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名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语文试题

DOC
  • 阅读 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4 页
  • 大小 44.401 KB
  • 2024-10-0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湖南省衡阳市名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语文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南省衡阳市名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语文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南省衡阳市名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语文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1 已有7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湖南省衡阳市名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语文试题.docx,共(14)页,44.401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66b8236187419a1503c3c9a428925f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姓名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2023届高三全真模拟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

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

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唐代文学思想的发展变化,与政局有关。但是它与政局的关系,主要是通过士人的心理状态表现出来的。政局影响士人的心理状态,士人的

心理状态直接影响文学思想的发展变化。姑以唐诗为例。唐诗的繁荣大抵有三个阶段,即景云中至安史之乱前后(盛唐和代表转折时期的集大成的杜甫);贞元、元和间的中唐诗坛;大和、大中间的晚唐初期诗坛。第一个阶段,当然是众所周知的群星辉映的时期。第二个阶段,则是各个诗派、各个有鲜明创作个性的诗人出现的时期

。第三个阶段,虽然总的成就较前两个阶段稍微逊色,但杜牧、许浑、李商隐、温庭筠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特别是李商隐,他简直把诗歌的高度表现技巧、把诗歌感情的幽微隐约的表达推向了极致。三个阶段,各有其繁荣的特点。这特点,便是艺术追求的不同、艺术成就的不同、文学思想主要倾向的不同。除了诗歌本身

发展的内在原因之外,艺术追求、文学思想的不同,则直接受到士人心理状态的影响。盛唐诗人之追求风骨、兴象、自然的美,与此时士人强烈的入世思想,与他们对建立功业的热烈向往,与他们的充足自信心是分不开的,是他们这种情怀在美学理想上的反映。近百年的安定繁荣,国力强盛,培养了这一代士人的昂扬精神风貌。

他们的豪雄气概与建立功业的强烈愿望,几乎处处流露出来。王维早年的《老将行》、孟浩然的《田园作》、高适的《塞下曲》以及李白的大量作品,都充分表现了这一点。一大批诗人把边塞写得那样神奇壮伟,山河、功业、豪情,完全融为一体;向往、追求、理想,一切都带着明朗基

调与乐观情绪。这就是盛唐风骨的思想基础,也就是盛唐风骨表现出清刚壮大的特点,而不同于魏晋风骨悲怆慷慨的原因。正因为其时士人的这种精神风貌,所以他们无论写什么,都没有表现出缠绵悱恻、低沉颓靡的情调。可以说,没有这种昂扬的精神风貌,就不会

有盛唐风骨,盛唐诗歌之所以为盛唐诗歌,也就难以想象了。唐代社会衰败的到来,特别是安史乱起之后,政局的突然变化在士人中引起了不同的心理反响。像杜甫那样,同情生民疾苦,系念朝廷安危,一片忠心,一腔血泪,遂在创作中走向写实,

于“世上疮痍”中成为“诗中圣哲”。文学思想从盛唐的倾向于理想主义转变为杜甫的倾向于写实,当然与战乱引起的杜甫复杂的心理状态的变化有关。但不久,另一部分士人便表现出了另外的倾向,他们在突然到来的大战乱面前表现出了出世的心理状态。“时艰方

用武,儒者任浮沉”,他们原先那种渴望立致卿相、建立不世功业的理想,被安史之乱和继之而来的藩镇割据、外族入侵、战乱连绵的政局一扫而光,他们感到生不逢时,在剧烈动荡的生活面前,表现出一种不知所措的情绪。他们失去了自信心,沉湎于对开元、天宝盛世的回忆之中,而对现实生活采取了一种无可无不可的

态度。这便是大历至贞元中这一段时间诗坛的背景。这时的诗人们的感情天地,比盛唐诗人们实在要狭小得多。他们已不再追求清刚壮大的气概,而是追求冷落寂寞的境界,追求冲淡与韵味。士人心理状态的变化,造成诗歌思想的这种转变。而诗歌思想的这种变化及其在创作中的表现

