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专题03 《红烛》:鉴赏诗歌(咏物诗)事物形象(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对接高考之教材中的考点(统编版必修上册).pptx,共(77)页,5.384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0ebcc46f94a4e06e66d92094a799d3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鉴赏诗歌事物形象(咏物诗)《红烛》教材中的考点:教材典例《红烛》中咏物的艺术方法红烛闻一多知人论世了解闻一多写作意图闻一多简介闻一多(1899—1946),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
和学者。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1932年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1937年7月随校迁往昆明,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
务暗杀。主要作品:1923年9月7日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1948年上海开明书店出版了《闻一多全集》(1一4册)。1993年12月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闻一多全集》。作品简介红烛本意是火红的蜡烛,喜庆的象征。《红烛》是中国现代著名诗集,闻一多的第一部诗
作。1923年9月7日出版。初版本收六十二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收一百零三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或抒发诗人的爱国之情,或批判封建统治下的黑暗,或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或描绘自然的美景。构思精巧,想象奇新,语言形象生动。红烛也是火鹤
的别名。这首诗写于1923年。诗人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就写下了这首名诗《红烛》,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题目释义:红烛:红色的蜡烛,多用于喜庆,如寿星像前,洞房内。“红烛”化用自李商隐的“蜡炬成灰泪始
干”诗句,其本义是火红的蜡烛。闻一多的诗用“红烛”来比喻自己甘愿为祖国自我牺牲的奉献精神。创作背景1922年,闻一多赴美留学,先是专心作画,初有成就。然而,仍念念不忘对文学的深情,加上寂寞的异国生活和消魂的思乡之情,激发了他的创作冲动,创作
了大量爱国诗篇。1923年,闻一多第一部诗集《红烛》经郭沫若、成仿吾介绍,由泰东书局出版。1923年,闻一多在美国,与美国科罗拉多学院中国同学会合影。(后排右起第二人为闻一多)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1923年。诗人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
和诗作成就时,写下了这首名诗《红烛》,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其时,诗人身在远离祖国的大洋彼岸,这个被五四运动的洪流冲激过的、从“世家望族、书香门第”里挣脱的书生,与当时千千万万的青年知识分子一样,面临历史的选择,思考着人生和自我的价值。一颗赤子之心跳荡在他的胸腔,迸发出炽烈的
爱国热情。位卑未敢忘忧国,一介书生又何辞?尽管当时他的追求常常与痛苦、失望相伴,一度还曾陷入迷惘,但是,诗人的真诚、耿直却是毋庸置疑的,这在《红烛》诗中是有充分体现的。“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歌舞和竞赛,有力猛如虎。你
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1946年7月21日,西南联大校友会召开闻一多先生的追悼会,朱自清先生出席并写下了上面的诗句。教材典例《红烛》所使用的艺术手法《红烛》作为咏物诗所用的艺术手法
咏物诗往往用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对比衬托、借物喻人等手法来表达思想情感。诗人情感的变化过程四扬三抑第1节:赞叹红烛的“红”——扬第2节:困惑于红烛的自焚——抑第3节:振奋于红烛的创造能量——扬第4节:追问红烛的伤心流泪——抑第5-7节:欣喜于红烛的伟绩
——扬第8节:掂量灰心与创造的份量——抑第9节:红烛精神的总结——扬诗人面对红烛,心绪起伏,或惊叹赞美,或惊疑发问,或自求解答,诗情的流动形成起伏的波澜,诗篇的节奏抑扬顿挫,形象鲜明而又饱含哲理。借物(红烛)抒情:诗人
“四扬三抑”来表达波澜起伏的情感。深入探究1.这首诗的抒情脉络是怎样的?本诗共9节。开头一切着眼于红烛的颜色,将红烛精神集中在一个“红”字上面,凸显了红烛的总体形象,由红烛形象即可联想到诗人自身,“物”与“我”就完
全交融起来。最后一节归结到“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样一个哲理,将红烛精神归结到一种彻底奉献的人生哲学,也就表明了自己的人生宗旨。这首诗把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诗“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诗的主体部分就是
