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省成都市七中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阶段性考试科综生物试题 含解析.docx,共(13)页,733.62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2c8e12d3ee83e354bbdc5bf6496462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成都七中2024届高三理科综合测试(10月8日)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Cu—64Cl—35.5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实验的
叙述,正确的是()A.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探究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摩尔根用白眼果蝇与红眼果蝇杂交,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的甲液与乙液要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
中,且必须现配现用D.分离细胞器和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均使用了密度梯度离心法【答案】C【解析】【分析】1、分离细胞器用梯度离心法、证明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用的离心。2、构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化模型
都是建构物理模型。3、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和摩尔根验证基因在染色体上都是假说—演绎法。【详解】A、科学家利用荧光标记法进行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探究了细胞膜的流动性,A错误;B、摩尔根用白眼果蝇与红眼果蝇杂交,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该实验没有证明基
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错误;C、斐林试剂的甲液是NaOH溶液,乙液是CuSO4溶液,混合后立即反应生成Cu(OH)2。放置太久,Cu(OH)2沉淀在溶液底部无法发生反应,影响实验效果,所以斐林试剂的甲液与乙液要等量混合均匀后再使用,且要现配现用,C正确;D、分离细胞器的
方法为差速离心法,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使用了密度梯度离心法,D错误。故选C。2.ABC转运体是一类消耗ATP的运输蛋白,广泛分布在从细菌到人类各种生物体中。每一种ABC转运蛋白对物质运输具有特异性,第一种被鉴定的真核细胞ABC转运体是癌细胞中表达量高的一种多药物抗性运输(对许多药
物的运输具有抗性)蛋白MDR,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氯离子和氨基酸依赖同一种ABC转运蛋白跨膜运输B.ABC转运体同时具有ATP水解酶活性和运输物质的活性C.MDR能将外界的药物分子主动吸收到细胞内部,从而使细胞产生抗药性D.在各种细胞中,ABC转运体都需要经内质网、高尔基
体加工后运输至细胞膜【答案】B【解析】【分析】分泌蛋白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核糖体合成一小段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由囊泡包裹着到达高尔基体,高尔
基体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消耗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详解】A、每一种ABC转运蛋白对物质运输都具有特异性,氯离子和氨基酸依赖的ABC转运蛋白不同,A错误;B、ABC转运体是一类消耗ATP的运输蛋白,ABC转运体同时具有ATP水解酶活性和运输物
质的活性,B正确;C、能将药物从细胞质转运到细胞外才属于具有抗药性,据此推测MDR能将细胞质的药物分子主动转运到细胞外从而使癌细胞表现抗药性,C错误;D、在原核细胞中,没有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据此可以推测原核细胞中的ABC转运体不需要经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
,D错误。故选B。3.马铃薯块茎中含有丰富的淀粉,营养价值高,是我国五大主食之一、但储存不当容易导致块茎发芽或出现酸味甚至腐烂。某兴趣小组探究了马铃薯有氧呼吸强度与O2浓度的关系,并将结果绘制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点时马铃薯块茎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B.B
点对应的O2浓度比A点更有利于马铃薯的储存C.D点时马铃薯块茎呼吸产生CO2的场所只有线粒体基质D.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会导致马铃薯块茎在储存时发生腐烂【答案】D【解析】.【分析】有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
质中,一分子葡萄糖形成两分子丙酮酸、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分解为二氧化碳、大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和大量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详解】A、由图
可知,A点时氧气浓度较低,此时马铃薯块茎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A正确;B、B点对应的O2浓度可有效抑制无氧呼吸,但有氧呼吸强度与A点无显著差异,所以B点比A点更有利于马铃薯的储存,B正确;C、D点时马铃薯块茎有氧呼吸强度最大,说明只进行有氧呼吸,呼吸产生CO2的场
