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7 页
  • 大小 983.937 KB
  • 2024-09-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安徽师范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安徽师范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安徽师范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4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安徽师范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含解析.docx,共(27)页,983.937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6e36bf8728410d727d0e609e5f1df0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查高一生物试题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学说的创立过程完全由施莱登和施旺两人完成B.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和多样性C.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理论与实验结合的过程D.列文虎克最早观察到了不同形态的细菌,并将其命名为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学说的内容: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②细胞是一个相对

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细胞学说的意义:阐明了动植物都是以细胞为基本单位,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详解】A、施莱登和施旺在其他科学家的研究基础上,提出细胞学说,A错误;

B、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B错误;C、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动植物的微观结构,同时不断提出新理论,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理论与实验结合的过程,C正确;D、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许多规则的“小室”,他将这些小室命名为细胞,D错误。故选C

。2.下列事实或证据不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是()A.离体的叶绿体在一定条件下能释放氧气B.人体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C.父母亲通过生殖细胞将遗传物质遗传给下一代D.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能进行

运动和分裂【答案】A【解析】【分析】草履虫、绿眼虫和变形虫都是单细胞生物,是由单个细胞组成的,说明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多细胞生物依赖组成生物体的所有细胞,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不管

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细胞是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说明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详解】A、离体的叶绿体在一定条件下能释放氧气,叶绿体是细胞器不是细胞,A符合题意;B、人体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通过细

胞间的合作完成个体的生命活动,B不符合题意;C、父母亲通过生殖细胞将遗传物质遗传给下一代,完成生殖、遗传功能,C不符合题意;D、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能进行运动和分裂,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D不符合题意。故选A。3.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研究表明,其遗传物质是单链R

NA.该病毒会侵染人体肺部细胞,可能导致感染者出现肺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019-nCoV可在冷冻食品包装袋上大量增殖B.2019-nCoV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所以需要寄生生活C.2019-nCoV的遗传物质由4种碱基和4种核苷酸组成D.2

019-nCoV由于其结构简单,所以是最小的生命系统【答案】C【解析】【分析】病毒为非细胞生物,专性寄生物,不具有独立的代谢能力,通过不断侵染细胞显示其生物活性。【详解】A、2019-nCoV专性寄生生物,只能在活细胞中生存,不会在冷冻食品包装袋上大量增殖,A错误;B

、2019-nCoV没有细胞结构,不含有细胞器,B错误;C、2019-nCoV的遗传物质是RNA,由4种碱基(A、U、C、G)和4种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组成,C正确;D、2019-nCoV由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D错误。故选C。4.金秋十月是桂

花盛开的季节,一棵桂花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为()A.细胞→组织→系统→个体B.细胞→组织→器官→个体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D.细胞→组织→系统→器官→个体【答案】B【解析】【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

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详解】ABCD、植物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植物没有系统层次,ACD错误,B正确。故选B。5.下列①②③④⑤⑥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步骤,下图1和2为显微镜观察

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是要的观察对象,由视野1到视野2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①转动细准焦螺旋;②转动粗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④转动转换器;⑤向左下方移动装片;⑥向右上方移动装片A.⑤④③①B.④⑤②③C.⑤④③②D.④⑤③②【答案】A【解析】【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①转动反光镜

使视野明亮;②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③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④用细准焦螺旋调焦并观察。【详解】1图为低倍镜视野,2图为高倍镜,从1到2,所观察物像也移至视野中央,同向原则,第一步应向左下方移动装片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即⑤;第二步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即④;第三步调节光圈把视野亮度调至适宜,即③;第四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即①,故由视野1到视野2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⑤④③①,A符合题意。故选A。6.下列对图示的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图①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a转换成b,则视野中观察到

的细胞数目增多B.若图②是显微镜某视野下洋葱根尖的图像,则向右移动装片能观察清楚c细胞的特点C.若图③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流动,发现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则实际上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D.当图④视野中的64个细胞变为4个时,视野明显变暗【答案】D

【解析】【分析】由题图信息分析可知,图①中b物镜离载玻片的距离比a近,这说明b的放大倍数大于a;③是植物细胞。【详解】A、由图分析可知,图①中的a、b带有螺纹是物镜,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若图①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a转换成b,是由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

少,A错误;B、若图②是显微镜下洋葱根尖某视野的图象,c细胞位于视野的左方,则向左移装片能观察清楚c细胞的特点,B错误;C、若图③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流动时,发现细胞质的流动是顺时针,则实际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C错误;D、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细胞数越少,当图④视野中的64