扣住“灰”与“泪”分两层来展开抒情的。全诗以诗人对“红烛”心迹的交流为线索,用问答的形式展开诗意、抒发诗情,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求索的过程和结果。2.诗人由红烛联想到诗人的心,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用红烛与诗人的心相比有什么深刻含义?相似
点:二者表面上有相同的颜色——“红烛”与诗人的赤子之心均为红色;实际上都具有奉献精神——红烛燃烧自己,照亮黑暗的世界,拥有赤子之心的诗人希望自己能为祖国无私奉献、不惜牺牲。深刻含义:诗人以物化的红烛表现自己的拳拳赤子之心,通过隐喻的笔法描写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内
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扎,无私奉献、唤醒民众的热情,从侧面抒发了诗人火热的爱国情感,凸显了诗人献身祖国、敢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借物(红烛)喻人(诗人)3.对于红烛的自焚,诗人显然困惑不解:“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诗人产生
这种困惑的原因是什么?最后有没有解除?就一个受到“五四”文化熏陶的现代人而言,产生这样的困惑不足为奇:自我的价值为什么一定要在自我毁灭中去实现呢?个体的独立意义究竟在哪里?故诗人在诗中穷追不舍:“是谁制的蜡──给
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这似乎在暗示,个体的命运又决定于某种外来的力量。那么,自焚不就是某种悲剧性的被迫行为吗?可见,在现代意识的哺育下,诗人的困惑是深刻的,前无古人的。当然,人毕竟生活在“文化”之中,民
族文化既然是中国诗人的胎教,也将在实际创作中影响着他们的思想感情,部分地决定着他们思考的方向,于是,闻一多在思考中认可了蜡烛自焚的现实:“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困惑暂时得到了解除,于是诗人似乎为熊熊燃
烧的红烛所感奋、所启示,从中也看到了自身的形象。“烧吧!烧吧!/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燃烧的“红烛”不再是单纯的自我奉献的象征,不再是有情人的幽长的情愫,它是力量,是英雄,是时代的呐喊。4
.《红烛》一诗的感情节奏抑扬顿挫,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这样的抑扬顿挫大体上经历了七次显著的变化:赞叹红烛的“红”,是扬;困惑于红烛式的自焚,是抑;振奋于红烛创造的能量,是扬;追问红烛的伤心流泪,是抑;欣喜于红烛的
伟绩,是扬;最后,掂量着“灰心”与“创造”各自的分量时,感伤之情又隐隐透出,但全诗的收束却又是昂扬向上的。七次变化,四扬三抑,线索清晰,形成了全诗特有的情绪型节奏。对比衬托5.试分析《红烛》引用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有什么作用。①《红烛》引用李商隐诗句不仅是
因为这句诗概括了全诗的主旨,点出了蜡烛甘愿自我牺牲直至生命终止的高尚品格,更是安排内在情感结构的需要:诗人先知道并接受了“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事实,在心底生出赞叹、困惑、怜悯、认可和歌颂,继而托物言志,更加坚定不移地忠于
自己的理想去献身世人,由此,情感得以建构。②引用李商隐的诗句与全诗结尾所引“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形成呼应,以引用起,以引用终,让诗歌首尾照应、丰润圆满,加上中间部分的赞叹、困惑、感伤等情感,全诗体现出一种起承转合之美。托物言志托物言志红烛伤
心的烛泪红烛的赤诚红烛的自我牺牲精神诗人的赤子之心,纯洁率真,晶明透亮,灼灼发热。对红烛的敬仰。探索人生真谛的思想历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获得的觉悟。红烛的责任诗人自勉自励,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诗人爱国之情,忧国之心
。它能慰藉人间,使痛苦而麻木的世人感到欣慰。诗人光辉人格的写照红烛“红烛”精神的内涵●献身祖国,无私奉献的赤子之心。●红烛烧蜡成灰,为创造光明而彻底自我牺牲。●红烛伤心落泪,为创造光明而忍受被摧残的痛苦。●红烛以“莫问收获,但闻耕耘”
为宗旨,唯愿为世人创造光明。●……6.《红烛》一诗运用独特的抒情方式来抒发深情,试加以分析。①每节诗都以呼告开头。全诗九节,每一节开头都是一声“红烛啊”,诗人对红烛呼告,倾诉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诗人将红烛比拟为人,赋予红烛以人
的思想感情,红烛变成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形象。这样的红烛形象就是一种精神品质的化身,诗人抒情的依托。②诗情流动,波澜起伏。诗人面对红烛,心绪起伏,或惊叹赞美,或扪心自问,或惊疑发问,或自求解答,或劝慰有加,诗情的流动形成起伏的波澜
,诗篇的节奏抑扬顿挫,形象鲜明而又饱含哲理,全诗扣住“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先后三次发问,这三问形成抒情的三个层次,使感情的抒发层层推进。有的问而不答,有的一问两答,有的一问一答,在问问答答中,酣畅淋漓地抒情言志,诗人向读者完全敞开了心扉,把
一颗心交给了读者,让我们在他那热情磅礴、精神焕发的诗句中,为他对祖国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为他那种不顾一切、献身祖国的精神而怦然心动。直接抒情赏析表现手法全诗扣住“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一共问了几次?参考:第
