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部编版)》专题11 拓展讲义(六)分析人物形象(原卷版)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3 页
  • 大小 243.443 KB
  • 2025-04-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1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部编版)》专题11 拓展讲义(六)分析人物形象(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1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部编版)》专题11 拓展讲义(六)分析人物形象(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1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部编版)》专题11 拓展讲义(六)分析人物形象(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1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部编版)》专题11 拓展讲义(六)分析人物形象(原卷版).docx,共(13)页,243.443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a7a345e9c634c20fbb1bbffa0307e4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专题11分析人物形象年级:六升七辅导科目:语文课题分析人物形象教学目标1.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人物形象;2.运用所学知识,建构答题思路。教学内容【温故知新】【知识梳理】知识点: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典型事件【故事情节】描写手法作者直接评价人物之间的对比环境描写1.常用的修辞

手法:2.人物描写手法:【提示】人物形象包括四个方面1.人物的才华、特长、身份、职业等。2.外貌的显著特征。3.人物的性格。4.人物的精神、品质。★人物描写的手法及作用①外貌、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

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②语言描写: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体现着人物的思想性格。③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胆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分析人物的心理描写,能很好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心理描写是

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思想活动描写,它往往和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交叉在一起。★环境描写的作用1.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2)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3)交代人物的社会关系;(4)为下文中人物性格的描写做铺垫。2.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1)自然环境描

写本身的作用: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了......气氛(2)然环境描写对人物的作用:烘托人物的心情、心理、情感等衬托人物的精神、性格、品质等(3)自然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为下文......情节作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4)自然环境描写对

主题的作用:揭示或深化了文章的主旨【分析人物形象的要点】【人物形象概括题易错点】【例题精讲】例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最小的星星也闪光①潘小锋是个寡言少语、性格内向的学生,瘦削的脸上有着一双透着忧郁却又叛逆的眼睛。他总是喜欢一个人躲着看他的动漫书,偶尔也会在纸上涂鸦着什么,

平时很少参与班集体的活动,与班上的其他同学也极少来往,似乎成了被遗忘的人。②那天,我正在神采飞扬地讲着课,学生都安静地听着。突然,原本安静的教室却被一声窃笑搅起了层层波浪。我怒火中烧,循声望去,发现是潘小锋的同桌张晓琴在笑。张晓琴发觉我盯着她,

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③我铁青着脸说:“张晓琴,你笑什么?”④张晓琴立马站起来小声说:“老师他在画你……”1.主观臆断,过分拔高。2.无中生有,强加词语。3.以偏概全,只写优点。4.不用词语概括而用描述性语言描述。1.重视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

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2.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3.重视文中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的描写,这些描写往往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4.从人物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角度分析。5.从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角度分析。6.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明确作者对文中人物的感情倾向。7.思考和发掘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⑤一下子,全班的目光齐刷刷地锁定在我和他的身上。旁边的几个学生猫着身子偷看他的画,也都偷笑起来。我一个箭步过去,一把抢过他的画,圆睁着愤怒的双眼,看着他画的我上课的样

子,真是气不打一处来!⑥“潘小锋,你给我站到墙角去!”我用强硬的命令口吻叫嚷着。他耷拉着脑袋晃悠悠地走了过去。“上课开小差也就算了,竟敢丑化老师!明天叫你家长来。”他仍然低头不语,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那堂课是我与他头一回

交锋,也是他进入我视线的开始。⑦放学后,拿着缴来的画来到办公室,我慢慢平静下来。细细端详他的画,觉得倒十分形象,有几分趣味,心情也渐渐舒展开来。⑧第二天,我在办公室静等他和他家长的到来,可是他没有来。后来得知他因害怕父亲打他而躲进了

网吧。知道这一切后,我和他父亲一起在一家网吧中找到了他,并把他带回了家。⑨到他家天色已晚了,天边零星地冒出几颗闪着光亮的星星。他父亲把我让进家门,招呼我:“老师辛苦了!坐一坐,家里太小太乱,不好意思。”我笑笑便坐了下来,

