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河南省新蔡县四校联考2022届高三上学期11月调研考试化学试题答案.docx,共(19)页,266.741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16e28cf0fd88a4272e4133a2944525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1-2022学年度上期高中调研考试高三化学试题答案1.C【分析】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据此解答。【详解】A.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组成的混合物,A不符合;B.浓硫酸是98%的硫酸,有少量的水,是混合物,B不符合;C.冰醋酸是纯净物,C符合;D.加碘盐中主要成分为氯化钠、还有碘酸钾,是
混合物,D不符合;答案选C。2.C【详解】A.3NHNO→的N元素化合价升高,应加入氧化剂,A错误;B.22HSSO→的S元素化合价升高,应加入氧化剂,B错误;C.32KBrOBr→的Br元素化合价降低,应加入还原剂,C正确;
D.2COCO→的C元素化合价升高,应加入氧化剂,D错误;故选C。3.A【详解】A.溶液和胶体的分散质微粒均可通过滤纸,A符合题意;B.溶液的分散质粒子能透过半透膜,而胶体的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B不合题意;C.Fe(OH)3胶体加入盐酸先沉淀,随后溶
解,而MgCl2溶液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C不合题意;D.Fe(OH)3胶体有丁达尔现象,MgCl2溶液则没有,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A。4.D【详解】A.硫酸钠属于盐,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2SO4=2Na++2-4SO,故A
错误;B.氢氧化钡是强碱,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故B错误;C.碳酸为弱酸应分步电离,233HCOHHCO+−+,323HCOHCO−+−+故C错误;D.硝酸钙属于盐,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钙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电离方程
式为Ca(NO3)2=Ca2++2NO-3,故D正确;故选D。5.B【详解】A.CaCO3(s)与盐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物质,SiO2(s)不与盐酸反应,反应后过滤、洗涤除去CaCO3(s),A不符合题意;B.SO2与HCl都能溶于饱和食盐水,B符合题意;C
.Al2O3能与NaOH溶液反应,Fe2O3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C不符合题意;D.C2H5OH不与生石灰反应,H2O与生石灰反应,通过蒸馏得到C2H5OH,达到除去H2O的目的,D不符合题意;故选:B。6.C【详解】A.224HCO中碳元素化合价从+3价升
高到+4价,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错误;B.氯元素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4价,得到电子,氯酸钾是氧化剂,2ClO是还原产物,B错误;C.224HCO中碳元素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4价,失去1个电子,每生成244gCO,即1mol二氧化碳转移1mol电子,C正确;D.根据
方程式可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错误;答案选C。7.B【详解】A.KClO3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氯气和水,氧化产物、还原产物都是Cl2,故A错误;B.表中④的离子方程式是2MnO4-+10Cl-+16H+=Mn2++5
Cl2↑+8H2O,H+的化学计量数为16,故B正确;C.表中②H2O2是还原剂,氧元素化合价由-1升高为为0,生成1mol的O2将有2mol的电子转移,故C错误;D.若氯气足量,表中①反应的氧化产物有FeCl3、Br2,故D错误;选B。8.
