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6 页
  • 大小 110.163 KB
  • 2024-09-2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3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精准解析】.docx,共(16)页,110.163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47dd2f95357f7076544414afa3b4b3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唐山二中教育集团迁西一中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考试时间:80分钟分数: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卷共40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元谋人和北京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若想获得研究他们的第一手资料,主要通过()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

学者推断D.考古发掘【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于原始人生活情况的直接了解主要是通过考古发掘的方式,D正确;ABC属于间接了解,不属于一手史料,排除。故选D。2.“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一重要的政治制

度A.分封制B.王位世袭制C.宗法制D.郡县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此制度的内容是:把土地分封给亲戚,让他们建立国家来保卫周王。由此可见,该制度指的是分封制,故选A;BCD均与题干不符,故排除。3.战国时期经济大发展,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

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的改革。推动各诸侯国变法革新的主要动力是()A.生产力的发展B.力图称雄天下C.周王室日渐衰微D.阶级斗争的尖锐【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随着铁犁牛耕的出现,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这是推动各诸侯国变法革新的主要动力,故A项正确;BCD

项都只是具体的一些原因,而不是根本动力,故排除BCD项。故选A。4.《孟子·滕文公上》记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材料中提到的土地制度是商周时期的()A.地主土地私有制B.井田制C.自耕农土地私有制D.奴隶主土地私有制【答案】B【解析】

【详解】材料“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是对商周时期井田制的描述,属于奴隶制社会下的土地国有制,因此B正确,ACD排除。故选B。5.如图所示的机构属于A.秦朝的三公九卿制B.秦朝的郡县制C.唐朝的三省六部制D.唐朝的科举制【答案】A【解析】【详解】材

料是对秦朝的三公九卿制的描述,因此A正确,BCD排除。故选A。6.汉武帝时期,曾经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的道路“丝绸之路”的人物是()A.卫青B.张骞C.霍去病D.董仲舒【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张骞开

辟了中西交通的道路“丝绸之路”,故B项正确;AC项的人物都是抗击匈奴的人物,故排除AC项;董仲舒提出了新儒学,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与丝绸之路无关,故排除D项。故选B。7.秦朝时开始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到清朝时期发展到了登峰

造极的地步,这主要是指()A.废丞相权分六部B.设立内阁C.设中外朝D.设置军机处【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因此D正确,ABC排除。故选D。8.《史记》为我们了解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是我国

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下列史实不能在《史记》中查到的是A.刘秀建汉B.武王伐纣C.陈胜吴广起义D.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记》为西汉司马迁所著,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

实,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故它不可能记载东汉初年刘秀建汉的历史,A项正确。BCD均在《史记》记述历史范围之内,但均不符合题意,排除。9.东汉虽没有西汉那样强盛,但也呈现出自己别样的风貌。下列关于这一时期史实叙述有误的是()A.东汉政权的建立者是

刘邦B.《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学专著C.东汉中后期外戚和宦官轮流控制朝政D.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政权的建立者是刘秀,因此A错误,符合题意;BCD均符合东汉时期的史实,不符合题意。故选

A。10.古代的国家治理为我们今天提供了经验。据《辽史·百官志》记载,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得其宜也。这反映了辽国治理方式是()A.以汉制治国B.猛安谋克制C.因俗而治D.四等级制【答案】C

【解析】【详解】材料“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体现的是因俗而治的特点,C正确,A排除;B是金代女真族的军事和社会组织单位,B排除;D是元朝推行的民族歧视政策,排除。故选C。11.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是以一位数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因为他是世界上第一

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他是A.贾思勰B.裴秀C.孙思邈D.祖冲之【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D正确;贾思勰是农学家,A排除;裴秀是地理学家,B排除;孙思邈的成就主要是医学

方面,C排除。故选D。12.唐太宗统治时期,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光武中兴【答案】B【解析】【详解】

