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7 页
  • 大小 987.000 KB
  • 2024-09-2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甘肃省张掖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甘肃省张掖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甘肃省张掖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64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6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甘肃省张掖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精准解析】.doc,共(67)页,987.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45226e6f1f0a4020c4136027591b1a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2021学年度甘肃省张掖二中高一(下)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只有1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选出来)1.(1分)下列有关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拟核区含有环状DNAB.水体富营养化时长出的水华中含有蓝球藻、念珠藻等C.蓝细

菌的叶绿体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自养的原核生物D.细胞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2.(1分)不同的放大倍数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B.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

被观察到C.若玻片右移,则甲的物像会右移而乙的物像左移D.若甲物像模糊,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物像3.(1分)绿藻被认为是21世纪人类最理想的健康食品,螺旋藻(属蓝藻门)特有的藻蓝蛋白能提高淋巴细胞活性,

增强人体免疫力。下列关于绿藻和螺旋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二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绿藻和螺旋藻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是核糖体C.绿藻有核膜、核仁,而螺旋藻没有D.绿藻和螺旋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这与它

们含有叶绿体有关4.(1分)对生命系统认识正确的是()A.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属于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B.生态系统这个层次代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C.生物个体中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的

系统层次,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备的D.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小生命系统是细胞5.(1分)如图表示人运动时肌细胞中ATP相对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肌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有氧呼吸B.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肌细胞收缩,导致AB段ATP含量下

降C.BC段细胞呼吸增强,细胞内ADP的相对含量会增多D.在运动过程中,ATP与ADP之间可以快速转化并保持动态平衡6.(1分)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菌有核糖体,无叶绿体

B.蓝藻无细胞核,也无核糖体C.水绵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D.酵母菌有细胞核,无叶绿体7.(1分)下列事实,不支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这一观点的是()A.烟草花叶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B.草履虫可以独立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C.乙肝病毒必须依赖肝细胞才能繁殖后代D

.动物通过生殖细胞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8.(1分)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并命名“细胞”B.细胞学说的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C.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

生新细胞”D.细胞学说阐明了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9.(1分)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A.变形虫、水绵、香菇B.烟草、草履虫、大肠杆菌C.小麦、番茄、大豆D.酵母菌、发菜、豌豆10.(1分)下列不具有细胞壁的生物有

()①金黄色葡萄球菌②蓝藻③支原体④酵母菌⑤乳酸菌⑥人口腔上皮细胞⑦噬菌体A.①②④⑤B.④⑥⑦C.②③④⑥⑦D.③⑥⑦11.(1分)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动物心脏的搏动是通过心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

来完成的,上述事例说明()A.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通过生物体来完成C.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具复杂性D.器官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12.(1分)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细胞化学元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组成生物的最基本元素是CB.

H7N9病毒和桃树共有的元素是C、H、O、N、PC.占人体细胞干重百分比最多的元素是OD.Cu、Mn、Mo、B都是组成生物体的微量元素13.(1分)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但不是染色体中遗传信息的

携带者B.细胞膜的功能与膜蛋白的种类有关,与蛋白质的数量无关C.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细胞骨架与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相关D.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H2O参与氨基和羧基的形成14.(1分)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脂质中的磷脂是细

胞膜的组成成分B.维生素D和性激素不属于固醇类物质C.脂肪比相同质量的多糖彻底氧化产能少D.脂质在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合成15.(1分)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是生化反应的介质,也为细胞提供生存的液体环境,所以没有水就没有生命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

者,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离不开氨基酸、蛋白质和RNAC.核酸能贮存遗传信息,但在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中,DNA是遗传物质,RNA不是D.糖类是细胞中主要的能源物质,主要原因是糖类在活细胞中的含量比脂质高16.(1分)下列关于细胞膜成

分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的成分可以使用双缩脲试剂和苏丹Ⅲ进行鉴定B.科研上常用染色法鉴定细胞死活,是因为细胞膜可以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C.改变细胞膜上某种蛋白质的结构可能会影响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细胞膜外侧的糖类只可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

白,具有保护和润滑作用17.(1分)如图为某种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结构①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B.结构②的选择透过性与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有关C.结构③的膜表面积大,有利于实现能量转换D.结构④中能完成丙酮酸

的彻底氧化分解18.(1分)下列有关各种细胞器的描述,错误的是()A.内质网是一种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B.液泡和叶绿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其内都含有叶绿素、花青素等色素C.高尔基体是蛋白质修饰加工、包装的场所D.中心体是一种无膜结构的细胞器,存在于动

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的细胞里19.(1分)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胰腺细胞的高尔基体膜与内质网膜直接相连B.黑藻和蓝藻的细胞都不含叶绿体,但都含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C.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核糖体,都能合成自身的全部蛋白质D.硅肺是一种溶酶体病,

该病的原因是吞噬细胞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20.(1分)如图为人体细胞内部分物质的代谢,其中字母代表物质、数字代表反应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和②分别发生在缺氧和有氧的条件下进行的B.过程②既有水的消耗也有水的生成C.①和③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由Y生成乳酸的同时也会

产生少量的CO221.(1分)人体肝细胞内CO2分压和K+浓度高于细胞外,而O2分压和Na+浓度低于细胞外,上述四种物质中通过主动转运进入该细胞的是()A.CO2B.O2C.K+D.Na+22.(1分)下面有关ATP和ADP的描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ATP在酶的作用下,可以连续脱下3个Pi,释放大量能量B.ATP在酶的作用下,可以加上一个Pi,储存能量C.ATP与ADP的转化都需要酶参加D.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反应中物质和能量都是可逆的23.(1分)将下列装置放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能得出的结论

是()A.小球藻产生O2和酵母菌产生CO2均在生物膜上进行B.小球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共同产物有ATP、CO2和H2OC.乙试管中小球藻与丙试管中小球藻的光合速率相同D.实验后期甲瓶和丁瓶中的生物都只进行无氧呼吸2

4.(1分)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含有线粒体,含线粒体的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有氧呼吸B.有叶绿体的细胞可以自行合成ATP,因此不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C.细胞呼吸过程中,丙酮酸的形成不需要氧气的参

与D.细胞呼吸过程中,必须有水和氧气的参与才能分解有机物并释放其中的能量25.(1分)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叶绿体内膜上,参与ATP的合成B.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既可以是叶绿体也可

以是线粒体C.延长光照时间,可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有助于有机物的积累D.在剧烈运动时,人体主要从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中获取能量26.(1分)巴斯德发现,利用酵母菌酿酒的时候,如果发酵容器存在氧气,会导致酒精产生停止,这就是所谓的巴斯德效

应。直接决定“巴斯德效应”发生与否的反应及其场所是()A.酒精+O2→丙酮酸细胞质基质B.丙酮酸+O2→CO2线粒体基质C.[H]+O2→H2O线粒体内膜D.H2O→O2+[H]类囊体膜27.(1分)如图是[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转移的过

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①产生的[H]可在②过程中将五碳化合物还原B.[H]经⑤转移到水中,其过程需CO2参与C.能形成ATP的过程有①②④⑤⑥⑦D.晴天时小麦①过程比在阴雨天时旺盛28.(1分)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

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C.光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D.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29.(1分)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

相同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植株在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乙植株在e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C.曲线b~c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相同D.两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植株气孔没有关闭30.(1分)2,6﹣二氯酚靛酚是一种蓝色染料,

能被还原剂还原成无色.从叶绿体中分离出类囊体,置于2,6﹣二氯酚靛酚溶液中,对其进行光照,发现溶液变成无色,并有氧气释放,此实验证明()A.光合作用在类囊体上进行B.光合作用产物O2中的氧元素来自H2OC.光反应能产生还原剂和O2D.光合作用

与叶绿体基质无关31.(1分)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B.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C.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D.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32.(

1分)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等植物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B.种子库中贮藏的风干种子绝对不进行呼吸作用C.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不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D.有机物是否彻底氧化分解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33.(1分)下列有关生物体

内酶的说法,正确的是()A.低温、高温、过酸或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改变而失活B.酶能为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提供活化能C.酶的活性与温度、pH的变化都有关系D.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34.(1分)某兴趣小组在室温下进行了酵

母菌无氧呼吸的探究实验(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滴管中冒出的气泡是反应产生CO2的结果B.试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C.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气泡释放速率下降D.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

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35.(1分)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视野中各个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等B.在一个视野中处于分裂前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可能相等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的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D.每个细胞是独立分裂的,任选一个细胞可持续观察它

的整个分裂过程36.(1分)如图为某种高等植物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与染色体规律性变化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A.①→②过程是有丝分裂间期,此时细胞内叶绿体通过分裂增多B.②→③过程中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C.④→⑤过程中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核DN

A的含量加倍D.⑥→⑦过程中细胞膜中部向内凹陷形成细胞板将细胞一分为二37.(1分)正常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某植物,当突然改变条件后,即可发现其叶肉细胞内五碳化合物含量突然上升,则改变的条件是()A.停止光照B.停止光照并降低CO2浓度C.升高CO2浓度D.降低CO2浓度38.(1分)关于光

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A.使用定性滤纸过滤研磨液B.将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条用于层析C.在画出一条滤液细线后紧接着重复画线2~3次D.研磨叶片时,用70%的乙醇溶解色素39.(1分)蔬菜和水果长时间储藏、保鲜所需要的条件应为()A.低温、干燥、低氧B.低温、湿度适中、

低氧C.低温、干燥、无氧D.高温、湿度适中、低氧40.(1分)有关化能合成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①不利用光能②利用环境中物质氧化释放的能量③在叶绿素作用下④将水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⑤贮能不多,对自然界

作用不大⑥属异养型新陈代谢。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④⑤D.②④⑥41.(1分)细胞内有些化学反应是需要吸收能量的,有些是释放能量的,这些过程一般与ATP的水解和合成相联系,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体内的细胞呼吸伴随着ATP的合成,是吸能反应B.由氨基