所只有线粒体基质,C正确;D、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D错误。故选D。4.《细胞—干细胞》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诱导人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hiHep细胞的成果。hiHep细胞具有肝细胞的许多功能,包括分泌血清白蛋白、积累糖原、代谢药物、药物转运等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项成果表明,分化了的细胞其分化后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B.人成纤维细胞与hiHep细胞的DNA完全相同C.hiHep细胞诱导成功为人类重症肝病的治疗提供了可能性D.人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hiHep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答案】D【
解析】【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详解】A、
由题意“诱导入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hiHep细胞”可知,该项成果表明,分化了的细胞其分化后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该项成果表明,分化了的细胞其分化后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A正确;B、人成纤维细胞与hiHep细胞中选择表达的基因不同,因此它们所含的蛋白质不完全相同
,但核DNA完全相同,B正确;C、hiHep细胞具有许多肝细胞的特征,故诱导成功为人类重症肝病的治疗提供了可能性,C正确;D、人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hiHep细胞时并没有形成完整个体或分化为其他各种细胞,因
此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D错误。故选D。的5.果蝇的性染色体有如下异常情况:XXX、YO(无X染色体)、YY为胚胎致死型,XXY为可育雌蝇,XYY为可育雄蝇,XO(无Y染色体)为不育雄蝇。摩尔根的合作者布里吉斯发现白眼雌果蝇(XbXb)和红眼雄果蝇(X
BY)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中,2000~3000只红眼雌果蝇中会发现一只白眼雌果蝇,同样在2000~3000只白眼雄果蝇中会出现一只红眼雄果蝇(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F1红眼雄果蝇不育B.F1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YC亲本白眼雌果蝇不正常
减数分裂产生异常卵细胞致使例外出现D.亲本红眼雄果蝇不正常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精子致使例外出现【答案】D【解析】【分析】果蝇的眼色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杂交,父方的X染色体含有红眼基因,正常情况下会遗传
给雌性后代,母方的X染色体含有白眼基因,雄性后代的X染色体正常情况下来自母方,后代应出现白眼雄蝇和红眼雌蝇。【详解】A、亲本白眼雌蝇的基因型为XbXb与红眼雄蝇的基因型为XBY杂交,正常情况下获得F1红眼雌蝇(XBXb)和白眼雄蝇(XbY),由题意可知,XXY为可育雌蝇
,XYY为可育雄蝇,XO(无Y染色体)为不育雄蝇,F1异常的白眼雌蝇基因不含有XA基因,故基因型为XbXbY,F1异常的不育红眼雄蝇基因型为XBO,故F1红眼雄果蝇不育,A正确;B、F1白眼雌蝇是含XbXb的卵细胞和含有Y的精子结合形成的,基因型为XbXbY
,B正确;C、亲本白眼雌蝇的基因型为XbXb与红眼雄蝇的基因型为XBY杂交,正常情况下获得F1红眼雌蝇(XBXb)和白眼雄蝇(XbY),例外出现是亲本白眼雌蝇(XbXbY)不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的卵细胞(XbXb)导致的,C正确;D、子代中出现白眼雌蝇(XbXbY)和不育的红
眼雄蝇(XBO),即含XbXb的卵细胞和含有Y的精子结合、含有O的卵细胞和含有XB的精子结合形成的,说明亲本白眼雌蝇不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的卵细胞(XbXb、O)致使例外出现,D错误。故选D。6.如图表示细
胞中所含的染色体,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a含有2个染色体组,图b含有3个染色体组B.如果图b表示体细胞,则图b代表的生物是三倍体C.图c含两个染色体组,并且每个染色体组中含3条非同源染色体D.图d代表的
生物一定是由卵细胞发育而成的单倍体【答案】C【解析】【分析】1、图a含有4个染色体组,图b含有3个染色体组,图c含有2个染色体组,图d含有1个染色体组。2、判断染色体组数目的方法——根据染色体形态判断:大小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就是几个染
色体组;根据基因名称判断,同字母(不论大写和小写)表示的基因有几个,就是几个染色体组。3、二倍体、单倍体、多倍体的判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是单倍体,单倍体不一定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含有2个染色体组,则为二倍体,含有多个染色体组,则是多倍体。【详解】A、图a细胞中着丝点分裂,移向两极的8条染色体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所以共含有4个染色体组,图b细胞含有3个染色体组,A错误;B、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不一定是三倍体,也可能是单倍体;
