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DOC
  • 阅读 1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7 页
  • 大小 518.000 KB
  • 2024-09-0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准解析】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4 已有15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准解析】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共(27)页,518.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0ed073840377b74917cce9a9e03384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海南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生物一、单项选择题1.非洲猪瘟病毒是一种能引起猪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的病毒,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只传染猪和野猪。下列关于非洲猪瘟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虽然能引发传染病,但

是其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它不是生物B.非洲猪瘟病毒可以同时感染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C.在人工配制的富含有机物的培养基上就可以培养D.能引发传染病,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答案】D【解析】【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详解】A、非洲猪瘟病毒能够依赖于细胞生存,繁殖后代,所以是生物,A错误;B、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只传染猪和野猪,说明其也不能感染植物细

胞,B错误;C、、非洲猪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于活细胞中,不能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培养,C错误;D、非洲猪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繁殖只能在宿主的活细胞中进行,D正确。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病毒的结构和繁殖特点,明确病毒都没有细胞结构

,不能独立生存,必须寄生于活细胞中。2.下列有关细胞及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A.小麦细胞和发菜细胞的结构有差异,不具有统一性B.原核细胞构成的原核生物都是营腐生和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C.原核细胞没有核膜,结构也比较简单,所以不具有多样性D.细胞学说主要揭示了细胞的统

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答案】D【解析】【详解】A、小麦细胞和发菜细胞的结构有差异,但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DNA,具有统一性,A错误;B、原核生物有些是自养的,如蓝藻和硝化细菌,B错误;C、原核细胞包括蓝藻、细菌等,细胞具有多样性,C错误;D、细胞学说主要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

统一性,D正确。故选D。【点睛】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结构有差异,但都有相似的细胞膜、都有核糖体,遗传物质都是DNA,因此仍具有统一性。原核生物中也有自养型的硝化细菌和蓝藻等。3.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它的分子式是A.C5H11O2SB.C3H7ONSC.C5H11O2N

SD.C5H10O2NS【答案】C【解析】【分析】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分子式是C2H4O2NR。【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氨基酸的分子式为C2H4O2NR,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所以甲硫氨酸

含有5个C,11个H,2个O,1个N,1个S,所以甲硫氨酸的分子式是C5H11O2NS,即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4.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分子叙述,正确的是()A.每种氨基酸都只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

的方式脱水缩合C.鸟类的羽毛和人的指甲主要是由蛋白质组成D.变性后的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1、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2、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蛋

白质。3、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1)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2)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的条数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详解】A、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A错

误;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都按相同的方式脱水缩合,B错误;C、鸟的羽毛和人的头发、指甲主要是由角蛋白组成的,C正确;D、变性后的蛋白质仍有肽键存在,所以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氨基酸的结构通式等知识,要求考生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理解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识记蛋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5.下表资料显示四组马铃薯条分别浸入Ⅰ~Ⅳ四种不同溶液,1h后马铃薯条质量变化的百分率,假设溶质不被吸收,根据表中资料可得到的结论是()溶液ⅠⅡⅢ

Ⅳ质量变化百分率+5%-5%-3%0%A.溶液Ⅰ的浓度最小B.溶液Ⅱ的浓度小于溶液ⅢC.溶液Ⅳ的浓度最大D.溶液Ⅳ是蒸馏水【答案】A【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四组马铃薯条分别在Ⅰ~Ⅳ四种液体中发生了吸水、失水、失水、吸水失水达到动态平衡四种情况.由此可推知外界四种溶液浓度大小

为Ⅱ>Ⅲ>Ⅳ>Ⅰ。【详解】根据题意可知:马铃薯条在Ⅰ溶液中吸水,在Ⅱ溶液中失水较多,在Ⅲ溶液中失水较少,在Ⅳ溶液中吸水失水达到动态平衡,故外界四种溶液浓度大小为Ⅱ>Ⅲ>Ⅳ>Ⅰ。故选A。【点睛】分析关键:抓住渗透作用的原理——外界溶液浓度越大

,细胞失水越多,体积变得越小;反之,外界溶液浓度越小,细胞吸水越多,体积变得越大。6.下列有关细胞物质或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是人体主要的遗传物质,由C、H、O、N、P五种化学元素组成B.磷脂是线粒体、核