一问: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第二问: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出光来?第三问: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全诗扣住“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先后三次发问,这三问形成抒情的三个层次,使感情的抒发层层推进。有的问而不答,有的一问两答,有的一
问一答,在问问答答中,酣畅淋漓的抒情言志,诗人向读者完全敞开了心扉,把一颗心交给了读者,让我们在他那热情磅礴,精神焕发的诗句中,为他对祖国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为他那种献身祖国一切在所不惜的精神而怦然心动。呼告探究主旨:《红烛》是
诗人内心的真实剖白。诗人将自己比作红烛,更要用那微弱的光和热来照亮险恶的前途,去烧迫使人的迷梦,捣破禁锢着人们灵魂的监狱,为人间培养出“慰藉的花儿”和“快乐的种子”。诗人通过红烛这一意象,表现了自己的赤诚之心和奉
献精神,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前途的执着追求和献身祖国的抱负。全诗九节,每一节开头都是一声“红烛啊”,这是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这是反复呼告的修辞方法,局部复沓吟咏,形成诗节的排比,便于倾诉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赋予红烛以人的思想感情,成为诗人抒情的依托。表现手法小结:采用拟人化、呼告、反复、托物言志的
手法。烛之色(“红”)烛之灰烛之光烛之责烛之泪烛之魂蜡炬成灰泪始干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红烛》行文脉络赞惑颂勉思慰“红烛”形象闻一多塑造“红烛”形象解读内容1.荧荧红烛真赤诚,灼灼发光又发热。2—3.红烛烧蜡成灰,放出光明。4.红烛烧掉一个死寂、禁锢
的世界。5—7.红烛着急才流泪。8—9.为了创造光明,便要灰心流泪。细读探究,梳理“红烛”形象诗人笔下的“红烛”形象红烛为何燃烧成灰?红烛为何伤心落泪?红烛燃烧自己有何心愿?——为创造光明而彻底的自我牺牲——为创造光明而忍受被摧残的痛苦——唯愿为世人创造光明。诗人光辉人格
的写照情感递进。先后三次发问形成抒情的三个层次,层层推进。最后,深情表达对祖国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读来让人怦然心动。【导言】古诗词中常见灯烛的意象,那不同的情境下,不同的诗人,在不同的情绪情感中所选取的烛火所包含的含义又有什么区别呢?我
们在此做一总结。◼泣血的烛泪是无限思念的延长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解读:“烛泪”是李商隐相思诗中具有特殊意义的象征语汇,是诗人心中无限思念的延长。◼雨夜的烛光是渴望团圆的梦
想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解读:烛光旁,孤影长,相隔天涯两相望,唯有相思长。这雨夜的烛光正是漂泊异乡、归期无望的李商隐对团圆的梦想。◼暖艳的红烛是对良辰美景的追
忆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解读:颈联再忆昨夜情形,“春酒暖”“蜡灯红”的温煦氛围,更增怀想之情。◼恍惚的烛影是心事难圆的象征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解读:暗淡的烛影寄托着诗人孤寂凄冷之情,寄托着诗人寥落不遇的身世之感。他所感受的痛苦是人生根本性的痛苦。所以,以烛影象征心事难圆的无奈,是很恰当的。考点分析鉴赏咏物诗古人很喜欢咏物,仅《全唐诗
》已存6021首,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概念介绍所谓咏物诗,概括来
说,就是以“物”为吟咏对象的诗歌,这类诗歌由咏物这一写法而得名。关于“咏”,《说文解字》说:“咏,歌也。”咏可以由“歌”引申为“吟咏”。咏物诗就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诗人的思想。咏物诗的类型托物言志这类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
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咏物诗的类型借物抒情这类咏物诗,托物寓意,借题发挥,作者往往或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不第后赋菊唐五代·黄巢待到秋来九月
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注:领导了声势浩大的唐末农民起义,起义历时九年,给予唐王朝以致命的打击,后兵败自杀。画菊南宋·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注: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曾应试博学宏词科。宋亡后,他改字忆翁,号所南,
以示不忘故国。他善画墨兰,宋亡后画兰都不画土,人问其故,答曰:“地为人夺去,汝犹不知耶?”黄巢:义军领袖的王霸之气郑思肖:忠于故国的志士情怀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猜一物)来之不易—千
