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雄安新区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1 页
  • 大小 968.523 KB
  • 2025-01-1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河北省雄安新区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北省雄安新区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北省雄安新区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5 已有4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河北省雄安新区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共(21)页,968.523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291543c67c56b3422c751e08ce1ce0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

要求)1.据考古发掘,距今六千多年前的姜寨聚落遗址总体布局分为居住区、窑场和墓地三部分。其中居住区有一百多座房屋,分成五个单元,每个单元的小型房屋围绕大、中型房屋,所有房屋均围绕中心广场(集会和祭祀的场所),房屋的门均朝向中心广场。这种

聚落格局()A.蕴含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B.可佐证长江流域先民的定居生活C.基于防御外敌入侵的需要D.体现了手工业生产占据主导地位2.史载,汉初曹参在接替萧何为相后,“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日夜饮醇酒”,“不治事”。惠帝责之,曹参对曰:“高帝与萧何定

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深以为然。下列举措,与材料折射的治国思想相吻合的是()A.郡国并行B.三十税一C.独尊儒术D.行推恩令3.北魏时期,曾有一大批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南士流亡北方,如

柳远“时有文咏,为肃宗挽郎”,其堂弟柳谐亦“颇有文学”。这些南士的创作逐步被北魏王公贵族所欣赏、学习,如南士袁跃“言辞甚美”,清河王“(元)怿之文表多出于跃”。据此可知,南北朝时期()A.南方地区文化水平普遍较

高B.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进程加快C.北方社会经济秩序得到恢复D.人口迁徙促进了文化交往认同4.下图北宋粮食运输示意图。据此可推知,北宋()为A.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分离B.朝廷赋税主要来自江南地区C.西北边防面临着严峻压力D.区域间长途贩

运较为兴盛5.明朝官员由于俸禄低,会“令随从皂隶,不愿应当者,每月办柴薪银一两”,后逐步合法化。据统计,宣德年间仅柴薪银收入一项就达256万两,是金花银的2.5倍。这一现象()A.强化了人身依附关系B.标志人头税彻底退出历史舞台C.解决了政治腐败问题D.有利于推动明代财政的货币化6.

左宗棠认为:“(民用工业)若由官给成本并商之利而笼之,则利未见而官已先受其损,盖商与工之为官谋,不如其自为谋,其自为谋也尚有工与拙之分,其为官谋更可知也。”由此可见,他主张()A.采取官督商办的经营方式B.通过私人资本创办民用企业C.摒弃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D.扶持民族工商业实现

民族自强7.五四运动之后,有学者以政权更迭为例指出古文与白话文的关系是:“以前文言的皇帝专制,白话军出来反抗……但是后来皇帝倒了,民国成立,那废帝的族类当然还他本来面目,成为五族之一,是国民的一部分。”该学者()A.倡导传统与

现代文化的兼容并蓄B.从文化层面反思辛亥革命的成败C.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D.突出白话文在社会转型期的影响8.1937年5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周刊文章指出,当前中国工人阶级的工资“站在世界工人工资最劣等的水平线上”;但是国民党2月以来在改善工

人生活方面“毫无事实的表现”,工人的生活“必须的要改善”。由此可知,中国共产党在当时()A.坚持抗日与反蒋相结合B.努力推动抗日救国大计C.以改善民生为首要目标D.谋求建立工农民主国家9.如表为中国工业企业总产值比重变化情况表。据此可知()年份全国工业企业总产值(亿

元)其中:公有制经济公有制企业占比(%)国有企业(亿元集体企业(亿元)国有企业集体企业19534501931742.93.81955534273414517.7195770437813453619.0——根据《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A.优先发展了重工业B.实现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C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D.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确立10.1991年,邓小平视察上海时指出,无论是开发规模、开发规划、开发资金,还是参与开发的智力,浦东都要与世界接轨的。在建设什么样的浦东的问题上,邓小平要求浦东一个方面要讲综合实力,另一个方面就是精神文明

。这一思路()A.强调了对外开放的原则B.是邓小平理论的成熟标志C.开启了开放浦东的大门D.为特区建设树立发展典范11.汉谟拉比给拉尔萨总督辛·伊丁那姆的一篇诏令说:“关于都尔·古尔古里城地区的土地,乌埃阿·鲁·巴尼一向对之有所有权,因为文书记载