糖体、叶绿体等各种细胞器膜的主要成分之一C.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D.核糖体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答案】C【解析】【分析】1、细胞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中DNA是遗传物质,非

细胞生物(病毒)中含有DNA或RNA一种核酸、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2、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①有的蛋白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如肌肉蛋白;②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③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和血

红蛋白;④有的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⑤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详解】A、人体的遗传物质只有DNA,A错误;B、核糖体是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不含有磷脂成分,B错误;C、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构多样,

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蛋白质具有催化、运输、调节等功能,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C正确;D、核糖体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RNA组成,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考生识记细胞中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是解

题的关键。7.如图表示人体细胞内化学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①—④表示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可以表示组成蛋白质的21种氨基酸B.若②表示大分子物质,则在不同细胞中可能不同C.若③表示小分子物质,则一定是核酸的结构单位D.

若④表示脂质,则一定是细胞内的储能物质【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①的组成元素是C、H、O、N,可能是蛋白质或蛋白质的组成单位氨基酸,②④只含有C、H、O元素,可能是糖类或脂肪;③含有C、H、O、P、N,可能是核酸或核苷酸、ATP(ADP)

、磷脂等。【详解】A、组成蛋白质的21种氨基酸的组成元素都含有C、H、O、N,有的还含有S,因此①能表示氨基酸,但不能代表21种氨基酸,A错误;B、②表示大分子物质,则为糖原,在不同的细胞中可能不同,如肝细胞中的肝糖原和肌细胞

中的肌糖原,B正确;C、③表示小分子物质,可能是核苷酸、ATP、磷脂等小分子物质,不一定是核酸的结构单位,C错误;D、④表示脂质,可能是脂肪、胆固醇等,固醇不是细胞内的储能物质,D错误。故选B。【点睛

】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意在考查学生分析和判断能力细胞中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并结合模式图进行推理、判断。8.下列关于生物试剂的选择、使用或使用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需将NaOH溶液和CuSO4溶液等量混合均匀后使用B.用苏丹Ⅲ鉴定富

含脂肪的植物组织时,显微镜下可见橘黄色的颗粒物C.叶绿体色素提取时加入SiO2有助于充分研磨,也能防止叶绿体色素被破坏D.可以通过澄清石灰水检测酵母菌是否产生CO2来判断酵母茵的呼吸类型【答案】B【解析】

【分析】1、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溶解色素)、石英砂(使研磨更充分)和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

同,最后的结果是观察到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2、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1)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

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2)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3、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4、

脂肪小颗粒+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小颗粒(要显微镜观察)。【详解】A、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实验时,正确的操作是:在2mL蛋白质稀释液先加0.1g/mL的NaOH,振荡均匀后,再加3-4滴0.01g/mL的CuSO4溶液,A错误;B、用苏丹Ⅲ鉴定

含油多的植物组织时,显微镜下可见染成橘黄色的颗粒,B正确;C、叶绿体色素提取时加入SiO2有助于充分研磨,但不能防止叶绿体色素被破坏,加入碳酸钙可防止色素被破坏,C错误;D、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二氧化碳,因此不能通过检测酵母菌是否产生CO2

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类型,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检测蛋白质实验、检测脂肪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

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9.下列有关硝化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硝化细菌属于自养型生物B.硝化细菌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化合物C.硝化细菌制造的有机物中的能量来自光能D.硝化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答案】C【解析】【分析】自养型指的是绝大多数绿色植物和少数种类

的细菌以光能或化学能为能量的来源,以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为碳源,来合成有机物,并且储存能量的过程,硝化细菌利用的是NH3和HNO2氧化所释放的能量合成有机物,故属于自养型。【详解】A、硝化细菌能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A正确;B、硝化细菌能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

糖类化合物,B正确;C、硝化细菌利用的是NH3和HNO2氧化所释放的能量合成有机物,C错误;D、硝化细菌没有核膜,属于原核生物,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代谢类型知识点,解决问题的重点在于理解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的主要区别,应强化理解。10.图甲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为

图甲细胞膜的磷脂分子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①②③共同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稳定的内部环境B.图乙分子可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成分C.图甲中②与细胞的选择吸收有关,①②可作为气味分子的受体并完成信息的