个组织细胞变为4个时,放大倍数变大,视野明显变暗,D正确。故选D。7.科学家发现一类生物mycoplast,该类生物很小,直径0.1~0.3微米,约为细菌的十分之一。其内部有一个裸露的环状双螺旋DNA作为其遗传信息的载体。mycoplast能在培

养基(可以培养微生物的一种营养基质)上独立生存,但该类生物有很多种都在细胞内寄生繁殖,而且其形态可以随机变化。对于这类生物,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因为它在细胞内寄生,所以这是一种病毒B.因为它的形态可变

,说明其没有细胞壁,所以这是一种单细胞动物C.通过对题干的理解,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原核生物D.该生物只含有一种核酸【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C、根据题干信息“mycoplast能在培养基(可以培养微生物的一种营养基质)上独立生存”可知,该生物不是病毒,而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原核生物,因为

病毒不能在独立的在培养基上生存,A错误、C正确;B、能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生物不可能是结构比细菌还复杂的动物细胞,B错误;D、原核生物中通常都有两种核酸,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C。【点睛】解决本题关键在于抓住题干信息中“mycoplast能在培

养基(可以培养微生物的一种营养基质)上独立生存”,推测该生物不是病毒而是原核生物,进而确定其有细胞结构,含两种核酸,DNA是遗传物质。8.下列有关颤蓝细菌和水绵的描述错误的是()A.颤蓝细菌和水绵均具有细胞壁B.相同长度丝状体中颤蓝细菌细胞个数少于水绵C.颤蓝细菌内有叶绿素,水绵中

有叶绿体D.颤蓝细菌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而水绵中有【答案】B【解析】【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有一个环状的DNA分子,其所在区域叫拟核。原核细胞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支原体是一类没有细胞壁、高度多形性、

能通过滤菌器、可用人工培养基培养增殖的最小原核生物。【详解】A、颤蓝细菌是原核细胞,水绵是植物,均具有细胞壁,A正确;B、颤蓝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比真核生物水绵的细胞小,故相同长度丝状体中颤蓝细菌细胞个数

多于水绵,B错误;C、颤蓝细菌内有叶绿素和藻蓝素,水绵中有带状叶绿体,C正确;D、颤蓝细菌是原核细胞,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而水绵中有,D正确。故选B。9.如图为生物种类的概念图,对a、b、c所代表的生物分类正

确的是()A.a—原核生物、b—细菌、c—流感病毒Ba—真核生物、b—真菌、c—大肠杆菌C.a—真核生物、b—植物、c—蓝细菌D.a—原核生物、b—细菌、c—乳酸菌【答案】D【解析】【分析】一些常考生物的类别:常

考的真核生物:绿藻、水绵、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常考的原核生物:蓝细菌(如颤蓝细菌、发菜、念珠蓝细菌)、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肺炎链球菌等)、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此外,病毒既不是真核

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详解】AD、从图中的关系可以看出,a、b、c之间属于从属关系,a的范围最大,c的范围最小。若a是原核生物,b可以是细菌,但流感病毒是非细胞结构,不在b的包含范围内,而乳酸菌是细菌的一种,在b的包

含范围内,A错误,D正确;.BC、大肠杆菌和蓝细菌都是原核生物,不在a的包含范围内,B、C错误。故选D。10.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①蓝细菌②酵母菌③草履虫④小球藻⑤水绵⑥青霉菌⑦金黄色葡萄球菌⑧放线菌A.①⑦⑧B.①②⑥⑧C.①③④

⑦D.①⑤⑥⑦【答案】A【解析】【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有一个环状的DNA分子,其所在区域叫拟核。原核细胞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支原体是一类没有细胞壁、高度多形性、能通过滤菌器、可用人工培养基培养增殖的最小原

核生物。【详解】ABCD、原核生物是由原核细胞组成的,代表生物是细菌,如题中的蓝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放线菌。酵母菌是真菌、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小球藻、水绵是植物,BCD错误,A正确。故选A。11.有关下列5种生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和⑤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

.①②细胞之间具有差异性,但无统一性C.①②④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都是自养生物,细胞内都含有叶绿体D.①②③④⑤都含有蛋白质,但不都含有染色体【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①蓝细菌是原核生物,②衣藻是单细胞真核生物,③大熊猫、④竹子

