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岳池中学等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语文题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0 页
  • 大小 43.608 KB
  • 2024-10-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四川省岳池中学等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语文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四川省岳池中学等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语文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四川省岳池中学等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语文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7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4.00 元
/ 2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四川省岳池中学等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语文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20)页,43.60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5530b113a48d0d99eb6eee884d788f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2023级2024-2025学年度上期高二上入学考试语文试卷第Ⅰ卷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红楼梦》的文本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实在是一个独创,各种叙事要素运用自如、完美交融。作为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小

说,《红楼梦》自始至终严格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十分细致逼真地反映了一个封建家族(主要是荣宁二府)由盛而衰、由衰而亡的全部历史。小说反映这个家族衰亡史的细致和逼真程度都达到了空前水平。整个《红楼梦》犹如一幅反映日常生活的巨幅画卷,正如曹雪芹所表白

的,《红楼梦》故事的“悲欢离合,兴衰际遇”,都是如实的“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如婚丧嫁娶、生日饮宴、题赠送礼、穿衣吃饭、延医看病、种树养花、打醮看戏、斗嘴取笑等,小说对这些日常生活现象的描写到了抛尽一切夸饰的地步。但我们又不得不佩服《红楼梦》在现实主义描写的基础上

,将所谓人生悲剧、家庭悲剧以及爱情婚姻悲剧、女子的悲剧等这些现实层面的内容,设置在一个带有神话原型意味的下凡历劫母题的叙事框架中。表面看这一叙事框架也许只使小说增添了些许神秘虚幻色彩,然而正是这些令人费解的神秘虚幻色彩、促使小说蕴含了更加深广的思想意蕴,使其在更高层面表现出对人类生命存在的“形

而上”的哲学思考与终极关照。其主题意蕴的深度与广度,就不仅仅是一般小说依靠现实主义描写手法所能企及的,从而使《红楼梦》的叙事策略与弗莱所谓“圣典或其他模式下类似启示录的作品”以及门德尔松等所谓百科全书式叙事的某些叙事元素若合符契。《红楼梦》中的神话原型与现实

人生主要是通过下凡历劫母题实现完美对接的,并且“顽石补天”“木石前盟”“太虚幻境”三大神话相互交织渗透,从而使《红楼梦》的神话原型蕴含了非常深刻的现实和人类生命主题。其一,“顽石补天”神话追问人生本源。“顽石补天”神话是

《红楼梦》下凡历劫故事的基本框架。顽石因无材补天通了灵性,遂“自怨自愧,日夜悲哀”,恳请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到“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贾府来享受一番,在经历了一番世态炎凉、人生悲剧后又复归青埂峰下。《红楼梦》对这一故事描写得朦胧、虚幻,给人

以时空上的洪荒感和无限感。仿佛这一故事是从深邃苍茫、悠远绵长的历史隧道中走来,从远古的人类文明史走来,给读者留下了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和令人深思猛省、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从而具有了纵深的文化人类学的思想内涵。《红楼梦》这一故事表现出作者“所关心的不是世俗的生活,而是人类

灵魂的去向、精神的有无”(魏崇新《〈红楼梦〉的三个世界》),关注的是人类生命本源及其走向的深刻问题。其二,“木石前盟”神话思考人生价值。“木石前盟”神话是一个带有忧伤意味的美丽爱情神话,交代的是现实社会中贾宝玉和林

黛玉的宿命姻缘。当初神瑛侍者每日辛苦采集甘露浇灌绛珠仙草,后来绛珠仙草化为黛玉,泪水涟涟,以泪洗石来报答神瑛侍者的浇灌之恩。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自然、自发、质朴、美丽,特别符合人的天性的爱情神话,其结果却是一场人类永远无法把控和不可避免的刻骨铭心的悲剧——

人固当为情生,而缘何情缘又总归虚幻。这一神秘朦胧而又凄美的爱情悲剧的最终结局是,有盟的未能成眷属却带走了对方的心;有缘的成了眷属却永远也找不到精神的归宿,从而展示出沉重的人生困惑。人们常说,人生如同故事,重要

的并不在有多长,而是在有多精彩。而精彩的人生就是有情人生。这里曹雪芹实际上是在用凄美的爱情悲剧来思考人生的目的和价值,其终极意义则在于:人生的目的和价值究竟何在?其三,“太虚幻境”神话反省人类命运走向。“太虚幻

境”是《红楼梦》又一重要神话,它处于“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珍藏着“普天下所有女子过去未来的簿册”。主管者为兼爱神美神于一身的警幻仙姑,她“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执掌着天下女子(包括贾宝玉)过去未来的命运。石头下凡前要向她交割,完成后又要向她去销号。这一神话

实际表示着人生的归宿与命运走向,隐含着人向何处去这一哲学命题。与太虚幻境相对应的是,作者又为众女儿建造了地上的太虚幻境大观园。大观园是地上的女儿国,曹雪芹的乌托邦。贾宝玉的伊甸园。大观园的最终毁灭,象征着曹雪芹理想世界的破灭、贾宝玉现实人

生的无所皈依以及精神家园的丧失。从太虚幻境的幻灭到大观园的毁灭,作者真实再现了处于封建末世贾宝玉和众女子的悲剧命运走向,进而揭示出人生无路可走的悲哀无奈的存在状态。(摘编自杨海波《〈红楼梦〉的生命主题与百科全书式叙事》)材料二:《红楼梦》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正如鲁迅所言,经学家见《

易》,道学家见淫,才子见缠绵,革命家见排满……持自传说、索引说、阶级斗争说者亦众,此现象实属正常。有些文学作品就像饺子,就为了中间那口馅儿,有些文学作品就像点缀在西瓜里的那些子儿,人间百态尽在其中。其实开篇作者就借空空道人说出,即“大旨谈情”。《红楼梦》可称为“言情小说”,但与现代意义的“言情

