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专题18 家国情怀专项(原卷版).doc,共(8)页,687.500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93d7f28ee62613782d5ff72c8d0f5d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专题18:家国情怀专题课程标准: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课程目
标:在树立正确历史观基础上,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观;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正确的民族观,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了解并认同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文化观;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
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能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1.(2021湖北适应考)清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纂修的全
国地理总志《嘉庆大清一统志》,以京师为首,依次分述直隶、盛京等22统部(省)以及青海、西藏等地区。此举的历史意义在于A.维护国家主权B.扩大地方自治C.强化三省职权D.建立行省制度2.(2021湖北适应考)曾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指出:“资本国在中国培植的经济势
力,早已根深蒂固,牢不可破……(中国)要想发展资本主义和各资本国为经济战争,恐怕要糟到极点了。”作者认为A.中国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衡B.民族工业发展获得有利条件C.资本主义无法解决中国问题D.军阀利用帝国主义维持统治3.(2021江苏适应考)一战期间,14万华工“以工代兵”,远渡重洋前
往欧洲前线,使得英法诸国免除了人力资源匮乏的后顾之忧,极大地巩固了协约国的防线。因为华工们的辛勤工作和牺牲,中国外交官可以在巴黎和会上向全世界提出捍卫中国主权的要求。一战华工出国A.迫使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为中国成为战胜
国作出重大贡献C.用艰辛劳动改变欧洲的政治格局D.助力中国政府成功收复山东主权4.(2021江苏适应考)如图是革命艺术家彦涵创作的新门神年画,生动反映了八路军和民兵的英雄气概,受到抗日根据地老百姓的广泛欢迎。该作品重在A.宣传民众拥护
国共合作抗日B.倡导军民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C.激励军民效法古人保家卫国D.动员根据地民兵参加八路军抗战5.(2021辽宁适应考)1958年《人民画报》(海外版)刊出了新中国汽车的报道:“东风’牌轿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诞……京制造出‘井冈山’牌
轿车,天津也制造出‘和平’牌轿车”,“中国制造的公共汽车、卡车与轿车,安全,坚固,舒适”。这表明,当时新中国A.品牌建设是工业发展的重心B.工业产品的竞争力得到提升C.对外积极树立国家工业形象D.利用对外贸易打破西方封锁6.(2021年重庆适应考)1985年,经济学家薛暮桥说:“
几年前人民追求的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大件,现在这些耐用消费品已经基本满足需要了。人民开始追求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新三大件等高级耐用消费品。不论老三大件(主要是手表)还是新三大件,近几年价格是下降的,今后还有继续下降的趋势。”这说明当时中国A.经济发展改变
了人们的购物方式B.民众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C.改革开放切实改善了人们的生活D.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民众消费升级7.(2021湖北适应考)(新中国的教育事业)材料一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国家教育工作的总方针,其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
是新民主主义的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为工农开门。会议认为,必须对旧教育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改造。——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
纳新中国成立后教育性质的根本变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新中国成立后任一时段,概括该时段的教育成就并分析其原因。8.(2021江苏适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过去有人认为,与黄河流域相比,长江流域对中国文明的发展影响不大,然而近年来大量的发现说明并
非如此。约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分布于浙江北部和江苏南部,以环太湖地区为主。该文化于1936年首次在杭州附近的余杭县良渚镇发现。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200多处良渚遗址,遗址中的大部分小墓没有随葬品,大型墓葬则往往随葬数百件玉器和陶器。在以余杭莫角山为中心的遗
址群片区内,相继发现良渚文化的高等级贵族墓地、良渚古城的夯土城墙、祭坛以及手工业生产中心。2009年以后,在这片区域清理出稻田遗迹,发现大量碳化稻米,并探明良渚古城外围上游的11条水坝,与先期发现的长堤遗址共同构成了良渚古城的治水体系。良渚文化的考古学
研究对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摘编自刘莉等《中国考古学: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早期青铜时代》(1)据材料概括良渚文化的特点。(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良渚文化的发现在考古学上的价值。9.