都是真核生物,⑤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属于真核生物,也不属于原核生物。【详解】A、①蓝细菌和⑤新冠病毒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细胞结构,A错误;B、①②细胞之间具有差异性,也有统一性,例都含DNA、都能进行光合作用等,B错误;C、①蓝细菌是原核生

物,不含叶绿体,C错误;D、①蓝细菌⑤病毒,都含有蛋白质,都不含有染色体,②衣藻③大熊猫④竹子含有蛋白质,都含有染色体,D正确。故选D。12.微量元素的作用可通过下面哪一实例得到证实()A.缺氮时叶片变黄B.缺铁时会导致贫血C.动物血钙含量太低时肌肉抽搐D

.缺磷时会影响磷脂的合成【答案】B【解析】【分析】1、对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区分:大量元素包括C、H、O、N、P、S、K、Ca、Mg;微量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2.、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是根据元素的含量划分的。无论是大量元素

还是微量元素,都是生物体必需的元素。【详解】A、缺氮时叶片变黄,但N是大量元素,A错误;B、缺铁时会导致贫血,铁是微量元素,B正确;C、动物血钙含量太低时肌肉会抽搐,但Ca是大量元素,C错误;D、缺磷

时会影响磷脂的合成,但P是大量元素,D错误。故选B。13.下列有关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材料的选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甘蔗茎中含有丰富糖类且近于白色,因此可用于还原糖的鉴定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材料【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

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

定,呈橘黄色(或红色)。【详解】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中含有的均为蔗糖,而蔗糖不属于还原糖,A错误;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便于做切片,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B正确;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且色浅,是进行蛋白质实验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

C正确;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理想材料,但应适当稀释,D正确。故选A。14.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A.旱生植物比水生植物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其原因之一是结合水的相对含量较高B.生理盐水能维持人体渗透压的平衡,防止细胞失水皱缩或吸水涨破C.镁离

子是叶绿素的重要成分,缺镁会造成叶片发黄D.细胞吸收的一些无机盐会参与细胞中有机物的合成,如磷参与合成核酸、脂肪等【答案】D【解析】【分析】1、细胞内的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主要是自由水,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

质,自由水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2、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离子,有些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如Fe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许多无机盐对

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有些无机盐还参与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详解】A、结合水与植物的抗逆性有关,旱生植物比水生植物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其原因之一是自由水的相对含量较低,结合水的含量较高,A正确;B、生理盐水与细

胞外液的渗透压相等,因此生理盐水能维持人体渗透压的平衡,防止细胞失水皱缩或吸水涨破,B正确;C、镁离子是叶绿素的重要成分,缺镁会造成叶绿素合成不足,叶片发黄,C正确;D、脂肪的组成元素只有C、H、O,

不含有磷,D错误。故选D。15.观察细胞质流动的实验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叶绿体A.绕液泡做定向循环流动B.绕液泡做不定向循环流动C.绕细胞核做定向循环流动D.绕细胞核做不定向循环流动【答案】A【解析】【详解】叶绿体中含有色素,呈绿色,便于观察;且成熟的植物细胞中,液泡所

占的体积最大。在观察细胞质流动实验中,可观察到叶绿体绕液泡做定向循环流动。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观察线粒体和叶绿的体实验。在观察叶绿体时,同时可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对于此类试的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

注意积累。16.根据表中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在彻底氧化分解时的差异进行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物质部分元素的比列氧化分解CO最终产物产生的水量脂肪75%13%CO2,H2OX糖类44%50%CO2,H2OYA.相同质量条件下,脂肪比糖类在氧化分解时耗氧量多B.脂

肪中的H的比例是12%C.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氧化分解时产生的水量X<YD.脂肪中H的比例较高,氧化分解时释放的能量较多【答案】C【解析】【分析】脂肪和糖类在元素组成特点上、耗氧量、放能多少方面进行比较的题目,分析题干表格可知,同质量的脂肪和糖

类相比,O元素含量少,H元素含量多,释放的能量也较多。【详解】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由于脂肪、糖类均只含C、H、O,因此脂肪中H占12%,糖类中H占6%。与相同质量的糖类相比:脂肪中H的含量较多,故其彻底氧化分解时消

耗的氧和生成的水较多,释放的能量也较多。综上所述,A、B、D正确,C错误。故选C。17.下图是生物细胞中某种有机分子的结构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这种物质在室温下往往成固体形态B.这种物质水解能产生合成磷脂的物质C.脂肪的物理形态与甘油分子的种类有关D.人体皮下组织中含有