D【分析】检验氯离子选择硝酸银溶液;检验氢氧根离子,选择硝酸镁溶液;检验碳酸根离子选择硝酸钡溶液,用三种试剂将三种离子检验出来,每加一种试剂能够检验出一种离子,此时要注意每加入一种试剂只能与一种离子结合,来选择加入试剂
顺序及操作步骤。【详解】Cl-用含有AgNO3溶液检验,二者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gCl;23CO−用Ba(NO3)2溶液检验,二者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aCO3;OH-用Mg(NO3)2溶液检验,二者反应生成白
色沉淀Mg(OH)2。Cl-、23CO−、OH-都和AgNO3溶液反应,23CO−、OH-都和Mg(NO3)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只有23CO−和Ba(NO3)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为了防止干扰,应该先检验Ba(NO3)2、再检验
OH-,故加入试剂顺序是④②①②③,故合理选项是D。9.B【详解】加入过量稀硫酸无明显变化,说明溶液中无232COAlO−−、,前者会产生气体,后者会先产生沉淀后溶解;加入硝酸钡有气体产生,因为前面已经加入了硫酸,3NO−在酸性条件
下具有强氧化性,说明有亚铁离子存在且被氧化,沉淀A为硫酸钡;加入过量NaOH溶液有气体生成,说明存在4NH+,气体为氨气,沉淀B为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通入少量2CO产生沉淀,2CO先与OH−反应生成23CO−,23CO−再与2Ba+反应生成3BaCO沉淀,沉淀C为
碳酸钡;因为存在的离子浓度均为10.1molL−,从电荷守恒的角度出发,溶液中不存在3Al+,只含有2244NHFeClSO++−−、、、才能保证电荷守恒,Na+不能存在。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不存在Na+,A错误;B.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2244NHFeClSO++−−、、、,
B正确;C.沉淀A为4BaSO,沉淀C为3BaCO,C错误;D.滤液X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有4NH+和2Fe+,D错误;答案选B。10.C【详解】给定浓度的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与溶液的体积无关,则1mol/LFe
Cl3溶液中c(Cl-)=3mol/L,1mol/LKCl溶液中的c(Cl-)=1mol/L,则c(Cl-)之比为3:1,答案为C。11.D【详解】①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故①正确;②与酸反应不仅生成盐
和水,还生成O2,故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故②错误;③Na2O2与水反应生成O2,会引入新的杂质,故③错误;④过氧化钠中含有阳离子为Na+、阴离子为2-2O,则过氧化钠中阴阳离子比1:2,故④错误;⑤钠和钛锆等金属盐溶液的反应是先和其中的水反应置换出氢气,不会置换出金属,故⑤错误;⑥Na2O2
分别与水及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O2时,消耗的水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相同,水和CO2的质量不同,故⑥错误;⑦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粉末放入水中有气泡生成,可确定Na2O粉末中含有Na2O2,故⑦正确;⑧氧化钠加入酚酞试液中,反应生成
的氢氧化钠是可溶性碱,溶液变红色,而过氧化钠加入酚酞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氢氧化钠是碱使酚酞变红色,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能使红色溶液褪去,即溶液先变红色后褪色,故⑧错误;①⑦正确,故答案为D。12.D【详解】A.7.1gCl2的物质的量为0.1mol,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生成NaClO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故A正确;B.根据电子守恒,1molNa完全反应,无论生成哪种含钠化合物,只能失去1mol电子,故电子转移数是NA,故B正确;C.根据氧原子求算,32g氧原子物质的量为2mol,所含氧原子数为2NA,
故C正确;D.标准状况下,22.4LCl2的物质的量为1mol,与足量Fe反应生成氯化铁,转移电子数为2NA,故D错误;答案为D。13.A【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发生的反应为:3Fe+8HNO3(稀)=3Fe(NO3)2+2NO↑+4H2O,2Fe(NO3)3+Fe
=3Fe(NO3)2,由图象可知,加入2molFe粉时,铁离子完全反应生成Fe2+的物质的量为3mol,设混合溶液中有xmolHNO3,ymolFe(NO3)3,则:3282xy+=、33382xy+=,解得y=1、x=4,故原
稀溶液中HNO3和Fe(NO3)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4:1,答案选A。14.B【分析】钒酸钠通过预处理与稀硫酸和氯化铵反应生成(NH4)2V6O16,焙烧生成V2O5,据此解答。【详解】A.根据五氧化二钒的化学式(V2O5)及氧元素的化合价可以推出钒元素的化合价为+
