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安徽省马鞍山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含解析.docx,共(15)页,145.696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02b167480d98c778588c9ccd7c2ad0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一、选择题(本卷共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学生小王随父母参观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复兴之路”展厅看到了中国近代的2300多件实物、文献、图片、雕塑等展品,了
解到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100多年的历史。根据看到的展品,他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有()①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②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未能对民族进步作出重大贡献③近代中国的历史
任务之一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④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决定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③④: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100多年的历史可知,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之一
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决定作用,③④正确。①: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①错误。②:资产阶级领导辛亥革命等运动,推翻了封建王朝,对历史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②错误。故本题选D。2.100年风雨,1
00年辉煌。从百年前积贫积弱的长夜难明到今天不可逆转的伟大复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创造了令世界惊叹的“中国奇迹”。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是因为()①
能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②执政既是历史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③中国共产党是决定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④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④:中国
共产党之所以“能”,是因为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以的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立场作为党的根本政治立场,①④正确。②: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但这与设问不构成因果关系,
②排除。③: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③错误。故本题选B。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
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党通过自我革命能()①化解社会和人民内部的一切矛盾②更好地行使人民赋予的国家权力③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④筑牢党长期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详
解】③④:党通过自我革命能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有利于筑牢党长期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③④符合题意。①:“化解社会和人民内部的一切矛盾”表述过于绝对,①说法错误。②:党通过自我革命能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4.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全面、系统、整体加以落实。”这意味着党的()①领导内容要体现到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②领导方式要简政放权
,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根本宗旨③领导对象包括除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外的政府、政协、军队、工会等④领导要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④:“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
须全面、系统、整体加以落实。”这意味着党的领导内容要体现到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党的领导要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①④符合题意。②:政府要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建设法治政府,②说法错误。③:“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
,党的领导对象包括人大、政府、政协、监察委员会、法院、检察院、军队、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工会等,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5.某省在加强基层治理、构建网格化管理过程中,把党组织建立在每个网格上。截至2022年8月底,该省建立网
格党支部33311个、微网格党小组142637个;在全省城市小区内新设党群服务站点4382个,形成“15分钟党建服务圈”,及时为群众排忧解困。加强党建引领网格管理,旨在()①锻炼基层政府队伍,提升基层治理水平②扩大党员队伍规模,增加基层党组织
数量③激励基层党组织牢记初心,巩固党的执政之基④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党群关系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材料强调的是加强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的作用,不涉及基层政府,排除①。②:材料中做法的目的不在于扩大党员队伍规模、增加基层
党组织数量,而是在于更好的为民服务,排除②。③④:该省通过建立网格党支部,微网格党小组,在全省城市小区新设党群服务站,这旨在激励基层党组织牢记初心,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促进党群关系和谐发展,巩固党的执政之基,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6.杭州富阳区人大常委会探索创新街道居民议
事新模式,用“小板凳”代替“主席台”,用干部“走下去”代替群众“跑上来”,组织各级人大代表、辖区片警、村两委成员等利用闲暇时间,与村民促膝长谈,使民声、民意、民怨得以合理表达,实现良性互动。该区的做法是()A.创新基层治理
方式,丰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B.创新基层组织形式,回应了民众的利益诉求C.改变基层自治形式,改善了基层治理的面貌D.扩大居民民主权利,实现了社区大事居民定【答案】A的【解析】【详解】A:杭州富阳区人大常委会探索创新街道居民议事新模式,用“小板凳”代替“主席台”,用干部“走下去
”代替“群众跑上来”,使民声、民意、民怨得以合理表达,并实现良性互动,这是创新基层治理形式的表现,丰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A符合题意。B:材料强调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未体现创新基层组织形式,B排除。C:该区做法丰富了基层治理方式,而不是改变基
层自治形式,C排除。D:居民的民主权利是法定的,不能随意扩大,D排除。故本题选A。7.2023年3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根据该决定,对《中
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作相应修改,对条文顺序作相应调整。这表明()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