环视了一下房间。这是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低矮房,墙壁灰暗,摇摆的蛛丝零落地挂在屋角,一些旧式家具零乱地堆放在各处,上面随意堆放着一些图书报刊,看来已许久没整理过了。⑩“你小子尽给我惹事,骨头又痒了,想挨揍啊……”他父亲说着就要打他,我连忙制止。⑪“

不是,这野小子自从我和他妈离婚后就没人管,没办法。我也下岗了,一个人忙着照看书摊,难得有时间在家。他有空就到书摊来帮我照看,喜欢看动漫书,没事时也瞎画,我看他有这兴趣就给他报了个绘画班。老师,您瞧,这墙上的奖状是他得的奖。”⑫我朝他指的方向看去,好几张奖状端端地贴在墙上。他的书桌

上也散落着一些他画的画,有各种可爱有趣的人物,惟妙惟肖。我顺手拿起一张来看,这时他父亲迅速地收拾起来,说道:“老师见笑了,小孩子瞎画着玩,上不了台面的。”⑬我笑道:“其实,你儿子挺有天赋的,画得不错,他画我的那张我还留着呢,别说还蛮像。”⑭“对

不起,老师!我不是有意画您,我当时只是觉得您上课很有精神,所以不知不觉就画了下来。”潘小锋说道。⑮“潘小锋,既然你有这方面的天赋就应好好学习,可以向这方面发展,创作出更好的动漫画。”我还是用老师的职业口吻教育他,

“以后要是有这样的活动,希望你能发挥出你的特长哦,为班集体争得荣誉!”⑯“我会的,没问题。”他爽快地答应了。⑰我欣慰地点点头,说:“好了,我也该走了。”他父亲忙说道:“那我送送您吧!”⑱“不用,我一个人走就行了。好好培养你儿子,

他会有出息的。”⑲告别了他父子俩,我走在星光和灯光掩映的路上,抬头望着天空,繁星满天,装饰着静谧的夜,忽然发现一颗微小的星星正闪着微弱的亮光,脑海里不禁浮现出潘小锋天真可爱的神情。我沉思良久,觉得他就像天空中的那颗最小的星星,虽然

小,其实也一样会发光。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从第①段对潘小锋特点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内向、安静、自私、不关心班集体的学生。B:第②段到第⑧段,文章设置了两个小插曲———课堂上的笑声和潘小锋的逃学,有一定的悬念,目的都是为了表现潘小锋的叛逆和推动

情节发展。C:小说以“我”对潘小锋的态度转变为线索组织全文,将人物设定在学校和家庭两个特定场景当中加以表现。D:本文语言平易朴素,人物语言符合各自的身份特征。如:潘小锋父亲的语言就勾画出了一个粗心、蛮横而又关心爱护孩子的父亲形象。2.阅读全文,结合具体的内容简要分析“我”是

一个怎样的人。(4分)3.文章第⑫自然段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请简答。(3分)4.小说以“最小的星星也闪光”作标题有何妙处?作用是什么?请简答。(4分)例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向17岁半的先生道歉他完全昏了头,那天晚上,在那个偌大的琳琅满目的超市转来转去,拿了几件极其

廉价的物品后,鬼使神差地,将一只价格略微昂贵的剃须刀塞进了袖子中……17岁半的他要过完了年又过完春天才到18岁。读到高中,家里实在没有钱供他继续念书了,爹狠狠心把他从学校拉了回来,说,想念书,自己去赚钱交学费吧。他把眼泪擦干,跟着工友一头扎进尘土满天、机器轰鸣的建筑工地。那是一栋盖了

一半的高楼,听说要盖到30层那么高,他想,30层的楼盖起来,他就可以回去继续读书了。他干得很卖力,觉得楼每高一层,离自己的梦想就近了一步。原本有些消瘦的身板,耗得几乎瘦成了一根竹竿,心里却是充满了喜悦,在辛苦的等待中喜悦着。直到那天晚上,工头跑了,他年少的心,承受了

梦想被彻底粉碎的绝望。他擦了把眼泪,被同乡拉扯着进了离工地不远的这个大超市。大半年的时间,他连一次都没有去过。那时候他想,等拿到钱,一定进去给爹和娘买点东西带回去……想着,眼泪又下来了。在同乡的催促和建议下,他拿了一瓶两块五毛钱的二锅头,两块钱一大袋的膨化食品,还有两个打折后不足两元的面包。