5价,因此A中所示的结构式正确,故A正确;B.根据题干信息知V2O5是一种两性氧化物,既可与酸反应,也可与碱反应,其与碱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各元素化合价不变,V2O5溶于碱生成3VO−,故B错误;C.根据题目所给流程图可知,“沉
钒”是使钒元素以沉淀形式析出,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各元素化合价不发生改变,故C正确;D.V2O5具有强氧化性,其与盐酸反应时可将Cl-氧化成氯气:V2O5+6HCl(浓)=2VOCl2+Cl2↑+3H2O,生成1molCl2失去2mole-,故D正确;答
案选B。15.A【分析】离子共存的会从是否有,沉淀、气体、弱电解质,氧化还原反应,络合反应等角度考查,Fe3+、硝酸、次氯酸根具有强氧化性会氧化常见的一些还原性离子比如碘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等;【详解】A.离子之间不发生复分解,双水解,氧化还原等反
应,所以大量共存,A选;B.首先溶液含有Fe3+,具有强氧化性,氧化碘离子:3+222Fe+2I=2Fe+I−+;其次:3+3Fe+3SCN=Fe(SCN)−,发生了络合反应,B不选;C.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和镁离子产生白色沉淀
:22Mg+2OH=Mg(OH)+−,C不选;D.HNO3溶液、ClO-均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Fe2+,D不选;答案选A。16.B【分析】由以上分析可知U、Z分别为前20号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和最大的元素,U、Z分别H、K,V与X在周期表中位置相邻,且V与X能形成2种以上的气体,
V、X分别为N、O,Y单质制成的容器盛装U、V、X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浓溶液,Y为Al,U、V、X、Y、Z分别为H、N、O、Al、K元素,据此分析解题。【详解】A.U、V、X三种元素可形成的化合物为硝酸铵等,为离子
化合物,A正确;B.三种元素对应的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V、X、Y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V>X>Y,B错误;C.U、X、Y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铝胶体具有较强的吸附性
,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并能吸附色素,C正确;D.氢氧化铝具有两性,可与硝酸、氢氧化钾反应,则V、Y、Z三种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能相互反应,D正确;答案选B。17.C【详解】A.燃料电池中,一极通入甲醇、另一极通入氧气、电解质是质子交换膜,则该甲醇燃料电池总反
应就是甲醇被氧气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是2CH3OH+3O2=2CO2+4H2O,A正确;B.负极CH3OH失去电子被氧化,负极反应式是CH3OH+H2O=CO2+6H++6e-或CH3OH+H
2O-6e-=CO2+6H+,B正确;C.电解质是质子交换膜,则正极的反应是O2+4H++4e-=2H2O,C错误;D.远电池工作时,阳离子移向正极,则H+移向正极,D正确;答案选C。18.2高温CO+C2CO22323CONaCOHO=2NaHCO++434CeFeS
n+++Mn3BiO−3BiO−2Mn+H+3Bi+4MnO−0.4【分析】若X为黑色固体单质,根据其能与不同量的A发生反应,则X具有可变化合价,应为非金属单质;若X为NaOH溶液,根据其能与不同量的A发生反应,则A应为二
元酸或二元酸的氧化物。【详解】(1)①若X是黑色固体单质,则A为2O,X为C,Z为2CO,Y为CO,因此ZY→的化学方程式为2高温CO+C2CO。答案为:2高温CO+C2CO;②若X为NaOH溶液,则A可能为2CO,Y为23NaCO,Z为3NaHC
O,因此YZ→的化学方程式为23223NaCOCOHO=2NaHCO++。(2)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4Ce+与2Fe+的反应中,4Ce+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2Fe+化合价升高,3Fe+为氧化产物,故氧化性:43CeFe++,2Sn+和3Fe+的反应中,2Sn+的化合价升
高,作还原剂,2Sn+为氧化产物,3Fe+作氧化剂,故氧化性34FeSn++,因此氧化性:434CeFeSn+++。答案为:434CeFeSn+++;(3)①该反应体系中,发生33BiOBi−+→的反
应过程,则3BiO−中Bi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作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应为24MnMnO+−→,2Mn+被氧化,作还原剂。②根据①的分析,得该未配平的离子方程式为23342BiOMnHBiMnOHO−+++−++→++。③还原产物是3Bi+,产生30.2m
olBi+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530.4mol−=答案为:Mn;3BiO−;3BiO−;2Mn+;H+;3Bi+;4MnO−;0.4。【点睛】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