这是让渡给他的。因此,尔应将此土地归还乌埃阿·鲁·巴尼。这说明古巴比伦()A.重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B.专制王权影响市场发展C.土地交易渗透契约精神D.政府重视保护私有财产12.1327年,当英格兰贵族罢黜国王爱德华二世并将其子推上王位时,引用了“

人民的声音就是上帝的声音”这句格言。两个世纪以后,意大利一位著名的教皇党人曾表达了如下观点:“废黜不信守义务的国王并非叛乱,因为国王本人即是一个人民有权推翻的叛乱者。”这反映出14一16世纪的西欧()A.资产阶级代议制日渐完善B.王权与教权的矛盾激化C.有限王权观念得到了承认D.人民

主权原则深入人心..13.近代国际体系自发端以来,从西方渐次向东方推进,不断容纳新独立的国家,从主权国家投射出近代国际体系,最终演化成具有环球史意义的世界秩序,其演化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选项中,对该图解读合理的是()A

.尊重国家主权与独立是近现代国际体系的基本原则B.维也纳体系开创了“大国一致”的国际体系的先例C.凡尔赛体系形成了具有环球史意义的世界秩序D.维护当今世界秩序的前提是尊重西方国际体系14.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指

出,如果农民站到革命一边,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抛弃小私有观念,“无产阶级革命就会得到一种合唱,若没有这种合唱,它在一切农民国度中的独唱是不免要变成孤鸿哀鸣的。”这()A.标志社会主义学说走向科学B.表明马克思主张建立工农联盟C.意味着农民成为革命主力军D.说明推

翻资本主义条件已成熟15.20世纪以来英国民众食品结构发生变化,1894-1899年平均每人每年消耗小麦151.3公斤,到1928-1934年降为134.7公斤,二战后则不足92公斤。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因素是,20世纪后

英国()A.殖民地市场日益萎缩B.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C.深受经济危机的影响D.在战争中削弱了实力16.2022年9月,阿根廷正式提交加入金砖国家的申请。2023年8月,金砖国家决定扩员,邀请阿根廷等六

国作为新成员。2023年12月,阿根廷新任总统米莱向金砖国家领导人致信,以现阶段“不合适”为由表示拒绝加入金砖国家。由此可知()A.国际经济旧秩序亟须改变B.国家利益影响着现实决策C.新兴经济体影响正在减弱D.区域经济集团化遭遇挫折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

题,其中第17题12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6分,第20题12分,共52分)17.公元前106年,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每州设刺史考察地方政治情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考察六条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

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苛暴,剥戮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妖样讹言。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五条: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

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政令。——《汉书·百官志》注引蔡质《汉仪》(1)“考察六条”意在解决哪些社会矛盾?(2)“考察六条”对于今天的社会治理有何借鉴意义?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依据材料和所学,围绕“晚

清铁路建设与时代风貌”,自拟论题,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全面,逻辑清晰)。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世纪末,德国有80%的人依靠土地为生,农业投资占国家总投资的70%,工业只有2%。英国的工业革命触动德国官僚的神经,一

些邦国积极引进英国技术和人才,建立新工厂。1769年普鲁士建立采矿和冶金部,18世纪90年代萨克森安装第一台纺纱机、西里西亚建立第一座炼焦炉。19世纪上半叶,为防止英法工业品涌入,德国废除国内关税,建立全国关税同盟。19世纪中叶,德国又兴起了铁路建设的高潮,将主要的工业城

市连接在一起,并带动了煤炭—炼钢—机械工业的发展与统合,成为德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事件。——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二二战后东亚经济发展起点比拉美低,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遭受战争的破坏。为了巩固东亚在冷战体系中的战略前沿地位,美国为东亚实行初级进

口替代工业化战略提供了经济援助,同时军需用品订单也为东亚开拓了产品销路。20世纪60年代中期国际市场对加工工业产品需求上升,西方国家开始进行产业升级换代,大量资金、技术和设备需要转移到劳动力充裕且廉价的地区,东亚抓住机遇开始实行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