小说”不同。我们可以从“情”字来赏析《红楼梦》的主题思想:第一层,是将“情”理解为爱情之情,认为《红楼梦》单纯是一部写宝黛爱情的书。若如此看待红楼,可谓未窥门径,枉费曹公十年辛苦。第二层境界,认为《红楼梦》是为国立传、女儿正名。

刘鹗《老残游记》言:雪芹之大痛深悲,乃是为“千红”一哭,为“万艳”同悲。宝玉在女子面前自卑、自轻、自我否定、自我牺牲。与玉钏儿一起,他烫了手、反急问玉钏儿烫着没有。龄官画蔷,天降大雨,他只提醒龄官“快避雨去罢”,却不在

意自己也在雨中。受父笞打、黛玉来探,却只嚷不疼,希望黛玉不要伤心……第三层境界,借写宝玉对女子的珍重体贴,探究人与人应如何相处。体贴,以已是心体人之心,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仁”的内核。当时“仁”道日渐倦化,而作为躯壳

的“礼”反据要津,《红楼梦》中亦有暗讽,贾敬死后,贾珍、贾蓉“直哭到天亮喉咙都哑了方住”,回府后便寻欢作乐。而宝玉形象是对“仁”“礼”平衡的一次拨乱反正。有人说《红楼梦》的内核是对封建道德的反捣;宝玉就是代表,实则太谬,宝玉蔑视的是虚伪,是礼,而非道德,他领会到了仁道精髓,即体贴,

是真道德的践行者。第四层境界,《红楼梦》不仅是仁爱之书,更是充满无限情怀的天真之书、博爱之书。“仁”道建立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上,推己及人,即可得仁。宝玉对一切美好、纯净的事物都充满关爱,第三十五回说宝玉“看见燕子,就和燕子

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咕咕哝哝……”宝玉之“多情而善感”毫无矫揉、发乎真心,他有仁心,坚持、热爱、有信仰;他有诗心,天真、浪漫、充满想象。二者结合,便是宝玉这个“混世魔王”的真实面貌

,而这或许也是《红楼梦》一书“大旨谈情”之“情”的真实面貌。(摘编自王学良《如何赏析作为“言情小说”的〈红楼梦〉》)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红楼梦》严格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运用各种叙事要素,反映了一个封建家族由盛而衰、由衰而亡的全部历

史。B.为了增添《红楼梦》的神秘虚幻色彩,曹雪芹将一些现实层面的内容设置在一个带有神话原型意味的叙事框架中。C.《红楼梦》的结局展示出沉重的人生困惑,体现出曹雪芹对人生的思考。D.曹雪芹为众女儿建造了地上的太虚幻境——大观园,

它是曹雪芹的乌托邦,贾宝玉的伊甸园:大观园的毁灭真实再现了处于封建末世贾宝玉和众女子的悲剧命运走向。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楼梦》表现出对人类生命存在的“形而上”的哲学思考与终极关照。B.《红楼梦》主要通过下凡历劫母题实现神话原型与现实人生完美对接。C

.很多时候,贾宝玉被定义为反抗封建道德的代表。他否定封建科举,厌弃功名利禄,他否定封建传统“男尊女卑”,尊重个性。材料二从“仁”的内核出发,肯定了这一观点。D.《红楼梦》中“情”的实质可能是“仁心”与

“诗心”的结合,这种结合在宝玉身上表现为坚持、热爱、有信仰与天真、浪漫、充满想象。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支撑《红楼梦》“犹如一幅反映日常生活的巨幅画卷”观点的一项是()的A.林黛玉进贾府后,贾母房中的晚饭仪式是这样的:已有多人在此伺候,见王

夫人来了,方安设桌椅。贾珠之妻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B.宝玉闻一缕幽香,警幻仙子告诉他此香为“群芳髓”。“宝玉听了,自是羡慕。于是大家入座,小鬟捧上茶来,宝玉觉得香清味美,迥非常品,因又问何名。”C.贾母等为薨逝

的老太妃送殡,回来时先派贾琏回家送信儿,“宝玉听了,连忙起身,迎至大门以内等待……给贾母王夫人等请了安。”D.尤氏与小姑子惜春吵过嘴来到李纨处,跟随的下人请她净净脸,她“盘膝坐在炕沿上”,大丫鬟上来代为卸去腕镯戒指,拿大手巾将衣裳护严。4.下列说法中,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

二观点的一项是()A.《红楼梦》中的多次点戏、听戏都与小说人物命运紧密关联,如宝钗过生日时点了涉及和尚的戏,暗示她未来的丈夫将会出家。B.《红楼梦》中很多文字是写景和叙事的最天然的结合,也是富有诗的素质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要读出它的味外味、韵外韵来。C.无论人

或物、有情或无情,宝玉都可以体贴其悲音,感谅其情愫。对他来说,不但草木,凡天下之物,皆是有情有理的,也和人一样。D.胡适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方式,考证了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还得出了《红楼梦》是曹雪芹自传的结论。5.有学者提出“神话

是想象的产物,但不是任性的产物,具有一定阐释功能”。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红楼梦》中的三大神话,是如何体现这一观点的。【答案】1.A2.C3.B4.C5.(1)“顽石补天”神话追问人生本源。表现出作者所关心的是人类灵魂的去向、精神的有无,关注的是人类生命本源及其走向的深刻问题。(2)“木

石前盟”神话思考人生价值。用凄美的爱情悲剧来思考人生的目的和价值,其终极意义则在于:人生的目的和价值究竟何在。(3)“太虚幻境”神话反省人类命运走向。从太虚幻境的幻灭到大观园的毁灭,作者真实再现了处于封建末世贾宝玉和众女子的悲剧命运走向,进而

揭示出人生无路可走的悲哀无奈的存在状态。【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B.“为了增添《红楼梦》的神秘虚幻色彩”错。材料一第二段说“将所谓人生悲剧、家庭悲剧以及爱情婚姻悲剧、女子的悲剧等这些现实层面的