原剂>还原产物,建立的前提是反应不可逆,且为非电解条件。19.(1)第二周期第VA族(2)共价(3)(4)2Na2O2+2CO2=2Na2CO3+O2;(5)H2O>NH3>CH4(6)C+2H2SO
4(浓)ΔCO2↑+2SO2↑+2H2O【分析】A、B、C、D、E、F六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A为H元素;D的阴离子和E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可推知D为O元素、E为Na元素,生成的淡黄
色固体为Na2O2;B原子的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处于IVA族,原子序数小于氧,故B为碳元素;C的原子序数介于碳、氧之间,故C为N元素;F的L层电子数等于K、M两个电子层上电子数之和,则其M层电子数为8-2=6,故M为S元素;(1)C是N元素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VA族;(2)B为碳元素、D为O元素,两元素形成化合物属共价化合物;(3)F为S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4)D为O元素、E为Na元素、B为碳元素,E2D2是Na2O2,BD2是CO2,所以反应方程式:2N
a2O2+2CO2=2Na2CO3+O2;(5)B、C、D的最简单氢化物分别为CH4、NH3、H2O,非金属性C<N<O,故稳定性由强到弱依次为:H2O>NH3>CH4;(6)F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硫酸,碳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2SO4
(浓)ΔCO2↑+2SO2↑+2H2O。20.Ca(ClO)2SiO2KAl(SO4)2=K++Al3++2SO42-2SO42-+2Ba2++Al3++4OH-=2BaSO4↓+AlO2-+2H2O2Al3++3Ba2+
+6OH-+3SO42-=2Al(OH)3↓+3BaSO4↓1.5NA【分析】离子方程式书写时,以少量的物质中离子浓度为反应核心,进行生成物沉淀或气体的书写;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书写单键桥,箭头从还原剂指向氧化剂。【详解】(1)漂白精是用Cl2与
Ca(OH)2反应制得的,其主要成分是CaCl2和Ca(ClO)2,有效成分是Ca(ClO)2。(2)光导纤维主要成分是SiO2。(3)明矾为强电解质,在水中电离得到Al3+、K+、SO42-,电离方程式为KAl(SO4)2=K+
+Al3++2SO42-;若使SO42-恰好完全沉淀,设KAl(SO4)2为1mol,加入的Ba(OH)2为2mol,与Al3+反应恰好生成Al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SO42-+2Ba2++Al3++4OH-=2BaSO4↓+AlO2-+2H2O;加入Ba(OH)2
至Al3+恰好完全沉淀时,设KAl(SO4)2为1mol,需要OH-3mol,则Ba2+为1.5mol,生成BaSO4为1.5mol,溶液中还有0.5molSO42-没有参加反应,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Al3++3SO42-+3Ba2++6OH-=2Al(OH)3↓+3BaSO4↓。
(4)该反应中Al元素从0价升高到+3价,失去电子数是3×10=30,NaNO3中+5价N元素化合价降低到0价生成N2,。生成3molN2,转移30mol电子,所以当N2为0.15mol时,转移电子数为1.5NA。【点睛】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按下列方法进行:化合价升高的元素向上
画线(不带箭头),化合价降低的向下画线并带箭头(架好桥墩),然后连线并写上电子转移数目及电子符号e-。21.(1)球形干燥管(2)Na3N+3H2O=3NaOH+NH3↑(3)碱石灰(4)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硬质玻璃管末端有水珠凝结(5)C
Cl4吸收未反应的NH3,并防止倒吸(6)称量反应前后硬质玻璃管内固体物质的质量或者用无水CuSO4检验H2O(g)生成,或者反映后固体加稀H2SO4是否完全水解(7)不可行,因为装置A中生成的氨气不可能完全与CuO反应【分析】化合物X和水反应,B中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产生氨气,经C中的碱石灰
干燥的氨气在D中与氧化铜加热反应,生成的单质M为氮气,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氧化铜中铜的化合价会降低生成单质铜。E中的CCl4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过量的氨被硫酸吸收,氮气排水收集到量筒中。根据化合物X中N的质量分数可计
算出X的化学式。(1)仪器C的名称是球形干燥管;B中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产生氨气,氨气与氧化铜加热反应,生成的单质M为氮气,其电子式为。(2)化合物X中含氮元素质量分数为16.9%,X应该为氮与活泼金属形成的氮化物,则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16.9%≈83,活泼金属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3-143=23,则X为Na3N,Na3N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3N+3H2O=3NaOH+NH3↑。(3)C中的试剂用于干燥氨气,名称为碱石灰。(4)实验时,装置D中硬质玻璃管内的现象为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硬质玻璃管末端有水珠凝结。(5)装置E中试剂Z为密度大