锤百炼造就人才临难不惧,处变不惊—不畏艰险甘愿献身—不怕牺牲,视死如归一语双关—志向、理想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简析】:这首诗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
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注释】:三秋:晚秋,指农历九月。二月:早春,农历二月。(猜一自然现象)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注]: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
他长期沉沦下僚。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⑴试析“曾逐东风拂舞筵”中“逐”字的精妙之处。●“逐”字写柳枝追逐春风,运用拟人手法,变被动为主动,写出了柳条的蓬勃生机。曾逐东风
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注]: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⑵试析这首诗对比的表现手法。●前两句写春日之柳追逐东风,在繁花似
锦的春日,在热闹非凡的乐游苑的舞筵上,与舞女翩翩起舞;后两句写秋日之柳,清秋斜阳,秋蝉哀鸣,何等萧条凄凉。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出秋日之柳的衰落,表现出作者对秋日之柳的悲叹之情。●⑶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自伤迟暮,自叹身世。(表达作者
壮志难酬、命途多舛的悲凉心境。)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柳(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杨柳枝词(白居易)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试比较两诗表现手法思想内容。李诗用了比拟和对比手法,白诗
用了比喻。李诗借经历今昔荣枯悬殊变化的秋柳,自伤迟暮,自叹身世;白诗写出对人才被埋没的感慨。花影苏东坡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猜一物的非物质形象)瑤台上有重重叠叠的花影,
我叫书童扫了好几次,花影总是扫不掉。刚才太阳下山,才把花影带走,明月却又把它送回來了。概念:描写客观的“物”,细致刻划其色彩与形态,借以抒怀兴感,托物言志。“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体物肖形,传
神写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刘熙载《艺概》“不离不即”,就是既要切合于物,又要在咏物中表现作者的情思。特点:1、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曲尽其妙]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3、
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4、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咏物诗分类咏物诗1纯为写景:描摹传神,有警句林逋《山园小梅》、贺知章《咏柳》、刘禹锡《赏牡丹》2别有
寄托,托物言志李商隐《柳》3借物讽喻来鹄《云》、杜牧《早雁》咏物诗的思想感情1、单纯表达诗人的喜好和兴趣,咏叹事物的美好2、表现诗人高尚情操3、抒发自身的愁情幽愤4、表达诗人的人生理想或愿望5、讽刺时代
或社会上丑恶的人性或现象1、单纯表达诗人的喜好和兴趣,咏叹事物的美好菊花.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2、表现诗人高尚情操竹石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
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3、抒发自身的愁情幽愤柳.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4、表达诗人的人生理想或愿望白云泉白居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
波浪向人间。5、讽刺时代或社会上丑恶的人性或现象官仓鼠.曹邺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咏物诗的思想感情喜爱高洁讽喻幽愤理想建功立业、远大抱负;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思念故乡、凄苦孤寂;不慕权贵、高洁正直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咏物诗常见的手法咏物诗常见的手法●整首:●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就是诗人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或感情融于某种具体事物,就是物与志的结合。所以,只要是咏物诗,肯定会用到这种手法。●局部
:●比喻,写物的特征时使用比喻往往更形象生动。“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眼中,高高的柳树像碧玉装扮成,万千条柳枝都垂下绿色的丝条;“垂緌引清露,流响出疏桐”,虞世南看到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像下垂的冠缨,故比作“垂緌”(古人结在领下的帽带下垂部分)。●拟人,常常会使物带上