内容,设置在一个带有神话原型意味的下凡历劫母题的叙事框架中。表面看这一叙事框架也许只使小说增添了些许神秘虚幻色彩,然而正是这些令人费解的神秘虚幻色彩,促使小说蕴含了更加深广的思想意蕴,使其在更高层面表现出对人类生命存在的‘形而上’

的哲学思考与终极关照”,可看出不只是增添神秘虚幻色彩。C.“《红楼梦》的结局展示出沉重的人生困惑”张冠李戴,原文说的是“这一神秘朦胧而又凄美的爱情悲剧的最终结局是……从而展示出沉重的人生困惑”,是爱情悲剧的结局,而非《红楼梦》小说的结局。D.“

大观园的毁灭真实再现了处于封建末世贾宝玉和众女子的悲剧命运走向”张冠李戴,原文说的是“作者真实再现了处于封建末世贾宝玉和众女子的悲剧命运走向”,主体是作者,而非大观园的毁灭。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

比较、辨析的能力。C.“材料二从‘仁’的内核出发,肯定了这一观点”错。材料二原文“有人说《红楼梦》的内核是对封建道德的反捣;宝玉就是代表”是部分人的观点,而作者对此的评价是“宝玉蔑视的是虚伪,是礼,而非道德”,认为宝玉反抗的核心并非封建道德。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

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A.写贾府贾母房中的晚饭仪式,属于日常生活画面,可作为论据支撑观点。B.写宝玉与警幻仙子的见面是太虚幻境的情节,不是日常生活,不能作为论据支撑观点。C.写贾母回府时的迎接场面,属于日常生活画面,可作为论据支撑观点。D.写

尤氏让侍从服侍的过程,属于日常生活画面,可作为论据支撑观点。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是从“情”字入手来赏析《红楼梦》的主题思想。A.“《红楼梦》中的多次点戏、听戏都

与小说人物命运紧密关联”是说小说中“戏文”与人物命运的关联。B.“《红楼梦》中很多文字是写景和叙事的最天然的结合……我们要读出它的味外味、韵外韵来”说的是《红楼梦》富有诗意,具有言外之意。D.“考证了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还得出了《红楼梦》是曹雪芹自传的结论”错误,这是

作为考据派的胡适的成果。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顽石补天”“木石前盟”“太虚幻境”三大神话相使《红楼梦》的神话原型蕴含了非常深刻的现实和人类生命主题。(1)材料一原文第四段“其一,‘顽石

补天’神话追问人生本源。“……给读者留下了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和令人深思猛省、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从而具有了纵深的文化人类学的思想内涵。《红楼梦》这一故事表现出作者‘所关心的不是世俗的生活,而是人类灵魂的去向、精神的有无’(魏崇新《〈红楼梦〉的三个世界》),关注的是人

类生命本源及其走向的深刻问题”。据此看出,“顽石补天”神话追问人生本源。表现出作者所关心的是人类灵魂的去向、精神的有无,关注的是人类生命本源及其走向的深刻问题。(2)材料一原文第五段“其二,‘木石前盟’神话思考人生价值。…

…这一神秘朦胧而又凄美的爱情悲剧的最终结局是,有盟的未能成眷属却带走了对方的心;有缘的成了眷属却永远也找不到精神的归宿,从而展示出沉重的人生困惑。人们常说,人生如同故事,重要的并不在有多长,而是在有多精彩。而精彩的人生就是有情人生。这里曾雪芹实际上是

在用凄美的爱情悲剧来思考人生的目的和价值,其终极意义则在于:人生的目的和价值究竟何在”。据此看出,“木石前盟”神话思考人生价值。用凄美的爱情悲剧来思考人生的目的和价值,其终极意义则在于:人生的目的和价值究竟何在。(3)材料一原文第六段“其三,‘太虚幻境’神话反省人类命运走向。……这一神话实

际表示着人生的归宿与命运走向,隐含着人向何处去这一哲学命题。……从太虚幻境的幻灭到大观园的毁灭,作者真实再现了处于封建末世贾宝玉和众女子的悲剧命运走向,进而揭示出人生无路可走的悲哀无奈的存在状态”。据此看出,“太虚幻境”神话反省人类命运走向。从太虚幻境的幻灭到大观园的毁灭

,作者真实再现了处于封建末世贾宝玉和众女子的悲剧命运走向,进而揭示出人生无路可走的悲哀无奈的存在状态。(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烛焰(节选)台静农晚春的一个

早晨,早餐以后,大家都期待着吴家的少爷出殡。妇女们盼望更切,在后街住的,却早到认识家的店铺里等着。这些人好像上元节看春灯似的,然而大家的心情却不是那样的愉快。有些人家将表示哀悼的门灯已经挂在门口了,虽然烛犹未燃。“说是辰时,现在应该发引(俗称发殡)了。”天宝号的东家王华亭

向他对门糖号的管事江仲和说。“吴三爷家近几年命运实在坏,这样好的少爷居然不在了,没想到将媳妇娶到家冲喜也无用。”“按理冲喜是见效的;不过新人一到家,病人即有起色才好;要不然,是不好的。吴家少爷当喜轿到时,还在床上发烧得人事不知呢。”王华亭有经验似地说。这时

候开路铜锣的声音,镗镗地响起来,大家都知道吴家的灵柩是快到了,于是都伸了头向南望。不久,棺到了,在棺的最后,一群妇女们拥了一个白服啜泣的少妇,头下低着,走路好像一点力气都没有,伊(她)的哀伤不胜的样子,使大家更敛容地注视。棺渐渐地远了,伊也随了棺渐渐地离开了人们的注视,有些妇女们依旧含了眼泪向伊

的背影怅望。“姑娘是这样的漂亮,婆家和妈家,又有钱又有势,偏偏命薄!”“吴家少爷并未听说有病,居然一病就去世。”“为什么冲喜也无用呢?”“是呀!去年张家二少爷不是冲喜冲好的么?”妇女们都是对于命运不可挽回的太息,纷纷地议论起来。一天,