于硫酸且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所以为CCl4,NH3不溶于CCl4,可以防止倒吸,氨从CCl4中逸出,进入到硫酸中被吸收,所以装置E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NH3,并防止倒吸。(6)若不通过E、F两装置,不通过观察D中固体颜色发生的变化,可称量
反应前后硬质玻璃管内固体物质的质量,通过固体质量的变化证明D中发生了反应。(7)题给方案不可行,因为装置A中生成的氨气不可能完全与CuO反应。高三化学答案1.C【分析】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据此解答。【详解】A.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组成的混合物,A不符合;B.浓硫酸是98%的硫
酸,有少量的水,是混合物,B不符合;C.冰醋酸是纯净物,C符合;D.加碘盐中主要成分为氯化钠、还有碘酸钾,是混合物,D不符合;答案选C。2.C【详解】A.3NHNO→的N元素化合价升高,应加入氧化剂,A错误;B.22HSSO→的S元
素化合价升高,应加入氧化剂,B错误;C.32KBrOBr→的Br元素化合价降低,应加入还原剂,C正确;D.2COCO→的C元素化合价升高,应加入氧化剂,D错误;故选C。3.A【详解】A.溶液和胶体的分散质微粒均可通过滤纸,A符合题意;B.溶液的分散质粒子能透过半透膜,而胶体的分散
质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B不合题意;C.Fe(OH)3胶体加入盐酸先沉淀,随后溶解,而MgCl2溶液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C不合题意;D.Fe(OH)3胶体有丁达尔现象,MgCl2溶液则没有,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A。4.D
【详解】A.硫酸钠属于盐,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2SO4=2Na++2-4SO,故A错误;B.氢氧化钡是强碱,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Ba(OH)2=
Ba2++2OH-,故B错误;C.碳酸为弱酸应分步电离,233HCOHHCO+−+,323HCOHCO−+−+故C错误;D.硝酸钙属于盐,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钙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Ca(NO3)2=Ca2++2NO-3,故D正确;故选D。5.B【详
解】A.CaCO3(s)与盐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物质,SiO2(s)不与盐酸反应,反应后过滤、洗涤除去CaCO3(s),A不符合题意;B.SO2与HCl都能溶于饱和食盐水,B符合题意;C.Al2O3能与NaOH溶液反应,Fe2O3不能与NaOH溶液
反应,C不符合题意;D.C2H5OH不与生石灰反应,H2O与生石灰反应,通过蒸馏得到C2H5OH,达到除去H2O的目的,D不符合题意;故选:B。6.C【详解】A.224HCO中碳元素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4价,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错误;B.氯
元素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4价,得到电子,氯酸钾是氧化剂,2ClO是还原产物,B错误;C.224HCO中碳元素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4价,失去1个电子,每生成244gCO,即1mol二氧化碳转移1mol电子,C正确;D.根据方程式可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错误;答案选C。7
.B【详解】A.KClO3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氯气和水,氧化产物、还原产物都是Cl2,故A错误;B.表中④的离子方程式是2MnO4-+10Cl-+16H+=Mn2++5Cl2↑+8H2O,H+的化学计量数为16,故B正确;C.表中②H2O2是还
原剂,氧元素化合价由-1升高为为0,生成1mol的O2将有2mol的电子转移,故C错误;D.若氯气足量,表中①反应的氧化产物有FeCl3、Br2,故D错误;选B。8.D【分析】检验氯离子选择硝酸银溶液;检验氢氧根离子,选择硝酸镁溶液;检验碳酸根离子选择硝酸钡溶液,用三种试剂将三种离子检验出
来,每加一种试剂能够检验出一种离子,此时要注意每加入一种试剂只能与一种离子结合,来选择加入试剂顺序及操作步骤。【详解】Cl-用含有AgNO3溶液检验,二者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gCl;23CO−用Ba(NO3)2溶液检验,二者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aCO3;OH-用Mg(NO3)2溶液检验,二者反应生成白