传递D.将图乙平展在水面上,A部分与水面接触【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图甲中的①②③共同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A正确;细胞膜上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成分是蛋白质而非图乙中的

磷脂,B错误;图甲中②与细胞的选择吸收有关,①②可作为气味分子的受体并完成信息的传递,C正确;将图乙平展在水面上,a为亲水的头部,b为疏水的尾部,故a部分与水面接触,D正确。考点: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11.下列关于高

倍显微镜的使用,正确的是()A.因为藓类的叶片大而且厚,在高倍物镜下容易找到叶绿体B.在低倍物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即可换高倍物镜C.在高倍物镜下,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到物像清晰D.为了使高倍物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较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

【答案】D【解析】【分析】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流程: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可见。【详解】A、高倍物镜

下视野范围较小,不容易找到叶绿体。应该先用低倍镜找到叶绿体并移到视野的中央,然后再使用高倍镜观察,A错误;B、在低倍物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并移到视野的中央,然后才能转换到高倍物镜,B错误;C、换成高倍物镜后,不能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可以用细准焦螺旋

调到物像清晰,C错误;D、为了使高倍物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较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增加进光量,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显微镜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了解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步骤。12.“结构和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

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可扩大生物膜面积,为酶提供附着位点B.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有利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高效进行C.核膜上具有核孔,有利于实现核质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D.有氧呼吸酶全部分布于线粒体中,有利于提高有氧呼吸的速率【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细胞结构与功能

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结合细胞器的结构及功能进行考察,难度不大,但需要对相应知识进行识记,并会综合理解运用.【详解】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可扩大生物膜面积,为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酶提供附着位点,A正确;细胞内的生物膜把

各种细胞器分隔开,有利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高效进行,B正确;核膜上具有核孔,有利于实现核质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C正确;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因此与其有关的酶分布于细胞质基质中,D错误.13.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膜指的是生物体内所有的膜B.生物膜上能消耗ATP,但

不合成ATPC.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含量和种类不会发生变化D.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具有催化、运输和识别等功能【答案】D【解析】【分析】1、生物膜的主要成分: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的糖类。2、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

分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详解】A、生物膜由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组成,A错误;B、生物膜上能消耗ATP,也能合成ATP(叶绿体类囊体薄膜),B错误;C、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含量和种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改变,C错误;D、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具有催化(线粒体内膜上

的酶)、运输(载体蛋白)和识别(受体)等功能,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膜的成分、结构特点和功能,需要考生结合教材的知识识记。14.下列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提取剂无水乙醇可以多加一些以保证色素被充分溶解B.利用层析液提取叶绿

素时要注意不能在通风条件下进行C.画滤液细线时应连续多次画线,可以使色素分离得更明显D.距离剪角一端最近的是呈黄绿色的叶绿素b,其含量一般比叶绿素a少【答案】D【解析】【分析】1、色素提取和分离过程中几种化学物质的作用:(1)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可溶解绿叶中的色素。(2)层析液用于分离色

素。(3)二氧化硅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充分。(4)碳酸钙可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2、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详解】A、无水乙醇的量过多,会使色素的浓度降低,影响色素的分离,A错误;B、层析液的作用是分离叶绿素,层析液中

挥发性物质有毒,所以为避免过多吸入层析液中挥发性物质,实验应在通风条件下进行,B错误;C、画滤液细线时,等上次滤液线吹干以后,再画一次,重复画2-3次,不能连续划线,防止滤液线变粗,会导致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重叠,C错误;D、距离剪角一端最

近的是呈叶绿素b,因为其溶解度最低,呈黄绿色,其含量一般比叶绿素a少,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考生需要掌握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材料是否合理、实验选用的试剂及试剂的用法和作用、实验现象及解释、实验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15.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高尔基体的作用是把蛋白质运送到细胞外B.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C.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D.液泡中的色素,使得植物的花、果实等有各种颜色

【答案】A【解析】【分析】1、高尔基体:单膜囊状结构,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形成有关。2、溶酶体内含有许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系

统”。3、液泡:主要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液泡内有细胞液。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详解】A、在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在动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A错误;B、溶酶体内含有许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B正确;C、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C正确;D、液泡中有各种色素(花青素),使得植物的花、果实和叶有各种颜色,D正确。故