,标志着唐代诗歌繁荣的第一个高峰的结束,转入一个过渡期,等待着第二次繁荣的到来。待到贞元、元和年间,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它的智囊们,才仿佛从不知所措的心绪中惊觉起来,产生了一种渴望挽救唐王朝的衰落、渴望中兴的强烈愿望。他们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各式各样的改革主张,永贞革新自不必说,韩愈

的反佛老、裴度的平淮西,以至白居易在《策林》中提出的对政治经济问题的种种见解,都是这种改革愿望的反映。只要看看柳宗元的那种执着求实的精神,看看他那些政治见解;看看韩愈反佛老的那种坚决的义无反顾的态度,就可以知道当时渴望改革的思潮是多么强烈。尽管政见不同,但希望朝廷强大起来、幻想中兴却是一致

的。正是士人的这种改革精神,这种重又振奋起来的心理状态,才给贞元末至元和的文坛带来了新的生机。如果要简单地描述贞元末至元和年间文坛的总的风貌的话,那么可以用一句话加以大致的概括,便是:充满革新精神。诗歌上“讽喻”说的提倡,散文

上“明道”说的出现,为革新精神在文学上的反映固不待言;诗歌思想上韩、孟之尚怪奇,李贺之追求瑰丽斑斓,也无一不充满革新精神。正是这种革新的精神,促使中唐诗坛出现了众多创作个性极其鲜明,彼此之间艺术风格、艺术表现方法差别

极大的诗人和不同的诗派,出现了唐代诗歌的第二次繁荣。可以说,唐诗的第二次繁荣,与此时士人的改革精神关系至为密切。随着改革的失败,中兴成梦,士人心理又起了变化。虽仍惦念王朝盛衰,时存希望,而又明知衰败之无法挽回,繁华已成陈迹。这种矛盾的思想状态,使此时士人的视野转向

对历史的回顾与思索,转向闺阁庭园,给诗歌带来细腻的情思与技巧。唐诗最后一个高潮的特点,同样是与士人心理状态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唐代文学思想的变化与士人心理状态的变化的关系,具有普遍意义。由于中国封建社会里文人普遍地走入仕参政的道路,文人的命运往往和政局的变化关系至为密切。他们的思想状况、精

神风貌,也就随着政局的变化而变化。而这种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情趣、审美理想,当然也影响到他们的文学思想。他们的创作很自然地反映了他们的心理状态的变化,反映了他们的追求。政局的变化、士人心理状态的变化、创作倾向的变化、文学思想的变化,常常

是很敏感地联系在一起的。(摘编自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入世”指投身到社会中去,“出世”则与之相反,指超脱人世,摆脱世事的束缚。B.“写实”在文中指据事直书、真实地描绘事物,在一定程度上与“理想主义”相对。C.“时艰

方用武,儒者任浮沉”大意为时世艰难,武将获得重用,儒生却备受冷遇。D.“智囊”比喻足智多谋的人,在文中指为“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出谋划策的人。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唐代士人

的心理状态中,可以看出唐代文学思想的发展变化与政局的关系,政局变化间接影响到文学思想的发展变化。B.盛唐和转折时期是唐诗发展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大家辈出,诗人先是充满豪雄气概,渴望建功立业,后来士人心态大为改变

。C.贞元末至元和年间,士人强烈的改革精神和振奋的心理状态给文坛带来了新的生机,诗坛百花齐放,重新出现了繁荣局面。D.晚唐初期,士人的视野转向闺阁庭园和对历史的回顾与思索,诗歌的总体成就虽稍逊前两个阶

段,但仍然出现了一些大家。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群星璀璨的晚唐诗坛中,李商隐尤为杰出,他在诗歌的高度表现技巧和诗歌感情的幽微隐约的表达方面,取得了极高的成就。B.安史乱起后的杜甫忧国忧民,怀有一片忠心,一腔血泪;另

