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越州中学、钱清中学和上虞区崧夏中学三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5 页
  • 大小 837.380 KB
  • 2024-10-2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浙江省绍兴市越州中学、钱清中学和上虞区崧夏中学三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浙江省绍兴市越州中学、钱清中学和上虞区崧夏中学三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浙江省绍兴市越州中学、钱清中学和上虞区崧夏中学三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2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浙江省绍兴市越州中学、钱清中学和上虞区崧夏中学三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docx,共(25)页,837.38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3f0b6567359d40acbc044b1fe453e7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1学年第二学期三校期中联考高二年级生物学科试题一、选择题1.细菌培养基常在121℃条件下高压灭菌锅中灭菌。如果只是在100℃条件下将细菌培养基灭菌,下列生物仍会存活的是()A.大肠杆菌B.一种青霉菌C.枯草芽孢杆菌的芽孢D.沙门氏菌【答案】C【解析】【分析】芽

孢杆菌能形成芽孢(内生孢子),对外界有害因子的抵抗力强,需要高温高压处理一定时间才能将其杀死。【详解】大肠杆菌、青霉菌、沙门氏菌不能形成芽孢,在100℃的温度下可以灭活,而枯草芽孢杆菌能形成芽孢,抵抗高温的

能力强,在100℃的温度下仍可能存活。故选C。2.科学家将β干扰素基因进行定点突变导入大肠杆菌表达,使干扰素第17位的半胱氨酸改变成丝氨酸,结果大大提高β-干扰素的抗病性活性,并且提高了储存稳定性,该生物技术为A.基因工程B.蛋白质工程C.基因突变D.细胞工程【答案】B【解析】

【分析】蛋白质工程指以蛋白质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基因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据此答题。【详解】A、基因工程是将符合人们要求的目的基因导

入适宜的生物体内,使其高效表达,从中提取人们所需的蛋白质,或表现出某种性状,得到的蛋白质产品仍然是天然存在的蛋白质,与题意不相符,A错误;B、蛋白质工程是对控制蛋白质合成基因进行改造,从而实现对相应蛋白质的改变,所得到的蛋白质已不是天然存在

的蛋白质。题干中的操作涉及的基因显然不再是原来的基因,其合成的β-干扰素也不是天然的β-干扰素,而是经过人工改造的、符合人类需求的蛋白质,B正确;C、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C错误;D、细胞工程是指应用细胞生

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细胞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的操作,按照人的意愿来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或获得产品,不符合题意,D错误。故选B。3.下列哪项明显体现了转基因生物引发的食物安全问题()的A.转基因猪的细胞中含有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因而猪

的生长速度快,个体大B.转基因大米中含有β一胡萝卜素,营养丰富,产量高C.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蛋白质,引起个别人过敏D.让转基因牛为人类生产凝血因子,并在牛奶中提取【答案】C【解析】【分析】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

:食物安全(滞后效应、过敏源、营养成分改变)、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生物安全主要是指转基因生物释放到环境中,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潜在的风险和威胁。【详解】A、转基因猪的细胞中含有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因而猪的生长速度快,个体大,是转

基因生物的优点,不属于食品安全问题,A错误;B、转基因大米中含有β胡萝卜素,营养丰富,产量高,是转基因生物的优点,不属于食品安全问题,B错误;C、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蛋白质,引起个别人过敏,属于食品安全问题

,C正确;D、让转基因牛为人类生产凝血因子,并在牛奶中提取,是转基因生物的优点,不属于食品安全问题,D错误。故选C。【点睛】4.坚决禁止生物武器的原因不包括()A.生物武器传染性强,污染面积广B.生物武器

受自然条件影响大C.生物武器不易控制,使用不当可危害本方安全D.使用生物武器的结果最终受害的是全人类【答案】B【解析】【分析】1、生物武器种类:包括致病菌、病毒、生化毒剂,以及经过基因重组的致病菌等。把这些病原体直接或者通过食物、生活必需品

等散布到敌方,可以对军队和平民造成大规模杀伤后果。2、生物武器的特点:单位面积效应大;有特定的伤害对象;具有传染性;危害时间久;不易被发现和鉴定;使用者本身易受伤害;生物武器造价低,技术难度不大,隐秘性强,可以在任何地方研制和生产。3、生物武器的局限性:①病原微生物的

生存、繁殖、死亡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②受地形、风向等多种条件影响。③生物武器使用不易控制,使用不当可危害本方安全。4、致命危害:生物武器有极强的致病性和传染性,能造成大批人、畜受染发病,并且多数可以互相传染。受染面积广,大量使用时可达几百或几千平方公里。危害作用持久,炭

疽杆菌芽胞在适应条件下能存活数十年之久。带菌昆虫、动物在存活期间,均能使人、畜受染发病,对人、畜造成长期危害。【详解】A、生物武器传染性强,污染面积广,能造成大批人、畜受染发病,应禁止使用,A错误;B、生物武器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如受地形、风向等多种条件影响,这是生物武器

