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精准解析】2021学年高二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docx,共(9)页,74.203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0990c8ac2625dda6ecb695cbe10940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同步课时作业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1.哲学史上的“唯理论”学派的代表认为“感觉给人以欺骗”,也有学派认为“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这两个对立派别的共同错误是()A.混淆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和界限B.否认了感性
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C.否认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D.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相互联系2.为了依法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国务院对取消行政许可项目及制约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涉及的行政法规进行了清理。这主要体现了()A.实践的能动性B.意
识的现实性C.世界的物质性D.规律的客观性3.“剑不试则利钝暗,弓不试则劲挠诬。”下列与这句话蕴含哲理相同的有()①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③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
期④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4.“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一千多年前,诗人李白如此表达了不能登月的惆怅。今天,我们通过航天器传回的图片可以清晰地感受月亮的倩影,千年梦想变为现实。这主
要说明()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B.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C.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D.实践具有客观实在性5.南京农业大学周光宏教授团队,使用第6代猪肌肉干细胞,经过前后20天的培养,研发生产出我国第一块重达5克的肌肉干细胞培养肉。由此可见()A.人能够创造物
质B.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C.规律具有客观性D.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6.毛泽东强调,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正确的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下列关于实践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实践是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②实践是一种直接现
实性的活动③实践是正确思想获得的唯一途径④实践是连接主观和客观的桥梁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历”,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古代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了解太阳运行情况,所以
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的制定印证了()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②认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③理论的认识要高于实践④认识最终要回到实践中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
2019年,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并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为人类不懈探索与和平利用太空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表明()①发挥意识的作用能突破历史条件的限制
②先进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③通过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才是真理性的认识④和平利用太空是人类探月的目的之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9.“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这句谚语的哲学寓意是()A.实践出知识,知识必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得到发展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影
响着实践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0.狼曾经是令人憎恶和害怕的,人们主张把狼赶尽杀绝。但一些地方由于狼群消失,某些动物种群迅速繁衍,导致植被过度消耗,生态失衡,人类生存环
境恶化。现在,人们对狼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不少国家实施了“引狼入室”计划,以求保持生态平衡。这一事例说明()①不同认识主体的共识才是真理性认识②解决实践中的新问题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纠正谬误、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④因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认识具有反复性A.①②B.①
③C.②④D.③④11.20世纪70年代,世界上首个新型锂离子电池诞生,但因其使用金属锂作为负极材料,锂的活性使电池存在着爆炸的危险。为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又探索出钴酸锂正极材料和石墨负极材料,极大地
推动了锂离子电池的技术革命。由此可见()A.认识是实践获得成功的前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只要实践就能获得正确的认识D.认识是实践的根本目的12.2019年,国庆70周年大阅兵令世界瞩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功进行了空中、地面、多角度、全景
式、立体化直播,这有赖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该直播是一种实践活动②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延伸人的认识器官③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任务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
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关于如何学习的问题,习总书记给出了具体的进阶之路,概括起来就是“学用结合,知行合一”。教育部在新修订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要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将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和学生活动的主题之中,让学生在体验社会生活及自身的思维活动中
理解理论的旨趣,真正做到“学用结合,知行合一”。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请你运用“实践的特点”谈谈如何做到“学用结合,知行合一”。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不断增加。面对日益严重的垃圾污染问题,垃圾的处理引起
人们高度关注。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填埋、高温堆肥和焚烧等,但会带来二次污染,也有种种技术难题。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目前
,许多发达国家在垃圾分类管理上获得很大成功,上海市自施行《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来,也取得明显成效。结合材料,分析人们处理垃圾的方式变化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道理的。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
:这两个对立派别的共同错误是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不是混淆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和界限,D项符合题意,A项与题意不符。这两个派别一个否定感性认识,一个否定理性认识,共同错误是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不是
