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二地理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3)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295.500 KB
  • 2024-10-1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1高二地理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3)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1高二地理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3)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1高二地理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3)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1高二地理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3)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共(7)页,295.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69773f431aa9cb4e68523b85d7ddaf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3)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翡翠是在极高压力条件下(岩层强烈挤压)重新结晶形成的。翡翠属于()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2.某实验小组做如下实验:在花岗岩表面淋上25℃左右的水,记录其内外温度变化。下图为所测得的岩石内外温度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花岗岩的形成过程是岩浆()A.高温变质B.侵入冷凝C.高压成岩D.喷出冷却(2)该实验模拟的地质作用是()A.风蚀作用B.水蚀作用C.溶蚀作用D.风化作用3.读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下列岩石

中,最晚形成的可能是()A.①B.②C.③D.④(2)①类岩石在地表的部分常具有的特征是()-2-A.含有生物化石B.有较多的气孔C.有片理构造D.有明显的层理4.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是我国北方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读岩

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塑造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沉积B.海浪侵蚀C.风化作用D.流水侵蚀(2)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A.①—冷却凝固B.②—变质作用C.③—重熔再生D.④—沉积作用(3)在该地质公园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岩石的主要类型应

为图中的()A.甲B.乙C.丙D.丁5.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成因,可能贮藏有不同的矿产资源。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A.侵入岩B.喷出岩C.沉积岩D.变质岩(2)下列岩石中,有可能都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A.花岗岩、玄武岩B.石灰岩

、砂岩C.石英岩、大理岩D.大理岩、石灰岩(3)花岗岩、砂岩和石英岩分别属于()A.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B.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C.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D.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6.读五种外力作用相互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3-(1)下列地貌与①②③④所示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A.溶洞—①B.裂谷—③C.沙丘—②D.戈壁—④(2)沙尘暴发生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造成此现象的外力作用属于()A.①B.②C.③D.④7.下图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该区域由地表平坦的X区和地表略有起伏的Y区组成。X区的玄

武岩岩层较厚,Y区的玄武岩岩层较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导致该区域分异为X区和Y区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侵蚀B.岩层褶皱C.风沙侵蚀D.岩层断裂(2)X区和Y区的玄武岩厚度存在差异是因为()A.喷发物

质差异B.冷凝环境差异C.外力侵蚀差异D.地壳运动差异8.外力作用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的主要动力,但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促使我们要做更具体的分析。据此回答下列各题。-4-(1)下列选项与图中①②最符合的是()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B.风化作用、内力塑造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D.侵蚀作用、外力搬运

(2)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哪种外力作用的结果()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C.沉积作用D.搬运作用9.读某地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岩石类型:A:_________

_;B:__________;C:__________。(2)由图可知,裸露的岩石是外力作用的物质基础,先后经过__________作用和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质又成为__________作用的对象,最后在低洼地区经

过__________作用和__________作用形成沉积岩。(3)用图中数码填出形成下列地貌的地质作用:a.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__________;b.大理岩的形成__________;c.含煤岩层的形成__________;d

.海底火山喷发__________。-5-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翡翠是在极高压力条件下(岩层强烈挤压)重新结晶形成的。重新结晶,岩石成分和性质发生变化,所以应属于变质岩,D正确;喷出岩、侵入岩是岩浆冷凝形成,沉积岩是沉

积物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均没有重新结晶过程,A、B、C错误。2.答案:(1)B;(2)D解析:(1)本题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花岗岩是侵入岩,是岩浆在地表以下的位置冷凝形成的,选B。(2)本题考查地质作用的判

断。该实验在花岗岩表面淋上25℃左右的水,记录其内外温度变化,通过观察可知,岩石内l0cm的温度下降较慢,而岩石表面温度下降快,显然,在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岩石表面温度变化大,岩石表面温差大易导致岩石风化,故该实验

模拟的是物理风化作用,选D。3.答案:(1)A;(2)B解析:(1)本题考查岩层的判读。后形成的岩石会破坏先形成岩石的完整性,①岩层穿过图中其他所有岩层,很可能形成时间最晚,故选A。(2)本题考查岩石特征。由图可知,

①为喷出岩,在地表的部分有较多气孔,B正确;含有生物化石、有明显的层理为沉积岩特征,A、D错误;有片理构造为变质岩特征,C错误。4.答案:(1)D;(2)B;(3)A解析:(1)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被流水侵蚀而形成的特殊地貌,D正确。(2)有三个箭头指向的是岩浆,即丙是岩浆,丙经过冷却凝固形

成岩浆岩,即乙是岩浆岩,③是冷却凝固,C错误。甲、丁为沉积岩、变质岩,丁经过外力作用形成甲,则甲为沉积岩,丁为变质岩。岩浆岩经过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则①为外力作用,A错误。岩浆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则②为变质作用,B正确。沉积岩经过重熔再生变成岩浆,则④为重熔再生,D错误

。(3)甲是沉积岩,乙是岩浆岩,丙是岩浆,丁是变质岩。喀斯特地貌分布区的岩石是外力作用形成的石灰岩,属沉积岩。A正确。5.答案:(1)C;(2)B;(3)D解析:(1)本题考查岩石类型的判断。煤是古生物遗体在沉积物中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的,所以煤一般存在于沉积岩中。-6-(2)本题考查沉积

岩的判断。含有化石是沉积岩的特征之一。花岗岩、玄武岩属于岩浆岩,A错误;石英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C、D错误;石灰岩、砂岩均属于沉积岩,故B正确。(3)本题考查岩石类型的判断。花岗岩属于岩浆岩,砂岩属于沉积岩,石英岩属于变质岩,故D正确。6.答案

:(1)A;(2)B解析:(1)本题考查外力作用的判断。溶洞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流水的侵蚀(溶蚀)作用,图中的①②③④所示外力作用分别是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A正确。(2)本题考查外力作用的判断。结合上题的分析可知,②为搬运作用,而

沙尘暴的发生主要的原因就是风力的搬运作用。7.答案:(1)D;(2)C解析:(1)本题考查地貌类型的成因。图中显示X区和Y区岩层性质与顺序相同,只是位置有高低,岩层中有断裂面且同一岩层沿断裂面错开,应为内力作用所致,D正确,A、C错误;图中岩层没有弯曲,因此不属于褶皱,

B错误。(2)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在内力作用下,X区和Y区地表的玄武岩层在形成初期理应厚度基本一致,喷发物质也相同,A错误;两区域位置相近,冷凝环境差异不大,B错误;该区域地壳运动没有差异,D错误;当前厚度存在差异的最可能原

因是外力侵蚀作用的差异,Y区相对上升,侵蚀作用更为强烈。故选C。8.答案:(1)A;(2)B解析:(1)读图,图中①过程是岩石破碎过程,因风化作用而形成;②过程是搬运过程,是外力搬运作用,所以最符合的是风化作用、

外力搬运,A正确;与内力塑造、侵蚀作用、人类活动关系不大,B、C、D错误。(2)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B正确;风化作用、搬运作用对该地表形态影响不大,A、D错误;与沉积作用无关,C错误。9.答案:(1)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

;(2)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3)③;⑤;④;①;解析:(1)沉积物经固结成岩形成的一定是沉积岩(A);岩浆上升冷凝形成岩浆岩(C);B为变质岩。(2)考查外力作用的五种表现形式。(3)流水侵蚀作用形

成了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③);石灰岩受热变质成大理岩(⑤);沉积物固-7-结成岩形成煤层(④);岩浆上升喷出形成火山喷发(①)。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786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