伊的一个远亲表叔来,——便是伊的媒人,他是受了吴家的托,来要求伊早日出嫁。他曾表示吴家少爷是在病,但病却不是如何厉害,据吴家双亲的意思,是希望伊能过去冲冲喜。当时伊的父亲听了,便有些踌躇,于是模糊地回答了他,就是说嫁妆恐预备不及,等想一想才决定。当晚伊的父亲便同了伊的母亲商议:“吴家要翠

儿去冲喜,到底要不要答应他呢?”“我想还是迟迟,现在什么也预备不及;吴家少爷病既不厉害,何妨跟他说,等一等,两家都从容些。”伊的母亲说。“究竟吴家孩子病得怎样并不清楚,也许病得厉害。”“啊!”伊母亲很惊异地表情,“既然是这样,那么,还是迟一迟再说。”“女儿毕

究是人家人,你不答应也不成话。”“那么,”伊的母亲深深地叹了气,“或就答应吴家,我想,当不会有什么——”第二天伊的事便决定了。又过了几天,伊的母亲便告诉了伊,但没有说到冲喜。伊很羞涩而且茫然,好像感觉到将孤零地向另一个的世界走去。“那么就要预备。明天就可以回人家

的话。”伊上轿的时候到了。母亲自己很严肃地在神灵和祖宗的面前烧了香,然后将两只深色红烛燃起。女仆们在地下铺好了红毡。伊已妆扮齐备,于是由姑母和姨母引到堂屋,行辞家的礼仪。在奏乐与爆竹的声中,伊是辞开了二十年来朝夕不离的双亲。伊的啜泣的声音,使大家顿时变成了静默。母亲更是怅然了,好像

是一只可爱的鸟从伊的怀中飞去,不由地落下了眼泪。“翠儿这婆家、我也倒放心,不过吴家孩子在病着——”母亲含了眼泪说。“太太还不知道,昨天吴家听差来,他说少爷听小姐去,病早好了呢。”老仆妇李妈站在一旁,突然憨笑着接了说。“这老东西,说话不三不四的!”姑母笑了申斥她。母亲也微笑对着姑母。虽然是觉得李妈的

粗野,但话是吉利,却也很安慰。在香案上,左边的烛焰,竟黯然萎谢了,好像是被急风催迫的样子;至于右边的,却依然明闪地发光。母亲的颜色惨白了。大家也凄然地对着。这右边的烛焰,愈颤动了,烛泪不停地流满了烛台。大家都感觉着,

不幸将即刻来到。终于姑母在惊慌中想起了:悄悄地走到神灵的眼前,将双烛吹熄了。从此以后母亲的心中,时时刻刻,都不曾忘记伊的不幸的预兆。虽然伊出嫁才三四日,却以为是很久很久了。伊的哭声,在伊上轿时痉挛得尤其厉害

,所以母亲的耳边,仿佛还听着那哭声。好像那盛礼,并不是喜事,是将女儿拖送到恶命运的领土去。一天晚间,母亲同父亲说:“翠儿嫁了这几天,我的心神总是不安——好像就觉得吴家少爷的病很厉害。”“这不过是心里的疑惑,

哪有的事?我们一生没有做过亏心事,难道只一个女儿就是这样不幸么?”父亲自信地说。这时候隐隐听着外面大门,有人紧急敲着,这声音是冷峭而且锐利,刺进伊的双亲的心中,都战栗了。不久,李妈没有表情地从外边来,蓦然地

说:“吴家派人来送信,说新姑爷——申时去世了!”伊的双亲的心,是碎裂了。昏昏的灯光,笼罩了全室,好像有无数阴灵隐伏在这昏沉的阴影里。一九二六年,十二月,十九日(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

一项是()A.小说中所描绘的乡土,是一个隔绝的、蒙昧的病态乡土,台静农始终在批判与怜悯的“矛盾”中艰难创作。B.小说开头,在期待着吴家少爷出殡的人群中,有些妇女“含了眼泪”怅望,同情怜悯着新寡妇的遭遇,这些人与

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是有本质区别的。C.小说采用倒叙的手法,先叙述吴家少爷出殡的场景,改变了平铺直叙的叙述方式,巧妙地设置了悬念,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D.小说以乡风民俗为叙述主线,以场景展示为叙述模式,展示了吴家少爷

出殡、翠儿婚事的商定、翠儿临嫁辞家和出嫁后父母的交谈等主要场景。7.文中画线处都写到“烛焰”,请结合小说内容理解其意蕴。8.简要分析“冲喜”这一习俗在小说中的作用。【答案】6.B7.①左边烛焰的萎谢预示着吴家少爷生命将逝

,右边明闪发光的烛焰则象征翠儿蓬勃鲜活的生命;②这颤动的不停流泪的烛焰暗示翠儿丧夫后的凄惨人生;③双烛的吹熄暗示翠儿的希望之火被“冲喜”这一封建陋俗残忍的人为扼杀了。8.①从情节来看,“冲喜”是小说的线索:吴家少爷身患重病要冲喜,翠儿父母商议女儿婚事为冲喜,翠儿出嫁完成冲

喜,吴家报丧、少爷出殡意味着冲喜失败。②从人物来看,小说通过“冲喜”塑造了典型的人物形象:被操控陷入绝境的可怜少女翠儿,固守礼教的家人,自私的吴家人,愚昧麻木的小镇人们。③从社会环境来看,“冲喜”反映了当时社会一种蒙

昧、野蛮的风习。“冲喜”的不仅有吴家少爷,还有张家二少爷等等,人们将其视为“起死回生”的一味灵丹妙药。④从主题来看,“冲喜”陋习揭露了在父权、夫权封建宗法制度下,旧中国广大妇女毫无人身自由和尊严,被践踏,遭压迫的黑暗现实。⑤从艺术效果来看,“冲喜