丰富的这类物质【答案】C【解析】【分析】该生物是脂肪,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酯,即三酰甘油(又称甘油三酯)。其中甘油的分子比较简单,而脂肪酸的种类和分子长短却不相同。脂肪酸可以是饱和的,也可以是不饱和的。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时呈液态,如日常炒菜用的食用油

(花生油、豆油等);大多数动物脂肪含有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固态。【详解】A、该生物分子是脂肪,含有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以固体形态存在,A正确;B、脂肪水解生成甘油和脂肪酸,是合成磷脂的物质,B正确;C、脂肪的物

理形态和脂肪酸有关,和甘油种类无关,C错误;D、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人体皮下组织中含有丰富的这类物质,D正确。故选C。18.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约21种,有的氨基酸几乎不溶于水,而有的氨基酸却易溶于水,这种差异的产生最可能取决于两者的()A.R基组成不同B.氨基、羧基数目不同C.结构完全不同

D.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答案】A【解析】【分析】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结构通式为:,每个氨基酸都有一个中心碳原子上连接一个氨基、一个羧基和一个氢,其余为R基,R基决定氨基酸的种类和性质。【详解】ABCD、决定氨基酸种类和性质的是氨基酸的R基,

BCD错误,A正确。故选A。19.如图表示一个由200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分子中含有198个肽键B.这200个氨基酸中至少有200个氨基C.合成该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3600D.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4个游离的羧基【答案】C【解析】

【分析】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2、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

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

数-肽链数,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去水分子数×18。【详解】由题图看出该蛋白质有两条肽链并且两条肽链由两个肽键连接,链内肽键198个,链间肽键2个,共200个肽键,A

错误;因链间的肽键是R基上的氨基和羧基形成的,所以,200个氨基酸中至少有202个氨基,B错误;脱水缩合成该蛋白质时脱去水分子200个,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200×18=3600,C正确;该蛋白质有两条肽链,至少含2个羧基,D错误,综上所述,选C项。【点睛】针

对蛋白质相关计算问题,只需记住核心规律:“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目”,其余计算公式可用举例画图的方法自己推导出。20.—条由15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分子式为C74H113N19O26S。这条多肽链经水解后的产物中有5种氨基酸:半胱氨酸(C3H7NO2S)、丙氨酸(C3H7N

O2)、天冬氨酸(C4H7NO4)、赖氨酸(C6H14N2O2)、苯丙氨酸(C9H11NO2),各种氨基酸对应结构式如下图。则水解产物中天冬氨酸和赖氨酸个数分别是()A.4和5B.5和5C.4和4D.5和4【答案】D【解析】【分析】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

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的过程;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至少含有的

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氮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氮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氮原子总数,氧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总数一脱去水分子数,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脱去水分子数×18。【详解】设该多肽(十五肽)中含

有天冬氨酸β个,根据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总数一脱去水分子数,可得4β+(15-β)×2-(15-1)=26,解得β=5个;设该多肽(十五肽)中含有赖氨酸α个,根据氮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氮原子总数,可得2α+(15-α)=19,解得

α=4个,D正确,ABC错误。故选D。21.某50肽中有丙氨酸(R基为—CH3)4个,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图所示),得到4条多肽链和5个氨基酸(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水解得到的全部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比原50肽

多了144B.水解得到的4条多肽链比原50肽至少减少了2个氧原子C.若将得到的5个氨基酸缩合成一条肽链,则有3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D.若将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重新连接成一条长链,则将脱去3个H2O【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该多肽链中丙氨酸的位置是21位、27位、35位、4

9位,因此如果脱掉其中的丙氨酸,需要水解掉8个肽键,形成4条多肽链和5个氨基酸。【详解】A、该50肽水解掉图中4个丙氨酸,需要断裂8个肽键,即需要8个水,因此水解得到的全部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比原50肽多了18×8=144,A正确;B、将该50肽水解脱掉其中的4个丙氨酸,形成

4条多肽链和5个氨基酸,共需8分子水,每分子水含有一个氧原子,而5个游离态氨基酸至少含有10个氧原子,所以该50肽水解得到的4条多肽链比原50肽至少减少了10-8=2个氧原子,B正确;C、得到的5个氨基酸是两