,开始了长达30年的经济高速持续增长。而拉美国家却长期恪守内向发展模式,未能扩大其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深受伊比利亚文化影响,拉美人也存在轻视劳动和创造力,忽视储蓄的价值观。据统计,拉丁美洲科研经费从1995年的95亿美元上升到2002年的110亿美元,但仍然少于韩国。此外有人还注意

到在拉美职业群体中,律师、经济学家和医生比工程师多。——摘编自林震《拉美和东亚现代化模式之比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近代工业化进程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亚现代化发展逐步超过拉美的原因。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县域经济是国民经

济的基本单元,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实现强国、富民的关键环节。材料一1934年各省负债农家统计省别察哈尔缓远宁夏青海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借钱794851566366615146626341省别湖北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江西

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平均借4656464552576755605166钱——摘编自国民政府实业部中央农业试验所经济科编《农情报告》材料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县政府、县议会、县党部多元共同治理的县政模式。这种县政多元系统,各自为政,产

生了制度性内耗。县政管理在实际运作中没有考虑县城社会的生产力发展问题,全部所做的是如何汲取县城社会的全部资源,以应对各种统治危机。——摘编自翁有为等著《南京国民政府县政研究(下)》材料三当代中国逐渐形成了以党组织为核心,与功能性部门相结合的“统合治理”基层治理体系

,推动县域经济治理中的资源动员和效能提升。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项制度改革充分释放了县域经济中的要素活力,农业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03年后,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和推动县域经济的转型升级。——摘编自斯丽娟

、曹昊煜《县域经济推动高质量乡村振兴》(1)指出材料一中县域经济出现的问题,并结合材料二说明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2)结合时代背景,简述材料三中当代中国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

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据考古发掘,距今六千多年前的姜寨聚落遗址总体布局分为

居住区、窑场和墓地三部分。其中居住区有一百多座房屋,分成五个单元,每个单元的小型房屋围绕大、中型房屋,所有房屋均围绕中心广场(集会和祭祀的场所),房屋的门均朝向中心广场。这种聚落格局()A.蕴含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B.可佐

证长江流域先民的定居生活C.基于防御外敌入侵的需要D.体现了手工业生产占据主导地位【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的中国。根据材料“其中

居住区有一百多座房屋,分成五个单元,每个单元的小型房屋围绕大、中型房屋,所有房屋均围绕中心广场(集会和祭祀的场所),房屋的门均朝向中心广场”可知,居住区每个单元的房屋均围绕中心广场,房屋的门均朝向中心广场,而中心广场是举行集会和祭祀这些公共活动的场所,反映重视集体生活,A项正确

;姜寨聚落遗址位于陕西西安临潼区,处于黄河流域,排除B项;材料图中河流、围沟具有防御功能,但基于军事防御功能的布局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布局中有窑场只能说明存在手工业生产,材料未反映与其他生产的地位比较,排除D项。故选A项。2.史

载,汉初曹参在接替萧何为相后,“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日夜饮醇酒”,“不治事”。惠帝责之,曹参对曰:“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深以为然。下列举措,与材料折射的治国思想相吻合的是()A.郡国并行B

.三十税一C.独尊儒术D.行推恩令【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初(中国)。材料所反映的是汉初的无为而治思想,汉初在无为而治思想的指导下,为恢复

发展经济,采取与民休息,休养生息的政策,轻徭薄赋就是其中之一的表现,B项正确;郡国并行是汉承秦制的基础上,实行的一项地方管理制度,和无为而治无关,排除A项;独尊儒术是汉武帝时期有为政策表现,排除C项;推恩令是削弱诸侯王权力,加强中央集权的有为政策表现,

排除D项。故选B项。3.北魏时期,曾有一大批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南士流亡北方,如柳远“时有文咏,为肃宗挽郎”,其堂弟柳谐亦“颇有文学”。这些南士的创作逐步被北魏王公贵族所欣赏、学习,如南士袁跃“言辞甚美”,清河王“(元)怿之文表多出于跃”。据此

可知,南北朝时期()A.南方地区文化水平普遍较高B.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进程加快C.北方社会经济秩序得到恢复D.人口迁徙促进了文化交往认同【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