”以乐写悲,充满了讽刺意味。“冲喜”是一出让人肃穆凄楚的悲剧,反映这个社会的荒谬和悲哀。【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B.“有本质区别”错,妇女们对翠儿的悲剧虽然也有哭泣,不过就是像祥林嫂同旁人讲阿毛的故

事旁人陪着掉一把眼泪一样,依旧改变不了她们看客的本质,更何况前文还有“妇女们盼望更切”“上元节看春灯似的”。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的能力。本题要求分析“烛焰”的丰富意蕴,注意结合其特征,由表层含义到深层含义进行分析。这里的“烛焰”具有象征

意义。“左边的烛焰,竟黯然萎谢了,好像是被急风催迫的样子”结合原文可知,这里的“烛焰”象征吴家少爷的生命,“黯然萎谢”预示着吴家少爷生命将逝;“右边的,却依然明闪地发光”右边的“烛焰”象征着翠儿的生命,“明闪地发光”预示着年轻而鲜

活的生命活力。“右边的烛焰,愈颤动了”“烛泪不停地流满了烛台”这“颤动”的烛焰,流淌的烛泪,象征翠儿即将年轻丧夫守寡的凄惨命运。“将双烛吹熄了”象征了吴家少爷生命逝去,同时随着丈夫的死去,被用来冲喜的翠儿的生活希望也落空了,年轻的生命面对的是凄惨的人生。【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

节的作用的能力。“冲喜”在小说中是指吴家少爷身患重病,按照习俗,吴家让翠儿出嫁,以这样的喜事来冲掉不好的运气。从情节结构看,“没想到将媳妇娶到家冲喜也无用”“按理冲喜是见效的”“为什么冲喜也无用呢”“去年张家二少爷不是冲喜冲好的么”“没有说到冲喜”,小说从吴家少爷去世写起,引

出人们对“冲喜”的议论,再回笔写翠儿的出嫁,其间多次提到“冲喜”,可见,“冲喜”是小说的线索,串联了小说的情节,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从塑造人物看,翠儿是为了给吴家少爷“冲喜”才急急忙忙出嫁,翠儿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匆匆出嫁,

可见其可怜;吴家人以翠儿的出嫁改变自己儿子的命运,可见其自私;翠儿的父母谨守婚约,不顾女儿的命运,可见其保守;小镇上的人们作为出殡时的看客,可见其愚昧麻木。从反映的社会环境看,“没想到将媳妇娶到家冲喜也无用”“吴家要翠儿去冲喜,到底要不要答应他呢?”“去年张

家二少爷不是冲喜冲好的么?”小说所写的“冲喜”是当地一种流行的习俗,希望用这种方式改变命运,甚至起死回生。可见其社会风气落后、愚昧。从主题看,有着最为悲惨的人生命运的是被作为“冲喜”的翠儿,她没有知情权,没有反抗权,只能任由夫方和父方做主,揭示了女性的低

下的社会地位和封建宗法制度的黑暗现实。小说具有广阔而深刻的社会意义。从艺术效果看,“冲喜”最终演出了一场悲剧,“喜”与“悲”反差强烈,加重了悲剧的效果,使小说主题具有强烈的讽刺性。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

君实或见恕也。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

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节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文本二: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安石议论高奇,能

以.辨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熙宁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上问:“卿所施设以何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七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忧形于色对朝嗟叹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安石曰:“水旱常数,尧

、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帝曰:“此岂细事?朕所以恐惧者,正为人事之未修尔。今人情咨怨,至出不逊语。忧京师乱起,以为天旱,更失人心。”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

以献曰:“旱由安石所致。去安石,天必雨。”帝亦疑之,遂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八年二月,复拜相,安石承命,即倍道来。安石之再相也,屡谢病求去。上益厌.之,罢相。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谥曰文。(节选自《宋史·王安石传》)9.文本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

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饥民流离A帝忧B形于色C对朝D嗟叹E欲尽F罢G法度H之不善者10.下列对文本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益厌之”与“秦之欲无厌”(《六国论》)两句中的“厌”含义不同。B.“能以辨博济其说”与“日观以

西峰”(《登泰山记》)两句中的“以”用法相同。C.“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与“思国之安者”(《谏太宗十思疏》)两句中的“之”用法不同。D.“其属文动笔如飞”与“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两句中的“属”含义不同。11.下列对

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一中,王安石先阐明给司马光回信的原因和目的。既而直陈二人分歧所在,也向司马光解释了为什么上次简短回复而这次“具道所以”。B.文本一中,王安石针对司马光提出的责难进行了辩驳。

他先立后破,认为在名实相符这个前提下,司马光对他的种种指责都是没有根据的。C.文本二中,面对国内严重旱灾,王安石认为这些都是上天运行的常数,应以治理人事应对,皇帝对此表示赞同,并说自己也正为人事而忧虑。D.文本二中,郑侠上奏说,天下大旱是因为王安石(变法)引起的。罢免了王安石

,上天一定会下雨。皇帝虽然也感到怀疑,但还是将王安石贬到江宁府。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2)安石之再相也,屡谢病求去。13.《王安石传》中说王安石“有矫世变俗之志”,何以知之?请结合文本一和文本二简要说明。【答案】9.ACE

10.B11.C12.(1)所以我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原因,希望您看到后或许能谅解我。(2)王安石第二次担任宰相,多次称病推辞官职请求离开。13.①为兴利除弊,不惧怕天下人对自己的怨恨非议;②回答皇帝问题,认为施政要从改变风俗,建立法度开始;③被贬后重新被任命为宰相,他日夜兼程赶往京

师赴任。【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饥饿的百姓流离失所,神宗忧形于色,在朝廷上嗟叹不已,想废除所有不好的法令。名词“饥民”和动词“流离”构成主谓句,A处断开;“帝忧形于色”是状语后置句,C处断开;“对朝”修饰动词“嗟叹”,中间不断,“