(2021辽宁适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代东北中心转移至盛京后,逐渐形成以盛京为中心且设有驿站的多条道路,如从盛京向西南到山海关的“御路”、向北到开原的驿道、向东南至凤凰城的驿道、向西达蒙古地区的驿道等。其中,山海关一盛京一开原线是通往吉林、黑龙江的必经之路,最为
繁忙。——摘编自王绵厚等著《中国东北与东北亚古代交通史》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几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公路事业获得恢复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辽宁公路发展加快,省交通局(厅)出台了《辽宁省公路工程施工定额管理办法
》等文件,使各项管理制度逐步健全起来。至2018年6月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12.3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212公里,干线公路网布局进一步优化。全省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改造工程1.97万公里,所有市县城乡道路客
运一体化发展达到AAA级以上水平。——摘编自《辽宁省“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代盛京地区道路交通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辽宁公路交通发展的成就并分析其意义。10.(2021广东适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27年
10月,毛泽东进攻长沙失败后,准备向井冈山进发。他发现部队中有许多来自旧式军队的官兵打骂老百姓,有的战士还拿群众地里的红薯。这引起了毛泽东的忧虑,几天后他颁布了三条纪律:“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打土豪要归公。”后来毛泽东又提出了“上
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等“六项注意”。1929年后,修改补充为“八项注意”,“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基本形成。1947年10月10日,毛泽东为解放军总部起草了一份《关于重行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
令》。该训令提到,这部纪律规定“实行多年,其内容各地各军略有出入”,故作统一规定。朱德当时也说,必须要把红军的优良传统恢复起来。1949年5月下旬,第三野战军占领上海后,执行党的城市政策,严格遵守入城纪律。有市民回忆:“无数解放军战士日日夜夜风
餐露宿、不入民宅的情景,深深打动了我的心。”——摘编自《毛泽东选集》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土地革命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行“三大纪律八
项注意”的意义。1.(2020年海南卷)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凝聚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等各具特色的时代精神。其中,大庆精神产生于20世纪A.一二十年代B.三四十年代C.五六十年代D.七八十年代2
.【2020年天津】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经济极其落后的基础上,开始大规模工业建设,各行各业掀起劳动建设高潮。1955年3月,天津制表业的工人们在缺少资金设备、没有图纸资料的情况下,奋战数月,研制出第一块国产手表,用智慧的双手结束了“
中国只能修表,不能造表”的历史。由此可以看到当时四名工人在简陋的条件下研制手表A.国民经济恢复的重要成果B.工业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C.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D.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3.(2019年海南卷)五代时,有人赞扬科举制度说,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他强调的是
,科举考试A.实现王公子弟与百姓平等B.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C.体现了公平的选拔原则D.促成了国家统一4.(2020年山东卷)1900年,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根据材料,谈谈你对梁启超认识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5.(2020年全国卷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
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
史》等材料二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
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
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城邦兴起的历史条件。(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6.(2020北京卷)从战歌到国歌材料一1935年5月,上海电通影片公司拍摄了《风云儿女》,主题歌《
义勇军进行曲》广为传唱。丰子恺感叹,“荒山中的三家村里,也有‘起来起来’‘前进前进’的声音出之于村夫牧童之口……长沙的湖南婆婆,汉口的湖北军夫,都能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1939年前后,《义勇军进行曲》与《保卫黄
河》一起在延安地区传唱,国民政府也将该歌曲编入《中国抗战歌曲集》。1940年,美国歌手罗伯逊翻唱《义勇军进行曲》,以《起来》为名录制唱片,宋庆龄为之撰写序言称:“中国已经从新的群众传唱运动中发现了抵抗敌人的力量源泉。”二战结束时,《义勇军进行曲》成为盟军胜利凯旋曲目之一。材料二1948年5、
6月间,针对美国扶植日本,中国民众掀起抗议运动,为《义勇军进行曲》填写新词,改作《反美帝扶日进行曲》:“我们万众一心,反对出卖人民,前进,争取自由和平”。1948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人编辑的《群众歌曲选》中,《义勇军进行曲》排在首位,一同收录的还有《东方红》《八
路军进行曲》等。同月,国民政府出台“禁止广播不良歌曲”清单,《义勇军进行曲》名列其中。材料三1949年7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发布《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辞谱启事》,对国歌歌词要求如下:(1)中国特征;(2)政权特征;(3)新民主主义;(4)新中国之远景;(5)限用语体,不宜过长。该《
启事》解释如下:“中国特征(如地理、民族、历史、文化等)”“政权特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开国大典上,《义勇军进行曲》第一次作为国歌在天安门广场奏响。《
义勇军进行曲》为何被新中国选定为国歌?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对此做出历史解释。要求:从材料三对国歌歌词的五个要求中任.选.其.三.进行论述,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7.(2020年天津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70、80年代,清政府向美国和欧洲分批派遣留学生,总计200
余人。留学生侧重学习军事或与之密切相关的各门专业知识。多数人回国后凭借西学专长,得到了清政府的重视和任用,如严复、詹天佑等。——摘编自《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材料二甲午战后,赴日留学出现高潮,到1905年,留日学生达8000余人用兵中多为自费。在孙中山发动反清革命中留日生成为骨干力量,辛
亥革命时留学生起到了关键作用,如邹容、黄兴等。民国时期,从世界各国归来的留学生成为社会变革的核心力量。他们中涌现出一批中国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奠基者和代表人物,而且随着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革命家。——摘编自
《百年留学潮与中国现代化》材料三1949年12月,在中央文化教育委员会领导下,成立“办理留学生回国事务委员会”,动员国外留学生早日回国,统筹解决回国留学生的工作和生活安排。50、60年代,2500多名
旅居海外的专家、学者,放弃了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回国效力,为新中国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如邓稼先、钱学森等——摘编自《中华留学教育史录》(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留学生留学和归国情况的变化及其历史背景(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
识,说明这一时期留学生归国的原因。以近代以来一位杰出的留学归国历史人物为例,简评其志向情怀和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