选A。【点睛】本题考查溶酶体、叶绿体、高尔基体和液泡的功能,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即可。16.主动运输消耗的能量可来自ATP或离子电化学梯度等。如图为Na+、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关于图中物质跨

膜运输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A.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不需耗能的主动运输B.Na+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是需要消耗ATP的主动运输C.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与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相伴随D.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以及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到组织液均为被动运输【答案】A【解

析】【详解】A、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B、Na+从上皮细胞→组织液,是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属于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B正确;C、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属于主动运输,所需

要的能量由Na+从肠腔运输到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提供,因此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与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相伴随,C正确;D、Na+从肠腔→上皮细胞、葡萄糖从上皮细胞→组织液,都是高浓度进入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均为被动运输,D正确。

故选A。【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解题关键能识记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特点,能根据图中信息准确判断葡萄糖和钠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17.将生鸡蛋的大头保持死膜完好去掉蛋壳,小头开

个小孔让蛋清和蛋黄流出。将蛋壳内灌入质量浓度为15%的蔗糖溶液,然后放在烧杯的清水中并用铅笔在外壳与水面接触位置标上一条线(吃水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鸡蛋壳膜相当于渗透装置中的半透膜B.半小时后吃水线低于烧杯的水面是由于清水渗入蛋壳所致C.半小时后蔗糖

溶液的浓度下降了D.若将清水换为质量浓度为15%的NaCl溶液,则蛋壳在水中的位置不变【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生鸡蛋壳膜具有半透膜的特性,蔗糖分子不能通过。当生鸡蛋壳膜内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壳膜外的水分就透过壳膜进入到卵壳膜内的蔗糖溶液中;若壳膜内

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卵壳内的水就透过壳膜进入到壳膜外的溶液中。【详解】A、本实验中相当于渗透装置中的半透膜的是鸡蛋壳膜,A正确;B、蛋壳内为15%的蔗糖溶液,单位时间内进入蛋壳膜的水分子多于从蛋壳膜外出的水分子,导致蛋壳下沉,半小时后吃水线低于

烧杯的水面是由于清水渗入蛋壳所致,B正确;C、清水会透过蛋壳膜进入鸡蛋内,导致蔗糖溶液浓度降低,C正确;D、若将清水换为15%的NaCl溶液,由于壳膜内的溶液渗透压小于外界溶液的渗透压,壳膜内的水就透过壳膜进入到壳膜外,导致蛋壳上浮,由N

a+和Cl-都可以通过半透膜,因此半透膜两侧的浓度差很快消失,壳膜外的水就透过壳膜进入到壳膜内,导致蛋壳下沉,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结合图示,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关键是要理解渗透作用的实质,将

这个装置理解成渗透装置即可解答。18.下列是有关酶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斯帕兰札尼将肉块放入金属笼内,然后让鹰吞下去,一段时间后,笼内肉块消失了,这个实验说明了胃具有物理性消化的作用B.在“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

”实验中,可通过检测是否有还原性糖产生来说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C.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加热、Fe3+和过氧化氢酶促使过氧化氢分解的原因都是降低了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活化能D.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先将淀粉液与淀粉

酶液混合后,再分别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5分钟【答案】B【解析】【分析】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2、酶的生理作用是催化。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酶的

作用条件较温和。3、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4、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如0℃左右时,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

性可以升高。【详解】A.斯帕兰札尼将肉块放入金属笼内,然后让鹰吞下去,一段时间后,笼内肉块消失了,这个实验说明了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A错误;B.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产物都是还原糖,因此在“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中,可通过检测是否有还原糖产

生来说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B正确;C.酶有高效性,在“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催化效率”实验中,用滴加过肝脏研磨液的滴管来滴加氯化铁溶液,滴管上残留的过氧化氢酶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C错误;D.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

验中,关键步骤是先将淀粉液和淀粉酶液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保温5分钟,然后将同一温度保温下的淀粉液与淀粉酶液混合,D错误;故选B。19.下图是ATP的结构式,图中A、B、C表示构成ATP分子的物质,①~④表示连接各小分子的化学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A代表腺苷,ATP的元素组成与RNA的元素组