然后他们朝着出口移动,袖子里,塞着那只沉甸甸的剃须刀。他想,要把它带回去送给爹,爹还没见过这么好的剃须刀呢,这是城市欠他的。他也要用这样的方式,来报复骗了他的城里人。终于挨到了付款台前,他的心忽然开始狂跳起来,藏

在袖子里的小东西忽然变得格外沉重。他掩饰着,却觉得脸在出火……收款的女孩看起来比他大不了几岁,笑容和蔼,小眼睛,看着却格外亲切。女孩收款,找钱,然后将东西仔细装进袋子中,说,请走好。他松了一口气,心虽然还狂跳着,却忍不住有报复后的快感。趁

人不注意,他迅速将袖子中的剃须刀放进了袋里,朝着那个收款台正对的出口走去。只迈出一只脚,报警器就刺耳地响了起来。他愣住了,他压根儿就不知道也不会想到,看似管理疏忽的超市,竟然还有这样的装置。他能感觉到周围人的眼神都朝这边投了过来,而不远处,保安也正迅速朝着他走过来

。他站在那里,看着保安的逼近,完全傻掉了。可就在保安到达他身边之前的一刻,那个女孩,那个收款的女孩竟突然地挡在了他面前。将他挡在了保安的身后,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大声说:“对不起对不起,刚才我不小心把一件没有刷过的商品丢进了您的购物袋里了,请您原谅。先生,实在对不起…

…”她连声地道着歉,他更加傻了,一连串的事情让这个不足18岁的农村少年,根本无法应对眼前发生的一切,他只是那样呆呆地站着,任由那个女孩拿过他手里的袋子,一脸歉意地跟保安解释着,然后带着他走出人群,回到收款处。他,像个木头人一样,机械地呆滞地跟随着。心都好像不再跳了。

女孩在台子上将袋子打开,拿出那个剃须刀,放到一边,好像真的是她不小心放进去的一样。然后她又重新将他的袋子整理好,递给他,说:“先生,刚才真的对不起了。”他慌乱得说不出话来。压根儿不敢抬头看她。她跟他道歉,还叫他先生。他几乎是奔跑着逃了出

去,一直跑出灯火辉煌的超市,站在那栋30层的高楼底下,呆呆地站着,眼泪爬满了一张脸。半年后,他回到了学校。他终于通过正当渠道拿回了那次的工钱,又打了半年工,攒够了学费。3年后,他考上了大学。在城市,他一边打工一边念书,这样的生活里,也会受到许多委屈,许多不公正的对待,可他始终充满信心、充

满希望地对待着他的人生,再也没有犯过任何错误。他知道,那样的错误,他今生不会再犯。因为他一直记得那一年的冬天,一个女孩为了掩盖他的过错,所给予他的昂贵的道歉。记得他17岁半的时候,那个女孩,尊敬地叫他先生。他便是在那一刻开始,长大成人。(1)本文叙述了“他”在

超市收款的女孩帮助下摆脱困境的故事。用简练的语言把情节的发展变化补充完整:①→“他”排队等候付款→警报器响起保安逼近→②→他奔逃而出泪流满面→重回学校后对人生充满希望不再犯错。(2)自选角度赏析划线句子。他的心忽然开始狂跳起来,藏在袖子里的小东西

忽然变得格外沉重。(3)理解文中加点词的丰富含义因为他在那一年的冬天,一个女孩为了掩盖他的过错,给予了他昂贵..的道歉。(4)结合上下文,说说文中的“他”是个怎样的孩子。(5)“站在那栋30层的高楼底下

,呆呆地站着,眼泪爬满了一张脸。”结合语境,发挥合理的想象,写一段人物的心理描写。【举一反三】练习: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继父张亚凌听母亲说,他进门时我只有五个月大。对“父亲”的记忆,别说我,就连比我大两

岁的三哥、大五岁的二哥,都说记忆里只有他。他在离我家不远的钢厂上班。外乡人,矮小,黑瘦,长得倒很筋骨。记忆里,他一下班,随便吃点,就到街口摆摊——修自行车捎带配钥匙。我呢,一直在旁边玩。没活干时,他就笑眯眯地瞅着我,那目光就柔柔软软地撒了我一身。有时,他会喊,妮儿,甜一下去。我就欢快地跑向他