欲尽罢”前省略主语“帝”,所以E处断开。故选ACE。【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正确。厌恶;满足。句意:皇帝也越发厌恶他。/秦国的欲望不会满足。B.错误。介词,用;助词,用在方位词或时间

词之前。句意:善于用雄辩和旁征博引来维护自己的议论。/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C.正确。助词,的;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义。句意:慷慨激昂立下了矫正世事、改变传统陋习的志向。/想要国家安定。D.正确。连缀

,连接;一类人。句意:他写文章时下笔如飞。/你们这些人都将要被俘虏。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皇帝对此表示赞同,并说自己也正为人事而忧虑”不当。由原文“帝曰:‘此岂细事?朕所以恐惧者,正为

人事之未修尔。今人情咨怨,至出不逊语。忧京师乱起,以为天旱,更失人心’”可知,皇帝认为这不是小事,他之所以恐惧,正是因为没有处理好变法中的事情啊。现在天下人都嗟叹怨恨,以至于出言不逊。担心京师发生混乱,

认为干旱虽然可怕,更怕失去民心。所以皇帝并不赞同王安石的看法。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具”,详细;“所以”,……的原因;“冀”,希望;“见”,加在动词前称代自己。(2)“再”,第二次;第一个“

相”,担任宰相;“谢”,推辞;“去”,离开。【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①材料一第二段提到“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可知王安石认为自己的变法是为了兴利除弊,为此他早已预料到自己会遭受很多的怨

恨和诽谤,但他也并不惧怕。②材料二第二段提出“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可见王安石认为改变风俗,建立法度,是现在最亟需的了。所以王安石回答皇帝问题,认为施政要从改变风俗,建立法度开始。③材料二第二段“八年二月,复拜相,安石承命,即倍道来”意思是:

王安石重新担任宰相,接受任命,日夜兼程赶往京师。所以王安石被贬后重新被任命为宰相,有了重新施展抱负的机会,他就日夜兼程赶往京师赴任。参考译文:文本一:安石启:昨天承蒙您来信赐教,我私下认为与君实您交往相好的日子很久了,但是议论起政事来意见常常不一致,这是因为我们所

持的政治主张和方法大多不同的缘故啊。虽然想要(向您)勉强解释,最终必定不能被您理解,所以只是简略地给您写了回信,不再一一替自己辩解。又想到君实待我优厚,书信往来不应该简慢草率,所以我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原因,希望您看到后或许能谅解我。读书人所争论的问题,尤

其在于名实是否相符,如果名实的关系明确了,那么天下的根本道理也就清楚了。如今您指教我的,认为我侵夺了官吏们的职权、惹是生非制造事端、聚敛钱财与民争利、拒绝接受不同意见,因此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非议。我却认为从皇帝那里接受命令,商议法令制度,并在朝廷上修正,把它交给有关部

门官吏去执行,这不是侵夺官吏职权;施行先王的政治主张,用来兴办好事,革除弊端,这不是惹是生非;替国家理财政,这不是搜刮钱财;驳斥错误言论,责难奸佞小人,这不是拒听意见。至于那么多的怨恨和诽谤,那是我本来预料到会这样的。文本二: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他写

文章时下笔如飞,初看似不经意,完成后,看过的人无不叹服他的文章精妙。王安石议论高深新奇,善于以雄辩和旁征博引来维护自己的议论;敢于坚持按自己的意见办事,慷慨激昂立下了矫正世事、改变传统陋习的志向。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皇上问:“你最先开始的施政措施是什

么?”王安石答道:“改变风俗,建立法度,是现在最亟需的了。”皇上认为是对的。熙宁七年春天,天下已经干旱很久了,饥饿的百姓流离失所,神宗忧形于色,在朝廷上嗟叹不已,想废除所有不好的法令。王安石说:“水灾旱灾,是上天运行的常数,就是尧、汤也无法避免,这不足以招致圣上忧虑,只要做好变

法中的各种事情来对付这种情况就可以了。”神宗回答说:“这哪里是小事呢?我之所以恐惧,正是因为没有处理好变法中的事情啊。现在天下人都嗟叹怨恨,以至于出言不逊。我担心京师发生混乱,认为干旱虽然可怕,更怕失

去民心。”京城安上门监门官郑侠将自己的奏疏,以及画着他所见的灾民扶老携幼、困苦挣扎惨状的长卷,上呈神宗,在奏折里说:“大旱是因为王安石(变法)引起的。罢免了王安石,上天一定会下雨。”皇帝也感到怀疑,于是贬黜王安石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熙宁八年二月,王安石重新担任宰相

,王安石接受任命,日夜兼程赶往京师。王安石第二次担任宰相后,多次称病推辞官职请求离开。皇帝越发厌恶他,罢免了他的相位。元祐元年,王安石去世,时年六十六岁,被追赠为太傅。绍圣年间,赐谥号为“文”(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江亭晚望赵

嘏①碧江凉冷雁来疏,闲望江云思有馀。秋馆池亭荷叶歇,野人篱落豆花②初。无愁自得仙翁术,多病能忘太史书。闻说故园香稻熟,片帆归去就鲈鱼③。【注】①赵嘏,晚唐诗人。为博取功名,他负笈远游,滞留长安十一年。②豆花:豆类植物的花。③西晋时,吴

江文人张翰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而思念家乡的菰菜、莼羹、鲈鱼脍,遂辞官回乡。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照应了诗题中的“望”字,诗人凭江远眺,看天边云卷云舒引起万千思绪。B.颔联诗人借秋日“荷叶”残败和“豆花”凋零两种景象,衬托眼前的萧索之状。C.诗人表示只要

无忧无愁,豁达乐观,自然就可以获得道家超脱逍遥的神仙方术。D.“太史书”即《史记》,此句体现诗人对建功立业实现抱负一事衰颓消极的心境。15.本诗是如何表现思乡之情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答案】14.B15.①借景抒情:雁叫声声,游子心碎,诗人用碧江、孤雁、江云、