成相同B.少数酶中也可能含有A、B、CC.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转变为酒精的过程中伴随有ATP的合成D.代谢越旺盛的细胞,②的水解和形成速率越快【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A表示腺嘌呤,B表示核糖,C表示磷酸,①表示磷酸二酯键,②表示普通化学键,③④表示高能磷酸键,

其中④很容易断裂和重新形成。【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A表示腺嘌呤,A错误;B、少数酶的化学本质是RNA,RNA的组成成分中含有腺嘌呤、核糖和磷酸,B正确;C、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转变为酒精的过程没有能量的释放,因此不会有ATP的合成,C

错误;D、代谢越旺盛的细胞,④的水解和形成速率越快,D错误。故选B。20.下列有关生物教材中“支架”或“骨架”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糖链B.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C.细胞膜的基本支架由蛋白质和磷脂组成D.脱氧核糖和碱基交替连接构成DN

A分子的基本骨架【答案】B【解析】生物大分子是由单体构成,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A错误;细胞骨架具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B正

确;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C错误;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而碱基排列在内侧,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内的“支架“或“骨架“等易混淆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关键能准确识记教材中出现的物质或结构的“支架”或“骨架”。21.下列物质不

能再被水解的是()A.蛋白质B.腺苷三磷酸C.核酸D.葡萄糖【答案】D【解析】【分析】1、蛋白质、多糖、核酸都属于多聚体,都能被水解成相应的单体。2、单糖是不能再被水解的糖。【详解】A、蛋白质是多聚体,可被水解成氨基酸,A错误;B、腺苷三磷酸(ATP)可被水解成ADP和

Pi,而且还可以被进一步水解,B错误;C、核酸可以被水解成核苷酸,还可以继续呗水解成五碳糖、磷酸和含氮碱基,C错误;D、葡萄糖是单糖,不能被再水解,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合物,要求考生识记多聚体和单体

的概念,能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准确的判断。22.假设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时分解的底物只有葡础糖,且无氧呼吸方式为发酵。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若只释放CO2,不消耗O2,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B.若既不吸收O2同时也不释放CO2,

则该细胞可能已经死亡C.若CO2的释放量多于O2的吸收量,则无氧呼吸速率大于有氧呼吸速率D.若CO2的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答案】C【解析】【分析】同种类的生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呼吸作用方式不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萌发的种

子有氧呼吸反应式:61262222CHO+6HO+6O6CO12HO⎯++⎯→酶大量能量;萌发的种子无氧呼吸反应式:6126252CHO2CHOH2CO酶少量能量++⎯⎯→【详解】A、若细胞只释放CO2,不消耗O2,说明只进行产物是酒精和CO2的无氧呼吸,A正确;B、若既

不吸收O2同时也不释放CO2,则该细胞可能己经死亡,B正确;C、细胞进行有氧呼吸释放的CO2等于O2的吸收量,若CO2的释放量多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产物是酒精和CO2的无氧呼吸,但不能确定无氧呼吸速率大于

有氧呼吸速率,C错误;D、由于呼吸时分解的底物只有葡萄糖,若CO2的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有氧呼吸和两种无氧呼吸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考生要能够根

据方程式中的相关物质的比例进行解答。23.下列叙述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A.蔬菜在低氧、干燥、低温的环境中,可延长保鲜时间B.淀粉经发酵可产生酒精,是通过乳酸菌的厌氧呼吸实现的C.跑步时,人体所需能量主要由无氧呼吸提供D.放能反应一般与ATP合成相联系,吸能反

应一般伴随ATP的水解【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呼吸应用:1、用透气纱布或“创可贴”包扎伤口:增加通气量,抑制破伤风杆菌的无氧呼吸。2、酿酒时:早期通气--促进酵母菌有氧呼吸,利于菌种繁殖;后期密封发酵罐--促进酵母菌无氧呼吸,利于产生酒精。3、食醋、味精制作:向发酵罐中通入

无菌空气,促进醋酸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进行有氧呼吸。4、土壤松土,促进根细胞呼吸作用,有利于主动运输,为矿质元素吸收供应能量。5、稻田定期排水:抑制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防止细胞酒精中毒,烂根死亡。6、提倡慢跑:促进肌细胞有氧呼吸,防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肌肉酸胀。

