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精准解析】2021高考地理湘教版:关键能力·融会贯通+2.3+大气的受热过程、气压带与风带【高考】.doc,共(31)页,2.077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342f328ed965a8bba71ce3d26dfd4d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关键能力·融会贯通能力1大气的受热过程(2017·全国卷Ⅰ)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
(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1)、(2)题。(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
化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2)该地寒冷期()A.最低气温高于-16℃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解析】(1)选B,(2)选C。第(1)题,双层覆膜是为了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所
以具有保温作用;①、②温度较③、④高,所以①、②为膜内平均温度图;在丰雪年,由于丰厚雪被的保护,双膜内平均温度变幅较小,且平均气温高;在枯雪年,由于没有丰厚雪被的保护,双膜内平均温度变幅较大,且平均气温低。第(2)题,由图可知,图中给出的平均气温,无法判断
最低气温高于-16℃;丰雪年与枯雪年气温相差1℃左右,所以气温日变化相差不大;丰雪年膜内平均温度变幅较小,而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变幅大,所以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枯雪年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
化一致,但是丰雪年膜内温度日变化变幅较小,与气温日变化不一致。瞄准方向提高效率【知识+方法突破】勾选本题组考查的知识和方法题号考查的知识和方法(1)突破2A.双层膜可以阻隔热量的传导B.膜外积雪削弱到达膜内的光照C.积雪降低
积雪覆盖处的温度D.双层膜可以由外向内传递热量(2)突破3A.根据均温线确定最低气温值B.根据曲线弯曲程度判读温差变化幅度C.比较气温曲线判定温差幅度D.比较气温曲线特征判定一致性答案:(1)AB(2)C突破1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突破2大气保温作用原理应用(1)温室气体大量排
放带来全球气温升高。(2)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①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②深秋农民利用燃烧秸秆制造烟雾预防霜冻。③华北地区早春农民利用地膜覆盖进行农作物种植。④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
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突破3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综合应用——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个方面分析。(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
→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
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下图为北半球1、7月平均气温(℃)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图。读图,完成1、2题。1.平流层顶部夏季最高气温出现的纬度范围是()A.0°~10°B.40°~60°C.60°~70°D.70°~90°2.对
流层()A.气温随纬度升高而降低B.顶部夏季气温极地高于赤道C.南北温差冬季小于夏季D.厚度随纬度升高而逐渐降低【解析】1选D,2选B。第1题,等值线数值总是按某一递增或递减的顺序变化。根据图示等值线,平流层顶部夏季最高气温大于0℃出现的纬度范围是70°N~
90°N。其他纬度的平流层顶部夏季最高气温值小于0℃。第2题,根据图示曲线,对流层顶部在低纬地区,气温随纬度升高而增大。对流层顶部夏季气温极地高于赤道。南北温差冬季大于夏季。厚度随纬度升高呈波动降低趋势。下图为某地连续5天气温和太阳辐射的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该地5天中最低气温出
现在()A.第1天B.第2天C.第3天D.第4天4.该地最高气温持续走高的原因是()A.天气持续晴朗无风B.太阳辐射持续增强C.大气热量持续盈余D.大气逆辐射逐渐走弱【解析】3选B,4选C。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实线代表气温,虚线代表太阳辐射。一天的时间段是从
零点到24:00,也就是第二天的零点。从图中可以看出,五天当中最低气温出现在第二天的凌晨。第4题,热量的多少决定了气温的高低,该地最高气温持续升高说明热量在不断地增加。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辐射,除了第一天相对较低之外,其他四天都比较高,并且都达到了峰值800左右。通过温度可以看出,该季节是当地
的夏季,白天受太阳辐射的影响热量较多,晚上还没来得及降温,或者说降温消耗的热量远小于白天升温的热量,第二天开始热量持续增加,导致温度不断升高;无法看出天气持续晴朗,无风;太阳辐射每天上午是不断增加的,但是从下午开始是逐渐减少的,因此不能说太阳辐射持
续增强,也无法看出大气逆辐射逐渐走弱。【加固训练】(2019·攀枝花模拟)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景观。据此完成(1)、(2)题。(1)此时天气最可能是()A.晴朗、无风B.阴雨、无风C.晴朗、大风D.阴雨、大风(2
)图示大气现象()A.由近地面大气强烈上升引起B.可能使近地面大气污染加剧C.由近地面大气强烈下沉引起D.有利于近地面大气污染扩散【解析】(1)选A,(2)选B。第(1)题,图片中炊烟、山岚明亮,说明阳光充足。炊烟竖直升起,说明无风。此时天气最可能是晴朗