的局限性,不是禁止它的理由,B正确;C、生物武器具有局限性,生物武器不易控制,使用不当可危害本方安全,应禁止使用,C错误;D、生物武器危害作用持久,带菌昆虫、动物在存活期间,均能使人、畜受染发病,对人、畜造成长期

危害,最终受害的是全人类,应禁止使用,D错误。故选B。5.在微生物培养实验中,分别采用了高压蒸汽、酒精、火焰灼烧等几种不同的处理方式,这些方式依次可用于杀灭什么部位的杂菌()A.接种环、手、培养基B.培养容器、手、微

生物菌种C.培养基、手、接种环D.培养容器、微生物菌种、接种环【答案】C【解析】【分析】消毒是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消毒方法有煮沸消毒法和巴氏消毒法,此外也使用化学试剂进行消毒,如用酒

精擦拭双手等。灭菌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接种工具:接种环、接种针等)、干热灭菌(如玻璃器皿)和高压蒸汽灭菌(培养基)。【详解】高压蒸汽气灭菌锅是灭菌的一个设备,通常用于培养

基的灭菌;用酒精擦拭双手是消毒的一种方法;火焰灼烧,可以迅速彻底地灭菌,适用于微生物的接种工具,如接种环、接种环等金属用具,即C正确。故选C。6.下列动物细胞中,恢复其全能性相对较容易的是()A.神经细胞B.骨细胞C.肝脏

细胞D.囊胚期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全能性指个体某个器官或组织已经分化的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再生成完整个体的遗传潜能。【详解】神经细胞、骨细胞、肝脏细胞为高度分化的体细胞,全能性低,囊胚期细胞的细胞分化程度低,全能性较高,恢复全能性更容易。故选D。7.菌种的选育是发酵工程的重要环节。

菌种是指()A.一种细菌或真菌种子B.微生物的一个分类单位C.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D.用于获得微生物培养物的微生物【答案】C【解析】【分析】菌种是用于发酵过程作为活细胞催化剂的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四

大类。来源于自然界大量的微生物,从中经过分离并筛选出有用菌种,再加以改良,贮存用于生产。【详解】菌种是指发酵过程中作为活细胞催化剂的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四大类,C正确,ABD错误。故选C。8.某同学在进行组织培养的过程中,发现根分化,而芽的分化不明显,可能的原

因是()。A.未见阳光B.培养时间不足C.培养基营养过多D.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配比不合适【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植物激素的使用顺序及比例都会影响根和芽的分化。由以上分析可知,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若只分裂而不分化出芽和根,其

可能原因是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配比不对。故选D。【点睛】9.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包括①养基的配制②外植体的选取③激素的运用④消毒⑤温度、pH、光照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⑤【答案】A【解析】【分析】植物组织培养的条件:①细

胞离体和适宜的外界条件(如适宜温度、适时的光照、pH和无菌环境等)。②一定的营养(无机、有机成分)和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详解】①离体的植物组织和细胞,对营养、环境条件要求相对特殊,需要配制适宜的培养基,①正确;的②不同植物组织培养的难易程度差别很大,

即使是同一种植物材料,因器官来源及其生理状况、材料的年龄、保存时间的长短等也会影响实验结果,②正确;③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激素,③正确;④植物组织培养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因此要对外植体进行消毒,④正确;⑤植物组织培养需要适宜的温度、

pH,还需要适时的光照(脱分化避光,再分化需光),⑤正确。故选A。10.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载体,有关质粒的说法正确的是()A.质粒不仅存在于细菌中,某些病毒也具有B.细菌的基因只存在于质粒上C.质粒为小型环状DNA分子,存在于拟核(或

细胞核)外的细胞质基质中D.质粒是基因工程中的重要工具酶之一【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病毒的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没有质粒,故A错;B、细菌的基因主要存在于拟核中,少量存在于质粒中,故B错;C、质粒是小型的环状DNA分子,存在于拟核(或细胞核)外,故C正确

;D、质粒在基因工程中起运载体的作用,故D错。故选C。11.下列关于动、植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愈伤组织是一团有特定组织结构、松散的薄壁细胞B.细胞系在连续培养过程中遗传性状始终保持均一C.都能

通过大量培养特定的细胞,来生产某些蛋白质D.动、植物细胞培养过程一般都会出现脱分化和再分化现象【答案】C【解析】【分析】1、动物细胞培养的流程:取动物组织块(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剪碎→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瓶中进行原代培

养→贴满瓶壁的细胞重新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继续传代培养。2、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生成根、芽,最终形成植物体。【详解】A、愈伤组织是一团没有特定结构和

功能的薄壁细胞,A错误;B、细胞系在连续培养过程中遗传物质会发生改变,B错误;C、动、植物细胞培养都能通过大量培养特定细胞系,来生产某些蛋白质,C正确;D、植物细胞培养过程一般都会出现脱分化和再分化现象,而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不会出现,D错误。故选C。12.下图为真核生物核基因结

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启动子编码起始密码子B.cDNA文库和基因组文库的基因中均含有内含子C.在转录完成后,RNA聚合酶从c~d区段脱落下来D.细胞内DNA复制时,只复制编码区,不复制非编码区【答案】C【解析】【分析】真核细胞的基因由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两部分组成,其中编码区包括能够编码