特别注意:1、储存粮食的条件:低温、低氧、干燥,以抑制细胞呼吸。2、果蔬保鲜的条件:低温(零上低温)、低氧(注意不是无氧)、保持一定的湿度。【详解】A、蔬菜在低氧、适宜湿度、零上低温的环境中,可延长保鲜时间,A错误;B、淀粉经发酵可产生酒精,

是通过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实现,而乳酸菌的无氧呼吸只产生乳酸,B错误;C、人属于需氧生物,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氧气,在剧烈运动时,人体仍然以有氧呼吸为主获取能量,只有部分细胞因缺氧而进行无氧呼吸,C错误;D、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由A

TP水解提供能量,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呼吸的应用方面的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呼吸的过程及产物,理解有氧呼吸、无氧呼吸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24.如图为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结构A中的能量变

化是光能转变为ATP和NADPH中的化学能B.供给14CO2,放射性出现的顺序为CO2→C3→甲C.结构A释放的氧气可进入线粒体中D.如果突然停止CO2的供应,则短时间内C3的含量将会增加【答案】D【解析】【分析】叶绿体是由外膜、内膜

、基质和基粒组成的,每个基粒都有一个个圆饼状的囊状结构堆叠而成的类囊体A,光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是在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的,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是在叶绿体内的基质B中进行的。【详解】A、结构A类囊体膜中的光反应能量变化是光能转变为A

TP和NADPH中的化学能,A正确;B、图中甲表示(CH2O),根据暗反应过程可知,暗反应中供给14CO2放射性出现的顺序为CO2→C3→甲(CH2O),B正确;C、类囊体薄膜上释放的氧气可以进入线粒体参与呼吸作用,C正确;D、如果突然停止CO2的供应,将导致暗反应中CO2的固定

减弱,导致C3含量减少,D错误。故选D。【点睛】考查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识记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进行D选项的分析。25.为了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某同学将实验材料和用具按如图所示安装好。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

、乙两组中的澄清石灰水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代替B.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是为了吸收空气中的C02C.该实验为对照实验,其中甲组为实验组,而乙组为对照组D.乙组中B瓶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耗尽瓶中的02以形成无氧环境【答

案】C【解析】【分析】甲装置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乙装置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详解】澄清石灰水和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均可用于检测二氧化碳,A正确;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B正确;该实验为对比实验,两组均为实验组,C

错误;乙装置是模拟的无氧环境,故需要封口放置一段时间耗尽氧气,D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26.如图表示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其中abde代表小分子,ABE代表不同的生物大分子,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E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则E是_________,其在人体中主要分布于肝

脏细胞和_________细胞。(2)物质d是_________,若F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与E相比,氧的含量_________(高或低)。(3)若图中的“某细胞结构”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则可推测a为_________,在细胞分裂间期中该细胞结构的名称为__

_______,物质b的名称是_________,图中的?是指_________元素。若某种B分子由n个b(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形成的两条链组成,则该B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_________。【答案】(1).糖原(2).肌肉(3).雌激素(4

).低(5).脱氧核苷酸(6).染色质(7).氨基酸(8).N(9).mn-18(n-2)【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bde小分子分别表示核苷酸、氨基酸、性激素、葡萄糖;ABEF生物大分子分别表示核酸、蛋白质

、糖原或淀粉、脂肪。【详解】(1)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有淀粉和糖原,其中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所以E是糖原,分布在人体的肝脏细胞和肌肉细胞,分别为肝糖原和肌糖原。(2)能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激发并维持雌性第二性征的是雌激素

,F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则是脂肪,E是多糖,F的氧含量低,碳氢比例较高。(3)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A是DNA,a是脱氧核苷酸,在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以染色质的形式存在;

物质b是组成B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所以b是氨基酸,组成氨基酸的元素C、H、O、N,所以“?”是N;若某种蛋白质分子由n个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形成的两条链组成,则该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

质量一脱去水分子数×18=mn-18(n-2)。【点睛】本题结合物质构成图,考查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的相关知识,识别图中各字母所代表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难点是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计算方法。27.图1表示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a、b、c表示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图2表示分