种,如果将得到的5个氨基酸合成一条肽链,则有5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C错误;D、如果将四条肽链连接形成一条肽链,则需要形成3个肽键,脱去3个水,D正确。故选C。22.在提取蛋白质A的过程中,β-巯基乙醇的使用浓度会直接影响蛋白质A的结构,当β-巯基乙醇的使用浓度过

高时,蛋白质A的二硫键断裂(-S-S-被还原成-SH),肽链伸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A的功能与其空间结构的变化直接相关B.蛋白质A受到高浓度的β巯基乙醇影响后,其元素组成发生了改变C.蛋白质的空

间结构被破坏后,仍然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D.用高浓度的β-巯基乙醇处理蛋白质A并不会改变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答案】B【解析】【分析】蛋白质结构:(1)氨基酸→多肽:氨基酸分子互相结合的方式是: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

-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做肽键。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以此类推

,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含有多个肽键的化合物,叫做多肽。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做肽链。(2)多肽→蛋白质肽链盘曲、折叠,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许多蛋白质分子含有几条肽链,它们通过一定的化学键互相结合在一起。这些肽链不呈直线,也不在同一个平面上,形成更为复杂的空间结构。【详解】A、

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功能,蛋白质A的功能与其空间结构的变化直接相关,A正确;B、蛋白质A受到高浓度的β巯基乙醇影响后,二硫键断裂等,但其元素组成不发生改变,B错误;C、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后,仍然具有肽键,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

现紫色,C正确;D、用高浓度的β-巯基乙醇处理蛋白质A,二硫键断裂等,不破坏肽键,并不会改变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D正确。故选B。23.下面关于DNA和RNA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所有生物中都有2种五碳糖、5种含氮碱基B.新型冠

状病毒体内的核酸初步水解后可得到8种核苷酸C.硝化细菌的遗传物质中含有5种含氮碱基D.HIV的核酸中含有4种含氮碱基和4种核苷酸【答案】D【解析】【分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DNA与RNA在组成成分上的差异是:五碳糖不

同,碱基不完全相同,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详解】A、病毒只有一种核酸,故只含有一种五碳糖(核糖),4种碱基(A、U/T、G、C),

A错误;B、新型冠状病毒体内的核酸是RNA,初步水解后可得到4种核糖核苷酸,B错误;C、硝化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含有4种含氮碱基,C错误;D、HIV的核酸是RNA,含有4种含氮碱基(A、U、G、C)和4种核糖核苷酸,D正确。故选D。24.对细胞膜成分和结构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

程,下列关于细胞膜成分和结构探索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欧文顿通过对膜成分的提取和化学分析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根据提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脂质铺展成的单分子层的面积是该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推测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C.根据电镜下细胞膜呈清

晰的亮—暗—亮三层结构,罗伯特森认为细胞膜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D.流动镶嵌模型认为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所有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1、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

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2、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3、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

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4、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并大胆地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是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

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电镜下看到的中间的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的暗层是蛋白质分子,他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5、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实验,以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6、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为

流动镶嵌模型大多数人所接受。【详解】A、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因此,他并不是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得出的该假说,A错误;B

、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成熟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B正确;C、罗伯特森在

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生物膜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的,但该模型为静态模型,无法解释细胞的生长、变形虫的变形运动等现象,C错误;D、流动镶嵌模型认为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

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D错误。故选B。25.荧光漂白恢复技术在细胞生物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包括三个步骤:将绿色荧光蛋白共价结合在膜蛋白上,细胞膜呈现一定强度的绿色;激光照射淬灭(漂白)膜上部分区域绿色荧光,被照射部分荧光蛋白将不会再发出荧光;检测淬灭部位激光照射前后荧光强度

的变化情况。实验过程如图甲,结果如图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应用该技术可以测定膜上单个蛋白质的流动速率B.用绿色荧光染料与膜上的磷脂结合开展实验,淬灭部位荧光也会再现C.降低实验温度,漂白区域荧光强度恢复到F2的时间将延长D.理论分析,漂白区域恢复足够

长的时间荧光强度F2仍小于F1【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图甲,膜上的蛋白质被绿色荧光染料染色后,激光会使膜部分淬灭,过段时间后,淬灭部位再次出现绿色荧光。分析图乙,再次出现的荧光强度F2略低于F1。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脂

质和少量糖类组成。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膜的结构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详解】A、淬灭部位荧光再现,是膜蛋白分子运动的综合表现,应用该技术不能测定膜上单个蛋白质的流