、无风。阴雨天能见度不高,炊烟、山岚是灰暗的,大风时炊烟是倾斜的。第(2)题,图示大气现象是一种静风天气,空气流动速度慢,可能使近地面大气污染加剧;可能是由近地面逆温现象引起;近地面大气强烈下沉,炊烟不能上升,会积聚在近地面;不利于近地面大气污染扩散。能力2热力环流(201
9·全国卷Ⅱ)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据此完成(1)~(3)题。(1)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
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A.连续层片状B.鱼鳞状C.间隔团块状D.条带状(2)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A.寒温带针叶林地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D.热带雨林地带(3)在下垫面温度
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A.日出前后B.正午C.日落前后D.午夜【解析】(1)选C,(2)选D,(3)选A。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云是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水汽随气流上升,温度下降,凝结形成,可知
云的形成和大气对流中的上升气流有关。而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上升气流可形成云,但下沉气流不能形成云,因此积云应呈上下间隔的团块状,而并非连续层片状;条带状与鱼鳞状并非上下分布,而应呈水平层状。第(2)题,由题意可知,对流越旺盛,积云
越容易出现。热带雨林地带纬度低、气温高、对流旺盛,且水汽充足,故容易形成积云。其他三个选项纬度相对较高,气温较低且水汽相对较少,所以出现频率相对较低。第(3)题,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近地面气温越低,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越低。一般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所以积云的云底高度
低值多出现在此时。瞄准方向提高效率【知识+方法突破】勾选本题组考查的知识和方法题号考查的知识和方法(1)突破1A.上升气流气温升高B.下降气流水汽易凝结C.上升气流水汽易凝结D.下沉气流气温降低(2)突破3A.寒温带针叶林地带空气湿润B.温带落叶阔叶林
地带空气湿润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空气湿润D.热带雨林地带空气湿润(3)突破2A.日出前后气温最低B.正午气温最低C.日落前后气温最低D.午夜气温最低答案:(1)C(2)D(3)A突破1热力环流的形成突破热力环流的形成
要抓住一个过程、两个方向、三个关系:(1)一个过程。(2)两个方向。垂直方向与冷热差异有关,热上升,冷下沉水平方向与气压差异有关,从高压流向低压(3)三个关系。①温压关系(如上图中甲、乙两地所示):②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
高压吹向低压(如上图中M、N处风向所示)。③等压面的凹凸关系:a.受热地(乙地):低空下凹、高空上凸。b.冷却地(甲地):低空上凸、高空下凹。突破2归纳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1)海陆风。①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②影响与应用:
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2)山谷风。①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②影响与应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
染。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①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②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在下沉距离之外。突破3等压面图的判读技巧(1)判断气压高低。①气压的垂直
递减规律。由于对流层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如上图,在空气柱L1中,PA′>PA,PD>PD′;在L2中,PB>PB′,PC′>PC。②同一等压面上的各点气压相等。如上图中PD′=PC′、PA′=PB′。综上分析可知:PB
>PA>PD>PC。(2)判读等压面的凸凹。等压面凸向高处的为高压,凹向低处的为低压,可形象记忆为“高凸低凹”。另外,近地面与高空等压面凸起方向相反。(3)判断下垫面的性质。①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夏季,等压面下凹者为陆地、上凸者为海洋(湖泊)
。冬季,等压面下凹者为海洋(湖泊)、上凸者为陆地。②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类似于陆地,绿地类似于海洋。③判断城区与郊区:等压面下凹者为城区、上凸者为郊区。(4)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等压面下凹者,多阴雨天
气,日较差较小,如上图中A地;等压面上凸者,多晴朗天气,日较差较大,如上图中B地。我国巴丹吉林沙漠地区年降水量在40~109mm,年蒸发量超过1000mm,沙漠东南部有众多起伏较大的沙山:车日格勒湖位于沙漠
东南部,常年积水。下图表示6月1日和8月9日车日格勒湖表层水温与周边沙漠气温日变化。读图完成1、2题。1.表示6月1日车日格勒湖表层水温日变化的是()A.①B.②C.③D.④2.有关这两日车日格勒湖区湖陆风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日昼夜都出现了明显的湖陆风的转化B.6月1日以陆
风为主C.6月1日7时前后湖风最强D.8月9日7时前后陆风最强【解析】1选D,2选D。第1题,6~8月为北半球夏季,水面比热容大,升温慢,因此8月份温度应高于6月,①③为8月;②④表示6月温度曲线;由于水面比热容较大,升温慢,沙地比热容小,升温快,同时刻水面气温较低。第2题,根据热力环流