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北魏时期,一大批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南方士人流亡到北方,他们的文学素养得到北魏王公贵族的赏识和认可,这说明人口迁徙促进了文化交往认同,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

能说明南方地区文化水平普遍较高和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进程加快,排除AB项;材料反映的是北方王公贵族对于南方士人文化素养的欣赏,并不能体现北方社会经济秩序得到恢复,排除C项。故选D项。4.下图为北宋粮食运输示意图。据此可推知,北宋()A.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分离B.朝廷赋税主要来自江南地区C.西北边

防面临着严峻压力D.区域间的长途贩运较为兴盛【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北宋时期粮食主要运往西北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北地区面临少数民族政权的边防压

力,向西北地区运送粮食有利于维持西北地区的边防需要,C项正确;材料中粮食主要运往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既不是政治中心也不是经济中心,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粮食运输的情况,不能整体反映国家赋税的情况,不能得知朝廷赋税主要来自江南地区,排除

B项;明清时期区域间长途贩运兴盛,材料中的粮食运输主要是为了应对边防需要,而非区域间的长途贩运,排除D项。故选C项。5.明朝官员由于俸禄低,会“令随从皂隶,不愿应当者,每月办柴薪银一两”,后逐步合法化。据统计,宣德年间仅柴薪银收入一项就达256万两,是金花银的2.5倍。这一现象()A.强化了

人身依附关系B.标志人头税彻底退出历史舞台C.解决了政治腐败问题D.有利于推动明代财政的货币化【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材料“宣德年间仅柴薪银收入

一项就达256万两,是金花银的2.5倍”及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官员收取的柴薪银数量较多,这就推动了白银在社会上的流通,进而推动了白银的货币化和明代财政的货币化,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柴薪银为明朝官员逐渐合法化的收入

,与人身依附关系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人头税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是在清朝时期,排除B项;明朝官员柴薪银的收入巨大,存在腐败的隐患,排除C项。故选D项。6.左宗棠认为:“(民用工业)若由官给成本并商之利而笼之,则

利未见而官已先受其损,盖商与工之为官谋,不如其自为谋,其自为谋也尚有工与拙之分,其为官谋更可知也。”由此可见,他主张()A.采取官督商办的经营方式B.通过私人资本创办民用企业C.摒弃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D.扶持民族工商业实现民族自强【答案】B【解析】【详解】

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左宗棠认为如果官给成本,让商人办民用企业,这极容易让政府受损,因此不如让商人自己出资创办民用企业,B项正确;左宗棠反对官督商办,认为这样容易导致政府受损,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到经济政策相关内容,排除C项;

左宗棠的主张中并未涉及到通过扶持民族工商业实现民族自强,排除D项。故选B项。7.五四运动之后,有学者以政权更迭为例指出古文与白话文的关系是:“以前文言的皇帝专制,白话军出来反抗……但是后来皇帝倒了,民国成立,那废帝的族类当然还他本来面目,成

为五族之一,是国民的一部分。”该学者()A.倡导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兼容并蓄B.从文化层面反思辛亥革命的成败C.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D.突出白话文在社会转型期的影响【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

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五四运动后(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学者以政权更迭为例解释古文与白话文的关系,皇帝代表古文、传统,皇帝倒了,成为五族之一,国民的一部分,说明古文成为传统融入现代白话文一起,即学者倡导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兼容并蓄,A项正确;从文化层面反思辛亥革命是

新文化运动,材料没有反映对辛亥革命的反思,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强调新旧文化的兼容,并非打破保守观念,排除C项;选项只强调了白话文的作用,忽视了古文的价值,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8.1937年5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周刊文章指出,当前中国工人阶级的工资“站在世界工人工资

最劣等的水平线上”;但是国民党2月以来在改善工人生活方面“毫无事实的表现”,工人的生活“必须要改善”。由此可知,中国共产党在当时()A.坚持抗日与反蒋相结合B.努力推动抗日救国大计C.以改善民生为首要目标D.谋求建立工农民主国家【答案】B【解析】【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7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难之际积极呼吁改善工人生活、批评国民党在改善民生方面的无所作为,目的主要在于动员民