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需要消耗ATP,是放能反应C.放能反应一般伴随着ADP合成,吸能反应一般伴随着ATP合成D.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流通42.(1分)为研究高光照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石油醚进行纸

层析,如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Ⅰ、Ⅱ、Ⅲ、Ⅳ为色素条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强光照导致了该植物叶绿素含量降低B.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有利于该植物抵御强光照C.色素Ⅲ、Ⅳ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不同D.画滤液线

时,滤液在点样线上只能画一次43.(1分)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类囊体上产生的ATP可用于吸收矿质元素离子B.夏季晴天光照最强时,植物光合速率一定最高C.进入叶绿体的CO2能被NADPH直接还原D.正常光合作用的植物突然停止光照,

C5与ATP含量会下降44.(1分)现有三支试管①、②、③先向各试管内加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再按图中所示步骤操作,然后分别用斐林试剂检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结果是②、③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B.①和③试管对照,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C.实

验结果是①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D.①和②试管对照,说明酶具有专一性45.(1分)变形虫的表面任何部分都能伸出伪足,人体内的一些白细胞可以吞噬病菌.上述生理过程的完成都依赖于细胞膜的()A.选择透过性B.一定的流动性C.保护性D.主动运输46.(1分)如图表示生物体内核酸的基本组成单

位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③是尿嘧啶,则此图是组成RNA的原料B.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取决于4种③的种类C.若②为脱氧核糖,则人体内与②相连的③有五种D.DNA和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只在②方面47.(1分)如图是由3个圆构成的类别关系,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A.若Ⅰ为

固醇,则Ⅱ脂肪、Ⅲ为维生素DB.若Ⅰ为淀粉,则Ⅱ为糖原、Ⅲ为纤维素C.若Ⅰ为核酸,则Ⅱ为脱氧核糖核酸、Ⅲ为核糖核酸D.若Ⅰ为原核生物,则Ⅱ为细菌、Ⅲ为酵母菌48.(1分)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变性失去活性,这是由于高温破坏蛋白质的()A.肽键B.肽链C.氨基酸D.

空间结构49.(1分)下列有关生物大分子基本骨架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B.生物大分子就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C.单体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D.碳元素参与生物体内所有化合物的组成50.(1分)最能表明一个细胞特殊功能的是()A.细

胞的大小B.细胞核的大小C.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D.细胞膜的结构51.(1分)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和30℃.下图表示该植物在30℃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调节

到25℃(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理论上图中相应点的移动分别是()A.a点上移,b点左移,m值上升B.a点不移,b点左移,m值不变C.a点上移,b点右移,m值下降D.a点下移,b点不移,m值上升52.(1分)关于硝化细菌的

叙述,正确的是()①可以利用环境中的N2②可将CO2和水合成为有机物③属于自养生物④合成有机物所利用能量形式与蓝细菌的相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53.(1分)如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对其描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B.

甲、乙、丙细胞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的比例都为1:2:1C.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复制,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D.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54.(1分)如图表示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改变反应的pH,曲线形状不会变化B.若A点时温度升高10℃,曲线上升幅度将变大C.若B点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反应速率会加快D.限制BC段曲线不再上升的原因主要是反应物

的浓度55.(1分)如图是高等植物同一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据图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图①②③④可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B.图中染色体和核DNA数相等的有②③C.该细胞图②中有中心体、线粒体和高尔基体参与活动D.该细胞图①中无染色单体56.(1

分)如图为ATP与ADP相互转化示意图,①、②代表相关的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该转化需要酶的参与B.该转化过程可以发生在大肠杆菌细胞内C.人体内①过程所需要的能量只能来自细胞呼吸D.②过程伴随着水的生成57.

(1分)图中a→d表示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细胞的两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和b为一个细胞周期B.c段结束DNA含量增加一倍C.遗传物质平分一般发生在b、d段D.b和c为一个细胞周期58.(1分)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相比,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A.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B.没有DNA和染色体的复制C.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缢裂成两个细胞核,因此子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一半D.无丝分裂只发生在原核生物细胞分裂中,有丝分裂只发生在真核生物细胞分裂中59.(1分)在进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甲~丙3位同学在剪取洋葱

根尖后立即进行的操作步骤如下:学生操作步骤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甲﹣++++乙+﹣+++丙++﹣++注:“+”表示有此操作,“﹣”表示无此操作甲、乙、丙观察到的实验结果依次是()①染色体着色很浅或模糊不清②细胞重叠看不到染色体③染色体着上颜色,清晰可见④染色体未着上颜色

,无法看清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①D.②①④60.(1分)科学家研究小麦20℃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得到如图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点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B.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cd段位置不断上移C.其他条件适宜,当植物缺Mg时

,b点将向右移动D.外界条件均适宜时,c点之后小麦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可能与叶绿体中酶的数量有关二、简答题(40分)61.(10分)肉毒梭菌产生的肉毒毒素是一种致病性极高的神经麻痹毒素,该物质是由两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如图是肉毒毒素的局部结

构简式据图回答:(1)肉毒毒素是在细胞中由氨基酸经过而形成,一分子肉毒毒素至少含有个氨基。(2)1g肉毒毒素可毒死20亿只小鼠但煮沸1min或75℃条件下加热5~10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高温可使肉毒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高温使其。肉毒毒素可用试剂鉴定,颜色反应

呈现为。62.(10分)图甲是物质A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图乙是与物质跨膜运输相关的曲线图。据图回答:(1)物质A跨膜运输的方式是,其运输方式也可用图乙中的曲线表示(填序号)。如果物质A释放到细胞外,则转运方向是(填“Ⅰ→Ⅱ”或“Ⅱ→Ⅰ”)。(2)科学家用图甲模型很好地解释了生物膜的结构及特点,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3)图乙中曲线②Q点时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可能有。63.(10分)如图代表自然界中处于不同分类地位的5种体现生命现象的单位。图中Ⅰ、Ⅱ、Ⅲ、Ⅳ绘出了各自区分其他种生物的标志结构,请据图回答:(1)与Ⅰ、Ⅱ、Ⅲ相比,Ⅳ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有。Ⅴ类生物一定营生

活,原因是。(2)以下生物常作为观察和实验的材料:a蓝藻、b小球藻、c豌豆、d果蝇、e噬菌体。其中属于Ⅰ类的有(用字母a﹣e作答),属于Ⅲ类的有(用字母a﹣e作答)。(3)图中与细胞分裂时纺缍体形成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用①﹣⑩编号作答),具有单层膜的结构有

(用①﹣⑩编号作答)。64.(10分)如图是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Ⅰ~Ⅶ代表物质,①~③代表过程。据图回答:(1)在图甲中,消耗CO2的场所是。(2)若将该植物由1%的CO2浓度突然置于0.3%CO2浓度下(光照

强度不变),图甲中的C3的含量将,C5的含量将。(3)图乙与马铃薯块茎细胞在缺氧时的代谢相比,特有的步骤是(填数字)。(4)若用18O标记图乙中参与②过程的H2O,则在细胞呼吸产物中能首先测到放射性的是。2020-2021学年度甘肃省张掖二中高一(下)月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

解析一、选择题(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只有1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选出来)1.(1分)下列有关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拟核区含有环状DNAB.水体富营养化时长出的水华中含有蓝球藻、念珠藻等C.

蓝细菌的叶绿体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自养的原核生物D.细胞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分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类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大小较小(一般1~10um)较大(1~100um)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

色体细胞质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细胞壁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增殖方式二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可遗传变异来源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共性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

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等【解答】解:A、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只在拟核区含有裸露的环状DNA,A正确;B、水体富营养化时长出的水华中含有蓝球藻、念珠藻等,B正确;C、蓝细菌无叶绿体,但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自养的原核生物,C错误;D、原核细胞有细胞膜,对物质的吸收具有

选择性,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列表比较两者,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1分)不同的放大倍数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B.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被观察到C.若玻片右移,则甲的物像会右移而乙的物像左移D.若甲物像模糊,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物像【分析】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反之,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细胞越小

。图中看出,甲图为低倍镜观察到的视野,乙图为高倍镜观察到的视野。【解答】解:A、显微镜使用相同的光圈,甲放大倍数小,可视范围大,也就是有光的面积比乙大,所以比较亮,A正确;B、甲放大倍数小,看到的面积大,乙中看到的只是甲中的一部分,故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

,在乙中不一定能观察到,B错误;C、若玻片右移,则甲的物像和乙的物像都会左移,C错误;D、若在低倍镜看到的物像模糊,则改换成高倍镜仍不能看到清晰的物像,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和工作原理等方面的知识

,要求考生能够掌握高倍镜的使用方法;区分高倍镜和低倍镜下观察物象的区别,难度不大。3.(1分)绿藻被认为是21世纪人类最理想的健康食品,螺旋藻(属蓝藻门)特有的藻蓝蛋白能提高淋巴细胞活性,增强人体免疫力。下列关于绿藻和螺旋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二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绿藻和螺旋藻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是核糖体C.绿藻有核膜、核仁,而螺旋藻没有D.绿藻和螺旋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这与它们含有叶绿体有关【分析】绿藻属于真核生物,螺旋藻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

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等物质。据此答题。【解答】解:A、绿藻和螺旋藻都属于细胞类生物,两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A正确;B、绿藻属于真核生物,螺旋藻属

于原核生物,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是核糖体,B正确;C、绿藻属于真核生物,有核膜和核仁,而螺旋藻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和核仁,C正确;D、螺旋藻属于原核生物,不含叶绿体,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以绿藻和螺旋

藻为素材,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首先要求考生明确绿藻属于真核生物,螺旋藻属于原核生物,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4.(1分)对生命系统认识正确的是()A.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属

于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B.生态系统这个层次代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C.生物个体中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的系统层次,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备的D.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小生命系统是细胞【分析】生命系统的其他层次都是建立在细胞基础之上的。没有细胞就没