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的过程。请据图回答:(1)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是因为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图1中[]____________。(2)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中均有与图1相似的结构,但执行的具体功能却有很大区别,其主要原因在于膜结构中的__________的种类和数量不同。(3

)细胞质基质存在于图1中的__________(填“I”或“Ⅱ”)侧,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4)图2中物质X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图2中没有膜结构的是__________(写字母

)。(5)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其依赖于细胞膜的__________的结构特点。某分泌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糖蛋白)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__________的功能。【答案】(1).B磷脂双分子层(2).蛋白质(3).Ⅱ(4).由于D是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外侧(5).(6).a(7).流动性(8).信息交流【解析】【分析】分析题图1:A是蛋白质,B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D是糖蛋白,

分布在细胞膜外侧;a表示物质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b表示物质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c表示物质通过主动运输排出细胞。分析题图2:该图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物质X是分泌蛋白合成的原料,为氨基酸,a是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的场所,是核糖体,b、c是对肽链进行加工的场所,是内质网和高

尔基体。【详解】(1)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B磷脂双分子层。(2)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所以不同结构功能不同,是因为膜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3)由于D是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外侧,所以细胞质基质在Ⅱ侧。(2)X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图2中没有膜结构的是核糖体a。(5)分泌蛋白的

分泌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分泌蛋白质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糖蛋白)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物质跨膜运输等知识要点,识记相关的知识,综合性较强,需

要考升综合识记。28.如图所示:甲图是细胞呼吸示意图,乙图是某细胞器结构示意图,丙图为光照强度与水稻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请回答:(1)图甲中A是_________,其产生部位为____________。(2)水参与图甲中第④阶段的

反应,该过程发生在乙图中的_________(填图中字母)处。(3)苹果贮藏久了,会有酒味产生,其原因是发生了图甲中_________过程;粮食贮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__。(4)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场所为_________

,其上的光合色素主要吸收_________光。(5)图丙B点时,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_(填“>”或“=”或“<”)细胞呼吸速率。BC段限制该植物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_。(6)夏日晴天中午12:00时叶片的光合速率明显下降,原因是进入叶

肉细胞的_________(填“O2”或“CO2”)不足。【答案】(1).丙酮酸(和[H])(2).细胞质基质(3).b(4).①③(5).粮食在贮藏过程中进行有氧呼吸生成了水(6).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7).红光和蓝紫(8).=(9).光照强度(10).CO2【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甲:①为葡萄糖分解丙酮酸和[H]的过程,是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②是丙酮酸和[H]分解为乳酸的过程,属于乳酸发酵的第二阶段;③是丙酮酸和[H]分解为乙醇

和CO2的过程,属于无氧呼吸(酒精发酵)的第二阶段;④为丙酮酸彻底分解为CO2的过程,属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⑤是[H]与氧结合生成水的过程,属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图乙中a为线粒体外膜,b为线粒体基质,c为线粒体内膜;图丙中曲线表示光照强度对水稻净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AB段由

于光照强度较弱,水稻的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B点时,水稻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和呼吸作用强度,即光补偿点;B点以后,水稻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其中C点时,水稻达到最大光合作用强度,即光饱和点。【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甲中A为细胞呼吸第一

阶段中葡萄糖分解产生的丙酮酸(和[H]),发生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2)水参与图甲中有氧呼吸第二阶段(④)的反应,发生在乙图中的线粒体基质(b)处。(3)苹果储存久了,会闻到酒味,是因为苹果细胞进行了酒精发酵包括: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酒精发酵

的第二阶段,即在无氧条件下进行了图中①③过程。粮食贮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是因为粮食在贮藏过程中进行有氧呼吸生成了水。(4)光反应的场所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光合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5)B点时,水稻既不吸收CO2,也不释放CO2,所以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BC段没

有达到光饱和,所以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6)夏日晴天中午12:00时叶片的光合速率明显下降,原因是植物出现了光合午休现象,叶片部分气孔关闭,进入叶肉细胞的CO2不足造成的。【点睛】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关知识,难点是理解总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29.