败荷,这些孤清的意象着力渲染凄清萧瑟的秋天景韵。表达了诗人凄苦无朋、飘零孤独的心境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②用典抒情:诗的尾联借晋人张翰思念家乡的菰菜、莼羹、鲈鱼脍而辞归的典故,深化了诗歌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急于回归故里的愿望

。【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B.“‘豆花’凋零……”错误。根据“豆花初”可知,农人篱笆旁攀援缠绕的豆苗,是刚刚绽放出花苞。故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

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借景抒情:诗人写秋天之时望“碧江”“孤雁”“江云”,观“败荷”思绪万千。这些孤清的意象牵动了诗人的思乡情怀,雁叫声声,游子心碎,诗人所着力渲染的凄迷衰飒的秋天景物与诗人凄苦无朋、飘零孤独的心境是一致的。用典抒情:最后一句,诗人写希望乘一叶孤舟回家,享用美味的鲈鱼羹。借晋人张翰思

念家乡的菰菜、莼羹、鲈鱼脍而辞归的典故,西晋时,吴江文人张翰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而思念家乡的菰菜、莼羹、鲈鱼脍,遂辞官回乡,深化了诗歌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急于回归故里的愿望。(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7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

空缺部分。(1)在《阿房宫赋》中,揭露统治者掠取财物时连极微小的都不放过,耗费起来却像对待泥沙一样不珍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苏洵在《六国论》中提

出,齐国灭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而燕国“_______________”才给自己招来祸患。(3)《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_____”一句直接表明自己胸怀光明磊落、心地纯洁,并以洞庭月下“_______________”的景象相衬,表现

出词人高洁的人格。(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用“___________”表达了对曾皙志向的高度赞赏。【答案】①.奈何取之尽锱铢②.用之如泥沙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④.至丹以荆卿为计⑤.肝肺皆冰雪⑥.表里俱澄澈⑦.

吾与点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写法,如“锱铢”“嬴”“卿”“俱”“澄澈”等。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各小题。的的鲁迅日记每则都很短,最长不超过150字,内容最短的只有“无事”两字,真可谓惜字如金。然而,读了《鲁迅日记》就会发现,他对天气的记录是多么认真,这是一件相当有趣的事情。鲁迅不是气象观测员,他是文学大师,简洁、凝练、深刻、犀利是鲁迅文字的一贯风格。即便只是描述气象,他也要___

①___,注意言简意赅。鲁迅记录天气的词汇很丰富。日记中许多特殊天气的记载,可作为了解当时气象情况的第一手资料。透过天气描述也可以..窥见鲁迅当日的心情。1913年1月15日他写道:“晨,微雪如絮缀寒

柯上,视之极美。”这是鲁迅第一次看到北方的雪,欣喜之情___②___,跃然纸上。然而,人生并不都是光风霁月的,还要经历自然界的___③___与人间的凄风苦雨。1912年11月5日至7日,鲁迅连记了三天的“大风,甚冷”。作为新文化

运动的领军人物,鲁迅的日记中很少记录当时发生的重大事件。他把他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深刻、犀利、敏锐和远见,以诗的语言寄寓于自然界的天候,用来揭露旧社会的黑暗和旧文化的腐朽。天气的冷暖变化,我们可以体会到作家对人间悲凉的关注和感悟,可以感受到鲁迅内心世界的风起云涌。17.请在

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8.文中画波浪线语句存在两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答题卡上,要求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19.下列句子中的“可以”与文中加点的“可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经过一个

暑假的练习,她可以完整地跳完一支舞了。B.大勇真够可以的,去体育馆也不知道叫上我!C.现在家里规矩究竟松多了,就是于五妹也算可以。D.他忙进忙出,啥都能干,这个人找得实在可以。【答案】17.①字斟句酌(深思熟虑、精益求精、反复推敲);②溢于言表(无可名状、无法言说);③严寒酷暑(暴风骤雨)

(此处应为名词性短语)。18.(1)成分残缺。修改:前一句加上“根据”(“透过”)或者后一句加上“让、使”;(2)两面对一面。修改:将“悲凉”改成“悲喜”“冷暖”“悲欢”。19.A【解析】【分析】【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①处下文提到“注意言简意赅”,说明“他也要”后边也用近义成语,可以填:字斟句酌(深思熟虑、精益求精、反复推敲)。字斟句酌:对每一字、每一句都仔细推敲,形容说话或写作的态度慎重。深思熟虑:深入地反复地考虑。精益求精

:(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反复推敲:多次捉摸,选择最佳方案。②处,上文语境提到“视之极美”“这是鲁迅第一次看到北方的雪,欣喜之情”,说明空处填对欣喜之情的形容,可以用:溢于言表(无可名状、无法言说)。溢

于言表: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无可名状:没法形容。无法言说:很难用语言来表达。③处,结合上文“然而,人生并不都是光风霁月的,还要经历自然界的”分析,空处应该强调自然条件的恶劣,且与后文“凄风苦雨”照应,可以填:严寒酷暑(暴风骤雨)。严寒酷暑

:表示环境的恶劣难以适应。暴风骤雨: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1)结构混乱,“天气的冷暖变化,我们可以体会……”,出现两个主语,第一个主语“天气的冷暖变化”缺

少陈述语,可以添加介词掩盖多余的主语,修改为“根据(随着/透过)天气的冷暖变化”;或删掉“的”修改为“天气冷暖变化”,抑或“天气的冷暖变化,让(使/叫/令/让)我们可以体会到……”。(2)不合逻辑,上文用了两面词“冷暖”后文说“悲凉”,两面对一面不搭配,可以把“悲凉”改成对应“冷暖”的两面词,比如