有组织、器官、系统、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层次,所以说细胞是生命活动中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小层次,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解答】解:A、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一个系统,所以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本身也算作系统,但分子或原子不是生命系统,因为生命系统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单靠一个分子或一个原

子是不能完成生命活动的,离开细胞,蛋白质、核酸不表现生命活动,A错误;B、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B错误;C、单细胞生物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没有系统、器官、组织这三个层次,植物没有系统层次,C错误;D、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细胞是生命活动中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小层次,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①细胞是最小层次的生命系统,②并不是所有的生物

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八个层次。5.(1分)如图表示人运动时肌细胞中ATP相对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肌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有氧呼吸B.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肌细胞收缩,导致AB段ATP含量下降C.BC段细胞呼吸增强,细胞内ADP的相对含量会增多D.在运动过

程中,ATP与ADP之间可以快速转化并保持动态平衡【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B过程ATP含量逐渐减少,说明ATP的水解,B﹣C过程ATP含量逐渐增加,说明ATP的合成。人体骨骼肌细胞中,含量处于动态平衡中,合成ATP

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场所在线粒体,细胞质基质。【解答】解:A、肌细胞主要进行有氧呼吸,肌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有氧呼吸,A正确;B、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肌细胞收缩,导致AB段ATP含量下降,B正确;C、B﹣C过程ATP含量逐渐增加,说明ATP的合成,细胞内ADP的相对含量

会减少,C错误;D、在运动过程中,ATP与ADP之间可以快速转化并保持动态平衡,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呼吸、ATP和ADP相互转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6.(1分)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菌有核糖体,无叶绿体B.蓝藻无细胞核,也无核糖体C.水绵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D.酵母菌有细胞核,无叶绿体【分析】1、一些常考生物的类别: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水绵

、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2、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类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大小较小(一般1~1

0um)较大(1~100um)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细胞壁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

素和果胶增殖方式二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可遗传变异来源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共性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等【解答】解:A、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有核糖体,无叶绿体,A正确;B、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无细胞核,但有核糖体,B错误;C、水绵属于真核生物,

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C正确;D、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有细胞核,但无叶绿体,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首先要求考生能准确判断各选项涉及生物的类别,其次要求考

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7.(1分)下列事实,不支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这一观点的是()A.烟草花叶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B.草履虫可以独立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C.乙肝病毒必须依赖肝细胞才能繁殖后代D.动物通过生殖细胞把遗传物质传

给下一代【分析】细胞是生命活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细胞中进行生活.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是指单细胞生物每个细胞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通过各种分化细胞协调完成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解答】解:A、烟草花叶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

组成,这一事实不支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这一观点,A正确;B、草履虫为单细胞生物,其可以独立地完地各项生命活动,这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B错误;C、乙肝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于肝细胞才能繁殖后代,这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C错误;D、动物通过生殖细胞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这说明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考生要识记并理解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包括病毒、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非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须在寄主细胞内才能进行代谢和繁殖.

8.(1分)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并命名“细胞”B.细胞学说的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C.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D.细胞学说阐明了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分析】细胞学说是

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细胞学说的内容有: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

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并且是命名者;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解答】解:A、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并命名“细胞”,A正确

;B、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B正确;C、施旺和施莱登提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结构单位,C正确;D、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及发展,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及细胞学说

的主要内容,明确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结构的统一性和细胞的统一性,再准确判断各选项即可,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9.(1分)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A.变形虫、水绵、香菇B.烟草、草履虫、大肠杆菌C.小麦、番茄、大豆D.酵母菌、

发菜、豌豆【分析】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此外,病毒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解答】解:A、草

履虫是动物,水绵是植物,香菇是真菌,它们的细胞结构有区别,A错误;B、烟草是高等植物,草履虫是动物,而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它们的细胞结构有较大差异,B错误;C、小麦、番茄、大豆都是高等植物,细胞结构最相似,C正确;D、酵母菌是真菌,发菜是原核生物,而豌豆是高等植物,它们的细胞结构有所

区别,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首先要求考生能准确判断题中各种生物所属的类别;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识记动植物细胞的异同,能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答案。10.(1分)下列不具有细胞壁的生物有()①金黄色葡

萄球菌②蓝藻③支原体④酵母菌⑤乳酸菌⑥人口腔上皮细胞⑦噬菌体A.①②④⑤B.④⑥⑦C.②③④⑥⑦D.③⑥⑦【分析】生物包括细胞生物和非细胞生物,非细胞生物是指病毒类生物,而细胞生物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其中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真核生物包括

:动物、植物、原生动物、低等植物、真菌等。具有细胞壁的生物包括:真核生物中的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真菌,原核生物(除支原体以外)。【解答】解:①细菌均具有细胞壁结构,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细胞壁,①错误;②蓝藻具有细胞壁,成分是肽聚糖,②错误;

③支原体虽属于原核生物,但是没有细胞壁结构,③正确;④酵母菌是真菌,真菌均具有细胞壁,④错误;⑤乳酸菌是细菌,细菌均具有细胞壁结构,⑤错误;⑥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⑥正确;⑦噬菌体属于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细胞壁,⑦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

生物的分类以及细胞结构的统一性等方面的知识,考生要能够识记高等植物、低等植物、真菌和原核生物细胞都具有细胞壁,但是原核生物中的支原体属于特例,没有细胞壁,同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也不含细胞壁。11.

(1分)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动物心脏的搏动是通过心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来完成的,上述事例说明()A.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通过生物体来完成C.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具复杂性D.器官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分析】细胞是生命活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细胞中进行生活。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是指单细胞生物每个细胞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通过各种分化细胞协调完成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解答】解:A、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

正确;B、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通过细胞来完成,B错误;C、上述事例没有说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复杂性,C错误;D、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学说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

够识记细胞学说的内容,掌握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准确判断,难度不大。12.(1分)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细胞化学元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组成生物的最基本元素是CB.H7N9病毒和桃树共有的元素是C、H、O、N、PC.占

人体细胞干重百分比最多的元素是OD.Cu、Mn、Mo、B都是组成生物体的微量元素【分析】1、化合物的元素组成:(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P、S;(2)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3)脂质

的组成元素有C、H、O,有些还含有N、P;(4)糖类的组成元素为C、H、O.2、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其中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

基本元素,O是含量最多的元素;(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解答】解:A、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碳链,因此碳是组成生物体最基本的元素,A正确;B、H7N9病毒由蛋白质(组成元素是C、

H、O、N等)和RNA(组成元素是C、H、O、N、P)组成,其和桃树共有的元素是C、H、O、N、P等,B正确;C、占人体细胞鲜重百分比最多的元素是氧,占人体干重百分比最多的元素是碳,C错误;D、Cu、Mn、Mo、B都是组成生物体的微量元素,D正确。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元素种类及含量,掌握细胞中几种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3.(1分)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

成分,但不是染色体中遗传信息的携带者B.细胞膜的功能与膜蛋白的种类有关,与蛋白质的数量无关C.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细胞骨架与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相关D.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H2O参与氨基和羧基的形成【分析】细胞中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其中遗传物质是DNA。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网架结构,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

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解答】解:A、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但不是遗传物质,染色体中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DNA,A正确;B、细胞膜的功能与膜蛋

白的种类和数量有关,B错误;C、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在信息传递、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物质运输等许多生命活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C正确;D、细胞内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的,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中形成的H2O来自氨基和

羧基,相反,蛋白质发生水解时,H2O参与氨基和羧基的形成,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知识,识记蛋白质的结构,明确蛋白质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14.(1分)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脂质中的磷脂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B.维生素D和性激素不属于固醇

类物质C.脂肪比相同质量的多糖彻底氧化产能少D.脂质在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合成【分析】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固醇,其中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脂质中的磷脂和胆固醇是组成细胞膜的组成成分;脂肪和糖类的

元素组成均为CHO,但是脂肪的碳氢比例高,因此等质量的脂肪消耗的氧气多,释放的能量也多。内质网与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有关,也是脂质合成的“车间”。【解答】解:A、脂质中的磷脂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故A选项正确;B、维生素D和性激素都属于固醇类物质,故B选项错误;C、脂肪的碳氢比例比糖类高,因此脂肪

比相同质量的多糖彻底氧化产能多,故C选项错误;D、脂质在内质网上合成,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故D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脂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脂质的种类和其中的固醇的种类;识记并比较脂肪和糖类的元素组成和能量的释放;明确脂质是在内质网上合成的。15.(1分)下列关于

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是生化反应的介质,也为细胞提供生存的液体环境,所以没有水就没有生命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离不开氨基酸、蛋白质和RNAC.核酸能贮存遗传信息,但在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中,DNA是遗传物质,RNA不

是D.糖类是细胞中主要的能源物质,主要原因是糖类在活细胞中的含量比脂质高【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水的存在形式和作用,蛋白质的功能和合成过程,核酸的分类、分布和功能,糖类的功能,先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解答】解:A、新陈代谢的各种化学反应

必须以水为介质才能进行,活细胞必须生活在水中才能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A正确;B、蛋白质合成的原料是氨基酸,所需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以mRNA为模板、tRNA为工具、rRNA参与构成的核糖体为场所,B正确;C、最基

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细胞内既有DNA又有RNA,但RNA是以DNA为模板转录形成的,故DNA是遗传物质,C正确;D、糖类是细胞中主要的能源物质,是因为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糖类提供,而与其含量高低无关,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并应用相关知识综合解答问题的能力.16.(1分)下列关于细胞膜成分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的成分可以使用双缩脲试剂和苏丹Ⅲ进行鉴定B.科研上常用染色法鉴定细胞死活,是因为细胞膜可以将

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C.改变细胞膜上某种蛋白质的结构可能会影响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细胞膜外侧的糖类只可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具有保护和润滑作用【分析】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为磷脂和蛋白质,其中含有少量的糖类。2、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

息交流。【解答】解:A、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为磷脂和蛋白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苏丹Ⅲ试剂只能鉴定脂肪,A错误;B、用台盼蓝染色,台盼蓝为细胞不需要的物质,活细胞不吸收,死细胞膜失去了活性,丧失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台盼蓝进入细胞,细胞才会被染成蓝色,所以该实验所利用的是细胞膜控制物质进

出功能,B错误;C、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改变细胞膜上某种蛋白质的结构,可能会改变细胞膜上信息分子的受体,可能会影响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正确;D、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多糖结合形成的糖蛋

白,叫做糖被,具有保护和润滑作用,但糖类也能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细胞膜的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17.(1分)如图为某种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结构①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B.