案】A【解析】【详解】①②:我国的国家权力运行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是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体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第一次会议通过,说明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立法权,①②符合题意。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但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③不符合题意。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
关,在我国,人民是间接行使国家权力,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8.某村村主任私自与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协议,将村里的一部分闲置土地转让给该房地产公司。村民获知此事后,共同向法院起诉,请求确认该协议无效。下列对这一事件理解正确的是(
)①村集体的土地转让,应当由村委会决定②村里的重大事项应当报镇政府批准后决定③涉及全体村民利益的事,必须召开村民大会表决④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体现了村民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的提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村集体的土地转让,涉及全体村民利益,应由村民会议根据
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讨论决定,而不是由村委会决定,①错误。②:一般情况下,村里的重大事项经过民主决策形成决定后应当经过一定的上报审批程序,而不是审批后再进行决定,②排除。③:村集体的土地转让,涉及全体村民利益,应由村民会议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讨论决定,
③正确。④:村民获知此事后,共同向法院起诉,请求确认该协议无效,表明村民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体现了村民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的提高,④正确。故本题选D。9.近年来,人民政协围绕国家工作大局,不断丰富协商形式,强化专门协商
机构作用,进一步发挥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特点和优势,更好地履职尽责。这表明()A.人民政协是社会各界爱国者的政治联盟B.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C.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
派共同组成人民政协,发扬协商民主D.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爱国两大主题,积极进行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答案】B【解析】【详解】B:人民政协围绕国家工作大局,不断丰富协商形式,强化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进一步发挥了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特点和优势,更好地履职尽责,这说明人民政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机构,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B符合题意。A:我国各民主党派是社会各界爱国者的政治联盟,A说法错误。C:人民政协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
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设若干界别,C说法错误。D: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积极进行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0.
这十年,我们成功打造了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帮扶的“闽宁模式”,演绎了广东珠海与云南怒江对口帮扶、携手共进的“江海情深”,对口援疆、对口援藏中更是结成数不清的“亲戚”,留下无数感人的故事……由此可见()A.民族团结是各民族
共同繁荣的政治基础B.我国消除了各民族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C.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D.少数民族地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脱贫致富的重要保障【答案】C【解析】【详解】C:“闽宁模式”演绎了广东珠海与云南怒江对口帮扶、携手共进的“江海情
深”,对口援疆、对口援藏中更是结成数不清的“亲戚”,留下无数感人的故事,可见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C符合题意。A: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A错误
。B:我国并没有消除各民族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B错误。D:材料强调对口帮扶,不强调少数民族地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1.高一(2)班同学学习“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时,对法律发展的历史和法的作用很感兴趣,在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得出了
以下结论,其中说法错误的是()A.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四种历史类型的法B.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C.礼法相互为用,实现社会综合治理是中华法系最鲜明的特征D.国家依法打击危害社会主义制度的犯罪行为体现了法
的社会职能【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D:国家依法打击危害社会主义制度的犯罪行为体现了法的政治职能,不是社会职能,D错误但符合题意。A: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四种历史类型的法,即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法,A正确但
不符合题意。B: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礼法结合是中国古代法律最主要的传统,礼法相互为用,实现社会综合治理是中华法系最鲜明的特征,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2.法
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①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④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A.①②B.①④C.②③D
.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②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②③符合题意。①④: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均属于全面推进依法
治国的原则,①④排除。故本题选C。13.为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增强农民工法治意识,某市司法局法援中心开展“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宣传活动。在建筑工地附近,法援志愿者通过设立咨询台、分发宣传手册等形式,向来往
的农民工宣传《民法典》《法律援助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这一做法有利于()①加强人权司法保障,深入推进公正司法②增强全社会的法治观念,建设法治中国③加强普法的针对性,提高法律援助效能④确立农民工主人翁地位,维
护社会正义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②③:某市司法局法援中心开展“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宣传活动,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法治观念,建设法治中国;法援志愿者通过设立咨询台、分发宣传手册等形式,向来往的农民工宣传《民法典》《法律援助法》《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有利于加强普法的针对性,提高法律援助效能,②③符合题意。①:材料涉及的主体是司法局,是政府部门,因此“加强人权司法保障,深入推进公正司法”不体现,①不符合题意。④:我
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宣传活动有利于保障而不是“确立”农民工主人翁地位,维护社会正义,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4.某地人行横道的交通信号灯由传统的圆形变成了“爱心”,引发市民讨论。以下观点正确的是()A.