唐太宗统治时期形成的开明政治局面被称为贞观之治,B正确;A是汉代文景时期的政治局面,排除;C是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局面,排除;D是东汉初期刘秀统治时期的局面,排除。13.隋炀帝的各项举措中,有利于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的是A.设置义仓B.征伐高丽C.兴建洛阳

城D.开通大运河【答案】D【解析】【详解】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沟通南北水系,有助于南北经济文化交流,D正确;设置义仓是隋文帝的举措,排除A;征伐高丽、兴建洛阳城激化了矛盾,不利于巩固统治,排除B、C。14.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到:“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促使这一场景出现的直

接原因是A.黄巾起义B.玄武门之变C.陈桥兵变D.安史之乱【答案】D【解析】【详解】755年,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叛军先后攻占东都洛阳,又攻下潼关,逼近长安,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艺术再现唐玄宗西逃的情

景,直接原因是安史之乱,故D符合题意;黄巾起义是东汉农民起义,故A不符合题意;玄武门之变是唐初李世民杀掉太子李建成的政变,故B不符合题意;陈桥兵变是是赵匡胤发动的代周建宋的兵变事件,故C不符合题意。15.赋税收入是国家治理的物质保证。

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这一措施实行的直接目的是()A.解决财政困难B.维护国家统治C.提高行政效率D.推行租庸调制【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税法是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而制定的新税法。其推行的直接目的

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因此A正确,BCD排除。故选A。16.609年至610年,隋炀帝为夸耀国家富强,在洛阳举行盛大的表演大会,终月而罢,所费巨万。隋朝各项建设较多,宏伟壮丽,也曾经三次大举征伐高丽。由此可推知,

隋朝的灭亡是源于()①国库充盈②大兴土木③滥用民力④穷兵黩武⑤穷奢极欲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③④⑤【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在洛阳举行盛大的表演大会,终月而罢,所费巨万”可知,隋炀帝穷奢极欲;根据材料“隋朝各项建设较多,宏

伟壮丽,也曾经三次大举征伐高丽。”可知,隋炀帝大兴土木、滥用民力、穷兵黩武,由此推断,隋亡源于②③④⑤,故选B;材料没有体现隋朝国库充盈,①错误,故排除ACD。17.近代学者梁启超在评价某人壮举时说:“横雪山而入天竺,赍佛典多种以归,著《佛国记》,我国人之

至印度者,此为第一。”此人应是()A.法显B.玄奘C.空海D.鉴真【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著《佛国记》,我国人之至印度者,此为第一”,结合所学可知,东晋高僧法显是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著《佛国记》,故选A;玄奘是唐朝高僧,不符合“著《佛国记》,我国人之至印度者,此为第一”,排除B;空

海是日本佛教僧人,鉴真东渡日本弘传佛法,CD不符合题意,排除。18.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最根本的不同是A.是否实现了富国强兵B.是否改变原有的土地所有制C.是否限制了贵族和地主的特权D.是否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答案】

B【解析】试题分析: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最根本的不同在于性质的不同。商鞅变法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一场变法,改变了奴隶主贵族土地所有制,建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王安石变法是封建生产关系内部的调整。故B项正确。ACD三项都未从根本原因上分析。考

点: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比较点评:商鞅变法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一场变法,王安石变法是封建生产关系内部的调整,并未改变社会性质。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影响等也需要掌握。19.《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和民间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这两段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主要说明了A.东南沿海地

区农民赋税负担重B.苏州和湖州成为人才汇集之处C.江南广泛种植原产美洲的作物D.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答案】D【解析】【详解】两段材料说明国家赋税主要来自南方,以苏州和湖州为代表的江南地区,经济地位上升,故D符合题意;材料无

法判断东南地区的农民赋税负担是否沉重,且赋税比重要看国家征收的赋税占农民生产总量的比例,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苏州和湖州成为人才汇集之处,故B不符合题意;我国种植原产美洲的农作物是在明清时期,时间上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20.下图是一幅中国古代“行政机构示意图”,该图反映的朝