结构②的选择透过性与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有关C.结构③的膜表面积大,有利于实现能量转换D.结构④中能完成丙酮酸的彻底氧化分解【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该题是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图中①是叶绿体外膜,②是叶绿体内膜,③叶绿体基粒

,由许多类囊体垛叠而成,是光反应的场所,④是叶绿体基质,是暗反应的场所。【解答】解:A、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叶绿体外膜是生物膜,基本骨架是由磷脂双分子层形成的,A正确;B、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由蛋白质和磷脂组成,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与膜上

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有关,B正确;C、叶绿体的类囊体膜是光反应的场所,类囊体增大了膜面积,有利于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C正确;D、④是叶绿体基质,是暗反应的产所,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的场所,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叶绿体结构与

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的熟练识记。18.(1分)下列有关各种细胞器的描述,错误的是()A.内质网是一种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B.液泡和叶绿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其内都含有叶绿素、花青素等色素C.高尔基

体是蛋白质修饰加工、包装的场所D.中心体是一种无膜结构的细胞器,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的细胞里【分析】1、内质网:单层膜折叠体,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2、液泡:单膜,成熟植物有大液泡。功能:贮藏(营养、色素等)、保持细胞形态,调节渗透吸水。3、高尔基体:单膜囊状结构,动物

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形成有关。4、中心体:无膜结构,由垂直两个中心粒构成,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中,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解答】解:A、内质网是一种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A正确;B、液泡是一种单层膜的细胞器,其

中含花青素等色素,但不含叶绿素,B错误;C、高尔基体是蛋白质修饰加工、包装的场所,C正确;D、中心体是一种无膜结构的细胞器,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的细胞里,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器的功能,意在考查学生识记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

能力。19.(1分)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胰腺细胞的高尔基体膜与内质网膜直接相连B.黑藻和蓝藻的细胞都不含叶绿体,但都含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C.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核糖体,都能合成自身的全部蛋白质D.硅肺是一种溶酶体

病,该病的原因是吞噬细胞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分析】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细胞器分布形态结构功能线粒体动植物细胞双层膜结构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植物叶肉细胞双层膜结构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

”和“能量转换站”。内质网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

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核糖体动植物细胞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溶酶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结构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液泡成熟

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中心体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与细

胞的有丝分裂有关【解答】解:A、人胰腺细胞的高尔基体膜与内质网膜不直接相连,它们通过囊泡间接联系,A错误;B、黑藻细胞中含有叶绿体,B错误;C、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核糖体,都能合成自身的部分蛋白质,C错误;D、硅肺是一种溶

酶体病,该病的原因是吞噬细胞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20

.(1分)如图为人体细胞内部分物质的代谢,其中字母代表物质、数字代表反应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和②分别发生在缺氧和有氧的条件下进行的B.过程②既有水的消耗也有水的生成C.①和③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由Y生成乳酸的同时也会产生少量的CO2【分析】分析题图可知,①为有

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②为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③为氨基酸脱水缩合,X为葡萄糖,Y为丙酮酸。【解答】解:A、过程①在缺氧和有氧的条件下都能进行,过程②是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的,A错误;B、过程②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其中第二阶段有水参与,第三阶段有水生成,B正确

;C、③为氨基酸脱水缩合,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C错误;D、由Y生成乳酸的同时不会产生CO2,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呼吸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掌握各阶段发生的场所,并结合图示信息准确判断各项。21.(1分)人体肝细胞内

CO2分压和K+浓度高于细胞外,而O2分压和Na+浓度低于细胞外,上述四种物质中通过主动转运进入该细胞的是()A.CO2B.O2C.K+D.Na+【分析】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其中被动运输

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这两种被动运输方式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不需要消耗能量,而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需要消耗能量。【解答】解:A、人体肝细胞内CO2分压高于细胞外,运输出细胞是顺浓度梯度的,属于自由扩散,故A错误;B、人体肝细胞外的O2分压低于细胞外,运输进细胞是顺浓度梯

度的,属于自由扩散,故B错误;C、人体肝细胞内K+浓度高于细胞外,而肝细胞能吸收K+,即K+是逆浓度梯度运输进细胞的,属于主动运输,故C正确;D、人体肝细胞内Na+浓度低于细胞外,所以Na+是顺浓度梯度进入肝细胞的,不属于主动运输,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22.(1分)下面有关ATP和ADP的描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ATP在酶的作用下,可以连续脱下3个Pi,释放大量能量B.ATP在酶的作用下,可以加上一个Pi,

储存能量C.ATP与ADP的转化都需要酶参加D.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反应中物质和能量都是可逆的【分析】本题是对ATP的结构特点、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的考查,梳理ATP的结构和结构特点及ATP与ADP

的相互转化过程,分析选项内容进行解答。【解答】解:A、在ATP水解酶的作用下,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断裂,释放出其中的能量,A错误;B、ADP在ATP合成酶酶的作用下,可以加上一个Pi,储存能量,B错误;C、ATP水解需要水解酶,ATP合成需要合成酶,C正确;D、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中物质是可逆的,能量是不可能的,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ATP的结构特点,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对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23.(1分)将下列装置放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能得出的结论是()A.小

球藻产生O2和酵母菌产生CO2均在生物膜上进行B.小球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共同产物有ATP、CO2和H2OC.乙试管中小球藻与丙试管中小球藻的光合速率相同D.实验后期甲瓶和丁瓶中的生物都只进行无氧呼吸【分析】本题考查酵母菌和乳酸菌的呼吸作用和小球藻的光合作用有关知识.乳酸菌无氧

呼吸不能生成CO2,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CO2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小球藻光合作用不产生CO2;乙、丙试管中小球藻获得的CO2量不同,所以光合作用速率不同.【解答】解:A、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CO2,有氧呼吸产生CO2的

部位是线粒体基质,无氧呼吸产生CO2的部位是细胞质基质,都不在生物膜上,A错误;B、二氧化碳只是呼吸作用的产物,ATP是光合作用的中间产物,不是光合作用的最终产物,B错误;C、甲装置中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时都能产生CO2,而丁装置中乳酸菌无氧呼吸只产生乳酸,即乙装置能够比丙装置得

到更多的CO2,所以乙装置的光合速率比丙高,C错误;D、甲瓶中含有少量空气,酵母菌在实验初期时主要进行有氧呼吸,但在实验后期只进行无氧呼吸,丁瓶中乳酸菌是厌氧型生物,不管实验前期还是后期,乳酸菌只进行无氧呼吸,D正确。故选

:D。【点评】本题设计实验,综合考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酵母菌、乳酸菌和小球藻的代谢类型.需要考生能正确地解读图解信息,合理的推测实验过程中的变化,对能力有较高的要求.24.(1分)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进行有氧呼吸的细

胞一定含有线粒体,含线粒体的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有氧呼吸B.有叶绿体的细胞可以自行合成ATP,因此不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C.细胞呼吸过程中,丙酮酸的形成不需要氧气的参与D.细胞呼吸过程中,必须有水和氧气的参与才能分解有机物并释放其中的能量【分析】呼吸作用过

程1)有氧呼吸阶段场所物质变化产能情况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C6H12O62丙酮酸+4[H]+能量少量能量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2丙酮酸+6H2O6CO2+20[H]+能量少量能量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24[H]+6O212H2O+能量大量能量2)无氧呼吸阶段场所物质变化产能情况

第一阶细胞质基质酒精发酵:C6H12O62C2H5OH+2CO2+能量少量能量段乳酸发酵:C6H12O62C3H6O3+能量第二阶段不产能【解答】解:A、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含有线粒体,如需氧型原核生物的细胞,含线粒体的细胞不会时刻进行有氧呼吸,如在缺氧

条件下可进行无氧呼吸,A错误;B、由于叶绿体中产生的ATP只能供给暗反应,因此有叶绿体的细胞虽然可以自行合成ATP,但也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B错误;C、细胞呼吸过程中,丙酮酸是在第一阶段形成的,其形成不需要氧气的参与,C正确;D、细胞无氧呼吸过程中,没有水和氧气的参与也能

分解有机物并释放其中的能量,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呼吸的类型、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25.(1分)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细

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叶绿体内膜上,参与ATP的合成B.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既可以是叶绿体也可以是线粒体C.延长光照时间,可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有助于有机物的积累D.在剧烈运动时,人体主要从无

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中获取能量【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是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题目,梳理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具体过程,然后根据选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的膜上,参与ATP的合成。所以A描述错误。B、

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产生ATP,线粒体通过呼吸作用产生ATP.所以B描述正确。C、延长光照时间,能延长光合作用时间,但不能提高光合作用强度。所以C描述错误。D、在剧烈运动时,人体主要从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中获取能量。

所以D描述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场所,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理解与应用.26.(1分)巴斯德发现,利用酵母菌酿酒的时候,如果发酵容器存在氧气,会导致酒精产生停止,这就是

所谓的巴斯德效应。直接决定“巴斯德效应”发生与否的反应及其场所是()A.酒精+O2→丙酮酸细胞质基质B.丙酮酸+O2→CO2线粒体基质C.[H]+O2→H2O线粒体内膜D.H2O→O2+[H]类囊体膜【分析】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在无氧环境下,进行无氧呼吸;在有氧气环境下,进行有

