;沿海风浪大,海水侵蚀加剧海岸线的支离破碎,导致海岸线曲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