将同一红色月季花瓣制成两组相同的临时装片,分别浸润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测得液泡直径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1)乙溶液的浓度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月季花瓣细胞液的浓度;2~6min乙溶液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_________。(2)图2中能代表氧气转运方式的是

_________(填字母)。能代表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离子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影响其吸收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3)若图3为实验中加清水后观察到的,此时细胞

处于_________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_________,细胞内滲透压逐渐_________。若把该细胞浸入低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现细胞液泡体积在增大。当液泡体积不再增大时,细胞液浓度是否一定和外界溶液浓度相等?_________。

【答案】(1).大于(2).增强(3).a(4).b(5).温度(6).氧气浓度(7).质壁分离复原(8).减弱(9).减小(10).因为细胞壁对原生质层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故细胞不会无限吸水,液泡体积不会一直增大,这时细

胞液浓度是不一定和外界溶液的浓度相等,可能相等,也可能大于外界溶液。【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1:处于乙溶液中的红色月季花瓣细胞,液泡的直径逐渐减小,说明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因此乙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处于甲溶液中的红色月季花瓣

细胞的液泡直径先减小,然后增加,说明细胞处于甲溶液中先发生质壁分离,然后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该过程中细胞先失水,然后又吸水,同时也说明了甲溶液中的溶质分子是可以进入红色月季花瓣细胞的。图2:方式a只与浓度有关,且与浓度呈正相关,属于自

由扩散;方式b除了与浓度相关外,还与载体数量有关,属于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了质

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详解】(1)乙溶液中月季花瓣细胞不断失水,说明乙

溶液浓度大于月季花瓣细胞液的浓度,2~6min乙溶液中细胞的液泡直径不断减小,说明细胞在不断失水,则其吸水能力逐渐增强。(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曲线a表示自由扩散,曲线b表示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氧气的转

运方式是自由扩散(a),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离子的是的方式是主动运输(b),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有载体蛋白的数量和能量,而能量由呼吸作用提供,呼吸作用受到外界的温度,氧气浓度的影响。(3)若图3为实验中加清水后观察到的,此时细胞液浓度高于清水

,则细胞处于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中,细胞不断吸水,因此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减弱,细胞渗透压减小。因为细胞壁对原生质层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故细胞不会无限吸水,液泡体积不会一直增大,这时细胞液浓度是不一定和外界溶液的浓度相等,可能相等,也可能大于外界溶

液。【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原理及其现象、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发生的条件,准确判断题(1)图中两种溶液中发生的现象及其原因、题(2)图中两个字母可能代表的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30.下

面的三个图是某研究小组围绕探究H2O2分解条件而获得的实验结果。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图1、2、3所代表的实验中,实验自变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图1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酶的催化作用具有_________________

_。(3)图2曲线b点以后O2产生速率不再变化的最可能原因是反应受________的限制。(4)若图2实验过程中增加过氧化氢酶的含量,请在图2中,利用虚线绘出曲线的变化情况________。(5)能否以H2O2为材料来探究温度对H2O2酶活性的影响?________,原因是___

______________。【答案】(1).催化剂种类(2).H2O2浓度(3).温度(4).高效性(5).过氧化氢酶的数量(6).(7).不能(8).H2O2在加热条件下会分解【解析】【分析】分析图一: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催

化剂的种类,即过氧化氢酶和Fe3+,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高于Fe3+。分析图二: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低温(H2O2)浓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H2O2浓度的升高,酶促反应速率加快,但最终趋于平衡。分析图三: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而且曲线先下降然后再上升。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中,在最适温度前,随着温度的

增大,酶促反应速率逐渐加快;达到最适温度后,酶促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值;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的增大,酶促反应速率逐渐减慢。【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一、二、三所代表的实验的自变量依次为催化剂种类、H2O2浓度、温度。(2)由图一可以看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明显高于

Fe3+,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3)图二曲线B点以后,随着H2O2浓度的升高,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加快,最可能原因是过氧化氢酶的数量有限。(4)增加过氧化氢酶的含量,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因此其曲线比原来的曲线高,如下图:(5)因为H2O2在加热条件下会分解

,所有不能以H2O2为材料来探究温度对H2O2酶活性的影响。【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与酶相关的探究实验,准确分析曲线图是解决此类试题的关键。要求学生能结合所学的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准确判断同一条曲线中不同区段的影响因

素,或条件改变后曲线的走向。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21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