一部分士人却不知所措,失去信心:这是他们诗歌思想境界不同的重要原因。C.中唐时期很多诗人都有鲜明的创作个性,在艺术风格、表现方法上差别极大,这种“百花齐放”的现象,有助于诗歌的繁荣。D.政局变化常常影响文人的命运,影响他们的生活情

趣和审美理想。因此,古代文人应自觉远离政治,专心一意从事文学创作。4.唐代政局对唐代文学思想的发展变化产生过哪些影响?请结合文本材料简要说明。(4分)5.假如你准备撰写一篇古典文学论文,你从本文的写作中获得

了哪些启示?请结合文本材料进行分析。(4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恐怖(节选)莫泊桑那是在一八七O年战争期间①。我们穿过鲁昂,向奥德梅尔桥后撤。我们的部队有两千人,这

两千人溃不成军,士气低落,精疲力竭,正赶赴勒阿弗尔整编。白雪覆盖着大地。黑夜来临。我们从头天起就没有吃东西。普鲁士人离我们不远,所以我们迅速逃跑。诺曼底的田野一片惨白,偶尔露出农庄四周的树影;田野在黑色天空

下伸向远方,显得沉重而阴森。在晦暗的暮色中,只听见一片含混不清的、拖沓而嘈杂的声音,仿佛是畜群在迁徙;在这片无穷无尽的踏步声中还夹杂着饭盒和军刀模糊的碰撞声。士兵们弯着腰,弓着背,肮脏不堪,甚至衣衫褴褛;他们在雪地上拖着疲惫的步子,艰难地往

前走,往前赶。那天夜里严寒刺骨。我们的手与钢枪托粘到了一起。我常常看见一个士兵脱下使他难受的靴子赤脚赶路,于是每个脚印都带着血。他走了一会儿便坐下休息几分钟,可再也没有站起来。每个坐着的人都是死人。我们后面留下了多少可怜的士兵呀!他们精疲力竭,想让僵硬的两腿歇一歇再继续赶路,可是,等他们一停下

来,等他们那几乎停滞的血液不再在冻僵的肉体内流动,一种无法抗拒的麻痹便使他们动弹不了,将他们钉在地上,合上他们的眼睛,不出一秒钟便使这个超负荷的人体机器完全瘫痪。他们的前额垂向膝盖,慢慢下沉,但并没有完全倒下,因为他们的腰和四肢一

动不动,像木头一样硬,无法弯曲也无法挺直。在黑夜,在雪地,在这片寒冷和致命的田野上,我们这些比较强壮的人仍然继续走着;我们连骨髓都冻僵了,凭着运动惯性往前走;我们感到悲伤、气馁、绝望,特别可怕的是,我们感到被遗弃,感到世界末日来临,感到死亡,感到虚无。我看见两名宪兵抓着一

个小个子的古怪男人的胳膊,他年岁很大,没有胡子,模样确实古怪。宪兵认为抓住了一名间谍,便来找军官。“间谍”这个词很快便在掉队的士兵中间传开了,他们在间谍四周围拢来。一个声音喊道:“枪毙他!”于是那些疲惫

至极、勉强倚着步枪站立的士兵们突然感到一阵疯狂的、兽性的愤怒,这种愤怒往往驱使群众进行屠杀。我想说话,当时我是营长,可是谁也不承认长官,连我也可能被他们枪毙。一个宪兵说:“他跟踪我们三天了。他到处打听炮兵的情况。”我试着盘问这

个人:“你是什么人?你想干什么?你为什么要跟着部队?”那人用无法听懂的土话嘟囔了几个字。这的确是个怪人,肩膀窄窄的,眼神狡猾,在我面前惶惑不安,以致我对他是间谍不再怀疑。他看上去年龄很大,身体虚弱。他偷偷打量我,神色谦卑、愚蠢和狡诈。人们在我周围喊道:“让他靠墙站!靠墙站!”我