氧呼吸。题中获取信息可知,发生巴斯德效应是由于由氧气参与,从而导致酒精产生停止。【解答】解:从题中获取信息可知,发生巴斯德效应是由于由氧气参与,从而导致酒精产生停止。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在无氧环境下,进行无氧

呼吸;在有氧气环境下,进行有氧呼吸。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酵母菌酿酒的时候,如果发酵容器存在氧气,则会发生[H]+O2→H2O,抑制无氧呼吸,导致酒精无法生成。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呼吸的方式和过程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

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7.(1分)如图是[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转移的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①产生的[H]可在②过程中将五碳化合物还原B.[H]经⑤转移到水中,其过程需CO2参与C.能形成ATP

的过程有①②④⑤⑥⑦D.晴天时小麦①过程比在阴雨天时旺盛【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是以[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转移为载体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结合题图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进行梳理,然后根据选项的具体描述进行判断。【解答】解:A、①产生的[H]可在②过

程中将三碳化合物还原,而不是将五碳化合物还原。所以A描述错误。B、[H]经⑤转移到水中,其过程需O2参与,而不是需CO2参与。所以B描述错误。C、②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④过程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都不产生ATP,所以C描述错误。D、由图知,①是光反应阶段,晴天比阴天时旺盛。所以D描述正

确。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以[H]转移途径为线索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过程考查,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图获取信息,并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28.(1分)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A

.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C.光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D.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分析】叶绿素合成的条件:镁离子、适宜的温度和光照。光反应需要的条件是光,色素、光合作用有光的酶。光反应:水的光解,水在光下分解成氧气和还原氢

;ATP生成,ADP与Pi接受光能变成ATP。暗反应:二氧化碳的固定,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两个三碳化合物;二氧化碳的还原,三碳化合物接受还原氢、酶、ATP生成有机物。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解答】解:缺镁影响叶绿

素的合成,进而影响光反应,导致光反应强度下降,[H]和ATP减少,进一步导致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强度降低,进而影响暗反应,使暗反应强度降低。故选:B。【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

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定知识网络的能力。要注意,光反应离不开光,暗反应有光无光均可进行。光反应需要暗反应提供的ADP和Pi,暗反应需要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两者相互依存,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29.(1分)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

件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植株在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乙植株在e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C.曲线b~c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相同D.两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植株气孔没有关闭【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植物在a点和18时,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a点~1

8时,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18时之后,光合速率逐渐降低至消失。乙植物在6时和18时,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6时~18时,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18时之后,光合速率逐渐降低至消失。曲线b~c段的变化是由于气温高,蒸腾作

用旺盛,植物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而关闭气孔,导致植物吸收的CO2减少;d~e段的变化是由于光照强度减弱引起的。【解答】解:A、分析图示可知,这一天的6:00(甲曲线的a点)和18:00时左右,甲乙两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速率和呼吸作用

释放CO2的速率相等;在6:00之前,甲乙两植物的光合作用已经开始,但光合作用比细胞呼吸弱,A错误;B、在18时后,甲乙两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开始小于细胞呼吸,有机物的积累最多的时刻应为18:00时,e点时有机物的积累量已经

减少,B错误;C、图示曲线的b~c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气孔部分关闭导致叶内CO2浓度降低,d~e段下降的原因是光照强度减弱,光反应产生[H]和ATP的速率减慢,这两段下降的原因不相同,C错误;D、分析题图可知,甲不存在光合午休现象,乙存在光合午休现象,

可能的原因是甲植物气孔没有关闭,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光合速率的影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曲线图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得出正确的结论。30.(1分)2,6﹣二氯

酚靛酚是一种蓝色染料,能被还原剂还原成无色.从叶绿体中分离出类囊体,置于2,6﹣二氯酚靛酚溶液中,对其进行光照,发现溶液变成无色,并有氧气释放,此实验证明()A.光合作用在类囊体上进行B.光合作用产物O2中的氧元素来自H2OC.光反应能产生还原剂和O2D.光合作用与叶绿体基质无关【分析】从

叶绿体中分离出类囊体,置于2,6二氯酚靛酚溶液中,对其进行光照,发现溶液变成无色,说明被还原剂还原成无色,可推知光反应能产生还原剂.有氧气释放.整个说明了光反应能产生还原剂和氧气.【解答】解:A、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上,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A

错误;B、此实验无法证明光合作用产物O2中的氧元素来自H2O,只能证明产物有氧气,B错误;C、从叶绿体中分离出类囊体,置于2,6二氯酚靛酚溶液中,对其进行光照,发现溶液变成无色,说明被还原剂还原成无色,C正确;D、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D错误。故

选:C。【点评】做这题需要同学们对于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非常熟悉和理解,同时需要提高学生从题干中获取信息的能力.31.(1分)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B.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C.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

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D.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分析】1、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丙酮中;2、镁是组成叶绿素的基本元素之一;3、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吸收可见光;4、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解答】

解:A、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用的是无水乙醇,因为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A正确;B、根是植物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的主要器官,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B正确;C、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吸收可见光,不能吸收红外光和紫外光,C错误;D、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黑暗中生长

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叶绿素组成元素、形成条件、提取光合色素的原理,注重平时的总结,形成知识网络,有助于解答此类试题32.(1分)下列关于呼吸作用

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等植物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B.种子库中贮藏的风干种子绝对不进行呼吸作用C.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不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D.有机物是否彻底氧化分解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分析】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不同点场所细胞质

基质和线粒体细胞质基质条件O2和酶酶产物CO2和H2OC2H5OH和CO2或乳酸能量大量能量少量能量相同点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联系第一阶段的场所及转变过程相同【解答】解:A、高等植物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A错误;B、种子库中贮藏的风干种子仍可进行呼吸作

用,只是呼吸作用弱,B错误;C、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进入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第二阶段,C错误;D、有机物是否彻底氧化分解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D正确。故选:D。【点评】本

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呼吸的类型、过程、产物等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33.(1分)下列有关生物体内酶的说法,正确的是()A.低温、高温、过酸或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改变而失活B.酶能为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提供活化能C.酶的活性与温度

、pH的变化都有关系D.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分析】1、酶的本质:酶的本质是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2、酶的作用:降低活化能。(1)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2)作用机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使一个原本在

较温和条件下不能进行的反应可以高效快速地进行。3、酶的特性(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3倍,这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特点。(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合物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这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的特点,酶的专一性的解释常用“锁和钥匙学

说”。(3)温和性:酶的作用条件比较温和,都有最适的温度和最适的PH值,高于或低于最适的温度和最适的PH值,都会导致酶的活性降低。【解答】解:A、高温、过酸或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改变而失活。低温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但是酶的

空间结构稳定,A错误;B、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能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B错误;C、温度、pH的变化都会影响酶的活性,C正确;D、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酶的化学本质,酶的特性,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和

理解能力,难度适中。34.(1分)某兴趣小组在室温下进行了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探究实验(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滴管中冒出的气泡是反应产生CO2的结果B.试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C.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气泡释放速率下降D.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

部分转移至A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分析】本题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过程和温度对无氧呼吸过程的影响。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而影响细胞呼吸的速率。

【解答】解:A、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酒精,滴管中冒出的气泡是反应产生CO2的结果,A正确;B、分析题图可知,试管中加水的目的是排出空气,制造无氧环境,B正确;C、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温度下降,酶活性降低

,细胞呼吸的速率减慢,气泡释放的速度下降,C正确;D、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释放出来,另一部存留在酒精中,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转移到ATP中,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是无氧环境的设置方法,

温度对无氧呼吸过程的影响,无氧呼吸的产物,无氧呼吸过程能量的转移途径,D选项是本题的难点,往往因对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能量的去路不明晰而分析错误。35.(1分)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视野中各个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等B.在一个视野中处于

分裂前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可能相等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的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D.每个细胞是独立分裂的,任选一个细胞可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分析】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目的是使细胞分离)→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观察(用显

微镜观察时要求遵循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的原则).【解答】解:A、同一视野中各个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完全相同,如后期是其他时期的两倍,A错误;B、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时间最长,所以间期的细胞最多,而分裂期的细胞较少,处于分裂前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可能相等,B正确;C、赤道板是不存在的板,

C错误;D、细胞经过解离步骤后已经死亡,因此不能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动态变化过程,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细胞观察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

象、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36.(1分)如图为某种高等植物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与染色体规律性变化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A.①→②过程是有丝分裂间期,此时细胞内叶绿

体通过分裂增多B.②→③过程中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C.④→⑤过程中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核DNA的含量加倍D.⑥→⑦过程中细胞膜中部向内凹陷形成细胞板将细胞一分为二【分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分裂间期:可见核膜核仁,染色体的复制(DNA复制、蛋

白质合成);前期:染色体出现,散乱排布,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两失两现一散乱);中期:染色体整齐的排在赤道板平面上(形数清晰赤道齐);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点裂数增均两级);末期:

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两现两失新壁建)。【解答】解:A、根尖细胞中不含叶绿体,A错误;B、②→③过程是有丝分裂前期,此时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B正确;C、④→⑤过程中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的含量不变,C错误;D、⑥→⑦

表示有丝分裂末期,此时期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并向四周延伸形成细胞壁,最终将细胞一分为二,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以染色质与染色体规律性变化的模式图为载体,考查了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考生要能够根据图示变化特点将染色体变化进行排序,并

确定各阶段所属分裂时期;识记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变化特点。37.(1分)正常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某植物,当突然改变条件后,即可发现其叶肉细胞内五碳化合物含量突然上升,则改变的条件是()A.停止光照B.停止光照并降低CO2浓度C.升高CO2浓度D.降低CO2浓度【分析】在光合作用过程中,C5的含