交通管理部门要推进政务公开,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B.能够方便市民出行的做法都可以尝试,以维护交通安全C.交通信号灯的设置体现了执法方式的改进,坚持了公正执法D.交通治理创新应在法治框架内进行,实现“效能和温度”的统一【答案】D【解析】【详解】D:某地人
行横道的交通信号灯由传统的圆形变成了“爱心”,引发了不同思考,一方面这样做体现了城市温度和人文关怀,但另一方面出于安全考虑,交通信号灯应该做到标准化,避免引发歧义,这说明交通治理的创新要经过多因素考量,应在法治框架内进行,实现“效能和温
度的统一”,D符合题意。A:材料未涉及政务公开以及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A排除。B:所有的做法都应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而不是仅仅考虑是否便利,B排除。C:材料未体现公正执法的问题,C排除。故本题选D。15.为方便向村民讲道理,他们在田间地头开法庭;为方便村民旁听,让村民更加明白法律
的红线不可触碰,他们会在露天审判,为让群众少跑一趟路,他们宁可多加一次班。在乡村开办接地气的人民法庭旨在()①加强普法宣传,提升群众法治素养②妥善化解纠纷,维护群众合法权益③查清案件事实,追求司法公正结果④构建阳光司法机制,杜绝暗箱操作A.
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开办接地气的人民法庭,方便村民旁听,让村民更加明白法律的红线不可触碰,其目的是加强普法宣传,提升群众法治素养,①符合题意。②:他们会在露天审判,为让群众少跑一趟路,他们宁可多加一次班,有利于妥善化解纠纷,维护群众合法权益,②符合题意。
③④:开办接地气的人民法庭,目的是加强普法宣传,妥善化解纠纷,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查清案件事实,追求司法公正结果以及构建阳光司法机制,不是开办接地气的人民法庭的目的,③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6.《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单独入
刑,以严惩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的行为。自该修正案施行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已对多起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案件提起公诉,法院根据相关法律及行为人的犯罪事实作出公正判决。这表明,在
我国()①国家权力机关坚持严格执法,规范行使权力②只有良法之治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法律效力③完善国家法律规范体系,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④检察机关和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推进公正司法A.①②B.①④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②③: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施行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已对多起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案件提起公诉,法院根据相关法律及行为人的犯罪事实作出公正判决,表明在我国只有良法之治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法律效力,完善国家法律规
范体系,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②③符合题意。①:严格执法的主体是行政机关,不是国家权力机关,①错误。④: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④错误。故本题选C。二、非选择题(本卷共4大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为解决当前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存在的问题,在重点领域进行系统性重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23年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2月26日,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该方案,
同意把其中的部分内容按法定程序提交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2月28日,中共中央召开民主协商会,就改革方案向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通报情况,听取意见。3月1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
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结合《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出台过程,分析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答案
】①坚持科学执政。此次机构改革针对性强,着眼于重点领域系统性重塑,体现了党按照客观规律执好政、掌好权。②坚持民主执政。中共中央召开民主协商会,就改革方案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③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党提出
机构改革方案,将其部分内容通过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上升为国家意志。④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有机统一的,其中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解析】【分析】背景素材:《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出台过程考点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
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需要调用等有关知识,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并结合限定知识进行分析。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在重点领域进行系统性重塑→可
联系科学执政。关键词②:就改革方案向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通报情况,听取意见→可联系民主执政。关键词③: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可联系依法执政。关键词④:《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
案》的出台过程→可联系科学执政、依法执政和民主执政三者的关系。。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教材信息与材料、时政信息相结合。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的议程是: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审查《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
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的议案;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
机构组成人员等。结合材料,分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履行了哪些职权。【答案】①行使立法权。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②行使决定权。审查《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③行使任免权。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④行使监督权。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
报告。【解析】【分析】背景素材: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考点考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