对宪兵说:“你们负责俘虏?......”话还没有说完,士兵们便一拥而上,将我推倒,顷刻之间愤怒的人群抓住那个人,将他打翻在地,拖到路边,扔到树旁。他摔在雪地上奄奄一息。他立刻被枪毙了。士兵们朝他射击,重新装上了子弹,再次射击,像野人一样疯狂。他们拥挤

着轮流从尸体前走过,向尸体射击,就像人们列队从棺材前面走过抛洒圣水一样。突然一声呼喊:“普鲁士人!普鲁士人!”于是士兵们狂乱地溃逃,巨大的喧嚣声响彻四野。流浪汉的枪击声引起了恐慌,就连开枪者本人也吓坏了,他们不知道恐慌来源于自己,慌忙逃走,消失在黑暗中。我独自呆在尸体前,那两个宪兵也

恪尽职守地呆在那里。他们抬起这个被打得稀烂的、血肉模糊的身体。“搜搜他。”我说。我掏出衣袋里的那盒火柴递过去。一个宪兵为另一个宪兵照明,我站在他们两人中间。摆弄尸体的宪兵说:“他穿蓝罩衣、白衬衫、长裤、鞋。”第一根火柴-熄灭了,又点燃第二根。宪兵在翻死者的衣袋,继续说:

“一把角质小刀、一条方格手帕、一个鼻烟盒、一小截细绳、一块面包。”第二根火柴也熄灭了,又点燃第三根。宪兵在尸体上摸了很久,大声说:“就是这些。”我说:“把他的衣服脱光。在贴肉的地方也许能找到什么。”为了让两个宪兵同时行动,我亲自划火柴为他们照明。在转瞬即逝的急速的微

光下,他们从他身上脱下一件件衣服,将这个还有热气的血肉模糊的身体脱得精光。突然,一个宪兵喃喃地说:“真见鬼,指挥官,这是个女人!”我无法描述我当时感到多么恐慌,一种奇异的、钻心的恐慌。我不相信,便在雪地上跪下来,看着这堆不成人形的血肉。这是个女人!两个宪兵目瞪口呆,十分气馁,等着我发表意见。

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想,该作何假设。于是宪兵班长慢慢地说:“也许她是来找孩子的。她孩子在炮兵部队,一直没有消息。”另一个宪兵接着说:“可能是这样吧。”我曾经历过许多可怕的事,但当时我哭了起来。在那个冰冷的夜晚,在那片黑色平原上,我面对死尸,面对着这个

奥秘,面对着这个横遭残杀的陌生女人,体验到“恐怖”的含义。(有删改)【注】①一八七O年战争:又称普法战争。战争由法国发动,最后以普鲁士大获全胜、建立德意志帝国告终。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士兵坐下休息后,

“再也没有站起来”,由此可看出“我”的悲悯之情;枪毙“间谍”时,士兵“像野人一样疯狂”,流露出士兵愤怒的情绪。B.“古怪男人”被乱兵射杀后,“我独自呆在尸体前,那两个宪兵恪尽职守也呆在那里”,他们的目的是要从死者身上找到有价值的军事情报。

C.当得知死者是女人后,“我不相信,便在雪地上跪下来”。“跪下来”不只是为了验证宪兵的说法是否正确,也包含着一种对死者的负罪感。D.“古怪男人”目睹法军溃败,担心在炮兵部队服役的儿子的安危,竟然在无法忍受的严寒中“跟踪我们三天”,让人不

能不为伟大的母爱而感叹。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中环境描写笔力精湛,如“诺曼底的田野一片惨白”“显得沉重而阴森”。这些描写渲染了冬夜凄凉的气氛,烘托了士兵惊恐的心情。B.文中细节描写真实细腻,如“每个脚印都带着血”,“他们的前