动速率,A错误;B、细胞膜成分主要是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膜上的磷脂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用绿色荧光染料与膜上的磷脂结合开展实验,淬灭部位荧光也会再现,B正确;C、降低实验温度,膜的流动速度减慢,漂白区域荧光强度恢复到F

2的时间将延长,C正确;D、激光照射淬灭(漂白)膜上部分绿色荧光,该部分荧光不可恢复,因此,漂白区域恢复足够长时间后,其荧光强度F2小于漂白前的荧光强度F1,D正确。故选A。26.以下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三种形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激素调节过程中,信息交流方式与图甲所示相同B.精子和卵细胞

受精时要发生图乙所示的信息交流方式C.图中的B、D都是靶细胞,依赖表面上的受体C与信号分子结合,从而接受信息D.图丙中的植物细胞依靠胞间连丝交流信息,但不能交换物质【答案】D【解析】【分析】1、图甲表明,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血液流到全身各处

,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进行信息传递。2、乙表示的是细胞膜直接接触,③表示的是信号分子,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就是细胞膜直接接触。3、图丙表示,高等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传递信息。【详解】A、激素调节过程中,激素随血液流到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进行信息传递,与图甲

所示相同,A正确;B、精子和卵细胞依靠膜上糖蛋白的识别,靠细胞与细胞的直接接触进行信息传递,与图乙所示相同,B正确;C、图中的B、D都是信号分子的作用对象,都是靶细胞,都依赖表面上的受体C(糖蛋白)与信号分子结合,

从而接受信息,C正确;D、丙中的植物细胞依靠胞间连丝交流信息,高等植物细胞间可以依靠胞间连丝交换某些物质,D错误。故选D。27.有关下图中细胞器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是ceB.不含磷脂分子的细胞器是bfC.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是eD.与分泌蛋白形成有关的细

胞器是acdf【答案】A【解析】【分析】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具双层膜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具单层膜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没有膜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共

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中心体。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有叶绿体、液泡。【详解】A、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是c线粒体(DNA和RNA)、e叶绿体(DNA和RNA)、f核糖体(RNA),A错误;B、不含磷脂分子的细胞器(没有膜的细胞器)是b中心体、f核糖体,B正

确;C、图中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是e叶绿体,C正确;D、与分泌蛋白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a高尔基体、c线粒体、d内质网、f核糖体,D正确。故选A。28.下图是某些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是中心体,与水稻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有关B.②是线粒体,

双层膜细胞器,是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C.③是叶绿体,双层膜细胞器,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D.④是粗面内质网,附着于其上的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①为中心体,无膜结构的细胞器,主要分布

在动物细胞内,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②为线粒体,普遍分布在真核生物细胞内,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真核生物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大多数生命活动提供能量;③为叶绿体,主要分布在叶肉细胞内,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④为内质网,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内,具有单层膜结构的

细胞器,是蛋白质和脂质的合成车间。【详解】A、水稻是高等植物,其细胞中不含中心体,A错误;B、②是线粒体,双层膜细胞器,是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B正确;C、③是叶绿体,双层膜细胞器,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C正确;D、图中④上附着有核糖体,是粗面内质网,

附着于其上的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D正确。故选A。29.下图为某动物细胞内部分蛋白质合成、加工及转运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高尔基体对其加工的蛋白质先进行分类再转运至细胞的不同部位B.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通过囊泡运输到内质网腔内进行加工C.囊泡与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共同构成了细胞的

生物膜系统D.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形成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可知,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肽链的折叠等加工,然后通过高尔基体的进一步加工、分类、包装,运到细胞的特定位置。【详解】A

、由图可知,高尔基体对其加工的蛋白质先进行分类和包装后再转运至细胞的不同部位,A正确;B、附着核糖体合成的多肽是在信号肽的引导下进入内质网腔进行粗加工的,这一过程没有囊泡运输,B错误;C、囊泡与细胞膜、

核膜和细胞器膜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C正确;D、据图分析可知,细胞膜上糖蛋白(膜蛋白)的形成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D正确。故选B。30.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膜、叶绿体的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与小肠黏膜等都属于生物膜系统B.合成蛋白质类激素的分泌

细胞的内质网一般比较发达C.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完全一致,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一定的联系D.枯草杆菌也具有生物膜系统,否则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答案】B【解析】【分析】1、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叶绿体、溶酶体等细胞器膜和核膜、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2、生物膜系统的功能:(1)保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过程起决定作用;(2)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3)分