如果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则为三倍体;如果由配子发育而来,则为单倍体,B错误;C、图c含大小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2条,即有2个染色体组,并且每个染色体组中含3条非同源染色体,C正确;D、图d含有1个染色体组,不是由
受精卵发育而来,可能是由卵细胞或精子发育而成的单倍体,D错误。故选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
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7.如图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物质所具有的与其在细胞膜中排布方式有关的性质是______;除①外,细胞膜中另一种脂质是______,该物质
对于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2)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的成分发生变化,[]______含量下降。(3)细胞学研究常用“染色排除法”鉴别细胞的生命力。例如,用台盼蓝染液处理动物细胞时,______被染成蓝
色;“染色排除法”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头部具有亲水性,尾部具有疏水性②.胆固醇(2)②糖蛋白(3)①.死细胞②.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死细胞失去此功能【解析】【分析】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
型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覆盖、镶嵌或横跨磷脂双分子层中,磷脂分子是轻油一般的流体,具有流动性,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运动的,因此生物膜具有运动的流动性。生物膜是选择透过性膜,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具有生物活性,当细胞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死亡后,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失去
,变成全透性。据图分析:①为磷脂分子,②为糖蛋白,③为蛋白质。【小问1详解】据图分析:①为磷脂分子,②为糖蛋白,③为蛋白质。图中①物质为磷脂分子,与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中排布方式有关的性质是具有亲水性的头部和疏水性的尾部;除
①外,细胞膜中另一种脂质物质是胆固醇,该物质对于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小问2详解】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小问3详解】“染色排除法”的原理是活细胞的细胞
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死细胞失去此功能,因此鉴别细胞的活性可以用“染色排除法”。用台盼蓝染液处理动物细胞时,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8.为了研究温度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
组利用植物光合测定装置进行实验(如图甲),在适宜的光照和不同的温度条件下测定的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绘制了乙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提示:有色液滴移动1cm相当于乙图中的1个单位)(1)若用甲图装置测定20℃条件下的光合速率,则
X应为___________溶液,同时需要适宜的光照强度;为了排除环境中无关因素的影响,还需要设计除__________外均与实验组相同的对照组。(2)用甲图装置测定20℃条件下该植物呼吸速率,需要对该装置做__________处理;根据乙图的相关数据,计算此时植物的呼吸
速率为__________mg/h。(3)若在5℃和一定的光照条件下,发现甲图装置的有色液滴在1小时内没有移动,其原因是__________;若在适宜的光照和5℃的条件下,有色液滴在1小时内向右移动了1cm,这1cm代表的含义是__
________,结合乙图的相关数据,可知此时该植物的光合速率等于__________mg/h。(4)在光照等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在__________℃条件下,有色液滴向右移动的距离最大。b点代表的含义是__________,b点的光合
速率-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5℃的光合速率。【答案】(1)①.NaHCO3②.绿色植物(2)①.黑暗②.1.5(3)①.光合速率=呼吸速率②.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是1mg/h③.1.5(4)①.25②.净光合速率=呼吸
速率③.等于【解析】【分析】净光合作用(即光照下测定CO2吸收量)=实际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黑暗下测定的CO2释放量),乙图虚线表示净光合作用,实线表示呼吸作用,因此可以根据公式计算相关值。【小问1详解】若用甲图装置测定20℃条件下的光合速率,则X应为NaHCO3溶液,为植物的光合
作用提供CO2,同时需要适宜的光照强度;为了排除环境中无关因素的影响,还需要设计除绿色植物(将植物换做死的植物)外均与实验组相同的对照组。【小问2详解】呼吸作用是消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为排除光合作用的影
响,故用甲图装置测定20℃条件下该植物的呼吸速率,需要对该装置做黑暗处理;乙图中黑暗条件下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表示呼吸强度,据图可知,此时(20℃)植物的呼吸速率为1.5mg/h。【小问3详解】图甲装置中若液滴右移,表示有氧气的释放,植物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若左移,证明呼