原理,形成陆风时陆面气温应低于水面;依据上一小题分析可知,①②分别代表8月份、6月份沙漠气温日变化曲线,③④分别代表8月份、6月份湖面水温日变化曲线。读图可知,8月9日7时前后陆面气温低于水面,且温差较大,为陆风,风力最大。两日中,沙漠气温高于水面
温度的时间长,以湖风为主。孔明兵出祁连山,隘谷处火烧司马懿,结果大火后大雨,天不助亮也。据此完成3、4题。3.下列降雨成因与大火后大雨成因类似的是()A.长江的梅雨B.台北的冬雨C.拉萨的夜雨D.海南的台风雨4.有关大火后大雨说法正确的是
()A.大风比无风更有利发生B.平原比山区更有利发生C.小火比大火更有利发生D.湿谷比旱谷更有利发生【解析】3选C,4选D。第3题,大火使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上升过程中冷却凝结致雨,类似于对流雨,拉萨的夜雨为谷地夜晚大气温度高上升而形成的降雨,为对流雨;梅雨为锋面雨,台北的冬雨为地形雨,
台风雨为气旋形成的降水。第4题,大风不利于对流的形成,不利于形成降水;平原比山区地形开阔不利于大气的聚合上升;小火产生的对流运动比大火小;湿谷比旱谷大气水汽含量大,更有利水汽的凝结致雨。能力3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和季风环流(2018·北京高考)下图为北半球某日02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
位:百帕),读图,回答(1)、(2)题。(1)据图推断()A.北京风速大,风向偏东南B.甲地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C.极地气温低,气压值最高D.热带太平洋洋面生成台风(2)依据气压分布,该日最接近()A.冬至B.小满C.夏至D
.立秋【解析】(1)选B,(2)选A。第(1)题,由图可知,北京的西北方向有一个高压中心,因此北京的风向应为偏西北;甲地为强低压中心,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极地气压值在1020百帕左右,并不是最高;热带太平洋洋
面的气压仅比陆地上的气压稍低,不会生成台风。第(2)题,该日北京吹西北风,陆地气压比海洋气压高,因此判断最接近冬至日。瞄准方向提高效率【知识+方法突破】勾选本题组考查的知识和方法题号考查的知识和方法(1)突破1A.大圆的中心点是南极点B.北京在低压中心的东南
方C.亚欧大陆上是高压D.甲地气流下沉(2)突破1、2A.冬至是6月22日前后B.小满是北半球春末初夏C.夏至是北半球炎热的月份D.立秋是北半球8月上旬答案:(1)C(2)BCD突破1海陆分布对气压中心形成的影响突破2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的成因(1)季风的成因。①1月份季风环流的成因(如下图)。此时东
亚、南亚季风均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澳大利亚西北季风则是北半球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左偏而形成。②7月份季风环流的成因(如下图)。此时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右偏而形成;东亚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澳
大利亚西北部受东南信风影响。(2)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项目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季节冬季夏季冬季夏季风向西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太平洋蒙古、西伯利亚(亚欧大陆内部)印度洋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
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性质寒冷干燥温暖湿润温暖干燥高温高湿比较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夏季风强于冬季风分布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等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等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影响雨热同期不利影响低温、旱涝等灾害旱涝灾害由于海陆热力性
质差异,几内亚湾北部的陆地月平均气温始终高于几内亚湾海域。几内亚湾以北的西非赤道低压是赤道低气压带的一部分,它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其最南位置在5°N附近。布埃亚被称为“非洲雨极”,下图为非洲局部图。据此完成1、2题。1.布埃亚有“非洲雨极”之称,与其成因没
有关联的是()A.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B.受西非赤道低压影响C.西南季风与海岸垂直D.北赤道暖流增温增湿2.R、Q两地()A.一月R地盛行西南风,Q地盛行东南风B.一月R地盛行东北风,Q地盛行西北风C.七月R地盛行东北风,Q地盛行东南风D.七月R地盛行西南风,Q地盛行西南风【解析
】1选D,2选B。第1题,布埃亚有“非洲雨极”之称,原因是位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受西非赤道低压影响,多对流雨;西南季风与海岸垂直,抬升作用强;北赤道暖流向西流,对大陆西部沿海气温、降水无影响。第2题,一月气压带、风带南移,R地受东北信风带影响,盛行东
北风,Q地盛行西北风,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七月R地盛行西南风,Q地盛行东南风。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回答3、4题。3.关于图中A、B、C三种风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种风都是季节性的B.三种风都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的C.受