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分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履行了哪些职权,知识限定明确,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并与相应职权准确对接即可。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审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的议案→可联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权。关键词②:审查《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可联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权。关键词③:选举和决定任命
国家机构组成人员→可联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任免权。关键词④: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可联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权。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教材信息与材料、时政信息相结合。19.为深
入推进“免罚清单”落实见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各地相继发布了《行政处罚“首违不罚”事项清单》,并及时通报了政策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典型做法。2022年6月3日上午,W市交警大队民警在巡逻执勤时发现
货车司机王某边开车边接打电话,当即进行查处。经查实,王某属于首次违法,符合《W市行政处罚“首违不罚”事项清单》免予处罚的适用条件。执勤民警对王某适用“首违不罚”进行解释说明,同时详细向王某讲清开车时接打电话的严重危害,责令其改正。执
勤民警将王某的信息录入公安道路交通安全征信管理系统,监督其观看完交通安全宣传视频,并要求王某本人在征信平台签订承诺书。王某欣然接受了执勤民警的批评教育,并将这一经历发布到社交平台,许多网友对执勤民警有温度的执法纷纷点赞。有人认为,执法只要有“温度”,效果就会更显著。结
合材料,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答案】柔性执法践行了“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可以避免为罚而罚,提升当事人的法治获得感,优化执法效果。要实现执法效果最大化,还应严格执法,按照法定程序,规范使用自由裁量权,维护法律的权威与尊严;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发挥执法的教育
功能,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使尊法守法成为全民的共同追求。【解析】【分析】背景素材:深入推进“免罚清单”落实。考点考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详解】第一步:
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调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有关知识,分析执法只要有‘温度’,效果就会更显著”这一观点。回答辨析类主观题,侧重于找准“辨点”、意义分层、逐层分析。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执法要不要
有“温度”,执法有“温度”,对执法有什么效果→可联系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有效信息②:执法要想获得最优效果,还需要什么,怎样做→可联系严格执法、全民守法的基本要求。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确定解题所需的全面依
法治国的基本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严格执法和全民守法的基本要求等相关知识要点,然后材料信息分析。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近年来,黄河流域内水资源短缺、水生态脆弱、水沙失调等问题相互交织。2020年10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颁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加快黄河立法工作。国务院相关部门多次公开征求意见,召开专家论证会和立法座谈会,进行实地调研,反复研究,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后
高票通过,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这是继长江保护法之后,我国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标志性立法成果。该法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黄河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1)结合
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黄河保护法的制定过程及内容是如何体现科学立法的。(2)学校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法治教育宣传活动,请你围绕黄河保护写两条宣传标语。【答案】(1)党的领导是社会主
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黄河保护立法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立法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该法是针对黄河流域存在的问题制定的,将对黄河流域的治理起到促进作用。坚持民主立法、依法立法。该法的立法过程中遵循了立法工作规律,充分发扬了民主,符合立法程序。合理设定权力与责任
。该法根据黄河治理需求,明确国务院及黄河流域沿线地方政府必要权责。(2)示例: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公民的法律责任;人民保护黄河,黄河造福人民。【解析】【分析】背景素材:《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的制定考点考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推进科学立法的要求、推进全民
守法的要求等知识能力考查:描述与阐释事物、论证与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说明类试题,要求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结合材料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
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加快黄河立法工作→可联系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关键词②:近年来,黄河流域内水资源短缺、水生态脆弱、水沙失调等问题相互交织,中共中央、国务院要求加快黄河立法工作→可联系科学立法要符合我国
国情和实际。关键词③: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相关部门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后高票通过→可联系该法的立法过程中遵循了立法工作规律,符合立法程序,坚持了依法立法。关键词④:国务院相关部门多次公开征求
意见,召开专家论证会和立法座谈会,进行实地调研,反复研究,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草案)》→可联系科学立法要充分发扬民主,坚持民主立法。关键词⑤:该法根据黄河治理需求,明确国务院及黄河流域沿线地方政府必
要权责→可联系科学立法要合理设定权力与责任。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需要调动教材相关知识,
结合材料灵活作答,言之有理即可。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可从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公民的法律责任;人民保护黄河,黄河造福人民等不同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