蛋白质的序列(外显子)和一般不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内含子),在真核细胞基因表达时,首先由DNA转录出前驱mRNA,然后经过裁接才能形成成熟的mRNA。【详解】A、mRNA上起始密码子的序列应由基因的编码区编码,而启动子位于编码区上游的非编码区,所以启动子不编码起始密码子,A错误;B、cDNA文

库中不含有内含子,B错误;C、c~d区为终止子区域,终止子可终止转录过程,因此在转录完成后,RNA聚合酶从c~d区段脱落下来,C正确;D、DNA分子复制时形成的子代DNA与亲代DNA相同,不具有选择性,因此细胞内DNA复制时,即复制编码区,也复制非

编码区,D错误。故选C。13.将马铃薯去皮切块,加水煮沸一定时间,过滤得到马铃薯浸出液。在马铃薯浸出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蔗糖和琼脂,用蒸馏水定容后灭菌,得到M培养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向培养皿中转移已灭菌的M培养基时,要注意不要黏附在壁上B.培养细菌时,需要将培养基调至中性偏酸C.M

培养基中的马铃薯浸出液可为微生物提供无机盐D.将M培养基分装到试管后可以做成斜面培养基,以用于菌种的保存【答案】B【解析】【分析】斜面培养基:固体培养基的一种形式;制作时应趁热定量分装于试管内,并凝固成斜面的称为斜面培养基,用

于菌种扩大转管及菌种保藏。【详解】A、向培养皿中转移已灭菌的M培养基时,要注意不要黏附在壁上,会引起杂菌污染,A正确;B、细菌通常要求在中性偏碱的环境中生长,B错误;C、将马铃薯去皮切块,加水煮沸一定时间,过滤得到马铃薯浸出液,马铃薯浸出液可为微

生物提供无机盐,C正确;D、斜面培养基常用来进行短期的菌种保存,D正确。故选B。14.用人的胰岛素基因制成的DNA探针检测下列物质,不能形成杂交分子的是A.该人胰岛A细胞中的DNAB.该人胰岛A细胞中的mRNAC.该人胰岛B细胞中的mRNAD.该人肝细胞中的DNA【答案】B【解析】

【分析】组成动物的任何完整的正常细胞,都具有胰岛素基因,其DNA都可与该DNA探针进行杂交.而胰岛素基因只在胰岛B细胞中表达,因此只有胰岛B细胞中的mRNA可以与该DNA探针进行杂交。【详解】动物胰岛A细胞具有该生物的全

套遗传信息,因此具有胰岛素基因,其DNA都可与该DNA探针进行杂交,A错误;胰岛素基因在胰岛A细胞中不表达,不能形成能与该探针进行杂交的mRNA,B正确;胰岛素基因在胰岛B细胞中表达,可形成能与该探针

进行杂交的mRNA,C错误;该动物肝细胞同样也具有该生物的全套遗传信息,因此具有胰岛素基因,其DNA都可与该DNA探针进行杂交,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DNA分子杂交技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

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5.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使用某种接种方法在培养基上培养某种微生物的结果。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图最可能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的B.该培养基必须经高压灭菌锅灭菌后才能倒掉C.该种微生物有可能是T2

噬菌体D.该培养基上的菌落分布不均匀,代表纯化失败【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表示的是用平板划线法接种后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其中需要用到的工具有培养皿、接种环、酒精灯等,整个过程需要严格进行无菌操作。【详解】A、题图最可能

是用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的,A错误;B、为了防止培养基及其中的微生物对环境造成污染,该培养基必须经高压灭菌锅灭菌后才能倒掉,B正确;C、病毒不能在培养基上生存繁殖,C错误;D、平板划线法,随划线次数的增加,菌落密度逐渐减小,因此分布不均匀,D错误。故选B

。16.如图所示为白菜—甘蓝的培育流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①用到的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B.过程②常用的化学试剂是聚乙二醇C.过程④细胞的全能性提高D.过程⑤细胞的全能性降低,最终失去全能性【答

案】D【解析】【详解】A、过程①是通过酶解法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用到的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A正确;B、过程②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常用的化学试剂是聚乙二醇,B正确;C、过程④是脱分化过程形成愈伤组织,细胞的全能性提高,C正确;D、过程⑤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

完整植株,细胞的全能性降低,但是并没有失去全能性,只要离体状态,条件适合,就能表现全能性,D错误。故选D。【点睛】据图示可知: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杂种植物细胞,具体过程包括诱导植物细胞融合成杂种细

胞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成杂种植株两过程.过程①是通过酶解法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过程②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如聚乙二醇试剂)诱导原生质体融合,过程③是再生细胞壁形成杂种细胞,过程④是脱分化过程形成愈伤组织,过程⑤是再分化生成完整植株.过程④和⑤是植物组织培养技

术培育完整植株.17.红酸汤是苗族人民的传统食品,它颜色鲜红、气味清香、味道酸爽。以番茄和辣椒为原料的红酸汤制作流程如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红酸汤制作过程中用到微生物主要是醋酸菌B.装坛时加入成品红酸汤是为了