,从那油腻腻的大手掌里捏起五分钱,买几颗水果糖。一剥开糖纸,我会举到他的嘴边,让他先舔一口,也甜甜。他会用干净点的手背噌一下我的小脸蛋,说,爸不吃,妮儿吃。妮儿嘴里甜了,爸就心里甜了。天黑了,准备回家了。不

用他说,我就爬上小推车,不歇气地连声喊着“回家喽——”“回家喽——”。直到去世前,他还在街口摆摊修自行车。他还能修理各种电器,巷子里的人经常跑到家里麻烦他。我有时就纳闷,问他,我真想不出,你还有啥不会的?他就笑了,说

,爸是从小卖蒸馍,啥事都经过。他对自己啥都不讲究,啥都是凑合。母亲常常说起他每月工资一个子不留地交给自己的事,说时总是撩起衣襟抹眼泪。母亲说,人家男人都吸烟喝酒,他咋能不眼馋?还不是咱娘五个拖累大,得攒钱。母亲也常在我们面前唠叨,说你们呀,要是对他

不好,就是造孽。妈一个妇道人家,咋能养活得了四个娃娃?早都饿成皮包骨头了!在家里,母亲很敬重他。他蹲在哪儿,饭桌就放到哪儿。我会以最快的速度给他的屁股下面塞个小凳子,哥哥们立马就围了过去。母亲边给他夹菜边说,你是当家的,得吃好。他又笑着夹给我们,“叫娃们吃,娃们

长身体,要吃好”。他几乎一年四季都是那蓝色厂服。母亲要给他做身新衣服时,他总说,都老皮老脸了,还讲究啥?给娃们做。“百能百巧,破裤子烂袄。”街坊嘲笑他,只知道挣钱舍不得花钱。“再能顶个屁,还不是在人家地里不下种光流汗?不就

是不掏钱的长工么?”熟识的人讥讽他,没有自己的孩子还那么撅着屁股卖命地干。流言风语咋能传不进他的耳朵?更有甚者给他说话直接带味儿。好几次,母亲没话找话硬拉扯到那事上想宽慰他,他只是笑笑,说没事,手底下的活都做不完,哪有闲功夫生气

?他不是脾气好,是压根就没脾气。邻里街坊说话不饶他倒也罢了,欺生。可爷爷奶奶大伯叔叔们从一开始就不同意他上门的,在本家的大小事上都不给他好脸色看,这就没道理了。可他,见谁都是乐呵呵的,才不理会别人紧绷着的脸。母亲为此很生气,说这一摊孤儿寡母不是你,

日子能过前去?给他们姓李的养活娃娃,凭啥还要看他们的脸色?断了,断了,不来往了!他倒给母亲和起脾气来。说忍一忍就过去了,都是一家人,计较啥?他是在我出嫁后的第二年走的,前一周还给我说自己身子骨硬朗着哩,孙子抱完了,就等着抱外孙哩。那天,他正补着车带,一头

栽下去,就再也没有醒来。我难过得无法原谅自己,因为我的记忆里竟然没有他衰老的过程,只有他不断劳作的身影!爸,皱纹何时如蛛网般吞没了他?爸,牙床何时开始松动以至于嚼不动他特喜欢吃的茴香味儿的干馍片?爸,您

胃疼得整晚整晚睡不着觉时想到过叫醒我们唠唠嗑来打发疼痛吗……倘若他病在床上,我们服侍了些日子,心里或许会好受些。可是,可是爱一直是单向流淌啊,我们究竟关心过他多少?!我没有生父的丝毫记忆,听母亲说,连大我七岁的大哥,在他进门后不久,

也再也没说起过生父。我记忆里的父亲就是他,也只有他。(本文有删改)1.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我们兄妹”对父亲的记忆“只有他”,有什么作用?(3分)2.阅读下列句子,简析加点词语反映的人物心理。(4分)①没活干时,他就笑眯眯地瞅着我,那目光就柔柔软软地撒了我一身。②母亲常常说起他每月工资一个子不留