众,推动抗日救国斗争,B项正确;中国共产党在当时坚持联蒋抗日,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在当时努力推动抗日救国大计,首要目标不是改善民生,排除C项;中国共产党在当时努力推动抗日救国大计,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9.如表为中

国工业企业总产值比重变化情况表。据此可知()年份全国工业企业总产值(亿元)其中:公有制经济公有制企业占比(%)国有企业(亿元集体企业(亿元)国有企业集体企业19534501931742.93819555342734145.17.719577043

7813453619.0——根据《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A.优先发展了重工业B.实现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D.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

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表格数据显示的是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企业的占比,这反映了当时中国经济体系的特点,即公有制为主体,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情况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相符,D项正确;表格中主要表现中国工业企业总产值以及公有制企业占比的变化,材料没有体现重工

业的具体数据,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公有制企业占比都在50%以上,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大改造”后,此时的中...国经济所有制度以公有制为主,非公有制力量弱小,排除B项;“一五”计划强调工业化的发展,优先发展重工业,在数据上表现为工

业企业产值以及比重,排除C项。故选D项。10.1991年,邓小平视察上海时指出,无论是开发规模、开发规划、开发资金,还是参与开发的智力,浦东都要与世界接轨的。在建设什么样的浦东的问题上,邓小平要求浦东一个方面要讲综合实力,另一个方面就是精神文明。这一思路()A.强调了对外开放

的原则B.是邓小平理论的成熟标志C.开启了开放浦东的大门D.为特区建设树立发展典范【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无论是开发规模、开

发规划、开发资金,还是参与开发的智力,浦东都要与世界接轨的”和所学可知,邓小平在视察上海期间,表示上海要在多方面同世界进行接轨,强调了对外开放的原则,A项正确;邓小平理论的成熟标志是南方谈话,排除B项;浦东新区的开放是在1990年,排除C项;经济

特区设置时间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排除D项。故选A项。11.汉谟拉比给拉尔萨总督辛·伊丁那姆的一篇诏令说:“关于都尔·古尔古里城地区的土地,乌埃阿·鲁·巴尼一向对之有所有权,因为文书记载这是让渡给他的。因此,尔应将此土地归还乌埃阿·鲁·巴尼。这说

明古巴比伦()A.重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B.专制王权影响市场发展C.土地交易渗透契约精神D.政府重视保护私有财产【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史(古巴比伦)。据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汉谟拉比认为伊阿·鲁·巴尼的土地所

有权是自古就有的,因为在文书上是让渡他的。可见当时的政府重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D项正确;乌埃阿·鲁·巴尼并不一定是奴隶主,排除A项;汉谟拉比的诏令是对私有制的维护,并非影响了市场发展,排除B项;材料中涉及的案例不属

于土地交易情形,排除C项。故选D项。12.1327年,当英格兰贵族罢黜国王爱德华二世并将其子推上王位时,引用了“人民的声音就是上帝的声音”这句格言。两个世纪以后,意大利一位著名的教皇党人曾表达了如下观点:“废黜不信守义务的国王并非叛乱,因为国王本人即是一个人民有权

推翻的叛乱者。”这反映出14一16世纪的西欧()A.资产阶级代议制日渐完善B.王权与教权的矛盾激化C.有限王权观念得到了承认D.人民主权原则深入人心【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的欧

洲。根据“人民的声音就是上帝的声音”、“废黜不信守义务的国王并非叛乱”可知14—16世纪的西欧,各国普遍接受国王权力要受到限制的观念,说明有限王权观念得到承认,C项正确;这一阶段,资产阶级代议制尚未建立起来,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有限王权的观念,并不是王权与

教权矛盾的计划,更不是人民主权原则的深入人心,排除BD项。故选C项。13.近代国际体系自发端以来,从西方渐次向东方推进,不断容纳新独立的国家,从主权国家投射出近代国际体系,最终演化成具有环球史意义的世界秩序,其演化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选项中,对该图解读合理的是()A.尊重国家主权与独立是近现代国际体系的基本原则B.维也纳体系开创了“大国一致”的国际体系的先例C.凡尔赛体系形成了具有环球史意义的世界秩序D.维护当今世界秩序的前提是尊重西方国际体系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图片信息可知,近代国际体系自发端以来,最终演化成具有环球史意义的世界秩序,但都是以主权国家是核心,因此尊重国家主权与独立是近现代国