增加发酵菌种的数量C.装坛时不装满的原因是为了促进微生物繁殖D.红酸汤的制作中发酵时间越长,口味越纯正【答案】B【解析】【分析】红酸汤制作需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品

有一股特别的风味提升菜品的口感。【详解】A、红酸汤制作过程中用到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A错误;B、装坛时加入成品红酸汤是为了增加发酵菌种的数量,B正确;C、装坛时坛口留有一点空间而不装满的目的是防止番茄发酵后液体膨胀外溢,C错误;D、如果发酵时

间过长,会影响口感,D错误。故选B。18.如图表示四倍体兰花叶片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形成植株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的A.②和③阶段发生减数分裂B.①阶段需要生长素而③阶段仅需要细胞分裂素C.此兰花的花药离体培养所得的植株体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D.①阶段不仅有细胞增殖且细胞分化速率很快【

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将植物体的部分细胞或组织与母体分离,在适当的条件下加以培养,使它们能够生长、发育、分化与增殖的技术。原理是来自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分化能力,也就是植物体内的某一类细胞,能够独立发育并且分化成为完整的植物成体。【详解】A、②和③

阶段发生有丝分裂,A错误;B、①阶段需要生长素,而③阶段需要适当比例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促进细胞分化,B错误;C、四倍体兰花叶片含有4个染色体组,花药含生殖细胞,含2个染色体组,此兰花的花药离体培养所得的植株体

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C正确;D、愈伤组织是一团未分化的细胞,①阶段是脱分化过程,有细胞增殖但没有细胞分化,D错误。故选C。19.菊花的组织培养需要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培养基连

同其他器械一起进行高压蒸汽灭菌B.幼苗要先移植到消过毒的蛭石或者珍珠岩等环境下生活一段时间C.菊花茎段在洗涤灵稀释液浸泡2min,用流水冲洗干净后,在95%酒精中消毒30s,再用流水冲洗后置于10%次氯酸钠溶液中消毒10min,然后用蒸馏水多次冲洗。D.接种时用镊子夹取菊花茎段,注

意茎段的形态学上下端,再插入培养基【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将植物体的部分细胞或组织与母体分离,在适当的条件下加以培养,使它们能够生长、发育、分化与增殖的技术。【详解】A、高压蒸汽灭菌

法常用于培养基及其他器械的灭菌,A正确;B、幼苗要先移植到消过毒的蛭石或者珍珠岩等环境下生活一段时间,以逐步适应外界的环境,B正确;C、菊花茎段在洗涤灵稀释液浸泡2min,用流水冲洗干净后,在70%酒精中消毒

30s,再用流水冲洗后置于10%次氯酸钠溶液中消毒10min,然后用无菌水多次冲洗,C错误;D、由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接种时用镊子夹取菊花茎段,注意茎段的形态学上下端,再插入培养基,不能倒插,D正确。故选C。20.下列有关高等植物原生质体制备和培养

的叙述,正确的是()A.进行原生质体融合有多种手段,如电刺激、离心、振荡、聚乙二醇、病毒等诱导B.加入0.6mol/L甘露醇的目的是保护纤维素酶和果胶酶C.从不同植物组织分离得到的原生质体大小、形状相同D.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液可用于制备悬浮培养细胞的原生质体【答案】D【解析】【分析】1

、高等植物原生质体制备需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2、原生质体是植物细胞去除细胞壁的剩余部分,原生质层是细胞膜、液泡膜及两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3、原生质体有本物种全套遗传物质,所以具有全能性。【详解】A、灭活的病毒只用于诱导动物细胞融合,而原生质体融合不用病毒,A错误;B、加

入0.6mol/L甘露醇的目的是保护原生质体,较高浓度的甘露醇溶液可以有利于原生质体的获得且防止原生质体胀破,B错误;C、不同的植物细胞差异较大,从不同植物组织分离得到的原生质体大小、形状不同,C错误;D、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液可用于制备悬浮

培养细胞的原生质体,D正确。故选D。21.对酵母菌溶液计数的方法,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需要血细胞计数板,但数据可能偏大B.也可以用培养菌落的方法间接计数,但数据可能偏大C.无论用哪种方法计数,都必须进行浓度梯度稀释D.无论

用哪种方法计数,都必须多次计数求平均值【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详解】A、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需要血细胞计数板,

由于不能区分死菌和活菌,会导致数据可能偏大,A正确;B、也可以用培养菌落的方法间接计数,当2个或以上的菌落连在一起时看到的时一盒菌落,会导致数据可能偏小,B错误;C、无论用哪种方法计数,都必须进行浓度梯度稀释,C正确;D、无论用哪种方法计数,都必须多次计数求平均值,D正确。故选B。22.软骨

发育不全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基因型为HH的个体早期死亡。一对夫妻均为该病患者,希望通过胚胎工程技术辅助生育一个健康的孩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经超数排卵处理后进行体外受精B.从桑椹胚中分离少量滋养层细胞,培养后检测基因型C.从羊水中提取细胞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淘汰基因