色沉淀Mg(OH)2。Cl-、23CO−、OH-都和AgNO3溶液反应,23CO−、OH-都和Mg(NO3)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只有23CO−和Ba(NO3)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为了防止干扰,应该先检验Ba
(NO3)2、再检验OH-,故加入试剂顺序是④②①②③,故合理选项是D。9.B【详解】加入过量稀硫酸无明显变化,说明溶液中无232COAlO−−、,前者会产生气体,后者会先产生沉淀后溶解;加入硝酸钡有气体产生,因为前面已经加入了硫酸,3NO−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说明有亚铁离子存在且被氧化,沉淀A为硫酸钡;加入过量NaOH溶液有气体生成,说明存在4NH+,气体为氨气,沉淀B为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通入少量2CO产生沉淀,2CO先与OH−反应生成23CO−,23CO−再与2Ba+反应生成3
BaCO沉淀,沉淀C为碳酸钡;因为存在的离子浓度均为10.1molL−,从电荷守恒的角度出发,溶液中不存在3Al+,只含有2244NHFeClSO++−−、、、才能保证电荷守恒,Na+不能存在。A.根据以上分析可
知原溶液中不存在Na+,A错误;B.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2244NHFeClSO++−−、、、,B正确;C.沉淀A为4BaSO,沉淀C为3BaCO,C错误;D.滤液X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有4NH+和2Fe+,D错误;答案选B。10.C【详解】给定浓度的溶液中氯离子的
浓度与溶液的体积无关,则1mol/LFeCl3溶液中c(Cl-)=3mol/L,1mol/LKCl溶液中的c(Cl-)=1mol/L,则c(Cl-)之比为3:1,答案为C。11.D【详解】①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故①正确;②与酸反应不仅生成盐
和水,还生成O2,故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故②错误;③Na2O2与水反应生成O2,会引入新的杂质,故③错误;④过氧化钠中含有阳离子为Na+、阴离子为2-2O,则过氧化钠中阴阳离子比1:2,故④错误;⑤钠和钛锆等金属盐溶液的反应是先和其中的水反应置换出氢气,
不会置换出金属,故⑤错误;⑥Na2O2分别与水及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O2时,消耗的水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相同,水和CO2的质量不同,故⑥错误;⑦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粉末放入水中有气泡生成,可确
定Na2O粉末中含有Na2O2,故⑦正确;⑧氧化钠加入酚酞试液中,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是可溶性碱,溶液变红色,而过氧化钠加入酚酞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氢氧化钠是碱使酚酞变红色,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能使红色溶液褪去,即溶液先
变红色后褪色,故⑧错误;①⑦正确,故答案为D。12.D【详解】A.7.1gCl2的物质的量为0.1mol,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ClO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故A正确;B.根据电子守恒,1molNa
完全反应,无论生成哪种含钠化合物,只能失去1mol电子,故电子转移数是NA,故B正确;C.根据氧原子求算,32g氧原子物质的量为2mol,所含氧原子数为2NA,故C正确;D.标准状况下,22.4LCl2的物质的量为1mol,与足量Fe反应生成
氯化铁,转移电子数为2NA,故D错误;答案为D。13.A【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发生的反应为:3Fe+8HNO3(稀)=3Fe(NO3)2+2NO↑+4H2O,2Fe(NO3)3+Fe=3Fe(NO3)2,由图象可知,加入2molFe
粉时,铁离子完全反应生成Fe2+的物质的量为3mol,设混合溶液中有xmolHNO3,ymolFe(NO3)3,则:3282xy+=、33382xy+=,解得y=1、x=4,故原稀溶液中HNO3和Fe(NO3)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4:1,答案选A。14.B【分析】钒酸钠通过预处理与稀硫酸和氯化铵反
应生成(NH4)2V6O16,焙烧生成V2O5,据此解答。【详解】A.根据五氧化二钒的化学式(V2O5)及氧元素的化合价可以推出钒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因此A中所示的结构式正确,故A正确;B.根据题干
信息知V2O5是一种两性氧化物,既可与酸反应,也可与碱反应,其与碱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各元素化合价不变,V2O5溶于碱生成3VO−,故B错误;C.根据题目所给流程图可知,“沉钒”是使钒元素以沉淀形式析出,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各元素化合价不发生改变,故C正确;D.