际体系的基本原则,A项正确;联合国开创了大国一致原则,排除B项;凡尔赛体系主要解决的是战后欧洲社会秩序的,并不具有环球史意义,排除C项;维护当今世界秩序的前提是尊重西方国际体系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14.18

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指出,如果农民站到革命一边,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抛弃小私有观念,“无产阶级革命就会得到一种合唱,若没有这种合唱,它在一切农民国度中的独唱是不免要变成孤鸿哀鸣的。”这()A.标志社会主义学说走向科学B.表明马克思主张建立工农联盟C.意味着

农民成为革命主力军D.说明推翻资本主义条件已成熟【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据材料可知,马克

思认为,如果农民站到革命一边,无产阶级革命就会得到一种合唱,体现了马克思主张建立工农联盟,说明工农联盟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性,B项正确;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排除A项;工人阶级一直是革命主力军,而非农民,排除C项;184

8年,正值资本主义上升期,不能说推翻资本主义条件已成熟,与历史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5.20世纪以来英国民众食品结构发生变化,1894-1899年平均每人每年消耗小麦151.3公斤,到1928-1934年降为134.7公斤

,二战后则不足92公斤。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因素是,20世纪后英国()A.殖民地市场日益萎缩B.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C.深受经济危机的影响D.在战争中削弱了实力【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

是:20世纪以来(英国)。据材料信息可知,英国平均每人每年小麦消耗量逐渐减少,但没有说明肉蛋奶的消耗情况,小麦消耗量大幅度下降,结合史实可知,谷物消耗减少是因为其他可代替谷物的食品增加了,食品结构变化,营养

结构多元化,说明民众生活水平提高了,而推动这种变化的是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英国民众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殖民地市场日益萎缩、经济危机影响、战争削弱英国实力都是有可能导致英国经济实力下降,民众生活水平下降的因素,与材料体现的信息不符,排除

ACD项。故选B项。16.2022年9月,阿根廷正式提交加入金砖国家的申请。2023年8月,金砖国家决定扩员,邀请阿根廷等六国作为新成员。2023年12月,阿根廷新任总统米莱向金砖国家领导人致信,以现阶段“不合

适”为由表示拒绝加入金砖国家。由此可知()A.国际经济旧秩序亟须改变B.国家利益影响着现实决策C.新兴经济体影响正在减弱D.区域经济集团化遭遇挫折【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2023年(世界)。阿根廷在2022年主动申请加入金砖国家,但是在

2023年阿根廷新任总统米莱却拒绝加入金砖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影响国家外交选择的关键因素是国家利益,阿根廷在不同时期对待加入金砖国家的态度不同,说明国家利益影响着现实决策,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到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变革,排除A项;新兴经济体

影响在增强而非减弱,排除C项;金砖国家不属于区域集团,排除D项。故选B项。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其中第17题12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6分,第20题12分,共52分)17.公元前106年,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

每州设刺史考察地方政治情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考察六条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苛暴,剥戮黎元,为百姓所

疾,山崩石裂,妖样讹言。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五条: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政令。——《汉书·百官志》注引蔡质《汉仪》(1)“考察六条”意在解决哪些社会矛盾?(2)“考察六条”对于今天的社会治

理有何借鉴意义?【答案】(1)地主与农民矛盾;官民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国家与地方豪强)。(2)严格规范官员行为,加强廉政建设﹔以民为本,关注民生;勇于创新制度,适时改革。【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目的类材料分析题,时空

是西汉(中国)。据材料“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可知,地主与农民的矛盾;据材料“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苛暴,剥戮黎元,为百姓所疾”可知,官民矛盾;据材料“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

