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精品解析】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doc,共(8)页,2.306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8da5441cbf19cf6e4491d099116a09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高三六模考试地理试题本试卷共8页,20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Ⅰ卷共4页,Ⅱ卷共4页。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某市各区县2000和
2005年外来常住人口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中心城区外来常住人口的变化,主要原因是()A.产业结构调整B.房价大幅上涨C.严格落户政策D.市中心空洞化2.郊区外来常住人口变化带来的影响是()A.降低环境人口容量
B.加速城市规模扩大C.加剧市区交通拥堵D.增加社会养老负担青藏高原上的普若岗日冰原由于冰川规模巨大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区域。该冰原周边地区分布有高度较大的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沙丘的面积、密度相对较小,物质来源主要是冰蚀物和冰碛物。暖季沙丘以风蚀作用为主,并产生移动;冷
季以加积(沉积、累加)作用为主,沙丘基本固定。调查发现,近20年来,令戈错面积呈现扩大趋势。下图示意普若岗日冰原毗邻地区的地貌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3.普若岗日冰原西侧沙丘()A.沉积物颗粒大小混杂B.间距相
对较小C.主要受偏东风的影响D.沙源供给不足4.冷季沙丘以加积作用为主的主要原因是()A.风力较弱,风沙沉积B.植被茂密,固沙作用明显C.降水较少,地表多沙D.气温较低,沙丘表层冻结5.令戈错面积持续扩大的同时,藏西北地区的草地()A.生产力提高
B.生长季缩短C.载畜量降低D.沙漠化加剧“矮砧密植”是用矮化砧木嫁接的果树,应用生物或栽培措施使果树生长比常规矮小,树冠紧凑的栽培模式。苹果树是喜低温、干燥的温带果树,要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左图为黄土高原某地“矮砧密植
”标准化果园景观图,“果树攀着支架长、水肥顺着管道滴灌、防雹网树顶张、火虫灯光诱”等新技术的应用是该果园的最大特点。下图为两种不同栽培技术下的果树树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6.根据图文材料分析,与传统果树种植相比较,苹果“矮砧密植”栽培模式的优点不包
括()A.果树矮枝多,容成花B.产量高,苹果品质一致性高C.便于机械化作业D.苹果树抗旱抗倒性强7.推测黄土高原最适宜发展“矮砧密植”苹果种植技术的黄土地貌类型是()A.黄土墚B.黄土峁C.黄土塬D.沟谷埽(sǎo)工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以梢料、苇、秸和土石分层捆束制成的河工建筑物,可用于
护岸、堵水口和筑坝等。其卷制方式为:以梢芟分层匀铺,压以土及碎石,然后推卷成捆,用竹索、草绳等捆扎维系,即成埽捆,将若干埽捆下至河岸指定位置,并用桩、绳固定,即成埽工。按形状又有磨盘、月牙、鱼鳞、耳子、扇面等埽,按作用又分为藏头、护尾、裹头等
埽。下图为各种护岸埽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古人选择埽工作为治水河工建筑物,是因为()①原料丰富易得②工程坚固永久③易于制作施工④管理费用较小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9.护岸埽多筑建在河流的()A.较低河岸;凸岸B.较低河岸;凹岸C.较高河岸;凸岸D.较高河岸;凹岸巨大的地
面温差造成高空水平气压梯度力大,从而使得上层空气快速流动,称为急流。急流可以驱动近地面天气系统的移动。温带急流位于高层中纬西风带,其位置和强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而且其移动路4径越弯曲,大气运动越强烈。下图示意某时段北美温带急流。据
此完成下面小题。10.与夏季相比,冬季北美大陆温带急流()A.位置偏北风速偏大B.位置偏北风速偏小C.位置偏南风速偏大D.位置偏南风速偏小11.图中温带急流的路径由蜿蜒波动发展为平直移动,往往象征着()A.台风形成B.寒潮结束C.沙尘肆虐D.对
流加剧下图为皖南山区某地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左)与该区甲镇(30°N)健身广场内某日正午高、低杠光影分布图(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图中A湖下游无河相通,但湖水水位下降快,其原因可能是()A.纬度较低,气