额垂向膝盖,慢慢下沉”。这些细节触目惊心,能让读者感受到战争的残酷。C.文中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对天气的寒冷、军队的情状、士兵的心情作了生动的描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D.文中的“我”是故事的参与者、讲述者,第一人称叙事视角有利于真实再现战争情景,有利于表现

“我”强烈的主观感受和复杂情绪。8.莫泊桑的小说叙述技巧圆熟,擅长铺垫、伏笔、照应。请从文中各找一例,并简要分析其作用。(6分)9.本文结尾说:“面对着······体验到"恐怖'的含义。”“恐怖”在文中有哪些含义?请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

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文本一: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

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文本二:越王①曰:“寡人躬行节俭,下士求贤,不使名过实,此寡人所能行也。多贮谷,富百姓,此乃天时水旱,宁在一人耶?何以备之?”范子②曰:“百里之神,千里之君。汤执其中和,举.伊尹,收天下雄隽之士,练卒兵,率诸侯兵伐桀

,为天下除残去贼,万民皆歌而归之。是所谓执其中和者。”越王曰:“善哉,中和所致也!寡人虽不及贤主、圣王,欲执其中和而行之。今诸侯之地或多或少强弱不相当兵革暴起,何以应之?”范子曰:“知保人之身者,可以王天下;不知保人之身,失天下者也。”越王曰:“何谓保人之身?”范子曰:“天生万物而教之而生。人得谷

即不死,谷能生人,能杀人。故谓人身。”越王问范子曰:“何执而昌?何行而亡?”范子曰:“执其中则昌,行奢侈则亡。”越王曰:“寡人欲闻其说。”范子曰:“臣闻古之贤主圣君,执中和而原其终始,即位安而万物定矣;不执其中和,不原其终始,即尊位倾,万物散。文武..之业,桀纣之迹

,可知矣。古者天子及至诸侯,自灭至亡,渐渍乎滋味之费,没溺于声色之类,牵孪于珍怪贵重之器,故其邦空虚。困其士民,以为须臾之乐,百姓皆有悲心,瓦解而倍畔.者,桀纣是也。身死邦亡,为天下笑。此谓行奢侈而亡也。”

(节选自《越绝书·越绝外传枕中第十六》)【注】①越王:此指勾践。②范子:指范蠡。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打“V”。(3分)今A诸B侯C之D地E或F多G或H少I强J弱K不L相M当N兵O革P暴

Q起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放”指驱逐、流放,与《屈原列传》中“是以见放”的“放”字意思不相同。B.“举”指举用、选拔,与《阿房宫赋》中“函谷举”的“举

”字意思不相同。C.“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与成语“文武之道”中的“文武”意思相同。D.“畔”指背叛、叛乱,与《苏武传》中“畔主背亲”中的“畔”字意思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勾践认为贮谷富民是应该的,只是有时天时不利,旱涝成灾,他一人也无

能为力,因此他向范蠡请教防备灾害、积贮粮食的方法。B.范蠡认为只有懂得保护别人的人,才能成就王业。民以食为天,君主要保护民众,就要让民众得到粮食,君主自身不能奢侈浪费。C.范蠡熟悉史事,深知古代君主和诸侯灭亡的重要原因,是他们贪图口腹享受,沉湎歌舞声色,迷

恋奇珍异宝,以至于国库空虚。D.桀、纣等统治者大肆挥霍,陷士民于困境以取乐,结果百姓伤悲,人心瓦解,揭竿而起推翻了政权。最终他们身死国灭,成为全天下人的笑柄。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寡人躬行节俭,下士

求贤,不使名过实,此寡人所能行也。(4分)(2)不执其中和,不原其终始,即尊位倾,万物散。(4分)14.孟子、范蠡对待“汤放桀,武王伐纣”的看法与齐宣王有何不同?请根据原文简要说明。(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5~16题。