量要从二氧化碳的固定和C3的还原两条途径考虑.【解答】解:A、停止光照,光反应停止,但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固定能进行,即C5能转变成C3.由于光反应停止,导致ATP和[H]减少,因此C3转变成C5的速率变慢,因此C5的含量下降,A错误;

B、降低二氧化碳浓度时,使C5转变成C3的速率下降,同时由于停止光照,ATP和[H]减少,C3转变成C5的速率下降,因此C5的含量基本不变,B错误;C、升高二氧化碳浓度时,C5转变成C3的速率加快,光反应不受影响,即C3

转变成C5的速率不变,故C5的含量下降,C错误;D、降低二氧化碳浓度时,C5转变成C3的速率下降,光照正常,说明C3转变成C5的速率不变,因此C5的含量增加,D正确。故选:D。【点评】在解答此题时,要注意总结.如停止

光照强度或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时,都能导致C3增多,C5减少;提高光照强度和降低二氧化碳浓度时,都能导致C3减少,C5增多.记准一个,另外一个相反.38.(1分)关于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A.使用定性滤纸过滤研磨液B.将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条用于层析C.在画出一条滤液细线

后紧接着重复画线2~3次D.研磨叶片时,用70%的乙醇溶解色素【分析】1、实验中几种化学药品的作用①加入少量SiO2,可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更充分,便于色素完全释放。②加入少量CaCO3,可以中和细胞内的有机酸,防止有机酸夺取叶绿素中的镁离子使叶绿素破坏,从而起到

保护色素的作用。但SiO2.和CaCO3的加入量要少,否则滤液杂质多、混浊、颜色浅,实验效果差。2、滤液细线不仅要求细、直、均匀,而且要求含有较多的色素(可以重复画二至三次)。【解答】解:A、定性滤纸容易吸收色素,所以应该使用单层尼龙布过滤研磨液,而不是使用定性滤纸,A错误;

B、干燥处理定性滤纸是为了让层析液能够更快的上升,使色素更好地分离,B正确;C、画滤液细线,要等一次画完干燥后才能重复,防止滤液细线过粗,使得色素带细而直,C错误;D、叶绿体中的色素都能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所以研磨叶片时,可用无

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注意积累。39.(1分)蔬菜和水果长时间储藏、保鲜所需要的条件应为(

)A.低温、干燥、低氧B.低温、湿度适中、低氧C.低温、干燥、无氧D.高温、湿度适中、低氧【分析】储藏粮食、水果和蔬菜时,要降低细胞呼吸速率,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影响酶的活性)

、氧气浓度、水分等。【解答】解:粮食储藏需要低温、干燥、低氧的环境,而水果、蔬菜储藏需要(零上)低温、低氧、湿度适中,这样可以降低细胞呼吸速率,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达到长时间储藏、保鲜的效果。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要求考生理

解和掌握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并能理论联系实际,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40.(1分)有关化能合成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①不利用光能②利用环境中物质氧化释放的能量③在叶绿素作用下④将水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⑤贮能不多,对自然界作用不大⑥属异养型新陈代谢。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④⑤D.②④⑥【分析】化能合成作用是生物体利用无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同时储存能量的过程。硝化细菌为自养型生物,它能将氨氧化成亚硝酸和硝酸,利用物质氧化时释放的能量

,把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供自己利用,故硝化细菌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形成有机物的环境条件是具有NH3和O2,能源则利用氧化氨释放的化学能。【解答】解:①化能合成作用不能利用光能,利用无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合成有机物,①正确;②化能合成作用不能利用光能,利用无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

量合成有机物,②正确;③化能合成作用不需要光能,因此不需要叶绿素,③错误;④化能合成作用可以将水和二氧化碳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④正确;⑤化能合成作用对自然界作用非常大,⑤错误;⑥属自养型新陈代谢,⑥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化能合成作用的概念及特点,对于化能合成

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比较掌握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试题难度一般。41.(1分)细胞内有些化学反应是需要吸收能量的,有些是释放能量的,这些过程一般与ATP的水解和合成相联系,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体内的细胞呼吸伴随着ATP的合成,是吸能反应B.由氨

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需要消耗ATP,是放能反应C.放能反应一般伴随着ADP合成,吸能反应一般伴随着ATP合成D.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流通【分析】1、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2、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水

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解答】解:A、植物体内的细胞呼吸伴随着ATP的合成,是放能反应,A错误;B、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需要

消耗ATP,是吸能反应,B错误;C、放能反应一般伴随着ATP合成,而吸能反应一般伴随着ADP产生,C错误;D、ATP是能量“通货”,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流通,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ATP的

化学组成和特点、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过程,要求考生识记ATP的化学组成及合成途径,掌握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及意义,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42.(1分)为研

究高光照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石油醚进行纸层析,如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Ⅰ、Ⅱ、Ⅲ、Ⅳ为色素条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强光照导致了该植物叶绿素含量降低B.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有利于该植物抵御强光照C.色素Ⅲ、Ⅳ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

长不同D.画滤液线时,滤液在点样线上只能画一次【分析】分析题图: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Ⅰ胡萝卜素、Ⅱ叶黄素、Ⅲ叶绿素a(最宽)、Ⅳ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强光照和正常光照相比,明显叶绿素含量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可见类

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有利于该植物抵御强光照.【解答】解:A、根据题图来看:强光照导致了该植物叶绿素含量降低,A正确;B、强光照和正常光照相比,明显叶绿素含量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可见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有利于该植物抵御强光照,

B正确;C、色素Ⅲ是叶绿素a,Ⅳ是叶绿素b,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不同,C正确;D、在分离色素实验中,画滤液细线时,需要重复画线,增加色素量,但操作应在前一次画线晾干后再进行重复操作,D错

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叶绿色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考查学生对于相关实验的实验原理、具体操作方法的掌握和应用.43.(1分)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类囊

体上产生的ATP可用于吸收矿质元素离子B.夏季晴天光照最强时,植物光合速率一定最高C.进入叶绿体的CO2能被NADPH直接还原D.正常光合作用的植物突然停止光照,C5与ATP含量会下降【分析】(1)光合作用的阶段:①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薄膜a.水的光解:2H2O4[H]+O

2b.ATP的生成:ADP+PiATP②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CO2的固定:CO2+C52C3b.三碳化合物的还原:2C3(CH2O)+C5+H2O(2)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H]和ATP。【解答】解:A、类囊

体上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不可用于吸收矿质元素离子,A错误;B、夏季晴天光照最强时,有些植物叶片的气孔关闭而出现午休现象,导致光合作用的原料减少,光合速率反而下降,B错误;C、进入叶绿体的CO2不能被NADPH直接还原,要先与五碳化合物结合

,生成三碳化合物,C错误;D、光反应必须在光照条件下进行。正常光合作用的植物突然停止光照,则不能形成ATP和[H],但暗反应(不需要光照)的二氧化碳固定照常进行合成C3;同时,由于ATP、[H]的减少,C3的还原受阻,所以导致C3的含量突然上升,C5的含量降低,D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比较简单,知识点是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反应物、产物,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关系,结合光合作用的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相关的知识点并熟练的运用是解题的关键。44.(1分)现有三支试管①、②、③先向各试管内加

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再按图中所示步骤操作,然后分别用斐林试剂检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结果是②、③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B.①和③试管对照,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C.实验结果是①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D.①和②试管对照,说明酶具有专一性【分析】分析

题图和题干信息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底物不同和温度不同,实验的因变量是加入菲林试剂后呈现的颜色反应,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酶的专一性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解答】解:A、实验结果是①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②、③试管内不出现砖红色沉淀,A错误;B、

①和③试管对照,自变量是温度,故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B正确;C、①试管内唾液淀粉酶可水解淀粉,形成还原性糖,故实验结果是①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C正确;D、①和②试管对照,②不能水解淀粉,故说明酶具有专一性,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酶的作

用的专一性特点,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评价实验的能力和预期实验结果获取结论的能力.45.(1分)变形虫的表面任何部分都能伸出伪足,人体内的一些白细胞可以吞噬病菌.上述生理过程的完成都依赖于细胞膜的()A.选择透过性B.一定的流动性C.保护性D.主动运输【分析

】细胞膜的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解答】解:变形虫表面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内的一些白细胞可以吞噬病菌和异物,细胞的形状发生变化,所以都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细胞膜的流动性,体现在只要细胞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这样的例子还有细胞的融合,胞吞、胞吐等.46.(1分)如图表示生物体内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③是尿嘧啶,则此

图是组成RNA的原料B.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取决于4种③的种类C.若②为脱氧核糖,则人体内与②相连的③有五种D.DNA和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只在②方面【分析】1、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1分子脱氧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

1分子含氮碱基和一分子脱氧核糖组成,含氮碱基包括A、T、G、C四种;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1分子核糖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核糖和1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含氮碱基包括A、U、G、C四种。2、图中①是磷酸,②是五碳糖,③是碱基。【解答】解:A、尿嘧啶是RNA特有的碱基,若

③是尿嘧啶,则此图是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组成RNA的原料,A正确;B、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取决于组成DNA的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B错误;C、若②为脱氧核糖,则该图为脱氧核苷酸,人体内与②相连的③有4种:A、T

、C、G,C错误;D、DNA和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在②五碳糖和③碱基种类上,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核酸的分类和分布、基本组成单位,DNA与RNA在组成成分上的差异,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

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通过分析、比较等方法综合解答问题的能力。47.(1分)如图是由3个圆构成的类别关系,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A.若Ⅰ为固醇,则Ⅱ脂肪、Ⅲ为维生素DB.若Ⅰ为淀粉,则Ⅱ为糖原、Ⅲ为纤维素C.若Ⅰ为核酸,则Ⅱ为脱氧核糖核酸、Ⅲ