隔细胞器,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详解】A、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因此细胞膜、叶绿体的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等都属于生物膜系统,但小肠黏膜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上皮组织,不属于生物膜系统,A错误;B

、蛋白质类激素一般为分泌蛋白,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参与完成分泌蛋白的修饰加工,则内质网一般比较发达,B正确;C、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一定的联系,C错误;D、枯草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细胞器膜和核膜,因此不具

有生物膜系统,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4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总计40分)31.研究人员对取自5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生活细胞(甲、乙、丙、丁、戊)进行分析、观察等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项目核膜叶绿素叶绿体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壁甲√√√√√√乙√××√√√丙√××√√×丁×√×√√√戊

×××√√√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请据表作答:甲、乙、丙、丁、戊五种细胞中:(1)______最可能取自高等植物,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

_最可能取自动物,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最可能是念珠蓝细菌,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甲②.细胞中有核膜、细胞壁和叶绿体(2)

①.丙②.细胞中有核膜却无细胞壁(3)①.丁②.该细胞没有核膜和叶绿体,但是含有叶绿素【解析】【分析】分析表格:甲含有核膜,为真核细胞,且其含有叶绿体和细胞壁,属于植物叶肉细胞;乙含有核膜,为真核细胞,且其有细壁,但是无叶绿体,可能属于真菌细胞或者植物根细胞;丙有核

膜,为真核细胞,但没有叶绿体和细胞壁,属于动物细胞;丁无核膜,为原核胞,但其含有叶绿素,可能为蓝细菌等自养型生物;戊无核膜,为原核生物。【小问1详解】结合分析可知,甲细胞中有核膜、细胞壁和叶绿体,最可能取自高等植物。【小问2详解】丙有核膜,但没有叶绿体和细胞壁,最可能属于

动物细胞。【小问3详解】丁细胞无核膜,则属于原核生物,又因为其含有叶绿素,故最可能是念珠蓝细菌。【点睛】本题结合图表,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识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能根据表中信息准确判断各细胞的种类。32.下图一为细胞内某些有机

物的元素组成单体和功能关系图,其中甲、乙代表元素,a、b、c、d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I、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图二和图三为某两种单体的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中甲、乙代表元素分别是_____、_____。(2)物质V是

由_____和脂肪酸发生反应形成,相同质量的Ⅴ和Ⅰ彻底氧化分解,Ⅴ释放的能量更多的原因是_____。(3)物质Ⅳ在生物体内有多种功能,是因为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具有_____。相同种类和数目的d构成物质Ⅳ具有不同的功能,是

因为_____不同。(4)Ⅱ和Ⅲ在组成上的不同体现在图二中_____(填字母)上。若图二为Ⅱ的基本单位,且含氮碱基n是Ⅱ特有的,则图二表示的基本单位的中文名称是_____。【答案】(1)①.N、P②.N(2)①.甘油②.

V(脂肪)分子中C、H比例高于I(糖类)(3)①.多样性②.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多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4)①.f、n②.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解析】【分析】据图一分析,Ⅰ是生物体的能源物质,表示糖类,

基本组成单位a表示葡萄糖,组成元素为C、H、O。Ⅱ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表示DNA,基本单位b表示脱氧核苷酸;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表示RNA,基本单位c表示核糖核苷酸;组成元素为C、H、O、N、P。IV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表示蛋白质,基本单位d是氨基酸;组成元素至少为C、H

、O、N。图二表示核苷酸、图三表示氨基酸结构通式。【小问1详解】Ⅱ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且携带遗传信息,Ⅱ表示DNA,b为脱氧核苷酸,元素组成为C、H、O、N、P,IV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IV表示蛋白质,d是氨基酸,元素组成为C、H、O、N,因此可推得甲为

N、的的P,乙为N。【小问2详解】物质V是储能物质,V是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发生反应形成,相同质量的Ⅴ(脂肪)分子比Ⅰ(多糖)中C、H的比例更高,底氧化分解时,耗氧更多,释放的能量更多。【小问3详解】I结构决定功能,V表示蛋白质,蛋白质在生物体内有多种功能,是因为蛋白

质的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IV表示蛋白质,d是氨基酸,相同种类和数目的d(氨基酸)构成物质Ⅳ(蛋白质)具有不同的功能,是因为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多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小问4详解】Ⅱ表示DNA,Ⅲ表示R