到桂州①黄庭坚桂岭环城如雁荡,平地苍玉忽嶒峨。李成不在郭熙死②,奈此百嶂千峰何。秋思陆游乌柏微丹菊渐开,天高风送雁声哀。诗情也似并刀快③,剪得秋光入卷来。【注】①桂州:宋属广南西路,治临桂(今桂林)。②李成:五代宋初画家,为山水画派代表。郭熙:北宋画家,擅画山水。③并(bīng)刀:古代并州(今

山西太原一带)所产剪刀,以锋利著称。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黄诗首句将桂岭比作雁荡山,同时交代了桂州城被群峰环抱的特点。B.黄诗次句描写桂岭的山色与山势,“苍玉”喻其色,

“忽”字极具表现力。C.陆诗首句摄取典型深秋景物入诗,写景历历如绘,着色鲜明,富于动感。D.陆诗次句转写秋声,可使景物更具层次感,“哀”字物我兼写,一语双关。16.同样是面对大自然景物,两位诗人的反应有何区别?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

,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人生苦短的深切感慨。(2)伟大的人物是死而不朽的,如杜甫在《蜀相》中用“______,___

___”两句,抒发了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景仰之情。(3)“扁舟”极富诗意,备受文人墨客青睐,在唐宋诗文中出现频率极高,如“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已有六千多年历史、堪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征的汉字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根脉和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思想文化,记录着炎黄子孙成长奋斗的历史,凝聚着华夏民族的精神智慧,传承着夏禹、殷汤、周

文王等圣贤的基因,生生不息,绵绵不绝,穿过几千年①的历史长河,至今仍光彩夺目,②。汉字乃“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的重要桥梁和必由通道。试想如果没有汉字,我们对古代中国几乎③。汉字具有超时空性和超语符性,这使得汉字可以跨越时空,成为信息交流传播的便捷工具,因而百代

如在目前,南北似处同地。汉字还诞生出各种表现形式和造型手段,更造就了特有的中国书法艺术,丰富了人们的精神追求和艺术生活。所以,说到汉字的重要性,无论如何评价都不为过。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

改成四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

的文字,完成21~22题。市面上不少商家声称,(①),并大力宣传、推销能“预防近视、保护视力”的护眼“神器”-防蓝光眼镜。“蓝光”是一种什么样的光?为什么要这样“防”着它?专家介绍,(②),而是指波长处于400nm-500nm之间,具有相对较高能量的光线。通常光线波长越短,能量越高

,穿透力也就越强,因此会威胁我们的眼健康。那么,防蓝光眼镜真能预防近视吗?事实上,蓝光伤害眼睛有一个前提,即高强度、大剂量接触。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蓝光(包括电子屏幕发出的蓝光),远未达到伤害眼睛的临界值。目前,防蓝光眼镜的国家标准还在报批中,医学上

也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防蓝光眼镜在预防近视方面能起到显著效果。所以,当你戴着防蓝光眼镜长时间玩手机,或工作时过度用眼,(③),甚至感到酸胀。21.请在文中括号里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内容贴切,整段文字结构完整、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

字。(6分)22.简述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40个字。(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光的“波粒二象性”是物理学史上的有趣课题。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在17世纪末阐述了他的光波动原理,认为光是一种波,沿直线与球

面传播。稍后,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提出了光微粒说,认为光是由非常奥妙的微粒组成,遵守运动定律。由于牛顿无与伦比的学术地位,他的粒子理论在一个多世纪内无人敢于挑战,而惠更斯的理论则渐渐被人淡忘。直到十九世纪初衍射现象被发现,光的波动理论才重新得到承认,而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的争论从未平息。后来又经

过托马斯·杨、菲涅尔、麦克斯韦、赫兹、普朗克、爱因斯坦等物理学家的长期研究,到二十世纪初物理学界才最终认识到,光除了具有波动性质以外,也具有粒子性质,这即是光的“波粒二象性”。你从材料中获得了怎样的启发?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

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885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