为核糖核酸D.若Ⅰ为原核生物,则Ⅱ为细菌、Ⅲ为酵母菌【分析】1、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功能分类化学本质分类功能储藏脂类脂肪储藏能量,缓冲压力,减少摩擦,保温作用结构脂类磷脂是细胞膜、细胞器膜和细胞核膜的重要

成分调节脂类固醇胆固醇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激发和维持第二性征及雌性动物的性周期维生素D促进动物肠道对钙磷的吸收,调节钙磷的平衡2、糖类物质的分类列表如下:种类动物特有植物特有单糖六碳糖﹣﹣半乳糖六碳

糖﹣﹣果糖动植物共有:六碳糖﹣﹣葡萄糖;五碳糖﹣﹣核糖、脱氧核糖二糖乳糖(每分子乳糖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脱水缩合而成)麦芽糖(每分子麦芽糖由2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蔗糖(每分子蔗糖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脱水

缩合而成)多糖糖原(肝糖原、肌糖原)淀粉、纤维素等3、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解答】解:A、固醇类包括胆固醇、维生素D和性激素,A错误;B、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是并列的关系,B错误;C、核酸

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两种,C正确;D、酵母菌是真菌,不属于原核细胞,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糖类、核酸和脂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糖类的种类、核酸的种类及脂质的种类,能结合图解做

出准确的判断。48.(1分)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变性失去活性,这是由于高温破坏蛋白质的()A.肽键B.肽链C.氨基酸D.空间结构【分析】1、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在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不同;而是氨基酸的数目成百上千;三是氨基酸形成肽链时,不同种类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四是多

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2、鸡蛋煮熟的过程中由于高温破坏了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使蛋白质发生变性.【解答】解:A、高温不会破坏肽键,肽键断裂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A错误;B、温度不影响肽链的结构,肽链水解离不开

酶的作用,B错误;C、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变性失活的过程氨基酸没有被破坏,C错误;D、高温破能够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使蛋白质发生变性,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蛋白质的形成过程,蛋白质变性的原因,对于蛋白质变性的原因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重点考查

学生运用蛋白质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49.(1分)下列有关生物大分子基本骨架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B.生物大分子就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C.单体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

基本骨架D.碳元素参与生物体内所有化合物的组成【分析】本题是对细胞内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的考查,回忆细胞内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的相关内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解答】解:A、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A正确;B、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细

胞内的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B正确;C、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如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等是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C正确;D、碳元素参与细胞内有机物的组成,不参与水与无机盐的组成,D错误。故选:D。【点评】对细胞内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的理解并把握知识

点间的内在联系是本题考查的重点。50.(1分)最能表明一个细胞特殊功能的是()A.细胞的大小B.细胞核的大小C.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D.细胞膜的结构【分析】生物体的所有细胞均由一个受精卵经有丝分裂而产生,但在分化过程中,由于分化方向和程度不同,导致细胞中的细胞器种类和

数量不尽相同,也就决定了细胞的功能不同。例如,含有叶绿体的叶肉细胞可进行光合作用,不含叶绿体的根尖细胞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解答】解:A、很多同种细胞形状大小都很相似,很多不同种细胞也可能大小形状相似,不能作为功

能差别判据,A错误;B、一般细胞都有且只有一个细胞核(如细菌,哺乳动物红细胞等例外),故细胞核数量不能作为判据;很多同种细胞也存在细胞核大小差异,大小显然也不能作为功能差别判据,B错误;C、细胞中绝大多数

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器中完成,如蛋白质合成,ATP合成等,因此,最能体现细胞间功能差异,C正确;D、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和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不能作为功能差别判据,D错误。

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分化,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51.(1分)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和30℃.下图表示该植物在30℃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

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调节到25℃(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理论上图中相应点的移动分别是()A.a点上移,b点左移,m值上升B.a点不移,b点左移,m值不变C.a点上移,b点右移,m值下降D.a点下移,b点不移,m值上升【分析】1、解答本题

关键是利用题中所给条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因此由30℃下降到25℃的条件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均改变,光合作用强度增加,而呼吸作用强度下降,再由此判断三点移动方向.2、分析图形:a点代表呼吸作用速率,b点代表光补偿点,m代表最大净光合作

用强度.【解答】解: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温度从30℃下降到25℃后,光合速率加快,呼吸速率减慢。图中a点代表呼吸速率,现呼吸速率减慢,故a点上移;2、b点代表光补偿点,即b点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由于呼吸速率减慢,光合作用加快,需要降低光合作用强度,才能够b

点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故b点左移;3、m代表最大净光合作用强度,由于降低温度后,导致光合作用强度增加,故m值增加。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解答时能通过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再来考虑图中的对应点的

移动方向,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52.(1分)关于硝化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可以利用环境中的N2②可将CO2和水合成为有机物③属于自养生物④合成有机物所利用能量形式与蓝细菌的相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分析】化能合成作用是一些生物(如硝化细菌)利用化学能(体

外环境物质氧化释放的能量)把CO2和H2O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的过程。【解答】解:①硝化细菌不能利用环境中的N2,①错误;②硝化细菌可将CO2和水合成为有机物,②正确;③硝化细菌能够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属于自养生物,③正确;④硝化

细菌合成有机物所利用能量形式是化学能,蓝细菌合成有机物所利用能量形式是光能,④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能合成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53.(1分)如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对其描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细胞分别处于有丝

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B.甲、乙、丙细胞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的比例都为1:2:1C.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复制,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D.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分析】分析题图:甲细胞中染色体分布散乱

,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乙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解答】解:A、根据试题分析,甲、乙、丙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A正确;B、乙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的比例为1

:1:1,B错误;C、中心体复制大鼠在间期,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C错误;D、该生物细胞不含细胞壁,为动物细胞,不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细

胞所处的知识,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54.(1分)如图表示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改变反应的pH,曲线形状不会变化B.若A点时温度升高10℃,曲线上升幅度将变大C.若B点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反应速率会加快

D.限制BC段曲线不再上升的原因主要是反应物的浓度【分析】1、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有:温度、pH、底物浓度和酶浓度。(1)温度(pH)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

强,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酶促反应速率最快;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速率减慢。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2)底

物浓度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底物浓度的升高,酶促反应速率逐渐加快,但由于酶浓度的限制,酶促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值后保持相对稳定。(3)酶浓度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在底物充足时,随着酶浓度的升高,酶促反应速率逐渐加快。2、分析曲线图:限制A点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浓

度,限制酶BC段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的浓度。【解答】解:A、酶活性受pH影响,改变反应的pH,曲线形状会变化,A错误;B、根据题意可知,该曲线是在最适温度下测定的,若A点时温度升高10℃,酶活性下降,曲线上升幅度

降低,B错误;C、限制酶BC段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的浓度,若B点时加入少量酶,会使反应速率加快,C正确;D、AB段随反应物浓度增加,反应速率加快,BC段反应速率不再受反应物浓度的影响,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酶

促反应的原理,要求考生掌握酶促反应的原理,能正确分析曲线图,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55.(1分)如图是高等植物同一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据图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图①②③④可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B.图中染色体和核DNA

数相等的有②③C.该细胞图②中有中心体、线粒体和高尔基体参与活动D.该细胞图①中无染色单体【分析】分析题图:图中①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②处于有丝分裂末期,③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④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解答】解:A、图中都是分裂期,还缺少分裂间期,因此不能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A错误;B、

图中染色体和核DNA数相等的有②③,B正确;C、该细胞不含中心体,C错误;D、该细胞图①处于有丝分裂前期,有染色单体,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变化规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

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56.(1分)如图为ATP与ADP相互转化示意图,①、②代表相关的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该转化需要酶的参与B.该转化过程可以发生在大肠杆菌细胞内C.人体内①过程所需要的能量只能来自细胞呼吸D.②过程伴随着水的生成【分析】分析题

图可知,该图是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①过程是ADP与Pi合成ATP的过程,②过程是ATP水解产生ADP和Pi,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解答】解:A、ATP的合成与水解需要酶的参与,A正确;B、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可以发生在大肠杆菌

细胞内,B正确;C、①过程是ADP与Pi合成ATP的过程,人体内该过程所需要的能量只能来自细胞呼吸,C正确;D、②过程是ATP水解产生ADP和Pi,伴随着水的参与,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ATP

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和意义,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ATP与ADP的转化过程和场所,对于ATP与ADP相互转化、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是本题考查的重点。57.(1分)图中a→d表示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细胞的两个细胞周期。下

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和b为一个细胞周期B.c段结束DNA含量增加一倍C.遗传物质平分一般发生在b、d段D.b和c为一个细胞周期【分析】1、细胞周期是连续分裂的细胞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称为一个细胞

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比分裂期长,分裂间期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分裂期主要完成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2、分析题图:题图中a→d表示连续分裂细胞的两个细胞周期,分析题图可知b、d段表示分裂期,a、c段表示分裂间期。【解

答】解:A、一个细胞周期应先是分裂间期、后是分裂期,图中的一个细胞周期可用a和b表示、也可用c和d表示,A正确;B、c段为分裂间期,此期间发生了DNA的复制,该阶段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B正确;C、b、d段为分裂期,遗传物质的平

均分配一般发生在分裂期,C正确;D、一个细胞周期应先是分裂间期、后是分裂期,图中的一个细胞周期可用a和b表示、也可用c和d表示,b和c不可表示一个细胞周期,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直线图,考查细胞周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直线图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考试识记细胞周期的概念,能用图示表示细胞周期并正确区分分裂间期和分裂期是解题的关键。58.(1分)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B.没有DNA和染色体

的复制C.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缢裂成两个细胞核,因此子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一半D.无丝分裂只发生在原核生物细胞分裂中,有丝分裂只发生在真核生物细胞分裂中【分析】细胞的无丝分裂:概念分裂的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过程细胞核延长→核缢裂→细胞质缢裂→形成两个子细胞特点(1)核膜