,请托所监。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政令”可知,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国家与地方豪强)。的【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西汉(中国)。对于今天的社会治理的借鉴意义,主要可以从规范官员行为的角度作答﹔从注重民生民本的角度作答;从推进制度创新的角度作答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依据材料和所学,围绕“晚清铁路建设与时代风貌”,自拟论题,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全面,逻辑清晰)【答案】论题:晚清铁路建设折射出鲜明的时代风貌。论述:晚清铁路建设反映了列强侵略和人民斗争。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

掀起瓜分狂潮,借修筑铁路掠夺沿线利权,划分势力范围,扩大经济侵略,使民族危机加剧;人民抗争不断,典型事件是四川民众的保路运动,成了辛亥革命的导火索。晚清铁路建设体现了近代中国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变迁,清政府利用西方铁路技术

,建成多条铁路干线,促进了近代交通业的发展,便利了中部、东部地区经济的开发和沿线城市的发展;为解决资金困雅,运用了公司、股票等近代商业经营形式;铁路发展促进了邮政通信的进步,还推动了人们观念的改变,民

众逐渐接受并积极参与修筑铁路。晚清铁路建设暴露了近代中国发展的困境。列强大量攫取筑路权,中国的铁路主要掌握在列强手中:铁路集中在中部、东部地区,进一步加剧了地域发展的不平衡;清政府软弱无力,出卖路权:民众观念落后,一度反对修建铁路。晚清铁路建设折射出近代中国社会

的半殖民地特征,凸显了新旧并呈、曲折发展的时代风貌。【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晚清(中国)。首先解读材料,材料以图片形式展示了晚清铁路建设发展情况,题目要求依据材料和所学,围绕“晚清铁路建设与时代风貌”,自拟论题,进行论述。其次观察图片根据所学拟出论题:晚清铁路

建设折射出鲜明的时代风貌。围绕所拟论题进行阐述,从晚清铁路建设反映了列强侵略和人民斗争、体现了近代中国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变迁、暴露了近代中国发展的困境等角度阐述。最后总结:晚清铁路建设折射出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凸显了新旧并呈、曲折发展的时代风貌。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

世纪末,德国有80%的人依靠土地为生,农业投资占国家总投资的70%,工业只有2%。英国的工业革命触动德国官僚的神经,一些邦国积极引进英国技术和人才,建立新工厂。1769年普鲁士建立采矿和冶金部,18世纪90年代萨克森安

装第一台纺纱机、西里西亚建立第一座炼焦炉。19世纪上半叶,为防止英法工业品涌入,德国废除国内关税,建立全国关税同盟。19世纪中叶,德国又兴起了铁路建设的高潮,将主要的工业城市连接在一起,并带动了煤炭—炼钢—机械工业的发展与统合,成为德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事件。——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二战后东亚经济发展起点比拉美低,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遭受战争的破坏。为了巩固东亚在冷战体系中的战略前沿地位,美国为东亚实行初级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提供了经济援助,同时军需用品订单也为东亚开拓了产品销路。20世纪60年代中期国际市场对加工工业

产品需求上升,西方国家开始进行产业升级换代,大量资金、技术和设备需要转移到劳动力充裕且廉价的地区,东亚抓住机遇开始实行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开始了长达30年的经济高速持续增长。而拉美国家却长期恪守内向发展模式,

未能扩大其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深受伊比利亚文化影响,拉美人也存在轻视劳动和创造力,忽视储蓄的价值观。据统计,拉丁美洲科研经费从1995年的95亿美元上升到2002年的110亿美元,但仍然少于韩国。此外有人还注意到在拉美职业群体中,律师、经济学家和医生比工程师多。——摘编自

林震《拉美和东亚现代化模式之比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近代工业化进程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亚现代化发展逐步超过拉美的原因。【答案】(1)特点:起点低,起步晚,发展快:学习外来科技成果;政府起推动作用:具有民族主义倾向:工业化道路具有创新性(两

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2)原因: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对日本等国经济援助和军事加工订货,拉美受冷战和地缘政治影响较小:东亚实行外向型经济,而拉丁美洲格守内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东亚受儒家文化影响,形成了勤劳朴实精神,而拉丁美洲存在鄙视劳动的价值观念;东亚重视科学研发