型为hh的胚胎D.将一个囊胚进行多等分,从中筛选所需胚胎,培养至原肠胚期后移植到子宫【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干,该夫妇采用辅助生育技术生育后代,首先需要对该女性进行超数排卵,然后再体外让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体外培养形成早期胚胎,进行基因检测,然后进行胚

胎移植生育健康孩子。【详解】A、培育试管婴儿时,需先进行超数排卵处理,再进行体外受精,A正确;B、人类进行胚胎移植的时间一般是8-16个细胞时期,没有滋养层细胞,B错误;C、从羊水中提取细胞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留下基因

型为hh的胚胎,C错误;D、人类进行胚胎移植的时间一般8~16个细胞时期,原肠胚期后不能移植,D错误。故选A。23.下图供体DNA中含有无限增殖调控基因,该基因能激发动物细胞的分裂,图示利用该基因制备新型单

克隆抗体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经酶A处理后(I)与质粒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B.II是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C.Ⅲ既能无限增殖又能分泌特异性抗体D.该过程涉及转基因技术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答案】D【解析】【分析】从图可知,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获得单克隆抗体,用相同限制酶处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使其具

有相同的黏性末端,便于拼接,酶A是限制酶,酶B是DNA连接酶,导入到浆细胞或已免疫的B细胞或效应B细胞中,Ⅲ既能无限增殖又能分泌特异性抗体。【详解】A、酶A是限制性内切酶,同一种酶作用,使无限增殖调控基因与质粒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A正确;B、II代表受体细胞,

要具有分泌抗体的能力,则为已免疫的B细胞,B正确;C、含有无限增殖调控基因的效应B细胞,既有无限增殖的能力,又能分泌特异性抗体,C正确;D、该过程涉及基因工程和动物细胞培养,没有动物细胞融合技术,D错误。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原理及技术、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相关知识,理解单克隆抗体的含义对于解答该题有帮助。24.如图,核苷酸合成有两个途径,物质A可以阻断其中的全合成途径。正常细胞内含有补救合成途径所必需的转化酶和激酶。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选用的骨髓瘤细胞缺乏

转化酶。现用加入H、A、T三种物质的“HAT培养基”来筛选特定的杂交瘤细胞。下列关于筛选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A.免疫的B淋巴细胞及其相互融合细胞因全合成途径被A阻断,在HAT培养基上不能增殖B.骨髓瘤

细胞及其相互融合细胞因无法进行上述两个途径,而在HAT培养基上不能增殖C.杂交瘤细胞因为可进行上述两个途径,能在HAT培养基上大量增殖D.HAT培养基上筛选出的所有杂交瘤细胞,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较高纯度的目标抗体【答案】B的【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核苷酸合成有两个途径,物质A可以阻断其中的全合成途径,正常细胞含有补救合成途径所必需得转化酶和激酶,骨髓瘤细胞中缺乏转化酶。因此,加入H、A、T三种物质后,骨髓瘤细胞及其自身融合的细胞中缺乏转化酶,无法进行上述两个途径而在HAT培养基上不能增殖;已经免

疫的B淋巴细胞和自身融合的细胞也因高度分化而不能增殖,因此在该培养基上能增殖的只有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中全合成途径被物质A阻断,但其可借助正常细胞的补救合成途径来合成核苷酸,进而大量繁殖)。【详解】A、免疫的B细胞及其互相融合细胞是正常细

胞,细胞内含有补救合成途径所必需的转化酶和激酶,但因高度分化而不能增殖,A错误;B、骨髓瘤细胞及其互相融合细胞因骨髓瘤细胞中缺乏转化酶,无法进行上述两个途径而在HAT培养基上不能增殖,B正确;C、杂交瘤细胞因为可以进行补救合成途径(不能进行全合成

途径),能够在HAT培养基上大量增殖,C错误;D、HAT培养基上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能大量增殖,但并不都能产生高纯度的目标抗体,需要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才可产生高纯度的目标抗体,D错误。故选B。25.地中海贫血症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症

。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他们以前生育过β地中海贫血症儿子,患儿的β—珠蛋白结构异常,在一岁时死去。现在妻子又怀孕了,于是进行了产前诊断,诊断时用限制酶PstⅠ酶切后电泳结果如图1所示,图2为β—珠蛋白基因及其侧翼序列的

PstI酶切位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且人群中男女的发病率相等B.孕妇体内的胎儿虽然含有致病基因,但是生下来并不会患该病C.正常的β—珠蛋白基因长度为4.4kb,突变后的病基因长度为3.7kbD.β—珠蛋白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

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答案】C【解析】【分析】由图可知,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育过β地中海贫血症儿子,夫妇均含有致病基因,待测胎儿表现型正常,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详解】A、正常夫妇生育患病儿子,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儿子病母亲正常,与性别无关,该病为常染色

体遗传病,常染色体遗传病男女发病率相等,A正确;B、由电泳结果可知,待测胎儿含有致病基因,其电泳结果与表现型正常的父母一样为杂合子,与患儿不一致,因此待测胎儿生下来并不会患该病,B正确;C、由图可知,两个PstⅠ酶的酶切位点之间分别是4.4kb和3.

