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精准解析】2021高考地理湘教版:跟踪训练+选修Ⅰ-3+4+环境污染与防治【高考】.pdf,共(5)页,323.597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083356e75cb6445d4cf2aed719a763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跟踪训练】下图为不同密度防护林对降低风速的效果图。读图,回答1、2题。1.为大范围减弱风力,并做到经
济合理、生态效果好,宜采用的防护林密度是()A.极密B.密C.中密D.稀疏2.下列有关不同地区防护林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工矿区——净化空气、吸烟滞尘B.城市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C.黄土高原——防风固沙、美化环境D.东北平原西部——
降低噪声、保护农田【解析】1选C,2选A。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密度的防护林对降低林区附近风速有较大的差别,但随着范围的扩大,它们的差-2-别越来越小,所以从经济和生态方面考虑,宜采用密度为中密的防护林。第2题,工矿区的大气污染较严重,防护林可以起到净化空气、
吸烟滞尘的作用;城市地区的防护林可以起到降低噪声、美化环境的作用;黄土高原上的防护林可以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东北平原西部的防护林可以起到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下图示意我国某小流域1976~2010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状况。据此完成3、4题。3.1976~2010年,该流域内面积不断减小
且减幅增大的土地利用方式是()A.林地、耕地B.草地、城乡用地C.耕地、草地D.城乡用地、林地4.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状况来看,该流域()A.生态退耕还林增加B.自然灾害类型大量减少C.林业建设占用耕地减少D.退耕还湖面积增加【解析】3选C,4选A。第3题,
由图可知,面积不断减少且减幅增大的土地利用方式是耕地、草地。第4题,根据图中变化可知,耕地、草地呈减少趋势,林地大量增加,与生态退耕还林密切相关,因此自然灾害类型不可能大量减少,林业建设面积增加,挤占大量耕地,水域面积变化不大。-3-5.土壤是农药在环境中的“
贮藏库”与“集散地”,施入农田的农药80%~90%残留于土壤中。农药对土壤的污染,与农药的基本理化性质、施药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以及施药地区农药使用的历史等密切相关。下图为农药对土壤的污染示意图。指出农药
污染土壤的途径并提出减少农药对土壤污染的措施。【解析】根据关系图可知,农药污染土壤的途径主要是喷施直接污染土壤;部分随降水污染土壤;小部分为农作物吸收还田后污染土壤。减少农药污染土壤的措施从根源上应该是减少有害农药的使用,生态治虫;一定要用农药的话多使用低残
留、易分解的农药等。答案:途径:施用农药时直接污染土壤;农药进入大气后,通过大气降水污染土壤;农作物吸收还田后污染土壤。措施:减少有害农药的使用,多使用生物方法控制病虫害;多使用低残留、易分解的农药等。6.下图为某一时段京津冀地区霾平均日
数图,读图回答问题。-4-(1)简述霾严重地区空间分布特点,并从大气环流和地形角度分析原因。(2)说明霾对城市可能产生的影响。【解析】第(1)题,由图示信息可知,霾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太行山以东和燕山以南的山麓地带。原因可从山地地形和盛行风风向方面分析。第
(2)题,产生的影响可从交通、人体健康等方面分析。答案:(1)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太行山以东和燕山以南的山麓地带。原因:冬季盛行偏北风和偏西风,燕山和太行山对盛行风产生阻挡和削弱作用,山麓地带比东部平原地区风力弱,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夏季东南风可将本地排放和外地
输送的污染物聚集到山前。(2)霾影响人体健康,诱发呼吸道疾病;大气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交通和出行带来不便;影响部分精密度要求高的工业生产活动;减弱植物的光合作用。7.环境部公布我国2018年度169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监测部分排名(部分如下表)。排名城市排名城市1海口169临汾
-5-2黄山168石家庄3舟山167刑台4拉萨166唐山5丽水164邯郸6深圳164安阳7厦门163太原8福州161保定9惠州161咸阳10台州160晋城指出我国城市大气质量分布的总体地区差异,并简析大气污染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大气质量优良
(排名前10);华北地区城市大气质量较差(排名在160以后)。影响可从影响身体健康、交通等方面分析;大气污染还易导致酸雨增加、腐蚀建筑物,土壤和河流酸化,农业减产等。答案:差异:东南沿海地区大气质量优良;华北地区城市大气质量较差。影
响:大气污染严重,直接影响人体呼吸,影响人体健康(使传染性疾病增加);大气能见度下降,影响交通运输;酸雨增加、腐蚀建筑物,土壤和河流酸化,农业减产等。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