代是A.唐代B.宋代C.元代D.清代【答案】C【解析】材料中行中书省和宣政院可知是元朝行政机构示意图,故C正确;唐宋时期没有实行行省制度,故A和B错误;清朝管理少数民族地区是理藩院,故D错误。21.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几乎在所有中国传统科学技术领域都留下了新的记

录。以下科技成就属于宋代的是()①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②改进造纸术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④孙思邈写成《千金方》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均是在宋朝,①③符

合题意,B正确;②是东汉时期的成就,不符合题意,AC排除;④是隋唐时期的成就,D排除。故选B。22.拉尔夫的《世界文明史》记载:"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

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以上论述揭示出元曲兴盛的原因是()A.国家政策的影响B.商品经济的发展C.文人的雅兴所致D.科考功名的需要【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

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可知,由于元朝政府中止科举制,对文人创作元曲起到了促进作用,突出了国家政策的作用,故A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到商品经济发展,故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国家政策的作用,而没有体现文

人的雅兴,故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科举制中止对元曲兴盛的作用,故D说法错误,排除。23.明神宗是明代一位颇具个性的皇帝。其执政前十年,任用张居正进行改革;张居正死后却不理朝政,深居宫中,拒绝上朝长达二十多年。有学者认为,明神宗之所以后期不理朝政,与张居正不无

关系。据此推知,张居正就任的职务应该是A.监察院御史B.内阁首辅C.司礼监太监D.军机大臣【答案】B【解析】【详解】明朝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故答案为B项;张居正负责处理政务,不是监察院

御史,也不是司礼监太监,排除A、C项;明朝时期尚未设立军机处,排除D项。24.从元代末年起,我国东部沿海就不段遭到倭寇骚扰,明朝廷出于对日本经济封锁的需要明朝前期朝廷严厉禁止海外贸易。明朝廷派戚继光和俞大猷抗倭,东南沿海形势稳定下来。由此可推知,明朝廷抗倭的原因有(

)①打击东南沿海走私活动②对日本实行经济封锁③防止日本海盗的骚扰④断绝海外贸易往来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的海禁并非是断绝一切海外贸易,④错误,ACD排除;根据材料“我国东部沿海就不段遭到倭寇骚扰”可归纳

出防止日本海盗的骚扰,③符合题意;根据材料“明朝廷出于对日本经济封锁的需要明朝前期朝廷严厉禁止海外贸易”可归纳出打击东南沿海走私活动和对日本实行经济封锁,①②符合题意。因此B正确。故选B。25.古代中国中央官制的中枢机构演变可分为三公、三省、二府和内阁军机四个时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汉武

帝时建立了三公九卿制B.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交付尚书省执行C.明太祖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D.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提高了行政效率【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提高了行政效率,故D正确;秦始皇建立三公九卿制,故A

错误,排除;唐朝,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然后交尚书省执行,故B错误,排除;明成祖设立内阁,故C错误,排除。26.秦汉文化气势恢弘,居世界先进行列,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果,最主要的原因是A.国力强盛,经济发达B.吸取了各族的优秀文化C.国家政府高度重视D.先秦文化基础雄厚【答案】

A【解析】【详解】秦汉时期国家强盛,经济发展,促进秦汉文化发展繁荣,故A正确;秦汉统治者都进行思想控制,虽然可以形成统一的文化,但对文化的发展有阻碍作用,C错误;思想文化的发展进程是无法阻挡的,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要随之进步,科学技术和思想也必然要发展,B、D

两项都只是从一个侧面反映问题,并不能完全起决定作用,排除。27.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B.开创皇帝制度C.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答案】D【解析】【详

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虽然二世而亡,但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政权,它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统一度量衡是秦朝

建立统一国家的具体体现,故A选项错误;开创皇帝制度也是秦朝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的具体体现,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专制政体,材料“秦,虽死犹存”指的是秦朝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而不是具体指建立三公九卿制度,故C

选项错误。28.“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些诗句描述的是()A九品中正制B.科举制C.三公九卿制D.三省六部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

材料反映了古代知识分子在登科及第后“春风得意”的壮志豪情,说明唐代读书人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改变个人命运,故B项正确;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依据,普通知识分子难以以此改变人生命运,排除A项;CD项都不是选官制,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D项。故选

B。29.下面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朝代更迭示意图,有关这一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统一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②西晋是短暂统一的王朝③从冲突到和平交往,走向交融④南方的开发初见成效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C【

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的主要特征大分裂和民族融合,①错误,ABD排除;②③④均是关于魏晋时期的正确描述,C符合题意。故选C。30.宋代出现“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现象体现了()A.