7kb,正常的β—珠蛋白基因和突变后的病基因位于酶切位点内部,因此两个基因分别小于4.4kb和3.7kb,C错误;D、由题“患儿的β—珠蛋白结构异常致死”可知,β—珠蛋白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D正确。故选C。二、选择题

26.苯酚及其衍生物广泛存在于工业废水中,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小明同学准备依据图1所示操作步骤,从处理废水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酚降解高效菌株。请回答下列问题:(1)酚降解菌富集培养基含有蛋白胨、K2HPO4、MgSO4、苯酚和水,其中可作为碳源的有________。(2)将采集

到的样品接种培养,苯酚用量应随转接次数增加而逐渐________,以达到富集酚降解菌的目的。若图1平板中菌落过于密集,应进一步________________,以便于菌落计数与分离。制备平板培养基时除了需要水、营养物质外,还必须添加________。(3)培养基配制时,灭菌与调pH

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下列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____灭菌。A.高压蒸汽B.紫外灯照射C.加入适量的广谱抗生素D.过滤(4)上述培养过程中,有关操作正确的是______。A.涂布器用火焰灼烧进行灭菌B.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

灭菌C.倒平板和取菌液都必须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D.获得的菌种如果需要保存,可置于37℃恒温保存(5)图2为平板划线法示意图,在图中________(填图中序号)区域更易获得单菌。【答案】(1)蛋白胨、苯酚(2)①.增加②.稀释后再接种③.凝固剂/琼脂

(3)①.先调pH后灭菌②.A(4)C(5)③【解析】【分析】1、涂布平板法:将待测样品制成均匀的系列稀释液,尽量使样品中的微生物细胞分散开,使成单个细胞存在,再取一定稀释度、一定量的稀释液接种到平板中,使其均匀分布于平板中的培养基内。2、平板划线法:把混杂在一起的微生物或同一

微生物群体中的不同细胞,用接种环在平板表面上作多次由点到线的划线稀释而获得较多独立分布的单个细胞,并让其成长为单菌落的方法。【小问1详解】碳源是指能为生物提供碳元素的物质,蛋白胨、苯酚含碳,且能被微生物利用,可以作为碳源。【小问2详解】苯酚用量应随转接次数增加而逐渐增加,可以筛选到酚降解菌能力强的

菌株;图1是进行稀释操作,用于稀释涂布平板法,若图1平板中菌落过于密集,应进一步稀释;制备平板培养基时需要加入凝固剂/琼脂,使其凝固,【小问3详解】培养基配制时,应先调pH后灭菌,否则容易引起污染;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培

养基进行灭菌,故选A。【小问4详解】A、涂布器应该用酒精引燃灭菌,A错误;B、培养基先进行灭菌再分装到培养皿,称为倒平板,B错误;C、酒精灯火焰旁染菌概率最小,倒平板和取菌液都必须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C正确;D、获得的菌种如果需要保存,可置于低温保存,D错误。故选C。【小问5详解】图2为平板划线

法,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达到逐步稀释的目的,因此,越在最后划线区域,菌落的密度越小,越容易获得单菌落,所以,图中③区域更易获得单菌落。【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27.科学家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成功获得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为了便于杂种细胞的

筛选和鉴定,科学家利用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分别标记番茄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膜上的蛋白质,其培育过程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①常用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_。(2)植物原生质体融合过程常利用化学试剂_

_________诱导融合,在鉴定杂种原生质体时可用显微镜观察,根据细胞膜表面荧光的不同可观察到____________种不同的原生质体(只考虑细胞两两融合的情况),当观察到________时可判断该原生质体是由番茄和马铃薯融合而成的

。(3)过程③和过程④细胞进行的分裂方式主要是____________,过程④除了细胞分裂外,还进行细胞________。过程④中的培养基常添加的植物激素是细胞分裂素和____________两类。(4)若番茄细胞内

有m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内有n条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含____________条染色体。(5)从理论上讲,植物细胞有形成再生植株的可能性,这是__________的表现。【答案】(1)①.纤维素酶和果胶酶②.杂种细胞

再生出新的细胞壁(2)①.聚乙二醇(或PEG)②.3##三③.融合的细胞表面既有红色荧光义有绿色光(3)①.有丝分裂②.分化③.生长素(4)2(m+n)(5)(植物)细胞全能性【解析】【分析】图中的①是酶解法获取原生质体,②是诱导原生质体融合,③是脱分化,④是再分化。植物体细胞杂交依据的生物学

原理有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小问1详解】分析图形可知,过程①是酶解法获取原生质体,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常用的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杂种细胞再生出新的细胞壁,

成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小问2详解】植物原生质体融合过程常利用化学试剂聚乙二醇(或PEG)诱导融合;在鉴定杂种原生质体时可用显微镜观察,根据细胞膜表面荧光的不同可观察到3种不同的原生质体(只考虑细胞两两融合的情况),即番茄原生质体自身融合、马铃薯原生质体自身融合、番茄和马铃薯原生质