地交给自己的事,说时总是撩起衣襟抹眼泪。2.文章以“继父”为题,为什么全文却不出现“继父”一词,只以“他”“爸”“您”来指称?(4分)4.“继父”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5分)【拓展提升】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最后的短信义兰寒冬,强壮的父亲竟然一下

子病倒,来城里住进了医院。我和先生都很忙,为了方便联系,就给父亲买了手机。父亲戴着老花镜,满面欢喜地摆弄着新手机,遇到病友就说:“我的新手机,我女儿买的。”在病床上,我手把手地教会了父亲拨打电话,接听电话,又自作主张地替他存了几个常用号码。我以为手机对父亲而言,只是“便携式电话”而已。六

十多岁的人了,能拨打接听就相当不错了。父亲住院,我在公司上班。我每天中午都给父亲打个电话,常常是匆匆两句就挂了,全然不顾父亲还在电话那端絮絮叨叨。父亲有时也给我打电话,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今天我精神好多了,你放心。”然后就是几床出院了、几床恶化了,几床陪伴不错

之类的鸡毛蒜皮。我常常粗暴地打断他的话:“年底了,我忙得很,我挂了。”周末去看父亲,他恳求我说:“听说发短信又便宜又不必接听,你教我发短信吧,到时你看一下就知道我说的事了!”我不耐烦地给他演示了一遍,说:“你有空就慢慢琢磨

吧!”顺手将《使用说明书》递给他。没过多久,我的手机“嘟”了一声,原来是父亲的短信发过来了。父亲呵呵笑着说:“以后挂盐水针的时候,我就给你发短信。”果然,父亲学会用手机发短信,我的手机像热线一样忙。他在短信里告诉我他用上新药了,主治医生来看过他了,又做了新

检查,睡眠也不错……当然最多的是关照我的生活和工作。每每我还在赖床,父亲的短信到了:“起床了吗?别误了上班”;每每到了吃饭时间,他的短信又到了:“吃饭了吗?别饿坏肚子”。每每我在网上聊天,他的短信又到了:“睡了吗?过度上网有害健康,关好

门窗,谨防小偷”……我想我30多岁了,还不能料理自己的生活吗?暗地里笑他婆婆妈妈。偶尔回个短信,连字都懒得打,找现成“电报式”的范本,“嗯”“好”“没”是我常用的消息内容。父亲的病加重了,确诊竟然是“胰头癌”

,他发短信开始吃力,我劝他说:“还是打电话吧!我不忙了。”父亲笑着说:“发短信,既便宜又解闷。”他扬扬手机说:“最最重要的是,它不会打断我的话。”听了这话,难过的感觉像潮水一样涌上我的心头,泪水溢出了眼眶。我怎么没想想,父亲还能给我发多少条短信呢?正

月十五,我去单位上班,收到父亲的短信:“我很好,勿念!”这是他所有短信中最简要的一个。我回了,说我下午就去医院,但我没想到的是,这是父亲给我的最后一条短信,最后一个安慰,最后一个善意的谎言。傍晚我到医院的时候,父亲已经深度昏迷,手机就摆在床头。母亲流着泪说,中午他就时不时地看手机,大概还想给你发

条短信。父亲走得十分意外,本来预计怎么也还有半年左右的时间,没想到上苍捉弄人。他留下的短信,我再也舍不得删去,这是父亲留给我的最后的财富和温暖。泪光迷离中,我仿佛看到父亲在天堂门口给我发短信,每个短信都带着老父的一颗心,向我飞来。(摘自《羊城晚报》)1.本文主要

记叙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一句话概括。(2分)2.“最后的短信”在文中具体指什么?本文以“最后的短信”为题,有何作用?(3分)3.请赏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我每天中午都给父亲打个电话,常常是匆匆两句就挂了电话,全然不顾父

亲还在电话那端絮絮叨叨。4.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的划线句子。(4分)①父亲戴着老花镜,满面欢喜地摆弄着新手机,遇到病友就说:“我的新手机,我女儿买的。”②听了这话,难过的感觉像潮水一样涌上我的心头,泪水溢出了眼眶

。5.请概括文中父亲的人物形象。(3分)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85618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