,教育,而拉丁美洲对教育和自然科学研究重视程度不够等。【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德国。德国近代工业化进程的特点根据“1769年普鲁士建立采矿和冶金部,18世纪90年代萨克森安装第一台纺纱机、西里西亚建立第一座炼焦炉”可知,相比较英法等国,德国的工

业化进程起点低,起步晚;根据“19世纪中叶,德国又兴起了铁路建设的高潮,将主要的工业城市连接在一起,并带动了煤炭—炼钢—机械工业的发展与统合”可知德国的工业化进程发展快;根据“一些邦国积极引进英国技术和人才,建立新

工厂”得出学习外来科技成果;根据“1769年普鲁士建立采矿和冶金部”得出政府起推动作用;根据“为防止英法工业品涌入,德国废除国内关税,建立全国关税同盟”得出具有民族主义倾向;根据“将主要的工业城市连接在一起,并带动了煤炭—炼钢—机械工业的发展与统合,成为德国第一次工业

革命的标志性事件”得出工业化道路具有创新性。小问2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当代东亚。东亚现代化发展逐步超过拉美的原因根据“为了巩固东亚在冷战体系中的战略前沿地位,美国为东亚实行初级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提供了

经济援助,同时军需用品订单也为东亚开拓了产品销路”并结合所学可知,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对日本等国经济援助和军事加工订货,而这一时期拉美受冷战和地缘政治影响较小;根据“东亚抓住机遇开始实行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开始了长达30年的经济高速持续增长。而拉美国家却长期恪守内向发

展模式,未能扩大其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可知,东亚实行外向型经济,而拉丁美洲格守内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在思想文化方面,东亚受儒家文化影响,形成了勤劳朴实精神,而拉丁美洲存在鄙视劳动的价值观念;根

据“拉丁美洲科研经费从1995年的95亿美元上升到2002年的110亿美元,但仍然少于韩国。此外有人还注意到在拉美职业群体中,律师、经济学家和医生比工程师多”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东亚重视科学研发,教育,而拉丁美洲对教育和自然科学研究重视程度不够等。20.阅读材料,完

成下列要求。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实现强国、富民的关键环节。材料一1934年各省负债农家统计省别察哈尔缓远宁夏青海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借钱794851566366615146626341【省别湖北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江西浙江

福建广东广西平均借钱4656464552576755605166——摘编自国民政府实业部中央农业试验所经济科编《农情报告》材料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县政府、县议会、县党部多元共同治理的县政模式。这种县政多元系统,各自为政,产生了制度性内耗。县政管理在实际运作中没有考虑县城社会的生产

力发展问题,全部所做的是如何汲取县城社会的全部资源,以应对各种统治危机。——摘编自翁有为等著《南京国民政府县政研究(下)》材料三当代中国逐渐形成了以党组织为核心,与功能性部门相结合的“统合治理”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县域经济治理中的资源动员和

效能提升。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项制度改革充分释放了县域经济中的要素活力,农业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03年后,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和推动县域经济的转型升级。——摘编自斯丽娟、曹昊煜《县域经济推动高质量乡村振兴》(1)指出材料一中

县域经济出现的问题,并结合材料二说明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2)结合时代背景,简述材料三中当代中国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答案】(1)问题:农民家庭负债严重。原因:多元治理县政模式产生制度性内耗;日军侵华和内战,统治危机加度。(2)实践:建立“统合治理”的县政高效治理模式;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取消农业税(实施脱贫攻坚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第一小问问题:根据“1934年各省负债农家统计”表中数据可得知,农民家庭负债严重。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南京国民

政府建立以县政府、县议会、县党部多元共同治理的县政模式。这种县政多元系统,各自为政,产生了制度性内耗。”得出多元治理县政模式产生制度性内耗;根据时间背景和材料“全部所做的是如何汲取县城社会的全部资源,以应对各种统治危机。”得出日军侵华和

内战,统治危机加度。【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当代中国。实践:根据材料“当代中国逐渐形成了以党组织为核心,与功能性部门相结合的“统合治理”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县域经济治理中的资源动员和效能提升。”得出建立“统合治理”的县政高效治理模式;根据改革开放农村经济体制改

革内容得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根据材料“2003年后,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和推动县域经济的转型升级。”结合所学得出取消农业税(实施脱贫攻坚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