体相互融合;根据题意,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分别标记番肺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膜上的蛋白质,因此当观察到融合的细胞表面既有红色荧光又有绿色荧光时可判断该原生质体是由番茄和马铃薯融合而成的。【小问3详解】图中过程③是有丝分裂;过程④是再分化,是在细胞分裂的基础上进行的细胞分化;其培养基常

添加的植物激素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可影响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方向。【小问4详解】植物原生质体融合过程中,融合后形成的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等于融合前的两细胞核内染色体数之和,若番茄细胞内有m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内有n条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m+n,在有

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故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内含2(m+n)条染色体。【小问5详解】全能性指个体某个器官或组织已经分化的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再生成完整个体的遗传潜能,植物细胞有形成再生植

株的可能性,这是(植物)细胞全能性的表现。【点睛】本题考查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要求考生理解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原理和方法,能利用所学知识解读流程图,并进行分析作答。28.2017年11月,中国科学家首创的猴无性繁殖程序,如图所示:(1)克隆猴的培育利用

了动物细胞核的___________________性。(2)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率,对卵子供体猴进行的激素处理目的是____________,获得“中中”的过程中用到的胚胎工程技术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3)代孕猴植入胚胎之前,要进行____________

处理。克隆猴“中中”的某些特殊性状如果与卵子供体猴相似,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4)该无性繁殖过程中,核移植需要借助精密的____________和高效的细胞融合法。为大量获得试管猴“中中”,可将早期胚胎进行____________后移植。(5)在目前现有技术条件下,还不能将从动

物体内分离出来的成熟的体细胞直接培养成一个新个体,而是必须将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才能发育成新个体,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A.卵细胞大,便于操作B.卵细胞含有的营养物质多C.卵细胞的细胞质可使体细胞细胞核全能性得到表达D.重组细

胞才具有全能性【答案】(1)全能性(2)①.超数排卵②.胚胎体外培养③.胚胎移植(3)①.同期发情②.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在细胞质(线粒体)中(4)①.显微操作仪②.胚胎分割(5)C【解析】【分析】1、分析题图::图示为猴无性繁殖程序,主要采用了核移植技术、

早期胚胎培养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2、动物核移植是指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克隆动物)。【小问1详解】克隆动物一般是指将动物体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母细胞中

培育成的新个体,该技术主要是利用了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小问2详解】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率,对卵子供体猴进行的激素处理目的是超数排卵;获得“中中”的过程中用到的技术有核移植技术、胚胎体外培养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其中胚胎体外

培养和胚胎移植属于胚胎工程技术。【小问3详解】代孕猴植入胚胎之前,要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保证胚胎移植入相同的生理环境。克隆猴“中中”的某些特殊性状如果与卵子供体猴相似,原因是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在细胞质(线粒体)中。【小问4详解】核移植需要借助精密的显微操作仪

和高效率的细胞融合法。来自同一个胚胎的后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因此为大量获得试管猴“中中”,可将早期胚胎进行胚胎分割后移植。【小问5详解】在目前现有技术条件下,必须将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才能发育

成新个体,可能是因为卵细胞细胞质可使体细胞核全能性得到表达,C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掌握胚胎移植技术的相关应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29.19世纪末,巴斯德开创了第一次疫苗革命,其特点是接种灭活或减毒的病原微生物。2

0世纪70年代开始,现代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开创了第二次疫苗革命,使疫苗的研制进入分子水平。图1是通过基因工程制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从而获得乙肝疫苗的过程。在图1步骤①和③中,需要用合适的限制酶切割乙肝表面抗原基因和质粒。现将乙肝表面抗原基

因及质粒的部分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位置表示为图2。质粒中的启动子是质粒中基因得以正常表达所必需的部分。LacZ基因合成某种酶,该酶能将无色染料X-gal变成蓝色,最终能在含无色染料X-gal的培养基上将含该基因的菌落染成蓝色。限制酶Eco

RⅠBclⅠBamHⅠHindⅢ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5'-G↓AATTC-3'5'-T↓GATCA-3'5'-G↓GATCC-3'5'-A↓AGCTT-3'(1)制备基因疫苗的基因可以从基因文库中获取,与基因组文库中的基因相比,cDNA文库中的基因在结构上的特点是____________,构建cDN

A文库第一步需要____________酶。(2)为了避免自身环化及便于筛选,切割质粒选用的限制酶是____________,切割乙肝表面抗原基因选用的限制酶是____________。(3)为筛选含有乙肝表面抗原的大肠杆菌细胞,需要

将导入操作之后的大肠杆菌接种到含____________的固体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挑选____________的菌落纯化培养。(4)在图1步骤④中,使用的基因工程工具酶是____________。在一个乙肝表面抗原基因与一个质粒重组的过程中(图1步骤④),游离的磷酸基团数目减少__

__________个。(5)若运用PCR技术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基因是否导入,需根据目的基因的序列设计____________,利用待检DNA为模板进行PCR。PCR过程包括多次循环,每个循环分为3个步骤:①________②_

___________③延伸。(6)下列有关限制酶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A.限制酶催化的反应类型是水解反应B.限制酶破坏的是氢键C.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双链DNA中某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D.EcoRⅠ与HindⅢ相比较,EcoRⅠ酶切后的DN