人的色彩。如:“烈火焚烧若等闲”表现了石灰临难不惧、处变不惊的非凡气度,“粉身碎骨全不怕”表露了石灰甘愿献身的美德;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
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对比、衬托,为了更加突出物本身的特征,常常把所咏之物跟其他物进行对比,或者用其他物来衬托所咏之物。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把梅与混芳尘的桃李
对比,显梅之高洁守志;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郑思肖《画菊》),将独立疏离的菊花和丛中百花作对比,突出菊花自甘寂寞。有时,还会把物本身不同时期的情状进行对比,如李商隐的《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
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把春日之柳和秋日之柳进行了对比,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出秋日之柳的衰落,表现出作者对秋日之柳的悲叹之情。咏物诗常见的手法●环境烘托,写到物生长的外部环境往往就是用环境来物的品质。如: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以冰雪林烘托梅,突出梅的坚毅耐寒;“大雪压
青松,青松挺且直。”用大雪来烘托青松。●以上几种手法很多咏物诗都会用到,但绝对不是所有的咏物诗都会用到,也不是所有的咏物诗都仅仅只有这几种手法。●中国是诗的国度。千百年来,诗坛上涌现出千百为杰出的诗人和不计其数的优秀作品。而咏物诗则以它独特的、
不可抗拒的魅力吸引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只有走进咏物诗,才能感受到诗歌美丽的文字中流淌出的悠长韵味;只有走进咏物诗,才能感受到诗歌优美的词句中蕴含的深沉魅力。学以致用子规子规顾况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子规:长年啼血哀鸣,使人闻之悲凉。感情:对历代
蒙冤而死之人的同情,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反诘语气由鸟及人(1)诗中所咏“子规”为何物?诗歌中“子规”有什么特点?(2)诗中所寄何情?诗人如何将子规与感情融为一体?此诗开始写杜宇化鸟,题材通俗,接下来以反诘的语气发问,由鸟及人,写出了人世不平,表达了诗人愤
世嫉俗之意,子规与诗人感情融为一体。此诗开始写杜宇化鸟,题材通俗,接下来以反诘的语气发问,由鸟及人,写出了人世不平,表达了诗人愤世嫉俗之意,子规与诗人感情融为一体。(子规:又叫杜鹃、杜宇、怨鸟。传说周时蜀国国君,后被迫逊位,死后魂魄化为子规鸟。)啼声悲哀。葡萄葡萄韩愈
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托物言志背景: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好朋友张署的。诗人于贞元十九年十二月被贬阳山县,当时张署也被贬。元和无年二人遇赦同赴江陵待命。诗人在旅途中写下此诗与朋友共勉。葡萄:开始长新枝但并未完全复苏,需要人来多加竹条扶上架子。
感情:表达自己仕途困顿,渴望有人援引的心情。还很柔弱,未完全复苏。杂乱攀附,需要照顾。⑴诗人描绘了葡萄怎样的特点?⑵本诗中“物”与“志”的契合点是那几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志?后两句是“物”与“志”的契合点。希望种葡萄之人能对这株葡萄多加培育,让它结出丰硕果实。表达自己仕途困顿、
渴望有人援引的心情。后两句是“物”与“志”的契合点。希望种葡萄之人能对这株葡萄多加培育,让它结出丰硕果实。表达自己仕途困顿、渴望有人援引的心情。赏牡丹赏牡丹刘禹锡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
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姿容最美,既不过于妖艳,也不过于俗气。感情:喜爱、赞美牡丹。1、侧面烘托2、拟人、比喻(1)这首诗中的牡丹有何特点?(2)这首诗用了哪些艺术手法?(1)烘托手法的运用。写芍药的妖无格和芙蕖的净少情,是为了烘托牡丹,突出了牡丹之美。(
2)比喻、拟人手法。把牡丹喻为国色,赋予芍药、芙蕖以人的性格使物性的花有了人情味,更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牡丹的美。(1)烘托手法的运用。写芍药的妖无格和芙蕖的净少情,是为了烘托牡丹,突出了牡丹之美。(2)比喻
、拟人手法。把牡丹喻为国色,赋予芍药、芙蕖以人的性格使物性的花有了人情味,更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牡丹的美。艳冠群芳。小松双龙松,安徽,黄山,山峰,双龙松,松树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小松:幼时被人们忽略,
长大后才被人们称赞。感情:批判世人目光短浅,不识人才。借松写人托物讽喻批判了世人不识人才、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批判了世人不识人才、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1)本诗写出了小松什么形象特点?(2)
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初时生长于深草蓬蒿之中,不为人注意,最终长成凌云之木。Thankyouforwat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