三种风影响的地区,都易出现降水D.B风是C风越过赤道后偏转而形成的4.图示季节()A.亚欧大陆被印度低压控制B.亚欧大陆上的温度低于同纬度海洋C.亚洲东部地区低温少雨D.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解析】3选D,4选A。第3题,图中A表示东南季风、B
表示西南季风,C表示东南信风。A、B是季节性的,C是常年存在的;只有A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的;受C影响的地区不一定会出现降水;西南季风是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右偏形成的。第4题,图示季节,亚洲的东部、南部盛行偏南风,为北半球的夏季,此时亚欧大陆上温度高于同纬度海洋;亚欧大陆被印度低压控制;亚洲东部
地区高温多雨;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能力4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2019·江苏高考)下图为“某月19日18时澳大利亚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1)该月最可能是()A.3月B
.6月C.8月D.10月(2)此时,澳大利亚()A.①地天高云淡B.②地干热风大C.③地南风暴雨D.④地北风酷热【解析】(1)选A,(2)选A。第(1)题,该题可以根据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风向来判断季节,澳大利亚西北部7月吹东南风,而1月吹西北风。根据图中等压线及其分布规律可知,澳大利亚
西北部陆地上出现低压中心而海洋上为高压,因此此时吹西北风,应当是南半球的夏季。因此,该月份最有可能为3月。第(2)题,①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由上题可知,此时为澳大利亚夏季,因此天高云淡,气候比较干燥,②为澳大利亚内陆沙漠地区气候干热,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
流,因此多无风天气。根据等压线数值变化规律,③地区近海为低压,因此该地主要吹南风,并且为离岸风,由陆地吹向海洋,不可能有暴雨,水汽较少。④地陆地为低压,因此吹北风,为迎岸风,气候比较凉爽。瞄准方向提高效
率【知识+方法突破】勾选本题组考查的知识和方法题号考查的知识和方法(1)突破2A.澳大利亚在南半球B.2月份是冬季,8月份是夏季C.冬季陆地是低压D.夏季陆地是低压(2)突破3A.①地气流下沉B.②水平气压梯度力大C.③地吹陆风D.④地吹陆风答案:(1)AD(2)A
【真题备考】(2016·江苏高考)下图为某主题公园所在城市分布图。图示5个城市中()A.有4个城市受季风的影响明显B.有4个城市受台风(飓风)影响C.巴黎和洛杉矶冬季降水的成因相同D.有3个城市属于温带气候【解析】选C。受季风影响明显的城市有东京、香港和奥兰多,同时易
受台风(飓风)影响;巴黎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洛杉矶地处地中海气候区,二者冬季都受西风带影响,形成降水,故成因相同;5个城市中只有香港位于热带地区,属于热带气候,其他4个城市都位于温带地区,属于温带气候。突破1理解气压带、风带的“三层次
”(1)“冷热不均使其动”。在假设地表均匀、地球不自转的情况下,极地与赤道间形成单圈闭合环流,如下图所示。(2)“地球自转使其偏”。在假设地表均匀、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形成三圈环流,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3)“地球公转使其移”。地球公转使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南北移动,在假设地表均匀、太阳直射点
南北移动的情况下,气压带、风带随季节有规律地移动,大致是北半球夏季偏北、冬季偏南。突破2气压带和风带的三个突破角度(1)抓“纬度”——突破气压带、风带的位置。一般地,纬度0°、30°、60°和90°附近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七个气压带以赤道为轴呈南北对称
,且高低压相间分布。六个风带呈对称状分布于相邻的高低压之间。但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图形表现形式,如下图中三种类型:(2)抓“关系”——突破气压带、风带的成因。从气压带的形成来看,赤道低气压
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是因热力作用形成的,而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是动力作用形成的。低气压带都盛行上升气流,降水较多,而高气压带都盛行下沉气流,气候干燥。六个风带的风向均符合风的受力规律,即由高气压带指
向低气压带,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3)抓“直射点”——突破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位置是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同步的。如下图所示:突破3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大多与气压带、
风带的性质有关,如下所示:①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为气流上升区,降水多。②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为气流下沉区,降水少。③极地东风由高纬吹向低纬,性质干燥;中纬西风由低纬吹向高纬,性质湿润。④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
西部和中部地区一般为晴朗干燥天气,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东岸,降水则较多。(2)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①单一气压带、风带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气压带、风带形成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