NA,组成DNA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DNA特有的碱基为T,组成RNA的五碳糖为核糖,DNA特有的碱基为U,因此Ⅱ和Ⅲ在组成上的不同体现在图二中f(五碳糖)、n(含氮碱基)。Ⅱ表示DNA,若图二为Ⅱ的基本单位,图二为脱氧核苷酸,且含氮

碱基n是Ⅱ特有的,故n为T,因此图二表示的基本单位的中文名称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33.下图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请仔细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细胞膜的这种结构模型被称为_____,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结

构是[]_____。不同细胞细胞膜的生理功能不同,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的什么结构?_____(填写字母)。(2)图乙是_____细胞,使用_____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图乙所示的结构。图乙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_____(填序号)。(3)若图丙表示

根尖分生区细胞,则不应有的结构是_____(填序号)。(4)若某细胞同时有图乙和图丙中各种细胞器,则为_____细胞。【答案】(1)①.流动镶嵌模型②.D磷脂双分子层③.B(2)①.动物(高等动物)②.电子③.5、10(3)②、⑧(4)低等植物【解析】【分析】1、流

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具有流动性。(2)蛋白质分子镶嵌或贯穿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3)细胞膜上的一些蛋白和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叫做糖被,糖蛋白具有润滑、保护和细胞表面的识

别作用。细胞膜表面还含有糖类和脂质分子结合成的糖脂。2、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具双层膜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具单层膜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没有膜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真核

细胞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中心体。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有叶绿体、液泡。【小问1详解】图甲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含有蛋白质,是流动镶嵌模型,其支架是D磷脂双分子层。不同细胞膜生理功能不同,主要取决于膜上蛋白质

B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小问2详解】图乙没有细胞壁,是动物细胞,图中微观的细胞结构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其中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5中心体、10核糖体。【小问3详解】若图丙表示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②大液泡、⑧叶绿体。【小问4

详解】某细胞同时有中心体、叶绿体、液泡等,即为低等植物细胞。34.请回答下列与物质鉴定有关的问题:(1)斐林试剂可以用来鉴定梨汁中是否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2)脂肪的检测和观察有两种方法,方法一是在待测组织样液中滴加3滴________染液,观察

样液被染色的情况;方法二是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被着色的情况。(3)要鉴定某待测样液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可以使用________试剂,若待测样液出现了________色,则可推测该待测样液中含有蛋白质。(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质量浓度为0.1g/

mL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LCuSO4溶液等试剂做物质鉴定实验,请依据下列实验步骤回答问题:试管第1步加入第2步加入第3步加入相应处理颜色变化12mLNaOH溶液2mLCuSO4溶液2mL梨汁22mLNaOH溶液2mL梨汁2mLCuSO4溶液32mL

梨汁2mLNaOH溶液2mLCuSO4溶液42mLCuSO4溶液2mL梨汁2mLNaOH溶液52mLCuSO4溶液2mLNaOH溶液2mL梨汁62mL梨汁2mLNaOH和CuSO4的混合液2mL蒸馏水7

2mL梨汁2mLNaOH和CuSO4的混合液2mL0.1g/mL的HCl溶液①设计1~5号试管的实验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7号与6号试管相比,设计7号试管的实验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还原糖②.苏丹Ⅲ(或苏丹Ⅳ)③.双缩脲④.紫⑤.梨汁、质量浓度为0.1g/mLNaOH和0.05g/mLCuSO4的加入顺序是否影响实验结果⑥.质量浓度为0.1g/mL的HCl溶液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解析】【分析】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IV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详解】(1)鉴定梨汁中是否含有还原糖可以用斐林试剂。(2)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待测组织样液,呈橘黄色(或红色),方法二是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被着色的情况。(3)鉴定某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可使用双缩脲试剂,若

产生紫色反应,则可推测该待测样液中含有蛋白质。(4)①1~5号试管的自变量只有梨汁、质量浓度为0.1g/mL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LCuSO4溶液的加入顺序,因此实验目的是探究梨汁、质量浓度为0.1g/mL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

/mLCuSO4溶液的加入顺序是否影响实验结果。②7号与6号试管相比其变量是盐酸的有无,所以设计7号试管的实验目的是探究质量浓度为0.1g/mL的HCl溶液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点睛】本题考查理解实验目的、

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885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