吸速率>光合速率,若在5℃和一定的光照条件下,发现甲图装置的有色液滴在1小时内没有移动,其原因是植物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若在适宜的光照和5℃的条件下,有色液滴在1小时内向右移动了1cm,这1cm代表的含义是1h内氧气的释放量,即植物的
净光合速率是1mg/h(有色液滴移动1cm相当于乙图中的1个单位);结合乙图的相关数据,可知此时该植物的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1mg/h+0.5mg/h=1.5mg/h。的的【小问4详解】有色液滴向右移动表示净光合速率,据乙图
可知,在光照等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在25℃条件下光照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最大,表示净光合速率最大;b点时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交点,表示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b点的光合速率≈3.25×2=6.5mg/h,35℃的光合速率=(3+3.5)mg/h=6.5mg/h,两者相等。9.“成人早老症”是一种人
类单基因遗传病,该病患者在青春期后开始老化并逐渐加重,临床表现以短身材、老人外貌、白内障、关节挛缩及各种皮肤病变为特征。该病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是:编码一种DNA解旋酶的WRN基因发生突变后使WRN蛋白的羧基末端至少缺少128个氨基酸残基,在缺少的
这些氨基酸中含有允许DNA解旋酶进入细胞核的定位信号。图甲和图乙为基因表达的相关过程示意图,a~d为相关物质或结构。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认为图甲可以表示该种遗传病患者细胞中核基因的表达过程,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2)在图乙所示的过程中,物质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d和c中含有氢键的是_______________。(3)从基因表达的角度分析,引起该种遗传病患者体内WRN蛋白的氨基酸数目减少的直接原因是由突变后的WR
N基因转录而来的mRNA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题干信息可以猜测,产生有缺陷的DNA解旋酶后,细胞的增殖能力_________(填“提高”或“下降”)。【答案】(1)不同意,图甲所示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边转录边翻译),而真核生物细胞中核基因的
表达应先进行转录再进行翻译,二者不同时也不在相同场所进行(2)①.识别并运输氨基酸②.c(3)①.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②.下降【解析】【分析】转录是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
A的过程。翻译是在核糖体中以m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tRNA为转运工具、以细胞质里游离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据图分析:图甲,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图乙,a是多肽链,b是核糖体,c
是tRNA,d是mRNA。【小问1详解】图甲所示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边转录边翻译),而真核生物细胞中核基因的表达应先进行转录再进行翻译,二者不同时也不在相同场所进行,因此不同意该同学的观点。【小问2详解】图乙中a是多肽链,b是核糖体,c是tRNA,
d是mRNA。所以c的作用是识别并运输氨基酸。tRNA中有氢键,所以d和c中含有氢键的是c。【小问3详解】引起该种遗传病患者体内WRN蛋白的氨基酸数目减少的直接原因是由突变后的WRN基因转录而来的mRNA中提前出现了终止密码子,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就
使翻译提前结束,从而合成了有缺陷的DNA解旋酶,细胞分裂前需先进行核DNA的复制,DNA解旋酶催化DNA复制时的解旋过程,有缺陷的DNA解旋酶不能进入细胞核会使核DNA因不能解旋而导致无法复制,进而降低细胞的增殖能力。10.玉米(2n=20)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传粉的植物。现阶段我国大面积
种植的玉米品种均为杂合子,杂交种(F1)的杂种优势明显,在高产、抗病等方面杂合子表现出的某些性状优于其纯合亲本,但在F2会出现杂种优势衰退现象。(1)F2发生杂种优势衰退的原因可能是F1在形成配子时发
生了___________,使F2出现一定比例的纯合子所致。(2)玉米的大粒杂种优势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E、e)控制,现将若干大粒玉米杂交种平均分为甲、乙两组,相同条件下隔离种植,甲组自然状态授粉,乙组人工控制其自交授粉。若所有的种子均正常发育,在第3年种植时甲组和乙组杂种优势衰退率分别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玉米子粒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黄色子粒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1。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
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用植株A进行自交实验获得F1,若F1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则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若F1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则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4)若植株A中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以植株A为父本进行测交产