或信风带控制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旱少雨常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冰原气候全年严寒,降水稀少常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②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气压带、风带形成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赤道
低气压带热带草原气候高温多雨为湿季信风带高温少雨为干季西风带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炎热干燥读世界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单位:mm)分布图,完成1、2题。1.图中M地降水较多的季节及原因是()A.夏半年受东北信风影响B.冬半年受东南信风影响C.夏半年受西南季
风影响D.冬半年受西南季风影响2.N地地处沿海但降水稀少,其原因最不可能是()A.夏半年受西南季风离岸风影响B.冬半年受东北信风影响C.受索马里沿岸的上升流影响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解析】1选C,2选D。第1题,M地地处埃塞俄比亚高原,热带草原气候类
型。夏半年,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偏北,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季风,受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阻挡,多降水。第2题,N地地处沿海,但是夏半年,受西南季风离岸风的影响,同时受沿岸上升流的影响,降水较少;冬半年,受东北
信风的影响,降水稀少。N地位于10°N附近,离副热带高气压带也较远,自然不可能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2019年1月,“超级寒潮”席卷了美国东、西部,专家指出这与极涡(盘踞在极地的高空气旋性大型涡旋)的波动有关。下图为极涡示意图。读图回答3
、4题。3.图中极涡()A.气流由中心向四周辐散B.决定了寒带的范围C.为近地面带来大量水汽D.中心气压为冷性低气压4.此次美国东、西部遭遇“超级寒潮”的原因有()①极涡不稳定,冷空气向南移动②美国地处中、高
纬度地区,为冷气团的发源地③美国东、西部海拔高,冷空气势力强,向南扩展速度快④北美洲地形利于暖空气从中部北上,挤压极地冷空气从两侧南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3选D,4选B。第3题,由材料可知,极涡是盘踞在极地高空的气旋性大型涡旋,属于气旋,水平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辐合
。寒带的范围是根据正午太阳高度以及昼夜长短的变化导致的热量差异划分的,从极圈到极点之间为寒带,与涡旋无关。极涡盘踞在极地的高空,与近地面的水汽来源无关,近地面的水汽主要来自于水体的蒸发。极涡位于极地上空,纬度高,气
温较低,且为气旋性大气漩涡,所以为冷性低气压。第4题,读图可知,左图中,极涡比较稳定,冷空气控制的范围较小,右图中极涡不稳定,冷空气向南移动,控制的范围较大;冷气团的发源地位于极地地区,美国并非是冷气团的发
源地;美国东西部海拔高,受地形阻挡,不利于冷空气向南扩展;北美洲的地形,东西高中间低,中部地区地势低平利于来自墨西哥湾的暖空气北上,从而挤压极地冷气团从东西两侧南下,所以才导致美国东西部产生强寒潮天气。(20
19·石家庄模拟)东非高原上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角马、斑马、瞪羚等食草野生动物在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与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之间迁徙。读东非野生动物迁徙路线图,完成5、6题。5.旅游者要观看野生动物向北横渡马拉河的壮观景象,选择的时间应在()A.5~6月B.7~9月C.10~11
月D.12月~次年5月6.当大量野生动物正在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南部享受充足的水源和青草时,当地受()A.西风带控制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C.信风带控制D.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解析】5选B,6选D。第5题,动物的迁徙直接受食物的影响,间接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东非高原的野生动
物为了生存会逐水草而迁徙,水草的多少与大气环流有关,7~9月,北部降水多,水草丰美,野生动物大批向北迁移;而12月~次年5月,南部降水多,水草丰美,野生动物向南迁移。第6题,东非高原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其
形成原因是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受信风带控制时,降水少,草原枯黄;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降水多,草原茂盛。罗斯冰架外的罗斯海,是南太平洋深入南极洲的大海湾(60°S~85°S),全年覆盖冰层,冰山广布。学者们对其区域内的海冰运动进行了长时期的研究。下图示意1979~2015年罗
斯海海冰运动速度与海冰范围平均变化情况。据此完成7、8题。7.该海域南北气压差最大的季节是()A.春季B.秋季C.冬季D.夏季8.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该海域海冰范围()A.向东南方向移动更大B.向西北
方向移动更大C.向西南方向移动更小D.向东北方向移动更小【解析】7选C,8选B。第7题,由于罗斯海纬度高(60°S~85°S),冬季时66.5°以南的地方出现极夜现象,罗斯海南北温差最大,因此南北气压差最大的季节是在冬季。第8题
,该区域纬度高(60°S~85°S),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该海域海冰不断融化,在极地东风(东南风)的吹拂下,表层海冰会往西北方向移动扩大。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