门第观念淡薄B.科举制度公平C.婚姻更加自由D.社会控制松弛【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宋代选官取士、婚姻等方面均不问门第和家世,说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当时门第等级观念淡薄,故A符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科举制度公

平,故排除B;婚姻更加自由,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不能说明“取士不问家世”,故排除C;材料与社会控制松弛无关,故排除D。31.如果把“大运河的开凿”“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主题的是()A.国家的产生和统一B.政权分立与民族

汇聚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大运河的开凿”“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历史事件都发生在唐朝,从政治、经济、对外交往方面展现了唐朝的社会风貌。故答案为C项。A项国家的产生描述的是夏朝,不符合题意,

排除;B项唐朝是一个统一的时期,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描述的是清朝晚期,不符合题意,排除。32.元代规定,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这说明A.地方长官有较大独立性B.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C.行省权力受到

中央节制D.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信息“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可以看出,元代行省的权力受到中央政府的制约,故选C。行省制度下地方权力较

小,故A错误;行省官员不是监察地方官员,故B错误;D是军机处作用。33.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C.力图

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儒帽裹僧头”“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信息说明李贽违背传统的礼教,显然是想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故C项正确;李贽批判儒家思想,不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故A项错误;明代妇女地位低下,李贽主张男女平等思想,故B项错误;

材料体现不出追求超然物外的自由,故D项错误。34.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发展,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严重,184年引发了()A.陈胜吴广起义B.李自成起义C.黄巾军起义D.刘邦项羽起义【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巾起义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也是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开始于公元184年,C正确;AD是秦末农民战争,排除;B是明末农民起义,排除。故选C。35.清代对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

因此清政府设置了管理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的机构是()A.宣政院B.理藩院C.伊犁将军D.驻藏大臣【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理藩院是清朝政府统治蒙古、回部及西藏等少数民族的最高权力机构,因此B正确,ACD排除。故选B。36.“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重千堆雪。江山如

画,一时多少豪杰。”这是北宋著名词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名句。它反映出作者的词风特点是:A.清新婉约B.通俗易懂C.刚健豪放D.沉郁悲壮【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着重表达豪放的思想情

感,词风气势豪迈,体现的是刚健豪放的风格,故C项正确;苏轼不是婉约派的代表,其词的内容也无法体现婉约风格,也与通俗易懂不符,更没有体现沉郁的情感,故ABD项错误;37.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为加强对全国

的统治,元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这一制度是A.行省制B.科举制C.郡县制D.猛安谋克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元朝疆域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创立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

,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答案为A;B是选官制度,排除;C是秦朝建立的,不符合题意,错误;D是金的军事和社会组织,不符合题意,排除。38.某同学拟办一份历史手抄报,准备了以下素材,据此推断这份手抄报的主题是()①顺治帝册封达赖

五世为达赖喇嘛②康熙赐予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③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A.民族关系的发展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C.中央集权的加强D.封建社会的危机【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①顺治帝册封达赖五世为达赖喇嘛②康熙赐予五世班禅为“班

禅额尔德尼”③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都是清代维护国家统一的措施,因此主题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B项正确;AC不够全面,故排除AC;材料没有体现封建社会的危机,排除D。39.张岂之在《中国历史·元明清卷》中指出:“以土地为主的自然资源无法承载日益过