V2O5具有强氧化性,其与盐酸反应时可将Cl-氧化成氯气:V2O5+6HCl(浓)=2VOCl2+Cl2↑+3H2O,生成1molCl2失去2mole-,故D正确;答案选B。15.A【分析】离子共存的会从是否
有,沉淀、气体、弱电解质,氧化还原反应,络合反应等角度考查,Fe3+、硝酸、次氯酸根具有强氧化性会氧化常见的一些还原性离子比如碘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等;【详解】A.离子之间不发生复分解,双水解,氧化还原等反应,所以大量共存,A选;B.首先溶液
含有Fe3+,具有强氧化性,氧化碘离子:3+222Fe+2I=2Fe+I−+;其次:3+3Fe+3SCN=Fe(SCN)−,发生了络合反应,B不选;C.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和镁离子产生白色沉淀:22Mg+2OH=Mg(OH)+−,C不选;D.HNO3溶液、ClO-均
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Fe2+,D不选;答案选A。16.B【分析】由以上分析可知U、Z分别为前20号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和最大的元素,U、Z分别H、K,V与X在周期表中位置相邻,且V与X能形成2种以上的
气体,V、X分别为N、O,Y单质制成的容器盛装U、V、X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浓溶液,Y为Al,U、V、X、Y、Z分别为H、N、O、Al、K元素,据此分析解题。【详解】A.U、V、X三种元素可形成的化合物为硝酸铵等,为离子化合物,A正确;B.三种元素对应的离子具
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V、X、Y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V>X>Y,B错误;C.U、X、Y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铝胶体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并能吸附色素,C正确;D.氢氧化铝具有两性,可与硝酸、氢氧化钾反应,则V、Y、Z
三种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能相互反应,D正确;答案选B。17.C【详解】A.燃料电池中,一极通入甲醇、另一极通入氧气、电解质是质子交换膜,则该甲醇燃料电池总反应就是甲醇被氧气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是2CH3OH+3
O2=2CO2+4H2O,A正确;B.负极CH3OH失去电子被氧化,负极反应式是CH3OH+H2O=CO2+6H++6e-或CH3OH+H2O-6e-=CO2+6H+,B正确;C.电解质是质子交换膜,则正极的
反应是O2+4H++4e-=2H2O,C错误;D.远电池工作时,阳离子移向正极,则H+移向正极,D正确;答案选C。18.2高温CO+C2CO22323CONaCOHO=2NaHCO++434CeFeSn+++Mn3BiO−3BiO−2Mn+H+3Bi+4MnO
−0.4【分析】若X为黑色固体单质,根据其能与不同量的A发生反应,则X具有可变化合价,应为非金属单质;若X为NaOH溶液,根据其能与不同量的A发生反应,则A应为二元酸或二元酸的氧化物。【详解】(1)①
若X是黑色固体单质,则A为2O,X为C,Z为2CO,Y为CO,因此ZY→的化学方程式为2高温CO+C2CO。答案为:2高温CO+C2CO;②若X为NaOH溶液,则A可能为2CO,Y为23NaCO,Z为3NaHCO,因此YZ→的化学方程式为23223NaCOCOHO=2NaHCO+
+。(2)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4Ce+与2Fe+的反应中,4Ce+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2Fe+化合价升高,3Fe+为氧化产物,故氧化性:43CeFe++,2Sn+和3Fe+的反应中,2Sn+的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2Sn+为氧化产物,3Fe+作氧化剂,故氧化
性34FeSn++,因此氧化性:434CeFeSn+++。答案为:434CeFeSn+++;(3)①该反应体系中,发生33BiOBi−+→的反应过程,则3BiO−中Bi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作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应为24MnMnO+−→,
2Mn+被氧化,作还原剂。②根据①的分析,得该未配平的离子方程式为23342BiOMnHBiMnOHO−+++−++→++。③还原产物是3Bi+,产生30.2molBi+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530.4mol−=答案为:Mn;3BiO−;3BiO−
;2Mn+;H+;3Bi+;4MnO−;0.4。【点睛】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建立的前提是反应不可逆,且为非电解条件。19.(1)第二周期第VA族(2)共价(3)(4)2Na2O2+
2CO2=2Na2CO3+O2;(5)H2O>NH3>CH4(6)C+2H2SO4(浓)ΔCO2↑+2SO2↑+2H2O【分析】A、B、C、D、E、F六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A为H元
素;D的阴离子和E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可推知D为O元素、E为Na元素,生成的淡黄色固体为Na2O2;B原子的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处于IVA族,原子序数小于氧,故B为碳元素;C的原子序数介于碳、氧之间,故C为N元素;F的L层