温高,蒸发强烈B.为咸水湖,蒸发量大于降水量C.常年盛行东南风,湖水蒸发快D.湖区有石灰岩分布,渗漏明显13.该日正午健身广场内高杠北端A光影正落于低杠支杆中点,则一年中是否存在A光影正落于低杠支杆脚B点的时刻,且高杠高度为()A.存在2.55mB.不存在2.5mC.存在2.5mD.不存在2
.6m我国北方某山最高海拔为3061m,高山带海拔2895m处年平均气温为-4.0℃,年降水量平均为880.6mm。该山北坡(即阴坡)海拔2810m左右为森林上限(即林线),在林线附近典型的山地针叶林以“树岛”或孤立木的形式存在,林线以上为高山蒿草
草甸。1956年以来,该山高山带的年均气温基本在持续升高,而近520年的升温更为明显,高山蒿草草甸分布海拔由2895m升高到2965m。如图是树木年龄与分布高度之间的关系图。据此完下面小题。14.该山高山带的气候()A.寒冷干燥B.温暖湿润C.寒冷湿润D.温暖干燥15.海拔是决定
草本植物群落分布的决定性因素,近20年,该山高山带的平均温度可能升温()A.0.12℃B.0.22℃C.0.32℃D.0.42℃(一)必做题(47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1是历史教材中的一
幅“秦长城示意图”,同学们发现秦朝北部疆域界限大致与长城重叠。史书记载,秦始皇修筑长城历时五年,动用了约三十万劳动力,这个数字相当于当时全国男劳动力的十分之一。著名学者余秋雨将长城描述为“天地之力借秦始皇
之手画下的一条界线”。下图2是考古所发现的,在秦朝时期咸阳一带的关中地区以图示的方式开挖水渠发展种植业,大量引用源自于黄土高原的泾河水灌溉。《史记》记载:“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6(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
知识推测秦朝时期中国的人口特征。(2)说明当地以图示形式开挖水渠发展农业的意义。(3)该地区早期修建的灌渠现大多已老化失修,出现严重的阻塞与渗漏现象。请说明灌渠老化失修所带来的危害。17.阅读图文材料,完
成下列要求。四川盆地北部边缘的青川县,处于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交界处,最高处海拔达3837米,常年积雪。该县的菜溪村青竹江边上有一个岩性为石灰岩的山洞,每年到春季,这个山洞就会涌出很多鱼,当地人就在洞口“守洞待鱼”。下图为该鱼洞示意图。7(1)描述这个鱼洞的形成过程。(2)分析春季从山洞涌出很
多鱼的原因。(3)请为“守洞待鱼”这一自然现象持续存在提出保护措施。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瓷器是中国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创造。古越地区(今绍兴、宁波等地)是越瓷贡品“秘色瓷”的主要产地,该地历史上利用本地丰富的原
生高岭土和瓷石矿藏,引进岳州窑、曲阜窑烧制技术,采用熔点高、火焰长、燃烧速度快的松木为燃料,成功制作出了“秘色瓷”。越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输往世界各地的主要货物之一,而以骆驼为主要交通工具的陆地丝绸之路越瓷的销售数量并不大。下图示意越瓷对外贸易之东北航线,船队
航行尽量在夏季出发,大致沿逆时针方向到达日本列岛、朝鲜半岛等目的地后,冬季沿我国沿海返航到明州(今宁波)。8(1)简述古越地发展“秘色瓷”贡品的优势条件。(2)与陆地丝绸之路相比,简析海上丝绸之路出口瓷器的优势。(3)说明越瓷对外贸易之东北航线
规划的合理性。(二)选考题∶共8分。请考生从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9.【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第三届北京地景设计艺术节秉承“生态环保”“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理念,以“时代盛景、大地新生”为主题,通过设计师们的创新想象,结合公园内的自
然景观,利用100余吨各种生态环保材料如枯枝、落叶、树皮等完成制作,在园区的草坪、斜坡等处呈现不同主题寓意的地景艺术作品。49件地景艺术作品分布于绿心公园和世界花卉大观园。作品可展示一个冬天,春天以后,种上藤蔓、攀援植物,可以开出美丽的花朵。明年此时,经加工、降解、处理
,变成肥料基质,回归大地。未来,北京有条件的公园都将在冬季开展地景艺术作品展示,将冬天的枯枝落叶等废弃物“变废为美”。下图为第三届北京地景设计艺术节的部分作品景观图。说出图示地景艺术作品作为旅游资源的特点,及举办该活动对城市和市民的意义。20.[环境保护]近年来我国城市
高架桥交通发展迅速,但是其下部剩余空间未被有效利用。高架桥下自然环境较差,杂草丛生,常常成为堆放杂物、搭建违章建筑的场所,被称为“灰色空间”。部分城市效仿发达国家的经验,计划在高架桥下营造具有活力的商业空间,引进餐饮、画廊、纪念品店等
业态,以改善高架桥下“灰色空间”的环境面貌,增强经济活力。分析高架桥下形成“灰色空间”的原因,并简述“灰色空间”商业化改造须注意的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