剩的人口,以致康乾盛世还没有落下帷幕,酝酿已久的社会危机便爆发开来。”这里的“社会危机”主要是指()A.对外贸易出现巨大逆差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C.西方殖民者威胁清朝统治D.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人口暴增,土地资源稀缺,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而流民的出现往往是农民起义的前兆,因此D正确,ABC排除。故选D。40.据史书记载:乾隆六年(1741年)人口突破了1亿,乾隆二十一年(1766年)突破2亿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突破3亿

。导致"人口爆炸"的最主要原因是A.社会稳定B.经济繁荣C.科技发达D.移民增加【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得经济发展,社会繁荣,国力增强,人口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故而经济繁荣是导致乾隆年间“人口爆炸”最主要的原因

。故B正确;“社会稳定”是乾隆时期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但并非最主要的原因,故A错误;由于清朝前期统治者采取文字狱和文化专制的政策,乾隆时期中国科技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故C错误;乾隆时期实行严格的闭关锁国政策

,严厉限制海外贸易,与当时的世界隔绝起来,故而当时不可能有海外移民移入中国,故D错误。故选B。第II卷二、材料分析题(36题12分,37题10分,38题8分,共30分)41.民族交融往往通过战争、和亲、改革与管理、经济交

往等方式实现。按照这种分类,与下列事件对应,填写在答题纸上(填写序号和文字)。①征伐匈奴②设河西四郡③孝文帝改革④文成公主进藏⑤建立榷场⑥设宣政院民族交融的方式事件战争和亲改革与管理经济交往【答案】战争:①

征伐匈奴;和亲:④文成公主进藏;改革与管理:②设河西四郡③孝文帝改革⑥设宣政院;经济交往:⑤建立榷场。【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征伐匈奴属于战争方式;文成公主进藏属于和亲方式;设河西四郡、孝文帝改革和设宣政院属于改革与管理的方式;建立榷场属于经济交往的方式。42.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

一个重要变革时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开封是最繁华的城市,到神宗朝时,人口约有百万之众。市内手工业作坊众多,街道两旁商店、旅舍、货摊林立,市场上的商品有来自各地的粮食、水产、牛羊、果品、酒、茶、纸、书籍、瓷器、药材

……等,还有来自日本、高丽和大食(阿拉伯)等国的货物。营业时间不受限制,除白天营业外,还有夜市和晓市。……市内还出现了“瓦子”,里面有“勾栏”、酒肆和茶楼,还有说书、演戏的,是娱乐的中心。——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中国

古代史》材料二唐宋之交,贵族社会转向平民社会,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发生巨大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让整个社会有效凝聚起来,让国家的长远发展有一个稳定的根基,这是张载所深思的问题。“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四句言简意宏、掷地有声的名言,就是张载给那个时代的答案。(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宋朝商业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载四句名言的积极意义。【答案】(1)特点:城市经济功能明显

;市坊不再分开(打破地点限制);市场交易打破时间限制;商品种类丰富;市场交易不再受政府直接监管;海外贸易繁荣;城市出现娱乐场所;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2)积极意义:有利于提升个人的道德自觉;增强民族和社会凝聚力;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市内手工业作

坊众多,街道两旁商店、旅舍、货摊林立”可得出城市经济功能明显,且市坊不再分开(打破地点限制);根据“营业时间不受限制,除白天营业外,还有夜市和晓市”可得出市场交易打破时间限制;根据“水产、牛羊、果品、

酒、茶、纸、书籍、瓷器、药材……等,还有来自日本、高丽和大食(阿拉伯)等国的货物”可得出商品种类丰富,海外贸易繁荣;根据“市内还出现了“瓦子”,里面有“勾栏”、酒肆和茶楼,还有说书、演戏的,是娱乐的中心。”可得出城市出现娱乐场所;再结合所学可概

括得出市场交易不再受政府直接监管,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2)积极意义:根据所学可知,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开显了儒家的广阔胸怀,即为世界确立文化价值、为人民确保生活幸福、传承文明创造的成果、开辟永久和平的社会愿景。这

有利于提升个人的道德自觉,增强民族和社会凝聚力,同时带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885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