和核仁都不消失;(2)没有染色体的出现和染色体复制的规律性变化;(3)染色质、DNA也要进行复制,并且细胞要增大.实例蛙的红细胞【解答】解:A、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A正确;B、无丝分裂

过程中有DNA的复制,但是没有染色体复制,B错误;C、无丝分裂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变,C错误;D、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都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原核细胞只能进行二分裂,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的无丝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无丝分裂的具体过程、特点及实例,能结合所

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59.(1分)在进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甲~丙3位同学在剪取洋葱根尖后立即进行的操作步骤如下:学生操作步骤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甲﹣++++乙+﹣+++丙++﹣++注:“+”表示有此

操作,“﹣”表示无此操作甲、乙、丙观察到的实验结果依次是()①染色体着色很浅或模糊不清②细胞重叠看不到染色体③染色体着上颜色,清晰可见④染色体未着上颜色,无法看清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①D.②①④

【分析】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制作流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1、解离:剪取根尖2﹣3mm(最好每天的10﹣14点取根,因此时间是洋葱根尖有丝分裂高峰期),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氢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

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3、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的培养皿中,染色3﹣5min.4、制片:取一干净载玻片,在中央滴一滴清水,将染色的根尖用镊子取

出,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并且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再加一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载玻片.取下后加上的载玻片,即制成装片.5、观察:低倍镜观察把制成的洋葱根尖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要求找到分生区的细

胞,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解答】解:(1)甲未进行解离,不能使细胞分散开来,因此造成细胞重叠,看不到染色体,即②;(2)乙未进行漂洗,这样不利于染色,因此造成染色体着色很浅,模糊不清,即④

;(3)丙未进行染色,因而染色体未着色而无法看清,即①。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图表,考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对应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步骤、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

的作用、实验现象及解释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60.(1分)科学家研究小麦20℃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得到如图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点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

胞器只有线粒体B.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cd段位置不断上移C.其他条件适宜,当植物缺Mg时,b点将向右移动D.外界条件均适宜时,c点之后小麦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可能与叶绿体中酶的数量有关【分析】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环境因

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二氧化碳的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多,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强度后,光照强度再增强,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不变。图中a点只进行呼吸作用;b点表示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c点已经达到了光饱和,光照强度不再是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解答

】解:A、a点时无光照,所以玉米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A正确;B、20℃不是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适当提高温度时,光合速率将增强,cd段位置会上移,但是超过一定的温度,cd段位置可能会下移,B错误;C、Mg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当植物缺Mg时

,叶绿素合成减少,导致光合速率减慢,因此需要较高强度的光照才能达到光补偿点,即b点将向右移动,C正确;D、外界条件均适宜时,c点之后小麦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是内因造成的,叶绿体中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因有色素量、酶的数量等

,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属于中档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环境因素等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析图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作答此类题目学生需要准确把握各影响因素如何用曲线准确表示。二、简答题(40分)61.(10

分)肉毒梭菌产生的肉毒毒素是一种致病性极高的神经麻痹毒素,该物质是由两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如图是肉毒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据图回答:(1)肉毒毒素是在细胞中由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而形成,一分子肉毒毒素至少含有2个氨基。(2)1g肉毒毒素可毒死20亿只小鼠但煮沸1min或

75℃条件下加热5~10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高温可使肉毒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高温使其空间结构被破坏。肉毒毒素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颜色反应呈现为紫色。【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该部分含有4个肽键、5个氨基酸分子,且这5个氨基酸的R基依次是﹣CH2﹣C6H4OH、﹣H、

﹣CH3、﹣CH2﹣C6H5、﹣CH2﹣CH(CH3)2。【解答】解:(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在细胞中由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过程而成的。肉毒类毒素是由两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该局部结

构的R基中不含氨基和羧基,则每条肽链至少含有1个游离的氨基和1个游离的羧基,因此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2个氨基。(2)肉毒毒素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在高温下其空间结构会被破坏而变性失活。蛋白质中含有肽键,可与双缩脲

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故答案为:(1)脱水缩合2(2)空间结构被破坏双缩脲紫色【点评】本题结合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的知识,考生识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明确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和实质,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是

解题的关键。62.(10分)图甲是物质A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图乙是与物质跨膜运输相关的曲线图。据图回答:(1)物质A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其运输方式也可用图乙中的曲线②表示(填序号)。如果物质A释放到细胞外,则转运方向是Ⅱ→Ⅰ(填“Ⅰ→Ⅱ”或“Ⅱ→Ⅰ”)。(2)科学家用图甲模型很

好地解释了生物膜的结构及特点,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流动性。(3)图乙中曲线②Q点时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可能有载体数量和能量。【分析】1、据图甲分析,物质A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应属于主动运输,其中B

物质表示载体蛋白;Ⅰ侧含有糖蛋白,表示细胞膜外。2、根据图乙分析,①曲线图表示细胞外浓度与运输速率成正比,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曲线图②表示物质运输可逆浓度进行,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解答】解:(1)物质A物质的跨膜运输能逆浓度运输,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图乙中,曲线②反映出物质进入细胞

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说明物质运输方式与A相同.Ⅰ侧含有糖蛋白,代表膜外,如果物质A进入到细胞外,则转运方向是Ⅱ→Ⅰ。(2)图甲中细胞膜的结构图是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该图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得到的,该膜的模型被称为流动

镶嵌模型。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一定的流动性。(3)分析题图可知,曲线②表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协助和消耗能力,因此Q点之前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可能是载体数量和能量。故答案为:(1)主动运输②Ⅱ→Ⅰ(2)一定流动

性(3)载体数量和能量【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条件,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相关知识的综合理解应用,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63.(

10分)如图代表自然界中处于不同分类地位的5种体现生命现象的单位。图中Ⅰ、Ⅱ、Ⅲ、Ⅳ绘出了各自区分其他种生物的标志结构,请据图回答:(1)与Ⅰ、Ⅱ、Ⅲ相比,Ⅳ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有Ⅳ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成形

的细胞核,Ⅳ的细胞质中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补充答案:Ⅳ没有核膜或没有核仁、染色体。Ⅴ类生物一定营寄生生活,原因是Ⅴ没有细胞结构。(2)以下生物常作为观察和实验的材料:a蓝藻、b小球藻、c豌豆、d果蝇、e噬菌体。其中属于Ⅰ类的有d(用字母a﹣e作答),属于Ⅲ

类的有(用字母a﹣e作答)。(3)图中与细胞分裂时纺缍体形成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①(用①﹣⑩编号作答),具有单层膜的结构有③④⑧⑩(用①﹣⑩编号作答)。【分析】分析题图:Ⅰ细胞不含细胞壁,但含有中心体,属于

动物细胞;Ⅱ细胞含有细胞壁和叶绿体等结构,属于高等植物细胞;Ⅲ含有中心体、叶绿体和细胞壁等结构,属于低等植物细胞;Ⅳ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是蓝藻细胞的一部分,属于原核生物;Ⅴ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图中①为中心体,②为线粒体,③为内质网,④为高尔基体,⑤为细胞核,⑥为叶绿体,⑦为细胞

壁,⑧为细胞膜,⑨为拟核DNA,⑩为光合片层。【解答】解:(1)图中Ⅰ、Ⅱ、Ⅲ为真核细胞,Ⅳ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有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成形的细胞核,细胞质中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Ⅴ没有细胞结构,为病毒,

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2)Ⅰ细胞不含细胞壁,但含有中心体,属于动物细胞,如d果蝇;Ⅲ细胞含有细胞壁、中心体,属于低等植物,如b小球藻。(3)图中与细胞分裂时纺缍体形成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①中心体;具有单层膜的结构有③内质网、④高尔基体、⑧细胞膜、⑩光合片层。故答案为:(1)

Ⅳ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成形的细胞核,Ⅳ的细胞质中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补充答案:Ⅳ没有核膜或没有核仁、染色体寄生Ⅴ没有细胞结构(2)db(3)①;③④⑧⑩【点评】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细胞结构和功能、病毒、生态系统的成分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结构,能准确判断图

中Ⅰ、Ⅱ、Ⅲ、Ⅳ和Ⅴ的生物种类,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64.(10分)如图是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Ⅰ~Ⅶ代表物质,①~③代表过程。据图回答:(1)在图甲中,消耗CO2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2)若将该植物由1%的CO2浓度突然置

于0.3%CO2浓度下(光照强度不变),图甲中的C3的含量将减少,C5的含量将增多。(3)图乙与马铃薯块茎细胞在缺氧时的代谢相比,特有的步骤是②③(填数字)。(4)若用18O标记图乙中参与②过程的H2O,则在细胞呼吸产物

中能首先测到放射性的是二氧化碳。【分析】分析图甲:Ⅰ代表[H],Ⅱ代表氧气,Ⅲ代表二氧化碳,Ⅳ代表葡萄糖。分析图乙:①代表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②代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③代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Ⅳ代表葡萄糖,Ⅴ表示[H],Ⅵ表示氧气,Ⅶ表示二氧化碳。【解答】解:(1)甲表示光合作用过程,该过程

中二氧化碳是在暗反应阶段被消耗的,而暗反应阶段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2)若将该植物由1%的CO2浓度突然置于0.3%CO2浓度下(光照强度不变),则二氧化碳的固定减慢,生成的三碳化合物减少,消耗的五碳化合物减少,且短时间

内不影响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因此图甲中的C3的含量将下降,C5的含量将上升。(3)马铃薯块茎在缺氧时进行产物是乳酸的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相同,因此图乙与马铃薯块茎细胞在缺氧时的代谢相比,特有的步骤是②③。(4)图乙为有氧呼吸过程,该过程中水参

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若用18O标记参与第二阶段的H2O,则在细胞呼吸产物中能首先测到放射性的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1)叶绿体基质(2)减少增多(3)②③(4)二氧化碳【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光合

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具体过程,能正确分析题图,明确图中各物质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974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