A片段较容易分离(7)基因工程的诞生,带动了现代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A.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依据合成的目的基因与原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B.基因工程可以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C.基因工程经常以抗生素的抗性基因为目的基因D.限

制性核酸内切酶一般能识别多种核苷酸序列【答案】(1)①.无内含子、启动子、终止子等序列②.逆转录##反转录(2)①.BamHⅠ和HindⅢ②.BclⅠ和HindⅢ(3)①.氨苄青霉素和无色染料X-gal②.白色/未被染

成蓝色(4)①DNA连接酶②.4(5)①.PCR引物②.变性③.退火/复性(6)B(7)B【解析】【分析】分析图1:①是获取目的基因;②③是切割质粒形成黏性末端;④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⑤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⑥

是目的基因随着受体细胞扩增;⑦是获得乙肝疫苗。【小问1详解】cDNA文库是经某个时期的mRNA逆转录获得的,与基因组文库中的基因相比,cDNA文库中的基因无内含子、启动子、终止子等序列;由于cDNA是经mRNA逆转录而成,故构建cDNA文库的第一步需要逆转录酶。【小问2详解】据图可知,

目的基因中含有限制酶EcoRI的切割位点,因此不能用该切割外源DNA分子,同时为了避免自身环化及便于筛选,应选择两种酶,据图可知,用限制酶BclⅠ切割质粒会破坏启动子,因此切割质粒选用的限制酶是BamHⅠ和Hind(BclⅠ和Bam

HⅠ切割产生的黏性末端相同);切割乙肝表面抗原基因选用的限制酶是BclⅠ和HindⅢ。.【小问3详解】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使用了限制酶HindⅢ,导致lacZ基因被破坏(导入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不能合成某种酶,不能使无色染

料X-gal变成蓝色),但没有破坏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导入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能抗氨苄青霉素),为筛选含有乙肝表面抗原的大肠杆菌细胞,需要将导入操作之后的大肠杆菌接种到含氨苄青霉素和无色染料X-gal的固体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挑选未被染上蓝色(白

色)的菌落的菌落纯化培养。【小问4详解】④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该过程需要DNA连接酶;一个乙肝表面抗原基因(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与一个质粒(被切开的质粒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重组的过程中(图一的步骤④),游离的磷酸基团数目减少4个。【小问5详解】若运用PCR

技术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基因是否导入,需根据目的基因的序列设计PCR引物,利用待检DNA为模板进行PCR;PCR过程包括多次循环,每个循环分为3个步骤:①变性、②退火/复性、③延伸。【小问6详解】A、限制酶切割磷酸二酯键,催化的反应类型是水解反应,

A正确;B、限制酶破坏的是磷酸二酯键,B错误;C、酶具有专一性,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双链DNA中某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C正确;D、C和G含量越高,DNA分子越稳定,因此EcoR酶与HindⅢ酶相比较,Ec

oR酶切割后DNA片段较容易分离,D正确。故选B。【小问7详解】A、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依据合成的目的基因与原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同,合成的目的基因不含有内含子,A错误;B、基因工程就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改造生物的性

状,B正确;C、基因工程经常以抗生素的抗性基因为标记基因,C错误;D、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一般能识别一种脱氧核苷酸序列,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操作步骤,掌

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30.下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阶段示意图。(1)________技术是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础。(2)在图中HAT培养基上,未融合的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核的细胞都会死亡,只有融合的杂种细胞

才能生长。动物细胞融合除了采用植物细胞原生质体融合常用的诱导剂外,还可以采用________。(3)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主要的优点是____。(4)选出的杂交瘤细胞既具备骨髓瘤细胞的迅速________特点,又具备淋巴细胞的________特点,经过选择性培养的

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经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最后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或小鼠腹腔内增殖,从细胞培养液或________中,就

可以提取出大量的单克隆抗体了。(5)淋巴细胞是由动物体________中的________细胞分化、发育而来的。【答案】(1)动物细胞培养(2)灭活的(动物)病毒(3)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大量制备(4)①.在体外大量增殖#

#无限增殖②.分泌专一抗体##特定抗体③.克隆化培养④.抗体检测⑤.小鼠腹水(5)①.骨髓②.造血干##淋巴干【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将特定抗原注入小鼠体内,产生某些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转到HAT培养基中培养,未融合的细胞和自身融合细胞死亡,进而筛选出杂交瘤细胞

,进行体内和体外培养,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提取单克隆抗体。【小问1详解】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础。【小问2详解】动物细胞融合除了采用植物细胞原生质体融合常用诱导剂外,还可以采用灭活的病毒进行诱导。【小问3详

解】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主要的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大量制备。【小问4详解】选出的杂交瘤细胞既具备骨髓瘤细胞的迅速在体外大量增殖特点,又具备淋巴细胞的分泌专一抗体特点,经过选择性培养的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足够

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或小鼠腹腔内增殖,从细胞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就可以提取出大量的单克隆抗体了。【小问5详解】淋巴细胞是由动物体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

来的。【点睛】本题考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和所需的技术手段,理解该过程中每次筛选的原理和目的,识记单克隆抗体的特点。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