否认了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B项与题意不符。材料中的这两个派别并没有否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C项不选。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实践的能动性。为了依法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国务院对取消行政许可项目及制约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涉及的行政
法规进行了清理。这主要体现了实践的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A符合题意;意识不具有现实性,B说法错误;材料不体现世界的物质性和规律的客观性,C、D与题意不符。3.答案:D解析:材料旨在强调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①③符合题意。②强调的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不选。④强调的是规律的客观性,不选。4.答案:A解析:一千多年前李白不能登月,而今天千年梦想变为现实,既说明了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不同的,都受着当时
的历史条件的制约,也说明了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由此可见,A项符合题意;B、C两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D项错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5.答案:B解析:A.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人不能创造物质,故A项错误;B.材料中“使用第6代猪肌肉干细胞,经过前后2
0天的培养,研发生产出我国第一块重达5克的肌肉干细胞培养肉”,说明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故B项正确;C.规律具有客观性,但材料强调的是实践活动具有能
动性,故C项错误;D.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但材料强调的是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故D项错误。6.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实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①错误。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是
连接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②④正确。实践是正确思想获得的唯一来源,③错误。7.答案:B解析:农业需要了解太阳运行情况,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表明认识产生于实
践的需要,①符合题意。“二十四节气”的制定是为了指导农事,表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最终要回到实践中去,④符合题意。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认识才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②说法错误。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③错误。8.答案
:D解析:发挥意识的作用不能突破历史条件的限制,①错误。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才揭开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说明先进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②符合题意。通过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不一定都是真理性的认识,③错误。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为人
类不懈探索与和平利用太空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说明和平利用太空是人类探月的目的之一,④正确。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是知识的母亲”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知识是生活的明灯”强调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B符合题意;A、C、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10.答案:C解析:一些地方由于狼群消失,某些动物种群迅速繁衍,植被遭到过度消耗,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被打破,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人们对狼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不少国家实施了“引狼入室”以求保持生态平衡,说明解决实践中的新问题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具
有反复性,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C。①错误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③错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1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从世界上首个新型锂离子电池存在的问题,到科技的突破,使其爆炸的危险性降低,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中不断产
生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B符合题意。认识是实践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前提,A说法错误。C说法过于绝对,实践活动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通过实践获得的认识不一定都是正确的,排除。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D说法错误。12.答案:A解析: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错误的认识对实践
具有阻碍作用,③错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而不是认识发展的根本任务,④错误。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功进行了空中、地面、多角度、全景式、立体化直播,是一种实践活动,有利于人们全方位观看,①正确。材料表明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延伸人的认识器官,②正确。
13.答案: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从个人和社会的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积极投身实践,切忌主观随意性。②实践具有能动性。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践行正确的价值观。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大胆创新,在实践
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解析:本题考查实践的特点。设问要求运用“实践的特点”从新时代中学生的立场谈如何做到“学用结合,知行合一”。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实践的特点”的知识,属微观考查。其次,注意从哲学角度回答措施类试题要突出方法论分析。然后结合材料中的相关信息分别从实践活动的客观物质
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等特点进行具体分析即可。14.答案:①在传统的垃圾处理过程中,人们日益认识到垃圾污染的严重性及方式的落后,表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带来二次污染以及种种技术难题,促使人们对垃圾分类管理,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发达国家在垃圾分类管理
上获得成功,上海市取得的明显成效,表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垃圾分类管理,有利于促进垃圾资源利用,改善生活环境质量,表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解析:审设问知识范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设问指向人们处理垃圾的方式变化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道理的审材料有效信息在传统的垃圾处
理过程中,人们日益认识到垃圾污染的严重性及方式的落后;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带来二次污染以及种种技术难题,促使人们对垃圾分类管理;发达国家在垃圾分类管理上获得成功,上海市取得的明显成效;垃圾分类管理,有利于促进垃圾资源利用,达到改善生活环境质量的目的和效果考查知识点实践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表现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