生图2所示个体植株B,其变异类型为___________,请从减数分裂的角度分析植株B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株B能正常进行减数分裂,授粉给正常白色子粒玉米,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
__________。【答案】(1)等位基因分离(2)①.1/2②.3/4(3)①.黄子粒:白子粒=1:1②.全为黄子粒(4)①.染色体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②.植株A在减数分裂产生精子的过程中9号同源染色体未分离③.黄子粒:白子粒=2:3【解析】【分析
】1、杂种优势指F1杂合子表现出的某些性状优于亲本品种(纯系)的现象,也就是只有杂合子才会表现出杂种优势,显性纯合子或隐性纯合子均表现为衰退。2、据图分析:图1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异常染色体发生了缺失,图2发生
了染色体数目变异,增加了一条染色体。【小问1详解】F1是杂合子,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等位基因分离,使F2出现一定比例的纯合子,导致F2发生杂种优势衰退。【小问2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只有杂合子才能表现杂种优势。甲组实验中自然状态授粉,
进行的是随机交配,A的基因频率和a的基因频率都是1/2,因此不管种植多少年,AA=aa=(1/2)2=1/4,Aa=2×1/2×1/2=1/2,只有Aa表现为杂种优势,因此衰退率为1/4×2=1/2;
乙组人工控制自交授粉,第3年种植时种下的是子二代,子二代的基因型及比例Aa=(1/2)2=1/4,AA=aa=(1-1/4)/2=3/8,则此时乙组杂种优势衰退率为3/8×2=3/4。【小问3详解】如果植株A的T基因位于
正常染色体上,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则植株A可以产生的卵细胞种类及比例T∶t=1∶1,只能产生T的精子,所以自交F1全为T_,表现为黄色子粒。如果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则只能产生t的精子,卵细胞的种类
及比例还是T∶t=1∶1,所以子代Tt∶tt=1∶1,表现为黄色子粒∶白色子粒=1∶1。【小问4详解】植株B多了条染色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植株A的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其基因型是Tt,当以其为父本对其测交,即和tt的个体杂交,产生的T配子是致死的,所
以子代是Ttt,所以可能原因是植株A在减数分裂产生精子的过程中9号同源染色体未分离,产生了Tt的配子。植株B可以产生的配子T∶tt∶t∶Tt=1∶1∶2∶2,所以如果授粉给正常白色籽粒玉米(tt),含T的精子致死,所以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Ttt∶tt
∶ttt=2∶2∶1,即黄子粒∶白子粒=2∶3。【点睛】本题结合题图,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及应用、染色体变异等相关知识,重点考查染色体变异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扣住题干信息“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结合题图答题。[生物——选修一
:生物技术实践]11.葡萄酒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酿酒残渣(皮渣)。皮渣通常用作饲料或肥料。但是可以拓展其利用价值。回答下列问题:(1)可用萃取法提取皮渣所含的天然食用色素—花色苷。萃取前需进一步将皮渣干燥和粉碎。其目的分别是_____、_____。(2)萃取过程需要在适宜温度下进行。
温度过高会导致花色苷_____萃取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_____。(3)研究发现萃取时辅以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可提高花色苷的提取率,原因是_____。酶活性的高低可以用_____来表示。(4)为降低成本。可以采用固定化酶的
技术。即将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固定在_____上,常用的方法有_____。【答案】(1)①.利于萃取剂溶解花色苷②.使原料与萃取剂充分接触(2)①.分解②.性质和使用量(3)①.纤维素酶、果胶酶可破坏细胞壁,有利于提高花色苷的提取率②
.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4)①.载体②.物理吸附法和化学结合法【解析】【分析】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同时还受到原料颗粒的大小、紧密程度、含水量、萃取的温度和时间等条件的影响;一般
来说,原料颗粒小,萃取温度高,时间长,需要提取的物质就能够充分溶解,萃取效果就好。【小问1详解】萃取前将皮渣干燥的目的是利于萃取剂溶解花色苷,粉碎的目的是使原料与萃取剂充分接触。【小问2详解】萃取过程温度过高会导致花色苷分解,萃取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小问3详解】萃取时辅
以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可提高花色苷的提取率,原因是纤维素酶、果胶酶可破坏细胞壁,有利于提高花色苷的提取率。酶活性的高低可以用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来表示。【小问4详解】固定化酶的技
术,即将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固定在载体上,固定化酶常用的方法有物理吸附法和化学结合法。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