修改为“天气的冷暖变化,让我们可以体会到作家对人间悲喜(欢)的关注和感悟”。【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同词意境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文中“可以”相当于“能够”,指具备能力。A.指具备能力,能够。B.表示极力赞扬,形容厉害。C.表示差强人意的肯定,不坏,还好。D.表示极力赞扬,形容厉害。。

故选A(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近段时间,“人生,易如反掌”这句台词,在网络上热度颇高。这句外文电视剧的台词,本可直译为“人生超简单的”,翻译却用心地配合剧中角色摊开手掌的动作,将其意译为“人生,易如反掌”。两句台词,含义相同,①。后者更

加生动形象,意味深长。汉语博大精深,不仅是语言交流的工具,②。说到江南,浮现在眼前的,大概率不是地理位置上的长江以南,而是烟雨朦胧、小桥流水;说到塞北,很难不想到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提笔挥墨,一笔一画之间,写就的不仅是文字,更是深厚的文化积淀。语言的使用场景、人们的表达习

惯总是因时而异、因势而新。当前,网络用语层出不穷,汉语词汇不断迭代更新。由互联网发展衍生而来的“点赞”“二维码”“网红”“脑洞”等词语,已被收录进《新华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不乏有人担忧汉语的生态环境受到影响。然而,语

言的新陈代谢是客观规律。正是在这样的与时俱进中,汉语的实用性得到强化,③,古老的汉语得以始终保持年轻态。“古今几千年,纵横数万里。”绵延不息的汉语,犹如一颗明星,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让我们可以跨越时间,与千年前的古人实现情感共鸣,与隔着山水的同袍彼此感同身受,与未来尚未谋面的他们情意相

通。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话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答案】20.①韵味却不同/接受度不同;②而且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而且是文化意境、意韵的载体;③适用的场景更加广泛/使用频率更

高。21.①使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汉语比作历史长河中明星,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汉语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的独特作用;②使用了排比的手法,从空间、时间的角度强调了汉语的独特魅力,句式更加整齐,表达更加流畅有气势

。【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处,由文本“后者更加生动形象,意味深长”可知,语境强调“人生超简单的”“人生,易如反掌”两句话意思相同,但是意境、味道不同,且构成转折关系,因此填写“韵味却不同”“接受度不同

”一类。句子。第二处,由“不仅”可以推知后文关联词是“而且”;由“说到江南,……写就的不仅是文字,更是深厚的文化积淀”可知,汉语的功能除了是交流的工具外,更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体现,因此填写“而且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而且是文化意境、意韵的

载体”一类的句子。第三处,语境强调汉语与时俱进,实用性增强,就会增强汉语的使用频率,适用的地方更多,因此填写“适用的场景更加广泛”“使用频率更高”一类句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构成和表达效果的能力。题干要求分析修辞手法的构成和表达效果,本句是比喻修辞,就需要说出本

体、喻体、喻词,本句还使用了排比修辞,就需要结合排比句式分析结构,然后根据比喻、排比修辞本身的效果,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绵延不息的汉语,犹如一颗明星,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运用了比喻修辞,本体

是“绵延不息的汉语”,喻词是“犹如”,喻体是“明星”。“在历史的长河中”写出汉语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文化传承过程中的作用;“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写出了汉语的作用不可替代。“与千年前的古人实现情感共鸣”“与隔着山水的同袍彼此感同身受”“与未来尚

未谋面的他们情意相通”三个句子句式相同,都是“与()的()+动词+四字词组”;内容相关,“与千年前的古人”“与未来尚未谋面的他们”说明汉语在时间方面的作用,“与隔着山水的同袍”写出汉语在空间上的作用,句式整齐,有韵律美和节奏感,且增强了文句的

气势。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年级组将开展课本剧表演活动。“我报了林黛玉,如果要我演丫鬟,我可不愿意。”“我要演就演项羽,项庄、曹无伤这类小角色我肯定拒绝。”“可是总得有人演呀,如果人人都演主角,那不成戏呀!”其实,不只是演戏,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面临做主角还是做配角

的选择。请据此写一篇演讲稿,在班级分享会上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三个

学生的对话展现了对主角、配角的不同认识:前两人只想演主角,不愿意演小配角;只有第三个人认识到,配角也需要人演,否则就戏不成戏。此题围绕“主角”“配角”两个关键词,让学生思考是要“争当主角”还是“甘当配角”。围绕“生活中,面临做主角还是做配角的选择”这一话题进行阐述,考生可以剖析大多数人在

生活中不愿意做配角的原因,针贬时弊,弘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可以揭示甘当生活中的配角所蕴含的智慧、品质与情怀,表达对“配角”的敬意和礼赞;还可以阐述生活中“主角”与“配角”的辩证关系,厘清对“配角”概念的理解,认识到“配角”对

“主角”乃至对“全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由材料中大多数人不愿做配角,感悟到甘为配角的难能可贵,可联想诸如鲍叔牙、周恩来、恩格斯之类的伟人,他们虽为配角,但与主角一样熠熠生辉;由甘做配角者,思考其博大的胸襟、富于社会责任感的人生态度、勇于牺牲个人利益的集体主义精神;由主、配角之间的关系,联想

到世间万物相对而生、相伴而生,感悟到即使身为主角,也应尊重配角,感恩配角;由演戏联想到人生,联想到生活的各个层面,无数的默默无闻者犹如漫山遍野的花花草草,悄无声息地妆扮着多彩的世界。写作时要注意演讲稿的格式

。行文构思上,可以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小人物,大光彩。再从为什么的角度展开论述,一、主角与配角,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角色发挥各自的作用,配角亦能闪耀出异彩。二、放弃主角,甘做配角,是退让,是牺牲,亦是奉献与担当。三、在人生舞台上,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角,不要用主、配角思维禁锢

自己的手脚,束缚前行的豪情。立意:1.甘做人梯,当好配角。2.勇做红花,敢于担当。3.勇做主角,甘做配角。4.人生如戏,演好自己的角色。5.做小人物,绽大光彩。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974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