电子数等于K、M两个电子层上电子数之和,则其M层电子数为8-2=6,故M为S元素;(1)C是N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VA族;(2)B为碳元素、D为O元素,两元素形成化合物属共价化合物;(3)F
为S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4)D为O元素、E为Na元素、B为碳元素,E2D2是Na2O2,BD2是CO2,所以反应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5)B、C、D的最简单氢化物分别为C
H4、NH3、H2O,非金属性C<N<O,故稳定性由强到弱依次为:H2O>NH3>CH4;(6)F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硫酸,碳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2SO4(浓)ΔCO2↑+2SO2↑+2H2O。20.C
a(ClO)2SiO2KAl(SO4)2=K++Al3++2SO42-2SO42-+2Ba2++Al3++4OH-=2BaSO4↓+AlO2-+2H2O2Al3++3Ba2++6OH-+3SO42-=2Al(OH)3↓+3BaSO4↓1.5NA【分析】离子方程
式书写时,以少量的物质中离子浓度为反应核心,进行生成物沉淀或气体的书写;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书写单键桥,箭头从还原剂指向氧化剂。【详解】(1)漂白精是用Cl2与Ca(OH)2反应制得的,其主要成分是CaC
l2和Ca(ClO)2,有效成分是Ca(ClO)2。(2)光导纤维主要成分是SiO2。(3)明矾为强电解质,在水中电离得到Al3+、K+、SO42-,电离方程式为KAl(SO4)2=K++Al3++2SO42-;若使SO42-恰好完全沉淀,设KAl(SO4)2为1
mol,加入的Ba(OH)2为2mol,与Al3+反应恰好生成Al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SO42-+2Ba2++Al3++4OH-=2BaSO4↓+AlO2-+2H2O;加入Ba(OH)2至A
l3+恰好完全沉淀时,设KAl(SO4)2为1mol,需要OH-3mol,则Ba2+为1.5mol,生成BaSO4为1.5mol,溶液中还有0.5molSO42-没有参加反应,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Al3++3SO42-+3Ba2++6OH-=2Al
(OH)3↓+3BaSO4↓。(4)该反应中Al元素从0价升高到+3价,失去电子数是3×10=30,NaNO3中+5价N元素化合价降低到0价生成N2,。生成3molN2,转移30mol电子,所以当N2为0.15mol
时,转移电子数为1.5NA。【点睛】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按下列方法进行:化合价升高的元素向上画线(不带箭头),化合价降低的向下画线并带箭头(架好桥墩),然后连线并写上电子转移数目及电子符号e-。21.(1)球形干燥管(2)Na3N+3H2O=3NaOH+NH3↑(3)碱石灰(4
)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硬质玻璃管末端有水珠凝结(5)CCl4吸收未反应的NH3,并防止倒吸(6)称量反应前后硬质玻璃管内固体物质的质量(7)不可行,因为装置A中生成的氨气不可能完全与CuO反应【分析】化合物X和水反应,B中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产生氨气,经C中的碱石灰干燥的氨
气在D中与氧化铜加热反应,生成的单质M为氮气,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氧化铜中铜的化合价会降低生成单质铜。E中的CCl4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过量的氨被硫酸吸收,氮气排水收集到量筒中。根据化合物X中N的质量分数可计算出X的化学式。(1)仪器C的名称是球形干燥管;B中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
产生氨气,氨气与氧化铜加热反应,生成的单质M为氮气,其电子式为。(2)化合物X中含氮元素质量分数为16.9%,X应该为氮与活泼金属形成的氮化物,则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16.9%≈83,活泼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3-143=23,则X为Na3N,Na3N与水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3N+3H2O=3NaOH+NH3↑。(3)C中的试剂用于干燥氨气,名称为碱石灰。(4)实验时,装置D中硬质玻璃管内的现象为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硬质玻璃管末端有水珠凝结。(5)装置E中试剂Z为密度大于硫酸且不溶于水的有机物
,所以为CCl4,NH3不溶于CCl4,可以防止倒吸,氨从CCl4中逸出,进入到硫酸中被吸收,所以装置E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NH3,并防止倒吸。(6)若不通过E、F两装置,不通过观察D中固体颜色发生的变化,可称量反应前后硬质玻璃管内固体物质的质量,通
过固体质量的变化证明D中发生了反应。(7)题给方案不可行,因为装置A中生成的氨气不可能完全与CuO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